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4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生物试题 1. 黑藻和蓝藻都是藻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它们在细胞结构上存在的根本区别主要是( ) A. 是否有DNA B. 是否有核膜 C. 是否有细胞膜 D. 是否有核糖体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黑藻和蓝藻均含有DNA,A错误;黑藻属于真核生物,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B正确;细胞生物均含有细胞膜,C错误;细胞生物的细胞中均含有核糖体,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 “黄金搭档”维生素片中含Ca、Fe、Zn、Se等元素,其中属于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的是( ) A. Ca B. Fe C. Zn D. Se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有C、H、O、N、P、S、K、Ga、Mg,微量元素有Fe、Mn、Zn、Cu、B、Mo。 考点:本题考查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A. 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 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C. 鉴定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 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实验,考查对有机物检测的检测试剂及使用方法的理解和识记。正确区分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成分与使用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成分相同,但前者硫酸铜浓度较大,不能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A项错误;观察细胞中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需要使用显微镜,B项正确;斐林试剂在使用时,甲液与乙液应等量混合后在使用,C项错误;双缩脲试剂在使用时,应先加入A液,然后再加入B液,D项错误。 【点睛】区分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一同三不同” 4.下列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的是 A. 具有保护细胞的作用 B. 与细胞的物质交换关系密切 C. 与细胞的遗传有重要关系 D. 与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密切相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详解】细胞膜作为细胞系统的边界,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具有保护作用,A正确;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与细胞的物质交换关系密切,B正确;细胞膜上没有遗传物质,与细胞的遗传无关,C错误;多细胞生物体内,可通过细胞膜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例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D正确。故选C。 【点睛】识记细胞膜的功能便可解答本题。 5. 如图甲、乙为两个渗透装置。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时的初始状态,乙图是较长时间之后,通过漏斗内外的水分子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③为半透膜,水分子能自由通过 B. 图甲中溶液②的浓度大于溶液①的浓度 C. 图乙中溶液①的浓度与溶液②的浓度相等 D. 图甲中溶液①和②浓度差越大,则图乙中的水柱越高 【答案】C 【解析】 图中③代表半透膜,水分子能自由通过,而大分子不能通过,故A正确;图甲和图乙比较,漏斗内液面上升,说明漏斗内溶液②浓度高于烧杯中溶液①,故B正确;由于漏斗内液柱压力的作用,当液面不再上升时,溶液②的浓度依然大于溶液①的浓度,故C错误;图甲中溶液①和②浓度差越大,则水分跨膜运输的数量越多,则图乙中的水柱上升得越高,故D正确. 【考点定位】渗透作用 【名师点睛】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等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条件是半透膜和浓度差.(1)半透膜可以是生物性的选择透过性膜,如细胞膜,也可以是物理性的过滤膜,如玻璃纸.(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浓度差的实质是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分子数的差,即物质的量浓度之差,即摩尔浓度而不是质量浓度. 6.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而不选择内表皮细胞进行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 外表皮细胞中有中央大液泡,而內表皮细胞中没有 B. 外表皮细胞能发生渗透作用,而内表皮细胞不能 C. 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中含有紫色的色素,而内表皮细胞中没有 D. 外表皮细胞比那表皮细胞更容易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答案】C 【解析】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呈紫色,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而内表皮细胞中没有,C正确。 【考点定位】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名师点睛】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质壁分离的原因: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要选择有颜色的材料,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7.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 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 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答案】B 【解析】 红色花瓣细胞的液泡呈红色,比白色花瓣更便于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A 正确;黑藻叶片的叶肉细胞中液泡呈无色,叶绿体的存在使原生质层呈绿色,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错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一定都相同,用相同浓度的外界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C 正确;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含有色素,呈紫色,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D 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质壁分离,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8.下图为细胞膜结构图,其中a和b分别代表不同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同膜结构③的排列方式不同 B. 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是Na+通过②进入细胞,此过程不消耗ATP C. b可表示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 D. 将③分子制成微球体用来包裹大分子药物,送入到相应的细胞中,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答案】B 【解析】 .不同膜结构③的排列方式相同,两层磷脂分子尾部相对,A错误;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是Na+通过②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细胞,此过程不消耗ATP,B错误;CO2在细胞中生成,通过自由扩散顺浓度向组织液中排出,C正确;将③分子制成微球体用来包裹大分子药物,送入到相应的细胞中,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功结构特点,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名师点睛】判断细胞内外的方法:根据糖蛋白的位置进行判断,糖蛋白质位于细胞膜的外侧。 9. ATP是直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酒精发酵过程中有ATP生成 B. ATP可为物质跨膜运输提供能量 C. ATP中高能磷酸键水解可释放能量 D. ATP由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 【答案】D 【解析】 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过程中有ATP生成,A正确;ATP可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B正确;ATP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水解可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供能,C正确;ATP由腺嘌呤、核糖和磷酸组成,D错误。 【考点定位】ATP 10.关于生物体产生的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 B. 脲酶能够将尿素分解成氨和CO2 C. 蛋白酶和淀粉酶都属于水解酶类 D. 纤维素酶能够降解植物细胞壁和细菌细胞壁 【答案】D 【解析】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A正确;脲酶能够将尿素分解成氨和C02,B正确;蛋白酶和淀粉酶都属于水解酶类,C正确;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根据酶的专一性,纤维素酶不能降解细菌细胞壁,D错误。 【考点定位】酶的概念;酶的特性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要熟练掌握酶的相关知识点: 1、理解酶的概念: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2、牢记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11.长期浸水会导致树根变黑腐烂。树根从开始浸水到变黑腐烂的过程中,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Ⅰ阶段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下降 B. Ⅱ阶段根细胞的无氧呼吸速率上升 C. Ⅲ阶段曲线下降的主要原因与Ⅰ阶段不同 D. 细胞在a点的有氧呼吸强度小于b点 【答案】D 【解析】 分析曲线图:Ⅰ阶段幼根开始浸水,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逐渐降低,无氧呼吸速率逐渐上升;Ⅱ阶段幼根细胞因缺氧不再进行有氧呼吸,但无氧呼吸速率上升;Ⅲ阶段幼根因无氧呼吸的特有产物酒精积累过多,是导致幼根变黑腐烂。Ⅰ阶段,由于长期浸水土壤中氧气浓度降低,细胞有氧呼吸的速率下降,A正确;Ⅱ随氧气浓度的进一步降低,对无氧呼吸的抑制作用减弱,细胞的无氧呼吸速率上升, B正确;Ⅰ阶段活性速率下降是由于氧气浓度降低,有氧呼吸速率降低和无氧呼吸由于氧气存在受抑制,Ⅲ活性速率下降是由于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二者下降的主要原因不同,C正确;a点氧气浓度高于b点,有氧呼吸强度比b大,无氧呼吸速率则小于b点,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呼吸 12. 