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化学选择题的解题技巧教案(全国通用)
化学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类型分析: 【数据迷惑型】 即试题没有给出数据,给人一种无法解答的表面现象,实际上并不缺少数据,而是给出的数据较隐蔽。遇到这种情况,需要通过内部挖掘,寻找物质之间的特殊联系,如等量关系、配比关系、差量关系等,找到解题突破口。 即试题给出的数据比较隐晦,不易为同学们直接利用。遇到此类题时,同学们必须具备一定的洞察能力和创新能力,善于化暗为明,化曲为直。 例、已知由丙烯酸()与己烯()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B. C. D. 解析:本题虽然考查的是有机物的知识,但我们可以转换解题方法变“未知为可知”。题中只给出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A。而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间又没有确定的关系,似乎很难求解。但若将丙烯酸()等效变换为[],则其中的()与己烯的碳、氢原子个数比为定值。根据CO2→2O,可求得中的质量分数为,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定值的部分与己烯的质量分数总共为,则此部分组成中碳的质量分数为。故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答案为D。 【计算型选择题】 1. 原子守恒法 例: 经多步裂化,最后完全转化为 五种气体的混合物。该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是( ) A. 28 B. 30 C. 38 D. 40 解析:依题意,裂化的可能性有以下四种:,或,或,或。归纳各种产物的物质的量必须在之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便知平衡相对分子质量在之间,故B、C符合题意,答选B、C。 3. 通式法 例:若1mol某气态烃完全燃烧,需要,则( ) A. B. C. D. 解析:根据烃完全燃烧的通式。 依题意 当时,。 故选B。 4. 差量法 又根据,得 故该烃的分子式为,答选B。 5. 最简式法 例:某烃的分子中碳的质量分数为80%,则它的分子式是( ) A. B. C. D. 解析:烃的分子中碳的质量分数为80%,则氢的质量分数为20%。列式为: 最简式为,分子式为。 答选B。 6. 变式法 例:下列各组物质中各有两组分,两组分各取1mol,在足量氧气中燃烧,两者消耗氧的量不相同的是( ) A. 乙烯和乙醇 B. 乙炔和乙醛 C. 乙烷和乙酸甲酯 D. 乙醇和乙酸 例:常温下,将气态烷烃和烯烃按体积比5:1混合,混合气体是相同条件下等质量氢气体积的1/16,则混合气体的组成为( ) A. 甲烷和乙烯 B. 乙烷和丙烯 C. 丁烷和丁烯 D. 甲烷和丁烯 解析:由题意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2,根据平均值法否定A和C。 将B和D项代入公式计算 故选B。 亦可利用十字交叉法确定B否定D。 8. 规律法 例: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在105℃时1L该混合烃与9L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所得气体体积仍为10L。下列各组混合烃中不符合此条件的是( ) A. B. C. D. 解析:显然,题给氧气对各选项物质均为过量,完全氧化产物均为CO2和水蒸气。又由于恢复到原状态,所得气体体积不变,根据烃完全燃烧的规律,可确定混合烃中的氢原子数一定等于4。再利用平均组成法确定B项不符合此条件,又由于两种气态烃必须以任意比例混合,故D项也不符合。选B、D。 9. 平均组成法 例: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得和水。则混合气体中( ) A. 一定有甲烷 B. 一定是甲烷和乙烯 C. 一定没有乙烷 D. 一定有乙炔 【化学平衡选择题】 一、考查等效平衡规律 例1、将2molA和1molB充入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a。假设该反应的条件分别和下列各选项的条件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在恒温恒压下,当x=1时,按1.5molA、1molC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 B. 若在恒温恒容下,当x=2时,将2molC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 C. 若在恒温恒压下,当x=3时,按1molA、1molB、6molC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 D. 若在恒温恒容下,按0.6molA、0.3molB、1.4molC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则x为2或3 点评:解答本类习题,理解并熟悉等效平衡规律。具体规律如下: 1. 对于一般可逆反应,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只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如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换算成同一半边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则两平衡等效。 2. 在恒温恒容情况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与原平衡相同,则两平衡等效。 3. 在恒温恒压下,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只要按化学计量数之比换算成同一半边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平衡相同,则达到平衡后与原平衡等效。 