-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贵州省思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贵州省思南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半期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秦砖汉瓦,并非专指“秦朝的砖,汉代的瓦”,而是泛指秦汉时期的青砖与古瓦。它们历千年而不朽,以精美的文字、充满活力的生活场景,再现了当时人们的现实世界与美好愿景。秦兵马俑的千军万马与气势万钧,见证了秦代制陶技术的高超。用这种技术去制造宫殿上的陶瓦,不难想见它们的坚固与华美。精美的陶瓦被广泛用于秦阿房宫的营建。因为瓦当向外,所以或印图案,或刻文字,兼具建筑与装饰的作用。它们承载着精美而丰富的图文,就像秦汉建筑上的“徽章”,宣告着早期宫殿“非壮丽无以重威”的营建法则。现在出土的秦代瓦当上,图像多为鹿、豹、鱼、鸟等动物纹。这种动物情结源自秦人祖先的游牧狩猎活动。此后,汉承秦制,国力更加强盛,建长乐等四十余座宫殿,瓦当图案的艺术性也抵达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瓦当最为出色。四神兽瓦当的构图饱满得当,造型夸张,气势磅礴,雍容堂皇。时至今日,但凡在当代设计中使用到四兽形象,都无法摆脱瓦当神兽造型的影响。除了动物纹饰,云纹瓦当也广为使用。云纹瓦当成为图案瓦当的主流与秦皇汉武等帝王渴望求仙升天、永享荣华的思想不无关系。而瓦当纹饰发展到西汉时,又出现了文字瓦当。“长生无极”“长乐未央”等文字瓦当就表达出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和人们的普遍愿望。西汉留下的金石文字甚少,瓦文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极富意味的篆法变化丰富,又浑然天成,即使今天的篆刻、书法名家也要自叹不如。 在砖上印画、施彩,最早是在战国,但真正蔚为大观并成为一种艺术,则在两汉。这些砖,被称为“画像砖”,它们用于一般的建筑或墓室装饰。对后人而言,“画像砖”的“画像”意义更要大于“砖”。这些砖上,有的描绘的是人们的日常劳动与生活,宴飨、乐舞、狩猎、市集等等,有的描绘的则是骏马、龙、虎、鹿、飞禽等动物与神兽,从地上的农耕渔猎,到天上的天马行空,从现实生活,到历史故事,无所不包,宛如一部汉代“百科全书”。 因为砖块疏松,并不易精雕细刻,所以画像砖的画面往往疏朗简约,没有那么多的细节刻画,有的甚至进行了夸张变形。这些“画” 表现在砖上,大多数是一些浅浮雕、阴刻线条和凸刻线条。然而简洁的造型并没有削弱其艺术表现力,反而集中地暗示、渲染出了一种情绪与气氛。汉画像砖里,很难看到完全静止或者构图均衡的作品。运动与韵律正是汉代艺术风格的真实写照。 壮丽的秦汉宫阙早已不知去向,但组成它们的青砖古瓦却常见诸文人桌案。古人早期制砚,多为陶砚,所以陶制的秦砖汉瓦也就自然而然地走进了注重文脉延续的文人的视野。早在唐宋时期,就有文人雅士把古代砖瓦做成砚台,到了清代,砖瓦砚更成为一时风尚。 (摘编自《一砖一瓦亦风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秦汉陶瓦的坚固与华美,得益于高超的制陶技术,而刻印其上的文字和图案,更能让我们在千年之后了解到那一段历史。 B. 秦瓦当上多印刻鹿、豹、鱼、鸟等动物纹,这反映出秦人具有动物情结,而这种情结来源于秦人祖先的游牧狩猎活动。 C. 汉代画像砖的内容无所不包,既描绘了多种动物神兽,也再现了两汉时期人们的生活与美好愿景,堪称汉代“百科全书”。 D. 汉代画像砖追求对线条的大量运用,使它多具动感和韵律,很少有完全静止或者构图均衡的作品,充分体现了汉代的艺术风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A. 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为代表的汉代瓦当具有高超的艺术性,四神兽的造型在当代设计中普遍得到运用。 B. 从秦代至汉代,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力的进一步强盛,汉代瓦当图案的艺术性也抵达前所未有的高度。 C. 被广泛用于阿房宫的瓦当向外的一面上或有图案或有文字,兼具建筑与装饰的作用,体现了 “非壮丽无以重威”的营建法则。 D. 画像砖的砖块疏松不易精雕细刻,多数刻画只呈现出一些浅浮雕、阴刻线条和凸刻线条,这反而成就了其对情绪与气氛的暗示、渲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秦砖汉瓦并没有随着早已不知去向的秦汉宫阙而消失,在后代常被文人雅士制成砚台,用以延续秦汉艺术风格。 