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三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死亡哲学区别于西方死亡哲学的第一个显著特征在于它特别注重死亡的社会性和社会价值取向。与海德格尔和尼采等西方哲学家突出地强调死亡的个体性或本己性不同,中国哲学家比较注重死亡的社会性和社会价值取向,曾先后提出过“杀身成仁”与“舍生取义”等著名的死亡哲学命题。 诚然,孔子也关注死亡的自然属性,他不仅发出过“逝者如斯”的感慨,而且还有“死生有命”的说法。然而,他更为关注的是死亡的社会属性和社会价值取向。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提出了“杀身成仁”这一死亡哲学命题,强调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人为什么应当为了“成仁”而不惜“杀身”呢?这是因为,在孔子看来,惟有“仁”这个范畴才充分地表达了“人”的本质规定性,才使人成其为人,使君子成其为君子。他在《论语》中反复强调“君子去仁,恶乎成名”,“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就是想告诉人们,离开了“仁”讲“修身”,只是徒讲形式而已,其结果不是不得要领,就是培养出“小人儒”或“伪君子”。而这归根到底又是因为惟有“仁”这种美德才充分地表达了作为人的本质规定性的人的社会属性。孔子的“仁”,按照朱熹的说法,内蕴着两个层面:一为“忠”,二为“恕”。曾子所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即是谓此。但是,孔子所谓“忠”,无非是“尽己为人”,所谓“恕”无非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在孔子这里,“人”绝对不是克尔凯廓尔的“孤独个体”,而是一种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主体,自我与他我的关系因而也不是那种“我-他”关系,而是一种“我-你”关系。其实,孔子讲“仁者,爱人”,所强调的也正是这样一种思想。不难看出,孔子所赞赏的这种不计较个人利害得失乃至身家性命的仁者风骨正是基于他对人生和死亡的社会属性和社会价值取向的深刻体悟之上的。 与孔子讲“杀身成仁”不同,孟子则强调“舍生取义”。孟子并不轻生,他强调说:“知命者不立于岩墙之下”,在《离娄章句下》中更进一步强调说:“可以死,可以不死,死伤勇”,以为在可以不死的情况下随意死去便有失“大勇”。在他看来,人之欲求生,一如口之欲求美味、目之欲求美色、耳之欲求好听的声音、鼻子欲求芳香的气味、四肢欲求舒适安逸的环境一样,都是人之本性之所好,无可非议。问题在于:在人的欲求对象中,究竟有无 高于“生”的东西。孟子认为,义就是高于“生”的东西,是比生更值得欲求的东西。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观点,他提出了“舍生取义”的死亡哲学命题,这样,孟子就把“义”提升到了生死抉择至上标准和唯一准绳的高度。 孟子的“舍生取义”虽然有别于孔子的“杀身成仁”,但不是同后者相对立的东西。“义”,从字面上看来,虽然无非是礼仪、适宜、道理诸义,但在孟子这里所要表达的却是“仁”的一个更深层面的内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死亡哲学和西方死亡哲学的不同点就在于是否注重死亡的社会性和社会价值取向。 B. 孔子关注死亡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社会价值取向,因此提出了“杀身成仁”这一死亡哲学命题。 C. 孟子的“舍生取义”和孔子的“杀身成仁”是不同的观点,但二者在本质上有相同的地方。 D. 孔子把“仁”的内涵分为“忠”“恕”,充分地表达了“人”的本质规定性。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用对比论证方法,肯定了孔孟的观点,含蓄地否定了某些西方哲学家强调死亡的个体性或本己性的观点。 B. 文章认为孔子和孟子都重视死亡的价值,都特别关注死亡的社会性和社会价值取向,都认为有高于生命自身价值的社会价值存在。 C. 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了“仁”和“义”这两个标准,彰显了儒家有关的死亡哲学的立场。 D. 文章结构清晰,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阐明中心论点,然后逐层分析,最后总结了孔孟观点的异同。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离开了“仁”讲“修身”,其结果可能是培养出“小人儒”或“伪君子”,因为“仁”这种美德才充分地表达了作为人的本质规定性的人的社会属性。 B. 死亡如果脱离了“杀身成仁”与“舍生取义”的标准,而强调死亡的自然属性,那么它就是没有价值的。 C. 根据孟子的观点,人在可以不死的情况下随意死去,是不可取的,因为人的求生欲望是人之常情;当人面临某些生死抉择的时候,就要把“义”作为标准。 D. 死亡哲学是很复杂问题,东西方对此都有所探讨,而探讨此问题有利于人们对生命的认识与理解。 【答案】1. C 2. A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应先审题,然后浏览选项,明确考查的方向,画出文中相关语句,最后进行比对。 A项,“中国死亡哲学和西方死亡哲学不同点就在于是否注重死亡的社会性和社会价值取向”错误,由原文“中国死亡哲学区别于西方死亡哲学的第一个显著特征在于它特别注重死亡的社会性和社会价值取向”可知,过于绝对,原文是“中国死亡哲学区别于西方死亡哲学的第一个显着特征”,而不是“不同点就在于”。 B项,“孔子关注死亡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社会价值取向,因此提出了‘杀身成仁’这一死亡哲学命题”错误,由原文“然而,他更为关注的是死亡的社会属性和社会价值取向。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提出了‘杀身成仁’这一死亡哲学命题”可知,原因分析不当,孔子更关注死亡的社会属性和社会价值取向是提出“杀身成仁”这一死亡哲学命题的原因。 D项,“孔子把‘仁’的内涵分为‘忠’‘恕’”错误,由原文“孔子的‘仁’,按照朱熹的说法,内蕴着两个层面:一为“‘忠’”,二为‘恕’”可知,“按照朱熹的说法”说明是这是朱熹的观点而不是孔子的观点。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层次,明确文中的论点、论据、及其论证方法,然后浏览选项逐个分析判断。 A项,“含蓄地否定了某些西方哲学家强调死亡的个体性或本己性的观点”错误,由原文“与海德格尔和尼采等西方哲学家突出地强调死亡的个体性或本己性不同,中国哲学家比较注重死亡的社会性和社会价值取向,……等著名的死亡哲学命题”可知,文章并没否定西方观点,只是指出了不同。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要浏览选项,然后结合文本确定相关区域,结合作者的观点从原文中找到依据加以分析。 B项,“死亡如果脱离了‘杀身成仁’与‘舍生取义’的标准,而强调死亡的自然属性,那么它就是没有价值的”错误,由原文“与孔子讲‘杀身成仁’不同,孟子则强调‘舍生取义’。 孟子并不轻生”可知,孟子并不轻生,说明他并不否认人的自然死亡的价值。 故选B。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木鱼 周海亮 冬子小时候,家里穷。不仅他家穷,全村都穷。不是吃不到米闻不到肉的那种穷,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那种穷。贫穷与饥饿贯穿了冬子的童年,即使现在想起,冬子的记忆深处,仍然是望不到尽头的饥饿。 冬子九岁那年,村里有亲戚嫁女,娘带冬子去吃喜宴。临行前娘嘱咐冬子说,饭桌上一定要放开了吃,吃慢了,东西就没了。又说,千万别动桌上那条鱼,否则会被别人笑话。冬子问为什么,娘说那是条假鱼。鱼是木头雕刻而成,上面浇了汤汁,撒了葱花,盛在盘子里,端上桌,与真鱼别无二致。