某植物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不同,将该植物在黑暗中放置48 h后,用锡箔纸遮蔽叶片两面,如图所示。在日光下照光一段时间,去除锡箔纸,用碘染色法处理叶片,观察到叶片有的部位出现蓝色,有的没有出现蓝色。其中,没有出现蓝色的部位是 A. a、b和d B. a、c和e C. c、d和e D. b、c和e 【答案】B 【解析】 黑暗中放置48小时是为了消耗原有的淀粉,再联系光合作用发生的条件可确定a、c和e不能产生淀粉,因为a、e处没有叶绿素,c、e处缺少光照。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发生条件,属基础题。 13. 提取光合色素,进行纸层析分离,对该实验中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未见色素带,说明材料可能为黄化叶片 B. 色素始终在滤纸上,是因为色素不溶于层析液 C. 提取液呈绿色是由于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 D. 胡萝卜素处于滤纸最前方,是因为其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最高 【答案】C 【解析】 A.黄化叶片叶绿素含量少但是叶黄素含量高应有色素带B.层析液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分子量小的溶解度高,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所以用层析法来分离四种色素。D.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 14. 下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 B. 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 C. 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 D. 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 【答案】B 【解析】 甲是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倍增,在前期移向细胞两极;乙是姐妹染色单体,丙是星射线,二者组成成分差异很大;该时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该时期没有核膜、核孔,不会有物质通过核孔。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5.如图表示人体部分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甲的分裂能力最强,分化程度最高 B. 过程①②中均发生了遗传物质的改变 C. T细胞与B细胞内所含的基因不同 D. 淋巴因子作用于膜受体后即被灭活 【答案】D 【解析】 由图可知细胞甲分裂能力强,分化程度低,A错误;过程①②是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一般遗传物质都不会发生改变,B错误;T细胞与B细胞来自于同一个受精卵的分裂与分化,所以它们细胞内所含的核基因是相同的,C错误;淋巴因子作用于膜受体后即被灭活,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名师点睛】同一生物体的所有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的,含有相同的基因,且每个体细胞都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但由于细胞分化,即基因发生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细胞所含的RNA和蛋白质种类有所差别。 16.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 A. 抗病株×感病株 B. 抗病纯合子×感病纯合子 C. 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 D. 抗病纯合子×抗病纯合子,或感病纯合子×感病纯合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分离定律,考查相对性状显隐性的判断,根据教材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定义,可选择合适的亲本进行杂交。 【详解】判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可以选用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进行杂交,后代表现的亲本性状即为显性性状,根据B项后代表现的亲本性状可判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选B。 【点睛】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1)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2)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具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17. 下列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由组合定律是孟德尔针对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直接归纳总结的,不适合多对相对性状 B.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C. 在形成配子时,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是随机的,所以称为自由组合定律 D. 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表现为自由组合 【答案】D 【解析】 自由组合定律是孟德尔针对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直接归纳总结的,也适合多对相对性状,A错误;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影响、彼此独立的,B错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C错误;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也是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D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名师点睛】关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适用范围: ①适用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并且非等位基因均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②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此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能出现基因的自由组合。 ③按遗传基本定律遗传的基因,均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所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均是真核生物的细胞核遗传规律。 18.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而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假说,下列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的是 A. 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都只含有成对中的一个 B. 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也自由组合 C. 作为遗传物质的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形成的 D.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是否理解基因和染色体的平性关系,是否掌握它们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详解】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表现在:基因、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都保持完整性、独立性;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都成对存在,配子中二者又都是单独存在的;成对的基因、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都可以自由组合。故C错误,A、B、D项正确。 【点睛】“平行”意指一定的相似性。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形成的,但是染色体并没有这样的特点。 19.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 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 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C. 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D. 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 【答案】B 【解析】 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因此在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中找不到15N和35S,A项错误;合成子代噬菌体DNA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但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因此在子代噬菌体的DNA中可以找到15N和32P,B项正确;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因此在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中也找不到15N,C项错误;噬菌体的DNA中不含S元素,D项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关键是:噬菌体侵染时只注入DNA,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而且噬菌体合成物质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 20. 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C.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 D. 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答案】B 【解析】 孟德尔发现了遗传因子,但不知道其化学本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和嘌呤数相等,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只能生命其是RNA病毒,但不能说明其他病毒也是RNA,答案B。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有关遗传的一些基础知识。 21. 