B. 瓦当的纹饰能够传达很多信息,比如“长生无极”等文字瓦当能直接表达当时统治者渴望求仙升天、永享荣华的思想。 C. 对后人而言,汉“画像砖”已经不是单纯的建筑构件,它的意义还在于能真实地反映出强调运动与韵律的汉代艺术风格。 D. 西汉时期的文字瓦当不仅是研究西汉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同时又是研究篆刻、书法艺术的重要宝藏。 一、 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远山 张世勤 莽莽苍苍,四面青山。孤独的牛车,远远望去像一个小黑点,在大山深处移动。 父亲刚逝,他的心情低沉而忧郁。今天天气放晴,他该出山了,但他只能一个人驾着牛车出山了。他和父亲在这深山里已经二十多年,习惯了每天植树、护林、砍柴、卖柴这一套步调,从未感觉到日子丝毫的单调,现在,父亲不在了,从今天开始他得习惯一个人出山。 山路崎岖,又是一个转弯,转过弯去就是一个长长的缓坡,然后再转弯。这条山路他早已烂熟于心,每到一处转弯,他都要提醒父亲:爹,转弯了。可他再听不见父亲的回答,父亲的确是不在了! 不知什么时候,车竟然停下了,停在了一个转弯处。这种情况从前还未有过,他说,咱们赶路吧,牛却仍然未动。他抚着牛,竟看到牛眼里闪着迷惘。这头牛,当年是父亲接生的,难道它还在记着父亲对它的好!他也再次想起父亲,叹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唉,爹,转弯了。 没想到,这一说,牛迈开步子,熟练地转过弯去。他终于明白,牛跟他一样,都习惯了父亲坐在车上,习惯了每到转弯处的提醒,现在到了转弯,他不说话,牛就有些慌,不知该怎么办。也许,他和牛都需要一个转弯的过程。明白过来之后,接下来的路就顺畅得多了。到转弯处,他还是像往常一样,给父亲说一声:爹,转弯了。这么喊,又像是喊牛。望着老成持重的牛,他突然觉得把它看作父辈,似乎也没什么错。父亲和牛的秉性是一样的。 过了些日子,他再次从山外回来的时候,牛车上不再那么空荡荡的了,而是坐着一个年轻的女人。年轻的女人穿着红红的上衣,充满着对大山的新奇。过去,出山进山,远远看去都是一个小黑点,而现在却是一抹鲜红。这抹红,在青山绿水之间,想掩映都掩映不住。 年轻的女人是他在山外认识的。每次木柴装车后,他都要带上一种小山果,红红的,是他打柴时顺手摘下的,不为卖钱,只供人品尝。半品半尝之间,木柴也就卖出去了。后来年轻的女人就来了,问他,卖的?他说,不是,随便让人吃的。真的?真的。第二天,他刚摆下摊,一小堆红山果红红地映着。年轻女人又来了。她说,你怎么不卖呢?他说,山里有的是,不值钱。 第三次来的时候,年轻的女人问,你叫什么?他说,叫青树。住在山里?是的。你不觉得枯燥吗?不枯燥,山里有山鸡、野兔,山树上有樱桃、山楂……什么都有。年轻的女人说,你怎么不问我叫什么。他便问你叫什么?年轻的女人说,我叫红苗。 此后每次红苗都很准时地来到青树的摊前,一边与青树拉呱,一边吃着红山果。青树觉得卖柴原来挺有意思,怎么过去就没觉得呢! 红苗决计要跟着青树进山了。红苗坐在牛车上向大山深处走去。新鲜的空气裹挟着她,蓝天白云笼罩着她,她觉得天地一下子宽广了。她对青树说,我想告诉我爹。青树说,怎么告诉,他听不见。红苗说,我喊。绵延的群山让红苗柔软的心情无限地舒展。她两手打个弧放在嘴边:爹,我转弯了。 牛听了红苗的话,先是一愣,然后就要转弯,青树忙抚着牛头,轻声说:不是喊你,是喊她爹的。牛似乎明白了青树的意思,不好意思地吧嗒了几下眼皮。 第二天,青树要去打柴,红苗说今天不打柴了.今后也不打柴了。青树不解,红苗说我们可以种菜、卖山果。山果是山树自己结的,摘下来,是顺手的事,怎么可以拿去卖呢?红苗说树不也是自己长的吗?山果咱们也可以自己种啊。 青树第一次驾着空空的牛车出山了,一路上,他不断地跟牛说转弯了,也像是给自己说。 在这大山深处,青树知道,转一个弯,就能看到一片不一样的树,开一壁不一样的花。是不是过日子的路也要这样走,要不断地转个弯才好呢? 一年后,青树栽培种植的各色山果和蔬菜都成了小镇上的抢手货。红苗像做窝的小鸟一样勤快,开发出的品种有二三十个之多。青树出山的牛车上,不再只是一些硬邦邦的木柴,而是瓜果梨枣,色彩缤纷。打这,去一趟山外,青树就会装回一袋子钱。 这天青树从山外回来,丰盛的菜肴让他想到了爹留下来的酒葫芦。喝了酒的青树抓着红苗的手,对着群山,高声大喊:爹。房前的老牛便“哞”一声。青树喊:爹,我转弯了。房前的老牛便“哞”一声。 (选自《光明日报》2016年6月17日,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小说开头“孤独的牛车”像“一个小黑点”,后文红苗的上衣是“一抹鲜艳的红”,二者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主人公心境的变化与生活的转变。 