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级上册精品教案(1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9年级上册精品教案(120页)

‎ ‎ ‎ ‎ ‎1 沁园春·雪 教学目标 ‎  1、反复诵读,感受诗词中北国壮丽的雪景,体会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念。‎ ‎  2、质疑讨论,理解诗人借景抒情的壮志豪情。‎ ‎  3、赏析回味,明确全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的写法。‎ 教学重点 ‎  1、复诵读,感受诗词中北国壮丽的雪景,体会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念。‎ ‎  2、质疑讨论,理解诗人借景抒情的壮志豪情。‎ 教学难点 ‎  赏析回味,明确全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的写法。‎ 教学方法 ‎  诵读、讨论。‎ 教学手段 ‎  投影仪。‎ 教学设计 ‎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  毛主席在我们的印象里,他是我国杰出的军事家。可你知道吗?他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今天,我们就将一同学习他的诗词──《沁园春·雪》‎ 二、结合注释,把握形象 三、聆听范读,感受形象 ‎  1、标题为“沁园春·雪”,词中究竟写出了怎样的雪呢?‎ ‎    请听配乐朗读《沁园春·雪》。‎ ‎    明确节奏、重音:望/长城内外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 惟余莽莽 顿失滔滔分外/妖娆 ‎  2、词中的雪形象如何?‎ ‎    讨论明确:北国的雪景,壮阔、富有气势的。‎ ‎  3、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这里描写的北国的雪景?‎ ‎    讨论明确:“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四、反复诵读,体会形象 五、质疑讨论,明确形象 ‎  1、北国的雪景特点如何?‎ ‎    讨论明确:豪迈、壮阔、富有气势 ‎  2、词中哪些语句,总体概括了北国雪景的特点?‎ ‎    讨论明确:“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3、具体描写部分,北国的雪景,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山川、高原分别可以看到怎样的景象呢?那些语句突出了北国雪景的总体特点呢?这具体的景象均是诗人怎样观察的结果?‎ ‎    讨论明确: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比喻修辞),舞银蛇;原(比喻修辞)驰蜡象。齐读感受,要求:注意重音,读出北国雪景豪迈的气势。‎ ‎  4、须晴日,雪景又当如何呢?这景与上文诗人所见的景色有何不同?‎ ‎    讨论明确:虚景:“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  5、如此美妙的北国雪景,你觉得如何?‎ ‎    讨论明确:同学结合想象,畅所欲言自己的审美感受:美丽、壮阔、娇艳、极具动感、生机与气势、“多娇”……‎ 六、结合想象,再造形象 ‎  1、完成“研讨与练习一”。‎ ‎  2、默写并背诵词的上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沁园春·雪》的上阕,感受到了北国之雪的风姿。(生齐背回味)同时,同学也畅谈了自己的审美感受。那作者对自己笔下的雪景又是如何评价的呢?下面让我们一同在下阕中寻找答案。‎ 二、反复诵读,感受情怀 三、质疑讨论,把握主旨 ‎  1、面对如此雪景,作者如何评价?‎ ‎    讨论明确:面对祖国壮丽山河,作者发出了“江山如此多娇”的赞美。‎ ‎  2、由此景,作者联想到了哪些人?如何评价他们?这些人有什么共同点?‎ ‎    讨论明确:联想到无数竞折腰的英雄,如:略疏文采的秦皇汉武、稍逊风骚的唐宗宋祖、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人物共同点:都是中国历史上曾建功立业、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人,作者对他们都作了委婉的批评,并以一“惜”字总领对他们的批评。‎ ‎  3、作者这样评价英雄,用意何在?‎ ‎    讨论明确:以委婉的批评作铺垫,引出“今朝风流之人物”,这种写法类似杜牧的《赤壁》中贬周言志的写法。‎ ‎  4、结合背景,如何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风流人物”?‎ ‎    讨论明确:本词写于1936年2月,当时遵义会议刚刚结束,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当时在陕西清涧袁家沟,正准备率领红一方面军渡黄河开赴河北抗日前线。适逢一场大雪,雪后毛泽东挥毫写下了本词。词中诗人抒写了作为革命家的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词中“风流人物”可理解为毛泽东本人,但更应理解成广大的人民群众。‎ 四、比较阅读,加深理解 ‎  比较诗人同样写雪的词《减字木兰花》,谈谈与《沁园春雪》的异同。‎ ‎  讨论明确:相同,都写雪,都气势雄壮,风格豪迈。不同,《沁园春》,借景抒怀,抒写革命者的壮志豪情;《减字木兰花》,写景为叙事,衬托红军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沁园春》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减字木兰花》写景、叙事相结合。‎ 板书 沁园春·雪 毛泽东 ‎  写景: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总体写)‎ ‎     望 长城内外 ‎ ‎       大河上下     实写 (具体写)‎ ‎       山 原  ‎ 须晴日  看 虚写 ‎ ‎  抒情:江山如此多娇!‎ ‎  议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课后心得: ‎ ‎  ‎ ‎ ‎ 沁园春·雪 设计二 ‎ ‎ 教学目标及重点:‎ 一、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 二、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三、培养学生阅读才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四、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五、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板书课题)‎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二.教学新课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投影)‎ ‎1.正音:分 娆 逊 数 汗 解词:惟余 竞 折腰 红装素裹 风骚 ‎(二)整体感知 ‎1.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2.齐读一遍。‎ ‎3.教师讲解: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景,实景有飞雪、冰封、长城、黄河、群山、高原;虚景有雪晴后的红装素裹,大气包举,气象雄伟。下阕议论、抒情,评论古代英雄的不足,赞美当代革命英雄,充满对革命前途的必胜信念。‎ ‎(三)重点学习与训练 ‎1.学习上阕。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 解题思路:分三层。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名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 ‎2.逐层分析上阕结构:‎ ‎①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解题思路: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也视野的辽阔。“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②“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 解题思路: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花飘飞是动态,说山原在、在“驰”是形象地写出了万 里雪飘,变静为动,画面生动活泼,景色壮观无比!‎ ‎③问题:“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解题思路:“须”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花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3、学习下阕,指名学生朗读,提问:下阕可分几层?‎ 解题思路:分三层。前两句为第一层,过渡;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后三句为第三层,论今。‎ ‎4.逐层理解下阕:‎ ‎①问题:为什么说前两句是过渡句?它的作用是什么?‎ 解题思路:“江山如此多娇”总结上阕写景,“娇”字表现女性美,与上文“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引”字引出下面评古内容,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使得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人物为之倾倒。‎ ‎②“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 解题思路:一个“惜”字委婉准确,有贬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战功,也指出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不足的弱点。“略”、“稍”、使词作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客观、准确、不失分寸。“略输”、“稍逊”、与“只识”,前二词与后者比,褒贬的程序有差别,“只识”否定程度大于前者。‎ ‎③“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 解题思路:“俱往矣”一句,意在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来突出今天的革命英雄,三个字结住评古,气势逼人。“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这里也有作者本人的身影。当时毛泽东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袖地位,正欲东渡黄河,大展宏图,因此“数风流我物,还看今朝”正表现了毛泽东同志这种“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情。“风流”不单指建功立业、打江山,还指有文采、有欣赏水平。最后两句的意思应是:如果数点一下真正才华横溢、文采飞扬、能够领略和欣赏江山秀美的人,还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领袖,当然也包括我喽!‎ ‎④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解题思路: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5.齐读这首词两遍(可放录音或范读,让学生小声跟读一遍,第二遍高声齐读)‎ ‎(四)梳理、总结、扩展 ‎1、总结这首词的层次与思路。(先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教师归纳)‎ 词作由写景开始,上阕先概括、再小结(总-分-总)下阕先过渡,由景入情,写历史人物,最后深化开掘。整首词始终洋溢着蓬勃向上、气贯长虹的豪情与力量。‎ ‎2、比较阅读。‎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写过一首题为《江雪》的(投影:“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五言绝句描写了冰封雪冻的千山万径,寒江垂钓的孤独渔夫,言简意深,请同学们分析,这首诗与《沁园春.雪》在感情基调上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后回答)‎ 解题思路:柳宗元因参加革新运动失败而遭贬,他的政治思想和远大抱负不能实现,内心的苦恼与愤懑反映在诗中,就是那个卓尔不群、孤芳自赏、“独钓寒江雪”的蓑笠翁。而毛泽东的词作大气磅礴,格调高亢,充满了热爱祖国河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这种差别,主要是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境遇,特别是胸怀的阔狭造成的。‎ ‎(四)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词。‎ ‎2、根据自己的印象,写一段雪景的文字。字数不限。‎ ‎2雨 说 教学目标 ‎  1、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初步培养学生解读意象和品味意境的能力。‎ ‎  2、理清诗人的创作思路和诗歌的结构,体会诗歌形象的逐层勾勒和作家情感的逐步展现。‎ ‎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  4、通过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  5、通过学习诗作,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  1、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体会本诗明丽清新的风格。‎ ‎  2、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饱含的真情 教学方法 ‎  1、诵读感悟法:‎ ‎    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从语言入手,充分入境 ‎  2、联想想像法:‎ ‎    指导学生展开想像把握诗中的意象。‎ ‎  3、评析欣赏法:‎ ‎    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畅所欲言。‎ ‎  4、探究学习法:‎ ‎    用于诗歌鉴赏方法的探究,根据学生实际酌情进行。‎ 教学课时 ‎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而诗人郑愁予的寸却获得了一种生动活泼的灵气。‎ 二、解题 ‎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重要诗作包括《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郑愁予诗选集》《郑愁予诗集Ⅰ ‎》《燕人行》《雪的可能》《莳花刹那》《刺绣的歌谣》《寂寞的人坐着看花》等14种。诗集《郑愁予诗集Ⅰ》被列为“影响台湾三十年的三十本书”之一。诗人在80年代曾多次选为台湾各文类“最受欢迎作家”,名列榜首。曾获青年文艺奖(1966)、中山文艺奖(1967)、中国时报“新诗推荐奖”(1968)及“国家文艺奖”(1995)。作品已有八种欧、亚文字译介。诗人思维敏捷,感慨殊深,融合古今体悟,汲取国内外经验,创作力充沛。他的诗作以优美、潇洒、富有抒情韵味著称,意象多变,温柔华美,自成风格。他的成名作《错误》(1954)在台湾首次发表时,因为该诗的最后一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一时间整个台湾岛都在传诵“达达的马蹄”之声。‎ ‎《雨说》是他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三、研习课文 ‎  1、正音:‎ ‎  田圃(pǔ) 喑(yīn)哑(yǎ) 留滞(zhì)   ‎ ‎  禁锢(jìn gù) 襁(qiǎng)褓(bǎo)   ‎ ‎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    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再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就语调、语速、语气、重音、停连等作标记,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 ‎    朗读指导:‎ ‎   ⑴ 语调:如第一节应读得急切,表达出对春雨的企盼之情;第二节应读得轻柔、温和,以示“雨”之关爱;第五节可读得欢快一些,传达喜悦之情;第八节应读出高昂之气,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第九节读出欣慰之情,显示全诗的主旨。‎ ‎   ⑵ 停顿 ‎     (雨说: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 ‎     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 ‎     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 ‎     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     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 ‎     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 ‎     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 ‎     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     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 ‎     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     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 ‎     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 ‎     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 ‎     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    请学生朗读全诗,仔细体味诗中的意境。然后请学生说说诗人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情调(轻快,喜悦,蓬勃向上,充满活力)。 ‎ ‎  3、研讨与探究:‎ ‎   ⑴ 提问学生“雨说”它在诗中出现了几次。以此引导学生理出诗作结构,并和学生一起为诗作的四个部分命名。‎ ‎    ① 第一部分:(一至三节) 雨的到来 ‎    ② 第二部分:(四至五节) 雨的邀请 ‎    ③ 第三部分:(六至八节) 雨的来意 ‎    ④ 第四部分:(九节) 雨的祝福 ‎   ⑵ 提问:诗作是第几人称写作?是什么艺术表现手法?‎ ‎     是第一人称写作,是拟人的艺术表现手法。题目是“雨说”,因此全诗都是用雨的口吻直接叙述,直接抒情。‎ ‎   ⑶ 提问:在第一节到第五节中出现过哪些景物?‎ ‎     合作讨论,找出第一节到第五节出现的景物:田圃、牧场、鱼塘、小溪。‎ ‎   ⑷ 说明诗作开篇点题,雨在大地的期待中到来,第一节描绘了大地枯旱的景象:田圃荒凉,种子禁锢;牧场枯黄,牛羊绝迹;鱼塘低浅,游鱼缺水;小溪干涸,水落石出。‎ ‎     想象缺少雨水滋润的大地的景象,体会春雨来临所带来的生命气息。‎ ‎   ⑸ 概括出诗中雨到来之后大地的景象。‎ ‎     合作讨论,概括雨来临后大地复苏的景象:田圃泥土润如油膏,牧场新苗添绿,池塘鱼儿欢腾,溪水叮咚流淌。‎ ‎   ⑹ 齐读第1~5节:‎ ‎     提问:雨让大地生气勃勃,那么在诗人笔下,雨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来描述。‎ ‎     可以结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和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雨的内容。‎ ‎     回答提问:视觉上,“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表现雨的细密;听觉上,“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的”,表现雨的淅沥;触觉上,“亲一亲”,表现雨的轻柔……‎ 第二课时 ‎  4、研讨与探究:‎ ‎   ⑴ 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作,可选择集体、个别、自由朗读的方式。要求:字音要读准;停顿要恰当,句子的层次要分清,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倒字。‎ ‎   ⑵ 在大地的期待中,雨悄然来到,为万物带来了勃勃生机。提问:雨的家乡在哪里?它是怎么长大的? ‎ ‎     雨的家乡在遥远的地方,它是在“自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认真听教师的讲解,领会“白云”和“笑着”的深刻含义。(白云是自由的象征,雨在白云中孕育,自由、幸福地成长。)‎ ‎   ⑶ 提问:雨做了这一切,它的来意是什么? ‎ ‎     它的来意是“教你们勇敢地笑”。引导并点明寓意:雨希望孩子们能够冲破束缚,自由自在、快乐地生活。‎ ‎   ⑷ 讲解并提问:第三部分描写了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见到春雨后“笑”的场面,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柳条儿“笑弯了腰”,石狮子“笑出了泪”,小燕子“笑斜了翅膀”,旗子“哗啦啦地响”。‎ ‎   ⑸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理解“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这句话 ‎     雨的到来给万物带来欢笑,雨是自由和快乐的代言人,因此,只要孩子们能够勇敢地用笑声表达出追求幸福、快乐的愿望,大地就有希望了。‎ ‎   ⑹ 提问:最后一节诗中哪些词句暗示了雨的命运?‎ ‎     “不再回去”、“快乐地安息”都表明了雨的命运。 ‎ ‎   ⑺ 提问:雨的祝福是什么?如何理解?‎ ‎     雨的祝福是孩子们“吃着苹果擦着嘴”,意指享受到自由和幸福的生活。‎ ‎   ⑻ 讲解诗歌的寓意 ‎     诗人借雨融入大地的现实,赋予雨以象征意义──牺牲自己的生命,为孩子们带来追求自由、幸福的信念和理想。‎ 四、本课总结 ‎  本诗于1979年创作的自由体新诗。全诗共九节,以题目“雨说”开篇,并通过“雨说”的反复,贯穿诗篇,形成前后呼应的结构。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春雨以人能力,采用第一人称与儿童对话,塑造了一个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的形象。全诗洋溢着轻松愉快、清新活泼的气息。通过这首诗作的学习,大家应该初步了解自由体新诗的特点,感受到诗人深厚的古文功底和对现代性创作技巧的把握。‎ 五、布置作业 ‎  1、熟读并朗诵诗歌。‎ ‎  2、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课后心得:‎ 雨说 设计二 ‎[教学目标] ‎ ‎1.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 ‎ ‎2.初步培养学生解读意象和品味意境的能力。 ‎ ‎[教学重点] ‎ ‎1.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体会本诗明丽清新的风格。 ‎ ‎2.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饱含的真情。 ‎ ‎[教学方法 ] ‎ ‎1.诵读感悟法。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从语言入手,充分入境。 ‎ ‎2.联想想像法。指导学生展开想像把握诗中的意象。 ‎ ‎3.评析欣赏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畅所欲言。 ‎ ‎4.探究学习法。用于诗歌鉴赏方法的探究,根据学生实际酌情进行。 ‎ ‎[教学用具] ‎ 录音机、教学带。 ‎ 教学课时  1课时 ‎ ‎[教学步骤] ‎ ‎ ‎ 一、导语设计 ‎ 大家还记得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美妙意境吗?在中华诗歌的宝库里,还有许多灿若星河、异彩纷呈的现代诗,她们吸收了几千年诗词深邃的神韵,借鉴了外国诗艺自由的脚步,感受着新时代清新的气息,装点了中国乃至世界诗坛的盛装。今天,就让我们和着喜悦、轻快的节拍,去聆听“雨说”,去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 ‎ 二、解题 ‎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 ‎《雨说》是他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 三、研习课文 ‎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 ‎(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 田圃(pǔ)  禁锢(jìngù)  留滞(zhì)  喑(yīn)哑(yǎ)  襁(qiǎng)褓(bǎo) ‎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再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就语调、语速、语气、重音、停连等作标记,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 ‎ 朗读指导:‎ ‎(语调:如第一节应读得急切,表达出对春雨的企盼之情;第二节应读得轻柔、温和,以示“雨”之关爱;第五节可读得欢快一些,传达喜悦之情;第八节应读出高昂之气,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第九节读出欣慰之情,显示全诗的主旨。 ‎ 停顿:如“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 重音:如“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加点的词要重读。) ‎ ‎ (3)播放萨克斯乐曲《春风》,请学生伴随音乐朗读全诗,仔细体味诗中的意境。然后请学生说说诗人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情调。 ‎ 明确:轻快,喜悦,蓬勃向上,充满活力。 ‎ ‎2.具体研习。 ‎ ‎(1)播放范读录音带(并配音乐),请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意象词语,并通过联想、想像把这些意象所在的诗节描绘成一幅图画。 ‎ 意象词语如:雨、田圃、牧场、鱼塘、小溪、雷电、风、门窗、帘子、蓑衣、斗笠、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你们等。 ‎ 画面描绘(如第五节):在淅淅沥沥的春雨里,田圃肥沃的泥土上孩子们嬉戏的脚印清晰可见,牧场上的新苗正在抽发,池塘里的鱼儿活蹦乱跳,还有唱着歌谣的溪水…… ‎ ‎ (2)自由吟咏,请学生结合自己想像的画面,给“雨”前边加上恰当的修辞成分,并思考诗人寄予“雨”怎样的内涵。 ‎ 明确:大地企盼的春雨;亲切温柔充满爱心的春雨;与孩子一起嬉戏的春雨;勇敢地笑着的春雨…… ‎ 雨,滋润大地,播种希望,她给自然界带来生机和活力,她是生命的源泉。全诗抓住“雨”这些特点,赞颂人间永恒的爱,于是“雨”成了春的脚步,爱的使者,她给孩子们带来笑声,给世界带来希望。 ‎ ‎ (3)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本诗主旨的一些诗句,反复吟咏,细细品味。 ‎ 明确:如“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 ‎ (4)齐读第七、八节,品味其中的“笑”。 ‎ 明确:第七节中,诗人借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这些自然界的精灵,抓住它们生动的一刹那,抒发自己对勇敢、乐观、自信的赞美。第八节,用两句气势高昂的对仗句“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希望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将感情推向高潮。有了爱,才会有勇敢的笑,只有勇敢地笑,才有希望,“笑”体现了诗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 ‎3.欣赏品味。 ‎ ‎(1)细腻精巧的运笔 ‎ ‎“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 赏析:“爱心”点明“雨”之所指,而“丝缕”则形象描绘出爱之细之柔,“天地”包括田园、牧场、山峰、白云等,极言爱之广之浓,无私、博大,使人读后如沐春雨。把这样一个丰富深刻的内涵寓于形象贴切的比喻之中,境界全出。 ‎ ‎“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 赏析:捕捉孩童吃苹果这一细节,撷取内涵丰富的那份“甜”,化为“祝福的心意”,虽卒章显志,却不露声色,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含蓄美,又不乏新诗自由的风格。 ‎ ‎(2)拟人化的艺术手法 ‎ 诗人赋予“雨”人的思维和行为,她时而“温声细语”,时而欢呼雀跃,一会“探访”大地,一会“亲近”孩子,田圃、牧场、山峰、云端,到处都有她的身影,既亲切又生动,这浑身散发的灵气和展现的真情,怎不让人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 ‎ ‎4.课堂小结。 ‎ 涵泳全诗,诗人郑愁予为我们送来了一位温柔可亲,却又勇敢乐观的爱的使者,我们也和那些孩子们一起,沉浸在“雨”的滋润里,意犹未尽。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作诗的知己吧!让无数珍贵的生命的花朵,带着灵魂的闪光、思想的色彩、感情的汁液,融人我们的生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永不成为沙漠和荒原吧!”(邵燕祥语). ‎ 四、意境拓展 ‎ 听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朗诵,比较两首诗在选用意象、语言风格方面的异同。 ‎ ‎ ‎ ‎ ‎ ‎3星星变奏曲 教材分析 ‎  江河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星星变奏曲》是他的处女作,他在诗作当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朦胧诗是新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它指的是文革后期的舒婷、顾城、江河、梁小斌等。为代表的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这首《星星变奏曲》在诗歌主题、创作手法和诗歌技艺方面都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 ‎  这首诗以“星星”‎ 为意象象征光明。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寄托了诗人去现实中执著追求的理想。全诗由两个基本对称的诗节组成,每一节十六行,都以“如果……”的假设局起头,具有一气呵成的气势,整首诗都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抒情写意,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显示诗人对光明的渴求。‎ ‎  第一节的前四行,写人们抬头凝望星空,把星星当作遥远的安慰,这是因为黑暗笼罩了大地,由“如果”引领的这一条线句,构成对黑暗现实的强有力的否定。以下十二行由“谁不愿意”、“谁不愿意”、“谁不喜欢”开头的三次反问,各引出一组递进式的比喻,以一系列美好的意象,描绘出诗人所向往的光明世界,那是一个富有诗意的世界,一个像夏夜般柔美的世界,一个像春天般温馨迷人的世界。‎ ‎  第二节使用了与第一节同样的结构、相近的句式和递进式的比喻,只是前十二行由肯定句式变为否定句式,在内容上也由对光明的向往转向对现实的否定,诗中的情境也由温馨美好转为寒冷严酷,从而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这一节前四句与上一节前四句一样都采用了“如果”的假设句式,一起构成对现实的否定,并由正面表达对自由的企盼转而从反面加以表达,由“谁愿意”以下八行,写出现实的苦难与寒冷。在这个现实世界里“诗人一年又一年,总去写着苦难的诗,夜晚被冻僵,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被风吹落。”这些描写与第一节的氛围构成强烈的对照。最后四行则又恢复了第一节用过的“谁不喜欢……”的肯定句式,表现诗人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诗人愿意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燃烧自己,代替它们照亮黑暗的大地。‎ ‎  这首诗的主题,表达的是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这在朦胧诗中非常有代表性,在艺术上,它也颇能体现朦胧诗的一些特点,如不直接表现或呈现思想感情,总是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问接地表现经验等。譬如用星星、诗、密、睡莲、白丁香等象征光明,而用夜、冰雪、僵硬的土地等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等,使这首诗含蓄朦胧,意境优美。‎ 教学建议 ‎  1、用说读法进行教学:‎ ‎    所谓说读,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读读说说,说说读读,边说边读,这既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技法,也是一种能够确保高效教学的阅读教学设计思路,同时也是一种学法指导。‎ ‎  2、熟读这首诗最好能背诵,感知“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  3、诗中多用比喻:‎ ‎    理解这些比喻的寓意,把握其中“萤火虫”、“春天”、“鸟”、“白丁香”、“火”等形象的内涵,深入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  1、了解朦胧诗的特点及背景。‎ ‎  2、理解“变奏曲”的含义。‎ ‎  3、找出比喻句并理解含义。‎ 教学重点 ‎  1、理解“变奏曲”的含义。‎ ‎  2、找出比喻句并理解含义。‎ 教学难点 ‎  暗喻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  大家都学过著名诗人郭沫若写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写了富庶自由的天上街市,通过写牛郎织女的自由往来,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今天,我们来学习《星星变奏曲》这一首诗体会作者江河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介绍朦胧诗 ‎  朦胧诗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 ‎  这首诗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 三、通读,整体感知 ‎  通读全诗,细细品味:诗中的星星象征着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内心怎样的渴望?‎ ‎  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四、分读,说“同”“论异”‎ ‎  1、自由读,讨论。‎ ‎    学生大声有感情的朗读,准备说出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何异同之处?‎ ‎  2、小组之间再读,相互交流,杂然说。‎ ‎  3、学生自己读,边读边说。‎ ‎  4、教师指名学生说,不足之处加以订正补充。‎ ‎    都用“如果──谁还需要──还会”开头;从第五行看,有变化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 五、精读,理解比喻句的含义 ‎  1、教师指导朗读“谁不愿……”至“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探究下列问题 ‎   ⑴ 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   ⑵ “鸟落满技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   ⑶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    此题意在让学生通过揣摩语言,学习细致地品味诗句的丰富内涵和诗中的意境 ‎   ⑴ “柔软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以梦的美好感觉。‎ ‎   ⑵ “鸟落满技头”,点缀在繁密的树林间,周围的环境一定是无人搅扰,十分宁静的;“星星落满天空”的情景必定出现在晴朗的夜间,虽然星星视觉上令人感到密集,但并不热闹,反而衬托出心情的宁静、闲适、自在。这两种情境在形态上有相似之处,都只有在心境宁静时才能观察体会得到,因此勾起诗人的联想与类比。而春天“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更生动地表现了“光明”的美好。‎ ‎   ⑶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     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因为声音一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一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这是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 ‎  2、指名学生读“谁愿意……”至“光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思考问题 ‎   ⑴ “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此处星星为什么颤抖呢?‎ ‎     “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用暗喻的手法,表明“苦难的诗”所受到的束缚,这种不自由带来的就是心灵的寒冷孤寂。星星的颤抖,是人心灵的颤抖,因生活的压抑和束缚而得不到自由,使人心得 不到温暖。‎ ‎   ⑵ 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     “瘦小的星星”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也被“一颗又一颗”地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酷无情。‎ ‎  3、教师归纳:‎ ‎    本文运用比喻,借助“萤火虫、春天、鸟、白丁香、旗子、火”等形象的内涵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 四、熟读全诗,能够背诵 课后心得:‎ ‎ ‎ 星星变奏曲 设计二 教学目标:‎ ‎1、朦胧诗的特点及背景 ‎2、理解“变奏曲”的含义 ‎3、找出比喻句并理解含义 ‎4、珍惜美好生活 重点难点:‎ ‎1、重点是理解诗中所寄托的诗人的理想及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2、难点是“星星”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引入及讨论 教学过程 一、题解与导入 回忆著名诗人郭沫若写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写了自由自在的天上街市,通过写牛郎织女的自由来往来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天我们来学习《星星变奏曲》这一首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朦胧诗 ‎    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 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文革后期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从一九七九年起,先后大量发表了一种新风格的诗。这种诗,有三四十年没有出现在中国的文学报刊上了。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地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 这首诗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 三、读诗歌,整体感知、讨论 ‎1、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 ‎(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2、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 ‎(都用“如果-----谁还需要---还会---”开头;从第五行看,有变化,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 四、问题研究 ‎(一)‎ ‎1、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这是借用音乐术语来说的,它提示这首诗是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 诗的上下两节结构相称,基本手法和用语相同或相近,有同样的韵律。但上下两节的情境,意味发生了变化,如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就不同了。(句式、词语)这种情形如同音乐,两段录音曲在保持基本轮廓的基础上出现一点变化。‎ ‎2、诗中多用比喻,理解一些句的寓意:如:“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 星”‎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3、 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瘦小的星星”比喻并象征人们对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仅太阳失去了,连“瘦小的星”也被“一颗又一颗”地吹落,可见“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酷无情。‎ ‎4、“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 ‎(二)‎ 反复朗读“谁不愿意……”至“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探究下列问题。‎ ‎ 1、 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 “柔软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 2、 “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 “鸟落满枝头”,点缀在繁密的树林间,周围的环境一定是无人搅扰,十分宁静的;“星星落满天空”的情景必定出现在晴朗的夜间,虽然星星视觉上令人感到密集,但并不热闹,反而衬托出心情的宁静、闲适、自在。这两种情境在形态上有相似之处,都只有在心境宁静时才能观察体会得到,因此勾起诗人的联想与类比。而春天“鸟落满枝头”的景象比夜空繁星满天的情形,更显生机,更富有直观的动感和美感。“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更生动地表现了“光明”的美好。‎ ‎ 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因为声音一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一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这是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 ‎ ‎ ‎(三)‎ 试仿照这首诗的“如果……如果……”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企盼。‎ ‎ 提示:注意诗歌的语言形式与内容表达的联系,并在鉴赏的基础上仿用诗中的基本句式,使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样的情感。‎ 五、练习:根据练习三要求写几句诗。‎ ‎ ‎ ‎3外国诗两首 教学目标 ‎  1、学习静谧、遐想、喧响等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  3、能说出诗人选取代表性季节和选取小生命(蝈蝈、蛐蛐)进行创作的意图,理解诗人为什么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夜》中诗歌意象的逐层勾勒,体会诗人静谧的感情。‎ ‎  4、能说出两首诗风格的不同,体会自然的多面(生命的跳动和静谧祥和)。‎ 教学建议】‎ ‎  1、通过多种形式、多遍的朗读,整体感悟诗歌。‎ ‎  2、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如把自己想象成蝈蝈、蛐蛐,体会诗中的感情。‎ ‎  3、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拆分诗歌,重组意象,体会《夜》中静谧。‎ ‎  4、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诗歌的学习方法。‎ 教学课时 ‎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蝈蝈与蛐蛐 一、导入新课 ‎  面对大自然,诗人总有唱不完的歌,即使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在诗人的笔下也会变得情味浓郁,富有内涵。即使是最平常的夜景,在诗人的笔下也能变得美丽而熠熠生辉。今天,让我们走进外国诗两首中,去倾听生命的歌吟。‎ 二、作者简介 ‎  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自幼喜爱文学。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与蛐蛐》,从此斩露头角。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名的诗篇,如颂诗中的《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十四行诗《白天逝去了》等。‎ ‎  他的诗想象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一如温柔、清丽而又梦幻般恬静的月光,洋溢着进步的自由精神和人类的崇高理想。他主张诗人以“美的梦幻”“自由的想象”进行创作,表现“永恒的美的世界”。他的诗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后来的唯美派诗人以及20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有很大影响。诗人25岁宏才初展时,就不幸与世长辞。他留下的墓志铭是:“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 三、整体感知 ‎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把握朗读节奏。‎ ‎  2、学生自由朗读。‎ ‎  3、分组朗读,开展朗读比赛。‎ 四、新课讲授 ‎  1、教师提示:‎ ‎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  2、教师点拨:‎ ‎    这首诗歌很富有田园诗的情趣,意境优美,洋溢着明朗欢快的情调。