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 ①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②确定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③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 ④为DNA复制机构的阐明奠定基础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噬菌体浸染细菌的试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故①错误;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之前,就已经明确了染色体的组成成分,故②错误;结构决定功能,清楚了DNA双螺旋结构,就可以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故③正确;清楚了DNA双螺旋结构,就为DNA复制机构的阐明奠定基础,而且Watson和Crick也对DNA复制进行了描述,故④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综合考查了对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的理解。属于中等难度题。 22.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B. 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C. 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D. 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双链DNA和双链RNA都有碱基对,碱基之间形成氢键,A错;一种病毒只能含DNA或含RNA,B错;只要是细胞,都有DNA和RNA,C正确;叶绿体、线粒体都含有 DNA,核糖体不含DNA,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DNA和RNA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3.如图①②③表示了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③是翻译过程,方向是从b到a B. 每种氨基酸均可由不止一种tRNA来转运 C. ①②③也能在线粒体、叶绿体及原核细胞中进行 D. 一条mRNA可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一条多肽链,加快了翻译的速率 【答案】C 【解析】 ③是翻译过程,根据肽链的长度可知,翻译的方向是从a到b,A正确;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一种或几种tRNA来转运,B错误;线粒体、叶绿体和原核细胞中都含有DNA,也含有核糖体,能进行图中①DNA的复制、②转录和③翻译过程,C正确;一条mRNA上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进行翻译,这可提高翻译的速度,D正确。 【点睛】 翻译 数量关系:一个mRNA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 目的意义:少量的mRNA分子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方向:从上向下(见上图),判断依据是根据多肽链的长短,长的翻译在前; 结果:合成的仅是多肽链,要形成蛋白质还需要运送至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结构中进一步加工。 24.胰岛素的A、B两条肽链是由一个基因编码的,其中A链中的氨基酸有m个,B链中的氨基酸有n个。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胰岛素基因中至少有碱基数是6(m+n) B. 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A、B两条肽链 C. 胰岛素mRNA中至少含有的密码子为(m+n)个 D. A、B两条肽链可能是经蛋白酶的作用后形成 【答案】B 【解析】 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胰岛素中有m+n个氨基酸,则胰岛素基因中至少有碱基数是6(m+n),A正确;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单链中只有一条能作为模板转录形成mRNA,再以mRNA为模板翻译形成蛋白质,A、B两条肽链是由胰岛素基因的不同区段来编码的,不是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A、B两条肽链,B错误;胰岛素中有m+n个氨基酸,则胰岛素mRNA中至少含有的密码子为(m+n)个,C正确;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需经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修饰等才能形成胰岛素,在加工、修饰的过程需要蛋白酶的水解作用,以适当去掉一些氨基酸等,D正确。 25.下表为某些抗菌药物及其抗菌作用的原理,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抗菌药物 抗菌机理 青霉素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环丙沙星 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 红霉素 能与细菌细胞中的核糖体结合 利福平 抑制敏感型的结核杆菌的RNA聚合酶的活性 A. 青霉素作用后使细菌因吸水而破裂死亡 B. 环丙沙星可抑制细菌DNA的复制过程 C. 红霉素可导致细菌蛋白质合成过程受阻 D. 利福平能够抑制RNA病毒逆转录过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据表格分析可知,青霉素的作用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菌因吸胀破裂死亡,A正确;环丙沙星的作用是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可抑制细菌DNA复制,B正确;红霉素的作用是能与细菌细胞中的核糖体结合,可导致细菌蛋白质合成受阻,C正确;利福平的作用是抑制敏感型结核杆菌RNA聚合酶活性,对RNA病毒逆转录无效果,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抗菌药物的原理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6.关于等位基因B和b发生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 B. X射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B和基因b的突变率 C. 基因B中的碱基对G—C被碱基对A—T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 D. 在基因b的—ATGCC—序列中插入碱基C可导致基因b的突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A正确;B、X射线属于物理诱变因子,会提高基因B和基因b的突变率,B错误;C、基因突变是指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C正确;D、在基因b的ATGCC序列中插入碱基C,则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即发生了基因突变,D正确.故选:B.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 【名师点睛】基因突变是指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和通用性. 基因突变的特点: a、普遍性; b、随机性; c、低频性; d、多数有害性; e、不定向性. 27.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 B. 姐妹染色单体间相同片段的交换导致基因重组 C. 基因重组导致纯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D. 同卵双生兄弟间的性状差异是基因重组导致的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基因重组的来源之一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导致基因重组,A项正确;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是基因重组的另一来源,B项错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C项错误;同卵双生兄弟间的性状差异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或环境条件不同导致的,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8..如图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a含有2个染色体组,图b含有3个染色体组 B. 如果图b表示体细胞,则图b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三倍体 C. 如果图c代表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一定是二倍体 D. 图d代表的生物一定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成的,是单倍体 【答案】C 【解析】 由题图可知,a含有4个染色体组,A错误;b含有3个染色体组,如果b表示体细胞,则该生物可能是3倍体,也可能是单倍体,B错误;c含有2个染色体组,如果图c代表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一定是二倍体,C正确;d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不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D错误。 【考点定位】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名师点睛】染色体组的概念是:细胞内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大小、形态、功能各不相同,但是又相互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的一组染色体;判断染色体组数目的方法:根据染色体形态判断:大小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就是几个染色体组;根据基因名称判断,同字母(不论大写和小写)表示的基因有几个,就是几个染色体组。 29.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B. 细胞内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可能是单倍体 C. 一般单倍体植株长的弱小,高度不育,但有的单倍体生物是可育的 D. 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答案】D 【解析】 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不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为单倍体,所以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A正确;细胞内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如果是由配子发育而成的,则是单倍体;如果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则是二倍体,B正确;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高度不育,但有的单倍体生物是可育的,如雄蜂,同源四倍体植物的单倍体等,C正确;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物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如果是由配子发育而成的,则是单倍体;如果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则是三倍体,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要理清单倍体生物是指未经受精作用,由生殖细胞发育而来的生物,如果亲代是多倍体生物,则单倍体生物也可能含有多个染色体组,仅当亲代是二倍体生物时,单倍体生物才是只含一个染色体组的。 30.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 B.