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江苏省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江苏省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江苏省响水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第I卷(60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读图甲综合图,图乙中国东部沿海12省(市、区)耕地、水资源比重对比图,完成1~3题。‎ ‎1.图甲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内涵是 ( )‎ A.区域内部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B.区域内部的特性绝对一致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读图乙可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  )‎ A.河北水土配合最差 B.广西水土配合最佳 C.水土配合总体较好 D.越往北水土配合越差 ‎3.影响东部沿海各省(市、区)水土配合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降水量、地形 B.气温、降水量 ‎ C.耕地类型、耕作制度 D.地形、土壤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产业转移是很自然的态势。回答。‎ ‎4.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东部地区曾经的“海外接单,沿海加工”模式,在新的产业转移中演变为“沿海接单,内地加工”模式。这主要是因为 (  )‎ A.市场需求的变化 B.劳动力成本的变化 C.内部交易成本的变化 D.国家政策的变化 ‎5.为把握正在兴起的沿海产业转移机遇,湖北省决定在三峡大坝下游、靠近长江的宜昌市建设湖北深圳工业园。该工业园建立的突出优势为 (  )‎ A.劳动力成本低 B.土地资源廉价 ‎ C.电力资源丰富 D.交通运输便捷 下图为某区域图。读图,回答6~7题。‎ ‎6. 甲、丙地区分别适宜发展 (  )‎ A. 种植业、畜牧业 B. 畜牧业、林业 C. 畜牧业、种植业 D. 种植业、林业 ‎7.当前甲、乙、丁三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  )‎ A. 湿地破坏、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 B. 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湿地破坏 C. 森林减少、湿地破坏、土地荒漠化 D. 湿地破坏、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 ‎“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今后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据此回答。‎ ‎8.下列属于黑龙江垦区的主要粮食作物的是 ( )‎ A.冬小麦和大豆 B.春小麦和玉米  ‎ C.水稻和甜菜 D.谷子和玉米 ‎9.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 ( )‎ A.黑土层变厚,肥力低下   B.不合理的灌溉引起土壤盐碱化 C.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D.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 ‎10.与我国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突出特点是 ( )‎ ‎①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②地区专业化生产 ‎③农产品商品率较低  ④以家庭经营为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粮、牧、企”结构模式中的“企”是指新建立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 B.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靠加大科技投入 C.“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 D.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是我国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据此回答。‎ ‎12.图中最能反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4,6‎ ‎13.西气东输工程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 ‎ A.有利于缓解电荒,为工业生产提供足够的能源 B.利用丰富的能源,推动耗能工业扩大生产规模 C.改变农村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D.促使地方能源结构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14.为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能源短缺问题,今后在能源的开发上,应该(  )‎ ‎①从国情出发,继续重视开发和利用煤炭、水能资源 ②优先发展核电,尤其在西部开发中要充分利用核电 ③北方农村大力发展沼气,南方农村充分挖掘水能 ④限制生产规模以缓解能源短缺 ⑤加快石油勘探和开采的同时拓宽进口的途径 A. ②④ B. ①⑤ C. ②③ D. ③④‎ 读“我国某年2月旱灾(阴影区域)分布”示意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受干旱影响的省区有    ( )‎ A.河南、河北、山西、陕西 B.广西、山西、甘肃、山东 C.安徽、湖南、甘肃、江西 D.福建、云南、山西、四川 ‎16.缓解北方旱情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 ‎ ‎①减少用水量   ②发展节水农业   ③跨流域调水  ④大力开发地下水 ⑤迁移人口  ⑥培育耐旱农作品种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③④⑥‎ ‎2014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进京,图14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丹江口水库给汉江下游带来的主要生态效益是 ( ) ‎ A.灌溉 B.航运 C.防洪 D.养殖 ‎18.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调入区的影响是 ( )‎ A.改善库区生态环境 B.控制地面沉降 C.延长航运时间 D.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9-21题。‎ ‎19. 对图示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 A. 河流流量较丰富,径流季节变化小 B. 河流汛期较长,上游水能丰富 C. 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D. 流域内植被覆盖率低,河流含沙量大 ‎20.该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最主要的区位优势(  )‎ A.有色金属原料丰富,廉价水电 B.劳动力丰富 ‎ C. 经济发达,基础好 D.科技发达 ‎21.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转移的产业多具有劳动力需求量大的特点 B. 产业转移主要是充分利用北部发达的交通 C. 产业转移会造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产值呈下降趋势 ‎ D. 产业转移过程中有可能导致转出地污染加剧 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4个阶段土地利用状况和该流域3个时期流量变化曲线。(t1至t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读图,回答22-24题。‎ ‎22.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 )‎ A.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 ‎ C.下渗量增加 D.地表径流季节变化加大 ‎23.已知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下列人为原因最可能的是 ( )‎ A.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  ‎ B.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 C.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 D.城市化面积扩大,减小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 ‎ ‎24.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右图①②③,则①②③可能分别对应的是 ( )‎ A.t1、t2、t3 B.t3、t2、t1 ‎ C.t3、t4、t1 D.t1、t2 、t4‎ 近年来,河北、河南、山东、甘肃等北方省份生产的蔬菜大量销往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南方沿海省市,形成了“北菜南运”格局。