B. 青树在父亲去世前“从未感到日子丝毫的单调”,说明了青树的孝顺,也体现了青树的因循守旧,思想僵化,这也是为后文红苗的出场张本。 C.进山后的红苗被深山感染,融入青山绿水中,“觉得天地下宽广了”,这深化了小说回归自然的主题,反映出作者对乡村文明日益流失的思索。 D.作者极力渲染山间的美丽与山间生活的美好,表现出作者对于城市的抗拒;“远山”这个特定形象其实隐喻的是传统的文化观、价值观与社会观。 5.小说用拟人手法描写“老牛”,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6.小说以“远山”为题,有人认为以“转弯”为题更恰当,你认为“远山”与“转弯”哪一个更好?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一、 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穆旦:忠魂耿热满玉壶 夏生荷 1949年穆旦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英美文学、俄罗斯文学硕士学位。1952年从芝加哥大学毕业后,他本可留在美国的一些大学里任教,即便是靠着写诗也可能有很好的生活,但他却坚持要回国,要将一些优秀的国外文学翻译给新中国的读者。可当时正值朝鲜战争,美国政府不允许在美的中国籍高级知识分子离开,穆旦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冲破重重阻挠,最终回到了祖国,在南开大学任外语系副教授。 一回来,穆旦就开始紧张的翻译工作,为了给这个民族增添文学滋养,他甚至停止了写诗,以便专心于译作。5年内,他便翻译出版了普希金的好几部代表作,以及《拜伦抒情诗选》《济慈诗选》等等。他的译作发行量很大,以至于没人知道他是诗人穆旦,只知道他是翻译家查良铮。然而,穆旦不会逢场作戏,更不会说假话,遇事总是喜欢仗义执言,因此很不得一些人的喜欢,这也为他后来的厄运埋下了隐患。 1959年,在南开大学“反右倾”运动中,有人翻出了穆旦的过去,举报了他,天津中院随即宣布穆旦为“历史反革命”,判处他接受“机关管制”“监督劳动”。这是历史的悲剧,穆旦无力反抗。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决定派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好男儿当捐躯为祖国,不该苟且偷生。”1942年,穆旦参加了中国远征军,并担任翻译官,后又上了最前线,进入到被誉为“魔鬼之谷” 的胡康原始大森林,同行的5万多同胞都葬身于此,而穆旦在历经8天饥饿和身染痢疾之后,竟奇迹般地捡回了一条命。然而,正是这段经历让穆旦此后厄运连连。作为“历史反革命”的他,被发配到校图书馆,白天要从事打扫厕所、楼道等杂役,晚上则要写“思想汇报”“认罪反省”。亲朋们不再上门,穆旦也变得沉默寡言,当初他执意要回到祖国,为新中国翻译文学,但现在却要放下手中的笔,“沉重的枷锁会被打断,牢狱会被颠覆,而门口的自由将微笑地把你们拥抱……”这是穆旦翻译的普希金的诗歌,但他不知道自己的枷锁何时才能被打破。 4年后,穆旦终于被解除“管制”,成为了图书馆的普通员工,虽然他仍然要定期写思想汇报,但毕竟能重新提笔了,此时的他决定完成一个宏大的计划,翻译美国作家拜伦的名篇——《唐璜》,他曾对妻子说:“《唐璜》是我见过的最美的一部诗体小说,我一定要让中国的读者读到它!”此后,每天下班后,穆旦便急匆匆地赶回家里伏案翻译,他常为一行诗、一个字而整夜不能寐,为一条注释、一个疑点而跑遍天津和北京的图书馆。穆旦用了整整3年时间,终于完成了2万多行的《唐璜》初译稿。但就在此时,“文革”爆发了,因为“远征军的问题”,穆旦再次陷入困境,他被“红卫兵”抄家,没收和焚烧掉很多书籍和稿纸,好在他拼死保住了《唐璜》的手稿。 1973年,穆旦修改好了《唐璜》,并试探着给人民文学出版社写信,询问能否出版,编辑回信说,寄来看看。穆旦兴奋不已,他用牛皮信封小心地将译稿包好,并在扉页上写上鲁迅的名句,用于激励自己:“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但译稿寄出去后便石沉大海。直到3年后,穆旦才托朋友打听到《唐璜》的下落,友人告诉他:“仍然在出版社,暂不能出版,但编辑有意保留。”穆旦欣喜不已,可遗憾的是,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得知心血之作《唐璜》的消息。 