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1.气候变化 (1)含义:长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2)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 (3)时间上的差异: 时间尺度 特点 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 千年、万年甚至上亿年 时间跨度大,周期长 近现代气候变化 十年至百年 目前人们最为关心的气候变化 2.近现代气候变化 (1)时间尺度:19 世纪末至今。 (2)变化特征:虽有波动,但总的趋势是在变暖。 (3)主要原因: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的数量增加,主要是二氧化碳。 [温馨提示] 近现代气候变暖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人为原因是主要原因。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1.使海平面上升 (1)原因:冰川融化和海水热膨胀。 (2)影响:改变海岸线,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2.影响农业生产 具体影响 分布 有利 积温增加,作物生长期延长,作物产量提高 高纬度地区、国家 不利 使某些地区干旱加重,造成供水不足,农作物减产 中低纬度地区、国家 3.影响水循环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 三、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1.具体措施 多使用清洁能源 植树种草 防止森林火灾 避免浪费,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 公共交通工具 2.意义 延缓气候变化 减轻气候变化的危害 知识点 一 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1)该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提示:该漫画反映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冰川大量融化,企鹅将会失去生存的家园。 (2)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主要原因是人类大量的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一、全球气候变化阶段分析 从时间尺度划分看,通常把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阶 段,如下表所示: 时期 图示 变化特点 地质时期(距今 1万年以前) 波动变化;冷暖干湿相互交 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历史时期(近 1 万年以来) 两次较大波动:公元前 5000 年到公元前 1500 年为温暖 期;15 世纪以来为寒冷期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3 近现代(近一两百年来) 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降水 变化显著(温带、热带增加, 亚热带减少) 二、近现代全球气温升高的原因 1.自然原因:太阳辐射的变化,火山活动等对全球变暖有着影响。 2.人为原因:近现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影响 气候变化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如下图: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 答下题。 1.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的气候变化,该地经历了( ) A.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B.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干冷—湿冷—干冷交替变化 解析:选 A 温暖期,树木生长速度快,年轮稀疏;寒冷期,树木生长速度慢,年轮稠 密。图中年轮呈现出稀疏—稠密—稀疏的特征,则对应的气候为温暖—寒冷—温暖。 下图是 CO2浓度曲线(①)与全国温度曲线(②)、黄河流域温度曲线(③)、江苏省温度曲 线(④)、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温度曲线(⑤)比较图。 读图回答 2~3题。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4 2.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 CO2浓度变化呈( ) A.正比关系 B.正相关关系 C.反比关系 D.负相关关系 3.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不一致说明( ) A.CO2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B.纬度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C.海陆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D.海拔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解析:2.B 3.A 第 2 题,由图中可以直接看出,CO2浓度呈上升趋势,四个地区的温 度也呈波动上升趋势,故它们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第 3 题,由图可知,四个地区气温变化状 况与 CO2浓度的变化虽呈正相关关系,但并非完全同步,这说明 CO2浓度是影响气温变化的 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还有其他因素影响气温的变化。 知识点 二 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及对策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2015 年 11 月 30 日,第 21 次联合国气候变化缔约方大会(COP21)在法国巴黎开幕,此 次会议的主旨是制定首个全球性气候公约,适用于所有缔约方 2020 年后的国际气候变化。 在全球变暖加速的情况下, 巴黎气候大会可能是人类可以遏制地球变暖的“最后一次机 会”。 (1)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理环境会产生哪些影响? 提示:会使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的低地;对农业生产和水循环也会产生影响。 (2)为遏制地球变暖,我们可采取哪些措施? 提示:主要是节能减排、植树造林。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一、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5 2.对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 3.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 1962 年~2007 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 读图完成 1~2 题。 1.1962 年~2007 年,安徽省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 A.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 C.升高约 2.1 ℃ D.波动上升 2.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 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6 解析:1.D 2.C 第 1 题,读图可知,从 1962 年到 2007 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总体呈 上升趋势,且呈现出波动上升的状态。