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四月月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汤原高中2018~2019下学期月考测试高一学年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51年至1954年中国只新增1个建交国,而从1955年到1959年,有尼泊尔等10个亚非国家与中国建交,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 B.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C. 印尼亚非会议的成功 D. 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51年-1954年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较少,主要是由于我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而1955年-1959年数量增加,主要是由于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外交上开始突破意识形态的束缚,外交政策上做出了调整,故D项正确。1951-1959年都处于美苏对峙时期,因此并不是出现数量变化的原因,故排除A项。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综合国力并没有较大的提升,故B项排除。中国参加亚非会议,并推动会议取得成功,正是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一次成功实践,故印尼亚非会议的成功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 2.1972-1973年中美以“公报和公告”形式向世界宣布: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双方同意将共同抵抗任何国家在全球建立霸权的企图。这反映了当时 A. 中美面临共同的外部威胁 B. 美国暂时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 C. 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D. 中美的国家利益趋于一致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中中国和美国达成协议,不允许双方在亚洲谋求霸权,不允许任何大国在世界上划分利益范围可知,当时处于冷战背景,因此中国和美国都共同反对苏联在亚洲的扩张,故A项正确。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是1979年1月中美建交,C错误。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并未放弃霸权主义政策,B错误。中美社会制度和国家性质和意识形态不一样 ,国家利益不一样,故D错误。 3.1972年3月,田中角荣说:"世界上有三个据点,即柏林墙、朝鲜38度线和古巴,这是东西方的三个接触点,必须使这三个接触点不发生纠纷……有了日美中三国的等边三角形关系,就可以维护远东和平。而日本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是比在亚洲成立另一个北约更强有力的安全保障。"这一言论认为 A. 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已超过日美关系 B. 中美关系的改善可以促进中日建交 C. 中日关系改善有助于改变远东冷战态势 D. 维护远东和平可以促使日本成为政治大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可以维护远东和平。而日本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是比在亚洲成立另一个北约更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田中角荣的意思是说中日关系改善有助于改变远东冷战态势,C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大于日美关系,A错误;材料是说明中日关系改善有利于促进远东局势,不是说中美关系的改善可以促进中日建交,B错误;材料也不是说明维护远东和平可以促使日本成为政治大国,D错误。 4.新中国成立后,对外关系方面主要有四次建交高峰,其中第四次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这一时期中国建交热的外部因素 A. 改革开放的深化 B. 苏东剧变 C. 美国霸权主义 D. 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20世纪90 年代初由于东欧国家发生巨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上又一次掀起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B正确;改革开放的深化属于中国的内部因素,A错误;美国霸权主义不是导致该时期中国建交热潮的外部因素,C错误;多极化格局是一种趋势,并没有形成,D错误。 5.1950年,美国某政府官员说:"只有在实践上重申我们的基本价值,国内国外皆然,我们方能保持自身的完整与正直,而这正是挫败克里姆林宫真正的根本。"材料表明美国"冷战"的目的是 A. 传播美国价值观颠覆苏联制度 B. 公开干涉世界各国内政以称霸全球 C. 武力颠覆苏联政权以遏制共产主义 D. 以道德方式确保在欧洲的经济利益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我们的基本价值”是指美国的价值观,“挫败克里姆林宫”是指颠覆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显然美国是想通过冷战颠覆苏联,A正确;材料中美国的目标明显是针对苏联,并不是世界各国,B错误;冷战是除了诉诸武力之外的一切敌对活动,C错误;材料的主要目的是颠覆苏联,并不是确保美国在欧洲的经济利益,且以“道德的方式”说法不符合史实,D错误。 【点睛】冷战的目的就是推行美国的价值观,遏制共产主义国家。实现美国称霸世界的企图。 6.1948年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四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比重分别为:68%、66%、29%、33%;到1952年又分别下降到29%、29%、15%、11%,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 经互会成立 D. 