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云南省云天化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云南省云天化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1—6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7—12题有多个正确选项,选对但不全得2分)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 B. 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 C. 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能看做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能看做质点 D. 不论物体质量多大,只要物体尺寸对所研究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都可以看成质点 2.一个小球从距地面4m高处自由下落,被地面弹回,在距地面1m高处被接住。坐标轴的原点定在起始点正下方2m处,设向下的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则小球下落的起始点、落地点、接住点的坐标分别是 A. 2m,-2m,-1m B. -2m,2m,1m C. 4m,0.1m D. -4m,0,-1m 3.一段路程为s,一辆警车通过前的平均速度为V1,通过后的平均速度为V2,则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 B. C. D. 4.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在20s内它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A. 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 B. 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 C. 平均速度v甲>v丙>v乙,平均速率相等 D. 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大小均相等 5.一个物体以初速度1 m/s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速度增大为7 m/s,则 A. 该加速过程中物体平均速度为4 m/s B. 物体在该运动过程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为4 m/s C. 将该过程分为两段相等时间,则物体先后两段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是6∶11 D. 将该过程分为两段相等位移,则物体先后两段位移所用时间之比是1∶(-1) 6.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力的方向不一定竖直向下 B. 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C. 所有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上 D.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 7.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 A. 两个物体再次相遇的时间是2s和6s B. 4s时甲在乙的后面 C. 2s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 甲物体一直向前运动而乙物体向前运动2s,随后向后运动 8.平面上一物体从静止出发,沿直线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s后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9s钟停止.在先后加速和减速的两个运动过程中 A. 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B.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3:1 C. 位移大小之比为1:1 D. 位移大小之比为1:3 9.小球由空中某点自由下落,与地面相碰后弹至某一高度,小球自由下落和弹起过程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则 A. 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大小为5m/s B. 小球向上弹起的最大速度大小为3m/s C. 小球能弹起0.8m D. 小球在运动的全过程中路程为0.8m 10.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成四个等长的部分,一物体由A点从静止释放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 B. 物体从A点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 C. 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 D. 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 11.一个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其落地速度为20m/s,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该物体 A. 下落的时间为2s B. 距地面的高度为20m C. 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5m/s D. 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0m/s 12.将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5s内物体的 A. 路程为65m B. 平均速度大小为13m/s,方向竖直向上 C. 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m/s D. 位移大小为25m,方向竖直向上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实验题:(本题20分,每空2分) 13.图示纸带记录的为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小车的运动情况,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则:(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_(填选项代号) 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 B.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 C.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电火花计时器应使用低压交流电源 (2)D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 (3)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 (4)若电源实际频率高于50Hz,计算时仍按照50Hz计算,则加速度大小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4.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并测重力加速度。 (1)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①为了测试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 A.天平 B.秒表 C.米尺 ②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错误差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在打出的纸带上取连续清晰的7个点,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用米尺测得第1、2、3、4、5、6点与0点的距离d如下表: 计数点 1 2 3 4 5 6 距离d(cm) 6.0 12.5 19.3 26.5 34.1 42.1 利用表中数据:(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①测出当地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_。 ②打第1点时纸带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_m/s。 ③第0点___________ (填“是”或“不是”)自由落体运动的起点,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32分) 15.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面有情况而刹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是2m/s2 , 求 (1)汽车在3s 末的速度大小; (2)汽车在8s内的位移大小; 16.一根轻弹簧的伸长量x跟所受的外力F之间的关系图象如下图所示 (1)求弹簧的劲度系数k; (2)若弹簧原长l0=60 cm,当把弹簧压缩到40 cm长时,需要多大的压力? (3)如果用600 N的拉力拉弹簧(仍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原长同上),弹簧长度l是多少? 17.A、B两车在一直线上向右匀速运动,(两车不同车道)B车在A车前,A车的速度大小为V1=8m/s,B车的速度大小为V2=20m/s,当A、B两车相距X0=28m时,B车因前方突发情况紧急刹车(已知刹车过程的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m/s2,从此时开始计时,求: (1)B车经多长时间停止?这段时间内A车B车位移分别为多少? (2)B车停止时,A车是否追上B车? (3)A车追上B车所用的时间? 云天化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半期测试 高一年级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1—6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7—12题有不只一个正确选项,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不给分。