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福建省永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福建省永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第一次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段话重在强调分封制 A.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 B.有利于巩固西周的统治 C.促进了各地区文化交流 D.加速了中华民族的融合 2、西周时,“士”不仅可以占有田并指使子弟为其劳作,还要负有亲自执干戈、卫社稷的世职;而到春秋战国时期,“士”失去宗主的庇荫,或负书,或带剑,往来于各国王公之间。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官僚政治开始兴起 B.贵族政治走向崩溃 C.各国关系走向和谐 D.分封制度已被废除 3、周代冕服、弁服的色彩是体现服饰等级的重要标志,以正色(青、赤、黄、白、黑)为贵,正色相杂而生的间色为卑。春秋战国时期,作为“间色”的紫色在齐国成为上下推崇的颜色,这说明 A.服饰多元成为主流 B.礼乐制度逐渐崩溃 C.齐国独立于周王室 D.等级制度走向消亡 4、《春秋》载,公元前 651 年,因周王力不能及,齐桓公乃召集诸侯盟誓:不得修筑有碍邻国的水利,不在天灾时阻碍谷米流通;《孟子》中提到治水的有 11 次,其中有一段直接指责当时人以洪水冲刷邻国的不道德行为。这些史实反映了 A.王权衰微分封制被破坏 B.建立统一国家的必要性 C.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性 D.儒家学者高度关注民生 5、《礼记·大学》率先提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奋斗目标,并把个人、家庭、国家的关系联系在一起。后来《孟子》进一步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表明先秦儒学 A.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B.构建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C.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 D.注重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的结合 6、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言中说:“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作者主要强调传统制度 A.建设的延续性 B.存在的合理性 C.创新的曲折性 D.产生的必要性 7、汉文帝时贾谊提出分封诸侯王子弟为王的策略。据此,汉文帝分齐国为七,分淮南为三,汉景帝分梁国为五。到汉武帝时,通过“推恩令”,王子封侯者达一百多人。据此可知 A.汉文帝是分封诸侯王子弟的始作俑者 B.汉武帝时期郡国并行的局面得以结束 C.汉代王国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过程 D.汉代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8、汉代太常的职责是掌管祭祀祖先鬼神,引导天子祭祀。太常的“常”同“尝”,乃依四时奉献时物让祖先鬼神时时尝新之意。太常位列汉朝九卿之首,兼管文化教育,皇陵所在县的行政,也统辖博士和太学。据此可知,汉代的太常 A.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B.成为了当时级别最高的官职 C.强化了神权和王权的结合 D.延续了家国一体的政治传统 9、董仲舒认为在宇宙中没有人是不行的,人的力量在这个宇宙系统中有极大的作用和意义。因为“只给予事物以可能性,要变为现实性,必仍待人的努力”。这反映出,董仲舒的思想 A.具有鲜明的人本主义 B.否定人君的绝对权威 C.成为汉代的官方哲学 D.意在削弱上天的作用 10、汉代冶铁业获得很大发展,其中一项成就“用力少而见功多”,“是中国史上最早运用水力来生产铁器的记载”。这项成就是 11、有学者研究认为,“重农抑商”政策的出现,除了其经济原因或物质方面的原因外,还有文化方面的原因。“文化方面的原因”有可能是 A.巩固专制主义国家统治基础 B.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C.“别人富、自己穷”的不忿之情 D.“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 12、据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绅墓葬中的墓志署名多以世家 大族的籍贯族源地为主,到唐代官绅墓葬中的墓志署名绝大部分只写官衔。墓志署名的变化反映了 A.宗法意识的淡薄 B.考试入仕的开始 C.特权垄断的削弱 D.三省六部制的影响 13、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限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14、司马睿(晋元帝)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在此期间,王导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政令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这说明当时 A.外戚独揽国家大权 B.士族成为政权支柱 C.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D.国家处于四分五裂 15、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下面图片说明了 A.民族交融已经成为趋势 B.各民族放弃了原有习俗 C.民族界限是固定不变的 D.民族之间影响呈单向性 16、东吴时,南方出现亩产5石稻的高产纪录,而南朝时则亩产高达10石左右,豫章(今江西北部)甚至创造了“一亩二十斛”(1斛即1石)的最高纪录。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孝文帝迁都洛阳、汉化政策 B.北方战乱不断,社会动荡 C.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繁荣 D.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 17、科举制度因有多种科目,“分科举人”,故名科举。