娘还说木鱼是栓叔的手艺,栓叔一晚上就能将一截木疙瘩变成一条活灵活现的鲤鱼。娘带冬子来到亲戚家门口,再次嘱咐冬子不仅要吃得快,还要尽量多吃。吃饱了,咱家晚上那顿就省了。她说。 六个菜,一个汤,满桌人吃得像猪。普通的蔬菜,加几片肉,味道就完全变了。冬子听了娘的,快吃,使劲吃,却总是吃不饱。那条鱼摆在桌子中间,假如娘事先不说,冬子绝不会当它是一条木鱼。鱼浇了汤汁,撒了葱花和香菜,那是一条红烧口味的木头鲤鱼。亲戚家虽穷,但厨艺高超,据说能把一条鱼烹成七八种不同的味道。木鱼也能。不过仅仅是味道的样子。 满桌人心照不宣。他们的筷子和汤匙伸向不同的盘子和汤碗,却绝没人去碰那条鱼。桌上很快只剩残羹冷炙,唯有那条鱼,仍然闪烁出诱人的光泽,散发出美妙的酱香。满桌人仍不散去,他们蘸着盘子里剩下的汤汤水水,啃着手里的黑面馒头,那也是平常时日难得的吃食。 冬子有将筷子伸向木鱼的冲动。冲动那样强烈,有那么几个瞬间,他几乎无法自控。他强迫自己不去看那条鱼,可是鱼却顽强地游进他的眼睛,挠着他的喉咙。终于冬子做出令他和他的家人从此蒙羞的举动——他动了那条鱼。他甚至夹起撒在木鱼上的葱花,他甚至将那些葱花,直接填进嘴巴。 他挨了娘的一顿巴掌。他受到村人的讥笑。以后很多年,他在村里都抬不起头。他不仅仅是动了一条木鱼,更是动了乡村的规矩,动了主人的尊严。一条木鱼,没有人动,它便是 一条色香味俱全的真正的鱼,便是富足和希望;动了,它便成为一个木头疙瘩,成为欺骗,成为乡间岁月的颓败与贫穷。 那条木鱼挂在冬子的胸前,顶在冬子的头上,刻在冬子的脑门上,挤在冬子的心里,很多年挥之不去。 后来冬子进城,吃了很多苦,终于成为一家水产公司的老总。这些年他几乎吃遍世界上所有的鱼,但童年里的那条木鱼,仍然时常游进他的心里,即使在梦里,也香气四溢,令人垂涎。然后让他在醒来以后,充满羞愧。 常跟娘说起这件事,娘说,是那时太穷了。冬子说,或许是。娘说,是你太无礼了。冬子说,或许是。不过一个孩子动了一条木鱼,有什么大不了呢?冬子觉得一条木鱼,绝不该让他背负这么多年的沉重。 一次冬子去民俗博物馆,突然觉得那里面似乎缺少一条可以摆上餐桌的木鱼。他想为博物馆捐赠一条,馆长当然乐意。为这事冬子专程回了一趟乡下,他找到亲戚,问那条木鱼还在不在,亲戚找了很久,终从一堆破铜烂铁里翻出来。木鱼上布满虫眼,却依然活灵活现。 ——一条木头雕刻而成的鱼远比一条河水里的真正的鱼,有着更为长久和顽强的生命。 冬子带木鱼返回城里,突然改变了主意。他找一位匠人雕刻了一条鱼。他把新雕的木鱼送到博物馆,将真正的老木鱼拿回家,刷干净,加了底座,摆上桌子。他想或许一件老物件能让他与乡村之间、与逝去的乡间岁月之间多出一点点联系,而之前,他一直试图远离乡村、试图彻底抹去那些贫穷并且羞愧的童年记忆。他想这一切或许是因他这么多年终又回到乡下,终又再一次见到那条多年不见却一直留在脑海、压在心头的木鱼。 生日那天,冬子调好汤汁,切好葱花,然后将那条木鱼,恭恭敬敬地端上餐桌。 冬子对儿子说,吃鱼。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写村民嫁女,在喜宴上摆一道红烧木鱼,只看不吃,不仅表现了当地的风俗习惯,更表现了当时生活的贫困。 B. 第③段“六个菜,一个汤,满桌人吃得像猪”,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在喜宴上人们狼吞虎咽的情形。 C. 第⑧段“童年里的那条木鱼,仍然时常游进他的心里,即使在梦里,也香气四溢,令人垂涎”,主要是因为栓叔雕刻的那条木鱼像一条色香味俱全的真正的鱼。 D. 小说的结构简洁中见精细,叙述风格沉稳老练,语言质朴冷静,却张力十足,不造作矫情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5. “一条木鱼,没有人动,它便是一条色香味俱全的真正的鱼,便是富足和希望;动了,它便成为一个木头疙瘩,成为欺骗,成为乡间岁月的颓败与贫穷。”如何理解文中的这段话?请结合文章分析。 6. 小说结尾写冬子在生日那天,将那条木鱼恭恭敬敬地端上餐桌,这个情节设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4. C 5. (1)没有人动那条木鱼是大家心照不宣,是主人的面子和客人的配合,是所有人对富足生活的美好期盼。(2)如果筷子伸向了这条木鱼,就意味着不仅仅是动了一条木鱼,更是动了乡村的规矩,动了主人的尊严。(3)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乡间贫穷岁月的深刻体会与思考。 6. (1)情节方面:与前文冬子因为动了木鱼而在村里抬不起头的情节相呼应,使小说情节更完整。(2)丰富人物形象:多年来这条木鱼一直留在冬子的脑海、压在冬子的心头,之前他一直试图远离乡村、试图彻底抹去那些贫穷并且羞愧的童年记忆,但最后冬子终于打开了心结,坦然面对回忆。(3)突出环境的变迁:颓败与贫穷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人们迎来了富足的生活,旧日的创伤得以抚平,进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的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C项,“主要是因为栓叔雕刻的那条木鱼像一条色香味俱全的真正的鱼”错误,原文“然后让他在醒来以后,充满羞愧”“常跟娘说起这件事,娘说,是那时太穷了。冬子说,或许是。娘说,是你太无礼了。冬子说,或许是。不过一个孩子动了一条木鱼,有什么大不了呢?冬子觉得一条木鱼,绝不该让他背负这么多年的沉重”,可知主要表明了童年关于木鱼的记忆在冬子的脑海里是如此的沉重,让他始终难以忘记。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含义能力。赏析句子要依据句子本身的特点去分析,需结合具体的语境来作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分析:首先要看句子是否使用修辞手法,如果使用了修辞手 法就要依据各个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二如果没有使用修辞方法,就要看看是否使用了特殊的表现手法,比如对比,象征等,有就依据各个表现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第三如果都没有,我们就要从句子里面有特色的词语去分析,比如一系列动词的使用,一系列四字短语的使用等方面去分析,这三点是最常见的,要能够掌握住。 “一条木鱼,没有人动,它便是一条色香味俱全的真正的鱼,便是富足和希望;动了,它便成为一个木头疙瘩,成为欺骗,成为乡间岁月的颓败与贫穷”,结合原文的相关句子“满桌人心照不宣。他们的筷子和汤匙伸向不同的盘子和汤碗,却绝没人去碰那条鱼”“他不仅仅是动了一条木鱼,更是动了乡村的规矩,动了主人的尊严”分析,那个年代,物资极其匮乏,人们为了表现自己对于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就是在桌子上摆了一条木鱼,没有人动,大家就都保有了这一希望,如果有人动了,这就是一条假鱼,就是动了村民们的美好希望,更是动了乡村的规矩,动了主人的尊严。这条木鱼里,既有人们的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表现了人们当时生活的艰苦与无奈。表现了在那个物资匮乏年代人们生活的艰苦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和分析情节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主旨,梳理文章结构,在此基础上明确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回归文章找到相关情节内容,然后从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塑造、主旨表达以及读者阅读感受等方面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问得是小说文本结尾的艺术效果,解答本题先要明确小说结尾的形式,再从结尾的技巧、对情节的安排、人物塑造、主题的表达作用及读者的阅读感受等角度来回答。原文“生日那天,冬子调好汤汁,切好葱花,然后将那条木鱼,恭恭敬敬地端上餐桌”“”冬子对儿子说,吃鱼”,这是小说的结尾。 