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3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2013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2013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2013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 练 现代文阅读 2:现代文阅读 一、(13 届江西九江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节选) 梁漱溟 中国古人理性早启,文化早熟,一贯地好讲情理,而孔子则是其关键性的人物。 往者夏曾佑著《中国古代史》,有云“孔子一身直为中国政教之原,中国历史孔子一人之历史 而已”。柳诒微著《中国文化史》,有云“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 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两先生之言几 若一致,而柳先生所说却较明确。 社会大于个人,个人出自社会;不能把任何一个人看得太高太大,脱离实际。一社会都有其 历史背景,一切所表现的事物莫不从过去历史演变而来。一切创造莫不有所因袭而成,无因 袭即无创造。 事物经过亦正是这样的。说“孔子以前数千年文化赖孔子而传”者,古先的文化不能不靠典 籍文字以保有传递于后,而传于后的我们这些典籍如诗、书、礼、乐、易、春秋不全是经过 孔子之手整理一道,用以教人而传下来的吗?其他有些传授是靠人的,如射、御、习礼、作 乐之类,同为当时文化内容,同在当时孔门教学之中。从事传习古文化者难说就只孔子一人。 但孔子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殆为人所不及。 无疑,凡我所说的情理和理性充分地寓乎那古经书中,却惜学徒们,尤其后世学徒们总把功 夫用在讲解记诵书文上,鲜能回到自家身心生活上有所体认和存养,就不能真切地接续发挥 理性主义。从汉唐以至清代,其代表儒家者不过是经学家而已。宋儒明儒比较能在身心性命 上理会孔门之学,但亦限于环境条件不能大有所发挥。凡此都缘理性之启,文化之熟过早, 是不能责怪后人的。 说孔子以后数千年文化赖孔子而开者,其根本点就在二千五百年来大有异乎世界各方,不以 宗教为中心的中国文化端赖孔子而开之。或认真说:二千五百年来中国文化是不以环绕着某 一宗教为中心而发展的,寻其所从来者盖甚早甚早。而其局面之得以开展稳定则在孔子。再 申言之:一贯好讲情理,富有理性色彩的中国社会文化生活,端由孔子奠其基础。 试分层作些说明如下: (1)当周秦之际诸子百家争鸣,孔子显然只是一学派的创始者,如同老子所代表的道家, 或以墨子为首的墨家那样。客观上从未被人作宗教看待。 (2)然而这派的学风和其教导于人的,十分适合社会需要,到汉以后发展流布,其在社会 上所起的作用却渐渐等若一种宗教。同时,亦因历代统治阶层加以利用,摹仿着宗教去装扮 它。 (3)从本质上说,它(儒家)不是宗教,而是人生实践之学,正如他们所说“践形尽性”, 就是了。践人之形,尽人之性,这是什么?这是道德。上文说了,道德之真在自觉自律;而 宗教信徒却接受规范于外,与此相反。 (4)兹且举孔子如何教人自觉自律的事例以为明证: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孔子只婉叹地 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指出彼此之观点不同,而不作何断案。宗教上总有许多 礼,儒家同样极重视礼;但在孔门竟可以随意拿来讨论改作。这就是理性主义,一反乎宗教 的迷信与独断。 1.下列对作者关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的观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A.是孔子才使中国古人理性早启,一贯地好讲情理;中国古代文化早熟,而没有环绕着某 一宗教为中心而发展。 B.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历史就是孔子 一人的历史而已。 C.传于后的古先的文化如诗、书、礼、乐、易、春秋这些典籍虽然不全是经过孔子之手整 理的,但还是传了下来并且用以教人。 D.二千五百年来,大有异乎世界各方,一贯好讲情理,富有理性色彩的中国社会文化生活, 端由孔子奠其基础。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孔子作为传习古文化者,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当时列入孔门教学的内容还 有射、御、习礼、作乐等这些靠人传授的文化。 B.孔子之后的学徒们只能算是经学家而已,因为他们只重讲解记诵书文,鲜能回到自家身 心生活上有所体认和存养,不能真切地接续发挥理性主义。 C.儒家的本质是人生实践之学。他们所说“践形尽性”,就是道德,而道德之真就在自觉自 律,不像宗教信徒接受规范于外。 D.作者举孔子教育子贡的事例,说明儒家虽然重视礼,但可以随意拿来讨论改作,这是一 种反乎宗教的迷信与独断的自觉自律的理性主义。 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一切创造莫不有所因袭而成,孔子整理典籍文字为后人以保有传递古先的文化,在这些 古经书中还充分地寄寓了情理和理性。 B.社会大于个人,不能把任何一个人看得太高太大,脱离实际。说孔子“一身直为中国政 教之原”,就是否定了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事实。 