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牛顿运动定律题型研究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牛顿运动定律题型研究作业

‎ 牛顿运动定律题型研究             ‎ 一、选择题 ‎1.如图14-1所示,AB和CD为两条光滑斜槽,它们各自的两个端点均分别位于半径为R和r的两个相切的圆上,且斜槽都通过切点P.设有一重物先后沿两个斜槽,从静止出发,由A滑到B和由C滑到D,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t1与t2之比为(  )‎ 图14-1‎ A.2∶1 ‎ B.1∶1‎ C.∶1‎ D.1∶ 解析:设光滑斜槽轨道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则物体下滑时的加速度为a=gsinθ,由几何关系,斜槽轨道的长度s=2(R+r)sinθ,由运动学公式s=at2,得t===2 ,即所用的时间t与倾角θ无关,所以t1=t2,B项正确.‎ 答案:B ‎2.如图14-2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度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象(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14-2乙所示.已知v2>v1,则(  )‎ 图14-2‎ A.t2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 B.t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 C.0~t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D.0~t3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 解析:小物块对地速度为零时,即t1时刻,向左离开A处最远,t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静止,此时不再相对传送带滑动,所以从开始到此刻,它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最大,A错误、B正确.0~t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方向始终向右,大小不变,t2时刻以后小物块相对传送带静止,与传送带一起以速度v1匀速运动,不再受摩擦力作用,C、D错误.‎ 答案:B 图14-3‎ ‎3.如图14-3所示,物体A叠放在物体B上,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质量分别为mA=6 kg、mB=2 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时F=10 N,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45 N的过程中,则(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A.当拉力F<12 N时,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 B.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 N时,开始相对滑动 C.两物体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 D.两物体始终没有相对运动 解析:首先了解各物体的运动情况,B运动是因为A对它有静摩擦力,但由于静摩擦力存在最大值,所以B的加速度存在最大值,可以求出此加速度下拉力的大小;如果拉力再增大,则物体间就会发生相对滑动,所以这里存在一个临界点,就是A、B间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拉力F的大小,以A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A受水平向右的拉力,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则有F-Ff=mAa,再以B为研究对象,B受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Ff=mBa,当Ff为最大静摩擦力时,解得a===m/s2=6 m/s2,F=48 N,由此可以看出当F<48 N时,A、B间的摩擦力达不到最大静摩擦力,也就是说,A、B间不会发生相对运动,故D正确.‎ 答案:D 图14-4‎ ‎4.如图14-4所示,光滑细杆BC、DC和AC构成矩形ABCD的两邻边和对角线,AC∶BC∶DC=5∶4∶3,AC杆竖直,各杆上分别套有一质点小球a、b、d,a、b、d三小球的质量比为1∶2∶3,现让三小球同时从各杆的顶点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则a、b、d三小球在各杆上滑行的时间之比为(  )‎ A.1∶1∶1        B.5∶4∶3‎ C.5∶8∶9 D.1∶2∶3‎ 解析:设AC=5L,BC=4L,DC=3L.‎ a、b、d三小球在各杆上滑行的时间分别为t1、t2、t3.‎ 加速度分别为a1、a2、a3.‎ 由几何知识得,BC的倾角为α=53°,‎ DC的倾角为β=37°.‎ a球下滑过程,a1=g 由5L=gt得t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沿BC下滑的小球,加速度为 a2==gsin53°=0.8g 由位移时间公式得:4L=a2t得t2= 沿DC下滑的小球,加速度为 a3==gsin37°=0.6g 由位移时间公式得:3L=a3t得t3= 所以t1∶t2∶t3=1∶1∶1.故选A.‎ 答案:A 图14-5‎ ‎5.竖直正方形框内有三条光滑轨道OB、OC和OD.三轨道交于O点,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45°和60°.现将甲、乙、丙三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同时从O点由静止释放,分别沿OB、OC和OD运动到达斜面底端.则三小球到达斜面底端的先后次序是(  )‎ A.甲、乙、丙 B.丙、乙、甲 C.甲、丙同时到达,乙后到达 D.不能确定三者到达的顺序 解析:对乙、丙:设斜面的倾角为θ,则下滑的加速度a=gsinθ,下滑的位移x=根据x=at2得t==,‎ 故倾角越大的下落时间越短,故乙和丙两小球,丙先到达底端;对甲、乙:运动到底端的时间t=== ,则甲、乙两小球中,乙时间短,先到达底端;三小球到达斜面底端的先后次序是丙、乙、甲,故B项正确.‎ 答案:B 图14-6‎ ‎6.如图14-6所示为粮袋的传送装置,已知A、B两端间的距离为L,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工作时运行速度为v,粮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正常工作时工人在A端将粮袋放到运行中的传送带上.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关于粮袋从A到B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粮袋到达B端的速度与v比较,可能大,可能小也可能相等 B.粮袋开始运动的加速度为g(sinθ-μcosθ),若L足够大,则以后将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 C.