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2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模块3第13单元第28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学案
————————[框图概览·线索归纳]———————— 【认读导引】 一大主题: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理论成果。 两大阶段: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及理论成果;现代中国重大理论成果。 三大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六大理论成果: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28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顺乎潮流——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新思想的萌发(地主阶级抵抗派) 原因 (1)鸦片战争后,清王朝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 (2)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向西方学习,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代表 林则徐、魏源 主张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作用 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二、中体西用(地主阶级洋务派) 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形势 代表 以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 主张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2)“师夷长技以自强” 实践 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新式学堂,筹划建设近代海军 影响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把“西用”放在“中体”的轨道上,使它有个晋身之阶,有个“用武”之地,这就是一个进步。而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之内,是很难完全如愿的。以后的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的引导下迈开步伐的,又徐徐地冲击着“中体西用”的宗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三、维新变法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 1.早期维新思想 背景 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代表 王韬、郑观应等 主张 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局限 因为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 2.康梁维新思想 (1)背景 ①政治: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对有识之士的刺激。 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形成。 ③思想:西学进一步传入,早期维新思想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2)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作用 康有为 著《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借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有力抨击了封建顽固势力,其思想被称为“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火” 梁启超 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设议院、伸民权、变法图存的思想 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 谭嗣同 批判专制君权、宗法等级制度及纲常礼教,倡导男女平等 严复 借用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理阐释变法的必要性;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3)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君主立宪制。 (4)实践:戊戌变法。 (5)影响 政治上 维新思想在政治上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经济上 使资产阶级大受鼓舞,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思想文化上 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在中西文化关系方面,一度鼓吹学习西方的积极分子,甚至完全由西方文化培育出来的饱学之士,后来都在文化保守主义的旗帜下回归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历史的怪圈”在康有为、严复、辜鸿铭的思想进程中都有鲜明的显现。 ——据何晓明《破解历史的“怪圈”—— 康有为、严复、辜鸿铭合论》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探究1 对“中体西用”思想的认识 史料 就对中国近代的影响来说,洋务运动本质上是一场中国式的“工业革命”。之所以这样说……归根结底,当时的中国并非一个近代国家,政府不是一个近代化的国家政府,用旧有思维定式去带领整个国家走向近代化,注定是一场悲剧。 ——李小庆《中国式“工业革命”的根底》 [思考] 史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对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解读] 史料中第一句话从经济近代化角度说明了洋务运动的实质和作用;第二句话中的“旧有思维定式”指“中体西用”思想,从侧面指明了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试答] 现象:部分开明知识分子认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影响:推动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到政治制度的飞跃。 多角度评价“中体西用”主张 (1)从目的上看,洋务派出于地主阶级本能,目的在于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 (2)从现代化史上看,它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冲击了“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外交现代化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从经济上看,它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具体表现。 (4)从思想上看,“中体西用”的思想反映了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拒的矛盾心态,但它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所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 ►探究2 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及成因 史料一 他宣称古文经都是伪经,今文经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这种说法过于武断,缺乏历史根据。