柏林危机的爆发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体现出东欧国家对于西欧国家贸易额比重的下降,主要是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苏联为了对抗美国组建了经济互助委员会,世界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经济阵营,故C正确;马歇尔计划实施的影响主要在西欧,A错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主要是指冷战的政治方面表现,B错误;柏林危机的爆发主要是英法美针对德国而导致的货币危机,故D项错误。 【点睛】马歇尔计划,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1947年,美国副国务卿强调:“除非欧洲的各个部分在一个和谐的整体中协调一致,否则欧洲复兴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取得欧洲经济及军事的协调乃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这说明 A. 欧洲统一符合美国利益 B. 美国马歇尔计划顺利实施 C. 欧洲市场威胁美国霸权 D. 美国创建北约以对抗苏联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除非欧洲的各个部分在一个和谐的整体中协调一致”可知是指西欧国家的联合;由材料“因而取得欧洲经济及军事的协调乃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可知美国对西欧联合的态度;故可知西欧联合有利于美国的冷战政策,符合美国的利益,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马歇尔计划的信息,而是强调欧洲统一符合美国利益,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欧洲市场威胁美国霸权的信息,而是强调欧洲统一符合美国利益,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北约组织,也没有涉及对抗苏联的信息,而是强调欧洲统一符合美国利益,排除D。 8.1958年,戴高乐当选法国总统后,提倡东西方"缓和与合作",推动与苏联以及东欧国家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1964年,戴高乐将军与毛泽东主席以超凡的战略眼光,毅然作出中法全面建交的历史性决策。就表明 A. 是西欧各国共同外交政策理念 B. 法国在外交领域逐渐摆脱美国控制 C. 法国拉拢社会主义国家对抗美国 D. 欧共体成立提高了法国的国际地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战后法国经济迅速恢复并发展,欧洲经济逐渐走向联合,法国开始在外交上要求摆脱美国的操控,实行独立的外交政策,材料正是这一政策的体现,故B项正确;法国的外交理念并不能代表西欧各国的外交思想,A错误;法国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建立外交关系,目的不是为了对抗美国,而是为了维护法国独立自主外交利益,C错误;欧共体的形成是1967年,材料反映的是1964,二者不相符,D错误。 【点睛】戴高乐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法国总统戴高乐制定的法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构想和指导原则.戴高乐主义就其本质而言可称为法兰西民族主义,它包括三方面思想:民族主义思想、集权主义思想和独立自主思想.戴高乐主义以谋求法国在国际政治中的独立自主和世界大国地位为政治目标.戴高乐主义以谋求法国在国际政治中的独立自主和世界大国地位为政治目标。 9.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通过宣言把斗争矛头指向反对任何形式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1989年第九次首脑会议,与会各国提出了开启南北对话以改善发展中国家地位及加强南南合作等主张。这一变化表明 A. 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B. 多极化趋势加强使霸权主义威胁得以解除 C. 第三世界根据国际局势变化调整战略目标 D.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差距不断缩小 【答案】C 【解析】 不结盟运动宗旨由最初反对殖民主义到提出加强南南合作主张,说明第三世界根据国际局势变化调整战略目标,C正确;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形成,A错误;霸权主义威胁尚未解除,B错误;发达国家和发展国家差距逐渐扩大,D错误。 10.有学者指出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该学者认为 A. 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B. 大国决定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方向 C. 世界各地发展的不均衡逐渐加大 D. 国际体系朝着多元多体方向发展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大国群体体系”指政治领域的多极化,而非经济上的全球化,故A项错误;大国并不是世界格局的决定性因素,故B项错误;“多元多体”意即多极化,与材料相符,故D项正确;材料突出,多种力量的增长,而非贫富差距拉大,地区差距拉大,故C项错误。 11.“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这主要体现了小农经济 A. 稳定性强 B. 生命力顽强 C. 基础脆弱 D. 生产工具简单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小农经济的生产工具的确是相对简陋的,但“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这说明了小农经济顽强的再生能力,故B正确;小农经济极不稳定,故A错误;C和D只是材料体现出部分信息,排除。 12.商代的甲骨文中有记载祈求丰年的“求年、受年、受黍”,有记载占卜晴雨的“两足年,雨不足辰”,有记载举行宗教仪式的“登雨,登麦”。这反映了商代 ( ) A. 为政者对农业的关注 B. 封建迷信色彩浓厚 C. 井田制下奴隶的艰辛 D. 王权和神权相结合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商代有很多针对农业的迷信说法和宗教活动,这说明为政者对农业比较重视故A项正确。题干强调商代迷信说法、宗教活动与农业发展的关系,而不是反映封建迷信色彩浓厚,故B项错误。