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21届一轮复习浙科版第6讲 酶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1届一轮复习浙科版第6讲 酶作业

‎1.(2020·浙江名校考前押宝)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但不能催化蛋白质水解。该事实说明(  )‎ A.酶具有专一性     B.酶的化学本质是RNA C.酶具有高效性 D.酶的作用受温度影响 ‎ 解析:选A。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相似的底物发生反应,这是酶的特性之一——专一性。‎ ‎2.下图为酶催化反应的过程示意图,以数字编号的图形分别表示反应物、酶、生成物等反应要素,其中表示酶的图形编号是(  )‎ ‎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选A。从图中可以看出图形①参与酶催化的反应,并在反应后能保持结构和性质不变,故图形①应为酶。‎ ‎3.酶的发现经过了许多科学家的研究,以下科学家及其成果不对应的是(  )‎ A.斯帕兰扎尼发现胃液中有一种能消化肉的物质 B.毕希纳提出促使酒精发酵的是酵母菌中的某种物质,而不是细胞本身 C.李比希认为酒精发酵是酵母菌代谢活动的结果 D.萨母纳尔提取脲酶结晶 解析:选C。斯帕兰扎尼证实胃液中有一种能消化肉的物质,A正确;毕希纳提出促使酒精发酵的是酵母菌中的某种物质,而不是酵母菌细胞本身,B正确;李比希认为,糖类变成酒精仅仅是一种化学反应,与酵母菌细胞的活动无关,最多只是需要酵母菌细胞中某些物质的参与,C错误;美国的萨姆纳尔提取出脲酶结晶,并证明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D正确。‎ ‎4.(2020·浙江十校联盟模拟)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的反应,这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B.蔗糖酶的活性大小可用该酶在1 min内使多少克蔗糖水解表示 C.酶促反应都有一个最适温度 D.酶催化的反应需要在水溶液中进行,所以酶均分布在细胞溶胶中 解析:选C。酶的专一性是催化一种或一类底物,A错误;蔗糖酶的活性大小可以用1 g蔗糖酶在1 min内使多少蔗糖水解表示,B错误;每种酶的最适温度不同,但都有一个最适温度,C正确;酶不仅分布在细胞溶胶中,也可以分布在消化道等部位,D错误。‎ ‎5.(2020·浙江宁波十校高三期末)核酶能特异性结合并切断特定的mRNA,且可重新结合和切割其他的mRNA分子。下列关于核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核酶滴加双缩脲试剂,水浴加热可发生紫色反应 B.核酸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故核酶的活性通常不受温度的影响 C.核酶与特异性底物结合时,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D.与不加核酶组相比,加核酶组mRNA降解较快,由此可反映核酶具有高效性 解析:选C。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滴加双缩脲试剂可发生紫色反应的是蛋白质,A项错误;与蛋白质相比,核酸虽然具有热稳定性,但温度过高或过低也能影响其性质或结构,B项错误;核酶与特异性底物(mRNA)结合时,能切断特定的mRNA,说明在该过程中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C项正确;与不加核酶组相比,加核酶组mRNA降解较快,表明核酶具有催化作用,D项错误。‎ ‎6.如图表示在某pH范围内酶A和酶B所催化的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酶B比酶A活跃 B.酶A存在于唾液中 C.酶B的最适pH为1.8‎ D.pH为5时,两种酶催化的反应速率相等 解析:选D。在不同的pH环境下两种酶的活性不同,A错误;唾液呈碱性,酶A不可能在碱性环境中发挥作用,B错误;酶B的最适pH是6,C错误;pH是5时,酶A、酶B两种酶催化的反应速率相等,D正确。‎ ‎7.酶是生物催化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酶活性的大小易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 B.酶促反应进行时,酶分子和底物分子的结构均会发生改变 C.使酶活性最大时的温度下,酶促反应的速率也刚达到最大 D.大多数酶能被蛋白酶降解成多肽或氨基酸 解析:选C。酶活性的大小易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A正确;酶促反应进行时,酶分子和底物分子的结构均会发生改变,B正确;酶促反应的速率受温度、pH、底物浓度等的影响,使酶活性最大时的温度下,如果底物浓度不足,酶促反应的速率不一定达到最大,C错误;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故能被蛋白酶降解成多肽或氨基酸,D正确。‎ ‎8.(2020·浙江台州调研)下表为探究酶的催化特性所进行的实验基本过程及结果。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试管 编号 ‎1‎ ‎2‎ ‎3‎ ‎4‎ ‎5‎ ‎6‎ H2O2‎ 溶液 ‎4 mL ‎4 mL ‎4 mL ‎4 mL ‎4 mL ‎4 mL 其他 物质 ‎(等量)‎ 蒸馏水 新鲜 唾液 二氧 化锰 猪肝研 磨液 煮沸 的猪 肝研 磨液 ‎5 ℃的 猪肝 研磨液 实验 现象 几乎无 气泡 几乎无 气泡 少量 气泡 大量 气泡 几乎无 气泡 几乎无 气泡 A.比较1、2、4试管,可以得出酶具有专一性 B.比较1、3、4试管,可以得出酶具有高效性 C.将5、6试管转入37 ℃水浴锅中,气泡产生速度相同 D.反应结束后3、4试管中产生的气体量相等 解析:选C。