第 2题,气候变暖使各地的生长期延长,蒸发加剧,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3.下图为 1951~2002 年我国气温增温速率的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1951~2002 年,我国( ) A.各地都增温 B.增温幅度自东向西递增 C.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年增温可达 0.8 ℃ D.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增温值可达 4 ℃ (2)我国气温升高最明显的地区在( ) A.西北、华北、东北地区 B.西北、华北、西南地区 C.西北、华北、华东地区 D.西北、华北、华南地区 (3)据图分析气温变化对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有利之处是什么? (4)我国气温增幅变化最小的地区是________,原因是什么? 解析:第(1)、(2)题,由图中可知:在 1951~2002 年间,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在增温, 但并不是所有地区都增温;图中各地的气温增温速率并不相同,其中西北、东北、华北地区 增温速率最明显;从图中可知气温增温速率最大值为 0.6~0.8 ℃/10 年,由此可计算出 50 年来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增温值。第(3)题,松嫩平原增温明显,对农业的有利之处从延长 无霜期(积温增加)、作物光合作用、土壤水分含量及土层温度等方面分析。第(4)题,从自 然条件和生产活动两方面分析。 答案:(1)D (2)A (3)松嫩平原地区气温上升明显,对农业生产的有利之处表现为:①促进作物光合作用, 增加产量;②利于缩短作物生长期,提高复种指数;③使土壤冻土层融化,增加土壤水分含 量;④土层温度升高,利于作物生长。 (4)青藏高原 ①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保温效果差,大气升温不明显;②工业生 产少,温室气体排放少,增温速度慢。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7 下图是北京和张家口两地近 50 的气温和降水统计图(图中直线为总趋势线)。读图回答 1~3 题。 1.图示资料表示北京气候的是( )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 2.分析图示资料可知( ) A.两地近 50 年来气温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B.两地年平均气温与年降水量均呈负相关关系 C.我国越向西北内陆降水的变率越小 D.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 3.图示资料显示的特点,基本上可以反映我国北方地区的情况。气温和降水的这种变 化给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 A.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加 B.植被的覆盖率提高 C.作物的生长期缩短 D.气温的年较差减小 解析:1.A 2.D 3.A 第 1 题,读图可知,就多年平均气温而言,①比③高;就多年 平均降水量而言,②的降水量大于④。比较北京与张家口可知,北京的纬度比张家口低,所 以多年平均气温高;北京比张家口靠近海洋,所以多年平均降水量比张家口大。故表示北京 气候的是①和②。第 2题,分析资料可知,北京与张家口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是呈波动上升, 降水的变化基本是呈波动减少,所以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第 3题,气温上升,蒸发量就会增多,加上降水量减少,地表就会变得更干燥与疏松,风力也 会增强,所以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加。 下面两图是不同时期美国航天局地球观测站在同一处拍摄到的乞力马扎罗山上的冰川。 据此回答 4~6 题。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8 4.上面两图景观的变化主要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 A.火山喷发 B.臭氧层变薄 C.全球变暖 D.酸雨 5.治理上题所指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 A.加强预报 B.减少氟氯烃的排放 C.倡导低碳生活,节能减排 D.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6.近年来,暴风雪、暴雨、热浪等极端天气在全球发生的频率增加,对此解释最不可 信的是( ) A.全球变暖是造成极端天气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B.极端天气频发是地球内能释放的结果 C.大气环流异常是极端天气发生的直接原因 D.极端天气频发既有全球气候自然变化的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解析:4.C 5.C 6.B 第 4 题,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使乞力马扎罗山上的冰川面 积变小。第 5题,治理全球变暖的根本措施是倡导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第 6 题,地球内能 释放对天气影响不大。 读图,回答 7~8 题。 7.该环境问题对地球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A.全球各纬度降水量增加 B.全球热带雨林的面积缩小 C.全球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 D.全球火山地震进入频发期 8.引起该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9 A.大量使用制冷设备 B.过度排放酸性气体 C.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D.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解析:7.C 8.D 图片反映的是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第 7 题,全球气候变暖会使高纬度 地区降水增加,热带雨林面积扩大;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火山、地震的发生与全球气候 变暖无关。第 8 题,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矿物燃料,向 大气中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加上人为毁林,尤其是热带森林的破坏。 读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图,回答 9~10 题。 9.全球气候变化状况的基本特点是( ) A.全球气温逐渐升高 B.降水量总的趋势在增加 C.冷暖、干湿交替 D.气候变化周期长短一致 10.由①→②时( ) A.气候由暖湿转为干冷 B.冰川面积减小 C.雪线高度不变 D.海平面上升 解析:9.C 10.A 第 9 题,全球气候变化状况的基本特点是冷暖、干湿交替,气候变 化周期长短不一。第 10 题,从图中曲线变化可看出,由①→②气温降低,降水量减少。 一、选择题 对野象生活习性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中。下图为中国历史时 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读图,回答 1~2 题。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0 1.据图可以分析得出,公元前 550 年至公元 1830 年野象活动北界( ) A.不断北移 B.不断南移 C.不断东移 D.不断西移 2.关于该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吻合 B.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 C.