“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可喜的草丛”,这些描写展现了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烘托了夏天白日“蝈蝈的乐音”的美妙;“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渲染了“蝈蛔的乐音”浓郁、喜悦的感情色彩。“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 等句,表现了严冬寂寞宁静的冷清景象和人们家中的温馨气氛,衬托了冬天夜晚“蛐蛐的歌儿”的动听。最后,在诗人的联想中,两幅画面叠印在一起。‎ ‎  3、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             盛夏──蝈蝈的乐音 ‎       大地的诗歌           充满生机 ‎             严冬──蛐蛐的歌儿 ‎  4、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 ‎    明确:诗人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人们的思想。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 ‎  5、尾声:“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呜叫”。理解盛夏的蛔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    明确:这是诗人的联想,将冬天的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的蝈蝈的乐音。点出起伏不停,点明中心: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 ‎  6、如何理解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 ‎    明确: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作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作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正是全诗主题的揭示。‎ 五、作业布置 ‎  研讨与练习一。‎ 板书设计 蝈蝈与蛐蛐 济慈 ‎   (夏)蝈蝈的乐音 ‎            主题: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 ‎   (冬)蛐蛐的歌儿 ‎            构思:短小精致又十分大气 第二课时 夜 一、导入新课 ‎  今天我们学习另外一首外国诗。‎ 二、整体感知 ‎  1、教师范读诗歌,学生听读。‎ ‎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三、新课讲授 ‎  1、分析诗歌内容,感受并形象描绘诗人笔下的夜景:‎ ‎    明确:诗中的夜景静谧、美丽。‎ ‎  诗的第一节描写夜的静谧。随着夜的降临,自然万物都归于沉寂:平静的河水仿佛悄悄进入梦乡,松林不再喧响,夜莺停止歌唱,秧鸡也不再喧嚷。‎ ‎  第二节写在夜的寂静之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这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而更显其静。然后由听觉转入视觉,引人月光的意象描写夜的美丽:明月的银辉静静地洒落大地,周围的一切都沐浴在月色之中。‎ ‎  第三节进一步描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大河,小溪,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都在月光下熠熠生辉。‎ ‎  第四节又回到夜的静谧,并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这是以反复的吟咏造成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深化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 ‎  2、学生品读诗歌:‎ ‎    思考: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    明确:诗人叶赛宁是大自然的歌手,他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人自然。纯然绘景中,渗透着生命的底蕴,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  3、拓展延伸:‎ ‎    同是写夜的诗歌,这首诗和郭沫若的《静夜》给人的阅读感受有什么异同?‎ 静夜 ‎             月光淡淡,‎ ‎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             白云团团,‎ ‎             漏出了几点疏星。‎ ‎             天河何处?‎ ‎             远远的海雾模糊。‎ ‎             怕会有鲛人在岸。‎ ‎             对月流珠?‎ ‎    分析:这两首诗都描绘了静谧、美丽的月色。叶赛宁的《夜》全篇描写眼前的实景,从中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郭沫若的《静夜》在写景的基础上转入想象的世界,引出诗人对神话传说的遐想。‎ 四、作业布置 ‎  研讨与练习二。‎ ‎〖板书设计〗‎ 夜 叶赛宁 ‎   河水 松林 夜莺 秧鸡                                  ‎ ‎                  (反复吟咏)     ‎ ‎   溪水 月色 大河 小溪 青草   ‎ ‎      静谧、美丽     (安适、宁静的心境)‎ ‎ ‎ 课后心得:‎ ‎ ‎ 外国诗两首 设计二 教学目标:‎ ‎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 2、写景诗的特点 ‎3、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4、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二、   学习和欣赏第一首诗《蝈蝈与蛐蛐》‎ 作者简介:济慈,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既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他的一生写了不少的著名诗篇,如《夜莺颂》等,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三、   读熟诗歌,注意体会所表达的感情 四、   整体把握;‎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五、   问题研究:‎ 这首施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六、   课后练习一:‎ 诗人这样写,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二首:《夜》‎ 一、   作者简介:‎ 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二、   赏析,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第一节: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 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三、   结合课后练习二训练:‎ ‎1、  用自己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 ‎2、  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 四、   反复朗诵这首诗,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景 五、   布置作业 ‎ ‎ ‎4雨的诉说 活动目标 ‎  1、丰富学生的心灵感悟,引导他们注意观察和体验大自然的韵味。‎ ‎  2、通过搜集有关的资料,增长见闻,开阔视野,锻炼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  3、阅读和朗诵写雨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文学鉴赏和朗诵能力 教师准 ‎  1、尽早布置学生做好相应的准备,让学生分组准备以下内容:‎ ‎   A、描绘雨的声音;    B、说说雨的功过 ‎   C、读读雨的韵味;    D、写写雨中经历。‎ ‎  2、制作相应的CAI课件,配合课堂使用。‎ ‎  3、学生进行分组活动时要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 活动评价 ‎  1、评价内容:‎ ‎    课堂活动时的口语表达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文学作品鉴赏和朗诵能力;写作能力;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学习同伴的合作能力 ‎  2、评价方法:‎ ‎    教师口头评价和书面批改;学生互评、自评。‎ 课堂活动 一、导入 ‎  以学生感兴趣的流行歌曲的FLASH形式的MTV导入,重点放在歌词的评析上,如温岚的《蓝色雨》、齐秦的《冬雨》等,表达的是年轻人特有的伤感和莫名的惆怅,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导入新课。‎ 二、欣赏画家笔下的雨 ‎  展示课件:‎ ‎  1、大自然中的四季雨景,让学生猜想,分辨四季雨景的不同,口头表述出来。‎ ‎  2、展示童稚画,赏析孩子眼中、笔下的雨景。‎ ‎  3、展示国画作品,赏析画家笔下的雨景。‎ ‎  4、引导学生思辨:自然之景和人们画笔下的景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 ‎  (此项活动旨在引导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赏析文学作品中的雨 ‎  展示课件:‎ ‎  1、古代及现代诗人笔下的关于的诗歌作品,先让学生自由朗诵,找到自己喜爱的诗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穿插播放成龙的MTV《真心英雄》。‎ ‎  2、对比阅读散文及小说中关于雨的描写,引导学生辨别:散文多有主观色彩,借雨寄托自己胸中的情感;小说多的是集中概括的描写,是为刻画人物形象服务的。 ‎ ‎  (此项活动旨在锻炼学生鉴赏、朗诵文学作品的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理解更多的人生道理。)‎ 四、学生才艺展示 ‎  按课前布置,分四个小组,分别请同学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四个小组如下 ‎  A、描绘雨的声音: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观察到的自然界的雨的声音 ‎  B、说说雨的功过:学生提出观点,并找出理由。‎ ‎  C、读读雨的韵味:学生朗诵自己喜爱的文学作品并说明理由。‎ ‎  D、写写雨中经历:学生朗诵自己创作的关于雨的文章,回味自己在雨中的经历。‎ ‎  (此项活动旨在检查学生课前活动情况,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处理信息能力、合作精神、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和培养学生体验、感悟自然的习惯和能力。)‎ 五、课堂小结 ‎  肯定学生的学习热情,指出努力的方向。‎ ‎  回味本节课的内容,以精练优美的语言结束课堂活动:‎ ‎  雨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眼泪,是田野的微笑……‎ ‎  雨是孩子的精灵,画家的宠儿,诗人的性灵……‎ ‎  雨给我们欢乐,给我们忧伤,穿过人生的风雨,让我们去迎接人生成功的彩虹!‎ 有关资料 一、诗人笔下的雨 ‎  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2、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 ‎  3、十分潋滟金樽土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  4、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 ‎  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8、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  9、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 10、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 11、七八个星天外,二三点雨山前。‎ ‎ 12、一夜山中雨,林端风怒号。不知溪水涨,只觉钓船高。‎ ‎ 13、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 14、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二、散文家笔下的雨 ‎  江南的春天素称多雨,一落就是七八天。住在上海的人们,平日既感不到雨的需要,一旦下雨,天气是那么阴沉,谁也耐不住闷在狭小的家里;可是跑到外面,没有山,没有湖,也没有经雨的嫩绿的叶子,一切都不及晴天好;有时阔人的汽车从你身旁驰过,还得带一身泥污回来。‎ ‎  记得六七年前初来上海读书,校里的功课特别忙,往往自修到午夜;那年偏又多雨,淅淅沥沥,打窗飘瓦,常常扰乱我看书的情绪。我虽然不像岂明老人那样额其斋曰:“苦雨”,天天坐在里面嘘气,但也的确有点“深恶而痛绝之”的念头。可是这种事情只在上海才会有。少时留居家乡,当春雨像鹅毛般落着的时候,登楼眺望,远处的山色被一片烟雨笼住,村落恍惚,若有若无,雨中的原野新鲜而又幽静,使人不易忘怀!尤其可爱的是夜间。不知哪一年春天,我和两个同伴,摇着小船到十里外一个镇上看社戏,完场已是午夜,归途遇雨,船在河塘中缓缓前进,灯火暗到辨不出人面,船身擦着河岸新生的茅草,发出沙沙的声音。雨打乌篷,悠扬疾徐,如听音乐,如闻节拍,和着同伴们土著的歌谣,“河桥风雨夜推篷”,真够使人神往。这几年投荒到都市,每值淫雨,听着滞涩枯燥的调子,回念故乡景色,觉得连雨声也变了。人事的变迁,更何待说呢!‎ ‎                   ──唐 弢《故乡的雨》‎ 三、小说家笔下的雨 ‎  云还没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个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颤抖。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道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又一个闪,正在头顶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  ……‎ ‎  雨住一会儿,又下一阵儿,比以前小了许多,祥子一口气跑回了家。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 ‎                ──摘自老舍小说《骆驼祥子》‎ 课后心得:‎ 雨说 设计二 ‎[教学目标] ‎ ‎1.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 ‎ ‎2.初步培养学生解读意象和品味意境的能力。 ‎ ‎[教学重点] ‎ ‎1.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体会本诗明丽清新的风格。 ‎ ‎2.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饱含的真情。 ‎ ‎[教学方法 ] ‎ ‎1.诵读感悟法。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从语言入手,充分入境。 ‎ ‎2.联想想像法。指导学生展开想像把握诗中的意象。 ‎ ‎3.评析欣赏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畅所欲言。 ‎ ‎4.探究学习法。用于诗歌鉴赏方法的探究,根据学生实际酌情进行。 ‎ ‎[教学用具] ‎ 录音机、教学带。 ‎ 教学课时  1课时 ‎ ‎[教学步骤] ‎ ‎ ‎ 一、导语设计 ‎ 大家还记得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美妙意境吗?在中华诗歌的宝库里,还有许多灿若星河、异彩纷呈的现代诗,她们吸收了几千年诗词深邃的神韵,借鉴了外国诗艺自由的脚步,感受着新时代清新的气息,装点了中国乃至世界诗坛的盛装。今天,就让我们和着喜悦、轻快的节拍,去聆听“雨说”,去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 ‎ 二、解题 ‎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 ‎《雨说》是他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 三、研习课文 ‎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 ‎(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 田圃(pǔ)  禁锢(jìngù)  留滞(zhì)  喑(yīn)哑(yǎ)  襁(qiǎng)褓(bǎo) ‎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再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就语调、语速、语气、重音、停连等作标记,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 ‎ 朗读指导:‎ ‎(语调:如第一节应读得急切,表达出对春雨的企盼之情;第二节应读得轻柔、温和,以示“雨”之关爱;第五节可读得欢快一些,传达喜悦之情;第八节应读出高昂之气,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第九节读出欣慰之情,显示全诗的主旨。 ‎ 停顿:如“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 重音:如“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加点的词要重读。) ‎ ‎ (3)播放萨克斯乐曲《春风》,请学生伴随音乐朗读全诗,仔细体味诗中的意境。然后请学生说说诗人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情调。 ‎ 明确:轻快,喜悦,蓬勃向上,充满活力。 ‎ ‎2.具体研习。 ‎ ‎(1)播放范读录音带(并配音乐),请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意象词语,并通过联想、想像把这些意象所在的诗节描绘成一幅图画。 ‎ 意象词语如:雨、田圃、牧场、鱼塘、小溪、雷电、风、门窗、帘子、蓑衣、斗笠、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你们等。 ‎ 画面描绘(如第五节):在淅淅沥沥的春雨里,田圃肥沃的泥土上孩子们嬉戏的脚印清晰可见,牧场上的新苗正在抽发,池塘里的鱼儿活蹦乱跳,还有唱着歌谣的溪水…… ‎ ‎ (2)自由吟咏,请学生结合自己想像的画面,给“雨”前边加上恰当的修辞成分,并思考诗人寄予“雨”怎样的内涵。 ‎ 明确:大地企盼的春雨;亲切温柔充满爱心的春雨;与孩子一起嬉戏的春雨;勇敢地笑着的春雨…… ‎ 雨,滋润大地,播种希望,她给自然界带来生机和活力,她是生命的源泉。全诗抓住“雨”这些特点,赞颂人间永恒的爱,于是“雨”成了春的脚步,爱的使者,她给孩子们带来笑声,给世界带来希望。 ‎ ‎ (3)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本诗主旨的一些诗句,反复吟咏,细细品味。 ‎ 明确:如“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 ‎ (4)齐读第七、八节,品味其中的“笑”。 ‎ 明确:第七节中,诗人借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这些自然界的精灵,抓住它们生动的一刹那,抒发自己对勇敢、乐观、自信的赞美。第八节,用两句气势高昂的对仗句“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希望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将感情推向高潮。有了爱,才会有勇敢的笑,只有勇敢地笑,才有希望,“笑”体现了诗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 ‎3.欣赏品味。 ‎ ‎(1)细腻精巧的运笔 ‎ ‎“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 赏析:“爱心”点明“雨”之所指,而“丝缕”则形象描绘出爱之细之柔,“天地”包括田园、牧场、山峰、白云等,极言爱之广之浓,无私、博大,使人读后如沐春雨。把这样一个丰富深刻的内涵寓于形象贴切的比喻之中,境界全出。 ‎ ‎“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 赏析:捕捉孩童吃苹果这一细节,撷取内涵丰富的那份“甜”,化为“祝福的心意”,虽卒章显志,却不露声色,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含蓄美,又不乏新诗自由的风格。 ‎ ‎(2)拟人化的艺术手法 ‎ 诗人赋予“雨”人的思维和行为,她时而“温声细语”,时而欢呼雀跃,一会“探访”大地,一会“亲近”孩子,田圃、牧场、山峰、云端,到处都有她的身影,既亲切又生动,这浑身散发的灵气和展现的真情,怎不让人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 ‎ ‎4.课堂小结。 ‎ 涵泳全诗,诗人郑愁予为我们送来了一位温柔可亲,却又勇敢乐观的爱的使者,我们也和那些孩子们一起,沉浸在“雨”的滋润里,意犹未尽。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作诗的知己吧!让无数珍贵的生命的花朵,带着灵魂的闪光、思想的色彩、感情的汁液,融人我们的生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永不成为沙漠和荒原吧!”(邵燕祥语). ‎ 四、意境拓展 ‎ 听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朗诵,比较两首诗在选用意象、语言风格方面的异同。 ‎ ‎ ‎ ‎ ‎ ‎5敬业与乐业 教学时 ‎  二课时。‎ 教学准备 ‎  学生预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朗读文章,理清文章结构。‎ ‎  2、“举例子”“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的初步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  “举例子”“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的初步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请同学谈谈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 ‎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最佳境界是以此为乐,今天,我们来学习梁启超的演讲《敬业与乐业》,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二、简介作者 ‎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与康有为并称“康梁”,其著作涉及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遗《饮冰室合集》,1000余万字。‎ 三、整体感知 ‎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章讲了哪了几个问题?‎ ‎  2、同桌交流,理清文章结构。‎ ‎  明确:‎ ‎  1、“有业”“敬业”“乐业”三个问题;‎ ‎  2、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文可分为三部分:‎ ‎    第一部分(1段):提出本文论述中心。‎ ‎    第二部分 (2~8段):论证中心论点。‎ ‎    第三部分(9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四、研读文章 ‎  1、学习第一部分:‎ ‎    生默读思考:演讲词开头交待题目来源的目的是什么?哪句话揭示论述中心?‎ ‎    明确: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也便于揭示论述要点。‎ ‎  2、学习第二部分:‎ ‎   ⑴ 文章论述了三个问题,生速读文后,找出每个问题段落。‎ ‎     2~5“有业”‎ ‎     6~7“敬业”‎ ‎     8“乐业” ‎ ‎   ⑵ 在“有业”这部分中,作者是怎样展开论述的?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   ⑶ 段论无业害处,先引用孔子的言论,然后评论,引用论证,从反面论证;‎ ‎   ⑷ 段说明有业的重要,引用百丈禅师的事例,摆事实,正面论证;‎ ‎   ⑸ 在3、4段基础上,自然 得出结论,1句是过渡句 ‎  3、总结这部分分析所用的方法:‎ ‎    从论证思路、中心句、重点句、论据、论证方法去分析。‎ ‎  4、学生阅读6、7段,从以上几方面来分析“敬业”,不理解处提出来。‎ ‎    交流:这部分先用朱子的话解释“敬”字含义,又论述了“为什么该敬”“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 ‎    论证方法:引用论证(道理)  举例论证 ‎    论据:曾文正、庄子、孔子的论述。‎ ‎    小结:这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并初步学会分析议论文。‎ 五、布置作业 ‎  写写本课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  2、积累经典语句、格言。‎ 教学重点难点 ‎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教学过程 一、继续学习课文 ‎  1、学习“乐业”部分:‎ ‎   ⑴ 学生阅读、思考:‎ ‎     论证思路及方法:‎ ‎     明确:先反驳“做工好苦”,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列举了四个原因,最后引用孔子的话。‎ ‎   ⑵ 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举两个例子,学生可举身边的例子,也可举电视、报刊中的事例。‎ ‎  2、学习第三部分:‎ ‎    齐读,理解内容,勉励大家“敬业、爱业”。‎ 二、品读文章 ‎  1、默读文章,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学生举例:‎ ‎    如“独独”“扯直耳朵来听”“淘神费力”……‎ ‎  2、文中设问句的使用:学生找出并勾画。‎ ‎    如:“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为什么该敬呢?”‎ ‎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 ‎    体会作用:提炼出分论点,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 三、探究活动 ‎  1、思考:作者提出了许多关于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哪一点?有不同意见要说明理由。‎ ‎  2、全班交流:‎ ‎    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    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    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    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    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    ……‎ ‎    学生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应鼓励。‎ ‎  3、讨论练习四,以辩论的形式。‎ ‎  4、学了本文,我们有什么体会,在生活学习中应该怎么做?‎ 四、积累 ‎  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制成资料卡片,要注明出处及类型,书写要规范。‎ 五、小结 ‎  文化巨人梁启超以他丰厚的文化积累,为我们阐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希望同学们从中有所收获,相信对我们的一生是受用无穷的。‎ 六、作业 ‎  课外阅读《少年中国说》。‎ 课后心得:‎ 敬业与乐业 设计二 ‎ ‎ 教学目标 ‎    1.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    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教学重点、难点 ‎    1.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教学时数 ‎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 一、导入新课    ‎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二、简介作者 ‎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三、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 要求:‎ ‎1.把不理解的字词,难懂的语句做上记号;‎ ‎2.试把每一段的段意归纳出来;‎ ‎3.课文中多处引用《论语》《礼记》《老子》《庄子》等古代典籍的论述。逐一抄录这些论述,认真想一想它们的意思。‎ ‎    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 四、学习课文内容 ‎    (一)学习第一部分。‎ ‎    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    学生讨论、交流。‎ ‎    明确: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 (二)学习第二部分。‎ ‎    1.朗读第三、四段。课文第三、四段是论述"敬业"的重要,可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一层。‎ ‎    思考:(1)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2)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    学生讨论、交流。‎ ‎    明确:第三段作者阐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的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证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    第四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    2.朗读第五、六段。这两段论述"乐业"的重要,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二层。  ‎ ‎    思考: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    学生讨论、交流。‎ ‎    明确:作者在第五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第六段,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    五、小结   ‎ ‎    讲演词的第二部分内容理解的重点是阐述什么叫做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做才算是敬业。‎ ‎    六、布置作业 ‎    1.探究练习二。‎ ‎    2.选用随堂练习。‎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旧课,检查背诵 ‎    学生背诵"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    二、继续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    学生朗读第七段。‎ ‎    明确: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指出"责任心"和"趣味"跟"敬业"与"乐业"的关系最为密切:"责任心"就是"敬业"广趣味"就是"乐业"。他认为做事必须具备责任心和善于"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一个人对待自己的职业,能够有责任心、有趣味发扬敬业与乐业的精神,专心致志做圆满,就是"人类合理的生活"。结束句"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叹的语气,充满了对听讲的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强烈而真挚。‎ ‎    三、探究活动 ‎    (一)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你有没有不同意见?说说你持这种意见的理由。‎ ‎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    明确:文章中的观点如下:‎ ‎    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    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    6.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    8.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    9.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    10.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    10.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    12.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    13.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    14.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    15.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 ‎    学生的回答无论是赞同还是不赞同,都可以;关键在于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目的在于通过讨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 (二)做资料卡片。‎ 让学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制成资料卡片,要注明出处以及卡片的类型等;书写要清楚规范。‎ ‎    四、小结 ‎    1.中心意思: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    2.写作特点。‎ ‎    (1)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这篇讲演词开头提出了论题,中间主体部分分两层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末尾总结全篇。条理很清晰。证明论点的过程,举了多种论据:有生活中的实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亲身经历中卓有成效的经验,还有古人的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等。这些论据的精选运用,使讲演词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 ‎    (2)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全篇讲演用简明的短句,很少用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一听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时,注重化深为浅。同时文中多次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炼了许多精辟的警句,都使语言显得概括有力。‎ ‎    五、布置作业 ‎    1.背诵课文第六段。‎ ‎    2.选用随堂练习。‎ ‎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教学目的 ‎  1、领略两位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辉。‎ ‎  2、品味雨果包含激情、诗化的语言。‎ ‎  3、了解演说的特点。‎ 教学重点 ‎  从雨果包含激情的语言中领略两位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辉 ‎  了解伏尔泰为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通过著书立说和文学创作,做出思想上的贡献;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素质,为他那个时代的弱势人群争取人权,勇敢斗争。‎ 教学难点 ‎  启蒙运动在西方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  伏尔泰所处的时代及思想背景。‎ ‎【教学课时安排 ‎  两课时。‎ 第一课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  1、查找雨果、伏尔泰的相关资料。‎ ‎  2、利用工具书正音正字。‎ 二、导入新课 ‎  雨果、伏尔泰简介:‎ ‎  伏尔泰,原名弗郞索瓦·马利·阿鲁埃;伏尔泰是他的笔名。他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他出生在巴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自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伏尔泰写过大量文学作品,其中著名的有史诗《亨利亚德》、《奥尔良少女》,悲剧《欧第伯》,喜剧《放荡的儿子》,哲理小说《老实人》。‎ ‎  雨果,法国作家,生于贝尚吕。父为拿破仑军官。童年时曾随父辗转欧洲各地。青年时政治和艺术上趋向保守。后随着查理第十反动统治的日益加剧逐渐转向自由主义。1831年发表长篇历史小说《巴黎圣母院》,通过中世纪一次巴黎贫民起义,揭露了宗教势力和封建政权对人民的学生压迫,鲜明地体现了雨果的善与美、美与丑的对照原则。1841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51年曾积极反对拿破仑第三称帝,此后流亡国外达19年。其间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小说和政论,现实主义倾向大为增强。‎ ‎  1778年,“教导人们走自由”的“法兰西思想之王”伏尔泰与世长辞了。一百年后,另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斗士──维克多。雨果站在纪念伏尔泰百年冥诞的讲坛的,发表了这篇激情澎湃的演讲。‎ ‎  板书课题。‎ 三、整体感知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2、体会雨果充满激情、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并选择几个最能代表这种语言风格的段落自由朗读.‎ 四、问题探讨 ‎  1、从雨果的演讲中,可以了解伏尔泰为人类文明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    明确:通过著书立说和文学创作,做出思想上的贡献;‎ ‎    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素质,为他那个时代的弱势人群争取人权,勇敢斗争。‎ ‎  2、雨果为什么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 ‎  明确:在伏尔泰生活的时代前期,统治阶级压迫人民,而人民却甘心受迫,不敢、也不懂起来反抗,社会愈加昏暗腐败。这时,许多像伏尔泰这样的启蒙主义思想家用自己的笔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唤起了人们反抗的意识,投入到为民主自由而斗争的自由中去。所以,雨果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称为“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并品味语言 ‎  1、他受到诅咒、受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 ‎    明确:受到黑暗暴力的统治阶级的诅咒,帮人民摆脱愚味,人民祝福他,未来属于人民。‎ ‎  2、我们应为这微笑感动。这微笑里含有黎明的曙光。‎ ‎    明确:这里的“黎明”指的是封建王朝即将崩溃,民主时期即将开始。这“微笑”是对封建统治者的蔑视和嘲笑,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展望。他的沉着坚定给人以力量。‎ ‎  3、我们感到,从今以后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 ‎    明确:只有思想开放了,人民才能创造出更为先进的文明。‎ ‎  4、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 ‎    明确:封建君主专制使人民生活在痛苦之中,而伏尔泰虽然去世了,但他的思想仍然指引着人们走向光明,作者强调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就是表明作者向黑暗宣战的决心。‎ 二、总结演说的特点 ‎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明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 ‎  演讲应注意:‎ ‎  1、认清对象,确立主旨。即针对性。‎ ‎  2、思路清晰,节奏明快。‎ ‎  3、感情充沛,例证动人 ‎  4、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  选择你最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五、练 ‎  1、课后练习(二):‎ ‎    伏尔泰对人类的贡献可以归纳为:一是通过著书立说和文学创作,作出思想上的贡献:“培育良知,教化人类”,“教导人们走向自由”;二是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为他那个时代的弱势人群争取人权,勇敢斗争。‎ ‎    在伏尔泰生活的时代前期,统治阶级压迫人民,而人民却甘心受迫,不敢、也不懂起来反抗,社会愈加昏暗腐败。这时,许多像伏尔泰这样的启蒙主义思想家用自己的笔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唤起了人们反抗的意识,投入到为民主自由而斗争的自由中去。所以,雨果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称为“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 ‎  2、课后练习(三):‎ ‎   ⑴ “过去”象征着黑暗与邪恶,未来意味着正义与光明。伏尔泰受到过去的诅咒与未来的祝福,正反衬出他与黑暗的势不两立,他对世人的启蒙硕勋。所以说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 ‎   ⑵ 伏尔泰的微笑,是对愤怒情结的超越,是看透一切尘嚣之后的宽怒与安详;对权贵与压迫者的嘲笑讥讽,是比对手站得更高的俯视、轻蔑;对弱者与被压迫者的微笑,,把迷信和丑恶照得透高,催生的平等、博爱、理智、和平等“黎明的曙光”。‎ ‎   ⑶ 思想取代武力成为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意味着人民普遍的觉醒,再也不会盲目地臣服于权威与专制,人间的最高律令将是基于正义和平等的法律,以及真理和良心。这句话提示了启蒙思想家的毕生追求与巨大贡献。‎ ‎   ⑷ 这句富有激情的生动呼告,表现出雨果与黑暗专制势不两立斗争到底的决心和信念;同时也暗示着:长眠于坟墓中的伏尔泰,他曾经催生出的黎明的曙光,无论曾经怎样被黑暗湮没,最终都将在人类历史上大放光彩。‎ 课后心得:‎ ‎7傅雷家书两则 教学目标 ‎  1、体会书信中感情的流露和哲理的阐明。‎ ‎  2、体会两封信中的联系及“坚强”的含义。‎ ‎  3、尝试用书信与同学、朋友、师长进行友好的交流。‎ 教学重点 ‎  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教学难点 ‎  对于“坚强”完整而深刻地理解。‎ 教学方法 ‎  导读法。‎ 教学用具 ‎  小黑板。‎ 教学课时 ‎  两课时。‎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  复习书信的写作格式,导入新课。‎ ‎  信封:左上方填写邮编及收信人地址;信封中间居中写收信人姓名,加上称呼。信封右下方为寄信人地址及邮编。‎ ‎  正文:‎ ‎  1、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 ‎  2、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 ‎  3、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 ‎  4、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  5、具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再下一行写日期。‎ ‎  如果忘了写某事,则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两格写上“又附”,再另起行书写未尽事宜。‎ ‎  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封书信。‎ ‎  板题:‎ ‎7、傅雷家书两 二、整体感知 ‎  1、学生朗读第一封书信,扫清文字障碍。‎ ‎  2、学生再次默读文章,把握内容。‎ ‎    思考:第一封书信的主题是什么?‎ ‎    明确:如何面对挫折。‎ 三、合作、探究 ‎  思考题:(小黑板出示)‎ ‎  1、这封信是傅雷在儿子什么心境下写的?找出句子。‎ ‎    讨论明确:这种情绪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 ‎  2、开头为什么这样称呼?‎ ‎    讨论明确:称呼是“聪,亲爱的孩子”,因为傅聪当时正是精神消沉的时候,这样温情的称呼,会给傅聪带去父母的爱。‎ ‎  3、对于情绪的高低起伏,傅雷给儿子提出了哪些忠告 ‎    讨论明确:‎ ‎   ⑴ 面对情绪上起伏跌宕的正确态度之一:泰然处之,保持心理相当平衡。‎ ‎   ⑵ 面对情绪上起伏跌宕的正确态度之二:正视错误,冷静对待,彻底感悟,引为借鉴。‎ ‎  4、课文中有两处生动的比喻,请找出并体会其含义。‎ ‎    讨论明确:‎ ‎   ⑴ 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     提示: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性,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   ⑵ 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     提示: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傅雷要求儿子在回首往事的时候要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做到冷静、洒脱。