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 物种形成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D. 自然选择源于过度繁殖和生存斗争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考查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明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A项错误;种群是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项正确;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了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了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C项正确;自然选择通过生存斗争实现,过度繁殖导致资源缺乏,进而导致生存斗争,D项正确。 3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⑤喝牛奶,进入胃中 ⑥口服抗菌药物和唾液淀粉酶 ⑦肌肉注射青霉素 ⑧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A. ②③⑦ B. ①②③⑦ C. ①②③⑦⑧ D. ①②③⑥⑦⑧ 【答案】A 【解析】 血液不属于内环境,血液中的血浆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①错误;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②正确;葡萄糖、CO2和激素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③正确;呼吸酶存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④错误;胃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所以胃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⑤错误;口服抗菌药物后进入消化道,消化道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不属于内环境,⑥错误;肌肉注射青霉素直接进入组织液,组织液是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⑦正确;输卵管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不属于内环境,⑧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解题关键要识记内环境的组成部分即组成成分,需要注意的是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的,不属于内环境。 32.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 B.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 C. 图中①和③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 D. 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② 【答案】C 【解析】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为血红蛋白改变导致⑥红细胞形态改变,A正确;某人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⑤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从而使图中液体②组织液增加,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①毛细血管管壁细胞具体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并非血液,C错误;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由②组织液形成的,D正确。 33. 下列关于酶及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酶、激素的调节下,生物体才能进行正常代谢 B. 生物体中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 C. 酶与激素的作用特点都是微量、高效、促进 D. 激素一般作用于其它细胞,酶不全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生物体进行正常代谢条件是内环境稳态,A错误。能产生激素的细胞是活细胞,活细胞一定能产生酶,B错误。有的激素起抑制作用,如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C错误。激素作用于靶细胞,一般是其它细胞,酶即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也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酶和激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34.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稳态调节的三种方式。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它是由下丘脑分泌并释放的 B. 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抑制激素④和①(或②)两种激素的分泌 C. 胰岛中的B和C两种细胞虽然分泌的激素不同,但它们含有相同的核基因 D. 图中的A最可能是生长激素 【答案】A 【解析】 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A错误;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抑制激素④促甲状腺激素和①(或②)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B正确;胰岛中的B细胞是胰岛B细胞,C细胞是胰岛A细胞,两种细胞的遗传信息相同,两种细胞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转录出不同的信使RNA,控制合成不同的蛋白质,C正确;垂体能分泌生长激素,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水平衡调节、血糖平衡调节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对甲状腺激素的分解调节和反馈调节,水平衡调节,血糖平衡调节等有联系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合构建模型,及运用模型解题的能力。 35. 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B. 体温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 C. 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 D. 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调控 【答案】C 【解析】 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体温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B正确;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正确;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控制,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36. 如图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 ( ) A. ①效应T细胞,②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A抗体 B. ①传出神经元,②传入神经元,A神经递质 C. 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②垂体细胞,A促甲状腺激素 D. ①甲状腺细胞,②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A甲状腺激素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该模型表示的是细胞①产生物质A,分泌到细胞外,并作用在细胞②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上。A中效应T细胞不能分泌抗体,A错误;神经递质只能由传入神经元向中间神经元传递,而不能倒过来,B错误;下丘脑的某些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C错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后能抑制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兴奋的传导及激素分泌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37.如图是某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若在a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共有3个神经元,结构①为效应器 B. ③处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完成后都会被细胞体吸收 C. 在a处给予适宜的刺激,在b处能测到电位变化 D. 若③处受到破坏,刺激b仍能引起②的反射活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考查对反射弧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兴奋的传导与传递机制与方向的理解。根据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详解】根据分析,结构①应为感受器,A项错误;神经递质作用完成后会被细胞体吸收或被分解,B项错误;在a处给予适宜的刺激,兴奋可通过突触传到b处,C项正确;刺激b仍能引起②的反应,但该反应未通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D项错误。 38.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 B. 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 C. 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 D. 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考查对兴奋传递机制的理解。兴奋传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通过胞吐作用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电位的变化。 【详解】胞吐需要消耗线粒体提供的能量,A 项正确;神经元和其他体细胞均来源于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具有相同的基因,B项错误;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相结合,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C项正确;兴奋传到突触小泡时,突触前膜才会释放神经递质,D项正确。 【点睛】突触传递中的常考点: (1)突触前膜分泌神经递质的方式为胞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2)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神经递质的分泌与线粒体有关。 (3)突触间隙内的液体属于组织液,是内环境的成分。 (4)突触后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为糖蛋白,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5)神经递质和受体结合完成兴奋的传递后,会被相应的酶分解失活(少数可以回收至突触前膜内重复利用),以便受体能空出来接受下一次兴奋传递的神经递质。 (6)神经递质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者是抑制。 39.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机体内各种反射活动都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B. 神经递质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C. 只有保持完整的反射弧结构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D. 神经细胞只有接受外界刺激才能产生兴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有的反射受下丘脑和脑干的控制,如机体内脏活动等,故A错。神经递质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故B错。只有保持完整的反射弧结构才能完成反射活动,故C正确。内部刺激也能是神经细胞产生兴奋,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40.如图是靶细胞与特定激素结合的方式示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为激素,乙为靶细胞表面的受体,它们都是蛋白质 B. 若甲是甲状腺激素,则乙不可能位于下丘脑和垂体细胞表面 C. 乙与载体蛋白一样,具有特异性 D. 图中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的方式是胞吐,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激素调节,考查对激素调节特点的理解。明确激素的化学本质和激素只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的原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激素的化学本质不一定是蛋白质,如性激素为固醇类物质,A项错误;甲状腺激素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B项错误;据图可知,激素只能和细胞表面特定的受体蛋白结合,载体蛋白只能运输特定的物质,C项正确;胞吐只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项错误。 41.先后将抗原a和抗原a、b注射到小鼠体内,得到的抗体含量曲线如图所示。该曲线图表明 A. 小鼠对抗原a更敏感 B. 抗原a的破坏性更大 C. 二次免疫反应比初次免疫反应更强 D. 小鼠对抗原b反应较慢 【答案】C 【解析】 A、小鼠在注射前对a和b是同样无免疫力的,初始反应的曲线相同,说明敏感度一样,A错误; B、从图中曲线看不出抗原a的破坏性更大,B错误; C、从图中看出针对抗原a,二次免疫产生的抗体量大,因而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反应更强,C正确; D、小鼠对抗原b反应并非较慢,只是对抗原b为初次免疫反应,D错误 【考点定位】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名师点睛】先注射抗原a后,小鼠体内产生了记忆细胞,当再次注射抗原a时,小鼠针对抗原a进行了二次免疫,而针对抗原b是初次免疫;从图中看出针对抗原a,二次免疫产生的抗体量大,因而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反应更强 42.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B. 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 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D. 人体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答案】D 【解析】 抗体不能进入细胞中,故A错误;抗体的作用机理是与抗原结合,使之凝集成团或降低对细胞的吸附能力,而溶菌酶的作用是将细菌分解,因此二者的原理不同,故B错误;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而Rous肉瘤病毒属于病毒致癌因子,故C错误;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故D正确。 【考点定位】免疫调节。 43.如图所示,A、B、C为对某一植物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组,D为同一种被纸盒罩住的固定植株,纸盒的一侧开口并匀速旋转,有单侧光照。则A、B、C、D中表现为直立生长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图A因玻璃片的阻隔,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不能向背光侧运输,所以直立生长;图B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向背光一侧运输的同时,透过琼脂片向下运输,导致背光侧生长素的含量高于向光侧,使B向光弯曲生长;图C因没有尖端,不能感受单侧光的刺激,琼脂块中的生长素通过接触面向下运输,造成向光一侧生长素的含量高于背光一侧,结果向背光侧弯曲生长;图D固定植株,旋转纸盒,只有纸盒的开口朝向光源时,胚芽鞘的尖端才能感受到光的刺激,造成胚芽鞘左侧生长素的含量高于右侧,植株向右弯曲生长。综上分析,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问题的实质:①有生长素的来源则可能生长;②胚芽鞘的尖端是感光部位;③生长素若均匀分布,则直立生长;若分布不均匀,则弯曲生长。抓住了问题的实质,结合图示信息分析与题意就很容易判断出各选项的正确与否。 44.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 ) A. 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B. 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C. 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 D. 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 【答案】C 【解析】 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防止果实脱落,脱落酸只能加快果实脱落,A项错误;用脱落酸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B项错误;乙烯利能释放出乙烯,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因此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C项正确;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生长素类似物没有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作用,D项错误。 【考点定位】植物激素的应用 45. 下列有关各植物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单侧光引起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极性运输至背光侧 B. 乙烯能够使细胞壁变松弛,加速果实成熟 C. 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能解除某些抑制激素的作用 D. 细胞分裂素能够延缓细胞的衰老速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单侧光引起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横向运输至背光侧,A项错误;乙烯在果实成熟过程中能够使细胞壁变松弛,加速果实成熟,B项正确;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能解除某些抑制激素的作用,促进种子萌发,C项正确;细胞分裂素能够延缓细胞的衰老速度,促进细胞分裂,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6.生长素对植物器官的影响有相同效果的一组是( ) A. 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B. 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 C. 茎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D. 根的向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作用,考查对生长素作用及其作用特点的理解。当植物幼苗横放时,重力作用下生长素在靠地一侧分布较多,由于根对生长素较为敏感,根的靠地一侧生长素浓度过高,生长被抑制,导致根向地生长,茎的靠地一侧促进茎的生长;顶端优势是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使侧芽生长受抑制;植物在单侧光作用下,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较高,促进背光侧生长。 【详解】根的向地性和顶端优势均体现了生长素在低浓度下促进生长,高浓度下抑制生长的两重性,茎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只体现了生长素促进生长的作用,选C。 47.有关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一个耗能的过程 B. 农业上可以应用赤霉素打破种子的休眠 C. 2,4—D是一种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的植物激素 D. 植物激素调节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过程属于主动运输,是一个耗能的过程,A项正确;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B项正确; 2,4﹣D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C项错误;植物激素调节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D项正确。 48.下图中关于“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t0~t1之间种群数量小于K/2,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长较快 B. t1~t2之间,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 C. 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 D. 在t1时控制有害生物最有效 【答案】D 【解析】 t0~t1之间种群数量小于K/2,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且二者的差值逐级加大,种群增长速率不断增加,因此种群数量增长较快,A项正确;t1~t2之间,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随着种群密度增大,种内斗争不断加剧,天敌数量也在增加,虽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但二者的差值逐级减小,所以种群增长速率下降,B项正确;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C项正确;在t1时种群数量为K/2,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因此若在t1时进行有害生物防治,不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较低水平,D项错误。 【点睛】本题以反映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图为情境进行考查。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与种群数量变化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更主要的是①理解曲线横纵坐标的含义、分析对比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其各点所蕴含的生物学信息;②再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合理地解释曲线各区段的含义,进行图文转换、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49.