从情节上看,小说开头讲的是冬子小时候吃木鱼的故事,“冬子有将筷子伸向木鱼的冲动。冲动那样强烈,有那么几个瞬间,他几乎无法自控。他强迫自己不去看那条鱼,可是鱼却顽强地游进他的眼睛,挠着他的喉咙。终于冬子做出令他和他的家人从此蒙羞的举动——他动了那条鱼。他甚至夹起撒在木鱼上的葱花,他甚至将那些葱花,直接填进嘴巴”,结尾冬子让儿子吃木鱼,可以说有首尾呼应的效果。 从人物形象上看,原文“他受到村人的讥笑。以后很多年,他在村里都抬不起头”“不过一个孩子动了一条木鱼,有什么大不了呢?冬子觉得一条木鱼,绝不该让他背负这么多年的沉重”“生日那天,冬子调好汤汁,切好葱花,然后将那条木鱼,恭恭敬敬地端上餐桌。冬子对儿子说,吃鱼”,因动木鱼挨打遭受讥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冬子内心都充满了无法摆 脱的羞愧;长大后,“觉得一条木鱼,绝不该让他背负这么多年的沉重”,表现了冬子内心的质疑与反思;将做好的木鱼让儿子吃,表现出冬子放下了精神包袱,内心释然了;使冬子的形象更丰满。 从主题上看,生活富足了,冬子还让儿子吃木鱼的意义,那就是“今天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童年生活?今天的孩子应该记住一些什么?”木鱼只是一个小物件,但作者却通过这个小物件反映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反映出群众心理的变化,以小见大,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从阅读效果上,戛然而止的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引发读者的思考。 【点睛】关于小说阅读需要: 1.理清事件发展的线索和过程,把握小说的结构。要搞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记叙中具体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再具体分析结构。通过这些就可以整体把握小说的大致内容了。 2.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小说的表现手法较多,应着重分析小说的情节、环境以及细节。小说一共有几个情节,用了几个细节,这几个细节侧重表现主要形象的哪些方面,处于怎样的环境等。 3.鉴赏形象。阅读小说一定要把握形象的特点,小说通过情节刻画,表现了形象哪些具体的特点,这一形象又有怎样具体的作用。 4.归纳作品的主题。通过事物和形象的叙写,就可以大致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态度,进而去推测小说的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2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温疫论》原序(节选) 吴有性 昔仲景立《伤寒论》,盖为伤寒设也。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犊俱系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求其所谓伤寒者,百无一二。予即按诸书,咸以为春、夏、秋所发,皆属温病,而伤寒必在冬时。则历年较之,温疫四时皆有,而真伤寒,每在严寒。虽有头疼、身痛、恶寒、无汗、发热之症,每用发散之剂,一汗即解。间有不药亦自愈者,并未常因失汗,以致发黄、谵语、狂乱等症。此皆感冒肤浅之病,非真伤寒也。伤寒、感冒均系风寒,竟感冒俱多,伤寒希有,感受有霄壤之隔。今鹿马攸分,益 见伤寒世所绝少。仲景以伤寒为急病,仓卒失治,多致伤生,因立论以济天下万世,用心可谓仁矣。然伤寒与温疫皆急病也,以病之少者,尚谆谆以告世,况温疫多于伤寒百倍,安忍置之勿论?或谓温疫一证,仲景原别有方论,历年既久,兵火湮没,即《伤寒论》称散亡之余,王叔和补方造论,辑成全书。则温疫之论,未必不由散亡也明矣。崇祯辛巳,疫气流行,感者甚多,于五六月益甚,或合门传染。其于始发之时,每见时师误以伤寒法治之,未有不殆者。或病家误听七日当自愈,不尔,十四日必瘳,因而失治。或遇医家见解不到,以急病用缓药,虽不即受其害,究迁延而致死,比比皆是。感邪之轻者,有获侥幸;感邪之重者,而加以失治,枉死不可胜计。嗟乎!守古法则不合今病,舍今病而别搜古书,斯投剂不效,病者日笃。病愈急,投医愈乱。不死于病,乃死于医;不死于医,乃死于古册之遗忘也。千载以来,何生民之不幸如此?余虽孤陋,静心穷理,格其所感之气、所入之门、所抵之处,与夫传变之体,并平日所用历应验方法,详述于下,以俟高明者正之。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犊/俱系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 B. 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犊/俱系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 C. 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犊/俱系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 D. 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犊/俱系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 8. 一名考生在居家隔离期间,翻阅古籍,了解中医文化,对文中加点词语做了如下笔记,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医学经典,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 B. 按,本意为用手向下压。成语“按图索骥”和《鸿门宴》“项王按剑而跽”中的“按”字与文中意思相同。 C. 崇祯辛巳,是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法。其中,“辛巳”是干支纪年。古人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作为序号。 D. 格,文中为“推究”之意,古文中可表达相似意思的字词还有“稽、原”等。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仲景所著《伤寒论》主要是针对伤寒之病,后世从医者却往往将伤寒与其他病症相互混淆, 容易导致患者病情的延误。 B. 吴又可从临床症状、病情的急缓、病例的多寡等方面比较了感冒、伤寒、温疫三种疾病的异同,凸显了研究温病的紧迫性。 C. 崇祯辛巳年间,瘟疫流行,感染者众多。到了五六月份,疫病越来越严重,有的紧闭门户的人家,依旧被传染上了瘟疫。 D. 吴又可为人谦逊务实。他潜心梳理了数年来的行医经验,研究了疫气从哪里产生,又是如何传染到人的身上,立言救世。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伤寒、感冒均系风寒,竟感冒俱多,伤寒希有,感受有霄壤之隔。 (2)守古法则不合今病,舍今病而别搜古书,斯投剂不效,病者日笃。 【答案】7. B 8. B 9. C 10. (1)(伤寒、感冒都是风寒病,终究得感冒的人很多,得伤寒的人少有,病症有很大差别。 (2)遵守古法就会不契合现在 病情,丢下现在的病情而另外搜寻古籍,这样用药不奏效,病人的病情一天比一天重。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句意:以后谈论的人很多,都用伤寒作为说辞,这本书对于温疫的病症论述得很简略。因此医生,记录的东西,背诵的内容,又多又长,都是伤寒。等面对患者,看到的病症,都表现为温疫。 “纷纷”是很多的意思,修饰“嗣后论者”,不应该断开,排除A项、C项。“临症”是面对患者,“所见”为“临症”的结果,结合句意内容分析,“临症所见”表示完整的意思,不应该断开,排除D项。