‎ 四、课堂小结 ‎  第一封家书,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第二封信,写在儿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前者,如和风细雨,款款相慰;后者,则满怀欣喜,激情洋溢。前者偏重理性,后者充满感情。但融汇、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五、作业布置 ‎  研讨与练习。‎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  板题:‎ ‎7、傅雷家书两则 二、整体感知 ‎  1、学生朗读第二封书信,扫清文字障碍。‎ ‎  2、学生再次默读文章,把握内容。‎ ‎    思考:第二封书信的主题是什么?‎ ‎    明确:如何面对成功。‎ 三、新课讲授 ‎  1、第二封信,写在傅聪获奖之后。在信的开头,傅雷把儿子的信比喻成什么?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    明确:比喻成新年中的“礼物”。表现了傅雷夫妇对儿子的信的盼望和接到信后的喜悦。‎ ‎  2、傅聪的成功,使傅雷异常激动,但是他在信中是否只是停留在这种喜悦之情中?他还写了什么?‎ ‎    明确:他并没有只停留在这种喜悦之情中。他还称赞了傅聪面对掌声、赞美的冷静。‎ ‎  3、傅雷用“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起到什么作用?‎ ‎    明确:这句话承上启下,从对儿子艺术成功的喜悦之情延伸到对儿子思想成熟的欣慰之情。使傅雷更高兴、更安慰的是傅聪没有被成功冲昏头脑,没有因为暂时的成功减少对艺术的探索和追求。‎ ‎  4、在两封信中,傅雷都提到了“坚强”。他对于“坚强”的理解是什么?你能够找到两封信中,对“坚强”内涵的直接解说吗?‎ ‎    明确:关于“坚强”的解说:第一封信中“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越来越坚强”,第二封信中“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    总结:在傅雷看来,坚强,既是能够面对人生挫折、情绪跌宕,更是能够正确对待掌声、赞美,用一种平和盼心态,宠辱不惊,胜不骄,败不馁。‎ ‎  5、在傅雷看来,坚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    明确:是拥有二颗赤子之心。‎ ‎  6、怎么理解“赤子之心”?提示:抓住赤子之心的纯洁 ‎    赤子之心,是艺术创造的最高峰。而这种心灵的纯洁是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 ‎  7、傅雷结合音乐院长对傅聪的评价,以及舅舅关于傅聪小时候的记忆,提出自己的希望和建议。你能够找到吗?‎ ‎    希望傅聪做新中国的钟声,把中国的古老文明传递到世界艺术殿堂的各个角落,并且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诗人灵魂的民族,因此音乐的表现力应该增加“‎ 气吞斗牛”的阳刚之气。 ‎ ‎  8、讨论:在信的末尾,傅雷又回到了情绪的“矛盾与快乐”问题,比较第一、二封信中傅雷关于如何面对人生情绪起伏的解说。‎ ‎    明确:第一封信里,他说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浮沉;第二封信中,他强调“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以此鼓励儿子,要勇敢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趋向“完美”。‎ ‎  小结:作为一位伟大的学者,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傅雷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借助儿子成功的机会,给予了他更多的艺术砥砺,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 四、课堂总结 ‎  这是两封普通而又不寻常的家书:普通,在于它们是一位父亲写给身在异国他乡的儿子的内心告白;不寻常,在于这两封家书,从儿子的日常生活出发,既给予儿子艺术的教诲,更昭示出崇高的人生境界。傅雷和傅聪,已经超出父子、朋友的界限,成为艺术上、思想上的知音。 ‎ 五、作业布置 ‎  研讨与练习。‎ 课后心得:‎ 傅雷家书两则 设计二 教学目标:‎ ‎1.掌握书信格式 ‎ 2.理解傅雷家书的内涵 重点难点:‎ 重点: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难点:对于“坚强”完整而深刻地理解。‎ 教学过程:‎ ‎(一)整体把握 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了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第一封家书,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第二封信,写在儿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前者,如和风细雨,款款相慰;后者,则满怀欣喜,激情洋溢。前者偏重理性,后者充满感情。但融汇、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第一封信的开始,傅雷首先宽慰儿子:不必担心父母会因为知道了孩子的精神消沉而烦恼或不安。而且,孩子向父母诉苦,在家信中发泄,乃是情理之中的事。接着告诉儿子: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浮沉。那么,应该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跌宕呢?首先,应该对这一切泰然处之,尽量让心理保持平衡,不至于受伤。“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他还用“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的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其次,“慢慢”“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情”,即冷静、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吸取教训,引为借鉴。“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从而越来越坚强。对于感情的创作,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就“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这时候,即使亲历过战斗的人,纵有万千感慨,也不会再像当初那样身不由己、欲死欲活。这个比喻,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所有“过来人”回首“过来事”的心情——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 第二封信,起因于傅聪在音乐会上的历功演出。孩子的成功总是父母最大的幸福与骄傲,但傅雷与其他父母不同的是,他的幸福与激动还来自于艺术的成功、祖国的光荣。“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作为父亲的傅雷,毫不矜持地对儿子表达了他异常激动的心情:“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 若是一般的父母,也许仅止于此了,而傅雷的伟大,就在于他借助儿子的成功之机,给予了他更多的艺术砥砺,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他首先赞许儿子:“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而这,正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如果说,上一封信是要儿子在消沉时保持坚强,那么,这里所说的成功时“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更是坚强的表现。只有做到了坚强,才能永远不怕孤独。傅雷对“坚强”含义的理解,浸透了人生的感悟,十分耐人寻味。“坚强”的最高境界,乃是保持一颗纯洁的“赤子之心”。因为“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这可以说已经是人生至境了!‎ 接下来,傅雷奔放的思绪又从艺术飞到了中国的“黎明”。他从傅聪如流水般的演奏风格中,想到了克里斯朵夫,进而想到了新中国的“复旦”,想到了滔滔不竭的中华文明。他激励儿子,被这般伟大的文明之河哺育过的艺术家,“应该有气冲斗牛的表现才对”,洋溢着对新中国的热情,对中华文化的信心。‎ 书信最后,傅雷再次回到了情绪的“矛盾与快乐”问题。第一封信里,他曾说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浮沉;这一次,他又强调“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从而鼓励儿子,要勇敢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趋向“完美”,让“完美”的地平线永远激励着我们向前进。‎ ‎ ‎ ‎(二)问题研究 ‎1. 对于“坚强”,应怎样完整而深刻地理解?‎ 这是本文的一个难点,也是贯穿两封信的内在精神。傅雷对儿子说:“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可见坚强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坚强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即使孤独也不怕”(见第二封信),并且“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对于感情的创伤,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见第一封信)。二是“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永远保持“对艺术的谦卑”。这两方面合起来,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胜不骄,败不馁”,就是宠辱不惊,得失泰然。第一封信里所讲的“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第二封信所说的不怕矛盾,相信“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也都是这个道理。‎ 但“坚强”的最高境界,可以说还在于葆有一颗“赤子之心”。“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赤子能够保持心灵的纯洁,能够无惧孤独,才是人性中最可贵的无坚不摧的坚强。”‎ ‎2. 如何理解“赤子之心”与“孤独”?‎ 傅雷说:“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当代哲学家周国平则说过,孤独、寂莫和无聊是三种不同的境界,分别属于精神、感情和事务的层面;只有内心世界丰富的人,对精神与灵魂有着执着追求的人,对人间充满挚爱的人,才可能体验真正的孤独;孤独产生于爱……傅雷对孤独的理解,与之和而不同。傅雷相信:“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 正因为赤子之心是最纯洁的,它不含私心杂念,没有欲望纷争,只容纳人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所以“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的现实生活也许境遇不佳、缺少知音,甚至会遭到误解和排斥,身边的世界让他孤独;但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与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将成为他的知音和朋友。这心灵的朋友,这精神的世界,足以让他无惧身边的孤独,永远不感精神的孤独!周国平说“孤独产生于爱”,傅雷说“爱让赤子不孤独”,实在是异曲同工。‎ 赤子之心无比纯洁,剔除了纷纭杂念,才可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并以之“打动听众的心灵”。艺术的最高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便都在这里企及了。‎ ‎3. 如何理解“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 文中提到罗曼·罗兰笔下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以贝多芬为原型),说傅聪常以克里斯朵夫自命,其个性也与之相像;又说“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其意旨在鼓励儿子像贝多芬那样,不惧矛盾,勇敢面对,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趋向完美。‎ ‎ ‎ ‎(三)关于练习 ‎1. 此题目的是要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含义。第一封信里,傅雷希望儿子能够正确地对待情绪上的消沉和低落,学会用达观的态度泰然处之,保持心灵的平衡;进而能够冷静、客观地分析事理,正视现实,吸取前车之鉴。第二封信,希望儿子在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仍然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融汇、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2. 此题目的是要体会傅雷与傅聪的父子深情,理解“朋友”的真正含义。可以从不同角度回答这一问题。有些方面可以从《傅雷家书》的其他篇章中寻找例子。‎ ‎“朋友”的意义,首先在于感情上、精神上的互相理解与慰藉。当傅聪情绪消沉时,可以毫无顾虑地向父亲倾诉,而父亲并没有高高在上、横加训斥,或者说些教条式的训诫。相反,他能够充分理解儿子的痛苦,首先尽力地安慰他,让儿子觉得温暖、放心;然娓娓而谈,以十分平等的口气给他提出一些人生的忠告。朋友的境界,还在于志同道合,互为知音。傅雷与傅聪对音乐艺术有许多共同的感受可以交流,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借鉴,这也是“父子如朋友”的体现。‎ ‎ ‎ 附:书信格式的要求 信封 左上方填写邮编及收信人地址;信封中间居中写收信人姓名,加上称呼。它可以是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也可以是邮递员对收信人的称呼。后者为王力先生的观点,实际上邮递员只认为是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收信人后面没有称呼是不礼貌的,属于格式上的错误。信封右下方为寄信人地址及邮编。‎ 正文 ‎1. 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2. 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 ‎3. 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4. 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是古代书信“抬头”传统的延续。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它的基本做法,为现代书信所吸收。‎ ‎5. 具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再下一行写日期。‎ 如果忘了写某事,则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两格写上“又附”,再另起行书写未尽事宜。‎ ‎ ‎ ‎8致女儿的信 教学目标 ‎  1、继续完成词语和名言警句的积累。‎ ‎  2、体会文章采用故事阐明爱情真谛这一构思的巧妙。‎ ‎  3、品味含义深刻的语言,了解爱情的特征,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 教学重点 ‎  理解作者对爱情的诠释。‎ 教学难点 ‎  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  1、讲故事导入:‎ ‎    在很久以前,一座城市居民经常和另一个城市的居民打仗,很多年都不分胜负。这两座城市,一座坐落在高地,另一座坐落在洼地。处在高地上的城市头领想出了一个令人心酸的绝人之道──把高地的水库打开。结果可想而知,洼地的城市被大水围困,注定要灭亡。水库打开,哭叫之声不绝于耳。看到如此的惨状,围困者做出了一个人道的姿态,派船去救落水人,但是,派遣的船只不多,只能容纳极少一部分人,他们的头领喜欢女人,所以只能让妇女上船,并要求只能带自己最喜欢的一样东西。有的带上自己的玉镯,有的带上自己的金银首饰;有的带上自己的铜镜……她们想这样既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又不失自己的财产。惟有一位妇女肩扛着自己的丈夫,奋力上船。一个士兵阻拦道:“船上只允许上妇女,不许运男人。”那位妇女说:“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东西。”士兵无言以对,只好乖乖地让她上船。在那次水患中惟一幸存的男人就是那位妇女的丈夫。‎ ‎    这就是爱情,说起爱情,莎土比亚曾经在一首诗当中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告诉我,爱情生长在何方?是在脑海,还是在心房?它是怎样发生?它又怎样成长?”这是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可能也是同学想知道的。当我们遇到这样的疑惑时,我们却不一定敢向我们的父母发问,但有一个14岁的小姑娘向她的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而她的父亲也在一封信中给了她一个诗意的回答。这个父亲就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封《致女儿的信》。‎ ‎  板书:致女儿的信 苏霍姆林斯基 ‎  2、简介作者:‎ ‎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年),苏联教育家。他曾多次获得国家级的勋章和称号。‎ ‎    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他写有教育专著和小册子40余本。其中《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二、初读感知 ‎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请概括回答。‎ ‎  2、请同学说说听了课文后的感受。‎ ‎  3、苏霍姆林斯基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向女儿阐述爱情的真谛?(寓言)‎ 三、品读探究 ‎  学生领读寓言部分,思考:上帝几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睛里看到了什么?他的态度如何?‎ ‎  (三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和力量)‎ ‎  1、三次同样的美在他的眼里有没有区别呢?或者说三次有什么不同?‎ ‎    (第一次:不可理解的美;第二次:无与伦比的美;第三次:不可理解的美)‎ ‎  2、第一次上帝所见的东西,为什么在上帝眼里是“美”的呢?‎ ‎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男女相爱的真挚情感)‎ ‎   ⑴ 那么这份“不可理解的美”是指什么?(爱情)为什么不可理解?‎ ‎     (因为他从未见过。)‎ ‎   ⑵ 他的态度如何?‎ ‎     (勃然大怒。)‎ ‎   ⑶ 为什么会勃然大怒?‎ ‎     (因为没有经过请示就创造了一种他自己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东西。)‎ ‎   师明确:对呀,在上帝的眼里,人类只是他创造出来的一种生物,传宗接代、繁衍子孙,与其他生物是一样的。)‎ ‎  3、那么,上帝第二次看见的变了没有?(还是美)‎ ‎    那是一种怎样的美呀?‎ ‎   ⑴ 解释“无与伦比”,思考:为什么上帝眼里见到的美会是无与伦比呢?‎ ‎    (五十年相濡以沐、同甘共苦,永不褪色。‎ ‎   ⑵ 那么这种“无与伦比的美”是什么呢?(忠诚)‎ ‎     师明确:爱情就是忠诚!忠诚是不因岁月的流逝而改变这份感情!时间过得越长,经受的考验越多,爱情越美!哪怕过了五十年!‎ ‎  4、那么,第三次呢?上帝第三次来了以后只有一个人了,老奶奶已经去世了,只剩下老爷爷一个人了。在上帝看来,所有爱情好像似乎应该黯淡一些。但他看见了什么?(还是美)‎ ‎   ⑴ 美在何处呢?那么上帝第三次所见到的“不可理解的美”是指什么呢?‎ ‎     (心灵的追念。)‎ ‎   ⑵ 为什么第三次还是“不可理解的美”?这与第一次有什么不同 ‎     (上帝第一次看到人类相爱,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所以不可理解。第二次看到经过五十年岁月的消磨,男的女的还是这么相爱,他感到很美,无与伦比。第三次早只有一个人,女的死了,似乎不应该感到爱情之美的,但他还是感到很美,他觉得爱情的力量不可思议。)‎ ‎   ⑶ 面对这一现象,上帝象上两次一样发怒了吗?请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     (久久地伫立凝视、深沉地思索。)‎ ‎   ⑷ 四人一组讨论:上帝为什么上帝没有继续发怒而是“伫立凝视”“深沉地思索”,他在思索什么?为什么他离去后,让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     (爱的无法毁灭,意味着爱情的力量征服了上帝。他在“伫立凝视”中终于意识到人与其他生物的不同,意识到人必须主宰自己的精神和幸福。而他的最后的离去,就是对人性力量的认可和屈服。连君临宇宙的上帝都无可奈何,正说明了“爱情,它高于上帝”,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  5、假如你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看完故事后,是否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爱情?请你结合文章内容来谈一谈。‎ 四、拓展延伸 ‎  1、爱是美好的情感,人的全部道德都可以在爱情上反映出来。爱情是人类文明的产物。那么名人们是如何理解爱情的呢?教师出示名人名言,让学生读一读。‎ ‎    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 ‎    爱情,是一种炽烈的感情,一定要让理智做心灵的主宰。‎ ‎                       ──苏霍姆林斯基 ‎    爱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为他的幸福而高兴,为使他能更幸福而去做需要做的一切,并从中得到快乐。‎ ‎                      ──车尔尼雪夫斯基 ‎    成熟的爱情,敬意、忠心并不轻易表现出来,它的声音是低的,它是谦逊的、退让的、潜伏的,等待了又等待。‎ ‎                       ──(英)狄更斯 ‎    爱情不是花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语言的基础上的。‎ ‎                         ──莎士比亚 ‎  2、听《最浪漫的事》,然后结束本课。‎ ‎    结束语:‎ ‎    “爱情是什么”是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作者用充满诗意的故事告诉我们: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彼此忠诚,永远思念,这就是爱情,是人类才有的爱情。青春不是爱情的季节,这时的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早恋不属于我们。‎ ‎    短短的一节课怎能说得明白爱情,如果你想知道爱情的力量,你可以读一读白朗宁夫人至善至美的爱情情书;如果你想知道爱情的忠诚,你可以听一听流行歌曲《最浪漫的事》;如果你想了解爱情的高贵,你一定要读一读《简·爱》……你还要读一读《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飘》……你就会更深刻地了解爱情!‎ 五、布置作业 ‎  课外阅读关于爱情的文章,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板书 美和力量 真正的爱情────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 课后心得: ‎ 致女儿的一封信 设计二 教学目标:‎ l.了解书信的写法;继续完成词语、名言警句和文学常识的积累;‎ ‎2.了解“爱情的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 ‎3.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信,是作者对女儿进行的一次生动的爱情教育。文字朴实晓畅,语言生动形象,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这个火辣辣的词,撞击着每个青年的心扉,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就像爬山虎攀上了年轻人的心房,稍不留神就容易踏上早恋的航船,教书育人,是语文教育应尽的责任。鉴于这种考虑,拟对教材作如下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一次爱情教育;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爱的真谛,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研讨相结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课前活动 ‎1.查找关于作者苏霍姆林斯基的介绍,了解有关书信的写法; ‎ ‎2.搜集有关爱情的名言警句;‎ ‎3.收看古今中外的经典爱情故事:《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魂断蓝桥》 《罗密欧与朱丽叶》《泰坦尼克号》《廊桥追梦》《乱世佳人》等等。‎ 二、导入新课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爱情 一直是人类传唱不衰、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地老天荒,海枯石烂,由爱情而演绎的故事, 更是那样的惊心动魄。“在天愿做比翼鸟,在 地愿为连理枝”,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 无论哪个时代,爱情都是一生一世的许诺。醉 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同学们,人在花 季,多彩的心事也许正困扰着你,是呀,人间 有情,红尘有爱,这令人魂牵梦绕的情丝正等 着你成长!但是,你真正懂得爱情的真谛吗?‎ 到底什么是爱情?今天大家也许能从苏霍姆林 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一文中得到启示。‎ 新课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完成基础知识的积累(媒体辅助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是(国籍),出身在一个农民家庭,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全国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苏霍姆林斯基的辉煌成就给他带来了很高的声誉。1957年他39岁时被选为俄罗斯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59年荣获功勋教师称号。他还荣获两枚列宁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奖章和马卡连柯奖章。不少国家的教育领导机构和有影响的学术团体,纷纷邀请他出国讲学。1968年他再次当选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p年9月被选为全苏教师代表大会代表并荣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他作为一位有独创精神的教育家被载人苏联史册。成为世界著名教育家。‎ ‎2.课文内容研讨:‎ 门面对女儿的问题,作者没有轻下结论,他是怎样解释“什么是爱情”的?作者到底认为什么是爱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2)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女儿“什么是爱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怎样理解“但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 这句话的含义?‎ ‎(4)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里走一遭,在走的过程中不能再回头重走,在途中可以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能摘一棵。柏拉图觉得此事很容易办到,便充满信心地往前走,谁知过了半天没有回来。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又不知是不是最好的;因为只可以摘一株,便挑挑捡捡,总希望前面有更好的;等到走到尽头时,才发现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这就是爱情!‎ 课文也是用故事的形式诠释什么是爱情这个大问题。爱情是美好的,是人类历久常新的话题,对于爱情,你是怎样理解的?(学生也可以用故事的形式解释。)‎ ‎3.积累:爱情是这样美好,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看看名人是怎样看待爱情的:要求学生展示课前准备好的资料(教师也准备一些)。‎ 青少年时代是人一生中生命的曙光,这一时期需要积蓄力量,去创造美好的东西,其中包括为人类明智而勇敢的爱所创造的精神力量。是的,孩子,你要深思,需要有自己的力量,包括爱情的力量,这种力量需要坚持终生。珍惜它、爱护和发扬它直到生命结束,使之成为专一不二忠贞不渝的精神力量,避免犯错误和遭到失望。我把爱情称之为明智的、勇敢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算是人类真正的爱。‎ 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 爱情,是一种炽烈的感情,一定要让理智做心灵的主宰。‎ ‎----苏霍姆林斯基《爱情的教育》‎ 那种用美好的感情和思想使我们升华并赋予我们力量的爱情,才能算是一种高尚的热情;而使我们自私自利,胆小怯弱,使我们流于盲目本能的下流行为的爱情,应该算是一种邪恶的热情。 法国作家乔治?桑 真正的爱情是专一的,爱情的领域是非常的狭小,它狭窄到只能容下两个人生存;如果同时爱上几个人,那便不能称做爱情,它只是感情上的游戏。‎ ‎----德国诗人、剧作家席勒 爱情不会因为理智而变得淡漠,也不会因为雄心壮志而丧失殆尽。它是第二生命;它渗人灵魂,温暖着每一条血管,跳动在每一次脉搏之中。‎ ‎----英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艾迪生 爱情是一片炽热狂迷的痴心,一团无法扑灭的烈火,一种永不满足的欲望,一分如糖似蜜的喜悦,一阵如痴如醉的疯狂,一种没有安宁的劳苦和没有劳苦的安宁。‎ ‎----英国学者理查?德?弗尼维尔 三、拓展 爱情,不同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爱情的真谛,我们再读下面一篇文章。 ‎ 三个故事 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 爱情是什么?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很凄美:在医院病房的一隅,躺着一位奄奄一息的病人,在世间弥留的最后一刻,他把苍老的手伸给浊泪涟涟的老妻,感谢他半个世纪以来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他深知自己不久就要踏上黄泉之路了,为了报答他的真情,也为了安抚自己的心灵,他决定告诉她一个深埋在心底的秘密。但是,没等他把这个秘密说出口,他的老妻就把手轻轻按到了他的嘴上、她说:‎ ‎“我不需要听什么爱的秘密,在我看来,最大的爱的秘密就是我们在茫茫人海中相识、相爱,手牵着手一道走过了50年的风雨历程…… ” 丈夫感动得涌出了热泪,最后带着那永远的秘密平静地离开了人间。‎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一座城市居民经常和另一个城市的居民打仗,很多年都不分胜负。这两座城市,一座坐落在高地,另一座坐落在洼地。‎ 处在高地上的城市头领想出了一个令人心酸的绝人之道——把高地的水库打开。结果可想而知,洼地的城市被大水围困,注定要灭亡。水库打开,哭叫之声不绝于耳。看到如此的惨状,围困者做出了一个人道的姿态,派船去救落水人,但是,派遣的船只不多,只能容纳极少一部分人,他们的头领喜欢女人,所以只能让妇女上船,并要求只能带自己最喜欢的一样东西。有的带上自己的玉镯;有的带上自己的金银首饰;有的带上自己的铜镜……她们想这样既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又不失自己的财产。惟有一位妇女肩扛着自己的丈夫,奋力上船。一个士兵阻拦道:“船上只允许上妇女,不许运男人。”那位妇女说:“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东西。”士兵无言以对,只好乖乖地让她上船。在那次水患中惟一幸存的男人就是那位妇女的丈夫。‎ 朋友讲的第三个故事是一家电视台的综艺游戏节目——摸手认妻。这个游戏由6对夫妻参加,要求把6位男士的眼睛蒙上,让他们依次去摸6位女士的手,从而摸出自己的妻子。‎ 前3位都模错了,惹得现场观众哈哈大笑。第四位上场了,主持人依然是一丝不苟地将那位男士双眼蒙上,接着原地转了三圈,同时又示意六位女士互相调了一下位置,过后搀着那位男士来到一字排开的六位女士面前说:开始。那位男士伸出手抓住第一位女士的手,也就三四秒的时间,对身边的主持人说这不是我的妻子,接着摸第二位女士,当他抓住第二位女士的手后,比第一次时间稍长一点,大概有十来 秒时间,他对主持人说:“她是我妻子。” 说后,主持人将那位男士眼睛上的纱布去掉,这期间,现场的观众已经向这位男士报以热烈的掌声了。无疑这位男士猜对了。主持人不失时机地问那位男士:“你摸得这么准,其中有什么秘密?”那位男士对着话筒,郑重其事地说:“没有什么秘密,我凭的是手感,是结婚十多年来培养出来的手感。”这时画面上出现了那位男士妻子的脸,此时那位幸福的妻子已是热泪滚滚。‎ ‎“爱你一生一世足矣,我想,这就是爱情。”‎ 朋友最后说道。‎ 四、讨论 同学们至此应该明白了,爱情是人类最炽热的情感,最美好的情愫,每个人都渴望幸福,向往爱情。然而过早摘取爱情的果实,我们能收获甜美吗?可以就早恋现象谈谈自己的认识。 ‎ 五、总结 ‎“爱情是什么”是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作者用充满诗意的故事告诉我们: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彼此忠诚,永远思念,这就是爱情,是人类才有的爱情。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才会使人感受到幸福。青春不是爱情的季节,这时的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 六、拓展活动 同学们,爱是美好的情感,人的全部道德都可以在爱情上反映出来。爱情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根据自己的理解,你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说说什么是爱情。可以是一句箴言,也可以是一段随笔,更可以是一篇文章。‎ ‎9故乡 教学目的 ‎  1、通过小说人物的分析探讨主题。‎ ‎  2、把握文章对比的写法 ‎  3、理解小说的细节描写。‎ ‎  4、把握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重点难点 ‎  1、重点:‎ ‎   ⑴ 通过人物的分析探讨主题。‎ ‎   ⑵ 把握文章对比的写法。‎ ‎  2、难点:‎ ‎   ⑴ 理解小说的细节描写。‎ ‎   ⑵ 把握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教学时间 ‎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  1、查字典,给下面加粗字注音:‎ ‎    秕谷(bǐ)  鹁鸪(bó gū)  颧骨(quán)  折本(shé)‎ ‎    潺潺(chán)  伶仃(líng dīng)  恣睢(zì suī)‎ ‎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    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    家景: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叫家境。‎ ‎    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 ‎    如许:如此;这样。‎ ‎    鄙夷:轻视;看不起。‎ ‎    展转:经过许多人的手或经过许多地方。‎ ‎    恣睢:放纵,凶暴。‎ ‎    景况:光景、情况。本课指生活状况。‎ ‎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    愕然:吃惊的样子。愕:惊讶,发愣。‎ ‎    寒哗:因受凉或受惊而身体颤动。‎ ‎    松松爽爽:形容轻松爽快。‎ ‎  3、通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二、导入 ‎  1、作者简介:‎ ‎    本文选自《呐喊》,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小说集有《呐喊》、《仿惶》、《故事新编》等。‎ ‎  2、时代背景:‎ ‎    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了在现实社会生活的重压下失去了精神生命力的故乡的人和事,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 三、正课 ‎  1、速读全文,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    讨论并归纳:全文共分三部分:‎ ‎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描写了故乡的萧 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    第二部分(从“第二日清晨”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 ‎      第一层(从“第二日清晨”到“只是收不起钱来”)写老屋的寂寥,更使“我”沉浸在深深的悲凉之中;还写与母亲商定搬家的事情。‎ ‎      第二层(从“你休息一两天”到“我得去看看”)“我”回忆与少年闰土的友情。‎ ‎      第三层(从“母亲站起身”到“出去了”)导“我”见到了圆规杨二嫂。‎ ‎      第四层(从“此后又有近处的本家和亲戚来访问我”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见到了中年闰土 ‎    第三部分(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完)写“我”怀着深深的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但“我”并不因此消沉、悲观,而是寄希望于未来和下一代。‎ ‎  2、提问:‎ ‎    课文第1段写了什么?‎ ‎    讨论并归纳:‎ ‎    开篇点题回故乡。“严寒”写回故乡的季节;“二千余里”写“我”与故乡相隔之远;“二十余年”写“我”与故乡分别之久,故乡到底变成什么样呢?第1段写出我回故乡急切心情。‎ ‎  3、提问:‎ ‎    第2段描写了哪些景物,起什么作用?‎ ‎    讨论并归纳:‎ ‎    天气阴晦、冷风呜呜的响、苍黄的天、萧索的荒村。写出衰败荒凉的农村景象,衬托“我”悲凉的心情。‎ ‎  4、提问:‎ ‎    如何理解第3段的含义?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讨论并归纳:‎ ‎    第3段只有一句话,先用一个感叹句“阿!”再用一个否定的疑问句。这样写是因为故乡的景象出乎“我”的意料,因而产生怀疑,但又的确是“我”的故乡。对怀疑加以否定,反映“我”的复杂思绪,沉重的心情,为下文作铺垫。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  5、提问:‎ ‎    怎样理解“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 ‎    讨论并归纳:‎ ‎    说明“我”对故乡还保持着少年时的美好记忆。‎ ‎  6、提问:‎ ‎    怎样理解“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我 所感的悲凉”?‎ ‎    讨论并归纳:‎ ‎    眼前萧索的景象与“我”记忆中的故乡造成很大的反差,心中疑惑既而感到悲凉,只得自我安慰,实则流露出一种忧愤之情。‎ ‎  7、提问:‎ ‎    第5段写了什么?‎ ‎    讨论并归纳:‎ ‎    交代了此次回故乡的目的 四、小结 ‎  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写了“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 五、作业 一、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  装弶(  )  脚踝(  )  恣睢(  )  偶然(  )‎ ‎  嗤笑(  )  阴晦(  )  愕然(  )  颧骨(  )‎ 二、描写一段你的故乡的景色 第二课时 一、预习 ‎  阅读课文,填写闰土形象对照表,看看闰土二十多年来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  变化 ‎ 外貌 动作、语态 对“我”的态度 对生活的态度 ‎ 少年闰土   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   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朴质、生动;有智有勇,热情、纯真。   “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希奇的事。对“我”友好,热情,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   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 中年闰土   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   对“我”恭恭敬敬,称呼“我”为老爷,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悲哀、痛苦,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而他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 ‎ 二、导入 ‎  上节课我们已经分析了小说的情节,理解了文章的梗概,并分析了第一部分。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闰土、杨二嫂和“我”的人物形象。‎ 三、正课 ‎  1、提问:‎ ‎    闰土是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作者运用对比手法,从不同角度写了他的变化。请细读课文、摘录关键词语道写下边的表格 ‎    小结:‎ ‎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闰土这个典型农民形象。少年闰土,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懂得很多生产知识,简直是个小英雄;中年闰土,变得满脸愁苦、麻木迟钝,但善良忠厚、勤劳朴实。‎ ‎  2、提问:‎ ‎    闰土为什么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    讨论并归纳 ‎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同时由于受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使闰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  3、提问 ‎    杨二嫂也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小市民的典型形象,作者也是通过对比,写出杨二嫂的变化。细读课文找出杨二嫂的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的关键词语,分析一下杨二嫂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    讨论并归纳:‎ ‎    二十年前的杨二嫂:“终日坐着”人称“豆腐西施”“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说明杨二嫂年轻漂亮,安分守己。‎ ‎    二十年后的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50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外貌描写说明杨二嫂老丑而瘦。“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语言描写,表现杨二嫂势利、尖刻。“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语言描写,表现杨二嫂贪婪的性格。“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一旦讨东西不成,便又开始造谣。表现杨二嫂尖刻、势利的性格。“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语言描写。表现杨二嫂尖刻、势利的性格。“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动作描写,讨不来,又骂又偷。表现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贪婪)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贼喊捉贼)杨二嫂发现了这件事,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底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表现杨二嫂自私、贪婪。‎ ‎    小结:通过削像、语言、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的性格 ‎  4、提问:‎ ‎    杨二嫂为什么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    讨论并归纳:因为农村小城镇的破败、贫困的生活,小市民市侩的恶习使杨二嫂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 四、总结 ‎  小说塑造的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表现他们在二十多年里发生的巨大变化,说明辛亥革俞前后农村生活的破产,农民和小市民生活的穷困,以及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对他们的精神毒害。造成人们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作者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真切地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希望有新的生活的炽热感情。‎ 五、作业 ‎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四题。