C.中国古代理性之启,文化之熟过早,孔子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到了宋、明时期不能大有 所发挥,这与当时的环境条件有关。 D.儒家的学风和其教导于人的,十分适合社会需要,后虽经历代统治阶层加以利用,摹仿 着宗教去装扮它,但始终没有成为一种宗教。 二.(13 届吉林实验中学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宫斗剧”的文化本质 顾名思义,“宫斗剧”中几乎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与世隔绝的后宫中,“斗”是其核心情节和 叙事重心。而在这个尔虞我诈的战场上厮杀的,是一群原本娇弱的贵族女性。她们拼死争斗 的目标只有一个:皇帝的雨露和恩宠。在这些后宫女子的人生中,只要是为了争 宠和固荣, 一切手段与权谋都被认为是合理的。故事中的所有人物都表现出对这种价值观的绝对认同,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没有质疑和反叛,没有对与错、善与恶的区分,所异者只有手段的高下与计谋的成败,以及 由此带来的命运的迥然分野。但即便如此,这些智计百出的女子在强大的男权和君权面前, 仍然是不堪一击的。她们的得势与失宠,都在皇帝的一念之间。尊贵如皇后、贵妃,渺小如 宫女,都不过是帝王手中的一颗棋子。身处其中的女性,因而对自身的险恶处境有着强烈的 危机意识和高度的敏感,种种拿不上台面的阴狠伎俩,正是她们在“斗争”中寻找到的应对 之策。换句话说,她们不过是在重演“以恶制恶”的套路。 从本质上看,“宫斗剧”属于娱乐至上的“戏说历史”,虽然不承担再现真实的任务,但也存 在着如何选择和利用历史资源的问题。换句话说,电视剧想象力的匮乏和创作水准的低下, 只是宫斗题材重复出现的表面原因,更为深层和隐藏的因素,则与我们面对历史的态度密切 相关。事实上,“宫斗剧”不过是类型剧的一种。在“宫斗剧”盛行之前,宫廷题材历史剧 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以《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汉武大帝》为代表的“帝王系列”, 着力展示当权者称霸天下的雄心和治理江山的艰难,重在塑造开疆拓土、守业有成的明君和 廉政清明、以民为先的能臣,与主流意识形态重塑国家和民族认同感的精神吁求一脉相承。 而以《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为代表的“戏说系列”,则延续了古已有之的 “明君清官侠客梦”的叙事模式,其中隐含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批判性。即便是备受争议 的《还珠格格》,也不乏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动机与心理诉求。 就其审美接受效应的本质看,“宫斗剧”中所呈现的文化心态和价值观念,暗合了当今社会 成功至上、唯金钱论、男性中心等潜在的社会心理。例如,商业社会中越来越强大的男性话 语权,就有意无意地鼓励女性学习后宫嫔妃的“隐忍”与“奉献”,促使她们按照男性的意 愿,而不是女性的独立意识来塑造自己。而后妃娘娘们施展各种手段去争宠,则与当下社会 中复杂的男女关系颇为相似,甚至其“高明”的手段可资借鉴。至于那些人情算计和权利博 弈,又有和所谓职场政治对号入座的可能。无论是情场还是职场,古代的后宫纷争一旦和这 些现实情境挂钩,一系列“宫斗”作品,也就顺理成章地转变为白领女性的“心灵鸡汤”和 人生教科书了。 (节选自 2012 年 7 月 10 日《人民日报》) 4.下列对于“宫斗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宫斗剧”就是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与世隔绝的后宫中的,是以后宫为背景的,以“斗” 为其核心情节和叙事重心的剧种。 B.“宫斗剧”是以一群原本娇弱的贵族女性为主角,把皇帝的雨露和恩宠作为她们拼死争斗 的唯一目标,而进行厮杀的剧种。 C.“宫斗剧”中,无论是尊贵的皇后、贵妃,还是渺小的宫女,都不过是帝王手中的一颗棋 子,这些智计百出的女子在强大的男权和君权面前,仍然是不堪一击的。 D.“宫斗剧”中,这些后宫女子的人生中都表现出一种价值观的绝对认同:只要是为了争 宠和固荣,一切手段与权谋都被看作是合理的。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宫斗剧”属于“戏说历史”,娱乐至上,不承担再现真实的任务,很多剧情也可以虚构。 B.“宫斗剧”题材不断重复出现,不只是因为电视剧想象力的匮乏和创作水准的低下,更为 深层和隐藏的原因,则是与我们面对历史的态度密切相关。 C.“帝王系列”的历史剧重在塑造开疆拓土、守业有成的明君和廉政清明、以民为先的能臣, 与主流意识形态重塑国家和民族认同感的精神吁求一脉相承。 D.虽然《还珠格格》还在一直备受人们争议,剧情虚构的成份过多,但也不乏追求自由、 蔑视权贵的动机与心理诉求,所以从艺术上还是可以借鉴的。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当今社会成功至上、唯金钱论、男性中心等潜在的社会心理,可以从“宫斗剧”所呈现 的文化心态和价值观念中,找到合理的解读。 B.随着男性在商业社会中的权力越来越强大,男性就有意无意地鼓励女性学习后宫嫔妃的 “隐忍”与“奉献”,迫使她们按照男性的意愿,而不是女性的独立意识来塑造自己。 C.当下社会中复杂的男女关系和“宫斗剧”后妃娘娘们施展各种手段去争宠,颇为相似; 而剧中那些人情算计和权利博弈,又有和所谓职场政治对号入座的可能。 