他竟把孔子美化为“民主圣人”,十分荒唐。……由这两部书所引起的今古文经之争几乎淹没了变法的主题,干扰和阻碍了变法运动。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思考]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有为宣传变法思想的特点,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解读] 史料一说明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与《新学伪经考》产生了不利于变法的负面作用。 [试答] 特点:康有为利用孔子宣传变法思想。 问题:康有为的变法理论过于武断,反而使变法陷于被动,阻碍了变法。 史料二 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 ——摘编自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 [思考] 根据史料二,概括梁启超对科举选才的基本看法,并分析梁启超上述议论的目的。 [解读] 史料二表明,梁启超认为科举制度选拔不出有真正治国之能的人才。 [试答] 看法:科举制层层精选人才;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所选人才缺乏实际治国能力。 目的:改革科举制,培养实用人才;挽救民族危机。 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及成因 (1)特点 ①中西融合: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如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都是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 ②由理论到实践: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活动,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实现。 ③救亡图存:体现中国社会面临崩溃和民族危机严重的现实,蕴含了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但也反映出其软弱性、妥协性的特点。 (2)成因 ①主观原因:康有为、梁启超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知识分子的代表,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密切联系,其思想认识有局限性,幻想“中西结合”。 ②客观原因:当时中国资本主义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不敢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在中国影响有限。 以唯物史观认识中体西用在晚清时期的演变发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1904年清政府《奏定大学堂章程》对京师大学堂的课程计划和规定。 序号 学科 课程计划 1 经学科 分设周易、尚书、毛诗(诗经)、春秋左传、春秋三传、周礼、仪礼、礼记、论语、孟子、理学十一学门 2 政法科 分设政治、法律两学门 3 文学科 中国史、美国史、中外地理、中国文学、英国文学、法国文学、俄国文学、日本文学等八学门 4 医科 设医学、药学两学门 5 格致科 分设算学、星学、物理、化学、动植物学、地质六学门 6 农科 分设农学、农艺化学、林学、兽医四学门 7 工科 分设土木、机器、造船、造兵器、电气、建筑、应用化学、火药、采矿及冶金九学门 8 商科 分设银行及保险、贸易及贩运、国税三学门 围绕表格材料,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解析:本题属开放型试题。从题干表格中可以看出,京师大学堂设立的课程中,既有中国的传统儒家经典,又有来自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这说明在课程的设置上,京师大学堂受到“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这在客观上会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据以上分析可拟定论题。在阐述时可充分利用表格信息,简明扼要,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示例 论题:京师大学堂的大学教育具有明显的近代化特点。 阐述:晚清政府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下创立了京师大学堂。其在课程的编排中,虽然传统经学教育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是更多的课程,如格致科中的物理、化学、动植物学、地质学门,工科中的电气、应用化学、火药学门,商科中的银行、保险等学门都呈现了教育近代化的特征。这些课程的设置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式人才,进而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富强,所以京师大学堂具有明显的近代化特点。 (注: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晚清时期中体西用内涵的演变发展 (1)洋务运动时期的“中体西用” “中学”指的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等。“中体西用”论的持有者既看到了清王朝变的一面,同时也坚持清王朝不变的一面。他们认为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及文教举措才能更好地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2)晚清社会变革中的“中体西用” ①“维新变法”:光绪帝颁布变法诏书提出“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各学之切于时务者”,“中体西用”作为维新变法的政治思想和文化政策颁示天下。 ②清末新政:新政改革的主导者和参与者是清朝统治阶级的成员,他们的地位、思想、目的决定了他们不可能超出“中体西用”的界限,这时期的“西用”已经深化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中体西用”中的“西用”更加深入。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鸦片战争后,魏源积极要求清政府进行改革,强调:“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魏源的这一言论表明 ( ) A.清政府已开始进行政治改革 B.魏源已意识到专制制度的落后 C.民族危机激发国人进行探索 D.魏源萌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愿望 C [题干材料反映了当时在面临列强侵略的情况下,中国的有识之士积极倡导变革,故选C项。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并未进行政治改革,A项错误;魏源并未意识到专制制度的落后,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愿望,D项错误。]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李鸿章一再强调,中国的“制度文章”“科技水平”远超西方,西方科技如数学、矿学、化学等都是从中国学的。恭亲王奕也认为西学源自中国,中西本是一家,西法就是中法,只是中国创其法,西人推陈出新而已。这些主张( ) A.有利于减少引进西学的阻力 B.揭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 C.打破了“华夷之辨”的偏见 D.是洋务运动的科学依据 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奕强调西方的文明源于中国,这有利于人们接受和认可西方文化,可以减少引进西学的阻力,故A项正确;西学东渐开始于明代末期,故B项错误;当时“华夷之辨”的偏见仍然存在,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3.郑观应写的《盛世危言》是鼓吹学习西方的最负盛名的著作,但其开篇文章《道器》却大讲中学为道、西学为器。郑观应此举( ) A.顺应了洋务派文化自卫心理的需要 B.希望中国开始吸收和接受西学 C.体现了独尊中华、鄙夷外邦的观念 D.