‎ 第三课时 一、预习 ‎  阅读课文,理解“我”回故乡心情变化过程,理解“我”这个人物形象,理解文中议论的句子。‎ 二、正 ‎  1、提问:‎ ‎    在文中找出描写“我”的心情的句子,试勾画出“我”的心情变化脉胳。‎ ‎    讨论并归纳:‎ ‎   (1)回故乡──急切(2)见故乡──悲凉 (3)忆故乡──沉重、忧愤(4)忆闰土──高兴、佩服、依依不舍(5)见杨二嫂──惊吓、困窘(6)见闰土──兴奋、惊异(7)离故乡──侗然、气闷、悲哀、希望 ‎  2、提问:‎ ‎    “我”是小说中又一个重要人物。小说中的“我”并不等于作者,而是作者塑造的一个人物。想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讨论并归纳:‎ ‎    “我”二十多年前远离故乡,过着辛苦辗转的生活。回到故乡,看到故乡的衰败萧索,看到故乡人的生活穷困悲苦,看到故乡人纯真人性的扭曲感到痛苦悲哀。但“我”不失望,“我”憧憬着美好的故乡,“我”希望故乡人过上新的生活。所以说“我”不是消沉的知识分子,而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 ‎  3、提问:‎ ‎    “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这是为什么?‎ ‎    讨论并归纳:‎ ‎    因为“我”对故乡的记忆与故乡的现实相去甚远,故乡没有给“我”留下好印象 ‎  4、提问:‎ ‎    “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着木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向中的“高墙”指什么?‎ ‎    讨论并归纳:‎ ‎    指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下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淡隔膜。‎ ‎  5、提问:‎ ‎    “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讨中的“新的生活”是指什么样的生活?‎ ‎    讨论并归纳:‎ ‎    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 ‎  6、提问:‎ ‎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为什么“害怕”?‎ ‎   讨论并归纳 ‎    因为鲁迅当时还是个进化论者,这种自由、平等、幸福的新生活只是“我”‎ 的理想,但怎么实现,“我”无法回答,所以想到希望的能否实现,自然便害怕起来。‎ ‎  7、提问:‎ ‎    为什么说“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    讨论并归纳:‎ ‎    闰土的愿望只是希望眼前能过上幸福生活,所以说“切近”,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所以茫远 ‎  8、提问:‎ ‎    课文再次出现海边奇异的图画,表现了什么?‎ ‎    讨论并归纳:‎ ‎    海边奇异的图画是“我”对美好希望的想象和憧憬。‎ ‎  9、提问:‎ ‎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    讨论并归纳:‎ ‎    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结尾充满了哲理。它告诉人们: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逾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向着希望之路迅跑,就会迎来新生活。‎ 三、小结 ‎  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纯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真切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希望有新生活的炽热感情。‎ 四、作业 ‎  1、完成课后练习三。‎ ‎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课后心得:‎ 故乡 设计二 教学目标:‎ ‎ 1.了解小说的特点 ‎ 2.理解文章主题 ‎ 3.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 分析人物,评价人物,探讨人物与主题的关系。‎ 教学过程: ‎ ‎1.知识链接:我们在前几册课本中已经学过了不少小说,如《最后一课》《社戏》等,课外阅读的小说作品就更多了,阅读这些小说作品,为我们积累了许多阅读小说的感性经验。本册教材的“附录”中,编排了《谈谈小说》这篇知识短文,阅读这篇短文,我们会明确阅读小说的一些常识,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知道一篇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在这三个要素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 ‎2.布置快速阅读课文,查阅工具书,完成基础知识积累。 ‎ ‎3.与文本对话。就下列问题组织讨论和交流: ‎ ‎①文中写了哪些人物?列一个人物表。在这些人物中,其中哪些人物着墨较多?分别为他们写一个小传。‎ ‎②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然后用一两句生动的话对人物作一评价。‎ ‎4.师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反馈讨论效果,就学生写的小传进行交流。文中塑造的人物有:闰土、杨二嫂、“我”,“我”母亲、水生、宏儿;其中闰土、杨二嫂、“我”着墨较多,刻画得比较详细,人物形象丰满。为他们写小传,要从全文着眼,筛选与之有关的材料与信息,然后将其连缀在一起。如杨二嫂的小传(参考示例):‎ ‎20年前,杨二嫂开了一个豆腐店,为了能赚到更多的钱,她擦着白粉,终日在店里坐着,凭自己的年轻美貌招徕顾客,生意非常好。20多年过去了,她的青春已逝,美貌不再,更重要的是由于农村经济的衰败,她的家境已难以维持原来的殷实,在种种艰辛的磨砺中,为了生存,她变得泼悍、放肆、尖刻、自私。当她见到在外20多年现在回到故乡的迅哥儿时,就虚假吹捧,尖刻嘲讽;趁迅哥儿一家搬家的混乱之际,中伤闰土,还顺手拿走了一些家中的东西。 ‎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是丰富多样的,有概括介绍,也有形象描绘;有外貌和内心描写,也有行动和对话描写;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谈谈小说》)在阅读课文时,掌握这些塑造人物的方法,是写好人物小传的重要方面;而写人物的小传,又是对作品进行再创作的一种重要途径,它为更好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奠定了基础。在写本文中的人物小传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变”是这些人物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分析人物性格时,要抓住一个“变”字。如对闰土,就可作这样的分析:闰土是一个代表了中国封建农村因贫穷、落后的生活重压而变得麻木、愚昧的农民的形象。‎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阅读《故乡》,对文中的人物的理解也应该是不同的;评价人物,发表对文中人物的看法,就是个性化阅读的一种实践,是一种创新能力的展示。读这篇小说,评价其中的人物,也是在前三个单元学过了议论文之后,运用议论这一表达方法的一种实践。用一两句生动的话评价人物,还是一种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许多闪耀着创新光芒的见解,要不失时机地予以鼓励。下面的示例供参考:‎ 闰土(1):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如同一把把挫刀,在时间这块励石上,活生生地把一个少年小英雄磨成了一个木偶人。 ‎ 闰土(2):一声“老爷!”就把自己与儿时的好友隔在了无形的厚障壁的两边;带回家去的香炉、烛台何尝不是在增加这厚障壁的高度呢!‎ 杨二嫂:一个被社会扭曲了的变形人,不仅表现在从当年的“豆腐西施”变成了今天的“圆规”,而且还表现在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同时,又在侮辱和损害着别人。‎ ‎“我”:曾使自己魂牵梦萦的故乡,一下子就显露出了它的丑陋;为使它美丽,只有在本来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新路来。 ‎ ‎“我”母亲:慈祥、宽容、厚道地对待所有的人,对待这个世界;世界却没有给她以公平:变卖家产,告别家园,跟儿子去外地谋生,她的前面是一片未知。‎ 水生:一个20年前的闰土,20年后,他或许不会再成为今天的闰土;对他来说,与生俱来的苦难其实也是一种改变命运的财富! ‎ 宏儿:从“飞”出家门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飞”向这个既陌生又新鲜的世界了。‎ ‎5.研究性学习:关于本文主题的探讨。文学作品的理解,不强求一致,对人物的理解是这样,对主题的理解也是这样。除了课后练习中列举的四种以外,还有:①茅盾先生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悲哀那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隔膜”(见茅盾以郎损为笔名发表于1921年《小说月报》的《评四五六月的创作》一文)。②反映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揭示产生这种现实的根源。③表达对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愿望与信心。对这些认识,可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还可能另有自己的见解,应给予鼓励。‎ ‎6.‎ 阅读经验积累:欣赏小说,要学会分析人物,因为人物是小说三要素中的主要要素。分析人物时,不妨写一写人物小传,这是一个从整体感知到局部分解,再从局部分解到整体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才有助于进一步分析人物的性格,小说中的人物才会成为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阅读小说才有可能成为个性化的阅读。‎ ‎7.教学效果巩固:‎ ‎①课下收集有关研究本文的资料,与自己的阅读体验进行参照,加深理解课文的效果。‎ ‎②课文中的水生和宏儿以后会有怎样的命运?发挥想象,为他们写一个故事。‎ ‎  ‎ ‎10孤独之旅 教学目的 ‎  1、体验成长的感受。‎ ‎  2、学习小说的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  3、学习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重点难点 ‎  1、重点:‎ ‎   ⑴ 体验成长的感受。‎ ‎   ⑵ 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  2、难点:‎ ‎    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时间 ‎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粗字的音:‎ ‎    嬉闹(xī)    觅食(mì)   驱除(qū)   雍(yōng)‎ ‎    旧茬儿(chá)  戳破(chuō)  撩逗(liáo)‎ ‎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    厚实:富裕。‎ ‎    嬉闹:笑着闹着。‎ ‎    觅食:寻找食物。‎ ‎    驱除:赶走,除掉。‎ ‎    回应:回答。‎ ‎    撩逗:挑弄,引逗。‎ ‎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  3、阅读全文,思考课后练习。‎ 二、导 ‎  1、作家作品简介:‎ ‎    本文节选自《草房子》,作者曹文轩。‎ ‎  2、导语:‎ ‎    同学们到了初三,身体长高了,都觉得自己长大了,但是你心理“长大”了吗?这篇课文描述一个少年,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到芦苇荡里去放鸭。生活的艰苦、精神上的寂寞,压迫着他同时也锤炼着他的身心。在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在人生的旅途上,每个人都要长大。你有这样“长大”的体验吗?‎ 三、正课 ‎  1、速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    讨论并归纳:‎ ‎    开端:写杜小康因家道破落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 ‎    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感受。‎ ‎    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 ‎    结局:写鸭子们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  2、提问:找出描写杜小康成长过程的细节,分析杜小康的性格特征。‎ ‎    讨论并归纳:‎ ‎   ⑴ 小木船赶着鸭子,不知行驶了多久,当杜小康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他居然对父亲说:“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表现杜小康的幼稚软弱。恋家。‎ ‎   ⑵ 杜小康已不可能再去想他的油麻地。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他盘腿坐在船头上,望着一片茫茫的水。说明杜小康已克服想家的念头,开始展望未来。他对未来是渺茫的,未知的,但又是向往的。‎ ‎   ⑶ 杜小康到达芦苇荡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杜小康害怕的原因是大自然的浩荡给人压迫感。使人感到自我的渺小和软弱。‎ ‎   ⑷ 在芦苇荡中放鸭的孤独感强烈地压迫着他。“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直至夜里做梦看到母亲,哇哇大哭起来,将父亲惊醒,“我要回家……”这是小说第二次写到他的想家。跟第一次相比,显然有更深刻的内涵。第一次是刚离开家,便产生的一种失去依托的感觉;而第二次则是在感受到芦苇荡放鸭生活的艰辛和孤独后在梦境中表现出来,这才是刻骨铭心地想家,虽也表现他的幼稚、软弱,但他毕竟经过一段艰苦生活的磨炼,已成熟多了。‎ ‎   ⑸ 在芦苇荡遇到暴风雨时,他没有惊慌失措,而是跟父亲一起扑上去,企图修复鸭栏。当鸭子逃散时,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不顾脸和脚受伤,一边追,一边呼唤着他的鸭子。到暴风雨将歇时,依然还有十几只鸭子没被找回来,他虽然“一脸的伤痕和乌得发紫的双唇”,但坚持去找鸭子。这些描写都表明杜小康虽然还是个孩子,但在关键时候能表现出镇定、勇敢、坚强和负责精神,他已经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   ⑹ 当杜小康找到鸭子时,他又迷路了。他突然感觉到他已累极了,躺在芦苇上。“他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个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杜小康这里的哭,并不是悲哀,伤心或感到委屈,而是一种情绪的发泄,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绪,可能是非常复杂的情绪,因此,连他自己也讲不清。‎ ‎   ⑺ “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桑桑和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母亲就代表着家,任何游子都会想念家,因为家是自己的根,心灵的港湾。孩子的心里除了家便是好朋友,好伙伴,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他这次没有哭,他已经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有了更多的独立性,能够面对现实勇敢、坚强、负责地对待,这就是心灵的成熟。‎ ‎    总之。小说通过杜小康与父亲离家到芦苇荡放鸭的经历的叙述,描写了杜小康从幼稚、软弱、恋家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心灵成熟的男子汉的过程。‎ ‎  3、提问:你有过这种成长的经历吗?请与同学交流。‎ ‎  4、提问:找出小说环境描写的段落,说说这样的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什么作用。‎ ‎    讨论并归纳:‎ ‎   ⑴‎ ‎ 写杜小康对远逝的家的眺望和鸭群扇形水流的描写,表现杜小康的幼稚、软弱和恋家。鸭群流水虽然美,但毕竟单调、永恒,并不好玩。这些更增添了对在家乡生活的留恋。‎ ‎   ⑵ 写黄昏时炊烟和河面的热气,是那么的单调、虚无,更增添了杜小康孤寂的感受。‎ ‎   ⑶ 写芦苇荡的宽阔无边,给人一种压迫感,反衬出杜小康的胆怯、害怕和恐慌。虽有清香的气味,萤火虫的亮光和水鸟,但一切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驱除杜小康的恐慌。但这种压迫感,孤独感也是对杜小康的一种磨炼。‎ ‎   ⑷ 写芦苇荡的暴风雨的凶猛,把小说的情节推向高潮。更是对杜小康性格的考验和锻炼。在这场暴风雨中,杜小康从幼稚、软弱恋家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勇敢、坚强、有责任心的男子汉 四、小结 ‎  本文通过多处的细节描写表现杜小康的性格特征和成长过程。写得具体、生动,真实可信。文章还多次地进行环境描写,不仅衬托了人物的心情,创造了氛围,还通过环境描写推动情节的发展,形成高潮,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五、作业 ‎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题。‎ 课后心得:‎ 孤独之旅 设计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梳理要点的能力和质疑探究的能力。‎ ‎2、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3、学习运用快速浏览的方法,把握课文梗概;学习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景物描写对渲染气氛、抒发感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体会课文的艺术特色。‎ 教学课时:‎ 第1课时:组织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积累词汇,感知课文内容。‎ 第2课时:朗读品味精要文段,欣赏作品,质疑探究,合作释疑,拓展延伸。‎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你有过孤独的体验吗?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说你的感受。在人生旅途上,有快乐,有 痛苦。有的人在欢乐幸福中成长,有的人在孤独艰辛中成长。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课文 《孤独之旅》,去看看杜小康成长的一段经历吧。‎ 二、阅读课文,感知内容 ‎1.快速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要求学生:(1)标出生字新词,查阅工具书注音释义。(2)抓住要点概括杜小康的放鸭经历。(3)引导学生评价、补充同学的概述的不足。‎ ‎2.教师小结:(1)评价学生概述的得与失。(2)归结概述课文的要求:抓住要点,突出重点;语言简洁,叙述清楚。‎ ‎3.再读课文(默读),列出故事情节提纲,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 要求学生:(1)速读之后列出情节提纲;(2)合作交流、修改提纲,教师巡视指导;(3)筛选较为成功的提纲在全班交流,将选出的提纲打在屏幕上供全班同学观摹、评价、修改;(4)分辨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教师小结:抓住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心理的发展进行指导性总结。‎ 强调:故事情节就是作品中的生活事件,是杜小康离家随父野外放鸭的行程生活及定点生活所经历的艰辛与孤独的具体事件,是一段人物成长过程中生活艰辛、精神孤独的人生旅程。‎ ‎ ‎ 第二课时 一、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人物成长的孤独 及超越自我的品质 学生思考:‎ ‎(1)课文中主要人物是谁? (2)找出表现杜小康生活艰苦、精神孤独 的语句,探讨:‎ ‎①杜小康经受了生活的哪些磨难?‎ ‎②杜小康由幼稚到成熟的原因是什么?‎ ‎③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杜小康的性格。‎ ‎④杜雍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教师小结:突出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中的生活情况及其心理变化过程,引导学生加深对主要人物饱经生活磨难而逐渐“长大”的成长经历的全程印象,感悟人生在于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道理。‎ 二、欣赏景物描写旬段,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生活动:‎ ‎(1)勾画出课文中景物描写句段。‎ a.自然景色的描写;‎ b.鸭群活动情景的描写。‎ ‎(2)读景物描写句段,欣赏描写语言和描写技法。‎ ‎(3)探讨景物描写的作用。‎ ‎(一边自由朗读句段,一边欣赏与之相关的屏幕画面,文字、画面结合,引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体会杜小康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中的内心活动,感受杜小康在寂寥环境中的孤独情感,从而探究景物描写的作用。)‎ ‎(4)回忆读过的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如鲁迅的《雪})、高尔基的《海燕}、纪伯伦的《组歌》等,区别本文景物描写与诗歌散文中景物描写的异同,让学生领会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除渲染气氛、抒发感情外,还可以推动情节发展。‎ 教师总结: (1)小说中的景物是为了把人物摆到特定的景物环境中去展现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课文中的景物描写与杜小康的成长旅程有着直接的关系。‎ 三、探讨课文的艺术特色,欣赏课文的写作技巧 ‎1.教师提示:文章的写作特点可以从文章的构思,文章的选材剪裁,文章的表达方式,文章的语言等方面去思考。‎ ‎2.要求学生:‎ ‎(l)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你对课文写作方面最欣赏的一两个方面,教师板书学生口述要点,引导学生群体评价研讨。‎ ‎(2)老师补充写作特点,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根据品味欣赏。‎ ‎3.教师小结:不同的同学,由于各自的生活经历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欣赏角度不同,导致对课文某些问题的理解不同,这是正常现象。但是,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就能共同发现一篇文章的闪光点。‎ 四、归纳全文,质疑问难,切磋砥砺 ‎1.温故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切磋释疑。‎ ‎2.研讨课首提示和课后问题。‎ ‎3.教师概括总结。‎ 五、拓展延伸,培养学生想像思维能力 观察生活中某位有个性的人,了解他的成长历程,虚构一个小故事或写一篇小小说,在班上交流。‎ ‎  ‎ ‎11我的叔叔于勒 ‎ 教学目的 ‎  1、深刻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  2、学习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  3、学习巧妙的构思,曲折的情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  1、理解课文的层次结构。‎ ‎  2、分析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和作品 ‎  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叶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  莫泊桑出生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从童年时代起,就在母亲的教导之下开始阅读和写诗。1870年,中学毕业后到巴黎的大学攻读法律;这一年,普法战争爆发,他应征入征。退伍后,1873年在海军部任职,1878年入教育部工作。1890年后,他心情阴郁,悲观失望。1892年自杀未遂,次年逝世。‎ ‎  莫泊桑在创作上曾得到福楼拜的指导。福楼拜死后,得到侨居巴黎的屠格涅夫的帮助。70年代后,莫泊桑和左拉接近,也受到自然主义的影响。‎ ‎  莫泊桑1880年完成了小说《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他从这时开始到1889年的十年间,创作有短篇小说近300篇、中长篇小说、游记约十部。他的中、短篇珍品有《羊脂球》、《菲菲小姐》、《项链》等,长篇小说有《她的一生》、《漂亮朋友》(《俊友》)等。这些作品,不同程度的暴露和讽刺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 ‎  他的小说艺术手法上有很深的造诣,特别是优秀的中短篇小说,结构和布局都很严谨,故事情节巧妙,引人入胜,文笔简练,善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了许多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二、引导学生掌握下列词语的音、形、义 ‎  拮据(jié jū):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  栈桥(zhàn qiáo):火车站、码头、矿山等的形状像桥的一种建筑。用于装卸货物,有的栈桥也供旅客上下用。码头的栈桥延伸到海里。‎ ‎  牡蛎(mǔ lì):一种软体动物,也叫蚝(háo),产于浅海的泥沙里或石上,有两片壳,肉味鲜美,可供食用,也可入药。‎ ‎  褴褛(lán lǘ):衣服破烂。‎ ‎  撬(qiào)开:用刀或棍捧等的一头插入缝孔中,用力扳或压另一头,以拨、挑开东西。‎ ‎  煞白(shà bái):由于恐惧、愤怒或某些疾病等原因,面色极白,没有血色。‎ ‎  诧异(chà yì):惊讶、奇异。‎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四、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层次结构 ‎  这篇小说描写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通过菲利普夫妇对至亲兄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一切随着金钱而转移的丑恶本质 ‎  提问:课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  学生思考回答。‎ ‎  教师订正、总结 ‎  课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  第一部分(第一至四段),故事的开端:盼望于勒。介绍菲利普家的家庭成员、经济状况、生活境况和全家每星期日都要“衣冠整齐”的到海边栈桥去散步,盼望、等待于勒回来。‎ ‎  菲利普有三个子女,那时全家五口人,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生活“拮据”,“样样都要节省”,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买拍卖的底货。”可是,每星期日他们都要到海边去,企盼期待于勒回来。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船开进口来,菲利普总要说“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  作者写菲利普及其一家人是多么急切地期盼着于勒回来啊。这些描写中交代了他们去散步的用意,也给读者留下了悬念:于勒是谁?这一家人为什么这么盼望期待着他回来?‎ ‎  第二部分(第五至十九段),故事的发展:赞扬于勒。插叙于勒的情况,交代菲利普夫妇盼望于勒回来的原因。‎ ‎  这部分,先概括介绍于勒的身份情况和菲利普一家对于勒的态度:“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惟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 ‎  作者先用一句话加以概括交代之后,接着具体插叙于勒的情况:于勒“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这在穷人家就是“最大的罪恶”。菲利普夫妇把于勒看作是“坏蛋”、“流氓”、“无赖”,于勒在把自己应得的那部分遗产花光之后,还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部分”。之后,“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了。‎ ‎  于勒去美洲不久,“就写信来说,他赚了点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回我父亲的损失”。于勒这第一封信,使菲利普一家人“深切感动”,被大家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  两年后,菲利普又接到于勒写的第二封来信,信上说:“我身体很好。买卖也好。……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我希望为期不远,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 ‎  这第二封信成了菲利普家的“福音书”,“有机会就拿出来念”,还给别人看。‎ ‎  这部分写出了于勒从“全家的恐怖”转化成“全家惟一的希望”的过程和原因。转化的关键是于勒的两封来信,转化的原因是钱财。于勒的第二封来信还促成了菲利普二女儿的婚事。‎ ‎  家庭经济上已经陷入困境的菲利普夫妇,把于勒当成了救世主那样殷切盼望着他回来。‎ ‎  于勒有十年之久没有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于是每星期日,一看见大轮船喷着黑烟从天边驶过来,父亲总是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  菲利普家的人们长期切盼着、幻想着于勒回国来,认为这是“十拿九稳的事。”这也说明菲利普家处于可悲又可怜的境地。‎ ‎  这个被菲利普全家殷切期盼着、千呼万唤仍不见出来的于勒,到底怎么了?这给读者造成悬念,也为下文故事情节的突变作了很好的铺垫。‎ ‎  第三部分(第二十至四十七段),故事的高潮:与于勒邂逅相遇。菲利普一家去哲尔赛岛旅行时,不料意外地在船上见到了“衣服褴褛的老水手”于勒,菲利普夫妇的态度也立即由盼望变为害怕。‎ ‎  于勒的来信促成了菲利普二女儿的婚事。婚礼后全家去哲尔赛岛旅行时,在船上意外的遇见了于勒。他们乘坐的轮船,“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 ‎  菲利普忽然看见两位打扮得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一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拿小刀给他们撬开牡蛎,菲利普被这种高贵的吃法打动了”,急于模仿装阔,要请妻女吃牡蛎。菲利普夫人怕花钱,把男孩若瑟夫留在自己身边,而菲利普则带着女儿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这时,菲利普“突然好像不安起来”,“脸色十分苍白”,他惊奇的发现这个卖牡蛎的人非常像于勒。他把这事告诉妻子,她“也怕起来”,但嘴里还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  菲利普还是放心不下,让妻子“去把事情弄个清楚”。她再次去看过后,吓得“哆嗦”了。接着,菲利普去找船长打听了解情况,证实卖牡蛎的年老水手就是于勒。小说的情节达到了高潮,人物的性格也淋漓尽致地显露出来。菲利普夫妇立即从盼望于勒变为害怕、咒骂于勒 ‎  第四部分(第四十八至四十九段),故事的结局,躲避于勒。菲利普夫妇怕穷水手又回来吃他们的,急忙改乘另一艘船回家,以免再遇见他。‎ 五、布置作业 ‎  1、把应掌握的词语抄写一遍,并理解掌握其音、形、义 ‎  2、熟读全文,并编写课文的结构提纲。‎ ‎  3、思考课后练习题二、三、四题。‎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  1、人物的性格特点。‎ ‎  2、作品的主题思想。‎ ‎  3、巧妙的构思,曲折的情节,语言的特色。‎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  1、检查学生熟读课文的情况。‎ ‎  2、检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 ‎  3、检查学生编写的课文结构提纲。‎ 二、转入新课,引导学生继续分析课文 ‎  1、小说的题目和主题:‎ ‎    这篇小说的题目叫《我的叔叔于勒》,其实于勒不是小说的主要人物,菲利普夫妇才是主要人物。小说采用叙述者的口吻叙写。“我”是线索人物。菲利普没有把穷水手于勒当作亲兄弟看待,但小说中的“我”认为于勒还是“我的叔叔”。于勒的命运构成小说情节的变化,是为刻画主人公菲利普夫妇服务的,在对于勒的态度的变化中完成了主人公的性格刻画。小说的题目也揭示了菲利普夫妇受金钱腐蚀的丑恶灵魂。‎ ‎    这篇小说通过主人公菲利普夫妇对至亲兄弟于勒态度的变化,揭示了在金钱万能的腐蚀下精神的堕落,揭露和批判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论述的:“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共产党宣言》)‎ ‎  2、人物形象:‎ ‎    提问:这篇小说的题目叫《我的叔叔于勒》,于勒是主人公吗?谁是主人公呢?‎ ‎    学生思考回答。‎ ‎    教师分析:这篇小说中出现的主要人物有:“我”、于勒和菲利普夫妇。‎ ‎    “我”──若瑟夫: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儿。他不是小说的主人公,而是小说的叙述者和线索人物,是一个比较天真单纯、入世未深的孩子。虽然他也希望叔叔于勒发财归来,把他们一家从贫穷中拯救出来,但当父母不把穷水手于勒当作亲兄弟看待时,他认为于勒还是“我的叔叔”。在船上当他从父母口中得知卖牡蛎的穷老人就是自己的叔叔于勒时,还去仔细观察:他那“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和那“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还在心里默念着:“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最后,还自作主张,从母亲给他的付牡蛎钱中多给了十个铜子作为小费给于勒叔叔。这与其自私冷酷的父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示他的不满,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希望与理想。‎ ‎    于勒原是一个行为不正,糟蹋钱的人。他把自己的家产挥霍光了,又花了他哥哥菲利普的一大笔钱,被认为是坏蛋、流氓和无赖,他是菲利普“全家的恐怖”。于是被送到美洲去冒险。后来,于勒来信说他发了财,愿意赔偿哥哥的损失,还说发了财就回家来,同哥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于勒于是成了菲利普全家的“希望”,称他是“正直的”、“有良心的”、“有办法的”、“好人”。后来,菲利普在船上遇见他穿着褴褛衣服在卖牡蛎,大为惊恐,菲利普的妻子咒骂他是“贼”、“流氓”。‎ ‎    于勒当初的浪荡行为应当批判;后来贫困潦倒,成了一个流浪汉,在船上卖牡蛎像个乞丐,也值得同情。他的行为、命运和遭遇,都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 ‎    菲利普夫妇:是小说的主人公。这两个人物在性格特点上,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像:自私、庸俗、贪婪、冷酷、爱慕虚荣。‎ ‎    菲利普是一个小职员,生活拮据。接到于勒的两次来信后,就把原先看作是“坏蛋”、“流氓”、“无赖”和“全家的恐怖”的弟弟于勒,一下子变成了“正直的”、“有良心的”、“有办法的”人,“全家惟一的希望”。从此,菲利普夫妇就把改变全家贫困的希望寄托在弟弟于勒身上,把于勒的来信当成了他们家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还“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以此来夸耀。后来,10年于勒没再来信,可“希望却与日俱增”。菲利普“总是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菲利普夫人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现实是严酷的,事情并不是如他们所希望的那样发展,于勒并没有发财。菲利普在游船上遇见的于勒,是一个穷水手。他们紧张、害怕、暴怒。骂于勒是“贼”、“流氓”。菲利普夫人骂道:“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 ‎    菲利普夫妇从自私的目的出发,以金钱为目标,对于勒的态度不断发生变化,可概括为三个阶段:穷──富──穷。这正暴露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金钱对人的腐蚀和毒害,它使人们的思想品德堕落,亲兄弟遭离弃。她连儿子若瑟夫多给于勒10个铜子作为小费也要怒骂不止。‎ ‎    菲利普和他的夫人,两人的性格既有相同处也有不同处。妻子比丈夫更为精明、泼辣、冷酷,而且是一个很有心计的人。如在船上与于勒相遇时,菲利普感到慌乱,缺少主意。其妻子则边咒骂边带领全家离开。她说:“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她怕于勒“重新拖累”他们,先叫全家人“到那头去”,“别叫那人挨近我们。”接着,他们换船离开了。‎ ‎  3、写作特点:‎ ‎    莫泊桑短篇小说的成就最为突出。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的概括出生活的本质。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描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巧妙,故事情节曲折起伏,善于用精练笔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我的叔叔于勒》也是这样的一篇小说。‎ ‎   ⑴ 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 ‎     人物的心理描写,有人物内心独白和作者从旁描述等方法。本文主要是采用作者从旁描述的方法,也就是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写菲利普忽然看见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漂亮的太太吃牡蛎,他被这种高贵的吃法打动了,”走到其妻子和女儿身边问:“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菲利普夫人则怕花钱,迟疑不决,“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这些语言、动作,揭示了菲利普装阔气好虚荣的心理,菲利普夫人虚伪、爱面子的心理。‎ ‎     又如菲利普认出了卖牡蛎的穷水手就是于勒时,“突然好像不安起来”、“向旁边走了几步“,是想躲开穷水手,怕他(于勒)认出来;“瞪着眼看了看”穷水手旁的女儿女婿,是怕被女儿女婿发现这秘密。“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妻子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这相遇对菲利普来说太意外,看到的于勒的境况太凄惨,菲利普一家十多年来的美梦突然破灭了。菲利普还害怕这个穷弟弟又要拖累他。突然遭到沉重、痛苦的打击,内心充满了恐惧和希望破灭后带来的慌乱痛苦。‎ ‎     《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作者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把主人公菲利普夫妇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刻画得透彻深刻惟妙惟肖。小说开始时,热切盼望于勒回来,老说“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在船上遇见时,看到于勒那贫穷的样子,就像躲瘟疫那样躲开他。这对夫妇对于勒的态度的变化,由于于勒穷富的变化,可截然不同的分为三个阶段:穷→富→穷。‎ ‎     作者刻画人物的复杂心理,很有层次感,就以菲利普在船上撞见穷水手这段为例:‎ ‎     菲利普无意中刚遇见于勒时,突然好像不安起来,向旁边走了几步,“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低声对其妻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     他还是不下放心,让妻子亲眼去看看,把事情弄个清楚。‎ ‎     菲利普向船长打听于勒情况后,脸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神色张皇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表现出丧魂失魄、惊恐狼狈的神态。‎ ‎   ⑵ 构思巧,情节曲折:‎ ‎     莫泊桑十分重视小说的结构布局,尤其是短篇小说,大都有引人入胜的悬念和出人意料的结局。本文就是这样 ‎     小说开端部分写菲利普总要说“那句永不变更的话”,给读者留下悬念;于勒是谁?这家人为什么这么热切盼望回来?‎ ‎     小说发展部分,重点写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由恐怖变为希望。也给读者造成强烈的悬念:于勒在海外干什么?发了多大财?为什么10年不来信也不回来 ‎     小说的高潮,结局部分,写菲利普一家急切期盼着的于勒,没有成为富翁、突然出现的是一个穷水手。这结局出乎菲利普一家人的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     小说以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为情节发展的主线,一个悬念扣一个悬念,一步步把情节推向高潮。小说巧妙而又符合生活真实的悬念和结局,容纳着丰富而深刻的社会意义。‎ ‎     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反复无常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金钱。但是,他们那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本性却是不变的。‎ 三、布置作业 ‎  1、深刻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  2、分析小说的主要人物。‎ ‎  3、思考、回答课后的练习题,重点是二、三、四题。‎ 课后心得:‎ 我的叔叔于勒 设计二 教学目标:‎ ‎  ①小说表现的主题思想 ‎  ②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及曲折的故事情节 ‎  ③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对刻画人物形象的好处 重点难点:‎ ‎  ①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观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  ②构思新颖巧妙悬念的设置 教学过程:‎ ‎  1、导入新课 ‎   金钱—拜金主义思潮 ‎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另一个外国的作家写的一篇也是讲述人善变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 ‎  2、板书课题:《我的叔叔于勒》‎ ‎  3、整体感知小说,知线索 ‎   明确:菲利普夫妇盼于勒发财归来是叙事明线,于勒离家到美洲冒险10年经历为暗线。‎ ‎   情节: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 ‎  4、情节:人物态度,找出菲利普夫妇言行变化的代表句。‎ ‎   开端(盼于勒)——发展(赞于勒)——高潮(遇于勒)——结局(躲于勒)‎ ‎  人物态度对比:‎ ‎   前: (从文中找出词语)‎ ‎   后: (从文中找出词语)‎ ‎  5、人物性格分析(讨论)‎ 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贪婪,庸俗的小市对民,爱慕虚荣。‎ ‎   “我”一个也涉世未深,天真单纯,富用同情心 的孩子。‎ ‎   寄寓了自己的希望和理想 ‎  6、找出小说中环境描写,各自的作用?(略) ‎ ‎  7、小说主题讨论:‎ ‎   金钱至上 ‎  8、发散训练 ‎   ①小说的结局怎样?人物命运是由个人性格造成的?还是社会环境造成的?‎ ‎   ②假如菲利普夫妇在游轮上巧遇发了大财的于勒,他们的言行会怎样?用150个字来完成。‎ ‎③写作:请以“人与人这间”为题,反映当代人际关系的中心。‎ 板书设计:、‎ 中心线索 于勒 贫穷 富裕 贫穷 菲 利 普 夫 厌恶诅咒 热切盼望 咫尺不认 妇 全家恐怖 全家唯一的希望 出了大乱子了 分文不值 置一所别墅 重新拖累我们 坏蛋流氓 好心的于勒 贼、讨饭的 打发到美洲去 多么的惊喜啊 以免再遇见他 ‎ ‎ 侧面描写 主体部分 ‎ ‎ 介绍家庭成员,引出于勒 对于于勒态度的今昔变化 全家旅游 发现于勒 证实于勒 躲开于勒 ‎ ‎ 小引 背景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主题 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12心声 教学目标 ‎  理解心声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  1、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 ‎  2、学习作者心理、动作描写。‎ ‎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  授讲时不必划段落层次,从理解作者思路入手,先让学生默读全文,找出故事情节,理清思路,进行活动,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把课内知识引深迁移。‎ 教学课时 ‎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语设计 ‎  同学们,你们正在想什么?告诉大家,都来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学生举手回答)。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心声》,听听李京京的心声。‎ 二、读课文 ‎  1、默读,利用工具书查找生字、生词,弄懂它的意思。‎ ‎  2、听录音读课文,注意感情。‎ ‎  3、配乐角色朗读课文,读完之后让学生进行评价,选出朗读明星。‎ ‎  4、挑学生复述故事。‎ ‎    在这个环节中,要让学生知道作者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可以让学生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来作创造性的复述。)‎ 三、分析课文 ‎  1、程来势开始不让李京京读课文,后来“只好”让他读,最后用“发颤”的声音请他把课文全部读完。说说程老师内心活动的前后变化。(投影出问题)‎ ‎  2、投影第二个问题:凡卡的故事为什么让李京京感动?让学生在弄清本题的同时,明白他们两个毕竟是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人,找出他们身上的不同点。‎ ‎  3、假如赵小桢在公开课上读,会有什么效果?