井田制是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与甲骨文记载的年代不符,故C项错误。D项是商朝政治统治的特点,与题干反映迷信说法、宗教活动与农业发展的关系不符,故错误。 13.“常态的情况下,他们(中国古代农民)是政治的莫名其妙的观众和国家权力的俯首帖耳的受众,表现出的是低调的集体意识和政治意识。”古代中国农民对政治“低调”的主要原因是 A. 深受儒家思想文化影响 B. 统治阶级严酷统治镇压的结果 C. 佛教、道教长期熏染的结果 D. 小农自然经济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政治的莫名其 妙的观众和国家权力的俯首帖耳的受众,表现出的是低调的集体意识和政治意识”说明农民意识较弱,主要原因是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导致,故D项正确;AC项是思想因素,B项是政治因素,这三项均不是主要原因。 点睛:对于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的掌握要运用两种方法。一是联系的方法,了解古代中国经济情况需联系当时的政治发展情况;二是辩证的方法,对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既要看到它的辉煌成就,又要看到它蕴含的消极因素。 14.秦汉时期,漕运为东西方向,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漕运线路由秦汉时期的东西向呈现出东南、西北向的变动。宋元明清时期,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漕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 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 B. 关中自然环境的恶化 C. 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 D. 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 【答案】D 【解析】 【详解】唐朝以前,经济重心在北方,政治中心在西方、北方,所以漕运大致为东西方向,南宋朝后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而元明清都城在北京,所以漕运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说明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是漕运方向改变的重要原因,故D正确;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及政治中心在北方才会导致漕运出现由东西向南北的变化,因此经济重心南移只是原因之一,并不全面,排除A;题中反映了漕运从东西方向转变为南北方向,由东南、西北向的变动发展为由南至北的变化,主要是政治经济格局变迁的影响,关中自然环境的恶化不符合史实,且无法说明漕运转变为南北方向的原因,排除B;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与题中漕运出现的方向变化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 15.《考工记》中云:"郑之刀,宋只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不能为良。"这说明当时 A. 手工技术具有区域差异 B. 铁器的使用普及于全国 C. 诸侯国间冶铁竞争激烈 D. 经济对铁器的需求旺盛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可以看出,各国的手工业各具特色,说明地域特色较为明显,故A正确;“铁器的使用普及于全国”说法绝对,B错误;材料说明手工技术具有区域差异性, 并不是说明诸侯国间冶铁竞争激烈,C错误;材料表明手工业产品地域特色较为明显,在材料没有体现出经济对铁器的需求旺盛的信息,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 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16.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中有这样的情节:盱眙百姓吃不到平价官盐,庞四等就铤而走险,做了盐枭,贩卖私盐,并多次说到这份职业"非常危险"。这是因为 A. 煮盐对环境危害较大 B. 封建政府垄断煮盐业 C. 有违重农抑商的思想 D. 市场行情变动太频繁 【答案】B 【解析】 【详解】封建政府对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实行官办,私人经营为违法行为,所以贩卖私盐在古代是严重的犯罪,故此说非常危险,故B项正确。当时的盐铁实行官营,并不是因为煮盐对环境危害较大,A错误;材料的危险来自于政府盐业垄断,并不是违背了重农抑商的思想,C错误;市场行情变动太频繁显然不是导致材料中现象的主要原因,D错误。 17.王莽认为,"设庐井八家,一夫一妇田百亩,什一而税,则国给民富而颂声作",而秦"坏圣制,废井田……强者规田以千数"。在王莽看来 A. 实行土地私有促进国给民富 B. 秦朝灭亡缘于土地兼并加剧 C. 秦废井田导致贫富差距拉大 D. 分户经营能激发生产积极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王莽的意思是说实行土地公有制有利于国给民富,而秦朝实行土地私有导致“强者规田以千数”。说明王莽认为秦废井田导致贫富差距拉大,C正确;王莽认为土地公有制有利于国给民富,A错误;材料没有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B错误;材料说明的是公有制导致国给民富,而不是说明分户经营能激发生产积极性,D错误。 18.据检索,"绵"字在汉代以来的典籍中是常见字,意为丝绵。南宋始见"棉"字,与"绵"混用。明清时期"棉"取代"绵"成为广泛认同的流通用字。据此可知 A. 汉字简化是必然的趋势 B. 丝织业地位在不断下降 C. 经济发展推动文化认同 D. 民众衣被原料发生改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绵”与“棉”字的使用情况,结合所学可知,“绵”对应的是丝织品,而“棉”字对应的是棉布。明清时期“棉”取代“绵”成为广泛认同的流通用词,说明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的认同,故C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汉字简化是必然的趋势,A错误;棉布的推广,不能说明丝织业地位在不断下降,B错误;材料说明的是文化的认同,不是说明民众衣服原料的改变,D错误。 