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 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B项,“项王按剑而跽”中的“按”字是“抚摸、抓住”的意思;“按图索骥”的“按”字是“依照、依据”之意;而文中的“按”是“查验”的意思,与前两者意思不同。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C项,“有的紧闭门户的人家”错误。“合门传染”是“全家都被传染上瘟疫”的意思。 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本题关键词有:(1)“系”,动词,是;“竟”,最终;“希有”,很少有;“霄壤之隔”,比喻差别极大。(2)“守”,遵守;“则”,连词,就;“合”,契合;“舍”,舍弃;“搜”,搜寻;“斯”,代词,这;“剂”,药剂;“笃”,严重。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过去张仲景创作《伤寒论》,大概是为了伤寒病而设立的。以后谈论的人很多,都用伤寒作为说辞,这本书对于温疫的病症论述得很简略。因此医生,记录的东西,背诵的内容,又多又长,都是伤寒。等面对患者,看到的病症,都表现为温疫,探求其中所说的伤寒患者,一百个里面也没有一两个。我就查验各本古籍,都认为春季、夏季、秋季发病的,都属于温病,而伤寒一定发生在冬天。然而依次列出年份比对病例,温疫患者四季都有,而真正的伤寒患者,总是病发在深冬严寒之际。虽然有头疼、浑身酸痛、畏寒、无汗、发烧等症状,每次使用驱除邪气的药剂,流一下汗也就痊愈了。偶尔有不服药也能自己康复的患者,并没有因为 经常失汗,导致出现黄疸、胡言乱语、神志不清等症状。这都是感冒这样的小病,不是真正的伤寒病。伤寒、感冒都是风寒病,终究得感冒的人很多,得伤寒的人少有,病症有很大差别。现在鹿和马分得很清楚了,更能看出伤寒是世人很少得的一种病。张仲景认为伤害是一种急症,乱世当中失去医治的机会,大多导致损伤生命,于是写下论著来挽救天下苍生,用意可以称得上仁德。然而伤寒与温疫都是急症,因为少见的疾病,尚且恳切地告诫世人,何况温疫患者比伤害患者多出百倍,怎会忍心搁置病症不去论述?有的人说瘟疫这一疾病,张仲景原本另外有论著,经历的年代已经很久了,论著埋没在战火之中,也就是《伤寒论》这本书中声称的那样,散佚丢失后的遗稿,经过王叔和补充药方完成论述,编辑成完整版本。那么温疫的论述未必不会从散佚的那部分书稿中得以明晰。崇祯辛巳年间,瘟疫盛行,感染的人很多,到了五六月份更加严重,有的全家被传染。疫情在刚刚发生的时候,每次看到当时的医生错误地用伤寒之法来医治患者,没有不危及生命的。有的病人家属错误地听信了医生“七天之内将会自己痊愈。不这样,十四日内一定痊愈”的话,因而失去医治的机会。有的人遇到医生见识浅薄,用缓药来救急症,即使不立刻受到药物的损害,终究延误病情而导致死亡,这样的例子到处都是。感染邪气较轻的人有的侥幸得救;感染邪气比较重的人,又加上得不到有效医治,白白死去的人数也数不完。啊呀!遵守古法就会不契合现在的病情,丢下现在的病情而另外搜寻古籍,这样用药不奏效,病人的病情一天比一天重。病症越急切,投奔医生越混乱。不是死于病痛,是死于医生之手;不是死于医生之手,是死于对古籍的散佚遗忘。一千年以来,为什么百姓这样不幸?我虽然鄙陋,沉静心性,穷尽病理,推究患者感染的邪气、邪气进入的途径、邪气在体内到达的地方和它传染的规律,归纳平时多次使用的有效方法,详细地叙述在下面,来等待有学识的人指正它。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①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②心情。 (注)①刘辰翁(1233-1297),南宋词人。宋亡以后隐居于故乡江西庐陵山中,从事著述,以此终老。②《汉书·苏武传》记载:“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1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题为“春感”,然春景不多。由“银花”“戏鼓”“月明”等物象推断,该词应是作者在元宵节有感而作。 B. 春天给人以希望,但在作者的笔下,处于元军铁蹄蹂躏之下、曾经锦绣的江南此刻毫无生气,处处充满哀愁。 C. “番腔”“戏鼓”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的“神鸦社鼓”,都重在表现民众麻木不仁。 D. 全词以整齐的四字句法为主,搭配两字一顿的节奏和内涵丰富的典故,生出一种沉郁苍凉、欲说还休的情致。 12. 下片“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三句,诗人为什么要如此安排顺序?请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11. C 12. 这三句层层推进,“辇下风光”是对过去的怀念,指故都临安曾经的美丽繁华景象;“山中岁月”是现实的处境,指自己隐居之后寂寞而漫长的时光;“海上心情”是气节的体现,指自己在宋亡之后忠心不二、矢志守节的民族气节。“辇下”承接上文,从“辇下”到“山中”,既有空间上的转换,又有从过去到现实的今昔比照,以“海上心情”作结,不仅点出了“辇下风光”“山中岁月”的实质是故国沦亡,还是对全词思想感情的总括。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一般主要集中在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语言、表达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核,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注意审题。 C项,“都重在表现民众麻木不仁”错。“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三句写想象中临安元宵鼓吹弹唱的情景:横笛中吹奏出来的不是汉家的故音,而是带有北方游牧民族情调的“番腔”,街头上演出的也不再是熟悉的故国戏鼓,而是是异族的鼓吹杂戏,一片呕哑之声,身为忠于故国的南宋遗民,听来根本不能称为“歌声”。这几句对元统治者表现了义愤,感情由前面的悲郁苍凉转为激烈高亢,笔势劲直,激愤直率,可以想见作者的义愤填膺,说民众“麻木不仁”是错误的。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的含义及结构安排的好处。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全诗抓住关键词来理解句子含义,鉴赏主旨情感要借助题目、注释、背景等。结构安排要看与上下文的联系。 首先分别理解这三个短语的含义,“辇下风光”,指故都临安的美丽风光。作者所指的“风光”应是宋亡前临安城元宵节的繁闹场景,以及亡国前的升平岁月。“山中岁月”,指自己隐居山中的寂寞岁月。“海上心情”,一般都指爱国将士们抗元斗争的事情,以及作者对他们的挂念之情。这三句表现的内涵深远,层层推进,“山中岁月”指自己身之所在;“辇下风光”指自己心之所系;“海上心情”则是自己志之所向。作者之志向跃然于兹,隐居不仕,甘愿在山中度过悠悠岁月,保持遗民身份,时时挂念故国旧都,这就是他的“海上心情”,即表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因此,以“海上心情”作结,不仅点出了“山中岁月”、“辇下风光”的实质,而且是对全篇思想感情的一个总概括。我们甚至可以说,作者写此词的目的正是为了表明自己的这种“海上心情”。 【点睛】诗歌选择题答题技巧: 1、先审清题干,弄清单选还是多选,正确还是错误。2、寻找敏感点。圈出明显的敏感点,带着问题去比对排除。好处:可以不用浪费太多时间纠结内容,在审题过程中你已经大概了解诗歌内容了,剩下的问题就是按解读诗歌的方法去比对排除了。 三、语言文字运用(3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百年来,“中医太落后”“中医不科学”等_______之声_________。当前,中医无论是执业医生数量,还是医疗机构数量,都无法与西医________,医疗服务的天平在向西医倾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西医的差距不是一天造成的,也不是一天就能拉平的。坚持中西医并重,需要中西医“一碗水端平”。