(投影出问题)‎ ‎    让学生自由发言,并挑学生模仿赵小桢奶声奶气、娇滴滴的声音。‎ ‎  4、分小组讨论,对程老师安排的公开课的看法,让学生各抒几见,不论褒贬。‎ 四、引导学生自由讨论,通过上述分析说心声的含义 五、课堂延伸 ‎  让学生对老师、对父母说心声。‎ 六、课堂小结 ‎  今天,我们学了《心声》,听了心声,那么我希望我们大家今后一定用心来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让我们的周围,让我们的生活,让世界充满爱。‎ 七、布置作业 ‎  替李京京给爷爷写一封长长的信,像凡卡写的那样的信。 ‎ ‎ 课后心得:‎ 心声 设计二 教学目的:‎ ‎1.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深刻意义,学习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 ‎2.体会插叙手法、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结构上的双线交织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学习缩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听取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感受。)面对人生,成长中的我们有太多的话要说,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心声》,去听听主人公的心声。‎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提取故事主要情节,进行复述。‎ 明确:在一次语文公开课的准备过程中,程老师设计了让学生表情朗读小说《万卡》的教学环节。学生李京京被《万卡》深深吸引而无比喜欢,很想参与课文的表情朗读。他的这一愿望遭到老师的断然拒绝和同学的无端嘲笑。最后,在公开课上,当程老师的按部就班被学生的怯场打乱时,李京京举起了手,用沙哑的嗓子满怀感情地朗读了课文,表达了主人公万卡和自己的心声。‎ ‎2.在复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故事的开端:李京京朗读课文的请求遭到拒绝。‎ 故事的发展:李京京用真情和独特的体验朗读课文。‎ ‎(1)李京京在树林子里的朗读、体会和忆。‎ ‎(2)李京京纠正同学的朗读遭到嘲笑。‎ 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李京京勇敢举手,在公开课上朗读了课文。‎ 三、自主阅读,体验感悟 ‎1.教师引导学生凋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进行个性化解读,并设计话题让学生讨论。‎ 出示话题并进行讨论:小说着重刻画了几个人物形象?文中的李京京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你喜欢这个人物形象吗?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明确:李京京是一个朴实真诚、善良而宽容、自信而勇敢、对生活有着美好愿望、执著追求真善美的少年。‎ ‎2.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全文,讨论:‎ 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结合小说中具体的语句或段落谈谈自己的依据或感悟。)‎ 明确 ‎:李京京渴望得到锻炼机会,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渴望父母和谐,家庭温暖;渴望亲情和友谊而想念爷爷和儿时玩伴;渴望情感的倾诉与宣泄。这些愿望都建构在“想朗读课文”这一表白上而动人心魄。总而言之,李京京的心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也体现了他作为成长中的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3.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感悟最深的句段深人阅读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四、课堂小结 小说讲述了一个少年的心声,表达了作者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关注,对教育问题的关注。主人公用全部感情朗读那篇动人的课文,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他的成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启示。让我们在下一堂课再进行深人的探究学习吧。‎ 五、布置作业 ‎1.提取小说主要情节,把课文缩写成300字以内的故事。‎ ‎2.阅读课文,思考文章的主旨和艺术特色。‎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反映少年生活的小说。把握小说的主旨、赏析小说艺术特色是我们学习本文的主要的目标。‎ 二、揣摩体会 设计原则:充分发挥学生阅读课文的自主性,调动学生赏析的积极性。以学生选择重点语段朗读、赏析为主,教师适时指导赏析。 关于小说主旨,应充分肯定学生的独到发现与体会赏析。关于小说的艺术特色,应落实好重点问题:插叙手法、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的运用及其作用;结构上的双线交织,‎ 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等。‎ 三、合作探究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来探讨研究。(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充分发挥学生思考和表达的自由。)‎ ‎1.《万卡》为什么那样打动李京京?你认为李京京纠正同学赵小帧的朗读这一行为做得对吗?为什么?你从中得到有关小说阅读和欣赏方面的哪些启示?‎ 提示:《万卡》之所以打动李京京,是因为李京京有与万卡相似的经历,相似的情感体验,相似的倾诉需求,他的心与作品中的万卡的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万卡的心声似乎也就成了他的心声。“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 启示一:要融进小说中去,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深人理解作品。‎ 启示二:要从小说中出来,从生活中发现小说,从小说中理解生活。‎ ‎2.这篇小说涉及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什么问题?你对这些问题有什么看法?程老师为什么最后让李京京读完了全文?假如你是李京京或程老师,你会怎么做?‎ 教师引导时要把握的方向:教育应该体现以人为本,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尤其要尊重和发现每个学生的积极因素,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个性,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愿望。‎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在课文中听到的是一个少年质朴的发自内心的呼声,他有着多么美好的心灵啊!作为教育者,我深受教育和激励。我们没有理由去歧视任何一个积极向上的学生,没有理由不捧着一颗赤诚的心来,让心与心的平等交流成为教育最亮丽的风景。作为受教育者,我们也应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独特体验,探求自己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为着健全和完善自我人格而努力。让我们携手前行吧!‎ 五、作业 平时注意积累,记下自己在文学欣赏方面的经验和感悟。‎ 青春随想 口语交际 ‎  1、情景之一:‎ ‎    《孤独之旅》真实地再现了杜小康一段成长的经历,很能引起我们每个学生的共鸣,你有这种类似的经历吗?请把你的故事告诉给别人,让他们谈谈自己的看法,看看成长需要付出哪些代价?然后,做一个以“成长的代价”为话题的自由发言。‎ ‎    友情提示:‎ ‎    你的发言应该有一定的条理。首先可以回忆一下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那些记忆最深刻的往事,然后选择其中一个最能引起别人共鸣的故事且简单整理一下,接着可以讲述你当时最真实的内心感受,最后就“成长的代价”这主题进行小结性的发言。‎ ‎  2、情景之二:‎ ‎    《心声》一文中写了一个沉郁善良、倔强执著的小学生──京京,同时也写了一位缺少平等待人之心的女教师──程老师。在你的儿童时代,也一定有过这样的朋友和教师,他们的影子或许时常在你的脑海里浮现,他们的故事或许在你的日记里珍藏,某一天,你在超市里邂逅你小学时的同桌或者老师,你准备说些什么呢?‎ ‎    友情提示:‎ ‎    你可以回忆发生在你和他之间的往事,可以是欢乐,可以是伤感,可以是成功的喜悦,也可以是失败的遗憾;你可以和他一起回忆班级的其他同学或老师;你还可以表达对老同学的思念或对老师的感激之情,等等。‎ ‎  3、情境之三:‎ ‎    本单元所写的都是少年时的生活。少年时代,是人生中难忘的诗章,在成长中有和煦的阳光,也有雪雨风霜。一切的一切,都会成为记忆之中的珍宝,将它珍藏在心底,直到有一天,偶尔翻开记忆的书页,你会追忆起那些往事,怀念那金色的时光。设想有一天,你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家里拨通了你儿时伙伴的电话,你准备怎样和他进行交流?‎ ‎    友情提示:‎ ‎    怀旧是老朋友最感兴趣的话题,只要把儿时的点点滴滴做简单的回顾,便可以拉近两人之间的距离,何况又是阔别多年的老朋友,就不必有太多的顾忌,不需要繁琐的礼节。接着,便可以询问一下彼此分别之后各自的情况,表示对其家人的问候及关心。最后,便可以有感而发地谈谈对岁月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一些看法等。‎ 写作实践 实践内容 ‎    本单元主要写的是“少年生活”。这些生活里,有“我”与少年闰土发生的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儿,有杜小康牧鸭生活中的孤独艰辛与成长中的风雨,有少年若瑟夫见证的悲剧性的人情冷暖,有小学生李京京用心感受的社会和教育中的一些问题。你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请你拿起笔来,写一写你丰富多彩的生活。‎ 技法指导 ‎    怎样才能把少年时代的生活写得精彩呢?你可以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实践步 一、剪辑生活中的片断 ‎  少年时代的生活可谓丰富多彩,其中值得一写的东西也是数不胜数,可是一篇文章的容量是很有限的,这毕竟不是填写履历表,更不是在撰写自传,不可能把童年时代的点点滴滴做一个彻底的实录,它必须用极少的文字记下最有价值的东西。那么,我们只能打开记忆的仓库,披沙拣金,检索少年的往事,把你最难忘、最深刻、最有意义、最有体会的素材做一个取舍,撷取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最有个性的片断来达到以一当十的效果。‎ 二、选取片断中的重点 ‎  有了一个好的素材,就等于有了一个成功的开始。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成就了一篇美文,接下来要进一步深入考虑,处理好片断的详略以达到突出重点的效果。如果截取的片断,与文章的中心紧密,就应该浓墨重彩;如果它与中心的关系不甚紧密,就应该惜墨如金。‎ 三、注意重点中的细节 ‎  确立了文章的重点,接下来就应该考虑如何把这个重点写得精彩。其中必须注意一点,那就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就是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情节)发展、环境态势,对所要表现的对象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无论是写人还是写物都要给人以立体的感受,把每一个部分具体且富于变化地再现出来,尽可能地做到形神兼备。但这并不等于细细碎碎,面面俱到,也应该注意把握并突出重点。学会创设非同寻常的细节、真实性的细节、典型性的细节、生动性的细节可以让文章增色不少。‎ 四、把握细节中的情感 ‎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对生活、事物有所感触而具有的思想。列夫·托尔斯泰认为:“作者所体验过的情感感染了观众或听众,这就是艺术。”我们可以把情感通过细节倾诉出来,我们可以用炽烈的情感将文字围裹起来,用饱蘸情感的语言将之表达。把自己细腻而丰富的情感融入动人的细节描写之中去,会使文章情真意切,意蕴丰厚,让读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 文题设计 ‎  1、自己命题,写一篇能展示青春的文章,要注意写出人物个性。青春是人类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值得大书特书。从内容上看,一定要选择那些独特的、充满生活气息的材料来表达主题,切忌选材一般化。从构思上看,一是可以横向铺展,就是并列地叙述三、四件事,从不同的侧面表达主题;一是纵向开掘,就是将一件事写透彻,写生动。‎ ‎  2、自己命题,写一篇以少年生活为话题的文章。写少年生活的文章不可谓不多,但有特色的作文总是太少。因此,你的文章要在“特色”上下功夫。选材切忌拾人牙慧,要选取最能表现人物风采的内容。构思也要精雕细刻,或自然展开,或匠心独运,力争能给人以新的感受。语言可以采用多种表达方式,力求蕴含浓郁的情感。‎ ‎ 精美例文 污点 王 娜 ‎  “天啦!你又给班上增加了一个污点!”班长第二十一次向我重复这句话。‎ ‎  “多次给班级抹黑,你说怎么着吧!”不想,班主任铁青着脸跟了进来,冷冷地向我打出了最后一张致命的牌。‎ ‎  我无言,但心里非常明白,按照惯例,这次轮到我“发配边疆”了,我乖乖地把课桌搬到了教室最后面的墙角,这里就是被同学们一致称为的“被遗忘的角落”。‎ ‎  这一次连以观后效的机会都不给了,这一次肯定是完了,彻彻底底地完了。‎ ‎  我静静地趴在桌子上,心里充满了沮丧和绝望,还有愤怒!‎ ‎  突然,我感觉到有个什么东西在我脸上爬,“你也来落井下石!”我一巴掌打了过去,那家伙应声掉在桌上。哦!原来是一只苍蝇。‎ ‎  过了半天,那家伙仍然一动也不动,我想它肯定是死了。‎ ‎  “这么的不堪一击,活该!”‎ ‎  我试着拿钢笔捅了捅它,它居然又动了一下,咦!竟然还活着!它伸伸前腿,后又极为艰难地伸伸仅存一只的后腿,虽然它的腹部因受到重创都快要断掉了。‎ ‎  天哪!简直是不可思议,那家伙奇迹般地爬了起来,蹒跚地爬了起来!‎ ‎  看你还能活多久,我拧开笔帽,发疯似地对准那奄奄一息的家伙挤了一大滴墨水,看你怎么活!‎ ‎  真过瘾,它在墨水中痛苦地挣扎,细如发丝的腿脚在这又黑又臭的墨池里已经不能动弹。‎ ‎  哈哈!这次它肯定是死定了。我死死地盯着它,看看会不会再有什么奇迹发生。看来是没戏了,十分钟了都还没有动静。‎ ‎  不料,奇迹又出现了,小家伙从墨池里探出头来,力不从心地向边缘爬去,它歇了又歇,终于突破重围,留下一滩墨迹和一溜墨痕。‎ ‎  我再次审视这家伙,它的两条后腿已经彻底地断去,扁扁的腹部紧紧贴着桌面一点点地拖动,身上臭哄哄粘糊糊的墨水在前进中已经渐渐褪去…‎ ‎  看着这一切,我的眼睛湿了,心里一阵感动……‎ ‎  简评:本文写得相当的含蓄。作者在起笔时写到自己为满身的缺点而感到绝望,可是作者突然宕开一笔,把视线转到一只身陷绝境的苍蝇身上,对它作了全面而细致的观察,从它的身上找到了重新振作的力量,这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文章中此时的苍蝇可能就是作者本人的象征,其实他想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苍蝇尚且能够在奋斗前进中渐渐地褪去身上的墨汁,我们又怎么不能在一点点的进步中褪去自己身上的污点呢?只要不断拼搏、前进,一切皆有可能。‎ ‎【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主题 ‎  青春随想 ‎ 活动设想 ‎  青春如风雨后的虹,多彩又绚丽,其实,我们每天都在不断感受着青春带来的活力,感受着青春赋予的热情。年轻的朋友们,你正在经历着朝气蓬勃的花季,你的生活是否丰盈?你的内心是否充实?请你热爱生命吧!你会因此而变得更加充满活力!珍惜青春吧!你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美丽!‎ 活动过程 一、举行一个青春的仪式,表达青春的心愿 ‎  青春的心愿胜过天上的繁星。有的也许还很稚嫩,谈不上成熟,有的也许还很虚无谈不上远大。但它们都是青春的律动,就让我们说出心里的真实想法,展现实实在在的自我。请同学们上网或到图书馆去找一些其它国家为年轻人举行成人仪式的资料,学习并借鉴他们的做法,尽可能地创新宣言的形式。‎ ‎  也可以尝试下面这些做法──‎ ‎  1、晚上对着天上的星星许愿,希望自己的愿望早日实现。‎ ‎  2、白天对着远处的高山呼喊,就让理想在天地之间回响。‎ ‎  3、把自己的心愿折成一只船,任它载着你的梦漂向远方。‎ 二、摘录一句青春的名言,绽放青春的光彩 ‎  在历史的长河里,不少智者和哲人留下了许多有关青春的名言,有如撒在人生之路上的颗颗珍珠。读这些名言,能丰富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能让我们进一步认识青春。建议同学们查阅各种书籍,积累写青春的名句,在班上进行交流,并选择一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三、创办一期青春的专栏,了解青春的知识 ‎  步入青春,有成长的喜悦也有成长的烦恼;步入青春,你将开始形成自己的个性;步入青春,你将培养出自己的人生观;步入青春,身体将快速发育,心理同样会茁壮成长。会有青春期的躁动与不安,也会有青春期的抑郁与恐惧。请查阅有关生理卫生的知识,充分了解自己,开始有意识地完善自己,并且充分利用图书、网络资源创办一期专栏。‎ 四、演唱一支青春的歌曲,赞颂青春的希望 ‎  歌唱青春的歌曲多得不可计数,青春是歌唱家们永远歌唱的对象,请组织一次以“青春”为专题的演唱会,下面这几首校园民谣不可不唱──‎ ‎  1、《青春》‎ ‎  2、《童年》‎ ‎  3、《十六岁的花季》‎ ‎  4、《十七岁的雨季》‎ 五、抓拍一张青春的照片,留住青春的瞬间 ‎  你有笑得最开心的时候吗?那么就把它拍下来吧!你有哭得最伤心的时候吗?那么你也把它拍下来吧!这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青春的风采;这每一张照片,都见证着你精彩的人生。把你最靓丽最帅气的照片挑出来,以“青春的风采”为主题,在班上展出。可以有这样三个层次:一是他人为你留下的照片,二是你为他人摄下的照片,三是自己为自己摄下的照片。建议每个同学最好把照片精选,拿到班上交流,还可以给每一张照片题几句优美的话。‎ 六、畅谈一下青春的话题,撰写青春的文章 ‎  青春是一个永不老去的话题,它永远都会让人浮想联翩:青春的甜蜜,青春的苦涩,青春的憧憬,青春的迷茫,青春的冲动,青春的压抑……太多太多的话题,建议同学们选择一个最喜欢的话题,写一首诗,一篇散文,一则日记或一篇随笔,写下你对青春的感受与热爱。‎ ‎  下面的作文题目可供参考──‎ ‎  1、提醒青春 ‎  2、播种青春 ‎  3、青春无悔 ‎  4、青春随想 ‎【资源链接】‎ ‎  1、美文推荐:‎ 检阅自己的青春 赵 冬 ‎    每当我们挥褪纤尘,洗去铅华,抖落人生旅途的困惑与疲惫的时候;每当我们跃上命运的制高点,心想事成,扬眉吐气,歌舞升平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是否能够有一次冷静的思考──检阅一下自己的青春。‎ ‎    面对回忆,我们是否在重读自己的同时,涌起一份骄傲和自豪,唱起那首《青春不悔》;面对太阳,我们是否敢于裸露自己心灵上的某一处残疾,而重新设计人生?心中的偶像不再仅仅只是英雄、伟人、明星、大腕、款爷,更多的则是我们自己所熟悉的那些平平凡凡而又兢兢业业的人们,是老师是父亲是守望过我们精神家园的前辈。检阅我们的青春方阵,不应只有容颜的涂擦,穿戴的讲究,居室的豪华,更应有学识、情趣、爱心、良知、机遇、缘份、奉献……许多许多。帅哥靓姐,不一定都有壮丽的青春;凡夫俗子,却实实在在地吟唱着自己如歌的人生。‎ ‎    我认识一位19岁的外地女孩,离家在外打工,当她听到一位被烧伤的婴儿因父母付不起高昂的手术费,医院拒绝进行植皮手术的时候,便走上前去,拿出自己一年来辛辛苦苦积攒的2000元钱,送给了婴儿的父母,她却只说了一句话:“钱不多,是我的心意。也许,孩子比我更需要这钱。”‎ ‎    我认识一位双腿残疾的小伙子,一天夜里,他摇着手搭车往家赶,在一个漆黑的胡同,发现三个流氓正对一个女青年施暴,他冲了上去,双拐狠狠地砸在流氓身上。女青年得救了,他却被打得遍体是伤……‎ ‎    我认识一位出租车司机,一天晚上驾车回家,遇上一个醉汉倒在路上,他停车把醉汉扶进车,醉汉呕吐弄得满车脏物。他把醉汉安全送回家后,默默地用水擦洗,直到半夜。他说,不为别的,救人于危难,应该是做人的准则。‎ ‎    我认识部队医院里一位漂亮的女战士,她每天工作完毕,都要去病房里打扫卫生,为患者洗衣服洗被,端水倒尿,所有的脏活累活儿她都抢着干,一干就是四年,直到复员,干得无怨无悔。‎ ‎    岁月的沟痕蜿蜒在绿色的土地上,时间的萧声逡巡在蓝色的天空中,眼睛里的风景随奔跑的年龄,组成一座青春方队,明眸闪闪,秀发飘飘,倩影娉婷,衣袂飞舞……我们在接受自己的检阅!‎ ‎    检阅自己的青春,把我们自己对世界对历史对社会对人群的价值做一次评估,只要能够真正经受得住自己的回顾与审视,无愧于我们的黄金时代,哪怕我们的青春期里没有鲜花簇拥,没有奖章闪耀,没有锦旗围裹,我们至少也能拥有周围的注目与赞许,来证明自己对青春的诠释。‎ ‎    排列好青春历程的每一个音符,每一个脚印,每一次心跳,为自己做一次庄严的检阅!‎ ‎              ──选自《读者珍藏本·百味小品》‎ ‎    思考题:‎ ‎   ⑴ 文题“检阅自己的青春”的含义是什么?‎ ‎   ⑵ 结合文章,看看你的青春是否经得起检阅。‎ ‎  2、文学常识:‎ ‎   ⑴ 作者简介:‎ ‎    ①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学工作。1918年第一次用“鲁迅”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18~1926年间,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徬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等文集。此后,还有多部文集问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发起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等组织。“左联”解散后,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主编了《莽原》《萌芽》《译文》等杂志;翻译了14个国家将近100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著作;此外,还辑录、校勘古籍18种,共100余万字。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    ② 曹文轩,1954年出生于江苏盐城。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学术性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面对微妙》《曹文轩文学论集》《思维论──对文学的哲学解释》等。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年),电影《草房子》获第十九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1998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第四届童牛奖以及影评人奖、第十四届德黑兰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金蝴蝶”奖。‎ ‎    ③ 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十九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身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普法战争爆发,他应征入伍,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战争结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并拜福楼拜为师。十年间他写了三百多个短篇和六个长篇,其中许多作品流传久远,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长篇小说有《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小说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作者在作品中揭露了不合理的资本主义制度,鞭挞了腐朽没落的资产阶级。莫泊桑长期患有严重的头痛和神经衰弱症,1889年发展到神经失常的地步。1893年用手枪自杀身亡。‎ ‎    ④‎ ‎ 黄蓓佳,1955年出生江苏省如皋县。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82年毕业分配到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工作。次年加人中国作家协会。1985年调入江苏省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她于1972年开始尝试文学创作,并发表处女作《补考》。以后陆续在《钟山》《文汇月刊》《上海文学》《安徽文学》《收获》等刊物上发表中、短篇小说和儿童文学作品。已出版的作品有《小船,小船》《芦花飘飞的时候》《请和我同行》《遥远的地方有一片海》《夜夜狂欢》等。‎ ‎  3、资源开发:‎ ‎   ⑴ 小说,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环境的描述来概括地表现社会生活。一般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以及小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   ⑵ 阅读鲁迅的小说集《徬徨》《呐喊》,从鲁迅的一系列白话文小说中,探寻鲁迅先生的作品思想及创作风格。‎ ‎   ⑶ 在网上浏览当代小说家曹文轩、黄蓓佳等作家的相关信息,看看他们最近有无新的作品问世,下载他们的文章拜读一下。‎ ‎   ⑷ 利用双休日上新华书店寻找有关少年成长方面的书籍,选择你喜欢的一两本买回来读读。‎ ‎   ⑸ 课外阅读一些外国文学作品,重点关注一下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领略世界级短篇小说大师作品的风采。‎ ‎   ⑹ 上网或到图书馆翻阅一些关于小说理论方面的资料,了解小说的基本知识以及古今中外的小说名著,然后针对这一话题在班上进行一次交流。‎ 课后心得:‎ 青春随想 明确目标 ‎  1、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 ‎  2、学习优秀人物的精神品质,了解自己的特点,以便更好地完善自己。‎ ‎  3、了解一些青春期的知识,以利于健康成长,形成良好的个性。‎ ‎  4、以歌颂青春为内容,培养语文综合能力。‎ 进行阶段 一、进入情景(配乐)‎ ‎  1、青春随想:‎ ‎    我们正在走进五彩缤纷的青春花季。步入青春,我们有了自己的心愿和理想,这是我们对生活的渴望;步入青春,我们的身体和心灵都在健康地成长,这让我们感到无比的喜悦。面对火热的青春,我们有理由歌颂它、赞美它。为青春鼓励,就是为美好的生活叫好。面对青春时期的酸甜苦辣,我们都可以骄傲地说:“我在长大!”‎ ‎  “青春随想”活动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既有联系有相对独立。‎ ‎  2、活动一──青春的心愿:‎ ‎    步入朝气蓬勃的青春,我们自然会有自己的心愿和理想。也许它还很稚嫩,也谈不上远大,但它的确是我们心中所想。你可以与自己的父母、老师交流,你可以与自己的好朋友畅谈,你甚至可以向着高山大海喊出自己的心愿,你更可以向自己的日记倾诉。或四人一组举行一次登山活动,登上山顶之后,对着群山喊出自己的心愿,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学生克服胆怯、羞怯等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无论你采用哪种方式,你都会发现:对于青春你已有了渴望。同学们赶快行动,说出心语:‎ ‎   ⑴ 我现在的心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 我将来的心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然后与同学们相互交流一下。‎ ‎  3、活动二──青春的左右铭:‎ ‎    你是否还记得鲁迅先生小时在桌上刻的那个“早”‎ 字?古往今来,有许多智者给我们留下关于人生的名言,你可以以之来警醒自己。或许你觉得那些哲人的言论过于高深,那么你就给自己写几句话吧,谈谈你对人生的体会,给自己的青春树立一个航标。最后,把它写下来,与大家共勉。‎ ‎   ⑴ 摘录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选择自己最欣赏的一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 仿名人名言的形式,写一些自己的人生体会,把它制成条幅,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青春是一个普通的名称,它是幸福美好的,但它也充满着艰苦的磨练。(高尔基)‎ ‎    最大决心会产生最高的智慧(雨果)‎ ‎    所有坚忍不拔的努力迟早会取得报酬的(黑格尔)‎ ‎    必须自己和自己搏斗,才能征服自己。(罗曼·罗兰)‎ ‎  4、活动三──青春的知识:‎ ‎    步入青春,不仅身体健康、知识水平提高十分重要,心理健康也在我们的青春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图书馆和网上查找一些有关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资料,加以分析、整理,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组确定一个专题,在教室的后面办几期黑板报。‎ ‎    实践活动:‎ ‎   ⑴ 我给黑板报起了这样一个标题:‎ ‎   ⑵ 我们主要介绍这几方面的知识:‎ ‎   ⑶ 我们查阅资料的主要来源是 ‎   ⑷ 我们准备配上这样几幅插图:‎ ‎    (请心理医生或生物教师来参与你的小组讨论,讲出你的困惑,请他们予以疏导。)‎ ‎  5、活动四──青春的颂歌:‎ ‎    火热的青春灿烂美丽。无论是成功的喜悦,还是失利的忧伤,都是我们青春时代的一笔财富。青春让我们充满活力,充满希望!充满激情和活力的我们,为什么不行动起来,去歌颂自由奔放的青春呢!‎ ‎    活动方式:举办一个主题班会,以演讲的形式进行。演讲的主题应围绕“歌颂青春进行”主持人由学生自主推荐,可评选“最佳讲演者”,也可创造性地制定其它多种活动项目。可以邀请老师做特邀嘉宾。‎ 展示阶段 ‎  1、以这次主题班会为题材,自选角度,写一篇以歌颂青春为主题的文章 ‎  2、读一篇以青春为内容的小说,如《青春万岁》、《青春之歌》。‎ ‎  3、举行一个以歌颂青春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 ‎  4、举办一个“青春在奉献中闪光”的演讲比赛。‎ ‎  5、自办一期青春舞会。‎ 回味无穷 ‎  这个单元的几项活动都是围绕“青春”这个主题展开的。这些活动有助于我们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通过对优秀人物精神品质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完善自己。同时对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识的了解,也有助于我们形成良好的个性,从而更健康地成长。‎ ‎ 课后心得:‎ ‎ ‎ ‎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观点和支撑观点的材料之间、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独立阅读、认真探究、积极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活思维,激发想像力,崇尚科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苏轼的《题西林壁》 大家一定不陌生,谁来谈谈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的理解?其中包含着怎样的哲理?‎ 大千世界多姿多彩,千变万化,即使是同一个事物,角度不同,答案无穷。美国实业家罗迦.费.恩格由四个几何图形引发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请大家阅读,看看能否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二、具体实施 ‎1.分组自学 要求:‎ A.阅读课文,找出作者的观点和支撑观点的依据,归纳一下,派代表写在黑板上。‎ B.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 ‎2.辨析什么是论点、论据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A.明确论点的定义——写出本文的论点 ‎ ‎ B二 明确论据的定义——归纳本文的论据 ‎ ‎ C.将有关系的论点和论据用线连接起来 ‎ ‎ ‎3.创造性地设计图表展示作者的思维顺序,文章的结构脉络。‎ ‎4.动笔练习 A.请把“创造力不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作为一个观点,再举例证明这个观点。(如太空笔的事例等)‎ B.评议,重点在于事例是否支撑观点,事例与观点之间的衔接是否自然。‎ 三、探讨延伸 ‎1.讨论学生发现的问题。(机智应变)‎ ‎2.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放赤壁风光画面——请同学说说感受——同一个“赤壁”,为什么苏轼就高歌“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而杜牧却低吟“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由此联系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谈开去。‎ 四、小结 生活是一个多棱镜,总是以它变幻莫测的每一面,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不必介意别人的观点不同,不必担心自己的思维偏差,坚信你自己的眼睛,因为你用敏锐的视角去注视。这个世界,执著于你的感悟,因为你用善于感悟的心灵去体味这多彩的人生,一定能获得丰富的答案_‎ 五、网络论坛(课后)‎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已成为我们的思维定势,学过本文后,联系你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它的理解。‎ ‎14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  教学目的:‎ ‎  (1)分析本文从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的世界;从正面分析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 ‎  (2)联系自己学习生活折实际,体会文章对自己的启示。‎ ‎  教学过程:‎ ‎  (1)导入新课 ‎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求事物,科学的认识世界,获得新知,追求新生活。无论是大大小小的事例,还是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在体现着“格物致知”的精神。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就是如此体现的典范。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就是他对“格物致知精神”的阐述。‎ ‎  (2)阅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 ‎  先让学生各自在课上诵读全文,标记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义,书上注释中没有的,从工具书上查找,然后老师检查。‎ ‎  (3)研读课文,理清思路,归纳段落层次。‎ ‎  先让学生齐读全文,对生疏的字音、词义进行复习;然后分组讨论回答问题;最后老师引导修正,投影显示。‎ ‎  明确:论点: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课文题目)‎ ‎  第一部分:话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1自然段)‎ ‎  第二部分: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第2—5自然段)‎ ‎  第三部分:正面论证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第6—12自然段)‎ ‎  (4)归纳小结,明确要点。‎ ‎  ①简答“格物致知”。‎ ‎  明确:从探索事物而得到知识。‎ ‎  ②学生讨论为什么要提倡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  (略)‎ ‎(5)课后作业(略)‎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设计二 ‎  教学目的:‎ ‎  (1)分析本文从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的世界;从正面分析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 ‎  (2)联系自己学习生活折实际,体会文章对自己的启示。‎ ‎  教学过程:‎ ‎  (1)导入新课 ‎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求事物,科学的认识世界,获得新知,追求新生活。无论是大大小小的事例,还是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在体现着“格物致知”的精神。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就是如此体现的典范。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就是他对“格物致知精神”的阐述。‎ ‎  (2)阅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 ‎  先让学生各自在课上诵读全文,标记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义,书上注释中没有的,从工具书上查找,然后老师检查。‎ ‎  (3)研读课文,理清思路,归纳段落层次。‎ ‎  先让学生齐读全文,对生疏的字音、词义进行复习;然后分组讨论回答问题;最后老师引导修正,投影显示。‎ ‎  明确:论点: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课文题目)‎ ‎  第一部分:话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1自然段)‎ ‎  第二部分: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第2—5自然段)‎ ‎  第三部分:正面论证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第6—12自然段)‎ ‎  (4)归纳小结,明确要点。‎ ‎  ①简答“格物致知”。‎ ‎  明确:从探索事物而得到知识。‎ ‎  ②学生讨论为什么要提倡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  (略)‎ ‎  (5)课后作业(略)‎ ‎15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1.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 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2.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 习惯;‎ ‎3.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了解议论文的 常识;‎ ‎4.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1.导人新课 ‎ 2.让一个学生朗读全文,其余的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 ‎①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这位同学读得好在哪里?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3.学生自读《谈读书》主要内容。‎ ‎(1)整体感知——本文的中心话题“读书”,围绕这一话题,谈了些什么内容?‎ 读书益处:‎ ‎①读书要与经验互补;‎ ‎②要讲究读书的方法;‎ ‎③要根据不同的性格和需要做不同的选择。‎ ‎(在小组讨论之后,让一部分学生在全班陈述讨论结果,老师作点拨补充)‎ ‎(2)自主、合作、探究 ‎①精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疑问的语句、内容。‎ ‎②分小组讨论解疑,汇总、对得不到解决的疑问,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3)进一步研讨——找出文中你认为富有哲理的话,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老师可引导学生谈对“读史使人明智……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这句话的理解,并模仿这一句式续写几句话。)‎ 过渡:前文重点谈读书的益处,该怎样读书呢?有人说,读书要“咬文嚼字”也有人说应“不求甚解”,你知道“不求甚解”该怎么理解吗?看看马南邨是怎样理解的。‎ ‎4.快速阅读《不求甚解》,边读边思考:‎ 找出“不求甚解”在本文中的含义 ‎5.学生自主提出有关的问题,分小组研讨。‎ ‎①“好读书” 和“不求甚解” 有什么关系?‎ ‎②肯定“不求甚解” 的方法为什么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③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7.拓展训练 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 ‎①“见风使舵”新解 ‎②“班门弄斧”辩 ‎③“滥竿充数”辩 ‎(明确: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从正名人手,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借题发挥,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见风使舵”一词,多用于那些不讲原则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们赋予“风” 以新的含义,喻指实际情况的变化或者规律,我们可以翻出新意;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掌握方向,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社会主义的航船向前发展。这样联系现实不是大有文章可做吗?“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 的新意。“滥竿充数” 这个成语,也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滥竿之所以能充数,在于欣赏者的水平低下” 的新意。)‎ ‎8.讨论比较。‎ 两篇文章在语言上的不同特点:‎ ‎(1)《谈读书》语言风格平易流畅,灵活地穿插比喻、排比、类比的修辞手法,充分随意的特点。‎ ‎(2)《不求甚解》语言平易亲切,娓娓而谈,用语简约,生动形象。‎ 谈谈自己在学习两篇短文前后的不同感受。‎ 短文两篇 设计二 教学目标:‎ ‎1.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 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2.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 习惯;‎ ‎3.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了解议论文的 常识;‎ ‎4.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1.导人新课 ‎ 2.让一个学生朗读全文,其余的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 ‎①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这位同学读得好在哪里?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3.学生自读《谈读书》主要内容。‎ ‎(1)整体感知——本文的中心话题“读书”,围绕这一话题,谈了些什么内容?‎ 读书益处:‎ ‎①读书要与经验互补;‎ ‎②要讲究读书的方法;‎ ‎③要根据不同的性格和需要做不同的选择。‎ ‎(在小组讨论之后,让一部分学生在全班陈述讨论结果,老师作点拨补充)‎ ‎(2)自主、合作、探究 ‎①精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疑问的语句、内容。‎ ‎②分小组讨论解疑,汇总、对得不到解决的疑问,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3)进一步研讨——找出文中你认为富有哲理的话,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老师可引导学生谈对“读史使人明智……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这句话的理解,并模仿这一句式续写几句话。)‎ 过渡:前文重点谈读书的益处,该怎样读书呢?有人说,读书要“咬文嚼字”也有人说应“不求甚解”,你知道“不求甚解”该怎么理解吗?看看马南邨是怎样理解的。‎ ‎4.快速阅读《不求甚解》,边读边思考:‎ 找出“不求甚解”在本文中的含义 ‎5.学生自主提出有关的问题,分小组研讨。‎ ‎①“好读书” 和“不求甚解” 有什么关系?‎ ‎②肯定“不求甚解” 的方法为什么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③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7.拓展训练 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 ‎①“见风使舵”新解 ‎②“班门弄斧”辩 ‎③“滥竿充数”辩 ‎(明确: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从正名人手,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借题发挥,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见风使舵”一词,多用于那些不讲原则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们赋予“风” 以新的含义,喻指实际情况的变化或者规律,我们可以翻出新意;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掌握方向,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社会主义的航船向前发展。这样联系现实不是大有文章可做吗?“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 的新意。“滥竿充数” 这个成语,也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滥竿之所以能充数,在于欣赏者的水平低下” 的新意。)‎ ‎8.讨论比较。‎ 两篇文章在语言上的不同特点:‎ ‎(1)《谈读书》语言风格平易流畅,灵活地穿插比喻、排比、类比的修辞手法,充分随意的特点。‎ ‎(2)《不求甚解》语言平易亲切,娓娓而谈,用语简约,生动形象。‎ 谈谈自己在学习两篇短文前后的不同感受。‎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目的: ‎ ‎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2.学习写驳论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 ‎ ‎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增强感知、感悟。