1976年的一个晚上,穆旦不幸从自行车上掉了下来,造成严重的骨折,但他坚持在家里休养,此后他每天架着拐杖,艰难地来到书桌前,铺开稿纸,坚持每天十几个小时的翻译工作,连除夕也不例外,由于长时间的劳累,穆旦的腿伤越来越严重,一年多后不得不住进医院手术。手术的前两天,穆旦将译作的全部手稿都整理好,然后放进一个手提箱里,“我把我喜欢的拜伦和普希金的诗全部都译完了,”他如释重负地对16岁的小女儿说,“好好替爸爸保存它们,它们现在不能出版,也许等到你老的时候才能出。”谁也没有料到,就在手术的前一天,穆旦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59岁。穆旦去世3年后的1980年,《唐璜》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1985年春,穆旦的骨灰落葬在北京香山脚下的万安公墓里,陪伴他的是一部散发着油墨香的《唐璜》。 1981年,穆旦被平反,友人为他送上了一副挽联:“ 坦荡荡玉壶冰心,血热热耿介忠魂!”这或许是他一生最好的写照吧。在生命最后的岁月里,穆旦曾这样写道:“我至今仍认为,人只能或为理想而活着,或是为物质享受而活着,享受到手的可能淡而无味,只有理想使生活兴致勃勃,人生的乐趣也在严酷的冬天!” 其实,无需为穆旦惋惜,因为他已经是太阳,他一生的追求和表达,会长久地温暖一个民族! (摘编自《思维与智慧》,有删节) 【相关链接】 文学界这样评价译著《唐璜》:“这是一部杰出的译作,查良铮对语言的把握程度,绝非他人能比,它保持了拜伦的口语体及讽刺艺术的几乎一切特点,读起来跟原著一样流畅生动,让人如品美酒,回味无穷……”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芝加哥大学毕业后,穆旦要将一些优秀的国外文学作品翻译给新中国的读者,就毅然放弃美国很好的生活,冲破了重重阻挠,最终回到祖国,开始紧张的翻译工作。 B.秉持着好男儿为国捐躯的信念,穆旦参加了中国远征军;以给民族增添文学滋养为己任,他引介世界优秀文学。他用一生的追求和表达,温暖着我们这个民族。 C.穆旦在“反右倾”运动中接受“机关管制”、“监督劳动”,被迫中断了翻译工作。解除“管制”后,手中的笔用来写“思想汇报”“认罪反省”,人也变得沉默寡言。 D.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回信让穆旦兴奋不已,他将修改好的译著《唐璜》寄出,又用鲁迅的名句激励自己,但他终究没能看到自己的译作——《唐璜》的出版。 8.穆旦的骨灰落葬在北京的万安公墓里,为什么陪伴他的是出版的译著《唐璜》?请结合材料分析。(4分) 9.为什么说“坦荡荡玉壶冰心,血热热耿介忠魂”是穆旦伟大人格的写照?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5分) 一、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一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陵恶自赐武,使其妻赐武牛羊数十头。后陵复至北海上,语武: 区脱捕得云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武闻之南乡号哭欧血旦夕临数月。 昭帝即位。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诏武奉一太牢谒武帝园庙,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武来归明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寝其奏,免武官。 数年,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久之,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 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 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 又以武弟子为右曹。武年八十有余,神爵二年病卒。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 (节选自《苏武传》有删减) 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区脱捕得云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武闻之/南乡号哭欧血/旦夕临数月 B. 区脱捕得云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武闻之/南乡号哭/欧血/旦夕临数月 C.