与察举制相比,科举制下的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没有如“入门兼美”一类的附加条件。科举制的产生与确立,反映了 A.选才呈现公平开放的特色 B.以官举士的选官方式终结 C.取士标准出现多样化趋势 D.考试方式完全优于察举制 18、 唐御史中丞宋璟,常常在朝堂之上评论朝廷得失,为幸臣所不容,武后曾先后三次敕璟外任,璟以“御史中丞非军国大事不当出使,恐不乖朝廷故事,请不奉制”。对此,武后亦无可奈何。这说明 A.女性执政受到质疑 B.监察权具有独立性 C.御史制度存在弊端 D.专制皇权遭到削弱 19、唐诗有丰富的地方风物意象。通过检索全唐诗库四万多首唐诗,发现包含“江”字的诗有6447条,包含“舟”“船”的诗共3313条,包含“渔”“鱼”的诗共2784条,包含“莲”“荷”的诗共1827条。这反映了唐代 A. 农业经济发展较快 B. 水陆交通比较发达 C. 江南经济文化兴盛 D. 现实主义诗歌盛行 20、苏莱曼在《中国印度见闻录》中记载,唐末在广州从事贸易活动的中国境内的民族及其政权,利用唐内缩有效辖区之机,更加频繁地开展对唐官私贸易。该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 民族间的贸易活动日渐兴盛 B. 唐政府实行内敛型的贸易政策 C. 广州的民间贸易相对最频繁 D. 官方贸易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21、唐代斗茶之风起源于贡茶之地福建,主要是茶民评比茶叶质量的高低。到了宋代,从制茶者到茶商,从民间到皇宫,从百姓到文人雅士,各个阶层都爱玩斗茶。由此可见宋代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社会生活平民化趋势加强 C.小农经济趋向解体 D.文人雅士引领了社会潮流 22、宋以前,谏官隶属于门下省,对皇帝称“谏”。到宋代谏垣独立,谏官不由宰相任用,由皇帝亲擢,谏官遂转成不为纠绳天子,反来纠绳宰相。这一变化 A.加强了谏官的权力 B.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 C.转移了权力的中心 D.造成了对政府的制约 23、北宋汴京官府规定:“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谓如香铺裹香人,即顶帽披背;质库(当铺)掌事,即着皂衫角带不顶帽之类。街市行人,便认得是何色人。”由此可见,当时 A.官府垄断商业破坏营商环境 B.政府重视商业交易的有序性 C.商人户籍制度束缚商人转行 D.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限制 24、宋初皇帝任命或责降官员不当,负责起草诰词的知制诰和中书舍人可以“封还词头”,加以拒绝;皇帝动用内藏库等经费,外延大府寺或户部也有权监督。这说明宋初 A.官员的地位日渐提高 B.中央集权制遭到破坏 C.中枢机构形成了制衡 D.皇权受到一定的限制 25、二程、朱熹也知道今世非古时可比,不存在一套能强迫人人顺服的体制。因此,他们向佛法禅学借来了“修心”的理念,宣扬“改良个人为改良社会之本”。这说明程朱理学 A. 致力于社会稳定 B. 意在束缚人的行为 C. 融儒释道为一体 D. 主张改良社会体制 第Ⅱ卷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0分,其中26-28题各12分,29题14分) 26.(12分)分封制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地方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时期在政治上基本继承了西周分封体制。但同时也应看到,周天子对分封制体制已失去完全的控制权,再加之分封过程已基本终止,因此分封制实际上已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中。分封制作为一种即将过时的旧制度,已开始解体的过程,另一种即将取而代之的新制度,则在孕育滋生的过程中。 ——摘编自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 材料二 西周的分封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虽说汉初封建的基础仍然是郡县制,但在理论上各诸侯王与皇帝一样,都是“有土之爵”,因而他们有自行任命官员及收取人头税与田租的两大特权。“七国之乱”被平定后,汉景帝收夺了各王国的支郡,使每个王国仅有一郡之地,并取消了诸侯王享有的前文提及的两大特权,使王国的地位等同汉郡,诸侯王只衣食租税而已。此后,封建已名存实亡,郡与国并称,作为汉代的第一级行政区划。 ——摘编自李晓杰《九州郡县——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时期分封制名存实亡的原因,并指出“另一种即将取而代之的新制度”出现的意义。(4分) (2)据材料二,概括汉初分封制的主要特点和汉景帝后分封制发生的变化。(6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到秦汉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特点。(2分) 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控制自耕小农,据以征收赋税、调发力役,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在此之前,历代赋税征收,或据田亩,或按人口,或按户头,收取粮食、丝绢等实物,有时亦收取钱币,名目与内容时有变化,税额也各有不同,但无不以个体农户为基础。清查户口、人丁,尽可能抑制豪强兼并土地,防止自耕小农破产,均是历代一以贯之的政策。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收取货币,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这也是明代“一条鞭法”、清代“摊丁入亩”等制度的主要内容。土地占有量是核定资产,征收赋税的首要依据,土地兼收并不再是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对土地实际占有状况的清查与登记成为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活动。 ——据李剑农《中国经济史稿》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实施前后中国古代赋税征收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赋税征收变化的原因。