【点睛】中华文化辞典指出文化认同指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承认群内新文化或群外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 19.据记载,唐代实行严格控制土地买卖的"均平占田"政策,而宋代则实行"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此变化 A. 导致了宋代财政的积贫 B. 加速了自耕农经济的壮大 C. 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D. 遏制了工商业的发展规模 【答案】C 【解析】 【详解】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的不断发展,政府的土地政策也随之改变。唐朝严格控制土地政策到北宋时期不再限制土地兼并,正是由于顺应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结果,C正确;导致了宋代财政的积贫并不是“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的结果,A错误;材料中土地政策的变化并不会加速自耕农经济的壮大,B错误;遏制了工商业的发展规模是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结果,D错误。 20.《后汉书》载,杨震“少孤贫,与母居,假地种植,以给供养”,郑玄“年过四十,乃归供养,假田播殖,以娱朝夕”。这反映出 A. 租佃制关系开始形成 B. 大土地所有制兴盛 C. 精耕细作以提升地力 D. 经济的自给自足特色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假地”“假田”种植都是租地种植的意思,“以给供养”“以娱朝夕”反映两者生产的目的在于满足家庭成员的生存需求,故D项正确。题干体现租佃关系存在,但不能推断是“开始形成”,故A项错误。大土地所有制是指一个地主、领土或贵族掌握大量土地,并以此来剥削农民,与题干强调经济的自给自足不符,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农业生产模式的问题,而是强调经济的自给自足,故C项错误。 21.在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将自己封闭在一个与世无争的狭小空间里,从长远看 A. 农民抗风险的能力大大提高 B. 能够减轻沉重的徭役和兵役 C. 有利于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D. 不利于农业技术进一步提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之一是封闭性,由于自给自足的特点,小农经济很少与外界交流,这将不利于农业技术进一步提高,D正确;小农经济依靠天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A错误;古代封建社会制度下小农经济必须承担沉重赋税、徭役和兵役,小农经济的封闭性不会减少这一负担,B错误;小农经济封闭性不利于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C错误。 22.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技术不断进步,从春秋战国铁犁到汉代耦犁和犁耕法再到唐代曲辕犁的发展反映了 A. 耕作技术成熟促使人地矛盾开始缓解 B. 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C.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逐渐完善 D. 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春秋战国铁犁一一汉代耦犁和犁耕法一一唐代曲辕犁”得出犁耕的演进,是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说明古代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逐渐完善,C正确;农业技术的成熟不能导致人地矛盾开始缓解,故A项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耕作方式的转变,不是小农经济模式的变化,B错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属于经营模式,不是材料中耕作方式,故D项错误。 23.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A. 国家实力的消长 B. 根本利益的趋同 C. 军事冲突的加剧 D. 敌对意识的淡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二战后美国实行冷战政策,其目的主要是遏制共产主义国家苏联,期间美苏进行了争霸,1991年,苏联的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故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国家实力的消长,A正确;美苏两国的国家利益根本不同,B错误;冷战不是诉诸武力的斗争,主要是经济、政治以及思想等领域,C错误;冷战期间美苏敌对意识逐渐强化,D错误。 24.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据此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力图打破两极格局的国际政治秩序 B. 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C. 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根本对立 D. 根源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对立,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故B选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目的不是打破两极格局,而是为新中国的外交提供有利的条件,故A选项错误;“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都是为了维护新中国的国家利益,故C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故D选项错误。故选B。 25.2005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大国是重点,周边是关键,发展中国家是基础”的外交方针。此外交方针的提出说明 A. 采取灵活外交策略 B. 推行全方位对外开放 C. 实行多边外交战略 D. 