中医与西医治疗理念不同,分属不同的医学体系。( )。中医西医各有侧重,各有所长,没有必要分高低、论长短。二者不是对手,而是战友,其共同的敌人是疾病。治疗某种疾病,_______,一种医疗手段也好,两种医疗手段也好,一切以病人受益最大化为原则。无论中医西医,都不能包治百病。“单打独斗”的效果很难取得令人满意,因为是在治疗疑难疾病上。人类健康的星空,需要中西医联手点亮。 1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质疑 不绝于耳 等量齐观 因人而异 B. 置疑 不绝如缕 等量齐观 因势利导 C. 置疑 不绝于耳 同日而语 因人而异 D. 质疑 不绝如缕 同日而语 因势利导 14.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中医重整体,善用“ 坚盾”,关注“病的人”;西医重局部,善用“利矛”,关注“人的病”。 B. 中医重整体,关注“病的人”,善用“坚盾”;西医重局部,关注“人的病”,善用“利矛”。 C. 中医善用“坚盾”,重整体,关注“病的人”;西医善用“利矛”,重局部,关注“人的病”。 D. 西医重局部,善用“利矛”,关注“人的病”;中医重整体,善用“坚盾”,关注“病的人”。 15.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单打独斗”的效果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特别是在治疗疑难疾病上。 B. 因为在治疗疑难疾病上,所以“单打独斗”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C. “单打独斗”的效果,特别是在治疗疑难疾病上,使它满意很难取得。 D. 特别是在治疗疑难疾病上,“单打独斗”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答案】13. A 14. B 15. D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中,“质疑”,提出疑问。“置疑”,表示怀疑,多用于否定。在第一组词语中,应该是表示对中医的怀疑,选“质疑”更恰当,排除BC;“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不绝于耳”,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文中说的是质疑声音不断,应选“不绝于耳”,排除BD;此外,“同日而语”,同一事物或人在不同时间比较,多用于否定式。“等量齐观”,不管事物的差异,同等看待。“因人而异”,根据人的个体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态度或方式对待。“因势利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导。 故选A。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本题中,要求选择填入文 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文中内容表述的顺序是先说中医,后说西医,故排除D;接着根据后一句话“中医西医各有侧重,各有所长”,以及中西医的各自特点可以得知,中医重整体,西医重局部,排除C;中医重整体,是关注“病的人”,善用“坚盾”;西医重局部,关注“人的病”,善用“利矛”,排除A。只有B项表述最连贯。 故选B。 【15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A项,“取得令人满意”搭配不当。 B项,“因为”“所以”构成因果关系,但“因为”引领的是介词短语而不是句子,有误。 C项,末句的“使”字对应的句子成分残缺了,另有杂糅和搭配不当之嫌。 D项,与前一句话构成递进关系,都从否定这方面来说的,语势连贯,没有语病。 故选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场史无前例、世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实验,被 地推上了前台,却以意想不到的成长速度发挥作用。 自2月开启“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授课以后,截止5月11日,中小学国家网络云平台访问次数达20.73亿,浏览人数达17.11亿,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收视率也大幅跃升,一举进入全国卫视关注度前十名。 目前,已有近4成学生线下复课,随着复课的人数越来越多,步子越来越大,线上教育是否可以功成身退、 ?答案是 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5月14日举行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未来,线上教育将与线下教育有机衔接,从新鲜感走向新常态。在基础教育方面,吕玉刚表示,将认真总结线上教育的宝贵经验,分析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指导各地继续做好疫情期间线上学习及与开学后课堂学习的教学衔接工作。“同时,要巩固深化这次线上教育教学的成果,进一步完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融合应用,推动教学模式变革,服务学生自主学习,服务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服务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加快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 复课后,要防止“抢时间”“赶进度”。( )吕玉刚表示,中小学生 能力比较弱,居家学习的效果也不相同。因此在教学衔接方面,有很多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16.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当其冲 不了了之 否定 自主 B. 突如其来 不了了之 肯定 自主 C. 突如其来 束之高阁 否定 自律 D. 首当其冲 束之高阁 肯定 自律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自2月开启“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授课以来,截至5月11日,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浏览次数达20.73亿,访问人次达17.11亿 B. 自2月开启“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授课以来,截止5月11日,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访问次数达20.73亿,浏览人次达17.11亿 C. 自2月开启“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授课以来,截止5月11日,中小学国家网络云平台浏览次数达20.73亿,访问人次达17.11亿 D. 从2月开启“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授课以后,截至5月11日,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浏览和访问次数分别达20.73亿和17.11亿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超长假期之后的一段时间,不少学生,尤其是毕业班同学,是一个非常紧张的复课阶段。 B. 超长假期之后,对毕业班同学甚至不少学生来说,复课是一个非常紧张的阶段。 C. 超长假期之后的一段时间,对不少学生,尤其是毕业班同学来说,复课是一个非常紧张的阶段。 D. 超长假期之后的一段时间,对不少学生,尤其是毕业班同学来说,是一个非常紧张的复课阶段。 