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B D A B B AB AD AB ABD ABD AD 1. 答案:D 【解析】体积较小、质量很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比如研究原子核的内部结构,原子核不能看成质点。故AB错误。低速运动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做质点,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关键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故C错误。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看成质点。故D正确。故选D。 2. 答案:B 【解析】建立直线坐标系,根据小球的运动的情况,分别确定小球的位置坐标即可。坐标原点定在抛出点正下方2m处,向下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小球从距地面4m高处开始下落的,在坐标原点的上方,所以抛出点的位置坐标是-2m;小球落到地面上,此时距离坐标原点为2m,所以落地点的位置坐标是2m;小球在距离地面1m高处被接住,此时的小球在坐标原点的下方1m处,所以接住点的位置坐标是1m; 故选B。 3. 答案:D, 【解析】警车通过前s的平均速度为V1,时间为:t1=;通过后s的平均速度为V2,时间为:t2=;故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故选D。 4. 答案:A 【解析】由图看出,三个物体的起点与终点相同,位移相同,所用时间也相同,则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由图得知,甲先沿正方向运动,后沿负方向返回,而乙、丙都一直沿正方向运动,三个物体的位移相同,则甲的路程最大,乙丙的路程相等,所以甲的平均速率最大,乙丙的平均速率相等,即,故选A。 1. 答案:A 【解析】A:该加速过程中物体平均速度,故A项正确。 B:物体在该运动过程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故B项错误。 C:将该过程分为两段相等时间,则物体前一半时间的位移,物体后一半时间的位移;物体先后两段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是5∶11。故C错误。 D:将该过程分为两段相等位移,物体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物体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据,物体先后两段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是2:1。故D项错误。 6.答案:B 【解析】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的大小与运动状态无关,其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可能在物体之上也可能在物体之外,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7.答案:AB 【解析】AC、t=2s时乙的位移为,甲的位移为,两者位移相同,又是从同一地面出发,故2s末时二者相遇,同理可判断6s末二者也是相遇,故A正确,C错误; B、4s时甲的位移为,乙的位移为:,甲的位移小于乙的位移,故甲在乙后面,B正确; D、图线上某点对应纵轴坐标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乙的运动方向始终未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AB。 8.答案:AD 【解析】令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1,据速度时间关系可知,3s后物体的速度为v=3a1,所以在匀减速运动中的加速度大小为a2,则其大小为:,所以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又加速运动时初速度为0,减速运动时末速度为0,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知,加速时的平均速度,减速运动时的平均速度,所以加速与减速阶段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1,又加速时间和减速时间之比为1:3,所以加速阶段的位移和减速阶段的位移之比为1:3.综上所知,AD正确,BC错误。故选AD。 9. 答案:AB 【解析】由图可知,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m/s,故A正确;小球第一次反弹后的瞬时速度大小为3m/s,故B正确;小球弹起的高度等于0.5s后小球的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故上升的高度h=×3×0.3m=0.45m,故C错误;小球在运动的全过程中路程为两部分面积的绝对值之和,所以s=0.45m+×0.5×5m=1.70m,故D错误。故选AB。 10. 答案:ABD 【解析】根据运动学公式v2-v02=2ax,物体由A点从静止释放,v0=0,所以有v2=2ax,所以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之比vB:vC:vD:vE=1:::2,故A正确;根据运动学公式x=at2得:;物体到达各点经历的时间tB:tC:tD:tE=1:::2;则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tE=2tB=tC=tD,故B正确;vB:vC:vD:vE=1:::2,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不等,故C错误;由于vE=2vB,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 ,故D正确;故选ABD。 11.答案:ABD 【解析】自由落体运动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实际公式求出下降的时间.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物体距离地面的高度,结合平均速度推论求出下降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物体下落的时间,故A正确。物体距离地面的高度,故B正确。根据平均速度推论知,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D正确。故选ABD。 9. 答案:AD 【解析】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上升的时间为,从最高点开始2s内下落的高度h2=gt22=×10×22=20m,所以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S=h1+h2=65m,位移大小:45-20=25m,方向竖直向上,故AD正确。速度改变量的大小:△v=at=gt=10×5m/s=50m/s。故C错误。平均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故B错误。故选AD。 二、 实验题:本题20分 13 AC 0.34 0.40 偏小 【详解】 (1)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以能在纸带上打出更多的点,有利于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误差的减小,故A正确。B、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有滑轮另一端,故B错误;C、实验中为了在纸带上打出更多的点,为了打点的稳定,具体操作中要求先启动打点计时器然后释放小车,故C正确。D、电火花计时器应使用220V的交流电源,故D错误。故选AC。(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得:,(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可得:,(4)若交流电频率为50Hz ,则其打点周期为0.02s,当电源频率高于50Hz时,实际打点周期将变小,而进行计算时,仍然用0.02s,因此测出的速度数值将比物体的真实数值小。 14 C 空气阻力(或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摩擦) 9.72 m/s2 3.13 不是 求出打第0点时重物的瞬时速度不等于0 【详解】(1) ① 根据运动学公式得: 可得: 。为了测试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米尺,用来测量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实验中不需要天平,通过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可以计算出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所以也不需要秒表,故应选C; ②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物加速度值,说明重物下落过程中除了受重力,还受到了打点计时器对纸带的摩擦力; (2) 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02s, 设0到1之间的距离为x1,以后各段分别为x2、x3、x4、x5、x6,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得: ; ②打第1点时纸带运动的速度 根据运动学基本公式得:v0=v1-gT=3.13-9.72×0.02=2.93m/s≠0, 所以0不是自由落体运动的起点。 三、计算题:本题共32分 15.(1)t=10s,xA=80m,xB=100m;(2)没有追上;(3)16s 【详解】 (1)B车停止的时间 这段时间内A车B车位移分别为: (2)B车停止时,两车相距: , 则A车没有追上B车. (3)B车停止后,A车追上B车还需要运动的时间 , 则A车追上B车所用的时间为: 16. (1)1500 N/m (2)300 N (3)100 cm 【详解】(1)由x-F图线知,弹簧的弹力大小和弹簧伸长量大小成正比,根据胡克定律F=kx知图线的斜率的倒数等于弹簧的劲度系数.则 . (2)若弹簧原长l0=60cm,当把弹簧压缩到40cm长时,弹簧的压缩量为 x=60cm-40cm=20cm=0.2m 需要的压力 F=kx=1500×0.2N=300N (3)如果用600 N的拉力拉弹簧,则弹簧伸长量: 则弹簧长度l= l0+∆x=100cm 17. 答案: 4m/s (2)25m 解析】汽车刹车到速度减为零所需的时间 ,5s大于3s,所以3s汽车仍在运动,则3s末的速度v=v 0 +at=10-2×3m/s=4m/s.8s大于5s,所以8s的位移等于5s的位移,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