实施独立自主不结盟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中国政府既重点发展与大国的关系,又注重发展与周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这是新时期多边外交方针的体现,C项正确。材料体现新时期中国实行多边外交战略,而不是采取灵活外交策略,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外交方针,不是对外开放,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独立自主,但没有体现不结盟, D项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柏林墙"是二战后国际格局演变的晴雨表。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召开,决定由美、英、法、苏四国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实行分区占领和共管。1948年2月,美、英、法三国决定合并它们在柏林的占领区,苏联抗议无效后,退出"盟国城防司令部",停止四国共管柏林的工作。随后出现第一次柏林危机。1949年在美苏支持下,分别建立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柏林分裂为西柏林和东柏林。1961年8月,民主德国修筑"柏林墙",切断了东西柏林间的通道,以阻止居民外流和西方势力的渗透。1989年11月,"柏林墙"被拆毁,民主德国宣布开放两徳和东西柏林之间的边界,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德国统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柏林墙修筑和倒塌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柏林墙修筑和倒塌的影响 【答案】(1)修筑原因:二战和美苏"冷战"影响;民主德国企图阻止国民流向西柏林,防止西方渗透。倒塌原因:苏联放弃对东欧国家的控制;东欧剧变;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东欧国家的和平演变。 (2)修筑影响:加速了德国的分裂,加剧了美苏"冷战"对峙和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倒塌影响:加快了德国统一进程和德国的崛起,加速了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瓦解。 【解析】 【详解】(1)修筑原因:依据材料“"柏林墙" 是二战后国际格局演变的晴雨表”和所学可知是二战和美苏"冷战"的影响;依据材料“以阻止居民外流和西方势力的渗透”的信息可知民主德国企图阻止国民流向西柏林,防止西方渗透。倒塌原因:依据材料“1989年11月,柏林墙被拆毁”的信息和所学可知是苏联放弃对东欧国家的控制、东欧剧变以及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东欧国家的和平演变等。 (2)修筑影响:依据材料“随后出现第一次柏林危机”“分别建立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柏林分裂为西柏林和东柏林”的信息可知加速了德国的分裂、美苏"冷战"对峙以及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倒塌影响:依据材料“民主德国宣布开放两徳和东西柏林之间的边界,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德国统一”的信息可知加快了德国统一进程和德国的崛起以及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瓦解。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6月30日,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明确提出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他说:"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美帝国主义是新中国最危险的敌人,迫使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参加国有中、苏、美、英、法及其他有关国家,共23个国家的代表,周恩来总理兼外长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 ——秦榆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提到多极化,人们就认为是现有世界大国追求共同主宰世界的一种要求,这不符合中国对外战略的基本理念。中国倡导的世界多极化,其内涵……与其他西方国家的多极化不同,而“应该将它视为一种崭新的追求,一种有别于强权政治时代的追求,一种谋求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之多样化的国际关系格局,一幅生动和丰富多彩的世界政治局面。” ——摘自梁凯音《21世纪的世界与中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推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原因,并指出日内瓦会议对中国的意义。 (2)指出材料二中的中国所倡导的世界多极化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基于这一内涵,中国推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答案】(1)原因:是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斗争经验总结的结果;美国为首帝国主义反共反华,敌视孤立遏制中国;新中国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的需要;中苏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相似意义: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国际会议,提高了新中国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2)内涵: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多样化,所有国家都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政策:积极开展全方位、多边外交,推动多极化进程;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解析】 