D.古代的后宫纷争一旦和现今社会的情场或职场这样现实情境挂钩,一系列“宫斗”作品, 也就顺理成章地转变为白领女性的“心灵鸡汤”和人生教科书了。 三、(13 届银川一中高三 2 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新的传播策略 焦雨虹 “中国文化走出去”已成为重要的国家文化战略,它既是文化自身发展的长远规划,也是运 用文化力量推动发展的一种策略。 关注中国当代现实生活、人文情境与文化生态,表达中国人此时此地的心声,展示社会、民 族、地区的生活精神和文化状态是文化当代性的核心,也是文化传播的基本出发点。在过去 的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着对当代文化的忽视,重点大多集中在对传统文化遗 产的继承和张扬之中,舞狮子、打太极依然是不少对外文 化活动的重头戏,导致国外一些 人以为现在的中国依然是个长袍马褂的封建社会。“文化中国”形象中长期欠缺鲜活的、丰 富的、多元的当代科技、文化、经济元素。因此,在文化走出去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当代” 和“传统”的关系,在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同时,必须立足当代、立足本土,展现既积极、 平和、快乐又存在矛盾的真实中国,呈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 文化符号是民族文化意义和理念的载体。文化符号不仅与国家的历史文化、民族特征息息相 关,也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影响力密不可分。正如迪斯尼、好莱坞、华尔街、哈佛大学等符 号是美国文化的象征。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符号究竟是什么?多次的中外民调以及对外传播 的现实基本可以证实,目前被认可的中国文化符号依 然是以传统文化为主,故宫、孔子、 功夫、兵马俑、瓷器、京剧、美食等耳熟能详的传统符号依然是主流,在海外甚至有“孔夫 子+中餐馆=中国文化”这一有失偏颇的戏谑之说。因此,寻找和建构更加多元、更加现代 的文化符号,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任务。在文化符号建构的过程中,必须提升中国当代文化 符号的影响力,尤其是科技、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符号建构急需加强。只有多元、现代的文 化符号才能展示完整的、充满活力的中国形象。 文化传播的高层次传播是价值观、生活观的传播,沟通、对话、交流是其传播的基本形态。 文化走出去、文化渗透、文化输入其核心都是强调文化潜移默化的、长期的熏陶和感染的力 量。因此,文化走出去的方式应该是长期的战略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多种传播形 态的融合,既要有政府为核心的公共传播活动,也要有民间的、个体的交流与沟通,两者必 须相互兼容相互补充。国家、政府组织的大型活动资金大、场面大、时间长、话题多、关注 度高,对提升国家间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和改变人民的国家观念有着巨大的作用。但大型活动 毕竟是短期的,时间和作用都具有短期性、即时性的特点。如果仅仅依赖大型活动,文化的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传播效果还是有限的。而民间的、个体的交流沟通具有日常性、长期性,弥补了大型活动的 缺陷,其渗透的效果更加潜移默化,长期效果更为显著。 中国文化如何处理与世界的关系?“和而不同”是我们一直坚持的文化理念和文化主张,和 谐、宽容、共享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终极文化目标,在认同差异、接受差异的基础上,互相 交流、互相对话,最终达到共处、共享的世界文化大格局。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开放、多元、创新的原则,坚持传统与当代的结合, 创新与积淀的整合。一方面,必须保持中国文化的特性,另一方面,必须坚持创新发展,面 对全球化的时代,赋予中国文化以新的内容、新的观念,才能保持中国文化的活力和生命力。 只有不断创造,才能赋予传统以新的生命。只有创新,才能赋予中国文化新的影响力、辐射 力。 (选自 2012 年 12 月 4 日《文汇报》,有删节) 7. 有关“文化符号”的阐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 A.“文化符号”体现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民族特征。 B.民族文化意义和理念要通过“文化符号”呈现出来。 C.政治、经济影响力是提升文化符号的 影响力的前提。 D.“文化符号”具有当代性才能呈现它应该有的活力。 8.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打太极、舞狮子在对外文化交流中依然是不少文化活动的重头戏,对这种文化传播活动 作者显然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B. 文化传播的出发点是关注中国当代现实生活、人文情境与文化生态,表达中国人此时此 地的心声,展示社会、民族、地区的生活精神和文化状态是文化当代性的核心。 C. 文化传播的高层次传播是价值观、生活观的传播,其根本的传播形态是沟通、对话、交 流。 D. 