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辽宁省辽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
高二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券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月19日至20日由清华大学主办的“2018金融助力文化繁荣”论坛在清华学堂举办。有专家在演讲中表示,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需要金融的支持。当代金融的创新也需要与文化产业相融合,在推动文化繁荣中获得收益。专家观点 ①强调当代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 ②表明文化与经济发展是同步的 ③强调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重要作用 ④表明文化繁荣是推动金融发展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网络时代流行许多群体称谓以及网友公认的该群体的思维特质,如文科生和理科生,文科生感性,想象力丰富,做事灵活理科生理性,逻辑性强,做事严谨。材料从一个角度说明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②文化教育影响人素养的形成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④文化决定人的能力和气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孟母三迁”是中国重视教育的典型事例。当代“孟母”为了替子女选择理想的学校,到重点学校名校所在社区购置房产,或者把原有的房产置换到这社区。下列俗语与材料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一致的是 ①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②行要好伴,居要好邻 ③人不学,不知义 ④学如不及,犹恶失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基于 ①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根基,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②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③文化作为种精神力量,是引领一个民族前行的旗帜 ④中华文化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习近平指出,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对“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只有姹紫嫣红之别”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②民族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要尊重本民族文化 ③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能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④不同国家、民族的实践具有其性和普遍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我们对待其他民族、国家的思想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①不忘本来吸收外来,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理解个性 ③树立正确的民族文化观,防止外来文化的流传 ②遵循各民族文化 ④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用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代替本民族文化 A.①② C.②③ D.③④ B.①④ 7.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不能挑战满足感,无异于作茧自缚 ①挑战自我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②推动文化创新,促进文化的发展 ③不断获得“满足感”是文化发展的目的 ④文化创新的成果要服务于实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近年来,我国的考古中往往会有许多激动人心的新发现。各种遗迹、文物的发现与出土,不断翻新我们对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认识。在下列考古发现中,作为五千年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见证,很有说服力的是 ①焦家遗址中的城墙遗迹 ②海昏候刘贺墓中出土的《论语》 ③某陵中挖掘发现的文碑残块 ④通天洞遗址中古人使用的各种石器工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从多处早期矿冶遗址推断,中原地区的青铜冶炼技术源自中亚地区但在勤劳智慧的先民手中发扬光大.发展成为日后独无二、光辉灿烂的青铜文化。由此可知 ①中华文明具有兼收并蓄的特征 ②从外来文化中吸收营养就能实现文化创新 ③灿烂的青铜文化是中华民族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就能促进文化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一个国家的强大,根基在民心;一个民族的复兴,关键在精神。据此完成10--11题。 10.今天,我们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是个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民族精神凝聚伟大力量。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时代呼唤伟大团结精神,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②时代呼唤伟大奋斗精神,创造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 ③时代呼唤伟大梦想精神,中国人民应在自强不息中建设大好河山 ④时代呼唤伟大创造精神,让更多人间奇迹涌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民族精神是一代代中华儿女创造和积淀出来的,也需要一代代传承下去。传承和张扬民族精神 ①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③是基于民族精神是国家间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④是基于民族精神能保证民族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广电总局印发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进业知》要求,坚决防止追捧明星大款、网络红人,炒作个人隐和步加强社会类娱乐私.这一通知体现的文化生活道乐类新闻节目管理的通理有 ①追捧明星炒作个人隐私是应取绪的腐朽文化 ②净化网络环境,促进网络媒体健康发展管理、正确引导 ③坚决奏响主旋律文化,反对市场对文化发展的调节 ④对文化市场不能放任自流,要加强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8年6月10日,《人民观察》载文指出,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核心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据此完成13--14题。 1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由 此可知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②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能保证文化力量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的是防止非社会主义性质文化的传播 ④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的文化,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下列对 材料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中国风格”要求植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②“中国特色”强调要坚守中国立场 ③“中国气派”要求固守民族传统文化 ④“中国的文化”表明其创造的主体是当代中国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 “现代领导者必须具有哲学头脑。千学万学,不离哲学。“学习哲学,可以使人开窍。学好哲学,终身受用。”该观点强调了哲学 ①是启迪人类思想的“科学之科学” ②能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 ③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④能为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根据下图回答16--17题。 16.图中部分人群的世界观 A.对世界的认识是合理的 B.具有系统性和理论性 C.在根本方向上是正确的 D.在根本方向上是错误的 17.从哲学阵营角度看,下列选项与上图一致的是 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②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 ③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④万物终归于水,水既是生亦是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哲学以整个世界作为研究对象,但哲学的世界在不同时代是不一样的。在孔子、亚里士多德的时代,“世界是肉眼所能看到的星空、河流等;到黑格尔、马克思的时代,“世界”扩大到望远镜,显微镜所能看到的世界等。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 ③轻视哲学、否认哲学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 ④具体科学的发展使哲学富有生机和活力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他的思想至今仍在流传。据此完成19--20题。 19.“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失之已,反之人,岂不迁乎哉!”这一观点认为 A.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B.“天”掌握人生的成败 C.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20.对“天"的认识是中国古代哲学不能回避的问题,荀子认为“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下列观点与荀子认识一致的是 A.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B.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D.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 21.考古学家在远古人类的墓葬中发现了粟,还有猪的獠牙、下领骨、蹄子等,从墓葬中人的骨架可以推断当时人类的身高。专家认为当时已经进入农耕时代人们开始饲养家畜,主要养猪,食物来源更加丰富和稳定。材料中的考古发现 ①佐证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②表明劳动在从猿到人的演化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③从一个角度说明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④表明人与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科学家指出,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在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我们不仅能观测到地球上的地震,还能观测到月球上的“月震”。