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抢分点一综合性选择题--三个步骤五个角度课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抢分点一综合性选择题--三个步骤五个角度课件

综合选择需要注意的三个步骤,五个角度 1 . 读懂内容,泡开诗意。 阅读诗歌,理解内容是基础,把握诗人的情感是关键,诗是浓缩的文言文,运用理解文言文的手法,泡开读懂,才能谈得上鉴赏。 2 . 分析选项,明确角度。 选择题选项的设置,角度多样:①对关键词句含意的理解;②对表达技巧的运用;③对形象意象的把握;④对思想情感、观点态度的体会;⑤对语言特点、语言风格的感知等大致五个角度。明确选项的角度,我们才能找出解答的突破口。 3 .文题参照,甄别筛选。 将选项与相关诗句逐一对照,从上述五个角度出发,找出选项说法有无依据,进而决定答案。 考点诠释 综合选择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全面理解,覆盖面大,答题难度相对较低。命题人设置选项时,或曲解词句意思,或弄错情感,或混淆表达技巧,或生造情境意境。除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外,其考查落脚点仍是考纲规定的 4 大考点 ( 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 。 【 典题示例 】 —————————————————————————————————————————— [ 典例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 完成后面的问题 。 凉州 【 注 】 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 注 】   凉州 : 甘肃武威,河西节度使设于此地,写作此诗时,岑参在凉州做客。凉州河西节度使幕府中,诗人有许多老朋友,常欢聚夜饮。 1 .看标题: “ 凉州馆中 ” 是 ; “ 与诸判官夜集 ” 是 。 2 . 看作者: 岑参,唐代著名的 ,此时在凉州做客。 3 . 看意象: 月、城头、凉州、胡人、琵琶、风、夜,营造 的气氛。 4 . 看结尾: 一个 “ 笑 ” 字,写出岑参的本色。痛饮畅谈,抒 之情。 5 . 看注释: 诗人在凉州做客,老友欢聚会集, 抒情。 地点 边塞诗人 慷慨豪迈 借事 慷慨激昂 事件 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首句写月亮从地平线上升起,次句写月亮在城头升高。月光的照耀,清晰地呈现出了凉州城的全貌。 B .诗歌四、五句两次出现琵琶声,所指内容情感相同,都表现了琵琶演奏的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特点。 C .诗歌前六句写环境,用顶针手法,句句用韵,两句一转,构成轻快咏唱的情调,表现凉州的宏大繁荣。 D .本诗和范仲淹的 《 渔家傲 》 都写边城,写秋天,写少数民族音乐,但二者表现的时代气氛有很大不同。 [ 答题流程 ]  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第 1 步:读懂内容,泡开诗意 结合注释可知,诗歌写了 的景况,描绘了 的民俗风情。体现出 的情感格调。 第 2 步:分析选项,明确角度 A 项从 入手,考查对首联所写景象的理解; B 项从 入手,考查对琵琶声传递情感的理解; C 项从 入手,考查诗歌渲染的环境; D 项从 入手,考查诗歌的对比鉴赏。 老朋友欢聚宴饮 诗人在凉州河西节度府做客,与 凉州边境 豪迈乐观 内容 意象 技巧 主题 第 3 步:文题参照,甄别筛选 A. 首句 “ 月出 ” ,是月亮从地平线升起,次句 “ 月出 ” ,是月亮在城头上继续升高。描写会集宴饮之夜的环境。 B. 凉州七里十万家,半数胡人会弹琵琶,描写的是凉州的繁华; “ 琵琶一曲肠堪断 ” 是此夜宴会上的琵琶。后者缠绵悱恻,哀婉动人;而前者没有交代。 C. “ 城头 —— 凉州 —— 琵琶 ” 用顶针手法将前六句串联起来,描写的是月光下的凉州,传来的是琵琶声声。 D. 本诗体现主旨的语句是 “ 岂能贫贱相看老 ”“ 斗酒相逢须醉倒 ” 的乐观豪情;范仲淹的 《 渔家傲 》 的主旨句是 “ 浊酒一杯家万里 ”“ 将军白发征夫泪 ” 的思乡之情。 [ 规范作答 ]   [A][B][C][D] [ 类题拓展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秋夕旅怀 李白 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 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 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 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 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 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 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开头两句写秋风带来的寒意袭人, “ 吹 ” 字表明秋风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 飞 ” 字突出了乡思之浓烈。 B .七、八句写萧瑟的深秋芳草不再柔艳,寒冷的霜露催着人赶快置备御寒衣物,表现出诗人羁旅的愁苦。 C .九、十句写诗人梦到灿烂的银河,而梦醒后只看到天上星星稀少,表明诗人美好的理想追求难以实现。 D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诗人在夜里含悲流泪,思念故乡,却无人安慰。 “ 谁能挥 ” 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无依。 解析: C 项, “ 表明诗人美好的理想追求难以实现 ” 理解错误。表现的是诗人无法归乡,在秋夜的失落和孤苦。 答案: C 角度一:词句含意 —————————————————————————————— [ 典例 1]   (2019 · 高考全国卷 Ⅰ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 判断选项正误并简要分析 。 题许道宁画 【 注 】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 注 】   许道宁 : 北宋画家 。 [ 选项 ]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 , 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   选项错误。此题考查对第二联 “ 一窗间 ” 三个字的理解。 “ 一窗间 ” 指的是这幅画而不是一个窗口;作者表达的是万里 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 [ 分析 ] 1 . 详知诗句中的文言现象。诗歌的语句比文言还文言,要准确了解古汉语的特殊用法和句法,按文言去理解。 2 .恰当地运用联想去 “ 焊接 ” 。因为诗句存在跳跃性的特点,需要补充连接其断续叙述的景物和事件。 3 .用 “ 诗家语 ” 解诗家意。诗人的语言含蓄凝练,言简意赅,擅长炼字炼句,这些都是理解的角度与方法。 角度二:表达技巧 —————————————————————————————— [ 典例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 判断选项正误并简要分析 。 秋 梦 杜牧 寒空动高吹,月色满清砧。 残梦夜魂断,美人边思深。 孤鸿秋出塞,一叶暗辞林。 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 [ 选项 ]  颈联 “ 孤鸿 ” 出塞 、 秋叶辞林 , 运用比兴手法抒写了思妇在秋梦中赴边 , 探望自己远戍边关的丈夫的深情 。 [ 分析 ]   选项正确。诗歌写的是 “ 美人边思 ” 的 “ 秋夜残 梦 ” 。 “ 孤鸿秋出塞,一叶暗辞林 ” 两句用孤鸿出塞、秋叶 辞林比喻思妇在秋梦中赴边探夫,表达的是思夫之情。 1 .看到选项是对表达技巧的分析后,回忆诗歌中的 写景手法、抒情手法、修辞手法 等。 2 .把其分析分成不同的语意单位,一一与诗句 对应比较 ,看哪部分的分析正确,哪部分的分析错误。 3 .涉及全诗的,还需要对全诗的思想内容作认真分析,以便与选项的内容进行 对比 。 角度三:形象、意象 ———————————————————————————— [ 典例 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 判断选项正误并简要分析 。 和董传留别 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 选项 ]   董传生活清贫 , 书写字迹潦草 , 但饱读诗书 , 满腹经纶 , 希望通过科举出人头地 。 [ 分析 ]   选项错误。首联的 “ 粗缯大布裹生涯 ” ,可以看出董 传生活清贫; “ 腹有诗书气自华 ” ,可以看出董传饱读诗书, 满腹经纶。 “ 囊空不办 ” ,口袋里空空的,比喻没有钱。引自 《 南史 · 虞玩之传 》 ,原指虞玩之因贫困而旧屐著三十年不办 易。 “ 寻春马 ” 引用孟郊 《 登科后 》 诗: “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可知 “ 希望通过科举出人头地 ” 。