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现代文阅读作业(1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现代文阅读作业(12)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现代文阅读 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除社会、学校外,在家庭中主要是由父亲规训来完成的。这一特殊的传承方式,使得父亲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权力。父亲不仅拥有处置财产的权力,而且具有规训儿女人生道路的权力,尤其是依据“三从四德”等儒家规范,迫使儿女接受和皈依这套规范体系的权力。‎ 父亲所承载的权力是对纲常名教的皈依和担当,其在社会的权力结构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父亲作为纲常名教特别凸显的权力类型,是确保文化得以完成代际传承的重要保障。不管任何情况,作为父亲的“老子”的思想都先验地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其对“子”的训化正是把他所认同的外在理性规范灌注到“子”的文化心理结构中,成为“子”的外在行为的指导思想。‎ ‎“父”对“子”的文化规训,实际上也是父权发挥其社会效能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父权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途径:其一是通过循循善诱,让纲常名教的理性规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子”在耳濡目染中,把外在的理性规范自觉不自觉地植根于自我的思想与情感中;其二是通过强制的方式,把外在的规范强行地镶嵌到“子”的思想和情感中。正是通过“父”对“子”的不断训化,文化完成了代际传递。所以,儿子一旦做了父亲,便会用自己所传承过来的“规矩”来约束规范下一代。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如果诱导方式无法承载起规训的使命,那么,强制性的训诫方式便成为最重要的选项,甚至可以说,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绝大多数是伴随着训诫等强制性方式得以完成的。‎ ‎“父”所恪守的文化作为文化传承的结果,往往会转化为他的一种“从来如此”的文化信念,这不仅使他失却了对自我所信奉的文化理念的质疑能力,而且失却了挣脱既有文化理念的羁绊而构建新文化的能力;而“子”则不然,其文化心理结构作为一个不断建构的历史过程,他们更容易接纳并信奉那些在父辈看来难以理喻的文化理念。‎ 在中国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如果“父”对“子”的规训这一链条没有外力干扰的话,如此的传承方式将会周而复始地循环着。但是,随着父亲的死亡使得既有的文化传承链条中断了,而“慈母”又难以取代“严父”承载起“父权”的使命,况且,在人们所恪守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经典戒律中,承载父权的不是母亲,而是长子。按照“三从”规范要求,长子在家庭中的权力获得了凸显,这为“子”挣脱父亲的羁绊、超越“父”的人生疆域的限制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社会的进步以及父权的衰弱,使得清末民初社会文化转型的过程中,文化传承的链条出现了断裂。那些缺少父权“规训”‎ 的孩子,便一下子进入了一个相对宽松和自由的权力松弛地带,这为他们走出既有父权设定的人生疆域,相对自主地选择自我人生的展开形式提供了诸多可能性。(摘自《新华文摘》2015年第5期)‎ ‎1.下列关于中国传统社会中父权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根源上来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主要是由父亲来完成的,“规训”这一方式赋予了父亲很多的权力。‎ B.从内容上来看,父亲除了拥有财产处置权外,在儿女选择人生道路上还有权规诫教训,甚至还使他们自愿接受“三从四德”等儒家规范体系。‎ C.从权力结构上来看,父亲承担的这种权力皈依和担当的对象是纲常名教,这就决定了父亲在传统社会的权力结构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D.从社会作用上来看,父权是传统文化能够完成代际传承的重要保障,父亲把他所认同的外在理性规范变成“子”的外在行为的指导思想。‎ 答案 D 解析 A项根据原文第一段第一句“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除社会、学校外,在家庭中主要是由父亲规训来完成的”可知,此项犯了扩大范围的错误。B项根据原文第一段最后一句可知,是“迫使儿女接受和皈依这套规范体系”而非“自愿”。C项根据文中第二段第一句“父亲所承载的权力是对纲常名教的皈依和担当,其在社会的权力结构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可知,“其”指代的是“父权”而不是“父亲”。‎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父亲在对“子”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时,可以通过一种温和的方式,让“子”在耳濡目染中,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接受外在的理性规范,并在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上体现出来。‎ B.父亲在传承的过程中,如果诱导的方式无法承载起规训的使命,便采用强制的方式把外在规范镶嵌到“子”的思想和情感之中;反之亦然,二者结合有较好的效果。‎ C.父亲对“子”所传承的传统文化,在父亲的眼里往往已经转化为自身的一种“从来如此”的文化信念,这对于父亲来说,既是一种坚定文化传承的信念,也是一种自身的束缚。‎ D.父亲死亡以后,根据“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戒律,能代替父亲行驶“父权”的不是母亲,而是长子,这使得“子”有可能挣脱父权的羁绊、超越“父”的人生疆域的限制。‎ 答案 B 解析 曲解原意,并且二者之间没有先后、因果的关系;“二者结合效果”‎ ‎,原文没有讨论,没有依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父”对“子”进行温和的或者强制性的代际文化传承,而儿子一旦做了父亲,又会用自己所传承过来的“规矩”来约束规范下一代,正是这样,传统文化完成了代际传承。