二、考查极限转换思想 例2、一定温度下,将2molA、2molB、2molC的气体混合物充入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恢复到起始温度,测得容器内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则容器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 A. B. C. C D. 解析:将2molA、2molB、2molC的气体混合物充入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后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即反应后容器中气体总量为。此题可按照极限转换思想去考虑,若该反应中最多得到的气体总量,即为容器中可能发生的反应。A项反应可让其逆向进行,最多得到的气体量是+ ;B项反应气体总量始终不变,为6mol;C项反应可让其逆向进行,最多得到的气体量是;D项反应可让其正向进行,最多得到的气体量是。 答案:C、D。 点评:明确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换为生成物,生成物也不可能完全转换为反应物。 三、考查化学平衡基础理论 A. 前2min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B.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2CB C.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D. A、B一定均为气态 答案:B、D。 点评:熟练掌握化学平衡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化学平衡状态标志的判断、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等。此类试题往往还结合化学反应速率知识,以图表作为载体进行考查。 【有机化学选择题】 一、考查有机分子的空间结构。围绕有机分子构成原子在空间共线或共面,根据分子式来确定分子结构。 例1:研究发现,烯烃在合适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双键断裂、两端基团重新组合成新烯烃。若与的混合物发生该类反应,则新生成烯烃中共平面的碳原子数可能为( ) A. 2,3,4 B. 3,4,5 C. 4,5,6 D. 5,6,7 二、考查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单体的判断,或由单体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例2:有4种有机物:① ② ③ ④CH3-CH=CH—CN,其中可用于合成结构简式为的高分子材料的正确组合为( )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解析: 首先清楚由单体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途径有两种,一是通过加聚反应,二是通过缩聚反应,两者有根本的区别,加聚是通过不饱和键的相互加成形成高分子化合物,而缩聚必须具有 “两只手”,通过“手拉手”脱下小分子形成高分子化合物,这两只“手”可以是—OH与—COOH,—NH2与—COOH,—OH与—OH,酚与醛等。由高分子分割成小分子,再由小分子加聚得到高分子加以验证,不难得出正确答案为D项。 三、考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 例3:主链含5个碳原子,有甲基、乙基2个支链的烷烃有( )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四、考查由有机物的结构推测其可能具有的性质。 例4:茉莉醛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关于茉莉醛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能被氢气还原 B. 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C. 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D. 不能与氢溴酸发生加成反应 例5:二甘醇可用作溶剂、纺织助剂等,一旦进入人体会导致急性肾衰竭,危及生命。二甘醇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二甘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B. 能发生取代反应 C. 能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D. 符合通式 解析:由二甘醇的分子结构中的官能团来确定其具有的性质,由结构特点写这一类物质的通式及物理性质。答案为B项。 选择题由题干和备选项两部分组成,备选项不仅提供选择答案,同时也隐含着某些信息。特别对于计算型选择题来说,充分利用题干和备选项的隐含信息能大大缩短思维进程,避免繁琐计算,提高解题速度。 【解题技巧】 例1 0.1mol某元素的单质直接跟氯气反应,质量增加了7.1g,这种元素是( )。 A. P B. Na C. Al D. Zn 巧解:0.1mol单质与反应后,质量增加了7.1g,增加的质量是氯元素的质量,7.1g氯元素中含有0.2mol的氯原子,即0.1mol金属可与0.2mol氯原子相结合,说明在金属氯化物中,金属显+2价,在待选答案中,只有锌与氯气反应生成盐时显+2价。 答案:C 例3 1mol CO和1mol H2O(g)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里反应,生成 ,当改为4mol时,在上述条件下,生成的物质的量为( ) A. 0.50mol B. 0.67mol C. 2.50mol D. 0.95mol 巧解:根据题意,,1mol CO和作用生成,当(g)改为时,CO的转化率增大,生成大于,但从方程式又知,CO完全作用只能生成1mol ,故生成的物质的量应在至1mol之间。 答案:D 例4 在天平两边各放置一个盛有同浓度等体积的足量盐酸的烧杯,把天平调至平衡,在左边烧杯中加入3.6g镁粉,为使天平最终保持平衡,右端烧杯中应放入铝粉的质量为( )。 A. 3.49g B. 3.54g C. 3.60g D. 3.71g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