【答案】16. C 17. A 18. D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辨析近义词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最终确定正确答案。 第一空处,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遇到灾难;突如其来,意思是出乎意料地突然发生。语段中说“一场史无前例、世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实验,被 地推上了前台”,结合后文“却以意想不到的成长速度发挥作用”,说明这是一场出乎意料的事件,与“攻击”或“灾难”都没有关系,应用“突如其来”。 第二空处,不了了之,意思是用不能了结事情的办法去了结,指把未做完的事情放在一边不管,就算完事;束之高阁,意思是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丢在一旁不管,也比喻把某事或某种主张、意见、建议等搁置起来,不予理睬和办理。此处语境为“随着复课的人数越来越多,步子越来越大,线上教育是否可以功成身退、 ?”因为前文有“功成身退”,说明不是把未做完的事情放在一边不管,故应选“束之高阁”。 第三空处,否定:不承认事物的存在或事物的真实性;肯定:确定,一定,对事物持认可的或赞成的态度,与“否定”相对。结合此处语境“随着复课的人数越来越多,步子越来越大,线上教育是否可以功成身退、束之高阁?答案是 的”,结合后文“未来,线上教育将与线下教育有机衔接,从新鲜感走向新常态”,可知这里应选“否定”。 第四空处,自主:指自己主动,不受别人支配;自律,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结合此处语境“中小学生 能力比较弱,居家学习的效果也不相同”,可知此处谈的是中小学生的“自律”问题,应选“自律”。 故选C。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适当与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作答此题,首先要区分好“截止”“截至”。截止:表示工作活动停止、结束,没有后续进展了。截至:表示工作活动仍然继续的情况下,选取其中一个时间点做统计节点。总之,着眼于工作活动是否持续,如果没有持续,用“截止”,否则用“截至”。根据语境,线上授课并未结束,故应用“截至”,排除BC;“自……以来”是自时间点开始,“自……以后”“从……以后”是自时间点之后开始,通过分析句子意思,可知应该是自时间点开始,应用“自……以来”,排除D。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归位、语句补写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补写的语句的内容往往来源于文本,具体来说,所补写的语句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具体作答时考生要结合上下文语境认真分析,筛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解答此题关键之一在于确定是“超长假期之后的一段时间”还是“超长假期之后”,仔细分析,“超长假期之后的一段时间”,强调的是一段时间之内,而“超长假期之后”,没有时间限制,可以是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时间可以无限期延长,根据句意可知此处强调的是“超长假期之后的一段时间”,排除B;“对……来说”是固定搭配,A项缺少介词,排除A;C项暗换主语(中途易辙,应针对“学生”,后边换成了“复课”,排除掉。 故选D。 【点睛】解答正确使用词语题,积累记忆是答题的基础,也是做对词语题的关键。首先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词语,结合词义、句意,正确代入原句中,逐一排除,之后,再进行整体检验,所涉及词语都代入原句,读起来正确顺畅就可以确定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甲)“势”是一种客观存在,标示着事物发展的形势、态势、趋势。身处 的时代环境,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离不开对“势”的认知与把握。要敏锐把握“势”的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积极主动作为,或积厚成势,或 ,或谋势而动,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乙)任何新事物的发端、兴起、壮大,都需要一个过程。惟有持续积累,方可积厚成势,最终 、不可阻挡。(丙)回望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从小岗村的红手印拉开农村改革大幕,到自贸区上海启航后 ,改革的渐进式,是一个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的探索过程,也是一个发现规律、积累经验的积势过程。(丁)当信息化的快车加速到5G时代,以合乎规律的取势、占得先机的顺势,让新事物健康成长,让新动能加速壮大,才能以更多“小趋势”汇聚成磅礴的时代大潮、发展大势。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变动不居 蓄势待发 势如破竹 推而广之 B. 白驹过隙 厚积薄发 破竹之势 上行下效 C. 白驹过隙 蓄势待发 破竹之势 推而广之 D. 变动不居 厚积薄发 势如破竹 上行下效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改革的渐进式,是一个发现规律、积累经验的探索过程,也是一个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的积势过程。 B. 渐进式的改革,是一个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的探索过程,也是一个发现规律、积累经验的积势过程。 C. 改革的渐进式,是一个发现规律、积累经验的积势过程,也是一个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的探索过程。 D. 渐进式的改革,是一个发现规律、积累经验的探索过程,也是一个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的积势过程。 21. 将下面的句子补回文章原位,最恰当的位置是 《庄子》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19. A 20. D 21. B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成语运用常见错误类型有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误用、语意重复、自相矛盾、谦敬错位、不合逻辑。正确辨析成语,要在识记的基础上理解透彻成语的含义,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 第一空,变动不居:指事物不断变化,没有固定的形态。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快,光阴易逝。结合语境,是强调“时代环境”不断变化,使用“变动不居”恰当。可以排除B和C项; 第二空,蓄势待发:积蓄势力或能量等待发作。厚积薄发: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结合语境“要敏锐把握“势”的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积极主动作为,或积厚成势”“或谋势而动,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使用“蓄势待发”恰当。可以排除D项。 第三空,势如破竹:比喻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是主谓关系的短语。