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试题含答案(3)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试题含答案(3)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试题含答案(3)‎ ‎(第三单元)‎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2分)‎ A.豆羹(gēng)    烨然(yè) 叱咄(duō) 负箧曳屣(xǐ)‎ B.怫然(fú) 耄老(mào) 冻馁(lěi) 裘葛之遗(wèi)‎ C.缟素(gǎo) 拜谒(yè) 休祲(qìn) 免冠徒跣(xiǎn)‎ D.婆娑(suō) 皲裂(jūn) 憎恶(wù) 缊袍蔽衣(yùn)‎ ‎【解析】B.“馁”读“něi”;C.“祲”读“jìn”;D.“蔽”写作“敝”。‎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2分)‎ A.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侍奉)‎ B.若士必怒(一定)‎ C.流辈甚称其贤(同辈)‎ D.岂直五百里哉(哪里值)‎ ‎【解析】岂直:哪里只是。‎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D)(2分)‎ A.故患有所不辟也 B.故不错意也 C.四支僵劲不能动 D.左佩刀,又备容臭 ‎【解析】A.“辟”同“避”;B.“错”同“措”;C.“支”同“肢”。‎ ‎4.读高三的小文参加了学校举办的“成人礼”仪式,你觉得下面加点词中,与他年龄最接近的一项是 (C)(2分)‎ A.始龀,跳往助之 B.我年过不惑,休退诚非早 C.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D.豆蔻梢头年纪,芙蓉水上精神 ‎【解析】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表示已经成人。‎ ‎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2分)‎ A.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B.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 C.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 D.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解析】应划分为: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2分)‎ A.现代汉语的很多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如“舍生取义”‎ 出自《孟子》,“愚公移山”出自《列子》。‎ B.《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有“狐假虎威”“画蛇添足”“塞翁失马”等。‎ C.词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晏殊、李清照、纳兰性德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陆游等。‎ D.“博士”为古代学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涯的官职。如《孙权劝学》中“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中“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解析】“塞翁失马”出自《淮南子》。‎ ‎7.2020年春季居家学习期间,学校组织了以“时代有我·天下家国”为主题的“云端”语文系列活动。(6分)‎ ‎【活动一:歌颂悠久历史——致敬传统文化】‎ 每一段岁月都值得歌唱 岁月如歌,历史无言。历史的记忆穿过岁月幽深的长廊,我们见证了人类文明的璀璨与绚烂;透过历史深邃的眼眸,我们读懂了它博大精深的睿语哲思;站在历史宏厚宽阔的肩膀上,我们听到了那一段岁月的波澜壮阔,刻骨铭心。狼烟四起是历史,浩浩烟波是历史,‎ 兰亭古墨是历史,松花酿酒、春水煎茶也是历史,传统文化中温润的一点一滴是最真实、最细致的存在。(甲)人生短暂,历史却是永恒的。悟以往,知来者。(乙)每一缕尘烟都渴望被铭记,每一段岁月都值得去歌唱!‎ ‎(1)小芳同学朗读了短文《每一段岁月都值得歌唱》。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2分)‎ A.文中加点的两个词“见证”“读懂”都是动词。‎ B.文中画横线的三个短语结构一致。‎ C.上文甲句中的“却”可以改成“也”,改后句子意思不变。‎ D.文中乙句朗读时要声音低沉,语气轻柔,语调平缓。‎ ‎【活动二:分享精彩故事——致敬经典作品】‎ 来到集上,见范进正在一个庙门口站着,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着掌,口里叫道:“中了!