那么火星的“火震”呢,没人知道其频率有多高,也不知道“火震”有多剧烈。美国宇航局最新的火星探洲器“洞察号”将深入火星内部,去揭示火星内核的动力机制。上述材料表明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②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③人能够认识和改造自然运行的规律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这需要我们 ①不断推翻原有的理论,超越规律 ②解放思想,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反对改造自然的实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④反对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一段记忆通常包含何事、何时、何地三要素。科学家发现位于内嗅皮质的脑区中存在一个特殊线路,能把“位置”和“时间”分成两股信息流,传递进人记忆形成的关键脑区一海马体的不同部位,使人脑处理记忆要素中的“何时”与“何地”。这一研究进一步佐证了 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②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 ③意识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某地在发放一项惠农补贴时,为了防止虚报冒领,引进了先进的指纹机,以核实领取人身份。提取备份指纹忙活了大半年,年底发放时,却遇到了尴尬。原来,很多村民干了一冬天农活,手指裂了口子,明明是同一个人的同一个手指头,可就是无法通过指纹机的验证。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尴尬”来自决策没有考虑变化发展的实际 ②“尴尬”启示人们应尊重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 ③“尴尬”来自初衷和结果总是不致的 ④“尴尬”启示人们要做到客观符合主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6.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天玑”的出现,标志着骨科手术迈入智能化、精准化、微创化时代。在术前“天玑”可以对患者进行深层三维空间精准定位,术中再将虚拟手术计划落实到现实,手术路径精确无误。由此可见 ①实践主体可以是机器人 ②实践的发展能够为人们提供更为先进的诊疗辅助工具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④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切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7.2018年5月15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下列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符合这一观点要求的是 ①在中国特色社会义实践中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理性 ②马列主义真理是做好中国事情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③是否坚持实事求是是判断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标准 ④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理解为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6分)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云南,许多村子坐落在大山之中,被大江环抱,十几年村民出行只能靠溜索飞渡。 有些溜索高达一二百米,下面就是深山峡谷,潘滔江水。不方便又危险的溜索,锁住了山里人 的出行路、致富路,坐落在金沙江畔的鹦哥村就是其中的一个村落。而现在世界上最大跨径山区峡谷铜桁梁悬索桥即将横跨在金沙江上,将结束村民行路难的历史。 对于这样一个超级工程,有网友说,金沙江大桥的建成开辟了村民的出行路致富路,也证明了人类能够按照自己的需要改变自然,让自然为人类服务,真是太伟大了! 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知识,谈谈你对该网友观点的认识。(8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构成了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党的十九大将这一理论成果概括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继承又发展,在多个方面具有理论创新,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判断,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等。 (1)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读读你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认识。(10分)(2)结合材料,简要说明材料是如何体现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的。(6分) 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要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要时时想到国家,处处想到人民,做到“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利国不一定是干惊天动地的事,很多时候,在平凡中见伟大。开山岛守岛人王继才,用32年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习近平对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大力倡导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要倡导爱国奉献精神的意义。(8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1月11日,2018与世界对话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共同探讨在中国崛起、国际话语权增强的当今,如何更好地与世界对话。传递中国声音。 有专家在论坛上指出,“进入21世纪,中国正不断深化与世界的联结,让世界倾听到中国更多铿锵有力的声音”,“中国始终以文化联通世界。用中华情怀影响时代,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角色的转变,我们对自身的文化图腾有底气和自信心愈发增强”。不仅仅要做到中国文化“走出去”,更要做到中国文化“走进去”。 (1)聚集文化自信,让世界读懂中国。请你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分析增强“我们对自身文化图腾有底气和自信心”的理由。(8分) (2)请你从文化传播途径的角度为中国文化走出去”“走进去”提两点合理化建议。(6分) 高二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参考答案 1.B 2.C 3.A 4.C 5.B 6.A 7.D 8.C 9.B 10.C 11.A 12.D 13.B 14. A15.C 16.D 17.C 18.B 19.D 20.B 21.A 22.B 23.D 24.C 25.A 26.C 27.B 28.(1)人可以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2 分)金沙江大桥是人类运用对规律的认识并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建立起来的.是人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的生动体现。(2分) (2)规律是客观的.自然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 分)该网友的观点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是片面的。(2 分) 29.(1)①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2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国内外形势发展和实践要求,提出了--系列富有突破性和创造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2 分)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1 分)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1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随着时代与实践的发展不断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反映了中国新时代的任务和要求。(1分)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 分)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分)(考生如从其他角度作答.盲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2分)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体现了运动的绝对性。(1 分)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2 分)事物发展具有相对稳定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和原则,体现了静止是相对的。(1 分)(考生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0, (1)有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分)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2分) (2)有利于发挥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2分)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1 分)(3)有利于使优秀文化成为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1分)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生活。(1 分)(考生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 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1. (1)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分)增强文化自信,使我们更深刻把握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传递中国声音。(2 分)②增强文化自信,意味着我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有利于用中华优秀文化联通世界,用中华情怀影响时代,不断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让世界读懂中国。(2分③我们的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有利于我国文化“走出去”“走进去”。(2分) (2)①扩大开放,促进中外贸易特别是文化贸易的健康发展。②推动中外人文交流,用外国人易于理解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每点3分,共6分。从文化交流的具体途径角度作答,如互派留学生等,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