完成下面小题。‎ ‎25.“北菜南运”的主要原因是 ( )‎ A.南方市场需求大 B.北方耕地面积增大 C.北方蔬菜品种多 D.南方蔬菜种植减少 ‎26.“北菜南运”有利于北方地区农业 ( )‎ ‎①粗放经营 ②规模化经营 ‎③集约化生产 ④“小而全”生产 A.①② B.②③ ‎ C.③④ D.①④‎ 下图为我国两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7.工程I、Ⅱ分别是 ( )‎ A.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B.南水北调 西电东送 C.西气东输 南水北调 D.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28.工程I、Ⅱ对图示地区的有利影响是 ( )‎ ‎①减轻大气污染 ②缓解能源短缺 ‎③减轻水土流失 ④缓解洪涝灾情 A.①② B.②③ ‎ C.③④ D.①④‎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了很多IC设计与制造、通信设备制造以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金融等信息产业的集聚,形成了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集群。完成29-30题。‎ ‎29.信息产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聚的主要有利条件有( )‎ ‎①水源条件优越 ②产业基础较好 ‎③科技条件良好 ④地价相对较高 A.①② B.②③ ‎ C.③④ D.①④‎ ‎30.信息产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聚,其主要目的是 ( )‎ A.节约劳动力成本 B.承接产业转移 C.集中处理废弃物 D.促进科技创新 第II卷(40分)‎ 二、综合题(4小题,共40分)‎ ‎31、读“我国自然区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g、f两区域大致以______ 、________为界,g区域与a、b、c等区域大致以______为界。‎ ‎(2)制约d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该区域农业(种植业)被称为“__________农业”。‎ ‎(3)就种植方式而言,c地以_________为主,f地以______为主,导致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 ‎32.读我国两个重要的三角洲示意图,回答问题。(6分)‎ 甲 乙 ‎(1)甲图所示三角洲地区:‎ ‎①甲地区A、B、C三城市中,辐射和服务范围最广的城市是____。(填字母1分)‎ ‎②从流域开发角度来看,本区最大河流图示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综合整治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甲、乙两大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资源、生态条件方面共同的劣势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0分)‎ 材料一 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召开后,“一带一路”概念成为热点。有专家指出“一带一路”的发展将改变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因为它更多强调省区之间的互联互通,强调产业承接与转移,有利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左图为“中国经济带(圈)分布图”‎ 材料二 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驱动,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是面向未来打造新型首都经济圈、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右图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意图”。‎ 中国经济带(圈)分布图 ‎ ‎ ‎(1)“一带一路”建设的近期重点是道路、能源管线、电信、港口等基础设施共建和互联互通。分析西电东送对东部的积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北京向河北转移的主要产业类型属___________产业。产业转移可以缓解的北京城市化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对比安徽省和新疆地区农业生产相关情况,完成下列表格(4分)‎ 地区 长三角地区 新疆地区 有利自然条件 雨热同期 不利自然条件 主要农作物 棉花等 ‎34.读材料及“我国南方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8分)‎ 材料:湖泊湿地具有重要的价值。湖泊水域与陆地交错,适于各种野生生物的生长、栖息和繁衍。P湖泊湖区水域面积广大,丰水季节大量蓄洪,干旱季节,又把蓄纳的洪水慢慢地还给长江。P湖泊湖区是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也是南方重耍的水运通道。湖区自然景观类型多样,具有较高的旅游观赏价值。‎ ‎(1)上世纪50年代后,P湖泊面积曾迅速缩小。其主要原因是:上游山区植被破坏严重,加剧了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入湖泥沙多;以及人为的大规模_________。上游山区植被破坏引起下游湖泊淤积,这反映地理环境的_________性特征。(3分)‎ ‎(2) 与图示西南部地区相比,东北部地区河流开发在_________和________方面更具优势。(2分) ‎ ‎(3)请从流域综合整治的角度分析,图示西南部地区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区域发展。(3分)‎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皖江城市带在长江经济带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区域内长江水道、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综合交通体系比较完善。它既是长三角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长三角城镇体系的延伸和补充,也是长江经济带中发达地区进一步扩张延伸与带动发展的纽带。‎ 材料三:东部地区加快产业转型与升级,特别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将大大减少。皖江城市带是国家扩大内需、解决就业的重要载体。‎ ‎(1)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提出的三大航运中心是上海、 、 。(2分 ‎(2)与环鄱阳湖城市群相比,皖江城市带发展有哪些优势? (3分)‎ ‎(3)分析皖江城市带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有利条件。(3分)‎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A A A B C C B B C A 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D B D B A C C B B A 题 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 案 A D C B A B D A B D 二、综合题: 共40分 ‎31.共8分 ‎(1)昆仑山、祁连山(或阿尔金山) 3000米等高线(或横断山) ‎ ‎(2)热量  绿洲 ‎ ‎(3)旱地耕作 灌溉农业(或旱地耕作) 水分 ‎ ‎32.共6分 ‎(1)①A(1分) ②水体和大气质量普遍下降,水污染问题严重 一方面,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技术进步与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另一方面,控制环境污染,加强环境保护。(3分,意思对即给分)(2)能源资源短缺;环境污染(2分)‎ ‎33.共10分 ‎(1)对东部①缓解东部电荒,东部发展使东部用电非常紧张,西部的电有补充作用.②缓解东部环境压力, 减轻污染环境 ‎(2)劳动或资源密集型(1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环境压力大(任答3点得3分)‎ ‎(3)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沙质土壤(任答1点得1分);旱涝灾害频繁(1分)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任答1点得1分); 水稻或小麦(1分)‎ ‎34.共8分 ‎(1)水土流失  围湖造田   整体性(3分)  (2)航运  养殖 (2分) ‎ ‎(3)保护植被,恢复天然林;修建水库,开发小水电;发展立体农业;对现有森林实行保护性的经营与开发,积极营造速生林、用材林;保护生态环境等。(3分,任答3点即可)‎ ‎35.共8分 ‎(1)武汉 重庆(2分) ‎ ‎(2)毗邻长三角;产业基础良好;交通条件优越;环境容量大。(3分,任答3点即可) ‎ ‎(3)承接产业的能力强;地价水平相对较低,城市开发空间广;便于接纳长三角产业转型回流的劳动力。(3分,任答3点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