破竹之势: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是偏正关系的短语。联系前文“惟有持续积累,方可积厚成势,最终……”,使用“势如破竹”更恰当。 第四空,推而广之:推展开来而且把它扩大。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样做,多用于贬义。此处语境“回望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从小岗村的红手印拉开农村改革大幕,到自贸区上海启航后……”,强调将改革推展开来,不含贬义,使用“推而广之”更恰当。 故选A。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 本题有两处错误,第一处,“改革的渐进式”“是……过程”搭配不当,应该改为“渐进式的改革”。可以排除AC两项; 第二处,“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的探索过程”“发现规律、积累经验的积势过程”搭配不当,应该改为“是一个发现规律、积累经验的探索过程,也是一个从小到大、从点到面的积势过程”。可以排除B项。 故选D。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是说“如果聚集的水不深,那么它就没有负载一艘大船的力量了”,强调需要蓄积力量。联系乙处前后文“要敏锐把握“势”的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积极主动作为,或积厚成势……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任何新事物的发端、兴起、壮大,都需要一个过程。惟有持续积累,方可积厚成势,最终……不可阻挡”,强调要“持续积累,方可积厚成势”语境相合。 故选B。 【点睛】病句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句,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 2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母爱就其本质来说是无条件的。母亲热爱新生儿,并不是因为孩子满足了她的什么特殊的愿望,符合她的想象,①__________。无条件的母爱不仅是孩子,也是我们每个人最深的渴求。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通过努力换取的爱往往会使人生疑。人们会想:②__________,总而言之人们害怕这种爱会消失。此外靠努力换取的爱常常使人痛苦地感到:我之所以被人爱是因为我使对方快乐,而不是出于我自己的意愿——归根结底我不是被人爱,而是被人需要而已。鉴于这种情况,因此我们所有的人,③__________。 【答案】 (1). 而是因为这是她的孩子 (2). 我并没给人带来快乐 (3). 都保留着对母爱的渴求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需要补写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注意前后文的衔接。 ①依据前面“母亲热爱新生儿,并不是因为孩子满足了她的什么特殊的愿望,符合她的想象”,可知第一空应填写母亲热爱新生儿的原因,并且应以“而是因为”开端,与前面的“并不是因为”相照应。文段首句“母爱就其本质来说是无条件的”强调了母爱无私的特性,后面的“并不是因为孩子满足了她的什么特殊的愿望,符合她的想象”则从孩子的角度分析,母亲对孩子的喜爱不是因为孩子符合了母亲的什么标准和条件,而是发自母亲天性的特点。综合这些分析,可以得出母亲喜爱新生儿的原因:新生儿是母亲的孩子。由此可知第一空应填写“而是因为这是她生的孩子”。②依据“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通过努力换取的爱往往会使人生疑”可知通过努力换取的爱是有条件的,它不像母爱那样是无私的,而是需要自己首先给人带来快乐为条件的,所以人们会害怕因自己不够条件导致这种爱的消失。综合以上分析,可知第二空应填写“我并没给人带来快乐”。③文段第一句就说“母爱就其本质来说是无条件的”,然后又说明了“靠努力换取的爱常常使人痛苦”“不是被人爱,而是被人需要而已”,两相对照,所有的人更渴望无私的母爱,依据以上分析,可知第三空应填写“都保留着对母爱的渴求”。 23.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给“5G”下定义(45字以内)。 5G是继4G(LTE-A、WiMax)、3G(UMTS、LTE)和2G(GSM)系统之后的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移动数据的需求爆炸式增长,现有移动通信系统难以满足未来需求,急需研发新一代5G系统。5G网络的主要优势在于,数据传输速率远远高于以前的蜂窝网络,最高可达10Gbit/s,比当前的有线互联网要快,比先前的4G LTE蜂窝网络快100倍;另一个优点是较低的网络延迟(更快的响应时间),低于1毫秒,而4G为30-70毫秒;并且5G有超大网络容量,具有连接千亿设备的能力,能满足物联网通信。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 【答案】5G 是数据传输速率更快,网络延迟较低,具有连接千亿设备能力的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下定义能力。“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例如: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种概念)是×××的×××(属概念)”。本题,根据下定义的格式,本题为“5G是……的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找到句子主干后,然后把修饰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放入主干内。“5G网络的主要优势在于,数据传输速率远远高于以前的蜂窝网络,最高可达10Gbit/s,比当前的有线互联网要快,比先前的4G LTE蜂窝网络快100倍”概括出“数据传输速率更快”,“另一个优点是较低的网络延迟(更快的响应时间),低于1毫秒,而4G为30-70毫秒”概括出“网络延迟较低”,“5G有超大网络容量,具有连接千亿设备的能力,能满足物联网通信”概括出“具有连接千亿设备能力”。把5G“数据传输速率更快”“网络延迟较低”“具有连接千亿设备能力(能连接千亿设备)”这几个特点作为限定修饰语依次填到“5G是……的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句中即可。 24. 阅读下列文字,根据材料作文。 如今有成千上万人通过微信显示“存在感”。首先是“晒”:晒旅游,晒幸福,晒隐私,晒美食,晒恩爱,晒娃,晒心灵鸡汤……其次是“刷”:每次在朋友圈里晒了什么后,就要捧着手机不停地刷屏,看看有没有新留言或点赞。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受或想法?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加以阐明。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例文: 心中有生活,不晒不刷也“存在” 各类社交软件充斥着生活,晒旅游,晒幸福,晒隐私,晒美食,晒恩爱,晒娃,晒心灵鸡汤……人们乐此不疲;每次在朋友圈里晒了什么后,就要捧着手机不停地刷屏,看看有没有新留言或点赞。可是这样的狂晒、狂刷真的能刷出“存在感”吗? “刷存在感”是因为“存在”而“无感”,于是通过“刷”来找“感”。通过网络的“晒”,可以得到“赞”和“关注”,从而找到了存在的“感”,于是就愈爱“晒”愈爱“刷”了。在我看来,在虚拟世界刷“存在感”,沉溺于虚拟的世界,这样刷出来的不是“存在感”,而是“忽视”,还不如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更真实的自己。