中了!”胡屠户凶神似的走到跟前,说道:“该死的畜生!你中了甚么?”一个嘴巴打将去。‎ ‎(2)小华同学分享了名著中的故事,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将下面的空缺处补充完整。(2分)‎ 上面的故事出自于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在这部小说中科举制度成为作者揭露和讽刺的主要对象。‎ ‎【活动三:赞美逆行英雄——致敬伟大时代】‎ 答诸公——一位在隔离病区工作的医生的回答 疫情突至,吾等医护虽无弓弩,亦铁血将士也,为保家园,生死相扶。‎ 诸公问曰:“疫情汹汹而至,现已兵临城下,如之奈何?”‎ 将士答曰:“当此时,吾军上下一心,担家国安康之任,尽医者护佑之责。”‎ 诸公问曰:“汝等凡夫俗子,厮杀于前线,何恃?”‎ 将士答曰:“吾辈以持,以恒,以坚,以定,以慷慨赴之,无负使命,无负时代。”‎ ‎(3)《答诸公》一文在微信朋友圈里被广泛转载,小智等同学纷纷点赞、评论,表达对逆行英雄的敬意。你也分享了自己的评论。(2分)‎ 小智的评论:大疫当前,在没有硝烟的战场护佑生命,你们是时代的英雄。‎ 我的评论:临危受命,医者仁心,你们是时代的英雄,向你们学习!/“担家国安康之任,尽医者护佑之责”,致敬伟大时代,致敬白衣天使!‎ ‎8.默写。(每空1分,共7分)‎ ‎(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鱼我所欲也》)‎ ‎(5)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6)《渔家傲·秋思》中,表现边关将士思念家乡,但因功业未建、有家难回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二、阅读理解(共4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9—10题。(5分)‎ 满江红 秋 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9.(2020·北部湾)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3分)‎ A.上片从客居京华写起,时值中秋佳节,院落篱下,菊花盛开,北国的秋天,明净如洗,这种令人愉悦的景致给作者带来了美好的心情。‎ B.“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既道出了命运的不公,也强烈地表达出作者极不屑作为女儿身, 不甘心受到各种束缚,决心报效国家的愿望。‎ C.“青衫湿”的典故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作者借此表达了难觅知音的孤寂与苦闷,但作者不是消极地自怨自艾,而是积极地探索和追寻。‎ D.下片紧承上片而来,通过身与心的对比和反衬,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词意纵横驰骋,抒情酣畅淋漓,格调高昂激越。‎ ‎【解析】令人愉悦的景致不能抹去作者的国难心愁,作者用乐景来写哀情。‎ ‎10.“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表达了词人终于冲破封建家庭牢笼的喜悦之情。 (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1—15题。(17分)‎ ‎(2020·达州)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 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节选自《战国策·魏策四》)‎ ‎1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C(3分)‎ A.请广于君 推而广之 广开言路 大庭广众 B.以大易小 轻而易举 平易近人 易如反掌 C.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欲擒故纵 畅所欲言 欲盖弥彰 D.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闻风丧胆 闻鸡起舞 闻名遐迩 ‎【解析】A.广:扩大/扩大/扩大/多;B.易:交换/容易/容易/容易;C.欲:四个都解释为“想要,打算”;D.闻:听说/听到/听到/闻名,出名。‎ ‎1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3分)‎ A.愿终守之/已而之细柳军 B.安陵君其许寡人/其真无马邪 C.以头抢地尔/不以物喜 D.而君逆寡人者/人不知而不愠 ‎【解析】A.之:代词,代安陵国/动词,到;B.其:副词,表示祈使语气/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C.以:介词,用/介词,因为;D.而:两个都是“连词,表转折”。‎ ‎1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B(3分)‎ A.