(8分) 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从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化,董仲舒所倡导的“独尊儒术”又把这一统一性推向极致,但这并不意味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单一的内容。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多样性的统一,正如汉宣帝所称的“吾家治国之道,霸王道杂之”。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古代历经战争动乱、社会分裂和王朝更替,这个文化并未中断自己的传统,而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获取发展的新动力。仅就先秦而论,从周人对前代的维新,到孔子对周礼的重新解释;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深化发展,到荀子对先秦百家争鸣的 总结与融合,就表现为一个连续性与变革性的过程。鸦片战争后,中国文化步入近代,走进从旧向新,从传统向现代的艰难转型,也呈现出连续性和变革性的统一。 ——摘编自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根据材料,提炼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9、(14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朝社会保障机构有福田院、居养院、安济坊与漏泽园等。福田又称作佛教徒的功德田。北宋福田院设在东京(今河南开封),由开封府直接派人管理,收养对象为首都一地的老幼残疾且无依无靠的贫困人口。宋徽宗多次下诏敦促各州府建立养老济贫机构,居养院、安济坊到宋徽宗时最为普及完善,遍及全国各州郡。到南宋时,发展出专业性的收养机构,如安老坊、婴儿局等。大宋律法《宋刑统》对社会保障救济作出规范,政府对执行不力的官员给予严厉惩办,并定期派"监司巡历检察"。宋朝的医疗济贫机构叫医药惠民局,北宋时创立,其中的安济坊作为专门性的扶贫机构,其职能是负责收治家庭贫困的病患者。漏泽园乃国家免费公墓,既安葬无名尸体,也允许无地无钱的贫民安葬自己的亲属于此。 ——摘编自赵映椿《宋代社会保障救济制度述略》 (1)根据材料,概括宋朝实施社会保障的措施。(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朝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意义。(6分)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25*2=50分 1-5:A B B B D;6-10:B C C A B;11-15:D C A B A; 16-20:D A B C A;21-25:B D B D A 二、材料题:50分 26、(1)原因:周王室的衰微(周天子失去控制权)诸侯势力的壮大、分封过程基本终止。(2分)意义:有利于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加强了中央集权;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推动大一统的进程。(2分) (2)特点:汉初分封制层级少;分封的基础是郡县制;王国拥有人事任免权和财政权。(3分) 变化:王国统治范围缩小;王国地位进一步下降(成为与郡同级的行政区划);取消人事任 免和财政两大特权。(3 分) (3)特点:政治制度的演变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总趋势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2 分) 27、(1)特点:两税法实施之前,以自耕小农、人丁为主要征收对象,以征收实物为主;两税法实施以后,逐渐以土地为主要征收依据,以征收货币为主。(4分) (2)原因:土地兼并趋势难以遏止,小农破产;租佃关系成为普遍现象;生产区域性特征日益显著;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政府适时调整税收政策,保证财政收入。(8分,任答四点即可) 28、示例一:论题: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结合的特征。 阐述: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大一统思想贯穿其中,从秦朝的法家大一统到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再到宋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同时在统一性中则包含着多样性,例如董仲舒新儒学吸收了道法阴阳,程朱理学则吸收了佛道思想,同时每个时期都存在着多个学派。 综上所述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统一性与多样性辩证存在的特点,是中华民族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华文明正是在这种多元文化的碰撞中不断发展的。 示例二:论题: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呈现连续性与变革性的统一。 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仁政”、民本、忧患意识、以德教化等基本核心思想:例如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提出了“仁” 的哲学理念;孟子在其基础上,将之发展为仁政的政治构想,董仲舒儒学则进一步充实并发展了仁政的理论。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发展创新:例如董仲舒的天道理论、君权神授,宋明理学完成了思辨化和哲学化;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提出了人民主权和经世致用等符合时代的新思想。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不是简单重复,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兼收并蓄,不断突破自我实现传统文化的发展创新。 29、(1)措施:设立保障机构;政府积极推进;立法保障,定期考核;针对生老病死不同情况采取相应保障措施。(8分) (2)意义:缓和矛盾,稳定政局;巩固统治;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对后世有借鉴意义。(6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