区脱捕得云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武闻之/南乡号哭欧血/旦夕临数月 D. 区脱捕得云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武闻之/南乡号哭/欧血/旦夕临数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太牢,即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B. 朔望,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望"即"望日",指农历每月十五。"既"表示达到的状态,既望就是农历十六日,表示满月后一天。 C.食邑,又称采邑、采地、封地,是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但不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因古代中国之卿、大夫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故称为食邑。 D. 崩,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死称"崩"。《礼记》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苏武回国后,虽然他受燕王谋反事件的牵连而被捕,但是霍光把刑狱官的奏章搁置起来,只免去了苏武的官职。 B. 皇帝很思念那些辅佐得力的臣子,就让人仿照他们的相貌画像,并题写上他们的官爵姓名,苏武就是其中的一位。 C. 因为卫将军张安世说苏武通达熟悉朝章典故,出使不辱君命,昭帝遗言也曾讲到苏武的长处,所以宣帝又让苏武做了右曹典属国。 D. 文段写李陵称苏轼为义士,并为他的精神感动至“泣下霑衿”,从侧面映衬出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从而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丰满。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5分) (2)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公安县怀古① 杜甫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②。 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三年(768),是年夏,吐蕃进犯灵武、汾州,京城震动,杜甫因好友严武去世,便离开蜀地到荆楚一带的公安县暂住。②此两句,主要写了三国时刘备君臣的关系及吕蒙的战绩。 14.下列对《公安县怀古》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5分 ) A. 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全诗八句四联,对仗工整,颇显诗人的诗律功底。 B. 首联构思精巧,用笔着力表现出“山野”之“旷”,“江水”之深。 C. 颔联中“催”字将深秋季节里昼短夜长的自然情状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D. 颈联“用典”,主要表现出了刘备君臣的和睦关系,以及吕蒙的赫赫战功。 E. 整首诗层次清晰明了,首叙古迹形胜,次写想象之景,后直抒怀古情思。 15.本诗与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在表达的思想情感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滕王阁序》中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渲染客人吹洞箫的音乐感染力,赞美其尾音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久谪归来,人事已非,恍如隔世之感。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出游之前,看看百度热力图便能知道哪里人满为患、哪里万人空巷,避免仅在看过旅行攻略后就出发、却发现看海变成看人海的尴尬。 ②他多次跑省、县有关部门,上下其手,发动单位力量,筹措项目资金,在他的带领下,全村立即启动了16公里村道延伸建设工程。 ③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曼妙绝伦的异国风情。 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度发展,机场群建设在全球不同园家和地区方兴未艾,我国也将打造三个世界级机场群。 ⑤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农田被淹,房屋倒塌,灾情扣人心弦,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组织救灾。 ⑥我们对文化的传承态度不应是胶柱鼓瑟,而应是尊重文化传统,注重社会实际,注重变通、创新、开放、多元,注重在基础上的传承。 A. 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⑥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侯亮平先后三次唱《智斗》,是京剧《沙家浜》中最有名的唱段,唱的是我党地下工作者阿庆嫂与日伪军胡司令、刁德一巧妙周旋,掩护伤员的故事。 B. 习近平强调,金砖合作机制已经走过10年,金砖国家紧紧抓住发展这条主线,不仅造福五国人民,也给世界提供了解决温饱、安全等问题的治本药方。 C. 2017年6月25日,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牵头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率先在京沪高铁两端的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双向首发对开。 D.绿色和平组织发布的调查报告称,他们检测了购自同仁堂、云南白药、天士力、九芝堂、胡庆余堂等九家品牌药店的多种常用中药材大都有多种农药残留。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在现实生活中, ① 一些当事人倾向于现金支付, ② 债权债务关系真伪难辨, ③ 大额的现金支付,法院如果难以查明, ④ 会依据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规定,不支持债权人的诉讼请求。 ⑤ 这就要求人们在放债的时候, ⑥ 大额放债,一定要通过银行转账支付。 选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由于 以致 关于 / 因此 对于 B 由于 致使 关于 / 因而 尤其 C 因为 以致 对于 就 因此 对于 D 因为 致使 对于 就 所以 尤其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明白晓畅曾被看作是诗歌优劣的主要审美标准。明白晓畅作为诗歌的一种艺术风格,是可以认同的,①,那就有些偏颇了。其实,②。读者欣赏诗总希望读到一点意在言外或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东西,这样才有诗意诗味可供咀嚼。如果一眼便穷尽诗意,读者又怎能从中获得审美愉悦呢?当然,那种“百读不得其解” 的诗也不见得是好诗。这类诗,或者故作高深,故弄玄虚,诗句结构支离破碎,像没有规则的文字游戏,怎么能让读者无所阻隔地欣赏其诗境诗意呢?一般说来,③。所以说,明白晓畅不是评价诗歌优劣的审美标准,懂与不懂之间才是。 21. 《中华遗产》杂志发布了该社组织的“100个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汉字”评选结果。100个“最中国”汉字中,既有代表社会文明发展的“耕”“禾”“农”“家”“工”,也有包容着中国哲学、宗教社会文化思想的“儒”“戒”“悟”“道”,还有体现中国情怀的“和”“九”“国”“诚”。请仿照下面例句,另选一个你心中“最中国”的汉字写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60个字。(5分) 【例句】和,是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人类的和平,它像一首温馨的乐曲,充满着“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妙音;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六、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有人给互联网总结了以下关键词:搜索、微信、网购、浏览新闻、跟帖评论、网络暴力、游戏、直播、分享、隐私保护、水军、低头族。 