但 “ 诏黄新湿字如鸦 ” ,不是说 其字迹潦草,而是诗人对董传的祝愿,希望皇榜上有其名字。 “ 诏黄 ” 即诏书; “ 字如鸦 ” 诏书写的黑字。 1 . 关注选项考查的是诗人形象还是诗中的人物形象或物象。不要 “ 物我不分 ” ,混为一谈。 2 .理解诗中的 人物形象或物象、意象 ,要关注诗中的描写和议论,以及诗人的情感态度。 3 .关注诗人自己的形象除注意诗中的 描写 外,还要 知人论世 ,联系 背景 和 注释 。 角度四:思想情感 —————————————————————————————— [ 典例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 判断选项正误并简要分析 。 琴 歌 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 选项 ]   诗人离京还乡 , 别宴上缕缕琴音使他想到千里外的清淮 , 暗自潸然泪下 。 [ 分析 ]   选项错误。这首诗记一次宴会听琴的情景。从 “ 清 淮奉使千馀里 ” 可知诗人是奉命出使清淮,不是离京还乡。 从首联中的 “ 欢 ”“ 敢 ( 岂敢 ) ” 可以看出听琴时的心情, “ 暗自潸然泪下 ” 无中生有。 1 .联系时代及作者的人生际遇, 知人论世 。 2 .抓住直接抒发感情的 词句、意象、典故 。通过分析 意象、意境 ,借助诗歌写作的 背景、原因 和内容来体会 诗人的情感 。 3 .对给出的选项,可先把选项与原诗进行对照,找出诗句中的 词语、典故、意象 ,再体会其情感分析的正误。 角度五:语言风格 —————————————————————————————— [ 典例 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 判断选项正误并简要分析 。 骢 马 万楚 金路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 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 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 君能一饮长城窟 【 注 】 ,为尽天山行路难。 【 注 】   长城窟 : 相传长城有泉窟 , 可以饮马 。 [ 选项 ]   全诗格调高亢 , 豪放壮阔 , 体现了盛唐奋发昂扬 、 热情奔放的诗风 。 [ 分析 ]   选项正确。首联写骢马的毛色、装饰与气派。颔联 写马的敏捷、矫健和雄风。颈联刻画骢马的功业、品格和德 性。尾联写对骢马的信任、勉励和希望。诗歌的格调高亢昂 扬情感奔放。 1 .确定诗歌语言特点,诗歌的语言风格特点有: 清新自然、朴素平实、生动形象、苍凉悲壮、沉郁顿挫、委婉含蓄、直抒胸臆 等。 2 .比对选项与诗歌,一句一句看到底符合哪种特点,然后再判断选项是否正确。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 (2) 题。 咏怀古迹五首 · 其二 杜甫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诗的首句借草木的凋残和零落来起兴,用移情的手法凸显宋玉的悲哀。 B .颔联说明诗人虽与宋玉不同时代,但萧条不遇,惆怅失志,其实相同。 C .故宅犹在,文藻空留,表明世人虽然没有遗忘宋玉,但并不欣赏他的文采辞藻。 D .本诗将古迹描写与议论融为一体,强化了作者的抒情意味,也丰富了咏古意蕴。 解析: “ 但并不欣赏他的文采辞藻 ” 错误, “ 江山故宅空文藻 ” 意思是这片大好江山里,还保存着宋玉故宅,世人总算没有遗忘他。但人们只欣赏他的文采辞藻,并不了解他的志向抱负和创作精神。 答案: C (2) 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答: 答案: 深切地表示对宋玉的了解、同情和尊敬;感慨宋玉生前怀才不遇,并为宋玉死后被人曲解而鸣不平;作者自况自比,以此抒写自己的不遇之悲。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 ~ (2) 题。 寄别说道 黄庭坚 数行嘉树红张锦,一派春波绿泼油。 回望江城见归鸟,乱鸣双橹散轻鸥。 柳条折赠经年别,芦篪 【 注 】 吹成落日愁。 双鲤寄书难尽信,有情江水尚回流。 【 注 】   芦篪 (ch í ) : 古代的一种竹管乐器 。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前两联从江边景物写起,视听结合,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也暗示了人物心情。 B .颈联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这种离别的愁绪在落日下随着芦篪声蔓延开去。 C .