试图回避以夷变夏的攻击锋芒 D [晚清时期,中国人“天朝上国”和“夷夏之防”的观念仍然强烈,郑观应在《盛世危言》的开篇文章中大讲中学为道、西学为器,这是为了迎合当时国人的观念,减少传播西学的阻力,回避以夷变夏的攻击锋芒,故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故排除;B项“开始”表述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4.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倡立“戒缠足会”“试办不缠足会”,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文痛斥歧视、损害妇女的陋习。这反映出( ) A.维新派关注风俗的革新 B.妇女女权意识日益觉醒 C.中国实现结社、出版自由 D.废缠足是维新派的中心议题 A [根据材料可知,维新派通过成立社团和报刊宣传,试图解决女子缠足问题,这说明维新派关注风俗的革新,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维新派对缠足问题的认识,而非妇女女权意识的觉醒,B项错误;当时中国并未实现结社及出版自由,C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排除。] “天下为公”——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1.背景 (1)政治上: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各种救国主张和方案屡屡碰壁。 (2)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舞台。 (3)理论上:孙中山结合革命实践,并吸收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 2.提出 (1)1905年,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纲领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 (2)在《民报·发刊词》中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 统称为“三民主义”。 3.内容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关系 前提 核心 补充发展 来源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范畴 民族革命 政治革命 社会革命 含义 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独立自主 推翻专制帝制,建立共和国 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实质 夺取政权 反对君主专制统治 资产阶级的经济纲领 区分维新派、改良派、革命派政治主张的内涵 三者都属于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但具体的主张并不同。 (1)维新派、改良派都要求保留清王朝,实行君主立宪制,而革命派则要求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 (2)维新派、改良派反对用革命的手段和方式,革命派则坚持用武装起义的手段。 4.评价 (1)进步性 ①是孙中山受到美国“民有、民治、民享”思想启迪,提出的近代中国第一个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②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2)局限性 ①民族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②民权主义:不是真正的人民主权,民权主要是指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权。 ③民生主义: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不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二、新三民主义 1.背景 (1)国际: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共产国际的影响。 (2)国内:孙中山等维护共和制度的斗争相继失败;北洋军阀政府推行专制统治;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2.提出:1924年1月,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3.内容 民族主义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4.评价 (1)进步性: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这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2)局限性: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探究 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史料一 革命行动欠缺人民心力,无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故国民革命之运动,必恃全国农夫、工人之参加,然后可以决胜,盖无可疑也。 ——《孙中山选集》 [思考] 史料一中孙中山对帝国主义及革命的力量是如何认识的? [解读] 史料一方面说明孙中山明确提出反帝主张;另一方面说明孙中山对革命的依靠力量有了新的认识。 [试答] 孙中山逐步认识到帝国主义是我国革命的大敌,逐渐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 史料二 革命的三民主义……必须是农工政策的三民主义。不要农工政策,不是真心实意地扶助农工,不实行《总理遗嘱》上的“唤起民众”,那就是准备革命失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思考]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史料二观点的认识。 [解读] 史料二主要说明新三民主义是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反映了新三民主义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成为国共合作的基础。 [试答] 毛泽东认为新三民主义如果不要农工政策,不“唤起民众”,那就是准备革命失败。这一认识是正确的,中国民主革命如果想取得胜利,必须取得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农群众的支持,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唤起民众”,没有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 比较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新发展 民族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统治 ①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民族自求解放;②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由不反帝到反帝;由反满到民族平等 民权 推翻封建帝制,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民权由资产阶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级掌握到平民共有;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民生 平均地权 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 更加关注工农的利益 以唯物史观认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孙中山活动大事简表 时间 活动大事 1866年 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一农民家庭 1879-1892年 先在夏威夷(檀香山)求学,后入香港西医书院学习并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1894年 6月上书李鸿章,提出改革纲领,遭拒绝。