若μ≥tanθ,则粮袋从A端到B端一定是一直做加速运动 D.不论μ大小如何,粮袋从A端到B端一直做匀加速运动,且加速度a≥gsinθ 解析:若传送带较短,粮袋在传送带上可能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到达B端时的速度小于v;若μ≥tanθ,则粮袋先做匀加速运动,‎ 当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后,做匀速运动,到达B端时速度等于v;若μt3‎ C.t1t3,故A项错误,BCD项正确.‎ 答案:BCD ‎8. (多选)如图14-8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x=4 m,以v0=4 m/s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顺时针运转,今将一小煤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轻放至A端,由于煤块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会在传送带上留下划痕.‎ 图14-8‎ 已知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则煤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  )‎ A.煤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是2.25 s B.煤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是1.5 s C.划痕长度是0.5 m D.划痕长度是2 m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煤块的加速度a==4 m/s2,‎ 煤块运动到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的时间t1==1 s,位移大小x1=at=2 m3μmg时,A相对B滑动 D.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μg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与运动的关系解题.当03μmg时,A相对B向右做加速运动,B相对地面也向右加速,选项A错误,选项C正确.当F=μmg时,A与B共同的加速度a==μg,选项B正确.F较大时,取物块B为研究对象,物块B的加速度最大为a2==μg,选项D正确.‎ 答案:BCD 二、非选择题 ‎13.一平直的传送带以速率v=2 m/s匀速运行,在A处把物体轻轻地放到传送带上,经过时间t=6 s,物体到达B处.A、B相距L=10 m.‎ ‎(1)物体在传送带上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是多少?‎ ‎(2)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物体能较快地传送到B处.要让物体以最短的时间从A处传送到B处,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至少应为多大?‎ ‎(3)若使传送带的运行速率为v′=10 m/s,则物体从A传送到B的时间又是多少?‎ 解析:(1)物体从A到B需经历匀加速运动和匀速运动两个过程,设物体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1,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2,则t1+vt2=L t1+t2=t 联立解得t1=2 s.‎ ‎(2)为使物体从A至B所用时间最短,物体必须始终处于加速状态,由于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所以其加速度也不变,而a==1 m/s2‎ 由2aL=v 解得vmin=2 m/s 即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至少为2 m/s,‎ ‎(3)传送带速率为v′=10 m/s>2 m/s,物体一直做加速度为1 ‎ m/s2的匀加速运动,设物体从A至B所用最短的时间为t′,则 at′2=L t′= = s= 2s.‎ 答案:(1)2 s (2)2 m/s (3)2 s ‎14.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 m,如图14-13(a)所示.t=0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t=1 s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 s时间内小物块的v-t图线如图14-13(b)所示.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 m/s2.求 图14-13‎ ‎(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2)木板的最小长度;‎ ‎(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 解析:(1)规定向右为正方向.木板与墙壁相碰前,小物块和木板一起向右做匀变速运动,设加速度为a1,小物块和木板的质量分别为m和M.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μ1(m+M)g=(m+M)a1①‎ 由题图可知,木板与墙壁碰前瞬间的速度v1=4 m/s,由运动学公式得 v1=v0+a1t1②‎ x0=v0t1+a1t③‎ 式中,t1=1 s,x0=4.5 m是木板碰前的位移,v0是小物块和木板开始运动时的速度.‎ 联立①②③式和题给条件得μ1=0.1④‎ 在木板与墙壁碰撞后,木板以-v1的初速度向左做匀变速运动,小物块以v1的初速度向右做匀变速运动.设小物块的加速度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μ2mg=ma2⑤‎ 由图可得a2=⑥‎ 式中,t2=2 s,v2=0,联立⑤⑥式和题给条件得 μ2=0.4⑦‎ ‎(2)设碰撞后木板的加速度为a3,经过时间Δt,木板和小物块刚好具有共同速度v3.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得μ2mg+μ1(M+m)g=Ma3⑧‎ v3=-v1+a3Δt⑨‎ v3=v1+a2Δt⑩‎ 碰撞后至木板和小物块刚好达到共同速度的过程中,木板运动的位移为 x1=Δt⑪‎ 小物块运动的位移为 x2=Δt⑫‎ 小物块相对木板的位移为Δx=x2-x1⑬‎ 联立⑥⑧⑨⑩⑪⑫⑬式,并代入数值得 Δs=6.0 m⑭‎ 因为运动过程中小物块没有脱离木板,所以木板的最小长度应为6.0 m.‎ ‎(3)在小物块和木板具有共同速度后,两者向左做匀变速运动直至停止,设加速度为a4,此过程中小物块和木板运动的位移为x3.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得 μ1(m+M)g=(m+M)a4⑮‎ ‎0-v=2a4x3⑯‎ 碰后木板运动的位移为 x=x1+x3⑰‎ 联立⑥⑧⑨⑩⑪⑮⑯⑰式,并代入数值得x=-6.5 m 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为6.5 m.‎ 答案:(1)μ1=0.1 μ2=0.4 (2)6 m (3)6.5 m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