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 D.该历史时期我国 1 月份 0 ℃等温线的位置北移 解析:1.B 2.C 第 1 题,读图可知,公元前 550 年至公元 1830 年野象活动北界不断 南移。第 2题,该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是温度不断降低,而现代则是温度上升,所以两个时 期气候变化趋势不吻合;现代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使全球陆地面积缩小;由于该历史时 期气温不断下降,故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该历史时期我国 1 月份 0 ℃等温线 的位置南移。 (福建高考)下图示意 1972~2011 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单 位:km2)。读图回答 3~4题。 3.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 B.地壳抬升 C.流水搬运 D.风力侵蚀 4.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 ) A.冰蚀作用增强 B.绿洲面积增大 C.干旱程度加剧 D.流域面积扩大 解析:3.A 4.C 第 3 题,从图上可以看出,该流域朝向南面、东南面的冰川面积大 大缩小,而朝向东面、偏北面的冰川面积增大。这是因为气候变暖使得该流域偏南面冰川融 化,造成冰川面积缩小。冰川面积变化与地壳抬升无关,也不是受流水搬运、风力侵蚀等的 影响。第 4题,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河流的水源补给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冰川面积缩 小会使河流的流量减少,使得地方小气候变得更加干旱,加剧了西北地区的干旱程度。冰川 面积减少,冰蚀作用减弱,绿洲的面积将缩小,流域面积也会缩小。 读某流域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的气候要素变化图(图 1)和春小麦、玉米播种面积变化图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1 (图 2),回答 5~6 题。 5.此流域可能位于我国哪个省级行政区( ) A.冀 B.鄂 C.甘 D.吉 6.关于该流域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缩小 B.农作物品种发生明显变化 C.春小麦种植区向低海拔地区移动,种植范围缩小 D.玉米种植上限海拔升高,种植范围扩大 解析:5.C 6.D 第 5 题,从气候要素变化图中可以看出,该流域年降水量在 200 mm 以下,属干旱区,因此,该流域可能位于甘肃。第 6 题,该流域气候有变暖的趋势,气候变 暖使农作物种植总面积扩大;春小麦、玉米种植上限海拔均升高;但由于气候变暖幅度不大, 农作物品种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矮蒿草甸植被是高寒地区的典型植被。下表示意气候变暖下矮蒿草甸植被物候期的变 化。读表,完成 7~8 题。 物候期类型 始期变化/天 末期变化/天 营养期 +0.37 -2.42** 花蕾期 -0.84* -0.16* 花期 -1.47** +1.26** 结果期 +2.84** -0.42 果后营养期 +0.37 -5.74** 枯黄期 +0.89* -3.00*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2 生长期 +0.37* -4.58** 注:“+”表示提前,“-”表示延迟,“*”表示差异显著,“**”表示差异极显著。 7.全球气候变暖使矮蒿草甸植被( ) A.植物种群平均生长期缩短 B.营养期和结果期始期推迟 C.花期末期延迟 D.生长期比正常年份延长 8.矮蒿草物候变化,使得( ) A.植物提前展叶和开花,减小遭受春季霜冻的可能性 B.植物成熟时期避开秋季霜冻,避免物种生殖失败 C.各物种间物候变化不同步,物种间相互作用脱节 D.减少物种间竞争,有利于减缓物种淘汰、灭亡速度 解析:7.D 8.C 第 7 题,根据表中数据和注记可知,植物种群平均生长期始期提前 0.37 天,末期延迟 4.58 天,整个生长期比正常年份延长,而不是缩短;营养期和结果期始 期都提前了,而不是延迟了;花期末期提前,即花期缩短。第 8 题,全球气温升高,极端天 气增多。展叶和开花的提前,增加了植被遭受春季霜冻的可能性。植被成熟期延迟,增加了 遭受秋季霜冻的可能性,增加了物种生殖失败的可能性。物候变化不同步,导致物种间的生 态平衡被打破,相互作用脱节,加快了物种淘汰的速度。 二、综合题 9.读图,回答问题。 (1)由图可以看出,近 150 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3 (2)大气中二氧化碳升高的原因有哪些? (3)近 150 年来,全球气温变化趋势如何?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有何关系? (4)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变化趋势如何?为什么? (5)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变暖现象,我们应如何应对? 解析:近 150 年来,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加之森林尤其是 热带雨林遭到破坏,导致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多,全球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 气温变化导致海平面也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应对气候变暖,应对症下药,一方面减少二氧 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另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 答案:(1)不断上升,尤其是 1950 年以来,上升更为明显。 (2)一是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二是 毁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 (3)波动上升。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强烈吸收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而 升温。 (4)波动上升。全球气温变暖,海水膨胀,极地、高山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 (5)①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多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矿物能源的消耗;②植树种草;③防 止森林火灾的发生;④避免浪费,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出行时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章末过关检测] 地球上的大气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 深秋或初冬晴朗的夜晚,常见农民在田间地头燃烧柴草,以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 害。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 1~2 题。 1.关于图中 a、b、c 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4 A.a 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B.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 a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 当前文档收益归属上传用户
- 下载本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