11月再赴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1905年 8月成立同盟会;11月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创刊 1907-1911年 先后发动了潮州黄冈起义、七女湖起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云南河口起义、黄花岗起义 1912年 元旦,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月,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倡办实业,宣传民生主义 1913-1923年 先后发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并出师北伐,因陈炯明叛变受挫 1924年 1月20-30日,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总理身份担任主席,提出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大会通过了一系列国共合作的宣言和文件 1925年 3月12日,在北京病逝,遗言“和平—奋斗—救中国” 根据以上内容并联系所学知识,以“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为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字数在200—300字) 解析:首先结合材料中孙中山由改革到革命历程的转变, 论述孙中山爱国、爱民族的品德,其次对孙中山的理论成就进行论述,可以结合新旧三民主义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进行论述,归纳出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答案:示例: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孙中山的一生就是救民族、救中国的一生。 甲午中日战争前夕,他提出改革纲领并上书李鸿章,遭到李鸿章拒绝后,转向革命。兴中会创立时,明确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同盟会成立时,提出了“创立民国”的目标,并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辛亥革命的果实落入袁世凯之手后,又发动了一系列革命斗争,坚决反对封建独裁统治。孙中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孙中山的一生也是探索中国民主革命道路的一生。在民主革命的道路上,他提出了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1912年,他领导制定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用法律形式否定了独裁专制的君权,赋予国民自由权利,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要求。1924年,他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实现了国共合作。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多角度认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从时代背景看 三民主义产生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汇流 从纲领内容看 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要求推翻清朝统治 从民生意识看 三民主义借鉴欧美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同情人民疾苦,呼唤社会公平 从民主政治看 三民主义倡导民权,指导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确立三权分立式的责任内阁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 从时代发展看 三民主义与时俱进,由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2019·安庆二模)190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发表《驳保皇报书》一文,说:“夫今日,专制之时代也。先必破坏此专制, 乃得行君主或民主之立宪也。既有力以破坏之,则君主民主随我所择。如过渡焉,与其滞乎中流,何不一棹而登彼岸,为一劳永逸之计也?”表明孙中山主张( ) A.在君主制和民主制中择其一 B.以君主制作为民主制的过渡 C.将民主制和君主制有机结合 D.反对君主立宪倡导民主共和 D [材料“如过渡焉,与其滞乎中流,何不一棹而登彼岸,为一劳永逸之计也”表明孙中山反对过渡,主张反对君主立宪制,实行民主共和制,直接实现革命目标,故选D项;A、B、C三项与主旨不符,排除。] 2.早年,孙中山认为:“农政有官则百姓勤,农务有学则树畜精,耕耨有器则人力省。”十月革命后,孙中山进一步指出:“所谓得民心,最主要的是得农民之心……如果农民不来参加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孙中山( ) A.认识到农民阶级是国民革命的主力军 B.以民生主义作为三民主义的核心 C.对农民的关注由经济层面上升到政治层面 D.实现了救国思想向社会主义转变 C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早年,孙中山主要关注农政、农务与农事,这是对农业经济的关注,而十月革命后,孙中山则开始强调在政治革命中争取农民支持的重要性,这种转变表明其对农民阶级的关注由经济层面上升到政治层面,故选C项;题干论述的是孙中山前后认识的变化,排除A项;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排除B项;题干主要论述的是革命的依靠力量,没有涉及社会主义,排除D项。] 3.1921年6月,孙中山说道:“因中国积弱,主权丧失已久,宜先求富强,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贱待汉族。实行积极的民族主义,不惜用革命的手段反对外侮。”这说明孙中山( ) A.意识到民生主义比民族主义更为重要 B.首倡以革命的手段实现民族主义 C.认为民生主义有助于实现民族的独立 D.吸收了中共革命纲领的合理成分 C [由材料信息“宜先求富强,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可见,孙中山认为民生主义(求富)有助于实现民族的独立(自强),故C项正确;A、B、D三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 方向转变——从思想启蒙到“以俄为师”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新文化运动 1.背景 物质基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思想基础 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进一步传播,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实行民主制度 客观因素 袁世凯梦想恢复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西方文化输入中国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每一步都要引起同中国文化的冲突;而每经历一次冲突,中国“国民即受一次觉悟”。然而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后,中国实行的却是假共和。在这种形势下,最重要的是进一步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实现“吾人最后之觉悟”。用鲁迅的话说,是“首在立人”。 ——摘编自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2.兴起 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宣传民主与科学,揭开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旗手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 阵地 《新青年》(主要阵地),北京大学(活动基地) 3.