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卷·2018届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11月教学质量检测(2016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11月份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地理科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 一、选择题:(共40道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1.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但是地理环境存在显著的差异,区域发展方向也不同。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分布 B.地形 C.距冬季风源地的远近 D.纬度位置和距冬季风源地的远近 2.每一个区域都具有其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它们对区域发展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关于两个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属于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 B.松嫩平原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 C.长江三角洲的作物熟制以两年三熟为主,松嫩平原则一年一熟。 D.长江三角洲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则适宜发展畜牧业。 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都会在人类的聚落景观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北方住宅有院落,主房坐北朝南,且围墙很高的原因是( ) A.平原广大 B.太阳辐射弱 C.降水少 D.冬季风力强 4.南方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和选址一般要求( ) A.尖屋顶、地势高 B.平屋顶、地势高 C.尖屋顶、地势低 D.平屋顶、地势低 2015年2月25日,北极附近的北冰洋浮冰面积仅为1 454万平方千米,相对1981~2010年的平均海冰面积缩减了110万平方千米。据此完成5-6题。 5.准确获取北极冰川面积的变化,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和GPS B.GPS和GIS C.RS和GIS D.数字地球和虚拟技术 6.北冰洋浮冰面积的变化表明,2015年( ) A.热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 B.全球气温上升,能源压力减小 C.淡水资源增多,荒漠面积减少 D.全球冰川融化,陆地面积减少 7.在地震中,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检测的是( ) A.地壳变动 B.地震震级 C.震源深度 D.地震烈度 读“我国西北地区沙地分布及内蒙古某县20世纪70~90年代末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图”,完成8-9题。 8.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县荒漠化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干旱 B.过度开垦 C.开采矿产 D.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9.针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不断发展的问题,应该采取的整治措施是( ) A.恢复地表植被,退耕还牧 B.实施人工降雨 C.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粮食生产 D.发展立体农业 10.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是( ) ①深居内陆,距海洋远 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 ④纬度位置偏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我国为了改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回答11-12题。 11.“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境功效是( ) 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 1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13.下图显示包兰铁路宁夏沙坡头段某处的景观。 其中草方格沙障是为保护铁路而建的工程设施。草方格沙障的主要作用有( ) ①能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 ②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③减少蒸发,防止土地盐碱化 ④涵养水源,减轻水土流失 A. ③④ B.②④ C.①③ D. ①② 热带雨林是一种茂盛的森林类型,在这里抬头不见蓝天,低头满眼苔藓,密不透风的林中潮湿闷热,脚下到处湿滑。这里是生物的乐园,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种类都十分丰富。亚马孙河流域目前还保存着热带雨林40,000平方公里,约占全球热带雨林面积的一半。目前,亚马孙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下图为亚马孙地区示意图。读图及材料完成14-15题。 14.亚马孙平原上雨林被毁与当地人口快速增长的关系是(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都不是 15.下列有关热带雨林的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 ) ①雨林观光 ②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③生态旅游 ④加大采伐速度,迅速脱贫致富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国际专业期刊发表的最新报告披露,印度尼西亚首度超越巴西,成为热带雨林消失最多的国家。2000年至2012年,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面积高达6万平方公里,约等于爱尔兰的国土面积。据此回答16-17题。 16.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①林区农民烧荒种植 ②大量种植棕榈树的农场和其他种植园的滥伐滥垦 ③气候恶化,频繁发生洪灾,大量原始森林被淹没 ④沿海城市人口激增,大量居民迁居雨林深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①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 ②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沙尘暴急剧增加,风沙危害严重 ④引发世界性的人口流动,该地人口急剧增加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 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 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图8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 读图完成18-19题。 18.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转移 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生产规模扩大,势必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D.减轻了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加快能源开发,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回答20题 20.上图是“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目前,我国正在山西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 A.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 D.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 山西省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而德国鲁尔区则以能源优势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据此回答21-22题。 21.目前山西省和鲁尔区在能源开采或利用方面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 A.酸雨蔓延 B.市场萎缩 C.资源枯竭 D.运输量大 22.为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两地共同采取的改造措施是( ) A.调整工业结构 B.调整工业布局 C.发展有色冶金 D.实行产业转移 如图为某年我国东、中、西部发电量和用电量柱状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 我国东西部能源状况差异的原因是( ) ①东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能源资源缺少 ②东部地区能源出口量大 ③中、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消费量小 ④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交通不畅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4. 为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现状,下列节流方面的措施可行的是( ) ①降低能耗 ②进口煤炭 ③开发新能源 ④调整产业结构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是国际上小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成功典范,读“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图”,据此完成25-26题。 铅锌 200 200 500 城市 煤炭 水电站 90°W 30°N 图5 25.田纳西河流域( )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水能资源丰富 C.气候炎热干燥 D.矿产资源贫乏 26.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是( ) A.梯级开发 B.防洪发电 C.提高水质 D.环境建设 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坚持“薄利取胜”的方针,将充足、廉价的电力,源源不断地供应给当地的众多企业,从而促进了整个流域经济的大发展。据此完成27-28题。 27.田纳西河流域最适合布局的工业类型是( ) A.市场导向型工业 B.技术导向型工业 C.