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既要有政府为核心的公共传播活动,也要有民间的交流与沟通,两 者必须相互兼容相互补充。 【答案】C 【解析】“基本”和“根本”的内涵外延一致。A 项,“对这种文化传播活动作者显然持完全 否定的态度”一句表说有误,原文就有“坚持传统与当代的结合,创新与积 淀的整合”这 样的话语,说明作者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并不是“完全的否定”。C 项,原文见第二段第 一句。D 项原文见第四段“也要有民间的、个体的交流和沟通”。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9.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迪斯尼、好莱坞、华尔街、哈佛大学等符号是美国文化的象征,因此美国文化的影响力 都体现在其当代性上。 B.之所以在海外有“孔夫子+中餐馆=中国文化”这一戏谑之说,是因为我们没有建构更 加多元、更加现代的文化符号。 C.由于文化走出去的方式应该是长期的战略任务,因此,应具有日常性、长期性。 D.“和而不同”是我们在对外文化交流中一定要坚持的文化理念,只有如此,才能最终达 到共处、共享的世界文化大格局。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四、(13 届成都高新区高三 2 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毒奶事件过去一个月后,三聚氰胺再度惹祸。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又发现香港超市中的大连产 “佳之选新鲜鸡蛋(特大装)”,验出超标 88%的三聚氰胺。香港专家随即表示,鸡蛋内发现 含有三聚氰胺极有可能是饲料被故意添加三聚氰胺所致。因为鸡不断进食含三聚氰胺的饲 料,三聚氰胺会残留体内,甚至聚积在鸡蛋中,估计饲料中的三聚氰胺含量“绝不会低”。 这一推断得到了国内大多数动物营养专家的肯定。日前,广东饲料行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 三聚氰胺废渣变身后的假蛋白添加剂--“蛋白精”,在饲料行业内生存的历史至少已有五年, 其覆盖的范围可能已经波及到部分养殖业。 国内动物营养学专家分析,三聚氰胺添加到动物饲料,与掺入奶粉中的目的相同。蛋白质含 量高低是判断动物饲料营养性最重要指标之一,国际上检测蛋白质含量通行的方法是凯氏定 氮法,即测定氮含量来推算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中氨基酸含氮量通常不到 30%,但三聚氰 胺含氮量高达 66%。因此,在饲料或食品中添加这种化学物质,其含氮量立即大幅上升, 从而蛋白质含量虚高。事实上,三聚氰胺毫无营养价值。不仅如此,由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 署和欧洲联盟委员会合编的《国际化学品安全手册》(第三卷),对三聚氰胺有如下描述:“长 期或反复接触该物质可能对肾发生作用。” “蛋白精”在饲料行业中的作用,业内专业地称之 为“调蛋白”。即在饲料或原料中蛋白含 量低于标准时,通过加入“蛋白精”,提高虚假蛋白含量降低饲料成本。资料显示,2007 年 国内三聚氰胺有效产能 76 万吨。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化工废渣流入饲料行业作假,尤其是 在近年鱼粉、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持续攀升的情况下,饲料生产企业和原料供应商纷纷寻找 新的蛋白原料替代物,降低成本。三聚氰胺的废渣借此机会以“蛋白精”的身份混入各种原 料中,提供虚假蛋白含量。 “不需要生产程序”,江苏某“蛋白精”供应商告诉记者,从化工厂流出的三聚氰胺废渣不 需要添加任何成分,唯一的工序就是分装,然后换成“××生物蛋白精”的名字后,就可以 非法地进入一些饲料厂的生产车间。该供应商介绍,“蛋白精”的供应范围几乎涵盖了整个 饲料行业,牛羊饲料、禽饲料、猪饲料和水产饲料都或多或少地混有“蛋白精”。据了解, 目 前市场上流通的饲料成品中,通过豆粕蛋白源提高一个蛋白含量的成本大约在 80—110 元,1 吨饲料中加入 3.5 公斤的“蛋白精”就可以提供一个虚假蛋白含量,其成本只有 10— 15 元,1 吨饲料中一个假蛋白就降低成本 70—90 元。 目前,我国仅有饲料中含有三聚氰胺的检测标准,但没有饲料中含有三聚氰胺的含量标准。 直到 2007 年 6 月 14 日,农业部发布实施了《饲料中三聚氰胺的测定》,该标准中规定了测 定饲料中三聚氰胺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两种方法,并对两种方法 可检出三聚氰胺的最低定量作了认定,分别是 2.0mg/kg 和 0.05mg/kg。据介绍,我国对 饲料三聚氰胺含量的检测标准也只是推荐性标准,意味着不需要作强制检测。目前,农业部 正在紧急制订饲料的三聚氰胺含量标准。 10.从原文看,下列对三聚氰胺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聚氰胺毫无营养价值,长期或反复接触该物质可能对肾发生作用。 B.在饲料或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其含氮量会大幅上升,蛋白质含量虚高。 C.提高一个蛋白含量,添加三聚氰胺远比通过添加豆粕蛋白源的成本低。 D.所谓“蛋白精”实际就是三聚氰胺的废渣,这是一种假蛋白添加剂。