【详解】(1)原因:依据材料一“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可知实行“一边倒”是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斗争经验总结的结果;依据材料一“美帝国主义是新中国最危险的敌人,迫使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可知是美国为首帝国主义反共反华,敌视孤立遏制中国;依据材料一“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议”的信息和所学可知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国际会议,提高了新中国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的需要以及中苏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相似意义等其他答案。 (2)内涵:依据材料二“一种谋求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之多样化的国际关系格局,一幅生动和丰富多彩的世界政治局面”可知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多样化以及所有国家都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政策:依据材料二和所学围绕新时期外交政策措施从积极开展全方位、多边外交,推动多极化进程以及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等思考回答。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铁农具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这样就使原有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阻碍,于是土地渐由奴隶主所有转变为地主所有,耕作渐由集体转变为分散的小农经营。(生产者)逐渐获得农业经营上的自由,生产多寡至少部分地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利益,因而想办法来增加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走精耕细作的道路。 材料二 从西汉中期耦犁推广以来,我们看到农业工具不是继续向大型、高效发展,而是逐渐被改造得更加适合小农经济的需要。耕犁从"二牛三人"到二人二牛,到一牛一人,最后,比较轻便灵巧的曲辕犁得到普及,农业工具的这种发展,促使唐宋以后小农经济重新得到了加强。而我国精耕细作农业也进一步向多劳集约、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方向发展。 ——韩昊《人口膨胀与精耕农业原因初探》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影响。 【答案】(1)原因:铁农具使用,生产力提高;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形成;小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需要。 (2)特点:农业生产工具向小巧轻便发展;农业生产由精耕向集约、提高土地利用率转变。 (3)影响:进一步巩固了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推动人口增长 【解析】 【详解】(1)原因:依据材料一“铁农具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这样就使原有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阻碍”可以得出铁农具使用,生产力提高;依据材料一“土地渐由奴隶主所有转变为地主所有”“耕作渐由集体转变为分散的小农经营”可知是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形成;依据材料一“因而想办法来增加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可知是小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需要。 (2)特点:依据材料二“农业工具不是继续向大型、高效发展”“比较轻便灵巧的曲辕犁得到普及”可知农业生产工具向小巧轻便发展;依据材料二“我国精耕细作农业也进一步向多劳集约、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方向发展”可知农业生产由精耕向集约以及提高土地利用率转变。 (3)影响:依据材料一和二从巩固小农经济、农业生产技术进步以及人口增长等思考回答。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 材料二 明清时期,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并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主导,手工业产品大量增加,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生产方式更为普遍。 (1)材料一中的"官窑"、"民窑"各属于什么经营形态的手工业?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答案】(1)官窑:官营手工业。民窑:民营(私营)手工业。 (2)新特点:民营(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地区性分工更加明确,手工业生产专业化;私营手工作坊或工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 【详解】(1)官窑:依据材料一“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可知“官窑”是指官营手工业。民窑结合所学可知是民营手工业。 (2)新特点:依据材料二“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并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可知民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依据材料二“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可知地区性分工更加明确以及手工业生产专业化;依据材料二“匠有常主,计日受值”可知工场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