‎ B.“父”所严格遵守的文化在“父”看来常常是“从来如此”的,而对于“子”来说,则不同,“子”们也许不得不接受这些文化,但更容易接受那些很难用道理说明的文化理念。‎ C.“父”对“子”所进行的代际文化传承,也可能因为父亲的死亡而中断,也可能因为社会的进步而改变,清末民初社会文化转型的过程中,就出现了文化传承链条的断裂。‎ D.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随着父亲的死亡,那些还没有“长大成人”的“子”在其成长过程中,因为没有外在的、尤其是来自父权的规范约束,他们获得了相对自由的生长空间。‎ 答案 B 解析 仔细阅读并分析原文第四段,从“在父辈看来难以理喻的文化理念”看,是指父辈不是指自己。‎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是民族内部彼此认同的核心,是此民族区别于彼民族的根本标志。文化浅层的标志包括服饰、语言、节日、饮食方式、居住形态等,深层的标志则是基于共同文化的共同心理素质。在民族内部,无论身份高低、财富多寡、是男是女、年龄长幼,都凝聚在一个共同的文化之下。‎ 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之基。一个民族即使领土被敌国占领,只要自己的文化还在,就能重新凝聚人心,还有复兴的希望。顾炎武把历史上朝代的更迭归纳为“亡国”与“亡天下”两种情况,前者是民族内部的政权兴替,但文化的性质没有变化;后者是亡国加上灭种,不仅民族政权覆灭,而且作为文化意义上的一个种已不复存在。‎ 在上古时代,埃及、两河流域、恒河流域诞生了人类最早的文明。大约在公元前后,这些地区的文明被外来文明所置换。今天的埃及、伊拉克、印度文明等,是在外来文明的基础上重新建立的;当地的上古文明,人们称之为“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这些属于被外来侵略者强制消灭的文明。历史上还有因为自身原因而失落的文明,中国的契丹文明就是典型代表。唐宋时期,契丹是中国北方最强大的民族之一。他们建立的辽国,与宋朝南北对峙,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但在与周边民族交往的过程中,由于不注意保存文化,丧失了彼此认同的核心,最终走向了消亡。‎ 由此来看,延续中华文脉是振兴中华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有人举起多元文化的旗号加以反对,认为如今是多元文化的时代,再提主体文化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这种说法似是而非,亟须澄清。‎ 多元文化是就全球文化而言的,多民族的世界就一定存在多元的文化。由于地理、气候、物产、历史等生存条件的差别,各民族的文化面貌各呈异彩。各民族的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别,都有其合理性,应享有平等的尊严。‎ 迄今为止,没有一种文明是完美无缺的。多元文明并存,正好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学习。文化交流的前提,是本土文化的存在。当今世界,由于交通与传媒十分发达,各国、各民族的交往更为便利,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也更为频繁。但有一点始终无法改变:文化依然是民族生存发展之基,每个民族必须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在民族国家还将长期存在的人类社会,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仍要加强。人类文明犹如百花园,只有每个民族的文明之花都呈现出自己的独特姿容,百花园才会最美。每个民族把自己的文化发展好、形成特色,就是为人类文明增光添彩。“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必定能为人类做出更多贡献。其中一个重要贡献,就是为人类提供一种不同于西方的文化发展方式与文明形态。‎ ‎(摘编自《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服饰、语言、节日、饮食方式、居住形态以及基于共同文化的共同心理素质都属于民族文化。‎ B.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中国的契丹文明都是被强制消灭、被外来文明置换的文明。‎ C.多元文化时代提倡延续中华文脉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这观点有合理之处,但本质上是错误的。‎ D.由于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之基,没有一种文明是完美的,所以各民族的文化都有其合理性。‎ 解析:选A。B项,中国的契丹文明属于自行衰落的文明。C项“这种观点有合理之处”理解不当,从原文“似是而非”来看,是完全不正确。D项强加因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指出本文的论述对象——文化,‎ 并且从浅层和深层两方面指出了民族文化的标志。‎ B.文章的论点是“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之基”,后文的论述和假设都是围绕这一论点展开的。‎ C.文章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述思路,重点在于分析问题部分。‎ D.文章论述时运用了对比论证、假设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方式,“契丹灭亡”是举例论证。‎ 解析:选D。D项表述错误,文中没有对比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如果民族内部政权兴替了,但文化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那么这种朝代的更迭就只是“亡国”。‎ B.如果契丹在与周边民族交往的过程中,注意保存文化,保留民族认同的核心,就不会消亡。‎ C.当今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更加频繁,但每个民族仍然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的文化。‎ D.“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强调每个国家都为人类提供了一种不同于其他文化的形态。‎ 解析:选B。B项“就不会消亡”这一判断从原文中推不出来,消亡的原因并不能当作不会消亡的充分必要条件。‎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