‎ ‎2.品读法。读重点语句,品味其思想内涵和写法。‎ ‎3.讨论式。在讨论中互相启发。‎ ‎4.探究式。在讨论的基础上,对某个或几个问题变换角度思考,拓展思维。‎ ‎5.比较阅读法。在比较中完成对知识的迁移或延伸。‎ 媒体设计 录音机、电脑、投影仪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导入新课 ‎ 新世纪,申奥成功、加人WTO、国足出线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解题 ‎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 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就发烧,“自觉肋痛”,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可是,健康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实在难能可贵。 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再则,它以这种问句的形式出现,悬而不论,这是很巧妙的。若用陈述句或反问句,则太直白,没有张力;而现在的标题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或也包含投向大众的关切和询问……而这几方面内容又是交织在一起的,这就使标题内涵非常丰富。鲁迅向来擅长在标题上做足文章,这篇也是一样。‎ 三、研习课文 ‎ ‎(一)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解说:这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迅速筛选信息,摄取要点。学习议论文,整体把握的方法之一是初读时迅速圈画出观点和论据。)‎ ‎(二)具体研习,突出重点、难点 ‎1.诵读第1—5段,讨论探究:‎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的力量。‎ ‎ (2)第5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明确:“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检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2.品读第6—9段,讨论探究:‎ ‎(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明确:“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丁。对于这一点,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 ‎ (2)“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明确:“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这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引以为荣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解说:这样可以让学生结合背景深入揣摩语句的深层含义,并学习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揭示深刻的道理。)‎ ‎(三)欣赏品味 ‎1.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 ‎2.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 (四)课堂训练 ‎1.作者用什么方法反驳对方的错误论调?‎ 明确:用了驳论证的方法,即指出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观点,然后正面立论:“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明确: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的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 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驳论文的一种写作方法,理解了鲁迅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阐述,“中国的脊梁”在当时的社会曾大大鼓舞国人的士气,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鲁迅杂文的语言技巧和讽刺手法的运用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四、布置作业 ‎ ‎1.阅读下列一段文字,说说它和本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有什么异同。‎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年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2.分小组搜集资料,写一份调查报告《中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现状调查》。‎ ‎ ‎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设计二 教学目的: ‎ ‎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2.学习写驳论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 ‎ ‎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增强感知、感悟。‎ ‎2.品读法。读重点语句,品味其思想内涵和写法。‎ ‎3.讨论式。在讨论中互相启发。‎ ‎4.探究式。在讨论的基础上,对某个或几个问题变换角度思考,拓展思维。‎ ‎5.比较阅读法。在比较中完成对知识的迁移或延伸。‎ 媒体设计 录音机、电脑、投影仪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导入新课 ‎ 新世纪,申奥成功、加人WTO、国足出线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解题 ‎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 ‎ 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就发烧,“自觉肋痛”,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可是,健康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实在难能可贵。 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再则,它以这种问句的形式出现,悬而不论,这是很巧妙的。若用陈述句或反问句,则太直白,没有张力;而现在的标题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或也包含投向大众的关切和询问……而这几方面内容又是交织在一起的,这就使标题内涵非常丰富。鲁迅向来擅长在标题上做足文章,这篇也是一样。‎ 三、研习课文 ‎ ‎(一)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解说:这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迅速筛选信息,摄取要点。学习议论文,整体把握的方法之一是初读时迅速圈画出观点和论据。)‎ ‎(二)具体研习,突出重点、难点 ‎1.诵读第1—5段,讨论探究:‎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的力量。‎ ‎ (2)第5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明确:“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检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2.品读第6—9段,讨论探究:‎ ‎(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明确:“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丁。对于这一点,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 ‎ (2)“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明确:“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这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引以为荣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解说:这样可以让学生结合背景深入揣摩语句的深层含义,并学习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揭示深刻的道理。)‎ ‎(三)欣赏品味 ‎1.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 ‎2.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 (四)课堂训练 ‎1.作者用什么方法反驳对方的错误论调?‎ 明确:用了驳论证的方法,即指出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观点,然后正面立论:“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明确: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的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 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驳论文的一种写作方法,理解了鲁迅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阐述,“中国的脊梁”在当时的社会曾大大鼓舞国人的士气,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鲁迅杂文的语言技巧和讽刺手法的运用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四、布置作业 ‎ ‎1.阅读下列一段文字,说说它和本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有什么异同。‎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年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2.分小组搜集资料,写一份调查报告《中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现状调查》。‎ ‎ ‎ ‎17智取生辰纲 教学目标:‎ ‎1. 了解分析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 ‎2. 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 理解本文精巧的构思。‎ 教学重点: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教学难点: ‎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赏读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一. 教学导入:‎ 我们周围许多同党都比较喜欢收集印有《水浒》中梁山一百单八好汉图像的精美画片,收集较全者往往引以为豪。我想,大家欣赏的不仅是画片,更主要的是佩服这些好汉的英雄豪气。梁山好汉们殊途同归,但他们各自的出身、地位、命运、投奔梁山的动机却不尽相同。他们当中不乏武艺高强、具有一定教养的军官,青面兽杨志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今天我们就来阅读、学习杨志命运转折的关键一节。‎ 二. 作者简介:‎ 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原籍东都,一说钱塘。曾中进士,做过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家,从事著述。与刘青田为同门师兄弟,青田先生曾仕胡元,施耐庵以为耻,致书诮之,友谊遂绝。施耐庵博通古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相,一切技术无不精通。洪武初,隐于江阴,设馆授徒,从学者甚众。每为人卜决疑难,当验如响;邻近有病者,自往诊视,药之无不愈,群诧为神。自言青田刘伯温长于为政而拙于军旅,中驷材耳。若余不仕则已,仕必文为宰辅,武致将帅,握兵十万定天下,如一棋一局而已。尝取梁山泊故事,著成《水浒》一百二十回,文笔精工,状物肖妙,坊贾喜而刻之,风行遐迩。贾因而致富。此书后展转流入禁中,太祖见而恶之,曰:“此倡乱之书。是人胸中定有逆谋。不除之必贻大患。”密令疆吏捕之。兵至日,耐庵先已遁去,莫知所终。‎ ‎《水浒传》也称《水浒》、《忠义水浒传》。《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它的作者,明人说法不一,有说施耐庵和他的学生罗贯中合作,现在大都认为是施耐庵所作。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它反映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的规律。起义英雄的行动,是由小到大,由个人反抗到集体行动,由无组织到有组织,最后汇成一股浩浩荡荡的起义大军。作者对起义英雄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讴歌,特别是对一些出身下层社会的英雄,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他们受剥削压迫最深重,反抗性也最强,为了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些朝廷的叛逆,所谓“不赦”的罪人,个个可敬可爱,光辉动人。对封建阶级的黑暗势力则尽情揭露,从最基层的郑屠、西门庆等,到上层的梁中书、高廉之流,以及他们的靠山蔡京、高俅,将他们写得丑恶不堪,和梁山英雄形成鲜明的对比。本书结构严整,以官逼民反、替天行道为主线,每一个故事如林冲上山、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纲等章回,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语言以口语为基础,明快,洗练,准确,生动。叙事绘声绘色,极为传神。总的说来全书的艺术水平是不平衡的,后半部不如前半部。‎ 三. 检查预习、指名复述课文 四. 故事情节分析:‎ ‎(一) 两分法:‎ 第一部分(开头到“今日天下怎的不太平”)写杨志在押送生辰纲途中与同伙之间发生矛盾的情形。‎ 第二部分(“杨志却待要回言”到最后)写杨志与晁盖等八条好汉的矛盾。‎ ‎(二) 六分法:‎ 第一部分:故事发生(开头至“今日天下怎的不太平”)杨志押送生辰纲。‎ 第二部分:故事发展(“杨志却待要回言”至“自去一边树下歇凉”)七雄贩枣蒙杨志。‎ 第三部分:故事进一步发展(“没半碗饭时”至“也这般罗唣”)白胜设计诱官军。‎ 第四部分:高潮(“那对过众军汉见了”至“自下冈子去了”)杨志无奈买白酒。‎ 第五部分:结局(“那七个贩枣子的”至“挣不得,说不得”)杨志误失生辰纲。‎ 第六部分:尾声(最后一段)吴用智取生辰纲。‎ 五. 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思考题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思考题2: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 思考题3:如杨志并非无智,那么试分析他失败的关键症结在哪里? ‎ 以上三题实际上涉及了主要矛盾的双方(晁盖等人与杨志),次要矛盾的双方(杨志与军健、老都管、虞侯),故事的主要情节,环境描写的作用等诸多方面。学生如能做出较为贴切的回答,将会有助于对小说内涵的理解。 ‎ 讨论后明确: ‎ ‎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毋庸置疑是用了"智",他们使用的"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 一智用天时。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过了十四五日后(六月初四)"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在短短几行文字中便出现两次"热",天气的特征已得到极其鲜明的表现。所以军汉们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树下睡倒了"。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没有还击之力。 ‎ 而晁盖、吴用等人却早已等候在此,以逸代劳,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 二智用地利。晁盖等人选择了山冈和树林作为劫取生辰纲的最佳地点,自然有其中原因。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切情况。小说中"只见松林里影着一个人"一句中的"影着"足以说明问题。这前两"智"充分说明晁盖、吴用等人做到了知己知彼,且深入调查研究了杨志一行人的行进时间、速度和路线。他们断定在近正午时分,杨志一行人将抵达黄泥冈,而且军汉们将急于进人松林避暑歇息。晁盖、臭用等人为杨志一行人画好了他们情愿也好,不情愿也好都将进入的"伏击圈"。 ‎ 三智用矛盾。同样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这一矛盾。杨志担心生辰纲出事,推迟每天动身时间,让军汉们担着百余斤担子在烈日下行走,还时常用藤条鞭打他们,唯恐在休息时会发生意外,军汉们早已怒忿在胸。虞侯、老都管同样对杨志有强烈不满,杨志一行内部矛盾已达激化。这就注定在松林中休息,无人再去理会杨志的打骂。矛盾致使内部分裂,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此智更能说明晁盖等入运用一二两智的高明、得当,此智亦与前两智密切相关。 ‎ ‎   四智用计谋。前面所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在双方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众人得的是药酒,刘唐与白胜的表演天衣无缝,不能不说是吴用的计谋用到了家。杨志等人在"倒也"声中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持而去就是动弹不得。 ‎ ‎2.杨志并非无"智"。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杨志是个十分精细、警觉且有智谋的"押解官"。 ‎ ‎(1)杨志在"人家渐少"之后,推迟每天动身时间且提前休息(由原来的"五更起身日中歇息"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他宁可逼迫军汉冒酷热前行而落得怨声载道,也要保全生辰纲,无非是怕有人晨光或暮色中偷袭。六月正午,恐怕歹人也不愿活动。 ‎ ‎(2)即使在光天化日下,杨志也尽量减少中途休息,唯恐军汉们心生懒怠,一旦有情况难以应敌。 ‎ ‎(3)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行走,表明他选择了连强盗也不愿行走的艰难路径,以此来保护生辰纲。 ‎ ‎(4)杨志在黄泥冈提醒军汉们此地险要,发现刘唐顿生疑心,唯恐白胜酒中有蒙汗药…… ‎ 以上诸多方面表现杨志用心、用智良苦,实非常人可比。 ‎ ‎3.杨志既不乏智,那么他的"智"最终输给晁盖等人的"智"的原因何在呢?这一关键症结就在杨志内部分化,而晁盖内部团结一心。老都管斥责杨志的一番话,顺应了军汉、虞侯的心愿,而使杨志最终妥协,同意军汉们买酒、喝酒,自己也身受其害。 ‎ 由此可见,杨志的“智"败于晁盖、吴用的"智"下,有诸多的外在因素。 ‎ 总之,通过"智"的"决斗",我们既清楚地看到了不同类型的矛盾,又较准确地把握了个体形象和英雄群像的特征。‎ 智取生辰纲 设计二 教学目标:‎ ‎1. 了解分析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 ‎2. 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 理解本文精巧的构思。‎ 教学重点: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教学难点: ‎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赏读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一. 教学导入:‎ 我们周围许多同党都比较喜欢收集印有《水浒》中梁山一百单八好汉图像的精美画片,收集较全者往往引以为豪。我想,大家欣赏的不仅是画片,更主要的是佩服这些好汉的英雄豪气。梁山好汉们殊途同归,但他们各自的出身、地位、命运、投奔梁山的动机却不尽相同。他们当中不乏武艺高强、具有一定教养的军官,青面兽杨志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今天我们就来阅读、学习杨志命运转折的关键一节。‎ 二. 作者简介:‎ 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原籍东都,一说钱塘。曾中进士,做过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家,从事著述。与刘青田为同门师兄弟,青田先生曾仕胡元,施耐庵以为耻,致书诮之,友谊遂绝。施耐庵博通古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相,一切技术无不精通。洪武初,隐于江阴,设馆授徒,从学者甚众。每为人卜决疑难,当验如响;邻近有病者,自往诊视,药之无不愈,群诧为神。自言青田刘伯温长于为政而拙于军旅,中驷材耳。若余不仕则已,仕必文为宰辅,武致将帅,握兵十万定天下,如一棋一局而已。尝取梁山泊故事,著成《水浒》一百二十回,文笔精工,状物肖妙,坊贾喜而刻之,风行遐迩。贾因而致富。此书后展转流入禁中,太祖见而恶之,曰:“此倡乱之书。是人胸中定有逆谋。不除之必贻大患。”密令疆吏捕之。兵至日,耐庵先已遁去,莫知所终。‎ ‎《水浒传》也称《水浒》、《忠义水浒传》。《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它的作者,明人说法不一,有说施耐庵和他的学生罗贯中合作,现在大都认为是施耐庵所作。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它反映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的规律。起义英雄的行动,是由小到大,由个人反抗到集体行动,由无组织到有组织,最后汇成一股浩浩荡荡的起义大军。作者对起义英雄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讴歌,特别是对一些出身下层社会的英雄,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他们受剥削压迫最深重,反抗性也最强,为了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些朝廷的叛逆,所谓“不赦”的罪人,个个可敬可爱,光辉动人。对封建阶级的黑暗势力则尽情揭露,从最基层的郑屠、西门庆等,到上层的梁中书、高廉之流,以及他们的靠山蔡京、高俅,将他们写得丑恶不堪,和梁山英雄形成鲜明的对比。本书结构严整,以官逼民反、替天行道为主线,每一个故事如林冲上山、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纲等章回,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语言以口语为基础,明快,洗练,准确,生动。叙事绘声绘色,极为传神。总的说来全书的艺术水平是不平衡的,后半部不如前半部。‎ 三. 检查预习、指名复述课文 四. 故事情节分析:‎ ‎(一) 两分法:‎ 第一部分(开头到“今日天下怎的不太平”)写杨志在押送生辰纲途中与同伙之间发生矛盾的情形。‎ 第二部分(“杨志却待要回言”到最后)写杨志与晁盖等八条好汉的矛盾。‎ ‎(二) 六分法:‎ 第一部分:故事发生(开头至“今日天下怎的不太平”)杨志押送生辰纲。‎ 第二部分:故事发展(“杨志却待要回言”至“自去一边树下歇凉”)七雄贩枣蒙杨志。‎ 第三部分:故事进一步发展(“没半碗饭时”至“也这般罗唣”)白胜设计诱官军。‎ 第四部分:高潮(“那对过众军汉见了”至“自下冈子去了”)杨志无奈买白酒。‎ 第五部分:结局(“那七个贩枣子的”至“挣不得,说不得”)杨志误失生辰纲。‎ 第六部分:尾声(最后一段)吴用智取生辰纲。‎ 五. 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思考题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思考题2: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 思考题3:如杨志并非无智,那么试分析他失败的关键症结在哪里? ‎ 以上三题实际上涉及了主要矛盾的双方(晁盖等人与杨志),次要矛盾的双方(杨志与军健、老都管、虞侯),故事的主要情节,环境描写的作用等诸多方面。学生如能做出较为贴切的回答,将会有助于对小说内涵的理解。 ‎ 讨论后明确: ‎ ‎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毋庸置疑是用了"智",他们使用的"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 一智用天时。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过了十四五日后(六月初四)"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在短短几行文字中便出现两次"热",天气的特征已得到极其鲜明的表现。所以军汉们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树下睡倒了"。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没有还击之力。 ‎ 而晁盖、吴用等人却早已等候在此,以逸代劳,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 二智用地利。晁盖等人选择了山冈和树林作为劫取生辰纲的最佳地点,自然有其中原因。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切情况。小说中"只见松林里影着一个人"一句中的"影着"足以说明问题。这前两"智"充分说明晁盖、吴用等人做到了知己知彼,且深入调查研究了杨志一行人的行进时间、速度和路线。他们断定在近正午时分,杨志一行人将抵达黄泥冈,而且军汉们将急于进人松林避暑歇息。晁盖、臭用等人为杨志一行人画好了他们情愿也好,不情愿也好都将进入的"伏击圈"。 ‎ 三智用矛盾。同样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这一矛盾。杨志担心生辰纲出事,推迟每天动身时间,让军汉们担着百余斤担子在烈日下行走,还时常用藤条鞭打他们,唯恐在休息时会发生意外,军汉们早已怒忿在胸。虞侯、老都管同样对杨志有强烈不满,杨志一行内部矛盾已达激化。这就注定在松林中休息,无人再去理会杨志的打骂。矛盾致使内部分裂,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此智更能说明晁盖等入运用一二两智的高明、得当,此智亦与前两智密切相关。 ‎ ‎   四智用计谋。前面所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在双方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众人得的是药酒,刘唐与白胜的表演天衣无缝,不能不说是吴用的计谋用到了家。杨志等人在"倒也"声中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持而去就是动弹不得。 ‎ ‎2.杨志并非无"智"。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杨志是个十分精细、警觉且有智谋的"押解官"。 ‎ ‎(1)杨志在"人家渐少"之后,推迟每天动身时间且提前休息(由原来的"五更起身日中歇息"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他宁可逼迫军汉冒酷热前行而落得怨声载道,也要保全生辰纲,无非是怕有人晨光或暮色中偷袭。六月正午,恐怕歹人也不愿活动。 ‎ ‎(2)即使在光天化日下,杨志也尽量减少中途休息,唯恐军汉们心生懒怠,一旦有情况难以应敌。 ‎ ‎(3)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行走,表明他选择了连强盗也不愿行走的艰难路径,以此来保护生辰纲。 ‎ ‎(4)杨志在黄泥冈提醒军汉们此地险要,发现刘唐顿生疑心,唯恐白胜酒中有蒙汗药…… ‎ 以上诸多方面表现杨志用心、用智良苦,实非常人可比。 ‎ ‎3.杨志既不乏智,那么他的"智"最终输给晁盖等人的"智"的原因何在呢?这一关键症结就在杨志内部分化,而晁盖内部团结一心。老都管斥责杨志的一番话,顺应了军汉、虞侯的心愿,而使杨志最终妥协,同意军汉们买酒、喝酒,自己也身受其害。 ‎ 由此可见,杨志的“智"败于晁盖、吴用的"智"下,有诸多的外在因素。 ‎ 总之,通过"智"的"决斗",我们既清楚地看到了不同类型的矛盾,又较准确地把握了个体形象和英雄群像的特征。‎ ‎18杨修之死 ‎ ‎ 教学目的:‎ ‎1、学习通过故事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掌握一些重点字词 ‎3、初步认识分析事物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课时安排:2‎ 教学重点:‎ ‎1、分析杨修和曹操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2、探讨杨修之死的原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有关的文学常识 。 ‎ 二、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解决学生的质疑。 ‎ 三、 处理字词 四、布置预习题 ‎1、为复述文中的七个小故事作准备。‎ ‎2、为辩论准备材料,男同学持“思考和练习”中的第一个观点,女同学持第二个观点。‎ 第二课时 一、复述故事(10分钟) ‎ 1、 女同学的代表复述前三个故事:‎ ‎①“鸡肋”的故事;②“改修花园”;③“一盒酥”。‎ 2、 男同学的代表复述后四个故事:‎ ‎①“梦中杀人”;②“簏 中物”;③“斩吏出门”;④“代作答教”。‎ 二、完成必答题(抽签选作答的学生)(5分钟)‎ ‎1、(男)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并解释其意义(用幻灯投影)‎ ‎①鸡肋( ) ②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 ③数犯曹操三忌( )‎ ‎2、(女)按拼音填汉字并解释其意义(用幻灯投影)。‎ ‎①竟取匙与众食qí( ) ②操因疑修zèn( ) 害曹丕。③延弃弓cao( ) 刀。‎ 三、完成抢答题(为避免滥答,答错者倒扣10分)(5分钟)‎ ‎1、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抢答后教师明确答案:“身死因才误”是本文的叙事线索。‎ ‎2、叙事的方式有:①顺序、②倒叙、③插叙、④补叙。本文属哪一种方式?‎ 明确:本文的回忆部分是补叙,若放回《水浒传》中,本文则是插叙。‎ ‎3、请找出本文的三个通假字,并指出各与哪个字通假。‎ 明确:“当”通“挡”、“分”通“吩”、“付”通“咐”。‎ 四、展开辩论(20分钟)‎ 男女同学各选出四个同学分别任主辩、 第一副辩、第二副辩、第三副辩。要求提出自己 的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并说明对方观点是不能成立的。‎ ‎(男)杨修恃才放旷,终于招致杀身之祸。‎ ‎(女)曹操借违反军纪之名处死杨修,以消除隐患。‎ 五、在辩论的基础上,总结人物性格特征。‎ ‎(男)总结杨修的性格特征。‎ ‎(女)总结曹操的性格特征。‎ ‎(然后教师明确答案并板书)‎ 杨修:恃才放旷、狂妄轻率、好耍小聪明 曹操:虚伪残诈、老谋深算 六、总结(5分钟)(教师完成)‎ ‎1、分出胜负方。‎ ‎2、明确杨修之死的原因有两点:既是由于杨修恃才放旷,终于招致杀身之祸,也是由于曹操借违反军纪之名处死杨修,以消除隐患,两者缺一不可。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于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该说:前者,即男同学所持观点是内因;后者,即女同学所持观点是外因,两者导致了杨修之死。‎ 七、宣布结束 曹操杀人手段多 曹操年轻时就登上政治舞台,从政、治军四十多年,打了不少仗,杀了许多人。只要他认为于己不利的人,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平民百姓,都格杀勿论,这是有史可查的。当然,为了巩固他的统治,有些是非杀不可的,但他也错杀了不少无辜者,特别是他统一了北方之后,连他的一些功臣也不能幸免。 ‎ ‎《三国演义》对曹操杀人的种种行径,有许多具体的描写。曹操杀人手段之多样,场面之残忍,为历史上所罕见。这对人们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本质,提供了具体的证据。 ‎ 亲自出马,消灭异己。董承等人策划的“衣带诏”事发,曹操以闪电般的行动,把董承、吉平等各家大小七百余人,全部杀光。有的人先是截指割舌,继而枭首弃尸,惨不忍睹。他又亲自入宫,捕杀董妃。献帝求情说:“董妃有五月身孕,望丞相可怜。”曹操不准。伏皇后要求待董妃分娩后才杀,也不行。他当场把董妃勒死。后来,伏皇后也被乱棍打死,家族二百多人被弃市。这种株连家族、祸及胎儿的杀法,为封建社会所特有。 ‎ 纵兵滥杀,报仇泄怨。曹操的父亲曹嵩在徐州附近被陶谦的部属所杀。他为报父仇,发兵打徐州,命令士兵“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戮”。于是,“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弄得尸横遍野,泗水为之不流。 ‎ 借刀杀人,掩人耳目。名士祢衡,赤身露体,当众骂了曹操。曹操恼羞成怒,本想立即杀他。但又怕因此失掉人心,于是就假惺惺地把祢衡荐给刘表。刘表深知其用心,便把祢衡送给黄祖,结果祢衡为黄祖所杀。曹操既达到杀人目的,又让别人代担罪名。这真是狡猾之至! ‎ ‎“梦中”杀人,故作惊讶。一个近侍在曹操午睡时,将他掉落在地上的被子拉起复盖上,他就“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这完全是骗人的把戏。在埋葬这个冤死的近侍时,主簿杨修指着尸体感叹地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一语道破曹操“梦中”杀人的骗局。 ‎ 先纵后杀,嫁祸于人。军中缺粮,一时无法解决。曹操先是叫管粮官王厘逐日克扣军粮,以救燃眉之急。及至军队生怨,曹操知道军粮快要运到,于是,就一刀把王厘的脑袋割下,向全军宣布王厘克扣军粮的“罪状”,以稳定军心。 ‎ 巧立罪名,然后杀之。他的主簿杨修很忠于他,只是因为时时卖弄聪明,揭穿曹操所设的一些骗局,使他恼火。就给杨修一个“惑乱军心”的罪名,把他处死。孔融倚老卖老,自以为是,也被以反叛之名除去,杀他时,连他的两个刚懂世事的孩子也不能幸免。许攸、荀、华佗等许多人,也都被安上种种的罪名后,加以杀害。 ‎ 这些描写,充分揭示出曹操的暴虐本质和狡诈的性格。“一将功成万骨枯”。封建统治者总是在白骨堆上建立自己的宝座。曹操的杀人行径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他作为一个封建统治阶级的艺术典型,仅就杀人手段这一点,也很够资格的了。 ‎ 曹操为什么杀杨修 汉末魏初,在文学上是一个暂时繁盛的时期。所谓建安七子,便是那时候有名的文人。曹操自己也写诗文,加以他善于笼络一班有才名的文人,所以他把许多文人(其中也有方士)都拉拢到自己的身边,为他效劳。建安七子除孔融之外,都是依附于曹操的。 ‎ 曹操一方面把许多文士拉到他身边,但同时,对于那些有傲气、不讲他好话的文人,却很不放心。从他先杀孔融,后杀杨修,便充分说明曹操对敢于反对他的文人的忌恨。 ‎ 孔融依仗自己是孔子后代,当时又很负盛名,他不大把曹操看在眼里。而且,看来他也不大看得起依附曹操的一班文人。这一点,从祢衡口里可以知道。祢衡经常推许孔融和杨修,说“余子碌碌,莫足数也。”这不用说是包括王粲、陈琳等在内的。祢衡同孔融关系很好,他的话当然也反映孔融的观点。 ‎ 孔融比祢衡、杨修大十多岁……他们三人,在当时的文人中算是一派,即,不肯阿谀曹操的一派。祢衡虽年轻,但才气很大,曹操想侮辱他,叫他充当“鼓吏”,结果祢衡把衣服剥光打鼓,反而侮慢了曹操。曹操叫人去找他来,他便拿着一根大棒,坐在曹操军营门前大骂。曹操虽然很火,骂他为“竖子”,并说“孤杀之犹鼠雀耳”,但碍于他的文名,竟不敢杀他,后来送给了刘表,刘表又假黄祖之手把他杀掉。 ‎ 杨修年龄跟祢衡不相上下,但祢衡是个平民,杨修则是洛阳的第一二名的世家,他的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四代都任过太尉。(东汉时,太尉是相当于宰相的官衔)而且,都是有名的忠于汉室的名臣。他父亲杨彪在董卓作乱的时候,为了保护汉献帝,几乎死难。杨修很早就负文名,除了祢衡推崇他的话可证之外,还有曹植写给他的信,也把他同六子并列(孔融除外),说六人都不过著声名于一方,而杨修则是“高视于上京”,可见杨修在洛阳的影响有过于六子。对于这样的人才,不用说,曹操是要罗致的。所以,在建安中,曹操就任他为主簿,那时正是曹操南征北战、戎马倥偬的时候,据说杨修“总知内外”,总是把事情处理得很好。 ‎ 那么,杨修是很愿意替曹操办事的吗?他对曹操的态度怎样呢?我们不妨分析一下。 ‎ 当时,杨修的父亲杨彪还健在;曹操在汉献帝迁都许昌,公卿宴会时,看见杨彪脸上有怒气,便连宴会也不敢参加,悄悄溜掉了。后来以杨彪跟袁术通姻为罪名,诬彪有阴谋,下狱。是孔融极力为之申辩,曹操才不得不释放他。此后,杨彪十多年一直称脚挛,不任事,闲居家中。这些事,杨修会忘记吗?当然不会的。不久,孔融便被曹操杀掉,祢衡也被杀,这在杨修心中,会没有很深的感触吗?当然不可能没有。从这两点看来,杨修虽为曹操办事,不见得内心是尊敬他的;正因为这样,才常常自觉不自觉地“露才”,好像有意告诉曹操,你的本领也不过如此,什么事也瞒不过我。像“鸡肋”那桩公案,就是在这种心理下弄出来的。他有时外出,甚至告诉值班的人,曹操会来查问些什么,怎么回答。结果,曹操所查问的果然不出他所料。这样时间长了,曹操就看穿他内心的隐秘,从而产生恼恨之心。他本人是否预料到这样的后果呢?应该说也可能是预料到了,不过,他到底是一个很有点傲气的人,同孔融、祢衡是气味相投的,因而压抑不住心中的不满罢了。……杨修对于自己的命运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他的知己朋友孔融、祢衡早已死在他前面了。 ‎ 杨修被杀后,有一天,曹操碰到杨彪,问道:“杨公为何瘦得成这个样子?”杨彪回答说:“愧无日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意思是说,我惭愧没有金日那样的远见,(金日的儿子,为汉武帝所喜欢,称为弄儿;后来渐渐长大了,有一天,金日遇见弄儿在殿里同宫女戏耍,他怕将来连累自己,便把弄儿杀死了。)而又还有老牛舐犊的爱子之心呀。曹操听了,很有点下不了台。 ‎ 杨修之死 设计二 ‎ ‎ 教学目的:‎ ‎1、学习通过故事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掌握一些重点字词 ‎3、初步认识分析事物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课时安排:2‎ 教学重点:‎ ‎1、分析杨修和曹操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2、探讨杨修之死的原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有关的文学常识 。 ‎ 二、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解决学生的质疑。 ‎ 三、 处理字词 四、布置预习题 ‎1、为复述文中的七个小故事作准备。‎ ‎2、为辩论准备材料,男同学持“思考和练习”中的第一个观点,女同学持第二个观点。‎ 第二课时 一、复述故事(10分钟) ‎ 1、 女同学的代表复述前三个故事:‎ ‎①“鸡肋”的故事;②“改修花园”;③“一盒酥”。‎ 2、 男同学的代表复述后四个故事:‎ ‎①“梦中杀人”;②“簏 中物”;③“斩吏出门”;④“代作答教”。‎ 二、完成必答题(抽签选作答的学生)(5分钟)‎ ‎1、(男)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并解释其意义(用幻灯投影)‎ ‎①鸡肋( ) ②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 ③数犯曹操三忌( )‎ ‎2、(女)按拼音填汉字并解释其意义(用幻灯投影)。‎ ‎①竟取匙与众食qí( ) ②操因疑修zèn( ) 害曹丕。③延弃弓cao( ) 刀。‎ 三、完成抢答题(为避免滥答,答错者倒扣10分)(5分钟)‎ ‎1、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抢答后教师明确答案:“身死因才误”是本文的叙事线索。‎ ‎2、叙事的方式有:①顺序、②倒叙、③插叙、④补叙。本文属哪一种方式?‎ 明确:本文的回忆部分是补叙,若放回《水浒传》中,本文则是插叙。‎ ‎3、请找出本文的三个通假字,并指出各与哪个字通假。‎ 明确:“当”通“挡”、“分”通“吩”、“付”通“咐”。‎ 四、展开辩论(20分钟)‎ 男女同学各选出四个同学分别任主辩、 第一副辩、第二副辩、第三副辩。要求提出自己 的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并说明对方观点是不能成立的。‎ ‎(男)杨修恃才放旷,终于招致杀身之祸。‎ ‎(女)曹操借违反军纪之名处死杨修,以消除隐患。‎ 五、在辩论的基础上,总结人物性格特征。‎ ‎(男)总结杨修的性格特征。‎ ‎(女)总结曹操的性格特征。‎ ‎(然后教师明确答案并板书)‎ 杨修:恃才放旷、狂妄轻率、好耍小聪明 曹操:虚伪残诈、老谋深算 六、总结(5分钟)(教师完成)‎ ‎1、分出胜负方。‎ ‎2、明确杨修之死的原因有两点:既是由于杨修恃才放旷,终于招致杀身之祸,也是由于曹操借违反军纪之名处死杨修,以消除隐患,两者缺一不可。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于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该说:前者,即男同学所持观点是内因;后者,即女同学所持观点是外因,两者导致了杨修之死。‎ 七、宣布结束 曹操杀人手段多 曹操年轻时就登上政治舞台,从政、治军四十多年,打了不少仗,杀了许多人。只要他认为于己不利的人,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平民百姓,都格杀勿论,这是有史可查的。当然,为了巩固他的统治,有些是非杀不可的,但他也错杀了不少无辜者,特别是他统一了北方之后,连他的一些功臣也不能幸免。 ‎ ‎《三国演义》对曹操杀人的种种行径,有许多具体的描写。曹操杀人手段之多样,场面之残忍,为历史上所罕见。这对人们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本质,提供了具体的证据。 ‎ 亲自出马,消灭异己。董承等人策划的“衣带诏”事发,曹操以闪电般的行动,把董承、吉平等各家大小七百余人,全部杀光。有的人先是截指割舌,继而枭首弃尸,惨不忍睹。他又亲自入宫,捕杀董妃。献帝求情说:“董妃有五月身孕,望丞相可怜。”曹操不准。伏皇后要求待董妃分娩后才杀,也不行。他当场把董妃勒死。后来,伏皇后也被乱棍打死,家族二百多人被弃市。这种株连家族、祸及胎儿的杀法,为封建社会所特有。 ‎ 纵兵滥杀,报仇泄怨。曹操的父亲曹嵩在徐州附近被陶谦的部属所杀。他为报父仇,发兵打徐州,命令士兵“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戮”。于是,“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弄得尸横遍野,泗水为之不流。 ‎ 借刀杀人,掩人耳目。名士祢衡,赤身露体,当众骂了曹操。曹操恼羞成怒,本想立即杀他。但又怕因此失掉人心,于是就假惺惺地把祢衡荐给刘表。刘表深知其用心,便把祢衡送给黄祖,结果祢衡为黄祖所杀。曹操既达到杀人目的,又让别人代担罪名。这真是狡猾之至! ‎ ‎“梦中”杀人,故作惊讶。一个近侍在曹操午睡时,将他掉落在地上的被子拉起复盖上,他就“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这完全是骗人的把戏。在埋葬这个冤死的近侍时,主簿杨修指着尸体感叹地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一语道破曹操“梦中”杀人的骗局。 ‎ 先纵后杀,嫁祸于人。军中缺粮,一时无法解决。曹操先是叫管粮官王厘逐日克扣军粮,以救燃眉之急。及至军队生怨,曹操知道军粮快要运到,于是,就一刀把王厘的脑袋割下,向全军宣布王厘克扣军粮的“罪状”,以稳定军心。 ‎ 巧立罪名,然后杀之。他的主簿杨修很忠于他,只是因为时时卖弄聪明,揭穿曹操所设的一些骗局,使他恼火。就给杨修一个“惑乱军心”的罪名,把他处死。孔融倚老卖老,自以为是,也被以反叛之名除去,杀他时,连他的两个刚懂世事的孩子也不能幸免。许攸、荀、华佗等许多人,也都被安上种种的罪名后,加以杀害。 ‎ 这些描写,充分揭示出曹操的暴虐本质和狡诈的性格。“一将功成万骨枯”。封建统治者总是在白骨堆上建立自己的宝座。曹操的杀人行径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他作为一个封建统治阶级的艺术典型,仅就杀人手段这一点,也很够资格的了。 ‎ 曹操为什么杀杨修 汉末魏初,在文学上是一个暂时繁盛的时期。所谓建安七子,便是那时候有名的文人。曹操自己也写诗文,加以他善于笼络一班有才名的文人,所以他把许多文人(其中也有方士)都拉拢到自己的身边,为他效劳。建安七子除孔融之外,都是依附于曹操的。 ‎ 曹操一方面把许多文士拉到他身边,但同时,对于那些有傲气、不讲他好话的文人,却很不放心。从他先杀孔融,后杀杨修,便充分说明曹操对敢于反对他的文人的忌恨。 ‎ 孔融依仗自己是孔子后代,当时又很负盛名,他不大把曹操看在眼里。而且,看来他也不大看得起依附曹操的一班文人。这一点,从祢衡口里可以知道。祢衡经常推许孔融和杨修,说“余子碌碌,莫足数也。”这不用说是包括王粲、陈琳等在内的。祢衡同孔融关系很好,他的话当然也反映孔融的观点。 ‎ 孔融比祢衡、杨修大十多岁……他们三人,在当时的文人中算是一派,即,不肯阿谀曹操的一派。祢衡虽年轻,但才气很大,曹操想侮辱他,叫他充当“鼓吏”,结果祢衡把衣服剥光打鼓,反而侮慢了曹操。曹操叫人去找他来,他便拿着一根大棒,坐在曹操军营门前大骂。曹操虽然很火,骂他为“竖子”,并说“孤杀之犹鼠雀耳”,但碍于他的文名,竟不敢杀他,后来送给了刘表,刘表又假黄祖之手把他杀掉。 ‎ 杨修年龄跟祢衡不相上下,但祢衡是个平民,杨修则是洛阳的第一二名的世家,他的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四代都任过太尉。(东汉时,太尉是相当于宰相的官衔)而且,都是有名的忠于汉室的名臣。他父亲杨彪在董卓作乱的时候,为了保护汉献帝,几乎死难。杨修很早就负文名,除了祢衡推崇他的话可证之外,还有曹植写给他的信,也把他同六子并列(孔融除外),说六人都不过著声名于一方,而杨修则是“高视于上京”,可见杨修在洛阳的影响有过于六子。对于这样的人才,不用说,曹操是要罗致的。所以,在建安中,曹操就任他为主簿,那时正是曹操南征北战、戎马倥偬的时候,据说杨修“总知内外”,总是把事情处理得很好。 ‎ 那么,杨修是很愿意替曹操办事的吗?他对曹操的态度怎样呢?我们不妨分析一下。 ‎ 当时,杨修的父亲杨彪还健在;曹操在汉献帝迁都许昌,公卿宴会时,看见杨彪脸上有怒气,便连宴会也不敢参加,悄悄溜掉了。后来以杨彪跟袁术通姻为罪名,诬彪有阴谋,下狱。是孔融极力为之申辩,曹操才不得不释放他。此后,杨彪十多年一直称脚挛,不任事,闲居家中。这些事,杨修会忘记吗?当然不会的。不久,孔融便被曹操杀掉,祢衡也被杀,这在杨修心中,会没有很深的感触吗?当然不可能没有。从这两点看来,杨修虽为曹操办事,不见得内心是尊敬他的;正因为这样,才常常自觉不自觉地“露才”,好像有意告诉曹操,你的本领也不过如此,什么事也瞒不过我。像“鸡肋”那桩公案,就是在这种心理下弄出来的。他有时外出,甚至告诉值班的人,曹操会来查问些什么,怎么回答。结果,曹操所查问的果然不出他所料。这样时间长了,曹操就看穿他内心的隐秘,从而产生恼恨之心。他本人是否预料到这样的后果呢?应该说也可能是预料到了,不过,他到底是一个很有点傲气的人,同孔融、祢衡是气味相投的,因而压抑不住心中的不满罢了。……杨修对于自己的命运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他的知己朋友孔融、祢衡早已死在他前面了。 ‎ 杨修被杀后,有一天,曹操碰到杨彪,问道:“杨公为何瘦得成这个样子?”杨彪回答说:“愧无日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意思是说,我惭愧没有金日那样的远见,(金日的儿子,为汉武帝所喜欢,称为弄儿;后来渐渐长大了,有一天,金日遇见弄儿在殿里同宫女戏耍,他怕将来连累自己,便把弄儿杀死了。)而又还有老牛舐犊的爱子之心呀。曹操听了,很有点下不了台。 ‎ ‎19范进中举 ‎ ‎【教学目的】‎ 一、认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批判封建社会趋炎附势的世风。‎ 二、体会运用对比和夸张进行讽刺的方法。