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动力导向型工业 28.田纳西河流域在梯级开发水能的同时,又建设了大量火电站、核电站。其原因是( ) A.水电、火电、核电互相竞争,符合市场规律 B.发展火电、核电可以调节水电的季节差异 C.煤炭价格低,水运廉价,核电的原料运输量小 D.接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充分满足市场需求 29.属于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造成后果的是( ) A.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B.长期高强度种植甜菜,消耗地力,使土地退化 C.炼钢企业大量排放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D.经济飞速发展,成为美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豆产区,对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读图我国东北地区玉米、水稻和大豆宜耕区域示意图,回答30-31题。 30.东北稻米品质优于其它种植区的优势条件是( ) A.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B.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C.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D.土壤肥沃,生长期长 31.关于东北农业生产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广人稀,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B.小农经营,商品率低 C.东北地区热量条件优越,适宜喜温作物生长 D.机械化水平高导致单位面积产量高 2014中国特色农产品博览会暨第三届中国伊春森林食品节于8月4日至6日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办。本届展会以“畅游林都伊春、尽享绿色盛宴,搭建经贸交流平台、促进特色农产品流通”为主题。在伊春的街头,随便哪家土特产商店里,蓝莓是必不可少的。据此回答32-33题。 32.伊春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优势在于( ) A.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 B.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C.农业科技发达 D.受污染小,环境质量高 33.我国东北山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是( ) A.进一步扩大蓝莓的生产 B.推进农业向规模化、机械化方向发展 C.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D.大力发展优质水稻种植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我国的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首破6亿吨大关,连续十年增产。据此完成34-35题。 34.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B.自然灾害频次降低 C.农业科技投入增加 D.粮食价格逐年上涨 35.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商品粮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明显的是( ) A.珠江三角洲 B.洞庭湖平原 C.三江平原 D.成都平原 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36-37题。 36.图中甲省城市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最大优势在于( ) A.能源和矿产 B.市场和腹地 C.人口和技术 D.城市和交通 37.为实现该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下途径最合适的是( ) A.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B.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 C.加大对原料导向型企业的投资 D.延长产业链和发展替代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据此完成下题。 38.四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 A.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B.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C.政府投资促进城市化 D.人口迁移导致城市化 港珠澳大桥将于2015年至2016年建成通车,这是在“一国两制”条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大型基础设施,读图完成39-40题。 39.打造“珠三角”地区城市群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 ①城市热岛效应减弱 ②加剧资源、能源短缺 ③城市环境问题突出 ④珠江口咸潮发生频率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0.港珠澳大桥建设对促进“珠三角”工业化、经济发展的影响有 ①完善港珠澳之间的交通,提高运输效率,促进物流业发展 ②加强与广西的联系,扩大交流,促进区域分工与合作 ③带动“珠三角”地区旅游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④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41.(12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荒漠化是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红色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等。其中,“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我国西南 喀斯物地貌区的地地退化现象;“红色荒漠化”主要是指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红壤分布区的土地荒漠化现象。下图是我国土地荒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 (1)说出甲、乙两地土地荒漠化相同的自然原因。(3分) (2)指出造成甲、丙两地土地荒漠化外力作用的差异。(2分) (3)说明乙地荒漠化带来的环境影响。(3分) (4)简述甲、乙、丙三地土地荒漠化治理的相同措施。(4分) 42.(14分)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下左图是“山西省及煤炭分布简图”,下右图是该省某地遵循“循环经济”理念设计的一个工业“生态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西省所处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 ,其东侧为 __________ 山脉。(2分) (2)山西省日益重视煤炭的加工转换,将部分输煤变为输电,这种做法对山西省来说,有何利弊?(4分) (3)请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图中该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8分) 43.(14分)阅读下列材料及“三江平原部分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三江平原,又称三江低地,即东北平原东北部,沼泽与沼泽化土地面积约240万公顷,是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完达山脉将三江平原分为南北两部分:山北是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汇流冲积而成的沼泽化低平原,面积4.25万平方公里,亦即狭义的三江平原;山南是乌苏里江及其支流与兴凯湖共同形成的冲积-湖积沼泽化低平原,面积8 800平方公里,亦称穆棱-兴凯平原。 (1)关于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两条河流的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1分) A.有两次汛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B.含沙量较小,结冰期长 C.两河流均不可能出现凌汛 D.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 (2)简要分析三江平原地区多沼泽的自然原因?东北黑土广布,在开发利用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7分) (3)东北地区水稻的种植面积、产量呈上升趋势,并刷新了世界上水稻种植的最北界 记录,试分析分析这一现象形成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根据材料分析三江平原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5DCDAC 6-10DABAC 11-15CADAB 16-20ABDCB 21-25DADDB 26-30ADBAD 31-35ADCCA 36-40ADBBC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12分) (1)多山地丘陵,地形起伏较大(坡度大);(1分)降水集中,多暴雨;(1分)土层浅薄。(1分) (2)甲地:流水侵蚀作用;(1分)丙地:风力侵蚀和堆积作用。(1分) (3)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肥力下降);(1分)河流含沙量增加,泥沙淤积加重,洪涝威胁加大;(1分)生态环境恶化。(1分) (4)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利用土地;植树种草,恢复植被;发展农业技术;因地制宜地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答4点,合理即得4分) 42.(14分) (1)黄土高原(1分) 太行(1分) (2)利: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减轻运输压力,降低运输成本,减少损耗;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等。(答2点,合理即得2分) 弊:加重当地大气污染;(1分)水资源更显紧张。(1分) (3)促进资源循环利用,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大气环境污染;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增加就业机会等。(答4点,合理即得8分) 43、(14分) (1)B(1分) (2)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夏秋多雨,河网密布。(答4点,合理即得4分) 问题:①水土流失;②土壤肥力下降;③土壤污染。(答3点,合理即得3分) (3)夏季高温多雨,(1分)光照充足(1分) (4)①夏季温暖,日照时间较长,雨热同期;②地势平坦,有利于农业机械化耕作;③土地辽阔,土层深厚,土壤肥沃;④灌溉水源充足。(答4点,合理即得4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