请从中选出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互联网,写一篇文章帮助人们读懂互联网。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南中学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D(“汉代画像砖追求对线条的大量运用”错误,原文没有表明是一种“对线条大量运用”的“追求”) 2.A(“四神兽的造型在当代设计中普遍得到运用”错误,原文是“但凡在当代设计中使用到四兽形象,都无法摆脱瓦当神兽造型的影响”) 3.A(“用以延续秦汉艺术风格”分析不当) 4. A 5. ①作者通过老牛的不转弯与转弯写出了主人公青树在父亲离世后内心的痛楚与细微波澜;②老牛是父辈精神的化身,从老牛身上可以看到父辈的勤恳与踏实;③通过父亲和青树与老牛的人畜之情,写出了人与自然地和谐与父慈子孝的人间温情。(答出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其他酌情给分) 6. (1)以“远山”为题更恰当。①“远山”富有象征意义,以“远山”为题,更能表现山间生活的纯净自然与温馨;②“远山”寄寓了作者对纯粹质朴生活的向往;③以“远山”为题含蓄更富有诗意。 (2)以“转弯”为题更恰当。①小说的情节始终围绕是否转弯展开,青树与红苗都有一个转弯的过程;②“转弯”暗示了人物心理与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的转换,从单调重复转向丰富多彩;③“转弯”更符合小说的主题思想,过日子也要善于不断转弯,只有善于转弯,放弃旧观念,才能追寻到美好生活。(每点2分,其他酌情给分) 7. B(3分) 8.(4分,每点2分)①《唐璜》是穆旦认为最美的一部诗体小说,他期待早日出版,(1分)但在有生之年没能实现。(1分) ②译著《唐璜》是穆旦的呕心沥血之作,是他用了3年,跑遍天津和北京的图书馆而完成的,在被“红卫兵”抄家时,他拼死也要保住。 9.(5分)①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责任感、使命感。为了给这个民族增添文学滋养,他克服重重困难毅然回国。②坦荡耿介(坦诚正直)。他不会逢场作戏,更不会说假话,遇事总是喜欢仗义执言。③秉执理想,百折不挠。在政治运动中厄运连连,但他没有放弃翻译外国优秀文学的理想和追求。④ 坚韧执着,不辞辛劳。每天下班后,穆旦便急匆匆地赶回家里伏案翻译,他常为一行诗、一个字而整夜不能寐,为一条注释、一个疑点而跑遍天津和北京的图书馆。 10.D 11.C 12.A 13.(1)单于召集苏武及其随员,除已归降和死亡的,随苏武回国的共有九人。(属、以降、物故) (2)以前发配匈奴时,娶的匈奴妇人正好生了一个儿子,名字叫通国,有消息传来,想通过汉使者送去金银、丝绸,把男孩赎回来。(发、适、因、致) 14. CD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A.“五言古体诗”判断有误,本诗应为“五言律诗”。B.作为怀古诗,“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重点表现的不是自然景观,而是此地的历史,即“吕蒙营”“刘备城”。E.“次写想象之景”判断有误,应为“眼前之景”。 15.相同点:诗人在两首诗中均流露出了对古人(王昭君、吕蒙、刘备)的缅怀景仰之情,以及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无奈悲伤。不同点:主要表现在诗人对古人缅怀景仰的具体情感。《咏怀古迹(其三)》中,诗人主要表达了对王昭君凛然勇毅的家国大义的敬佩。。《公安县怀古》中诗人主要表达对刘、关、张、孔等君臣和睦关系的向往。 16.①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②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③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17.A 18.B 解析:A.主语省略不当 C.语序不当,应是“牵头组织”;D.句式杂糅; 19.D 20. 21. 例如:家是孩提时热爱的老屋,长大时难舍的故园,年迈时眷念的精神之乡,它像一弯温暖的港湾,怀抱着“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游子。 22. 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