尾联借用典故和采用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限牵挂和殷切期待,意味无穷。 D .全诗通过嘉树春水、归鸟沙鸥营造了一种凄美迷离的景象,为送别平添了淡淡的哀愁。 解析: “ 凄美迷离的景象 ” 错,据 “ 红张锦 ”“ 绿泼油 ” 颜色鲜艳, “ 乱鸣双橹 ”“ 散轻鸥 ” 一派动态景色,可见是 “ 绚丽热闹 ” 的景象。 答案: D (2) 黄庭坚是宋代 “ 江西诗派 ” 的代表人物,他的诗 “ 洗尽铅华,刚健挺拔 ” 。请你试从首联中最传神的两个字入手,简要分析其妙处。 答: 答案: 最传神的两个字是 “ 张 ” 和 “ 泼 ” 。几行嘉树在夕阳下鲜艳夺目,就像在我们眼前打开了一幅织锦;一派春水碧绿透亮,就像在上面泼洒了一层明油。两个动词,以动写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盎然生机,体现出诗人爽朗豁达的情怀。 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 ~ (2) 题。 送王詹叔利州路运判 ① 王安石 王孙旧读五车书,手把山阳太守符。 未驾朱辞辇毂,却分金节佐均输。 ② 人才自古常难得,时论如君岂久孤? 去去便看归奏事,莫嗟行路有崎岖。 【 注 】  ① 本诗写于作者主持变法时期 。 王詹叔 , 名靖 , 曾任山阳太守等职 。 利州路 , 北宋行政区名 , 包括今陕西 、 四川部分地区 。 运判 : 官名 , 即转运判官 。② 朱 , 古代高官之车 。 辇毂 , 代指朝廷 。 均输 , 指均输法 。 作者推行的新法之一 。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首句写王詹叔身为贵家子弟却能饱读诗书,在看似简单的叙述中含有作者的赞赏。 B .颔联交代王詹叔出行事由,塑造了一个不计较名利、勇于承担新任务的官员形象。 C .王詹叔虽是难得的人才,但眼下不受器重,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没有任用贤才的不满。 D .本诗以送别为题,但重点不在于抒写别情,而是缘事抒怀,表达作者的意志态度。 解析: 根据颈联中 “ 岂久孤 ” 可知,作者认为他最终会得到朝廷认可,也表达了作者赏识人才的情怀。 答案: C (2) 尾句 “ 莫嗟行路有崎岖 ” 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它与 “ 不畏浮云遮望眼 ” (《 登飞来峰 》) 共同体现了作者什么性格?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表达对王詹叔的勉励之情,希望他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不惧困难,勇往直前;暗含作者克服困难推行新法的坚定意志。② “ 莫嗟 ” 一句以行路为喻,强调不要嗟叹改革道路崎岖难行; “ 不畏 ” 一句以登高望远作比,强调不怕浮云遮蔽;两句共同体现了作者乐观自信、坚贞不屈的性格。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 (2) 题。 松滋渡望峡中 ① 刘禹锡 渡头轻雨洒寒梅,云际溶溶雪水来。 梦渚 ② 草长迷楚望,夷陵土黑有秦灰 ③ 。 巴人泪应猿声落,蜀客船从鸟道回。 十二碧峰何处所,永安宫 ④ 外是荒台。 【 注 】  ① 刘禹锡被贬出京期间 , 曾担任朗州司马 、 夔州刺史 。 多次往返均经松滋渡 。 这首诗是他 821 年赴夔州仕途中所写 。 松滋渡 : 在今湖北松滋县西北 。② 梦渚 : 云梦泽中的小洲 。③ 秦灰 : 秦将白起攻楚时 , 曾火烧夷陵 。④ 永安宫 : 在白帝城内 , 为刘备托孤之所 。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首句写作者站在松滋渡,眼前所见的是微微冷雨洒在凌寒的梅花上,意境清冷。 B .第二句写作者望向无边的天际,只见雪花飘扬,雪花化水奔涌而来。 C . “ 船从鸟道回 ” 表面从 “ 望 ” 中着墨,实则以船夫的艰辛和三峡的迂回曲折写百姓之苦。 D .尾联作者因遥望而生联想,由巫山十二峰和永安宫,想到巫山神女和刘备托孤。 解析: “ 雪花飘扬,雪花化水奔涌而来 ” 理解错, “ 雪花飘扬 ” 没有体现, “ 雪花化水奔涌而来 ” 为想象的景象。 答案: B (2) 有评论说这是一首 “ 写景兼怀古 ” 的诗,请结合颔联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写景:云梦泽中的洲渚上荒草长得遮盖了旧日的楚国山川,楚夷陵一带的黑土里还有当年秦兵焚烧的余灰。②怀古:夷陵的秦灰引起人们对历史的回忆,强大的楚国和秦国如今都已成尘烟,作者抒发了对历史兴亡、盛衰无常的感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