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教材补遗] 新文化运动前期三大内容之间的关系 (1)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武器”。 (2)提倡新道德是民主与科学的前提,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归宿。 (3)提倡新文学是民主与科学的传播载体,文学革命是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手段”。 4.影响 前期 ①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性质),动摇了专制思想的统治基础(最大功绩)。 ②民主与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促进了民众的觉醒。 ③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后期 ⑤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教材补遗] 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1)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倾向。 (2)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3)回避当时对北洋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 (4)从后来的中国历史来看,新文化运动并未根除中国根深蒂固的专制集权制度。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原因 (1)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2)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力量有所壮大。 (3)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4)五四运动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过程 (1)第一阶段: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中国。 ①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等文章,率先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②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2)第二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创立社团 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 思想转变 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一批先进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面向工人 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出版《劳动界》《劳动者》等刊物 3.影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思想基础,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不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对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力图使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探究 新文化运动的特点 史料一 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於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谨陈六义……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摘编自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9月) 史料二 20世纪前期,《新青年》杂志有过一场汉字存废问题的讨论。 主张废汉字的学者认为:汉字难识难写,不便推广;“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欲使中国民族为20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 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思考] 根据上述史料概括新文化运动的特点。 [解读] 史料一中陈独秀对青年提出六点要求,其目的在于培育具有新思想的新青年。史料二体现了资产阶级激进派主张废除汉字。 [试答]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和精神追求;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是其重要局限性。 新文化运动的特点 (1)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批判封建正统思想,实质是为实现民主政治。 (2)有思想战线和文学战线两条战线,其目的是为实现民主政治而营造新文化氛围。 (3)存在着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和对东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局限性。 (4)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以宣传资产阶级文化为主;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 以家国情怀认识新文化运动对当今文化创新的启示 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影响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也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天然文化土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通过思想革命使中国人从传统道德或礼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其反对的是封建礼教,而非儒学所代表的基本价值。在文学革命方面,主张文学应描写人生,强调社会政治功能,这与儒家的文学思想是一致的。其主要内容都从儒学传统中吸取丰富营养。此外,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对西方思想的接受,仅限于把它作为传统更新的工具,例如,五四新文化派不仅把民主理解为一种政治制度,更是把它当作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过程,这与儒家的政治理想相通。 ——摘编自欧阳军喜《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儒学》 材料二 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激荡下,急谋改造中国社会的“五四”知识分子,以儒家“大同”理想为价值资源,开始了其探求超越西方模式的尝试,由此而激发了“社会主义”热忱。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也表现出相当大的包容性。它的终极关怀——共产主义——建立方式的人间性与其大同内核, 与儒家的终极关怀有契合之处。新民主主义文化用中国式的共产主义思想重组民族文化,显示出可观的成功势头。 ——摘编自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20世纪上半期中国思想史的相关知识,以先进中国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解析:首先明确观点,20世纪上半期在救国救民道路中先进的中国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然后结合两则材料进行论证,材料一中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礼教,但不反对儒学的基本价值,这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材料一五四新文化运动从儒学传统中吸取营养,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材料二先进知识分子传播社会主义以儒家大同理想为价值资源,这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材料二新民主主义文化契合儒家终极关怀,这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答案:详细答案略。 参考示例 论点 先进中国人在探索救国道路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论据 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封建礼教,但不反对儒学的基本价值 五四新文化运动从儒学传统中吸取营养 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通过接受西方思想来更新传统文化 先进知识分子传播社会主义以儒家大同理想为价值资源 新民主主义文化契合儒家终极关怀 论证 要求:结合3个以上史实论证,结构完整,论述清晰 新文化运动对当今文化创新的启示 (1)政权巩固和社会进步必须有先进文化的有力支撑。 (2)坚持先进文化方向,必将推动文化进一步创新和向纵深发展。 (3)文化创新必须广泛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并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 (4)文化创新必须由掌握了先进文化的知识分子为先导。 (5)必须切实发扬民主,完善法制,崇尚科学,提高国民文化素质。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据统计,整个《新青年》中,有关“科学”一词出现了1 913次,而“民主”一词只出现305次,加上“德先生”之类的提法,也只有513次。这主要是因为( ) A.自然科学知识得到广泛传播 B.科学已成为文化斗争的武器 C.新文化运动更注重科学普及 D.《新青年》已成为科学类杂志 B [由材料可知《新青年》中“科学”一词出现次数多于“民主”,说明科学更适应当时文化斗争的需要,故选B项;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与科学,但新文化运动依然局限于知识分子与社会上层中,自然科学知识没有得到广泛传播,排除A项;民主与科学都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科学”一词出现较多是因为文化斗争的需要,排除C项;《新青年》本身并不是纯粹科学类杂志,排除D项。] 2.1917年,陈独秀说:“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这表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 ) A.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反思 B.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 C.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 D.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B [由材料“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知识分子欲借鉴西方文明以促进国家的发展,故选B项;材料强调知识分子对国家未来的思考而非对革命的反思,排除A项;由材料可知,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对欧美文明是崇尚学习的态度,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借鉴欧美文明,与马克思主义无关,排除D项。] 3.(2019·蚌埠二模)新文化运动后期,在各种进步刊物中,以“新”字命名的刊物大量涌现,如《新社会》《新生活》《新江西》等。 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 ) A.推动知识分子主体意识觉醒 B.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格局 C.引发了许多救国思潮的涌现 D.对新闻出版业影响尤为突出 A [“以‘新’字命名的刊物大量涌现”说明,新文化运动后期,知识分子创造新词,求新求变,主体意识觉醒,故选A项;新刊物的涌现不足以改变中国传统文化格局,排除B项;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救国思潮涌现,排除C项;材料未将新闻出版业与其他行业比较,排除D项。] 4.1918年7月,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一文,指出:“俄罗斯之革命,非独俄罗斯人心变动之征兆,实20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之征兆。”“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唯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这表明李大钊( ) A.认识到俄国革命的时代意义 B.萌发了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想法 C.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 D.主张实行联合苏俄的革命政策 A [根据材料“实20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之征兆”“唯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李大钊强调的是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意义,看到了俄国革命的时代影响,故选A项;材料无法体现建党的思想,排除B项;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与辛亥革命无关,排除C项;联合苏俄的革命政策是孙中山提出的,排除D项。] [真题研练·感悟考法] 还原历史情景 教材主干知识常考常新 (2020·山东学业水平等级模考·5)1902年,清政府官员铁良检阅安徽武备练军,见其“兵士多系举人、廪贡、秀才之优秀分子”。1905年12月22日《大公报》报道,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由上述现象可知( ) A.社会变动引发了价值观念变化 B.维新变法解放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C.西学传播开启了军队近代化 D.科举制废除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 明立意:本题以清政府官员检阅武备练军为切入点,考查史料史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抓关键: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 理思路:1902年始,有不少的读书人投笔从戎,结合时代背景看,从鸦片战争至《辛丑条约》的签订这一段屈辱的历史使读书人意识到清政府的腐朽已不能捍卫国家主权,故其转而投笔从戎,体现了价值观的转变,A项正确。 练点1:西学东渐 (2020·山东学业水平等级模考·6)19世纪中期开始,求进步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20世纪初,梁启超、张东荪等一批知识分子却明确表达了对西方文明的极度失望。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 B.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C.新文化运动的洗礼 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A [先进的知识分子本来是想学习西方文明的,到20世纪初却对西方文明“失望”,因为是看到西方一些不好的一面,联系时间可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故选A项。] 