《战国策》主要记述战国时代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反映当时各诸侯国、各阶级、阶层之间尖锐复杂的矛盾和斗争。本文选自于《战国策·魏策四》,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人物的对白。‎ B.选文写韩魏灭亡之后,‎ 附属于秦的安陵国君臣对强秦的最后一次抗争,唐雎临危受命,在秦廷不卑不亢,斗智斗勇,最终让不可一世的秦王屈服,维护了安陵国的尊严。‎ C.本文叙事,把人物放在充满矛盾、紧张激烈的斗争场面中来刻画,情节有开端,有发展,有高潮,人物个性鲜明。所以,更应该从文学的角度来解读这篇作品,关注它的立意和表现手法。‎ D.唐雎列举专诸、聂政、要离行刺之事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向秦王暗示了自己将效法这三位有才能有胆识的人,不惜拼命与秦王斗争到底。‎ ‎【解析】“附属于秦”错误,应是“附属于魏国”。‎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15.本文通过人物语言塑造了唐雎这一“士”的形象,请以下面的句子为例分析唐雎的语言艺术。(4分)‎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面对秦王的傲慢自大和咄咄逼人,唐雎沉着应对,‎ 先重复安陵君已经说过的理由“受地于先王”——不肯易地是要守先人之土;进而以“虽……岂……”的措辞,强化了“守士不易地”的立场,同时揭露秦王以空言索人国土的蛮横无理。不过,作为外交辞令,唐雎的话只说己方态度,并未直斥暴秦,义正词严,有理有节。‎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第16—19题。(11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 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 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①。‎ 宋兴且百年,而文章体裁,犹仍五季余习。锼刻骈偶,淟涊弗振②,士因陋守旧,论卑气弱。苏舜元、舜钦、柳开、穆修辈,咸有意作而张之,而力不足。修游随,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③,至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释】①嶷(yí)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②锼刻骈偶,淟涊(tiǎn niǎn)弗振:刻意雕琢,追求对偶,文风污浊不振。③赜(zé):精微。‎ ‎1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2分)‎ A.俟其欣悦(等待)    B.主人日再食(两次)‎ C.咸有意作而张之(都) D.论卑气弱(评价)‎ ‎【解析】论:观点,见解。‎ ‎17.用“/”给乙文画波浪线部分断句(划三处)。(3分)‎ 四 岁 而 孤 / 母 郑 / 守 节 自 誓 / 亲 诲 之 学 ‎18.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 A.欧阳修和宋濂都是自幼家境贫寒,但也都刻苦学习,都有高远的追求。‎ B.欧阳修曾获苏舜元、柳开等名士开导,但他学力大进,主要得益于阅读韩愈遗稿。‎ C.拜师求学时,宋濂态度谦和诚恳,不因老师发脾气而产生抵触情绪。‎ D.甲乙两文分属不同的文体。甲文是一篇赠序,乙文则属于史传。‎ ‎【解析】“欧阳修曾获苏舜元、柳开等名士开导”误解文意。‎ ‎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2)宋兴且百年,而文章体裁,犹仍五季余习。‎ 宋朝建国已将近百年,但是文章体裁仍然沿袭五代遗留的(不良)习气。‎ ‎【乙】参考译文:欧阳修,字永叔,是庐陵人。四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郑氏,发誓严守节操,不肯改嫁,亲自教他学习。家里贫穷,以致用芦苇画地来学习写字。他自幼思维敏捷,颖悟过人,读书往往能背诵下来。刚刚成年,就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 宋朝建国已将近百年,但是文章体裁仍然沿袭五代遗留的(不良)习气。着意在骈俪词藻上下功夫,内容却空乏污浊无振作之气。士人习惯于旧时的陋习,持论卑下而无力。苏舜元、苏舜钦、柳开、穆修等人,都有意振作和发扬它,但力度不够。欧阳修到随地游学,在一个旧书筐中得到唐代韩愈的手稿,读后内心仰慕。于是就苦心探究它的精微,甚至废寝忘食,决心要追随他,同他并驾齐驱。‎ ‎(四)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第20—24题。(12分)‎ 冯唐赦免魏尚 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①。