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査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 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 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 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 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 【答案】B 【解析】 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可直接对样方内的个体进行计数,不需要进行标记,A错误;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要随机取样,由于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所以需要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使样本数量足够多,以保证所测得数据更加接近真实值,B正确;采用等距取样法,要确保一定的样方数量并求平均值,减少误差,C错误;采用五点取样法,样方的面积大小要适中,D错误。 【点睛】样方法的注意事项:①计数原则: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相邻两边及顶角上的个体。②取样原则及方法:随机取样;样方大小适中:乔木100m2、灌木16m2、草本1m2;样方数量不宜太少;一般选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叶脉一般呈网状);常用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50.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图中a、b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出生率等于零 B. 当某害虫种群数量达到K/2时,进行杀虫效果最佳 C. 若空间充足,种群数量增长一定如曲线a所示 D. 若曲线b1变成曲线b2,说明该种群生存环境变得恶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种群数量达到 K 值时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并不是等于零,A错误; B、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故防治害虫应在害虫数量没达到时进行,B错误; C、种群的“J”型增长曲线是理想状态下的一种动态变化,条件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无天敌等,C错误; D、曲线b1的K值较高,当种群生存环境变得恶劣,K值下降,变成曲线b2,D正确. 故选:D. 51. 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二者的起始条件不同 B. 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C. 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D. 一般来说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答案】B 【解析】 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根据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概念比较可知,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起始条件不同,A正确;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都能形成森林,但是初生演替更难形成森林,B错误;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C正确;一般来说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D正确。 【考点定位】群落的演替 【名师点睛】两种演替的比较: 52.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 B. 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C. 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 D. 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为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作为对照试验,A正确; B、由于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不能用校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调查,B错误; 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时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C正确; D、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保证实验结果可靠性,D正确. 故选:B. 53.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 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 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 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答案】D 【解析】 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过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大致要经历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灌木阶段较高的灌木取代了部分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增加;A错误。物种丰富增加,群落的空间结构更复杂;B错误。物种丰富增加,营养结构复杂度加强,自我调节能力更强;C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结构及演替的相关知识点。 54.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4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4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该食物链是:丙→甲→乙→丁 B. 丙种群数量增加,甲、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C. 丁的体型最大,单个个体占有的能量最多 D. 在其他食物链中,乙和丁之间也可能存在竞争关系 【答案】C 【解析】 在食物链中,由于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且相邻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所以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含有的有机物越低,因此该食物链是:丙→甲→乙→丁,A项正确;由食物链丙→甲→乙→丁可知,丙种群是生产者、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生态系统的基石,生产者数量越多,说明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越多,其他营养级的数量也会增多,B项正确;丁是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其个体体型不一定最大,单个个体占有的能量也不一定最多,如在“大树→食植昆虫→食虫昆虫→食虫鸟”这一食物链中,个体体型最大、单个个体占有的能量最多的个体是大树,C项错误;在其他食物链中,乙和丁可能由于捕食同一种生物而存在竞争关系,D项正确。 55.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B. 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 C. 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 D. 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A正确;B.分解者的作用是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和动物的排泄物,这些物质中的能量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B正确;C.生态系统的能量不断地输入又被输出,故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C正确;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还有一部分储存在自身的有机物中,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这部分的能量又可以流给下一营养级和流向分解者,D错误。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56.由草、兔、狐组成的食物链中,兔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包括( ) A. 兔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B. 由兔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C. 流入狐体内的能量 D. 由狐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答案】B 【解析】 兔的同化能量去向有:一是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二是流入下一营养级如狐体内的能量;三是形成的遗体、残骸和排出物等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兔粪便中储藏的能量是没有被兔消化吸收的草的能量,不属于兔同化的能量,因此B选项所述能量既不是兔所获得的能量,也不是兔体内能量的去向。故本题选B。 57.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对信息传递的表述错误的是 A. 雌蚕蛾释放性外激素吸引异性前来交尾属于行为信息 B. 鸟类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 C. 金钱豹尿液所散发出的气味属于化学信息 D. 信息传递可以双向进行 【答案】A 【解析】 雌蚕蛾释放性外激素吸引异性前来交尾属于化学信息,A项错误;鸟类的鸣叫声属于通过物理过程传播的物理信息,B项正确;金钱豹尿液所散发出的气味属于化学信息,C项正确;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般是双向的,D项正确。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名师点睛】对信息传递类型的辨析 ①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因传播途径的不同而不同。如孔雀开屏是通过行为传递给对方的,属于行为信息;如果通过羽毛的颜色等传递给对方,则属于物理信息。 ②鸟类或其他动物报警,若通过声音(如叫声)则属于物理信息,若通过特殊的动作(突然飞起)则属于行为信息。 ③声音、颜色、形状、磁力、温度、湿度、光、重力等信息为物理信息。 ④若涉及化学物质——挥发性这一特点则判断为化学信息。 58. 