练点2:“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2015·海南卷·13)鸦片战争时期,魏源批评当时“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的海防主张,认为“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魏源的主张反映了这一时期( ) A.海禁思想被远洋开拓思想所取代 B.洋务派开始着手海防建设 C.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海防模式 D.清朝海军实力远逊于列强 D [材料中体现了魏源的思想以防守为主,因此海禁思想被远洋开拓思想所取代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魏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代表,不属于洋务派,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魏源批评当时御诸外洋的主张,并未体现学习西方海防模式,故C项错误;魏源之所以主张以防为主, 是因为近代清朝海军力量较弱,故D项正确。] 练点3: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层次 (2015·海南卷·21)近代中国在不同时期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五四运动之前大致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三个层面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缘于( ) A.对西学认知的程度 B.社会变革进程的需求 C.政府推行西学的力度 D.传统文化势力的强弱 B [题目要求分析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三个层面出现的原因,A项是对学习内容的表述,属于表现,故A项错误;之所以出现三个层面的学习,根本上是由于近代社会随着列强的不断侵略,中国的社会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需要,由抵御外来侵略到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再到实行民主、科学,故B项正确;当时的清政府反对学习西方的政治和思想,故C项错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近代没有出现强弱变化,故D项错误。] 练点4:新文化运动 (2015·海南卷·16)1919年3月,《申报》报道一名参议院议员指责北京大学某教授“有离经叛道之鼓吹”。这是指该教授( ) A.抨击尊孔复古 B.抨击军阀统治 C.提倡科学精神 D.提倡民生主义 A [结合时间“1919年”分析材料中的参议院议员属于北洋军阀政府,因此他批评的北京大学教授“离经叛道之鼓吹”指的是当时违背儒家伦理道德,因此应是抨击当时的尊孔复古的逆流,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思想领域,不是对军阀统治的抨击,故B项错误;提倡科学精神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在当时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因此不属于“离经叛道”,故C项错误;提倡民生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练点5:维新思想 (2014·海南卷·15)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 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 B.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 C.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 D.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 D [革命派此时已经开始革命运动,故A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上海是最早开放的城市之一,该说法明显错误,故B项错误;材料中“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说明对改革和革命的意见不一,故C项错误;“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说明当时革命思潮不占据主流,改良仍然是主流思潮,故D项正确。] 挖掘历史题源 学科考核目标活学活用 (2020·山东学业水平等级模考·7)20世纪20年代,在吸取屡次革命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孙中山认识到要使中国革命成功就必须唤起民众。基于这一认识,他进行的努力是( ) A.寻求共产国际帮助 B.发动护法运动 C.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D.创立黄埔军校 明立意:本题以孙中山思想转变为切入点,考查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抓关键:时间信息:20世纪20年代。理解:“吸取屡次革命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必须唤起民众”。 理思路: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是在旧三民主义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民族部分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特色,主张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和各民族一律平等,同时在民权部分强调了民主权利应是所有人共有,不能为少数人所有,成为压迫平民的工具,而民生主义部分则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两大原则,强调耕者有其田,反对私有资本操纵国计民生,更加贴近人民群众需要,C项正确。 练点6:新三民主义 (2014·海南卷·17)十月革命后,孙中山一面强调“以俄为师”,一面强调“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 ) A.借鉴代议制度,摒弃党国体制 B.发展私人资本,预防国家资本垄断 C.学习苏俄革命精神,不采用苏维埃制度 D.推动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 C [材料显示是向俄国学习,不是“摒弃党国体制”,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私人资本”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以俄为师”“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说明孙中山主张有选择地学习苏俄,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耕者有其田”的信息,故D项错误。] 练点7:中体西用 (2019·海南卷·7)1863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遣幼童分往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炮、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据此可知,该官员( ) A.主张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 B.认为西方长技值得学习 C.敦促清政府学习日本政体 D.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 B [本题引用官员的上奏,省略号后的“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即为上奏的核心,就是也要像日本那样,派幼童出国学习制造船炮等法,“师夷长技”,故本题选B项;A项和C项材料中未提及,排除;材料认为应该“师夷长技”,故D项说法正好与该官员思想相反,排除。] 练点8: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016·海南卷·18)1919年7月,进步报刊《每周评论》提出:“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同时期的《南开日刊》宣称:“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不怕政府不顺从民意。”