‎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②,杀北地都尉卯。上以胡寇为忧,自叹无名将。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乃复问唐曰:“公何以知之?”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臣大父③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④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⑤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文帝:指汉文帝刘恒。②朝那:古县名。③大父:祖父。④飨(xiǎng):用酒食慰劳。⑤坐:因为。‎ ‎2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唐对曰(回答)‎ B.是以匈奴远避(因此)‎ C.臣诚愚,触忌讳(如果)‎ D.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同“悦”,高兴)‎ ‎【解析】诚:确实,的确。‎ ‎21.下列各组句子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D(2分)‎ 例句:乃复问唐曰 A.乃石性坚重(《河中石兽》)‎ B.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D.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解析】例句与D项中的“乃”都是连词,于是;A.副词,是;B.副词,才;C.副词,竟然。‎ ‎22.下列句子中与“复以为云中守”句式相同的一项是C(2分)‎ A.天子为动(《周亚夫军细柳》)‎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C.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解析】“复以为云中守”“乡为身死而不受”都是省略句;A.被动句;B.判断句;D.定语后置句。‎ ‎2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2分)‎ A.冯唐有真知灼见,他认为文帝虽然得到了廉颇、李牧,但没有好好任用。‎ B.冯唐向文帝介绍,前人遣将的经验是国内大事由君王来控制,边关上赏赐之事由将军来主断,朝廷不从中干涉。‎ C.冯唐性格耿直,敢于直谏,他认为云中郡郡守魏尚只是错报多杀敌六人,就削爵罚作,处罚太重。‎ D.此文一笔两涉。冯唐之所以能显示自己品格的卓异,是因为遇到了“从善如流”的汉文帝。‎ ‎【解析】文中的“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一句中的“虽”是即使的意思,是表示假设,冯唐认为陛下纵然得到像廉颇、李牧那样的将才,也不懂得任用。‎ ‎2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 因此李牧可以竭尽他的智能。‎ ‎(2)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 现在我听说魏尚做云中郡的郡守,他军市的租税全用来犒飨士卒。‎ ‎【参考译文】冯唐以至孝著名,为中郎署长,侍奉文帝。‎ 那个时候,正当匈奴刚刚大举入侵朝那县,杀死了北地郡的都尉孙卯。文帝正因为匈奴入侵忧虑,感叹没有名将。冯唐说:“陛下即使得到像廉颇、李牧(那样的将才),也不懂得任用啊!”文帝很生气,于是再问冯唐说:“您怎么知道我不懂得任用廉颇、李牧那样的人才呢?”冯唐回答说:“臣听说古代君王派遣将军的时候,军中论功行赏及爵封之事,都由将军在外决定,回来再报告朝廷。我的祖父说,李牧为赵将,屯驻在边境,军市的租税都自行用来犒飨士卒,赏赐由将军在边境决定,朝廷不从中干预。君主一切委托给他,并且要求他成功,因此李牧可以竭尽他的智能,在北面驱逐单于,大破东胡,歼灭澹林,在西面抑制强秦,在南面抵抗韩、魏。现在我听说魏尚做云中郡的郡守,他军市的租税全用来犒飨士卒,更拿出私有的钱财,每几天就杀一次牛,宴请宾客、军吏及舍人,所以匈奴躲得远远的,不敢接近云中郡的关塞。我愚蠢地认为陛下的法令太严明,奖赏太轻,惩罚太重。况且云中郡郡守魏尚只犯了错报多杀敌六人的罪,陛下就把他交给执法之吏治罪,削夺他的爵位,判处一年的刑期。由此说来,陛下纵然得到像廉颇、李牧那样的将才,也不懂得任用的。我实在很愚昧,触犯了禁忌,该当死罪,该当死罪!”‎ 文帝很高兴,当天就令冯唐拿着符节去赦免了魏尚的罪,再度任命他为云中郡守,又任命冯唐为车骑都尉,统领中尉和郡国的车战之士。‎ 三、作文(5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经受了失败和挫折后,我学会了坚韧;在遭受到误解和委屈后,我学会了宽容;在经历了失落和离别后,我懂得了珍惜。‎ 要求:围绕以上文字的内容和含义,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确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