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7 1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产自大连的鸡蛋在香港被检出三聚氰胺超标后,多数专家怀疑是鸡饲料中被加入过量三 聚氰胺。 B.业内人士称动物饲料中加三聚氰胺的历史已有五年时间,覆盖的范围已经波及到部分养 殖业。 C.动物饲料中的三聚氰胺,被业内认为主要来自于化工厂废渣,经过简单的生产程序流入 饲料行业。 D.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比国际通用的凯氏定氮法能更加有效地检测三聚 氰胺含量。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A.三聚氰胺添加到动物饲料,与掺入奶粉中的目的相同,即提高虚假蛋白含量,赚取更大 的利润。 B.三聚氰胺惹祸的事件表明,国际上通行的凯氏定氮法作为检测产品蛋白质含量的标准有 待完善。 C.鱼粉、豆粕等饲料原料虽然价格昂贵,但作为蛋白源,它们能转化为有益于人类健康的 蛋白质。 D.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凯氏定氮法三管齐下,可以有效地检测三聚氰 胺含量。 【答案】D 【解析】原文无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内容推断和想象的能力。 五、(13 江西宜春高三五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论文化创意 创意被称为创造,也叫创新,但又不同于创造和创新。创意通俗地讲就是点子,指的是观念、 理念、观点、意见、想法等。创意是整个计划、整个行动中最原始、最基本、最关键、最具 有决定性的想法和主意,是整个创造活动的出发点。相对于创意的这种原初性和出发点特征, 创造只是在这个原创性基础上和出发点之后的行动,是过程。而创新则 是整个创造的结果 达到了别人所没有的新水平和新境界。例如,北京奥运场馆的“鸟巢”“水立方”形状和结 构就是创意,这个创意只是一个理念或一个概念,但它决定了整个建筑的创造和创新。 文化创意产业实质上就是把文化创意按照经济规律,转化成财富的一种智慧型、知识型的新 型产业。但文化的创意不仅仅是文化产业方面的创意,而且还有文化事业方面的创意。文化 产业和文化事业都需要创意,但创意并非都是产业,也未必都要产业化。 文化创意产业注重产业带来的经济增长,而文化创意事业则注重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精神文明 建设的功能发挥。功能不同,前者侧重于“利”,后者侧重于“义”,相互补充,不可替代, 缺一不可。文化创意产业以 GDP 增长为标准,是一个硬指标;而文化创意事业以精神文明 程度的提升为目标,是一个软指标。 我们之所以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提倡文化创意事业,是因为文化本身兼具意识 形态性和产品的经济属性,而且任何创意都是有价值属性的。通俗地说,点子是有好点子、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8 歪点子、鬼点子之分的。因此,同时注重创意的意识形态属性和经济属性,就是要避免文化 创意产业发展上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矫正“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而不考虑文化主体 性的做法。文化创意一旦脱离了价值属性制约,则极有可能变成资本的伪装和对消费者的欺 骗。比如,一盒 88888 元的月饼,不能不说是一个文化创意,但在价值背离的背后却是铺张 和欺骗。 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进程中,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两翼,不可或缺, 不可偏废。文化创意是文化发展的起点,是原动力。但文化创意的灵魂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因此,要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激发人们的智慧,把文化创意事业搞起来,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充分体现。文化创意无法用金钱计算,但带来的社会效应和文明 进步却是巨大的。它在人们愿意接受的范围内,唤起责任心,强化文明感。因此,只有将文 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事业一起抓,才能使文化创意的功能得到全面、合理的发挥。 (选自 2012 年 9 月 8 日《甘肃日报》,有删改) 13.下列关于“创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创意虽然不同于创造和创新,但又与创造和创新有着密切的关系。 B.创意为创造提供了原创性基础和出发点,是创造活动应遵循的整个行动计划。 C.与创造相比,创意具有“最原始、最基本、最关键、最具有决定性”等特征。 D.创意虽然只是一个理念或一个概念,但它决定着创造过程和创造结果的水平。 14.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事业”关系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事业都属于文化创意,前者侧重于“利”,后者侧重于“义”, 功能不同,相互补充,不可替代,缺一不可。 B.文化创意产业以 GDP 增长为标准,是一个必须完成的硬指标;而文化创意事业以精神文 明程度的提升为目标,是一个可急可缓的软指标。 C.