现有两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Ⅰ和Ⅱ,Ⅰ和Ⅱ的生产者含有的总能量相同,据图分析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Ⅰ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大于Ⅱ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 B. Ⅰ、Ⅱ中的消费者的总能量都大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 C. Ⅰ中的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于Ⅱ中的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 Ⅰ中的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大于消费者的总能量,但Ⅱ中的则相反 【答案】A 【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生态系统I有三个营养级,生态系统Ⅱ有四个营养级,在生产者含有的总能量相同的前提下,生态系统I营养级少、食物链较短,能量流动过程中散失的能量少,而生态系统Ⅱ营养级多、食物链较长,能量流动过程中散失的多,因此生态系统Ⅰ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大于Ⅱ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A项正确;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且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因此Ⅰ、Ⅱ中的消费者的总能量都小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B项错误;生产者含有的总能量相同时,营养级数越多、传递效率越高,因此Ⅰ中的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小于Ⅱ中的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项错误;Ⅰ中的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大于消费者的总能量,Ⅱ中也是,D项错误。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59.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图解,对此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一般情况下,b可代表恢复力稳定性 B. 一般情况下,自我调节能力与a曲线相似 C. 抵抗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呈正相关 D. 所有生态系统都符合这一数学模型 【答案】D 【解析】 【分析】 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而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据图分析,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越大,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a为抵抗力稳定性,b为恢复力稳定性。 【详解】A. 生态系统中组分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则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弱,则a为抵抗力稳定性,b为恢复力稳定性,A正确; B. 一般情况下,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B正确; C. 营养结构越复杂,在抵抗外界干扰时能力越强,即抵抗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呈正相关,C正确; D. 并不是所有生态系统都符合这一数学模型,如北极苔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弱,恢复力稳定性也弱,D错误。 60. 下列有关环境保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含氮、磷化合物的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可使水体富营养化 B. 各国工业大量排放二氧化硫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C. 劣质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苯、氡气等对人体有害 D. 废旧电池中的汞、镉、铅等重金属盐对土壤和水源会造成污染 【答案】B 【解析】 氮、磷属于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含氮、磷化合物的生活污水大量排放,被单细胞藻类等吸收利用,引起其大量繁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A项正确;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燃料大量燃烧导致CO2排放量过多,打破了生物圈的碳平衡,大量排放SO2会形成酸雨,B项错误;甲醛、苯、氡气等对人体有害,增大细胞癌变的几率,C项正确;汞、镉、铅等重金属盐对土壤和水源会造成污染,沿食物链传递,在生物体内富集,造成生物体内蛋白质变性,D项正确。 【考点定位】生态环境的保护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水体富营养化、温室效应以及重金属盐和有害气体对人体的危害。 61.如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寒冷刺激时,神经细胞A分泌的激素m与垂体细胞的________结合,调节细胞内具膜细胞器活动增强,进而使该细胞分泌____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的量增加。 (2)手术创伤后,机体调节甲状腺激素浓度下降,从而降低能量消耗来促进术后恢复。此过程中,血液中p的浓度应________(上升、下降),神经细胞B分泌的激素n应能________(抑制、促进)垂体细胞的分泌。 (3)电刺激神经元C时,会引起C中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__________细胞使其激素分泌量增加。 (4)通过上述现象可知,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调节。而当人受到惊吓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会瞬间增加,这主要是________调节的结果。 【答案】 (1). 特异性受体 (2). 促甲状腺激素 (3). 下降 (4). 抑制 (5). 甲状腺 (6). 神经—体液 (7). 神经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激素调节,考查对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机制的理解。据图可知,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两条途径,图中m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p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 【详解】(1)寒冷刺激时,神经细胞A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与垂体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2)手术创伤后,机体调节甲状腺激素浓度下降,从而降低能量消耗来促进术后恢复,此过程中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应下降,据此分析神经细胞B分泌的激素n应能抑制垂体细胞的分泌。 (3)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可直接受神经调节,此时甲状腺细胞作为效应器,电刺激神经元C时,会引起C中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4)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当人受到惊吓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瞬间增加,这体现了神经调节速度较快的特点。 【点睛】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2)联系 ①激素能直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两者常常同时调节生命活动。 ②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62.为研究生长素(IAA)对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影响,将去掉尖端的番茄幼苗做如图甲所示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图乙表示生长素浓度对番茄根、芽生长的影响。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番茄幼苗中,生长素可由____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在成熟组织中的韧皮部,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__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运输。 (2)甲图中,幼苗将____________(填“向光弯曲”“直立”或“不”)生长,乙图中B点对应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填“促进”“抑制”或“不影响”),对芽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填“促进”“抑制”或“不影响”)。 (3)油菜素内酯是植物体内的一种重要激素。兴趣小组探究了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表(表中①为清水,②~⑥为浓度由低到高的5种油菜素内酯水溶液)。请分析: 组别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平均株高(cm) 16 21 37 51 43 24 实验中组①的作用是________。该实验结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油菜素内酯对番茄幼苗生长具有两重性。 【答案】 (1). 色氨酸 (2). 非极性 (3). 直立 (4). 促进 (5). 促进 (6). 对照 (7). 不能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长素、其他植物激素,考查对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作用及其作用特点的理解。明确植物的向光性机理及其作用两重性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1)在番茄幼苗中,色氨酸是合成生长素的原料;在成熟组织中的韧皮部,生长素进行非极性运输,在幼嫩组织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到形态学下端,进行极性运输。 (2)甲图中,幼苗没有尖端,不能感光,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可向下运输,促进幼苗的生长,幼苗将直立生长,乙图中B点对应浓度对应两曲线的交点,该交点位于横轴上方,对根、芽的生长均表现为促进效应。 (3)实验中组①的作用是作为对照,其他组与组①对照,可说明油菜素内酯对生长的促进或抑制作用。据表可知,其他各组实验的平均株高均大于对照组,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油菜素内酯对番茄幼苗生长具有两重性。 【点睛】胚芽鞘(幼苗)向光性机理的四个要点: ①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尖端,产生不需要光; ②生长素的作用部位:胚芽鞘尖端下部伸长区; ③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④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胚芽鞘尖端。 63. 下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a~e代表过程,A~C代表能量)。请据图回答: (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 (填图甲中字母),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则这一过程中,生产者CO2的吸收量将 (大于、小于、等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逐渐增强。 (2)图乙中的A表示鼠同化的总能量,B的含义为 。 (3)为控制草原鼠害,对鼠的种群密度调查宜采用 法;某时期调查发现,该草原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丙,该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是 。 (4)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狼和鼠的种间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信息传递能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1)d 大于 抵抗力 (2)鼠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鼠体内储存的能量) (3)标志重捕 增加 (4)调节种间关系 【解析】 试题分析:(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d呼吸作用;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物种丰富度增加,生产者的种类丰富和数量增多,生产者吸收的CO2量大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物种丰富度增加,营养结构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升高. (2)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乙中B表示鼠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其中标志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如鼠)的种群密度.图丙属于增长型,说明该鼠种群数量会逐渐升高,这将直接导致牧草被大量捕食,使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4)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狼和鼠的种间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故答案为:(1)d 大于 抵抗力 (2)鼠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鼠体内储存的能量) (3)标志重捕 增加 (4)调节种间关系 64.科学家通过利用PCR定点突变技术改造Rubisco酶基因,提高了光合作用过程中Rubiaco酶对C02的亲和力,从而显著提高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PCR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对合成________;扩增过程需要加入_______酶。 (2)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其作用是_______。目的基因能在不同生物体内正常表达原来的蛋白质质,说明整个生物界_________。PCR定点突变技术属于__________的范畴。 (3)可利用定点突变的DNA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常用______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植物细胞,还需用到植物细胞工程中的_______技术,才能最终获得转基因植物。 【答案】 (1). DNA双链复制 (2). 引物 (3). 耐高温的DNA聚合酶(或Taq酶) (4). 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部位,驱动转录出mRNA (5). 共用一套密码子 (6). 蛋白质工程 (7). 农杆菌转化法 (8). 植物组织培养 【解析】 (1)PCR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扩增过程是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的,因此需要加入耐高温的DNA聚合酶(或Taq酶); (2)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部位,驱动转录出mRNA.目的基因能在不同生物体内正常表达原来的蛋白质,说明整个生物界共用一套密码子.PCR定点突变技术属于蛋白质工程的范畴; (3)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将转基因植物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植株还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点睛】 PCR技术: (1)概念: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 (2)原理:DNA复制; (3)前提条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对引物; (4)条件: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 (5)过程:①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③中温延伸:合成子链。 65.利用相关工程技术可以获得抗黑腐病杂种黑芥—花椰菜植株,已知野生黑芥具有黑腐病的抗性基因,而花椰菜易受黑腐病菌的危害而患黑腐病,技术人员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黑芥原生质体可使其染色体片段化,并丧失再生能力,再利用此原生质体作为部分遗传物质的供体与完整的花椰菜原生质体融合,流程如下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过程用到的工程技术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过程①所需的酶是____________,过程②PEG的作用是___________,经过②操作后,需筛选出融合的杂种细胞,显微镜下观察融合的活细胞中有供体的叶绿体存在,可作为初步筛选杂种细胞的标志。 (3)原生质体培养液中需要加入适宜浓度的甘露醇以保持一定的渗透压,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原生质体经过细胞壁再生,进而分裂和脱分化形成_________。 (4)若分析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变异类型,应剪取再生植株和双亲植株的根尖,制成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比较染色体的_________;将杂种植株栽培在含有________的环境中,可筛选出具有高抗性的杂种植株。 【答案】(1)植物体细胞杂交(2分) 植物组织培养(2分) (2)纤维素酶和果胶酶(2分) 促进原生质体的融合(2分) (3)保持原生质体完整性(2分) 愈伤组织(1分) (4)形态和数目(2分) 黑腐病菌(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据图可知,该流程图表示先去掉两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然后诱导融合获得杂种细胞,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杂种植株,该过程是植物体细胞杂交。(2)植物细胞细胞壁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采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聚乙二醇(PEG)的作用是让原生质体融合。(3)去掉细胞壁后获得的原生质体需要放在适宜浓度的甘露醇溶液中,保持原生质体完整性,避免失水或吸水;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经过脱分化后形成愈伤组织。(4)由于染色体在显微镜下能看见,因此可以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以确定是否发生染色体变异;对杂种植物进行鉴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从个体水平上进行检测,即接种黑腐病菌,观察植物的性状。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66.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病,致残性强。研究表明,该病的致病机理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密切相关,而一种人鼠嵌合的抗TNF-α单克隆抗体能有效治疗RA。如图为该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涉及细胞工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 (2)图中抗原A是______________,HAT培养基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将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的杂种细胞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医疗上,把单克隆抗体与化学药物或细胞毒素相结合制成“______________”,借助抗体的定向作用将药物带到病变细胞并将其杀死。 (4)单克隆抗体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动物细胞培养 (2). 动物细胞融合 (3). TNF-α (4). 筛选杂交细胞 (5). 既可以大量增殖又可以产生抗体 (6). 生物导弹 (7).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动物细胞工程,考查对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特点及应用的理解。明确图中B淋巴细胞、骨髓瘤细胞、杂交瘤细胞、单克隆抗体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1)据图可知,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需要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然后对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该过程涉及细胞工程中的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2) 制备人鼠嵌合的抗TNF-α单克隆抗体,首先应向小鼠注射抗原TNF-α,使小鼠体内产生能分泌抗TNF-α抗体的浆细胞,HAT培养基作为选择培养基,B淋巴细胞、骨髓瘤细胞及二者自身融合的细胞在该培养基上面不能存活,只有杂交瘤细胞可以在上面存活,因此可以筛选杂交瘤细胞。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既可以大量增殖又可以产生单一抗体。 (3)借助单克隆抗体可以和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特点,把单克隆抗体与化学药物或细胞毒素相结合制成“生物导弹”,可以将药物带到病变细胞并将其杀死。 (4)与血清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通过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获得,纯度高,因此具备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的特点。 【点睛】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两次筛选的方法及目的 项目 第一次筛选 第二次筛选 筛选 原因 诱导融合后得到多种杂交细胞,另外还有未融合的细胞 由于小鼠在生活中还受到其他抗原的刺激,所以需经过选择性培养 筛选 方法 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未融合的细胞和同种细胞融合后形成的细胞(“BB”细胞、“瘤瘤”细胞)都会死亡,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B瘤”细胞)才能生长 用多孔培养皿培养,在每个孔只有一个杂交瘤细胞的情况下开始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得到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筛选 目的 得到杂交瘤细胞 得到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