‎ 三、体会通过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重点】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如果说《孔乙己》是一个充满笑声的悲剧,控诉了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的罪孽,反映了整个社会的世态炎凉。那么今天,当我们认识又认识一位古代知识分子--范进,他原来也是个下层知识分子,年近半百终于考中了举人,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我们学习从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节选的课文《范进中举》。 ‎ ‎(二)检查预习 ‎1.《儒林外史》是一部怎样的小说?‎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 ‎(三)速读课文,划出描写范进的有关内容。‎ 请同学绘声绘色地复述范进中举后发疯的丑态。‎ ‎(四)讨论:‎ ‎1.范进为什么会发疯?‎ ‎2.范进是怎样的一个人?说出根据。‎ ‎(主要是两点:①热衷功名利禄,梦寐以求跻身于统治阶级行列。所以家中断粮,仍要去参加乡试;一旦中举便乐极发疯。②虚伪。张乡绅送银子,范进“再三推辞”,“才把银子收下”。可张乡绅刚走,“范进即将这银子交与浑家打开看,”可见推辞是假意。)‎ ‎3.孔乙己沦为乞丐,可范进中举了“老爷”,两个人的命运相反,为什么说《范进中举》一文也揭露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毒害?‎ ‎(两个人思想本质是一样的。在封建社会,下层知识分子凭科举道路而改变社会地位的只是极少数,若范进考不中,命运也将是凄惨的。所以写范进中举后而发疯正是从另一个角度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4.通过范进这个艺术形象,我们可以看出这篇作品的主旨是什么?‎ ‎(批判科举制度对整个社会尤其是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第二课时 ‎ ‎ ‎(一)讨论:‎ ‎1.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待他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用胡屠户的语言、行动说明)‎ ‎2.胡屠户是怎样一个人?‎ ‎3.张乡绅为什么对范进又送银子又送房?‎ ‎4.胡屠户和张乡绅都不是主要人物。作品是否对胡屠户着墨过多?是否可以不写张乡绅?‎ ‎(作品通过这两个人物对待范进的态度从侧面揭示出,范进这类知识分子之所以如痴如狂地追求功名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自己成为被巴结、奉承、攀附的权贵,进一步暴露了他们腐朽的灵魂。这两个人的语言和行动更反映了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风气,使作品的锋芒不仅指向科举制度,也指向整个社会,从而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二)学习、讨论作品写作特点 ‎1.你认为这篇课文中哪儿的描写特别精彩?(启发学生充分发表见解)‎ ‎2.文中多处引人发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 ‎①指导学生讨论练习五,体会夸张的讽刺效果。‎ ‎②“不想胡屠户虽然大着胆子打了一下,……连忙向郎中讨了个膏药贴着。”这段文字中是怎样运用夸张的,有何作用?‎ ‎③文中还有何处是夸张?‎ ‎3.本文的讽刺与《孔乙己》一文的讽刺有什么不同?‎ ‎4.本文还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主要体现在哪儿?‎ ‎(两点:①范进中举前后的社会地位;②胡屠户对待范进前后的态度。)‎ ‎5.对比的方法对于表现本文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范进先贱后贵,胡屠户前倨后恭,这种对比深刻而鲜明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主题。)‎ ‎20香菱学诗 教学目标:‎ ‎1.细品黛玉指点香菱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和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从中得到阅读和写作的启发;‎ ‎2.体会文章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的传神之处;‎ ‎3.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悲剧气韵;‎ ‎4.走进《红楼梦》,推介小说经典片段,借助网络,浏览红楼梦相关网站。‎ 教学重点:‎ ‎1.品味诗学传薪,把握写作津梁; 2.把握神态、细节描写。‎ 教学方法:‎ ‎1.反复品读课文,至少精读三到四遍,以写作角度为突破口,把握全篇;‎ ‎2.借助网络,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大多数初读者都会被它的博大精深、纷繁复杂、深奥难懂所吓倒,常常是肃然起敬,望而生畏。没有进人红楼,就永远不知它的真正伟大。‎ ‎2.走进主人公——香菱。‎ 二、探究以下问题:‎ ‎①香菱有着怎样的身世和处境?‎ 明确:香菱是一个从官宦小姐沦为奴婢的悲剧人物。她有着不幸的命运:从小遭受灾 难,被拐卖,又被呆霸王薛蟠生拖死拽弄到家 里,终于沦为侍妾,受尽凌辱和折磨。薛蟠遭 打外出后,香菱住进了大观园,有机会接触大观园内这许多富于才情的少女们,特别是像林黛玉这样的才女,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本文就是从香菱刻苦学诗写起的。‎ ‎②结合作品内容讨论:香菱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找出文中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加以分析。‎ 明确:精华灵秀,悟性极强。学诗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已到了“呆”“疯”“魔”的程度。原来香菱是一个极富文学气质的人,她早就想学诗了,但苦于没有机会,只好自己弄本旧诗,偷空看两首。进人大观园后,深藏在内心的精神饥渴一下子勃发起来,进园的当晚就来找黛玉,希望向黛玉学诗。黛玉热情指导,列举名作让香菱阅读。香菱拿了诗回来“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在黛玉的诱导下,香菱的视野不断扩大,当她进人创作冲动状态时,形象光彩夺目:“连房也不人,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写第三稿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甚至梦中喊出:“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对这个一心扑在诗歌创作中的人物,作者准确地描绘出她的一言一行和神情变化。精神食粮的大量摄人,使香菱的内心充实丰富起来,她悟出了一些道理。香菱的艺术感受力很高,她一读诗,眼前就能出现诗歌中那动人的形象。‎ ‎③通过塑造香菱这一形象,作者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在本文中,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墨,沤歌了香菱这个为精华灵秀所钟爱的薄命女子。香菱这样的人竟然和薛蟠生活在一起!而且受他的凌辱作践。那薛蟠只会胡扯“女儿愁,洞房里撺出了大马猴”之类,是极端粗陋鄙俗之人。香菱的境遇是值得同情和惋惜的。封建社会男女是如此的不平等!‎ ‎④有人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试作分析。‎ 明确:《红楼梦》在描写人物时,女性无疑是最重要的,所以才有人评价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曹雪芹以其精细的雕塑力,创造出许多个性鲜明、优美动人的女性形象。他不仅对袅娜风流的林黛玉,对有着炭火一般热情而被生生扑灭了的晴雯,而且对那个不惜用生命来证明自己清白的尤三姐都充满了强烈的同情和赞美。和封建社会蔑视女子、虐待女子的腐朽思想相反,曹雪芹提出了尊重女性、提高女性地位的新思想,并且歌颂了女子的多才多艺,赞扬了女子反迫害反虐待的斗争精神。他曾这样写到:“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子,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把女子提高到比男子更高的地位。推崇女子,鄙弃男子,这就把几千年来“男尊女卑” 的地位颠倒过来,这样的思想认识对封建统治阶级宣扬的“男尊女卑”“夫为妻纲” 的伦理纲常是一个猛烈的冲击,充分体现出曹雪芹反对封建礼教的超人勇气和远见卓识。‎ 第二课时 ‎ ‎ 一、要求学生默读课文一至两遍,整体感知课文。‎ 香菱学诗 黛玉教诗 香菱求教 理论讲解 香菱谈诗 欣赏指导 香菱做诗 创作扶持 二、要求学生耐心再读课文一至两遍,归 纳作品的主要内容。‎ ‎1.在文中画出黛玉精要概括律诗要点的 句子——讲究基本格律、词句新奇为上、立意 要紧,意趣要真、新、深。‎ ‎2.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完成填空: 是形式,是表象,只有才是精髓。(律诗、词句、立意)‎ ‎3.归纳概括黛玉指导香菱从事学诗实践 活动的要点。多读,“读诗百遍,其义自见”;读名家,精读诗禅、诗仙、诗圣的作品,打好“底子”;要大胆创作,要敢于想像。从以上归纳中,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独特体验。‎ 三、从文章中,我们不仅可以得到诗歌欣赏和创作的相关知识,还可以拓展到语文学习 的其他领域,阅读下面两个片段,说说你得到 哪些启示。‎ ‎(一)‎ ‎《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细 读起来,颇受教益。‎ 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钦住进大观园 后,见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志学 诗”,她“天一亮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 玉改诗”。学习有了一点心得,就立即谈出来, 向别人求教,听取指点帮助。众姐妹们称她为 “诗魔”,拿她取笑,她行之若素。经多次请 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终于写成一首 “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吟月好诗”。 ‎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 ‎(二)‎ ‎…… 《红楼梦》写香菱学诗,进步相当快,这是小说,适应读者的趣味和耐心,不好拖拖拉拉;移到现实,至少就常人来说,就不能这样快。原因之一是,提高要以由读和思来的逐渐积累为资本,这时间越长越好。原因之二是,写也是一种技艺,适用熟能生巧的原则,要多写才能够得进益,多就不能时间短。‎ ‎ ‎ 四、由语文学习领域拓展到一切领域,你还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和收获?以“香菱学诗的启示” 为副标题,写一篇随笔。如“超级老师林黛玉”“做有心人”“转益多师,不耻下问”“持之以恒,积微知著” 等可作为参考题目。‎ 香菱学诗 设计二 教学目标:‎ ‎1.细品黛玉指点香菱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和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从中得到阅读和写作的启发;‎ ‎2.体会文章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的传神之处;‎ ‎3.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悲剧气韵;‎ ‎4.走进《红楼梦》,推介小说经典片段,借助网络,浏览红楼梦相关网站。‎ 教学重点:‎ ‎1.品味诗学传薪,把握写作津梁; 2.把握神态、细节描写。‎ 教学方法:‎ ‎1.反复品读课文,至少精读三到四遍,以写作角度为突破口,把握全篇;‎ ‎2.借助网络,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大多数初读者都会被它的博大精深、纷繁复杂、深奥难懂所吓倒,常常是肃然起敬,望而生畏。没有进人红楼,就永远不知它的真正伟大。‎ ‎2.走进主人公——香菱。‎ 二、探究以下问题:‎ ‎①香菱有着怎样的身世和处境?‎ 明确:香菱是一个从官宦小姐沦为奴婢的悲剧人物。她有着不幸的命运:从小遭受灾 难,被拐卖,又被呆霸王薛蟠生拖死拽弄到家 里,终于沦为侍妾,受尽凌辱和折磨。薛蟠遭 打外出后,香菱住进了大观园,有机会接触大观园内这许多富于才情的少女们,特别是像林黛玉这样的才女,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本文就是从香菱刻苦学诗写起的。‎ ‎②结合作品内容讨论:香菱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找出文中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加以分析。‎ 明确:精华灵秀,悟性极强。学诗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已到了“呆”“疯”“魔”的程度。原来香菱是一个极富文学气质的人,她早就想学诗了,但苦于没有机会,只好自己弄本旧诗,偷空看两首。进人大观园后,深藏在内心的精神饥渴一下子勃发起来,进园的当晚就来找黛玉,希望向黛玉学诗。黛玉热情指导,列举名作让香菱阅读。香菱拿了诗回来“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在黛玉的诱导下,香菱的视野不断扩大,当她进人创作冲动状态时,形象光彩夺目:“连房也不人,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写第三稿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甚至梦中喊出:“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对这个一心扑在诗歌创作中的人物,作者准确地描绘出她的一言一行和神情变化。精神食粮的大量摄人,使香菱的内心充实丰富起来,她悟出了一些道理。香菱的艺术感受力很高,她一读诗,眼前就能出现诗歌中那动人的形象。‎ ‎③通过塑造香菱这一形象,作者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在本文中,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墨,沤歌了香菱这个为精华灵秀所钟爱的薄命女子。香菱这样的人竟然和薛蟠生活在一起!而且受他的凌辱作践。那薛蟠只会胡扯“女儿愁,洞房里撺出了大马猴”之类,是极端粗陋鄙俗之人。香菱的境遇是值得同情和惋惜的。封建社会男女是如此的不平等!‎ ‎④有人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试作分析。‎ 明确:《红楼梦》在描写人物时,女性无疑是最重要的,所以才有人评价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曹雪芹以其精细的雕塑力,创造出许多个性鲜明、优美动人的女性形象。他不仅对袅娜风流的林黛玉,对有着炭火一般热情而被生生扑灭了的晴雯,而且对那个不惜用生命来证明自己清白的尤三姐都充满了强烈的同情和赞美。和封建社会蔑视女子、虐待女子的腐朽思想相反,曹雪芹提出了尊重女性、提高女性地位的新思想,并且歌颂了女子的多才多艺,赞扬了女子反迫害反虐待的斗争精神。他曾这样写到:“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子,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把女子提高到比男子更高的地位。推崇女子,鄙弃男子,这就把几千年来“男尊女卑” 的地位颠倒过来,这样的思想认识对封建统治阶级宣扬的“男尊女卑”“夫为妻纲” 的伦理纲常是一个猛烈的冲击,充分体现出曹雪芹反对封建礼教的超人勇气和远见卓识。‎ 第二课时 ‎ ‎ 一、要求学生默读课文一至两遍,整体感知课文。‎ 香菱学诗 黛玉教诗 香菱求教 理论讲解 香菱谈诗 欣赏指导 香菱做诗 创作扶持 二、要求学生耐心再读课文一至两遍,归 纳作品的主要内容。‎ ‎1.在文中画出黛玉精要概括律诗要点的 句子——讲究基本格律、词句新奇为上、立意 要紧,意趣要真、新、深。‎ ‎2.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完成填空: 是形式,是表象,只有才是精髓。(律诗、词句、立意)‎ ‎3.归纳概括黛玉指导香菱从事学诗实践 活动的要点。多读,“读诗百遍,其义自见”;读名家,精读诗禅、诗仙、诗圣的作品,打好“底子”;要大胆创作,要敢于想像。从以上归纳中,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独特体验。‎ 三、从文章中,我们不仅可以得到诗歌欣赏和创作的相关知识,还可以拓展到语文学习 的其他领域,阅读下面两个片段,说说你得到 哪些启示。‎ ‎(一)‎ ‎《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细 读起来,颇受教益。‎ 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钦住进大观园 后,见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志学 诗”,她“天一亮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 玉改诗”。学习有了一点心得,就立即谈出来, 向别人求教,听取指点帮助。众姐妹们称她为 “诗魔”,拿她取笑,她行之若素。经多次请 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终于写成一首 “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吟月好诗”。 ‎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 ‎(二)‎ ‎…… 《红楼梦》写香菱学诗,进步相当快,这是小说,适应读者的趣味和耐心,不好拖拖拉拉;移到现实,至少就常人来说,就不能这样快。原因之一是,提高要以由读和思来的逐渐积累为资本,这时间越长越好。原因之二是,写也是一种技艺,适用熟能生巧的原则,要多写才能够得进益,多就不能时间短。‎ ‎ ‎ 四、由语文学习领域拓展到一切领域,你还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和收获?以“香菱学诗的启示” 为副标题,写一篇随笔。如“超级老师林黛玉”“做有心人”“转益多师,不耻下问”“持之以恒,积微知著” 等可作为参考题目。‎ ‎21陈涉世家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熟悉课文,疏通文意。 ‎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 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 重点难点:在熟悉课文、疏通文意基础上,通过填空题,达到理解基本内容的目的。用复述主要内容的方法,强化对课文基本内容的理解。 ‎ 策略和方法:1、在熟悉课文的前提下,疏通文意。主要利用正音、断句(读准句中停顿)、范读等方法,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然后,由学生的二人小组试泽全文,流通文意,其中,读不懂的语句,集体解疑。 ‎ ‎  2、充分利用课后练习,将其自然融入课堂教学中,减轻学生负担,落实“训练重点”。 ‎ ‎                第一课时 ‎ ‎  教学重点: ‎ ‎  一、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 ‎  二、了解作者和《史记》。 ‎ ‎  教学过程 ‎ ‎  板书课题和作者:陈涉世家 司马迁 ‎ ‎  一、简介司马迁和《史记》。 ‎ ‎  方法:引导学生看教材注解①。教师适当补充下边内容。 ‎ 作者司马迁, 10岁“诵古文”, 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归来后,初仕郎中,曾出使西南各地。汉武帝元封八年(公元前108年)继承他父亲司马谈的官职,任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等。他博览皇帝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后国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官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他发愤著书,公元前91年完成《史记》。 ‎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年表12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篇,共 526, 500字。在史学和文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  本课《陈涉世家》就节选自《史记》。 ‎ ‎  二、初读课文。 ‎ ‎  1.正音 ‎ ‎  学生参照注解,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 ‎  教师出示卡片(或投影、小黑板)检查卜列字的读音掌握的情况。 ‎ 闾(lǚ)左 谪戌(zhé shù) 当行(háng) 度已失期(duó) ‎ 以数谏(shuò jiàn) 罾(zēng) 间(jiàn) 祠(cí) ‎ 陈胜王(wàng) 忿恚(huì) 笞(chī) 毋 (wù) ‎ 宁(nìng)有种乎 蕲(qí) 谯(qiáo) 会(huì)计事 长吏(lì) ‎ 以应(yìng)陈涉 ‎ ‎    2.试译课文 ‎ ‎  二人小组,结合注解流通大意,并记下看不明白的语句,待全班讨论解决。 ‎ ‎  [说明] 学生分小组疏通大意,教师多给一些时间。其间教师巡视,随时解答一些学生的疑难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只是疏通大意,不需要逐字“对号入座”。指导学生练习在书上做点笔记。 ‎ 课后记:本文较学过的文言文长一些,需要注音的字多。教学过程中,主要要求学生先读注解所注的字音,然后读课文;或学生通读课文,边读边掌握字音;也可以在学生自读后,集体对一些字正音,同时,结合注解,理解其意。有些字的读音,不可能一下子记住,在下边的教学中,随时复习。 ‎ 布置作业: ‎ 完成课后练习一、三。 ‎ ‎                      第二课时 ‎ ‎  教学重点 ‎ ‎  一、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 ‎  二、了解一些词古今的不同意义。 ‎ ‎  教学过程 ‎ ‎  一、检查作业,温习课文。 ‎ ‎  教师出示卡片,或利用投影(小黑板)出示练习一第1题所列的语句,请学生读出句中停顿,并说说句意。 ‎ ‎  (l)发闾左谪戍渔阳900人 ‎ ‎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 ‎  (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词中 ‎ ‎  (4)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绚蕲以东 ‎ ‎  第2题。读下边三组句中A、B两句,注意读出语气(略去句后的标点)。 ‎ ‎  A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 ‎  B.等死,死国可乎 ‎ ‎  A 嗟乎,燕雀安知鸿韵之志哉 ‎ ‎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  A.此教我先威众耳 ‎ ‎  B.且壮土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 ‎  [说明]从检查作业入手,目的是通过朗读,温习课文内容,也为下边将要进行疏通文意(集体)做准备。 ‎ 听教师范读一遍课文。 ‎ ‎  要求:听读时,想每句话的大意,想上节课有问题的语句现在明白了没有;准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 ‎ ‎  二、集体解疑,疏通文意;理解基本内容。 ‎ ‎  学生提出有疑难的语句,全班集体解疑。具体方法: ‎ ‎  一个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或句子,教师鼓励其他同学给这位同学解说明白;同学们都不明白的地方,教师讲解。 ‎ ‎  [说明]让同学之间互解疑难,既使之产生兴趣,又利于培养独立学习的习惯。 ‎ ‎  二人小组,讨论课后练习二,填空。 ‎ ‎(l)起义的导火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戍卒在开赴渔阳途中遇雨失期) ‎ ‎(2)陈胜认为起义将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 ‎(①秦二世杀太子扶苏,引起人民群众对秦王朝的更大不满;③楚人怀念楚将项燕,有强烈的复国愿望) ‎ ‎(3)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办法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 ‎ ‎(①将写有“陈胜王”的布条置鱼腹中,戍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②吴广在驻地旁的丛词中,狐呜呼口:“大楚兴,陈胜王。”) ‎ ‎  (4)是起义的第一步;接着用。作为动员群众起义的口号。 ‎ ‎(并杀两尉;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 ‎ 集体讨论填室内容。 ‎ ‎  [说明]能将上面每个空填准,对课文内容就有了基本理解,教师不需要在这方面作过多讲解。集体讨论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再读“阅读指导”,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 三、了解古今词义的不同。 ‎ ‎  完成课后练习五第1题为主要内容。 ‎ ‎  教师出示投影或小黑板,写上如下样子: ‎ 涉水时(年轻) ‎ 亦死(逃亡) ‎ 令吴广(暗地) ‎ 中停停语(处处) ‎ ‎(将军身披坚执锐(自己、亲自) ‎ ‎  要求:为每组配上一句现代汉语,每句中要用上加点词,然后在句后括号内,注明现代汉语的意思。 ‎ ‎  [说明]指导学生利用现代汉语词典,了解古今的词义有何不同。教师不必细讲,学生能按要求做了,就达到了目的。 ‎ ‎  四、复述课文的内容。 ‎ ‎  要求:(1)用现代白话复述;(2)复述要突出事件的重要环节和关键之处。可参考前边所做的填空练习。 ‎ ‎  [说明]串译课文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只解决疑难,以此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读习惯和善于利用注解的习惯。应该说,做到这些,课文大意学生已能明白了。用复述的形式,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基本内容。能够复述占主要情节,即说明达到了教学目的。 ‎ ‎  课后记:学科综合给课堂带来生机同时,也增加学生负担,如何处理好这两者关系,也是现今以及以后所探讨的课题。 ‎ 布置作业 在本上翻译第三段。 ‎ 课后心得:‎ 陈涉世家 设计二 教学目的:‎ ‎  一、熟悉课文,疏通文意。‎ ‎  二、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  三、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教学要点:‎ ‎  一、了解作者和《史记》‎ 二、了解一些词古今的不同意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 一、简介司马迁和《史记》。‎ ‎  方法:引导学生看教材注解①。教师适当补充下边内容。‎ 作者司马迁, 10岁“诵古文”, 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归来后,初仕郎中,曾出使西南各地。汉武帝元封八年(公元前108年)继承他父亲司马谈的官职,任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等。他博览皇帝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后国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官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他发愤著书,公元前91年完成《史记》。‎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年表12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篇,共 526, 500字。在史学和文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本课《陈涉世家》就节选自《史记》。‎ ‎ 二、初读课文。‎ ‎  1.正音 ‎  学生参照注解,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  [说明]本文较学过的文言文长一些,需要注音的字多。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先读注解所注的字音,然后读课文;或学生通读课文,边读边掌握字音;也可以在学生自读后,集体对一些字正音,同时,结合注解,理解其意。有些字的读音,不可能一下子记住,在下边的教学中,随时复习。 ‎ ‎  2.试译课文 ‎  二人小组,结合注解流通大意,并记下看不明白的语句,待全班讨论解决。‎ ‎  [说明] 学生分小组疏通大意,教师多给一些时间。其间教师巡视,随时解答一些学生的疑难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只是疏通大意,不需要逐字“对号入座”。指导学生练习在书上做点笔记。‎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三。‎ 第二课时 ‎  ‎ ‎ 一、检查作业,温习课文。‎ ‎  教师出示卡片,或利用投影(小黑板)出示练习一第1题所列的语句,请学生读出句中停顿,并说说句意。‎ ‎  (l)发间左谪戍渔阳900人 ‎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  (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词中 ‎  (4)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绚蕲以东 ‎  第2题。读下边三组句中A、B两句,注意读出语气(略去句后的标点)。‎ ‎   A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   B.等死,死国可乎 ‎   A 嗟乎,燕雀安知鸿韵之志哉 ‎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A.此教我先威众耳 ‎   B.且壮土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  听教师范读一遍课文。‎ ‎  要求:听读时,想每句话的大意,想上节课有问题的语句现在明白了没有;准备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 二、集体解疑,疏通文意;理解基本内容。‎ ‎  学生提出有疑难的语句,全班集体解疑。具体方法:‎ ‎  一个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或句子,教师鼓励其他同学给这位同学解说明白;同学们都不明白的地方,教师讲解。‎ ‎  二人小组,讨论课后练习二,填空。‎ ‎(l)起义的导火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戍卒在开赴渔阳途中遇雨失期)‎ ‎(2)陈胜认为起义将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①秦二世杀太子扶苏,引起人民群众对秦王朝的更大不满;③楚人怀念楚将项燕,有强烈的复国愿望)‎ ‎(3)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办法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 ‎(①将写有“陈胜王”的布条置鱼腹中,戍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②吴广在驻地旁的丛词中,狐呜呼口:“大楚兴,陈胜王。”)‎ ‎  (4)是起义的第一步;接着用。作为动员群众起义的口号。‎ ‎(并杀两尉;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 集体讨论填室内容。‎ 三、了解古今词义的不同。‎ ‎  完成课后练习五第1题为主要内容。‎ ‎  教师出示投影或小黑板,写上如下样子:‎ 涉水时(年轻)‎ 亦死(逃亡)‎ 令吴广(暗地)‎ 中停停语(处处)‎ ‎(将军身披坚执锐(自己、亲自)‎ ‎  要求:为每组配上一句现代汉语,每句中要用上加点词,然后在句后括号内,注明现代汉语的意思。‎ 四、复述课文的内容。‎ ‎  要求:(1)用现代白话复述;(2)复述要突出事件的重要环节和关键之处。可参考前边所做的填空练习。‎ 五、布置作业 ‎  ‎ ‎22唐雎不辱使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读一读写一写本文的字词;‎ 能力目标:借助注释和工具疏通文意。‎ 重点难点:体会秦王和唐雎这两个对立的人物在性格上的反衬作用。‎ 策略和方法:朗读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电影《我的一九—九》中著名外交家顾维均的故事?引出他“不辱使命”,然后,列举众多“不辱使命”的外交者,如硕相如、鲁仲连、周恩来等,以引出唐雎和课题。 ‎ 二、简介作者,释题 ‎ ‎1.《战国策》:战国时代国别体史书。原有《国事》《国策》《短长》等不同名号,共有33篇。西汉成帝时,刘向根据战国末年的纵横家著作整理编辑而成。 ‎ ‎2.辱:辱没。‎ 三、教师范读课文 ‎ 解决以下字音: ‎ 唐雎 怫然 免冠徒跣 以头抢地 休寝 缟素 色挠 ‎ 四、整体感知:‎ ‎1.你是如何评价唐雎的?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哪个? ‎ ‎2.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 五、研读赏析:‎ ‎1.听录音带,学生跟读第一段。 ‎ ‎2.采用老师讲述为主的方法,疏通以下字词。 ‎ 安陵君其许寡人 ‎ 大王加惠 ‎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 秦王不说 ‎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 ‎①细读秦王的话,体会一下,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心吗? ‎ ‎②秦王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请恰当推测一下。 ‎ ‎③安陵君以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求? ‎ ‎④请概括第一段的段意。‎ ‎4.学生齐读第一段。 ‎ 六、学习课文第二段 ‎ ‎1.男生齐读第二段。‎ ‎2.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翻译全段,引导学生理解以下词句:‎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 请广于君 ‎ 而君逆寡人,轻寡人与 ‎ 虽千里之地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 ‎ ‎3.讨论以下问题: ‎ ‎①细读秦王对唐雎说的话,回答:秦王认为自己对安陵君是什么态度?安陵君对他又是什么态度? ‎ ‎②你认为秦王说的是真心话吗?为什么? ‎ ‎③唐雎是如何反驳的。 ‎ ‎④注意比较一下:唐雎的理由和安陵君的理由有何异同。 ‎ 七、布置作业 ‎ 第二课时 ‎ 一、简单回顾—卜课时内容,引入新课 ‎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 ‎1.女生齐读课文。 ‎ ‎2.学生结合注释自读第三段。 ‎ ‎3.师生互相提问,弄懂重点词句的意义。 ‎ 秦王佛然怒 ‎ 大王能尝闻布衣之怒乎 ‎ 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 怀怒未发,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 挺剑而起 ‎ ‎4.指名口译全段,教师予以订正和评价。 ‎ ‎5.思考以下问题: ‎ ‎①秦王说的“天子之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 ‎②秦王为什么要说“天子之怒”呢? ‎ ‎③唐雎一连举了专诸、聂政、要离等三个人物,其目的是什么? ‎ ‎④“若士必怒……今日是也。”表现了唐雎的什么精神? ‎ ‎⑤讨论:唐雎说,怀怒未发,休棱降于天,你认为正确吗?为什么呢? ‎ ‎6.学生齐读第三段。 ‎ 三、学习课文第四段 ‎ ‎1.教师范读课文。’ ‎ ‎2.学生自由散读第四段,然后迅速笔译第四段。教师巡堂,随时解决学生的疑问。 ‎ ‎3。思考讨论:面对唐雎严厉反击,秦王有什么行动和言语? ‎ 明确:面对唐雎的反击,秦王软弱了,“色挠”“长跪而谢之”以及他说的“徒以有先生也”,都说明了他的外强中奸、色厉内荏的内心世界。‎ ‎4.秦王的反映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什么好处? ‎ 明确:从侧面刻画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的智勇超群、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 ‎ 四、学生齐读课文,思考 ‎ ‎1.人物的对话主要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 ‎ 明确:主要用了夸张、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 夸张: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 排比;夫专诸刺王潦也……苍鹰击于殿上。‎ 对偶: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 ‎2.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语言的力量,使人物的对话具有强大的说服力,体现了雄峻奇伟的语言风格。 ‎ 课后心得:‎ ‎23隆中对 教学设想 ‎《隆中对》是《诸葛亮传》的前一部分文字,题目是后加的。虽是节选,但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洞察时势和远见卓识,表现他善于根据客观形势制定建国方针,以统一天下 文章第4段“隆中对策’’摆事实,讲道理,理由充足,结论明确,对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和说理能力大有好处。教学时应结合这一段进行必要的读写训练。‎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古今词义变化现象,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应结合课文,并联系过去学过的文言文讲正确,讲清楚。‎ 学习本文还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诸葛亮在青年时期就有远大抱负、非凡才能和卓越见识,并从中受到教益,立志培养自己成为有用之才。‎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前准备,布置预习要求 ‎1.准备一幅《三国形势图》,标明课文中提到的这些人当时所占据的地盘。‎ ‎2.要求学生课前认真朗读课文,结合看注释,查字典,初步体会各段的主要意思。‎ 二、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解题。‎ 引导学生看课文注释①,补充以下要点:‎ ‎1.陈寿,曾在蜀任观阁令史,蜀亡后,仁晋任著作郎,平阳侯相,累官至治书侍御史。他博采旧闻,综合当时各国史料,进行考核取舍,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有名。‎ ‎2.“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三、结合《三国形势图》,简介当时的政治形势 ‎1.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广大农民不堪忍受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纷纷举行起义,规模最大的为公元184年的黄巾起义。‎ ‎2.各地豪强武装在镇压农民起义军过程中,占据地盘,互相混战,形成割据局面。当时势力较大的军阀有袁绍、袁术、公孙瓒、刘表、孙坚和他的儿子孙策、孙权、吕布、张鲁、刘璋、马腾、曹操等。以袁绍势力为最大,占有现在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土地,刘表占有现在湖北省荆州一带,孙坚占有长江下游的南部,张鲁占有现在陕南川北的汉中一带,刘璋占有现在的四川。‎ ‎3.曹操有雄才大略,又利用他的特殊地位(汉献帝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00年官渡之战中,以几万兵力击败袁绍的几十万大军,到了公元206年,完全占有袁绍的地盘,几乎控制了整个黄河流域,成为势力最强的军阀。‎ ‎4.刘备靠镇压黄巾起家,纠集了几千人马,但没有地盘,先后依附曹操、袁绍等人,公元201年,到荆州依附刘表。公元207年,经徐庶推荐,三次到隆中(襄阳县城西二十里)访问诸葛亮(“三顾茅庐”‎ ‎),向诸葛亮请教复兴汉室的大计,并请他出山辅佐自己。课文即记载了第三次会见时谈话的内容 四、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在听课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下列生字、通假字的音、形、义。‎ ‎⑴陇:lǒng,通“垄”。田地分界的稍稍高起的小路(《陈涉世家》“辍耕之陇上”),在耕地上培成一行一行的土埂,在上面种植农作物。本文中“陇”和“亩”结合在一起,泛指田地。‎ ‎⑵好:hǎo,喜欢。‎ ‎⑶颍:yǐng,不要写成“颖”‎ ‎⑷就:接近,趋往,动词,与现代汉语作副词“就”的解释不同。‎ ‎⑸诣:yì去到,一般用于到上级或所尊敬的人的地方去。‎ ‎⑹屏:bǐng,屏弃,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 ‎⑺颓:tuí,崩坏,倒塌。‎ ‎⑻度:duó,估计、衡量。‎ ‎⑼信:通“伸”,伸张。‎ ‎⑽用:因(此)。‎ ‎⑾猖獗:颠簸受挫。和现在的通用义不同,要特别注意。‎ ‎⑿胜:shēng,尽。‎ ‎⒀数:shǔ,计算。‎ ‎⒁挟:xié,挟持,控制。‎ ‎⒂沔:miǎn,水名。‎ ‎⒃会:guì,指会稽郡,今浙江北部。‎ ‎⒄殆:dài,大概(另一义为危险)。‎ ‎⒅资:资助,给予,动词,现在通常和别的词结合作名词用。‎ ‎⒆暗:àn,昏暗,愚昧。‎ ‎⒇殷:yīn,富裕。‎ 五、教师逐句领读课文,学生在跟读时要注意句中的停顿和重音 六、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重音和停顿 七、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对着注释,试着口译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本堂课引导学生边读边口译课文,要求采用直译法,忠实原意,字字落实;针对学生理解的不确切或有困难的地方加以点拨,并重点提示下列词、句,要求学生加深理解,注意积累,掌握规律。‎ 一、介宾短语作补语,翻译时要移到谓语前。‎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 ‎2.“欲信大义〈于天下〉)”——想要在天下人面前伸张大义 ‎3.“曹操比〈于袁绍〉”——曹操和袁绍相比。‎ ‎4.“信义著〈于四海〉——威信和正义在全国都很显著。‎ 二、几个难句 ‎1.“跨州连郡者”——指控制几个州郡的地方军阀。州、郡,均为当时的地方行政区 域。‎ ‎2.“将军岂愿见之乎?”“将军岂有意乎?”——两个“岂”字都不能译为“难道”,应译为“可”,表示一种委婉而期待的语气。(一说“岂”,相当于“其”,表语气,亦通。)‎ 三、学生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整理笔记,掌握并积累重点提示的词和句子。‎ ‎2.熟读第3、4段。‎ 课后心得:‎ 隆中对 设计二 教学目的:‎ ‎1.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2.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教学重点: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教学步骤:‎ ‎ ‎ 第一课时 一、 导人新课:‎ 放录音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在学习之前,问一问学生,了解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词语、对联、诗歌、故事?‎ 二、检查预习,学生齐读课文。‎ 三、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所有的人物名字。‎ 四、学生讨论回答:‎ 亮、管仲、乐毅、崔州平、徐庶元直、先主(刘备)、董卓、曹操、袁绍、孙权、高祖、刘邦、刘表、刘璋、张鲁、关羽、张飞 五、如此众多的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的身份、地位是怎样?请同学们分成四人小组,探讨这个问题,记得提供原文根据。‎ 诸葛亮:隐居隆中,种田人。(“亮躬耕陇亩”)‎ 管仲、乐毅:春秋战国有名的将相,辅佐国君成霸业,诸葛亮自比二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崔州平、徐庶元直:是诸葛亮的朋友(“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先主(刘备):是帝室的后代,其父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以光复汉室为由屯兵新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为什么?请在原文中找答案。‎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撅,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 董卓:杀死东汉少帝刘辩,独掌大权,导致天下大乱。(“自董卓以来……不可胜数)‎ 曹操:开始没有名声,兵力也弱,现在有百万军队,挟持皇帝号令诸侯。(“曹操比于袁绍……挟天子而令诸侯)‎ 袁绍:汉末冀州牧,几十万军队与几万人作战,大败(老师补充官渡之战)。‎ 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占据江东,是江东之主。(“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 高祖:刘邦,西汉开国皇帝。‎ 刘表:荆州牧 刘漳:益州牧,昏庸懦弱。(“刘璋暗弱”)‎ 张鲁:占据汉中,在益州的北面,国富民强却不知爱惜。(“张鲁在北,……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关羽、张飞:师补充:是刘备的手下。(“关羽、张飞等不悦……羽、飞乃止”)‎ 六、人物的身份、地位现在都清楚了,问问学生,对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刘备来说,哪些人特别重要?(曹操和孙权、刘表、刘漳、张鲁)‎ 七、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进一步熟悉人物,自己查阅相关历史书籍,了解当时的背景。找出文中的地名,画一张地形草图,能体现大致方位即可。‎ 第二课时 一,学生交流所找的地名,根据课文,分析当时情形。(这部分以学生分组讨论为主,需要老师的引导)‎ 博陵、颖 、新野、江东、荆州、南海、吴公、巴蜀、益州 ‎1.亚.博陵、颖川:分别是崔州平徐庶的家乡。提一下即可,古人常将家乡级在人名前面。‎ ‎2.新野:刘备屯兵之所。为什么刘备会屯兵这里?他怎么会见到诸葛亮?用文中话回答,并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有助于理解课文第二、三段)‎ ‎3.江东:孙权占据的地方。‎ ‎4.荆州:北面靠着汉水、沔水;东面与吴会相连,西面与巴郡蜀郡相通,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北据汉、沔…??此用武之国)‎ ‎5.