新鲜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猪肝研磨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比较1、2、4试管,可以得出酶具有专一性;二氧化锰是一种无机催化剂,比较1、3、4试管,可以得出酶具有高效性;煮沸的猪肝研磨液中酶变性失活,转入37 ℃水浴锅中,酶活性不能恢复,5 ℃的猪肝研磨液中酶活性较低,转入 37 ℃水浴锅中,酶活性会升高,故将5、6试管转入37 ℃水浴锅中,气泡产生速度不相同;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不能增加生成物的量。‎ ‎9.研究发现生物膜上的某些蛋白质具有酶的功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好氧菌的细胞膜上含有需氧呼吸酶,有利于其直接氧化分解葡萄糖 B.内质网膜上含有与脂质合成有关的酶,有利于其参与细胞膜的形成 C.叶绿体内膜上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有利于其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D.高尔基体膜上含有与蛋白质加工有关的酶,有利于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 解析:选B。需氧呼吸酶可催化丙酮酸和水反应形成二氧化碳、还原氢并和氧结合形成水,不能直接催化葡萄糖的氧化分解,A错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脂质中以磷脂为主),脂质的合成场所是内质网,B正确;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有利于其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C错误;高尔基体膜上含有与蛋白质加工有关的酶,但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的场所是核糖体,D错误。‎ ‎10.(2020·浙江绍兴模拟)许多物质对酶的活性会产生影响,其中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为激活剂,能降低酶活性的物质为抑制剂。某研究小组研究了甲、乙、丙三种物质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则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为物质的种类、酶的活性 B.物质甲为酶的激活剂,物质乙和丙为酶的抑制剂 C.甲、乙、丙可能是通过改变酶的空间结构而影响酶的活性 D.图中的实验结果可能是在不同的温度和pH条件下测定的 解析:选D。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物质对酶活性的影响,其自变量为物质种类、因变量为酶活性,A正确;与对照组结果相比,物质甲导致酶活性增强,所以物质甲为激活剂,而物质乙和丙导致酶活性减弱,所以物质乙和丙为抑制剂,B正确;不管是激活剂还是抑制剂,只有改变了酶的空间结构才可能改变酶活性的大小,C正确;为了遵循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应该是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测定的酶活性,D错误。‎ ‎11.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如图为最适温度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叙述错误的是(  )‎ ‎ A.酶C降低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 B.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 C.T2后B增加缓慢是酶活性降低导致的 D.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值增大 解析:选C。加入酶C后A浓度降低,B浓度升高,说明在酶C的催化下A能生成B,酶催化作用的实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项正确;随着反应的进行,底物A浓度由大变小,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B项正确,C项错误;图示反应在最适温度下进行,降低反应温度,反应速率将减慢,反应时间将延长,T2值增大,D项正确。‎ ‎12.如图是某研究小组利用过氧化氢酶探究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可以得出酶具有高效性 B.图1 bc段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底物数量(浓度)有限 C.图2 bc段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过氧化氢酶数量(浓度)有限 D.图3可以得出pH越小或越大酶活性越高 解析:选D。图1中,加过氧化氢酶与加Fe3+相比加过氧化氢酶的一组反应速率快,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故A正确;图1中bc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物的量不再增加,原因可能是底物数量(浓度)有限,故B正确;图2中bc段,随着过氧化氢浓度的升高,化学反应速率不再加快,原因可能是过氧化氢酶数量有限,故C正确;图3中,在一定范围内,随着pH的升高,酶活性逐渐增强,而超过最适pH后,随着pH的升高,酶活性逐渐降低,故D错误。‎ ‎13.(2020·浙江杭州一模)下图表示某种酶的作用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酶,其催化作用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图示模型可解释酶的特性是________。