文化创意产业只追求经济的增长,文化创意事业只追求精神文明程度的提升,二者对于 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D.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事业的属性不同,前者具有经济属性,后者具有意识形态属性, 只有两者一起抓,才能使文化创意的功能得到全面、合理的发挥。 1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化创意产业是由文化创意转化成的新型产业,它应该在文化创意的价值属性制约之下 谋求发展。 B.文化创意有好坏之分,一旦脱离了价值属性制约,就会变成资本的伪装和对消费者的欺 骗。 C.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必须大力提倡文化创意事业,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 供正确的方向。 D.文化创意是文化发展的起点,是原动力,文化创意事业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9 灵魂 六、(安徽师大附中 13 届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为什么物理学家或其他领域的科学家竟然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呢?这里 所说的不仅是为《科学美国人》写文章,也不仅是教本科生入门课程,更是真正尽力通过报 纸、电视、杂志和对一般公众的讲演,来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 我们是能思考的生物,这正是我们的长处所在。我们不如其他动物跑得快,会伪装,善于挖 洞,长于飞翔和游泳,但我们善于思考。由于有双手,我们还善于建造。这是我们的特殊天 赋,也是人类延续的主要原因。如果我们只是自己最明智地运用这些能力而没有鼓励他人运 用,那就否认了我们人类善于思考的天生权利。因而我认为没有被鼓励着去积极思考的人是 不幸的。理解世界是一种享乐。我每每看到人们,一些普通的人们,当懂得了一些他们从前 一无所知的自然知识一一为什么天空是蓝的、为什么月亮是圆的、我们为什么会有脚趾时, 他们是多么兴奋不已。这兴奋一是由于知识本身的乐趣,二是由于这给了他们某种才智上的 鼓励。他们发现,他们并不是如某些人所说的那么不可教。我们的教育系统培养出来的许多 人确信他们缺乏理解世界的能为。 科学不仅是知识的本体,更主要的,它是一种思维方法,这种思维以严格的怀疑观与同新思 想的开放性的结合为其特征。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一一社会、经济、政治、宗教等都绝对 地需要科学。科学也是一种智能探险,它更易于被青年接受。科学对青年特别具有感召力的 原因是:未来是属于青年的,他们懂得科学与他们未来生活的世界有某种联系。 另外,每种文化都有一个创世的神话。它通常是很好的,有时也很不完美。它是一种试图解 释我们根源的尝试:每个民族是怎么来的,人类、器物、地球、太阳、恒星、行星是怎么来 的,还有最主要的问题一一如果宇宙存在开端的话,它是如何开始的。你会发现世界上各种 传说、神话、迷信、宗教——我们人类的许多伟大的文学作品——都试图解决这些深奥的问 题。对于这些问题中的每一个,科学都已给出某种近似的答案。如此,科学回报了人类古老 的紧迫的需求。 由于上述原因,我认为,任何一个社会,如果希望在下个世纪生存得好,且其基本价值不受 影响的话,那么都应该关心国民的思维、理解水平,并为未来作好规划。我坚持认为,科学 是达到上述目的的基本手段一一它不仅是专业人员所讨论的科学,更是整个人类社会所理解 和接受的科学。如果科学家不来完成科学普及的工作,谁来完成? (选自卡尔·萨根《科学家为什么应该普及科学》,有删改) 16.对文中论述的“普及科学”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为科学杂志写文章,给科学专业的本科生教授入门课程。 B.尽量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真正传播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 C.肯定人们善于思考的天赋,鼓励他们发挥理解世界的才智。 D.试着去解释我们的根源,回报和满足人类古老的紧迫的需求。 17.下列对原文层次、脉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演讲开头,作者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所要讨论的论题,并对这一论题做了精当的界定。 B.二三两段将科学和思考密切联系起来,指出普及科学是对人类思考天赋的鼓励,生活离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0 不开科学,科学的思维方法服务于未来。 C.第四段补充论述科学更深层次的意义,在解释人们关心的世界、宇宙等根源性问题方面, 科学已经也还将做出重要的贡献。 D.作者最后做了总括性小结,在对当前社会生存现状表示担忧之后,明确回答了“科学家 为什么应该普及科学”这一问题,。 1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何培养和鼓励人们通过思考这种禀赋去理解世界,我们的教育系统还应该多研究。 B.科学会催生大量知识产品、成果,更是一种能帮助我们探究开放性世界的思维方法。 C.科学的重要价值还在于,科学是求真的,它能剥开那些创世神话神秘而虚假的外衣。 D.关注人们的思维,为整个人类的规划未来,普及科学,是科学家的职责、使命所在。 