心中有生活,不晒不刷也“存在”。 诚然存在感是人的本能需求,人人都需要被重视和认可,并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这无可厚非。但要想获得别人的认可,必须选择正确的途径,靠“刷屏”或者“哗众取宠”刷出的存在感就像无木之火,无源之水,很快就会消亡,即使暂时得到的也像表面光鲜而内里布满了虱子腐朽不堪的华美貂裘,他会使你表面风光无限,而内心依旧空虚。真正的存在感不是刷出来的,只要心中有了生活,晒不晒、刷不刷都“存在”。 互联网时代,有人为了刷存在感,甚至会无视网络文明,因渴望得到别人重视而发表许多没有经过思想加工的评论。有人为了刷存在感,在网络上对别人进行言语攻击,即使面对别人批评也不屑一顾,因为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别人关注自己,为了获得虚假的存在感。若是发展下去,社会将会变成虚拟社会,社会将无法发展,人们将走不出网络的牢笼。 在网络上通过各种“刷”来找存在感,娱乐至死用在这类人身上更为合适,为娱乐自己而死,为娱乐他人而死,实质上是对自我的不自信,是内心的空虚,是生活的迷茫。然而真正的存在感,从来都是在生活中奋斗出的。实际上,生活需要以实际行动为支撑,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现实生活中踏实肯干,不断付出的人,离不开在生活中做好本职工作的,真心奉献的人。 怎样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可,只有把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人放在心上,以永不满足的态度去对待学习,不断用新知识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用知识的力量抵御精神空虚、意志消沉。用自己的汗水和知识,脚踏实地、拼搏进取,做一位奉献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献者。 放下手机,从虚幻的世界走出来。不要为了获得所谓的存在感,丢掉真正的生活。只要心中有生活,心中有他人,就一定能使自己成为别人心中“山”一样的存在。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审题是高考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是考生写作的重中之重。虽然高考写作时间很有限,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必须舍得花5分钟来审清题意。不同类型的作文在审题上有不同的侧重点。立意力求新颖、高远而深刻。没有统帅的军队是乌合之众,而没有主题的文章则是无根之木。立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立意是否新颖、高远、深刻是拉开作文档次的关键。要使立意深刻高远并非要宏大叙事,而是要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要能用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小事,甚至是一个动作、一句话、一次微笑、一个眼神等来揭示重大的思想意义,反映震撼人心的主题,来反映考生正确而高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作文”与“做人”相统一,才能提高作文的思想格调与社会价值,才能用笔下的文章启发人、感染人。 审题:本题是一篇任务驱动类作文,且对文体有明确的规定: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首先要审清材料的中心句,即“如今有成千上万人通过微信显示‘存在感’”。再结合作文要求“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受或想法?”,所以作文的内容应该是发表对“通过微信‘晒’‘ 刷’”来获得“存在感”的看法。显然这种方法是不能获得真正的“存在感”的,考生的作文要体现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体现出正能量,可从人们的心理、这样做的危害、正确的做法等角度进行分析议论。 立意: (1)内心丰盈,自带光环。 (2)存在感刷不出来,它来自强大自信的内心。 (3)你刷的不是存在感,而是内心的不自信。 (4)自信丰盈,不刷也“存在”。 素材: (1)真正的存在感是自身给予的,是一种自我认识和历练的过程。发现自身美,探究存在的价值,不是靠刷屏所能解决的。每个人都是存在的,问题就是怎样让自己感受到自己存在。首先,心灵美好并向往着正义是必要的。其次,不宜妄自菲薄,认为自己一无所有,要去发现自己的美丽和光环所在,从而变成一个内心充盈、积极向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独一无二的自己。再次,要学会打开自己,拥抱社会。一个人要融入社会并不是什么难事,只需做好自己,让生命显露光芒,存在感就会找上门来。就如崔永元,他并没有当一个键盘侠去刷屏,而是坚守内心的光芒,让充盈的内心去影响社会,从而成为真正的侠之大者。 (2)让我们活在现实中,少点接触虚拟世界,不要为了所谓的存在感而丢掉应该去打拼的现实。用拥抱现实的饱满情怀,去拒绝自我麻醉式的虚拟存在。 (3)与虚拟存在相对的,便是现实情怀。在现实中自信地做自己,才会油然而升一种真实的存在感。存在感来自于强大的内心,只要内心丰盈,你就能自带光环。你若盛开,清风自来。诚哉斯言! (4) 醉翁之意不在酒。那些刷存在感的人,并不是仅仅为了拥有存在感,而是为了消解内心的不自信和空虚。于是,这些人便乐此不疲地发自拍、点赞、评论、互动。 (5)其实,存在感就是一种自身被认同的感觉。认同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能给予内心一份安定,给予自己一份价值,给予自己一份信心与勇气。因此,对于存在感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他人对你的认可与肯定,而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可与肯定。 (6)罗曼·罗兰曾说过,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认清生活现实后,仍然热爱生活。但我认为,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浮尘世间看到真正的本质。做到内心充实,收获真正的存在感。让我们不做存在感的奴隶,做自己的英雄吧! 结构层次: 作文标题“心中有生活,不晒、不刷也存在”紧扣材料,立意精准。开篇引述材料,提出问题:是这样的狂晒、狂刷真的能刷出“存在感”吗?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心中有生活,不晒不刷也“存在”。接着分别从个人、时代、社会的角度分析这种做法的危害。之后提出解决办法,说明怎样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最后归纳全文,重申观点:只要心中有生活,心中有他人,就一定能使自己成为别人心中“山”一样的存在。 【点睛】高考作文技巧点拨:把握五个层面,即把握时代、社会、生活、人文、哲理五个层面。高考作文命题,始终体现着时代性、社会性、生活性、人文性和哲理性。虽然命题本身不一定体现高考当年热点,但作文肯定要体现出生活年代的特征,所以高考作文即使不考热点问题,仍然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事件的看法,考查学生对社会上一些现象的看法,这些都是和学生的所学、所思、所想分不开的。高考既然提倡学生说真话、抒真情,那就离不开学生的实际,同时也离不开时代生活和时代精神。另外,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辨是文章走向深刻的标志,也是高分佳作的亮点所在,考生在备考时应予以高度重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