这表明当时( ) A.知识阶层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 B.广大民众开始拥有决定国家政策的权力 C.进步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方式有了新认识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 C [结合材料中“真正的解放……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不怕政府不顺从民意”的描述以及1919年中国的政治形势,可知当时的知识分子对于如何变革社会来救国产生了不同以往的新思路,故答案为C项。] [新题快递·自我评估] 1.(2019·桂林一模)据统计,从1840年到1861年止,至少出现了22种有关世界史地方面的著作。如姚莹的《康輶纪行》反映了当时中国的边疆和世界形势;夏燮的《中西纪事》分析西方殖民扩张史,提出中国已被纳入世界局势变化的轨道中。这( ) A.直接引发了中国近代化运动 B.揭露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 C.推动国人重新审视世界格局 D.反映国人对西学的迫切要求 C [材料说明鸦片战争后,国内的知识分子开始着眼于世界,如姚莹的《康輶纪行》和夏燮的《中西纪事》均反映了国人关注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因此表明随着国门被打开,国人开始重新审视世界格局,故选C项;新思潮萌发推动国人开眼看世界,冲击了传统天朝上国观念,但这种思想不能直接推动近代化运动,排除A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甲午战后,排除B项;当时大部分国人仍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因而新思想不能反映广大国人的要求,排除D项。] 2.(2019·怀化一模)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迫切希望向西方学习,改变现有制度。同时,先进知识分子也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主张变法维新,历史选择了他们成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这主要说明( ) A.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B.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开始上升到制度层面 C.知识分子与民族资产阶级有共同的愿望 D.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 D [根据题干信息,甲午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和先进知识分子都希望向西方学习,主张变法维新,是在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背景下发生的,都受到了经济因素的影响,“历史选择了他们”也直接说明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产生具有必然性,故选D项。] 3.(2019·凌源一模)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四书中明确提出要“设议院”,使“政皆出于一堂”,“事旨本于众议”,“可行者,酌用;不可行者,置之”。据此可知, 康有为主张的君主立宪制( ) A.直接照搬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 B.没有摆脱君主专制思想的羁绊 C.体现了当时中国民众的斗争需求 D.为后来民主共和思想奠定基础 B [“可行者,酌用;不可行者,置之”意为可行的采用,不可行的可不予理睬,由此可知康有为的君主立宪仍然强调君主的权威,所以没有摆脱君主专制思想的羁绊,故选B项;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统而不治,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议会,而康有为仍然强调君主权威,排除A项;康有为的主张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而非全体中国人民的斗争需求,排除C项;康有为维新思想主张在保留君主的前提下进行渐进的改良,而民主共和思想主张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排除D项。] 4.孙中山很早就向往社会主义。早在1905年5月,孙中山就曾亲自访问在比利时的社会党国际局,要求第二国际接纳他所领导的中国革命党为其成员。1914年,他又致函国际局,呼吁国际局委派组织成员来帮助中国,“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反映了孙中山( ) A.开创了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B.是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徒 C.将社会主义作为革命的目标 D.深受社会主义思想影响 D [根据材料“要求第二国际接纳他所领导的中国革命党为其成员”“呼吁国际局委派组织成员来帮助中国”可知,孙中山深受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D项正确;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A项错误;孙中山是资产阶级的代表,坚持的是资产阶级革命,致力于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国家,排除B、C两项。] 5.(2019·洛阳、许昌二模)五四运动之前,孙中山对新文化运动主要是进行观察,极少表态。五四运动之后,他在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对新文化运动持怀疑的态度。这表明孙中山( ) A.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想想 B.理性看待中西方文化 C.深刻反省辛亥革命的不足 D.反对单纯的思想革命 B [五四运动前后,孙中山对新文化运动从“主要是进行观察”到“对新文化运动持怀疑的态度”的变化,是因为新文化运动后期出现了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局限性,体现了孙中山对东西文化独立理智的思考,故选B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主要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强调孙中山对新文化运动的态度,排除C项;据材料“对新文化运动持怀疑的态度”不代表反对单纯的思想革命,排除D项。] 6.(2019·汕头质检)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唯物史观和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个重要发现。十月革命后,李大钊、陈独秀在宣扬马克思主义时往往重点介绍唯物史观,特别是其中的阶级斗争学说。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中国的政治、经济有别于西欧 B.维护国共两党合作的现实需要 C.二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不全面 D.十月革命否定了剩余价值学说 A [李大钊、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偏向于唯物史观,其原因是剩余价值学说解释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原因,而中国工业并不发达,中国要求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适用于阶级斗争学说,故选A项;国共两党合作开始是在1924年而不是十月革命后,排除B项;根据材料“往往重点介绍唯物史观”可知,李大钊、陈独秀不是不了解马克思主义,排除C项;十月革命是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是对剩余价值说的肯定,排除D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