七、(13 江西师大附中高三 12 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文学新人的“被阅读” 徐则臣 ①打开一本书,如果你不能在 60 天内看完,那么对不起,你必须跟这本书说再见。阿根廷 独立出版人埃特纳日前发明了这种“不等人的书”,这是一本拉美文学新人的作品集,用某 种新型墨水印制而成,一旦接触到空气和阳光,字迹就开始逐渐变淡,两个月后会还原成白 纸。 ②埃特纳策划这本书的初衷不在于发动一场出版和阅读革命,他只想让这本书里汇集的拉丁 美洲的文学新人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被大家关注,短到在他们被遗忘之前, 能让执文学权杖 者和别的出版人看见他们,让他们在接下来的第二本书里延续微弱的文学生命——鉴于文学 新人的出头之难,处女作中潜藏的文学生命的确太过微弱:它的印数不会多,市场不会大, 关注的人极为有限,时刻面临被无数新的出版物覆盖和再也露不出水面的可能。如果他们的 第一本书不能在短期内被关注,就很难有机会出版第二本,文学之路可能就此画了句号。 ③所以,这本“不等人的书”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对文学新人“不被阅读”的焦虑,不是书不 等人,而是文学新人等不了人。作家在起步之初有时候就这么脆弱,他可以沉默着写,但他 扛不住写作之外的世界对他报以更大的沉默。如果他的第一拳就打到棉花甚至空气上,他通 常怀疑的不是棉花和空气,而是自己的手。一定有人说,文学是长跑,成大事者,必要苦其 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换句话说,要耐得住不被阅读的沉默。可是,不在 乎是否被阅读的大师确有人在,无视读者的文学新人还很少见。大师们不管怎么不在乎,读 者也会蜂拥而至,若新人不在乎,那可能就真的门可罗雀了。 ④第一本书传播的重要性如果直接移植到中国,也许会遭受异议:中国有数目惊人的文学期 刊,只要写得足够好,总有地方发表,只要在众多期刊里周游列国,保持足够高的出镜率, 总可以从新人成长为名家,大可不必在“第一本书”的树上吊死。但现在,一个不容忽视的 趋势是,随着体制改革的推进,传统的专业作家与业余作家格局业已解体,大众文化的兴起 使得文学越来越边缘化,文学期刊日渐式微,读者量小,关注度低,它对作家的培养功能和 选拔功能都在受到质疑。与此同时,新媒体的介入,市场运作的成熟,使得不管是文学大家 还是文学新人,都不能无视更广阔更有生机的出版市场的存在了。写作可以更方便更直接地 进入市场,而不再必然需要文学期刊这一传统媒介。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1 ⑤“不等人”的书用心之良苦,暗含的是“被阅读”与作家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虽然靠逐 渐消失来“要挟”别人读,更多的像是行为艺术或者促销噱头,并不足取。作家的可持续发 展的确需要一个良好的接受环境,需要有更多的阅读回应,有效性的阅读甚至可以反作用于 创作的再生产,但归根结底,“可持续”的动力还是来自内心,来自作家自身对于文学的坚 持甚至信仰。这是自己内心竖起的标杆,并不必须仰赖外部世界的耐心。 ⑥在这个意义上,60 天即消失的书不是一个写作者的志向所在。文学新人需要“被阅读”, 但也要追问,你能提供什么样的作品、什么样的艺术创造给人阅读?你所期待的是抢在消失 前的一次性、即时性阅读还是更长久的、可持续性的阅读?作为一个写作者,我当然希望更 多的人看见我的文字,但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写出值得别人一读再读的文字,哪怕要等得更久。 每一次打开,所有的文字都在,整整齐齐地排列在那里,沉实,坚定,它们给我的信心和内 心的安妥,胜过最终化为空无的著作等身,以及所有的荣誉。 (2012 年 9 月 18 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9.下列有关“不等人的书”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种“不等人的书”,是一本由阿根廷独立出版人埃特纳日前发明并策划的拉美文学作品 集,用某种新型墨水印制而成,一旦接触到空气和阳光,字迹就逐渐变淡,不久后会还原成 白纸。 B.埃特纳策划这本书的并不是想要发动一场出版和阅读革命,他只想让这本书里汇集的拉 丁美洲的文学新人能尽早,早到在他们被遗忘之前,让文学泰斗和别的出版人看见他们,让 他们在接下来的第二本书里延续微弱的文学生命。 C.鉴于文学新人的出头之难,文学新人的作品中潜藏的文学生命的确太过微弱,印数不多, 市场不大,关注人员有限等因素,埃特纳策划这本书是为了让这些文学新人可以尽快得到 关注。 D.这本“不等人的书”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对文学新人“不被阅读”的焦虑,不是书不等人, 而是文学新人等不了人。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家在起步之初有时候是脆弱的,他可以沉默着写,但他扛不住写作之外的世界对他报 以更大的沉默。如果他的第一本书没有受到关注,他往往容易丧失信心,甚至怀疑整个社会 的阅读市场发生了某种偏移,从而影响到他的再度创作。 B.作为大师,他们对自己的作品有着独特的感受力,他们对于自己作品的评价并不来源于 读者,因此对于自己的作品是否被阅读并不在乎,然而文学新人很少能做到这一点。 C.现在,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随着体制改革的推进,传统的专业作家与业余作家格局 已经解体,大众文化的兴起使得文学越来越边缘化,文学期刊日渐式微,读者量小,关注度 低,它对作家的培养功能和选拔功能都在受到质疑。 