益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二、出示三国形势图,(虽此时还没有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可以帮助学生有大致的方位概念)‘‎ 三、请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将上节课的人物与本节课的地名结合起来,参照地图,分析形势,当一回军事指挥家,为处在困境中的刘备出一条妙计。‎ 曹操 北方(兵力雄厚,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孙权 据江东,已经三世,国显民附 可以为援 刘表 据荆州用武之国,不能守 刘璋 据益州险塞,暗弱 可攻荆益 张鲁 在益州北面,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 有利条件 刘备 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思贤如渴 四、参照课文,将你的计策与诸葛亮的对照一下,看看诸葛亮对天下形势有怎样的分析。‎ 五、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策略?(要有原文根据)‎ 曹操:今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 任用贤能 可援不可图 刘表:据荆州用武之国,却不能守。‎ 刘漳:据益州险塞,暗弱 张鲁:在益州之北,民殷国富却不知存恤。‎ 第三课时 一、再读课文,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 二、通过一番精彩的对话,我们初步了 解了诸葛亮,你如何评价他?与同学交流 一下。‎ 三、完成课后练习一、三。‎ 四、发《三国演义》第37、38回的资料, 做比较阅读。课下写小短文,探讨一下史学家 和文学家笔下的诸葛亮有什么不同?‎ 五、建议:学完《出师表》一文,可与本 文结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再次解读历史人 物诸葛亮。‎ 与本文相关资料:‎ ‎1.诗词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2.诸葛武侯祠对联:‎ 日月同悬出师表 风云常护定军山。‎ 青山绕郭宜龙卧 翠柏参天有鹤来。‎ 有庐堪千古 读策定三分。‎ 草庐卧龙,王佐动先主三顾 兰田生玉,英才起吴帝唯称。‎ 梁父吟成高土志 出师表见老臣心。‎ ‎3.词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故事: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空城计。。‎ ‎5.补充:官渡之战。八月,袁绍大军推进至官渡,双方攻守激战,对峙数月,十月,袁绍谋士许攸愤然降曹,献计偷袭袁军屯粮地鸟巢(今河南原阳东北)。曹操当即亲率步骑连夜奔袭乌巢,尽焚袁军粮秣(参见乌巢之战)。袁军乌巢大败,军心震恐,部将张、高览阵前降曹,瞬时全线崩溃。曹操趁热反攻,大获全胜,歼灭袁军7万余人,袁绍率余部渡河北逃,从此一蹶不振(见官渡之战)。此战,‎ 曹操展出奇兵,顽强坚持正面固守,创造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24出师表 教学目的 ‎  一、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和亲贤臣、远奸佞,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等进步主张,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  二、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法以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 ‎  三、了解“表”的有关知识,掌握形容词的活用和“以”的用法。‎ 教学设想 ‎  一、介绍背景和疏通文义结合起来,突破重点词句,然后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领会内容大意。‎ ‎  二、采用“读读,讲讲,议议”的教学方式,在读、讲、议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艺术特色。‎ ‎  三、课文的重点是第一部分,在讲清第一部分的前提下,第二部分可以采用练习法进行教学,第三部分让学生自读背诵。‎ ‎  四、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 ‎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表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正所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文天祥《正气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 ‎  二、教师范读全文(最好能背诵),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学生产生激情。‎ ‎  三、解题。‎ ‎  1 什么叫“表”?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 ‎  明确: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  2 诸葛亮是什么心情下写《出师表》的?‎ ‎  明确: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  四、分析结构,归纳段落。‎ ‎  关于本文的结构,教师要引导学生着眼于“出师”二字。具体地说,一是要看作者对出师后国内政事的安排;二是要看作者说明出师的理由。这两个问题弄清楚了,全文的脉络也就清晰地显示出来。‎ ‎  明确:可将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  第一部分(1—5段),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 ‎  第二部分(6、7段)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  第三部分(8、9段),明确各方面的责任,向后主提出恳切的期望,总结全文。‎ ‎  五、讲读第1段 ‎  1 学生对照注释,自读第1段。教师补充注释。‎ ‎  疲弊:疲弱困乏。诚:的确、确实。危急存亡:形势危机,决定存亡。侍卫之臣:陪侍、保卫皇帝的近臣。不懈:毫不懈怠,忠于职守。忠志之士:忠心的将士。志,士心。忘身:奋不顾身。盖:副词,原来,表示解释原因。追:追念。报:报答。宜:应该。圣:古时臣下对帝王的尊称。恢宏:使志士之气发扬光大。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谏:臣下给皇帝提意见。‎ ‎  2 学生讲述大意。‎ ‎  3 讨论问题:‎ ‎  (1)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为什么说“益州疲弊”‎ ‎  明确:说是“危急存亡之秋”,是因为:①先帝中道崩殂;②天下三分;③益州疲弊。‎ ‎  诸葛亮的战略思想是联吴抗曹。但吴国在猇(xiāo)亭(今湖北宜都)战役(即《三国演义》)中讲的“大意失荆州”“火烧连营八百里”故事)夺走了荆州全部地区,益州的豪强和南方的夷族统治者也乘机发动叛乱。这时,魏已牢固地控制着全国的中心地区即黄河流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吴控制长江中下游,经济力量也比较雄厚;只有蜀偏安于西南一隅,处于不利地位。所以说“益州疲弊”。‎ ‎  (2)诸葛亮为什么向后主提出“开张圣听”?‎ ‎  明确:一为发扬光大先帝遗德,激励振奋忠心为国的臣下士气;二为避免阻塞“忠谏之路”。“以光先帝遗德”的“以”表示目的,可译成“来”;“咨臣以当世之事”的“以”表凭借,可译成“用”。‎ ‎  4 分析本段的层次。‎ ‎  板书:‎ ‎  六、布置作业。‎ ‎  1 熟读、背诵第1段。‎ ‎ 2 预习2—5段。‎ 第二课时 ‎  一、检查第1段背诵情况。‎ ‎  二、讲读第2段。‎ ‎  1 指定学生讲述这一段的大意,并点拨下列词语:‎ ‎  宫中:借指皇帝宫廷里的官员。府中:借代丞相府的官员。陟罚臧否:陟,上升,提升官吏;罚,惩罚;臧,善;否,恶。臧、否用作动词。合起来即罚臧否,奖善惩恶。异同:偏义词,意即“不一致”。昭:表明,显示。形容词(明显)活用为动词。‎ ‎  2 分析这一段的结构层次。‎ ‎  板书:‎ ‎  三、讲读第3—5段。‎ ‎  1 齐读后指名学生讲述大意。‎ ‎  2 教师重点点拨有关词句:‎ ‎  此皆良实:良,善良;实,诚实。这里指善良、诚实的人。形容词作动词。以遗陛下:以之遗陛下,省略句。裨补阙漏:裨、补,同义词,补助、弥补。阙漏,缺点和疏漏之处。阙,同“缺”。有所广益:广和益都是形容词作动词,扩大增多。全句的意思是:得到更多的成效。悉以咨之:悉,全部,都;咨,询问。悉以咨之,即“悉以之咨之”,都拿来问他们。所:处所。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这就是西汉兴旺发达的原因啊!所以,……的原因。倾颓:衰败,垮台。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作法感到痛心遗憾。这里包含着必须吸取前代皇帝“亲小人,远贤臣”的反面教训。作者不便提及刘禅的“亲小人”,因而称引先帝,以先帝的“叹息痛恨”来引起刘禅深思。‎ ‎  3 分析这三段的结构层次。‎ ‎ 板书:‎ ‎  四、讨论问题。‎ ‎  诸葛亮写这篇表文的主要用意(主旨)是什么?‎ ‎  明确:主要用意是希望后主“亲贤臣,远小人”。其理由是:(1)“开张圣听”“严明赏罚”是对刘禅“亲小人”而言;(2)在人事安排上,为刘禅创造了“亲贤臣”的条件,强调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3)亲贤远佞思想是贯穿全篇的。结尾部分,要刘禅听取贤臣的“兴德之言”。‎ ‎  五、布置作业。‎ ‎  1 熟读2—5段。‎ ‎  2 预习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 第三课时 ‎  一、检查背诵情况,指名背诵第5段。‎ ‎  二、自读第6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  1 选择题。‎ ‎  (1)“卑鄙”的意思是( )‎ ‎  A (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  B 见识浅陋 ‎  C 地位低下。‎ ‎  D 低微而鄙俗。‎ ‎  (2)“尔来”的意思是( )‎ ‎  A 从那时以来 B 你来 C 算来 D 从来 ‎  (3)下列句中“顾”的解释相同的两句是( )‎ ‎  A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B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  C 将军宜往驾顾之 ‎  D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4)下列句中“以”的解释相同的两句是( )‎ ‎  A 先帝不以臣卑鄙 ‎  B 一儿以日初时远,而日中时近也 ‎  C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D 今以蒋氏观 ‎  E 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 ‎  F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5)“不求闻达于诸侯”这句话的意思是( )‎ ‎  A 不谋求听到关于诸侯的事情 ‎ B 不谋求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  C 不谋求让人知道我到诸侯那里去了 ‎  D 不想与诸侯商量大事 ‎  (6)“先帝不以臣卑鄙……遂许先帝以驱驰”全句的意思是( ‎ ‎  A 自己很有才能,因而先得先帝看重 ‎  B 追术当年三顾之遇,表明忠于蜀汉的历史原因 ‎  C 先帝恩宠备至,自己感恩戴德 ‎  D 赞扬先帝的知遇之恩,委婉批评后主不器重自己 ‎  2 “二十有一年”中的“有”同 。‎ ‎  3 将“咨”字组成一个双音合成词,将“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缩为一个成语。‎ ‎  合成词: 成语:‎ ‎  4 翻译“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参考答案:‎ ‎  1 (1)D (2)A (3)A、C (4)A、F (5)B (6)B 2 又 3 咨询 三顾茅庐 4 (略)‎ ‎  三、指名学生说说第7段的大意。教师重点讲解有关词句:‎ ‎  以伤先帝之明:以致损伤了先帝的知人之明。‎ ‎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让我能用尽自己平庸的才智,铲除奸邪凶顽的敌人。庶,差不多。‎ ‎  四、讨论问题。‎ ‎  1 北伐中原的条件是什么 ‎  明确: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  2 “受命以来……深入不毛”这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今天应该怎样认识?‎ ‎  明确:这句话概括了作者“受命以来”的心情和行动,说明他时刻以“报先帝”为念,深感使命沉重,不敢顾惜自己,努力做好“北定中原”的准备工作 ‎  五、分析第三部分的结构层次。‎ ‎  板书:‎ ‎  六、布置作业。‎ ‎  背诵第三部分,预习第四部分。‎ 第四课时 ‎  一、检查背诵情况。‎ ‎  二、讲读8、9段。‎ ‎  1 学生朗读这两段课文,并指名讲述大意。‎ ‎  2 教师重点点拨:‎ ‎  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以,表示目的,译为“来”。‎ ‎  3 分析结构层次。‎ ‎  板书:‎ ‎  三、归纳中心思想 ‎  明确:本文以恳切的言辞劝告刘禅认识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从而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大业。‎ ‎  四、归纳写作特点。‎ ‎  1 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 ‎  第一部分寓情于议,第二部分寓情于事,最后一部分谈各方面的责任,也表达了完成先帝遗愿的决心。具体说来有三方面特点。‎ ‎  (1)反复提及刘备的遗言、“遗德”、“遗诏”,在文章的重要关节无不提及“先帝”,处处从先帝说起,时时提先帝遗训。全文仅600多字,竟先后13处提及先帝。其作用是勉励刘禅“光先帝之遗德”,“深追先帝遗诏”,以完成先帝未竟大业。‎ ‎  (2)常从自身的经历、体验和感情谈起,以自己忘身忧国的一腔忠贞来作为对后主的激励。‎ ‎  (3)处处从“陛下”的帝业、威望、声誉着想。‎ ‎  由于上面三个特点,使本文达到了“忠言不逆耳,辞切见情深”的艺术效果,使刘禅再昏庸糊涂也当欣然听取,甘愿采纳。‎ ‎  2 语言朴素无华,字斟句酌。‎ ‎  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是:‎ ‎  (1)与受表者的对象有关。刘禅本人的年龄识见,文化素养,决定了该文语词朴实,叮咛周备。‎ ‎  (2)写表与受表者之间特殊关系,决定了该表委婉、恳切、字勘句酌的特点。诸葛亮是后主的臣,但又是后主的长辈,刘备临终时云“以父事之”。‎ ‎  陆游云:“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  五、布置作业。‎ ‎  1 归纳《出师表》的合成词。‎ ‎  2背诵全文。‎ 课后心得:‎ 出师表 设计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解题、背景、作者、表 ‎2.指导阅读、分段 ‎3.分析理解1、2段,理解字句,指导朗读背诵,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4.了解诸葛亮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的进步主张,初步领会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学习他的爱国精神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阅读、分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 ‎ ‎1.教师范读课文(最好能背诵),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学生产生激情。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老师的读法,并画出生字词。‎ ‎2.指导学生朗读(片断),要求富有感情。‎ 三、检查预习: ‎ ‎1.要求一生简介“表”的有关常识 ‎2.一人简述本文的写作背景 ‎3.一人简介诸葛亮 四、指导划分层次结构 ‎ 引导学生围绕“出师”二字来分段(问题1),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供参考:第一,在国家危急的形势 下,作者出师前向后主提出哪几条治国建议?第二,作者采用什么方式向刘禅陈述他出师的理由的?第 三,在说明出师的理由之后,作为臣下,是否还要请求皇上批准他出师并表达这次出师的决心?‎ ‎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独立思考,拟出初步答案 ‎2.同组交流,取长补短(段意不要求统一)‎ ‎3.抽样提问,师生共评(同时板书)‎ 第一部分(1-5)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 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五、理解分析第1、2自然段 ‎1.学生结合注释自译课文1、2段(问题2、3),教师补充以下词语:‎ 疲弊:指国家贫穷衰弱 秋:关键时刻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盖:原来 ‎2.提问四人各对译课文1、2段,学生进行评价更正,教师肯定小结 ‎3.思考问题:‎ (1) 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 ‎ ‎ (2)作者指出当时蜀国的形势如何?内外大臣如何表现?内外大臣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大臣如此,做国君的应如何做?作者提出的两条建议是什么?(问题4-9)‎ 教师抽个别中下生提问,再请中下生补充,不行再请中上生小结 板书:开张圣听(广开言路)赏罚严明 ‎4.指导分析“以”的连接用法 ‎(1)教师复习“以”的介词用法---“用、把、拿、凭”等。‎ ‎(2)分析“以”连词的用法 学生思考这两段中的“以”哪些表达目的,哪些表达结果。‎ 教师提问,学生不同意见可补充 板书:以:表目的(用来)---以光先帝遗德,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表结果(以致)---以塞忠谏之路也 ‎5.指导背诵:‎ ‎(1)要求学生理清每一段内的意义层次,顺着因果和作者思路默想、记忆、背诵。‎ 如:形势危急---大臣表现---两条建议 ‎(2)学生试着自己背 ‎(3)抽优生背 ‎(4)全班齐背 ‎6.老师总结:引导学生学生诸葛亮的爱国精神。‎ 六、布置作业:‎ A.熟练习背诵1-2段,准备默写 A.预习翻译3-7段 ‎ 第二课时 ‎ 教学目标:‎ ‎1.分析课文3-5段,归结第一部分内容;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 ‎2.学习6、7段。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理解“寓情于议”和“寓情于叙”的写作方法 ‎4.学习诸葛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指导自己的行为 重点难点:了解作者亲贤臣远小人的进步主张教具; 理解“寓情于议”和“寓情于叙”‎ 教学过程:‎ 一、检查默写1-2段(2)‎ 一人上黑板,其他在下面写 二、分析课文3-5段 ‎1.指导朗读,要求有层次感 ‎ 二优生分别读第3第4段后齐读第5段。 ‎ ‎2.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问题1) ‎ 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教师提出几个问题抽查:‎ 是以: 痛恨: 所以: 计日而待: 良实: 亲贤臣,远小人 ‎3.思考:第3、4两段写什么?第5段作者又提出了什么建议? (问题2、3) ‎ 师生共同分析,边分析边板书:‎ 荐贤臣:宫中之事---先帝简拔之臣---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营中之事---先帝称能之臣---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提建议:亲贤远佞(正反教训)‎ ‎4.小结第一部分: ‎ ‎(1)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治国大计,特别是第三条“亲贤远佞”是作者反复强调的。这三条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的。‎ ‎(2)讲解“寓情于议”的特点:诸葛亮谈形势,教方法,摆先帝任贤事实,引历史经验教训,其目的都是希望后主能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的道理。这种把诚挚的感情、殷切的期望融合于摆事实、讲道理中的论证手法,就是“寓情于议”。作者之所以采用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意在使后主能容易接受建议,达到规劝目的。‎ 三、分析第二部分:‎ ‎1.创设情境: ‎ 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万分感激,平时又言听计从,临终时也曾把儿子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也一直在努力报效刘备的知遇之恩,所以一生竭尽所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试图为刘备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下面我们再学习6、7两段,看诸葛亮是如何表述他的知遇之恩的。‎ ‎2.教师补充几下注释,学生思考自译课文: ‎ 躬耕:亲自耕种.闻达:声名远扬 庶竭:希望竭尽 尔来:从那时到现在 托付不效:交给的任务没有完成 ‎3.复述诸葛亮的经历(根据课文内容)‎ 要求一位表达能力强一点的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4.独立思考问题:两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叙述的对象以及叙述的内容是什么?(要求扣课文中句子回答)‎ 昔日:生平志向 ‎ 感激原因 ‎ 廿年经历 报先帝忠陛下 ‎ 当今:出师理由 ‎ ‎5.讲解“寓情于叙”‎ 如下所述,这两主要是追述21年来的经历,陈述出师的理由, 抒发报先帝忠陛下的心愿。表达方式是寓情于叙。例如第6段在叙述生平志向、 感激的原因之后,又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这句充满感情的话,既高度概括了他追随先帝、为之奔走的艰难历程,又抒发了他感恩报效的一片忠心。‎ ‎6.讨论问题:“受命以来.....深入不毛”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精神? 今天应该怎样认识?‎ 引导学生从作者忠君的同时看到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努力学习,完成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7.小结第三部分层次:回顾历程,抒发感激之情 表示伐魏决心,报先帝忠陛下 五、布置作业 ‎ A:课后背诵课文3-7段;预习翻译8、9段 B:默写课文3-7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理解8、9段。培养说话艺术(委婉)‎ ‎2.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3.背诵,练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抽一中等生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二、理解分析第三部分 ‎1.学生齐读8、9段,要求读出作者感情及诚意,创设情境,进入新课。‎ ‎2.指导翻译第8段:这一段翻译较难,老师要多做些点拨 学生先独立翻译,教师给予指点,后集体讨论解决 ‎3.分析第8段层次:师生共析:‎ 第1句是自请“出师”,表达“讨贼兴复”的决心,意志坚定 第2句是两个分句,是分清责任,提出期望 第3句表达感激之情 板书:请命出师----表决心 叮嘱陛下:用贤臣---兴德之言 宜自谋---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遗诏 表达感激之情 ‎4.讨论:如果第1句话后面用分号,“以彰其咎”后面用句号,好不好?‎ 明确:不好。一是不能分清内外责任,二是不能突出作者请命出师的决心,三是 内外大臣“兴德之言”顺势提出希望“陛下亦宜自谋”,不致使刘禅反感。 ‎ 自由发言,有道理就行 三、朗读指导,进行背诵:‎ 同样要求注意层次性,采用多种方式背诵相结合 四、布置作业 A、默写全文(可分段进行)‎ B、熟练背诵全文 ‎25词五首 望江南 江城子 渔家傲 破阵子 武陵春 望江南 ‎【晚唐】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干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这是一首写离情愁思之词。一个女子,清早梳妆打扮,倚靠栏杆,眺望江面,期待着爱人的帆船归来。然而从早晨到日暮。干帆过尽,始终不见爱人踪影,因而"肠断白苹洲。“过尽干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是写景抒情,生动含蓄地刻划出了思妇对爱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过尽干帆,可见思妇望江时间过长。她独倚江楼眼望江面对每一只船都寄予了深切的厚望。希望朝思暮想的爱人正在那驶过来的某一只小船上,但热切的希望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过尽千帆皆不是“皆不是”三个字包含了多少情思。有焦灼而又充满希望的等待,有失望苦恼的无奈,其情之深之真,可想而知。不言相思而相思之情毕现。”斜晖脉脉水悠悠"境界扩大,于广阔的画面之中包蕴了丰富的内容。干帆过后,不见爱人,看帆徒使人伤感,不看也罢,她把目光投向那水天相接的远处,但见一抹斜阳静静地照着江面,江水无语东流。面对此景,“此时无声胜有声”,主人公孤独寂寞之感便真切呈现于读者眼前。‎ 渔家傲①‎ ‎【宋】范仲 塞下秋来风景异,②‎ 衡阳雁去无留意。③‎ 四面边声连角起,④‎ 千嶂里,⑤‎ 长烟落日孤城闭。⑥‎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⑦‎ 羌管悠悠霜满地。⑧‎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 ‎  ①此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词名。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每句用韵,声律谐婉。 ‎ ‎②塞下:边地。风景异:指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③衡阳雁去的倒文。湖南衡阳县南有回雁峰,相传雁至此不再南飞。见王象之“‎ 舆地纪胜”卷五十五。 ‎ ‎④边声:马嘶风号之类的边地荒寒肃杀之声。角:军中的号角。 ‎ ‎⑤嶂: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 ‎⑥长烟:荒漠上的烟。 ‎ ‎⑦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勒:刻石记功。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 ‎⑧羌管:羌笛。霜满地:喻夜深寒重。‎ 品评:‎ ‎   一○三八年西夏昊称帝后,连年侵宋。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一○四○年,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延州当西夏出入关要冲,战后城寨焚掠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中。此词可能即作于知延州时。原有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欧阳修尝称为“穷塞外之词”(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一)。但流传至今的却只有此词。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而景中有情;下片着重抒情,而情中有景。这恰与《苏幕遮》仿佛。但它的题材与风格却是有别于《苏幕遮》的。首句“寨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地域、时令及作者对边地风物的异样感受。次句“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这是托物寄兴。接着,“四面边声”三句,用写实的笔法具体展示出塞外风光,而着重渲染战时的肃杀气象。“长烟落日”,画面固不失雄阔,但续以“孤城闭”三字气象顿然一变,而暗示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过片后“浊酒一杯”二句,写戍边将士借酒浇愁,但一杯浊酒怎能抵御乡关万里之思?久困孤城,他们早已归心似箭,然而边患未平、功业未成,还乡之计又何从谈起?‎ ‎ “羌管悠悠”句刻划入夜景色,而融入其中的乡恋益见浓重。“人不寐”二句,直道将军战士之感伤,并点出他们彻夜无眠、鬓发染霜、泪下如霰的正是这种感伤之情。不言而喻,此词表现边地的荒寒和将士的劳苦,流露出师老无功、乡关万里的怅恨心声,其情调与唐人建功异域、追奔逐北的边塞诗迥不相同。‎ ‎ 但范仲淹到延州后,选将练卒,招抚流亡,增设城堡,联络诸羌,深为西夏畏惮,称“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此词慷慨悲凉,同样表现了他抵御外患、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而更值得重视的则是,范仲淹以其守边的实际经历首创边塞词,一扫花间派柔靡无骨的词风,为苏辛豪放词导夫先路。‎ 江城子 密州出猎①‎ ‎【宋】苏轼 ‎ 老夫聊发少年狂。 ‎ 左牵黄, ‎ 右擎苍。② ‎ 锦帽貂裘, ‎ 千骑卷平冈。 ‎ 为报倾城随太守,③ ‎ 亲射虎, ‎ 看孙郎。④ ‎ 酒酣胸胆尚开张。⑤ ‎ 鬓微霜, ‎ 又何妨。 ‎ 持节云中, ‎ 何日遣冯唐。⑥ ‎ 会挽雕弓如满月,⑦ ‎ 西北望, ‎ 射天狼。⑧ ‎ 作者 ‎ ‎ 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仁宗朝进士,曾知密州、徐州、湖州、颍州、杭州等地,官至礼部尚书。一生历尽仕途坎坷: 神宗年间,以“作诗讪谤朝廷”罪贬置黄州;哲宗年间,又以“为文讥斥朝廷”罪远谪惠州、儋州。卒谥文忠。他是宋代最为著名的作家,诗、词、文皆独步 一时。其词雄阔超旷,横放杰出,于传统的花间词风外别立一宗。又以诗入词,开拓词境,推尊词体,对北宋词坛多所革新。 ‎ 注释 :‎ ‎ ①密州:今山东诸城。 ②黄:黄犬。苍:苍鹰。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 ‎ ③汉羽林军戴锦蒙帽,穿貂鼠裘。这里与下句“千骑”均指苏轼的随从。‎ ‎ ④报:告、语。倾城:指全城观猎的士兵。 ⑤孙权曾亲自射虎于凌亭,这里 ‎ 借以自指。 ⑥节:符节。汉时冯唐曾奉文帝之命持节复用魏尚为云中太守。‎ ‎ 这里以冯唐自比,有不服老与赴边的两屋意思。 ⑦会:当。如满月:把弓拉足,表示有力。 ⑧古时以天狼星主侵掠,这里以天狼喻西夏。 ‎ 品评: ‎ ‎   出猎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但他平素报国立功的信念却因这次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场弯 弓杀敌了。苏轼任密州知州刚四十岁。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 直要求大用于世。当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1070),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四年,陷抚宁诸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 宋与西夏的战事。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壮的壮词。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孔武刚建的英雄气了。苏轼对此也颇为自负,他在密州写给好友鲜于侁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是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就是指的这首词。‎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注释:‎ 武陵春:调名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所述武陵渔人游历桃花源事。又名《武林春》。《词谱》以毛滂词为正体。双调,四十八字,平韵。 ‎ 尘香:尘土里有落花的香气。 ‎ 双溪:水名,在今浙江金华城南。 ‎ 拟:准备。 ‎ 舴艋舟:小船。 ‎ 评解:‎ 这是词人晚年避乱金华期间,时在绍兴四年(1134)金与伪齐合兵南犯以后所作。其时,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尽,作者孑然一身,历尽乱离之苦,在连天烽火中飘泊流寓,历尽世路崎岖和人生坎坷,所以词情极为悲戚。清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二评曰:“悲深婉笃,犹令人感伉俪之重。”所论甚切。‎ 上片极言眼前景物之不堪,心情之凄苦。首句用笔极为细腻:其意不过是说风吹花落,却不从正面着笔,而落墨于“风住”、“花已尽”的结局。尘土因花落而香,说明落花遍地,而这又反照出风之狂暴。一句中有三层曲折,确是匠心独动。次句写日色已高,而犹“倦”‎ 于梳头,从侧面揭示情怀之苦、心绪之乱,笔法略同于其早期词作《凤凰台上忆吹箫》中的“起来慵自梳头”,但一为生离之愁,一为死别之恨,巨细深浅均有所不同,作者在遣辞上易“慵”为“倦”,正显示了二者之间的差别。三、四两句是漱玉词中并不多见的直抒胸臆之笔。之所以一改含蓄风格,当是因为汹涌澎湃的情潮已漫出心堤,无法遏制,只好任其自由渲泄。“物是人非事事休”,说明她生活中原有的美好东西已尽皆丧失,无一留存,虽是放笔直书,却具有高度的概括力。‎ 下片进一步表现悲愁之深重。闻说”二句宕开一笔,写自已有意泛舟双溪,观赏春光,精神似稍振起。但“只恐”二句复又折回,跌衬出更趋深重的愁情。“愁”本无形,难以触摸,而今船载不动,则其重可知、其形可想。这是其构思新颖处。此外,下片中“闻说”、“也拟”、“吸恐”六字前后勾连,也是揭示作者内心活动的传神笔墨。‎ 全词充满“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表现了她的故国之思。构思新颖,想象丰富。通过暮春景物勾出内心活动,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悲愁之多。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遂为绝唱。‎ 集评:‎ ‎《唐宋词百首详释》:全词婉转哀啼,令人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本非悼亡,而实悼亡,妇人悼亡,此当为千古绝唱。 ‎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本词感情深切真挚,构思新颖巧妙,语言浅近而含蓄深沉,无论是直抒愁苦之情或细写内心的微妙变化,都很生动感人。 ‎ 破 阵 子 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注释: ‎ 吹角连营:各个军营接连响起号角声。 ‎ ‎“八百里”句:广布八百里范围的将士分熟肉吃。麾下:部下。炙:烤熟的肉。 ‎ ‎“五十弦”句:各种乐器齐奏军歌。翻:演奏。塞外声:雄壮悲凉的军歌。 ‎ ‎“沙场”句:秋天在战地检阅军队。 ‎ ‎“马作”句:战马像“的卢”那样跑得飞快。的卢:刘备的战马,曾“一越三丈”使刘备脱险。 ‎ ‎“弓如”句:弓弦像惊雷那样响。 ‎ ‎“了却”句:完成了皇帝托付的天下大事(指收复中原)。 ‎ ‎“赢得”句:获得了不朽的荣誉。 ‎ 这首词是写给他的朋友陈同甫(陈亮)的。首句叙写了现实生活,“看剑”表现他不忘收复中原的大事。从“梦回”句起到“赢得”句止,通过写梦,从各个角度来想象抗金军队的雄壮军容和自己为国家立下不朽功勋。结句笔锋急转,“可怜白发生”是梦醒后的叹息,表达了雄志未筹而年纪以老的境况。这首词闪烁着爱国主义的光辉,情调激昂,描绘生动,形象鲜明,用词精炼,艺术造诣很高。‎ 课后心得:‎ 词五首 设计二 教学目标:‎ ‎1、 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 ‎ ‎2、 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 ‎3、 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 ‎ 教学重、难点: 作品的思想内涵 课时安排: 2课时 ‎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 在我国古代,往往不同的时代有这个时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代的代表性文学体裁是诗,还有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今天我们来集中学习一下几首词,体会一下这种体裁的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 二、 检查预习: ‎ 三、 朗读 ‎ ‎1、 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将这五首词浏览通读一遍。 ‎ ‎2、 教师范读。 ‎ ‎3、 学生齐读。 ‎ ‎《望江南》‎ ‎1、 文学常识 ‎ ‎(1)作者简介。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人。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 ‎ ‎(2)花间派。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他们多写闺情。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     派”。 ‎ ‎2、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补充指正。 ‎ 文章大意: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 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 ‎3、体会文章写作特色。 ‎ ‎(1)教师提问:“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 ‎ ‎(投影展示)“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 ‎ ‎         “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 ‎ ‎          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 ‎ ‎          你认为白频洲会是一个什么地方? ‎ ‎ (2)学生讨论。 ‎ ‎(3)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总结指正,必要的时候,教师要予以讲解。 ‎ ‎(4)答案提示: ‎ ‎      “女为悦己者容”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 ‎ ‎“独”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 ‎ ‎“过尽千帆皆不是”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 ‎ 从“斜晖”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从全文,我们却能读出,以前她可能在这里等过,而以后,她也将继续她的等候,直到爱人归来。 ‎ 白频洲又可能是她和爱人分手的地方。 ‎ ‎(5)教师总结:本文短短27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时间,从清晨到黄昏;景物,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频洲;就人物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显示了它高度概括、凝练的特点。另外,这首词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 ‎《武陵春》‎ ‎1、 朗读这首词。 ‎ ‎2、 文学常识: ‎ ‎        本文选自《李清照集校注》,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 ‎ 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 ‎ 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 ‎ 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 ‎ 中原的怀念。本词是她后期的作品。 ‎ ‎3、 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 ‎ 文章大意: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日色已晚,自己仍无心梳洗。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我也想去那里泛舟,怕的是双溪上那舴艋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的哀愁。 ‎ ‎4、 思考: ‎ ‎(1)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而文中作者却“日晚倦梳头”,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 ‎ ‎(2)“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 ‎(3)本文是如何抒发作者感情的? ‎ 学生思考、讨论,发表意见,教师指正。 ‎ 答案提示:(1)梳洗罢,是一种信心,一种希望,而“倦梳头”是一种放弃,一种对生活毫无兴趣的悲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满怀愁绪。两篇文章都用同一个典型细节来反映主人公的心态,应该学习这种写法。 ‎ ‎(2)“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三个词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又紧紧抓住了作者的心。 ‎ ‎(3)作者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抒情,即间接抒情。也有直接抒情,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使文章的风格既含蓄又直朴、率真。 ‎ ‎5、 总结:这两首有什么相同之处? ‎ 学生可各抒己见,教师总结。 ‎ 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 ‎ 教师进一步引申:词发展到后来兴盛的时候,人们将词分为两大派:婉约派和豪放派。今天我们学的词接近婉约派的风格。下一次课我们将体会一下豪放派的作品风格。 ‎ 六、 质疑问难。 ‎ 七、 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诗句,请列举并说明其特点。 ‎ 八、 布置作业:背过这两首词,熟读其他三首,争取背过。 ‎ ‎                     ‎ 第二课时 一、 检查导入: ‎ 检查学生背诵默写。 ‎ 二、 学生自学其他三首。 ‎ ‎1、 交流自己搜集的文学常识。 ‎ ‎(1)范仲淹(980--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州吴县人。范仲淹散文、诗、词均有名篇传世,其词存世不多,仅三首比较完整,但意境宏阔,气象雄奇,以反映边塞风光和征战劳苦见长。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我们学过《岳阳楼记》,其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2)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我我们学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本文写于他密州作太守时。政治上不得意。 ‎ ‎(3)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著有《稼轩词》,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占领,年轻时参加抗金军,后来提出抗金主张一直未被采纳。 ‎ ‎2、 通读这三首词,讨论大意。不明白的地方提问。 ‎ 文章大意:《渔家傲》,上片描写塞下景色,边塞秋天景色与中原不同,大雁过早向衡阳飞去,毫不留恋,风吼、马嘶,同号角声连在一起,构成塞下特有的声音。夕阳西下时,坐落在群山中的小城紧紧关闭了城门。下片抒情他们离家万里,但燕然未勒,功业未成,没有办法回去,夜色已浓,羌笛悠悠,将军和征夫们难以入睡,乡下思想之泪。 ‎ ‎《江城子》 ‎ 作者自称老夫,暂且发发少年的狂气,左手牵着黄犬,右臂上架着苍鹰,戴上锦蒙帽,穿上貂鼠裘,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飞快的越过山冈。为回报人们倾城出来观看太守狩猎,他要象当年孙权那样亲自挽弓射虎。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两鬓间出现一点白发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朝廷能象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那时我一定会为国效力。 ‎ ‎《破阵子》 ‎ 作者夜里酒醉后挑亮灯光观看宝剑,早晨醒来听到众多军营里传来的号角声,想起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听乐器奏出塞外的歌曲。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准备战斗。战场上骑着飞快的的卢马,猛力拉曼霹雳做响的雕弓。他要为朝廷完成统一大业,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可是自己已经年近半百,还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吗? ‎ ‎3、 把握三首词的感情。 ‎ ‎(1) 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下片抒情言志。这三首词上片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特点? ‎ ‎(2) 下片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有何异同? ‎ ‎(3) 这三首词总体上有什么异同? ‎ 学生讨论,教师答疑。 ‎ 答案提示: ‎ ‎(1)《渔家傲》:塞下景色:寒冷、荒凉、戒备森严。 ‎ ‎《江城子》:打猎:雄壮、开阔。 ‎ ‎《破阵子》:回忆军旅生活:豪放、激烈,具有英雄气概。 ‎ ‎    ‎ ‎(2)《渔家傲》:思乡,爱国,渴望建功立业。 ‎ ‎《江城子》: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爱国。 ‎ ‎《破阵子》:渴望建功立业,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 相同:爱国,渴望建功立业,为国效力。 ‎ 不同:《渔家傲》与思乡紧紧联系。 ‎ ‎       《江城子》中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 ‎《破阵子》更多的是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 ‎(4) 总体分析: ‎ 相同:感情上来讲,都与爱国紧密联系。 ‎ 风格上豪放、开阔、雄壮。 ‎ 不同:感情的侧重点略有不同。 ‎ 三、 质疑问难。 ‎ 四、 拓展延伸: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古人还有很多人书写自己爱国的激情,请举出几个爱国事例或爱国诗句。 ‎ 五、 布置作业:背诵这五首诗,课后查询有关豪放词和婉约词的相关资料。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