‎ ‎(2)研究发现,酶抑制剂(Ⅰ)与酶结合后会抑制酶的催化作用。其中,一类抑制剂Ⅰa的结构与底物相似,可和底物竞争与酶结合,从而阻碍底物与酶结合;另一类抑制剂Ⅰb可和底物同时结合在酶的不同部位,形成酶—底物—抑制剂复合物,该复合物不能发生反应。‎ ‎①在上图所示酶的作用模型基础上,构建一个表示存在抑制剂Ⅰa时酶作用受抑制的模型。‎ ‎②若无抑制剂时,酶A催化底物B的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在图中画出存在抑制Ⅰb时的反应速率变化曲线。‎ 解析:(1)酶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图中的酶A和B结合的部位是特定的,所以体现的是酶的专一性。(2)①由题意可知抑制剂Ⅰa的结构与底物相似,可阻碍底物与酶结合,它与酶结合后底物无法与酶结合。②Ⅰb可和底物同时结合在酶的不同部位,形成酶—底物—抑制剂复合物,该复合物不能发生反应,所以这种抑制作用不可以通过加大酶量来恢复,其最大的反应速率肯定低于原来的反应速率。‎ 答案:(1)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专一性 ‎(2)①‎ ‎②‎ ‎ ‎ ‎14.根据下列与酶有关的曲线,回答问题:‎ ‎(1)图1表示酶促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底物、酶、产物)含量的变化曲线,则①②③分别代表什么物质?‎ ‎(2)图2曲线a是在最适温度与pH条件下测得的酶促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关系曲线,底物浓度为S2 时,反应速率不再增加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 ‎(3)图3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等条件下,底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曲线的AB段表明,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如果温度升高10 ℃重复实验,则图中A点的位置将________。如果从B点开始,往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曲线中B点会______________。‎ ‎(4)图4中曲线④表示在某实验条件下物质a在2分钟时间内完全分解,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曲线①②③的温度大小关系,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②③‎ 的酶浓度大小关系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 ‎(5)图5是某同学研究温度和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得到的曲线。当温度为35 ℃时,若pH为1的实验组将pH由1上升至8,则该酶活性______________。当pH为8时,影响酶活性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30~37 ℃范围内,反应温度的变化________(填“影响”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pH。‎ 解析:(1)酶促反应过程中,底物逐渐减少,最终消失,即曲线①表示底物;酶促反应过程中,产物逐渐增多,即曲线②表示产物;酶促反应过程中,酶的质和量不发生改变,即曲线③表示酶。(2)分析图2中a曲线可知,底物浓度大于S2 时,底物浓度增加,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此阶段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不再是底物浓度,而是酶的数量,即S2 时底物已经达到饱和,此时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酶的数量。(3)由题图知,影响AB段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浓度,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该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A点温度升高10 ℃,就会超过酶的最适温度,反应速率下降,图中A点的位置将下移。B点可能是酶的量限制了反应速率的提高,如果在B点时加入少量的酶,会使反应速率加快。(4)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其余反应条件相同,据图可知,曲线①②③反应速率依次下降,由于不知该酶的最适温度,故无法判断3条曲线所处温度的高低。曲线①②③中的酶促反应速率①>②>③,其他反应条件相同且适宜,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相关,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其余反应条件相同,则酶浓度①>②>③,即曲线①酶浓度高于曲线②和③。(5)根据试题分析,该酶的最适pH为8,若pH为1,酶即失活,将pH由1上升至8,则该酶活性也不能恢复。当pH为8时,影响酶活性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酶的浓度和温度。由图可知,在30~37 ℃范围内,反应物的剩余量最小时pH都是8,反应温度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pH。‎ 答案:(1)①底物、②产物、③酶。‎ ‎(2)酶浓度 ‎(3)逐渐加快 下移 上升 ‎(4)不能 ①>②>③‎ ‎(5)保持不变 底物浓度、酶的浓度和温度 不影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