D.作家的可持续发展的确需要一个良好的接受环境,需要有更多的阅读回应,但归根结底, “可持续”的动力还是来自内心,来自作家自身对于文学的坚持甚至信仰。这是自己内心坚 守的事物,并不必须仰赖外部世界的耐心。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2 21.下列不属于作者观点态度的一项是( ) A.60 天即消失的书不是一个写作者的志向所在,文学新人需要“被阅读”,但也要追问, 你是否可以提供更好的、更有深度的作品给读者阅读 。 B.作为一个写作者,作者当然希望更多的人看见自己的文字,但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写出值 得别人一读再读的文字,哪怕要等得更久。 C.“不等人”的书用心之良苦,暗含的是“被阅读”与作家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但是更多 的像是行为艺术或者促销噱头,不太可取。 D.新媒体的介入,市场运作的成熟,写作可以更方便更直接地进入市场,而不需要文学期 刊这一传统媒介。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八、(13 届陕西师大高三上第二次适应性测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王维的“名大家” 明清诗论中对王维“名大家”的特殊定位不仅是介乎“大家”和“名家”之间的调和性观点, 更是王维诗歌的独特成就在传统诗学批评标准之下的特殊境遇之写照。 中国历代诗学在评定一流大诗人的具体标准上存在着一些细微差异,但基本要求一致,即人 格高尚、才大力雄、超越时代、泽被后世。其中,道德标准是成为伟大作家的首要条件,古 今中外概莫能外。“伟大”不仅取决于文学艺术作品本身所表现出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 还取决于作家本人在为人行事方面的崇高和磊落。杜甫得到“诗圣”的桂冠和普遍的尊奉主 要就出于这种观念,所谓“论诗者观其大节而已”。同样,王维被主流诗学排除在“大家” 之外的首要原因也就是其气节人格不够符合儒家正统思想。王维笃信佛教,不是“醇儒”, 所谓“耽禅味而忘诗教,此《三百篇》之罪人矣”。“陷贼”事件又于大节有亏,宋人对王维 的指摘就是典型论调。而王维的拥护者为了提升王维的地位,首先做的就是强化王维诗歌的 伦理道德色彩。如推尊王维为唐诗正宗的赵殿成在《王右丞诗笺注﹒序》中努力为王维“陷 贼”事件辩诬,强调王维的立身大节以及其诗中有得于古者诗教之旨”和“温柔敦厚”的一 面,都是为了确立王维一流“大家”的诗歌地位。 兼容并蓄,富于学力,气骨沉雄,也是取得“大家”资格的必备条件。这从宋人以杜甫的“集 大成”作为“入圣”的重要条件亦可见出,明代诗学的“格调派”也是以此推尊李、杜为“大 家”。王维之所以“大家不足”,主要是其诗歌表现出的自然情韵与主流诗学倡导的学养和骨 力之间的差距。由于重学力格调,轻自然情韵的思想在诗学传统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代表 王维诗歌艺术特色的山水短章向来被视为诗歌正统之外的“一偏”,以至于清初王士祯为了 抬高王维的地位,也要强调王维诗歌中的“沉着痛快”。 清中叶以后,以翁方纲“肌理说”为代表的崇尚学力的“宗宋派”更是逐渐占据上风,对唐 诗质实的一面的重视远胜于对其情韵的关注。在这种诗学背景下,王维显然是难以位列“大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3 家”的,即使有王士祯倡导“神韵说”而独尊王维,仍无力颠覆诗学传统中的“大家”观念。 在这里,王士祯明确指出以杜甫、苏轼为代表的“长江大河”是“大家”之境,以谢朓、何 逊、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为代表的“澄泽灵沼”之境是“名家”之境。然而,论者也普遍 感到,与诸“名家”相比,王维有不少接近于“大家”标准的地方,因此,仅以“名家”目 之似不太切当:一方面“唐人诸体诗都臻工妙者,惟王摩诘一人”;另一方面,王维在“学 问”“才力”方面都超出侪辈。(有删改) 22.下列对“大家”这一概念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家”必须符合传统诗学批评的标准,这些标准的基本要求历代没有变化。 B.成为“大家”,不仅要在为人行事方面崇高和磊落,更主要的还是要有优秀的文学作品。 C.成为“大家”的首要条件是道德标准要高,即人格的高尚。 D.兼容并蓄,富于学力,气骨沉雄,也是取得“大家”资格的必备条件。 23.下列对王维被排除在“大家”之外的原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维因为“陷贼”事件在大节上有亏,被后人排斥于“大家”之外。 B.王维在气节、人格上不符合儒家的正统思想。 C.王维笃信佛教,不是“醇儒”,“耽禅味而忘诗教”。 D.代表王维诗歌艺术特色的是山水诗,而这些诗被视为诗歌正统之外的“一偏”。 2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维被认为“大家不足”,除了道德的标准外,主要原因是其诗歌表现的自然情韵与主流 诗学倡导的内容有区别。 B.赵殿成推尊王维为唐诗正宗,并说王维诗“温柔敦厚”,都是为了确立王维一流“大家” 的诗歌地位。 C.王维被明清诗学批评家称为“名大家”,是因为王维的文学才华介于”大家”和“名家”之 间。 D.客观地说,王维在很多方面是接近于“大家”标准的,比如其“学问”“才力”等都超过 了当时的许多诗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