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刷题精选模块二优化卷7含解析
名校优化卷7 测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传统文化兼容并包,其中重要的文化精神是儒释道合一,这三家共同特点是顺应自然。天地万物都是自然而然形成,天、地、人三才中,人类因为有分辨能力具有特殊性,所谓“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人有能力也应该全面认识自己,通过认识自己在万物中的地位规范自己。中华文化根本特点是自觉和自律。自觉就是认识到人类跟万物不同,成己成物;自律就是要求人类管理好自己,不能做不该做的事情。我们把这种自觉和自律总结为人本精神。这种人本精神早在西周就已经确立,而西方到了近代才破除中世纪神本主义,有了理性智慧的发生和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西方政治家、哲学家都在反思西方文化的片面性,提出要建立新的人文精神,而且几乎一致认为,要到东方,特别是中国去寻找。肯·威尔伯在《事事本无碍》中,对西方社会发展和科学发展的思维模式做了全面反思,认为西方二元思维造成人类的灾难痛苦。“愈来愈多的科学家开始同意物理学家卡普拉的看法:‘现代物理的两个基本论点,反映出东方人的世界观’。”这两个基本论点就是钱学森先生经常提到的系统论和整体论。威尔伯通过卡普拉的观点告诉人们:“现实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形态。” 进入现代社会,西方重举新人本主义大旗,为的是将人从财富牢笼中解脱出来,成为遵循人道、关爱人类、懂得自觉自律的人。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强调人既不能做神的奴隶,也不能做物的奴隶,而要做人自己,即保持主体性、独立性和能动性;另一方面也强调人不能狂妄自大,去做天地万物的主宰,而是要虚心地向天地万物学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伟大思想。“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的结合,确证中国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不可能异化为“人类中心主义”。 进入21世纪已近20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状态还在继续调整,但我们已经看到世界文化正主动转向中国传统文化。不过,针对流行的“国学热”,我们应提倡慢慢地学国学,一代一代地继承,学习最主要、最精华的东西。此外,当前很多人并没有精准地了解传统文化中的道理,只是道听途说,曲解其原意。另外,许多年轻人说起西方文明头头是道,却不了解我们老祖宗的文化。所以,要深入发掘、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并从基础教育做起,让孩子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摘编自楼宇烈《重新认识东方智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西周就已经确立的以自觉和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人本精神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特点。 - 15 - B.钱学森提到的系统论和整体论被很多西方科学家认为是解决人类灾难痛苦的有效途径。 C.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就是要做人自己,虚心地向天地万物学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D.世界文化正主动转向中国传统文化,这促使我们要深入发掘、宣传中国传统文化。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理解文本的能力。B项,无中生有,原文没有提到解决人类灾难痛苦的有效途径。C项,以偏概全,选项说的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容。D项,因果不当,以偏概全。深入发掘、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为了解决前文所讲的当前存在的问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通过西方政治家、哲学家等的反思,进行了深入论述。 B.肯·威尔伯引用卡普拉的看法,论证了要到东方,特别是中国去寻找新的人文精神的观点。 C.文章运用例证和对比论证等方法,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人本精神的特点。 D.文章层层深入,提出了当前传统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项,“论证了要到东方,特别是中国去寻找新的人文精神的观点”错,由原文第二段可知,肯·威尔伯引用卡普拉的看法,论证了“现实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形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如果人类不具有分辨能力,那么就不会有能力全面认识自己,也就不能规范自己。 B.西方到了近代才破除中世纪神本主义,表明西方之前尚不具备自觉和自律精神。 C.肯·威尔伯认为,如果西方文化能够像中国传统文化一样不是简单的二元思维,人类的灾难痛苦就会少一些。 D.当下“国学热”流行,很多人却不了解传统文化,表明国学教育还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整合文中信息并对其分析推断的能力。“西方到了近代才破除中世纪神本主义”只是一个客观陈述,并不能得出“西方之前尚不具备自觉和自律精神”的结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 15 - 材料一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各自时代的偶像。对才华出众、外形靓丽、造型时尚、为人友善、个性独特的明星产生倾慕心理,恐怕是每一代青少年必然经历的心理体验。由于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同、传播渠道不同、审美标准不同,每一代人对偶像的认知自然会有所区别。然而,在差异化的表象之下,不同时代的人们又会对偶像的概念达成一定的共识,那就是任何优质偶像、大众榜样都应该具有过人的艺术才华、执着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公众形象。 (摘编自杨洪涛《偶像不是流量堆出来的》, 《光明日报》2018年8月30日) 材料二 当前文化领域,仍存在一些病态审美现象,这些现象有的不仅是“颜值消费”和“眼球经济”跑偏的结果,更是文娱圈子奢靡浮夸之风的新变种。 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审美自可参差多态,各得其所。然而,凡事都应有度,越过底线就会走向反面——不是审美,而是“审丑”。热捧“小鲜肉”等娱乐造势传递出让人担忧的倾向:在“论美貌你赢不了我”的喧嚣中,演员的自我修养显得无足重轻,一些人演技很烂却拿着天价片酬,各种任性都被惯出来了;在“娱乐至上”“流量为王”的误区中,一些影视作品、网络平台、综艺节目刻意迎合低俗口味,消费各种“奇葩”“怪咖”,为博眼球甚至不惜挑战社会公序良俗,散发着猎奇、拜金、颓废的气息。 以文化人,更在育人。这些现象之所以引发公众反感,还因为这种病态的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一个社会和国家的流行文化拥抱什么、拒绝什么、传播什么,确乎是关系国家未来的大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更需要优秀文化的滋养。 (摘编自辛识平《“娘炮”之风当休矣》, 新华社2018年9月6日) 材料三 伟大的队伍孕育伟大的精神,刚毅的品格塑造独特的气质。军人气质,是英雄主义的血性,是集体主义的奉献,是永不言败的刚毅,是为国为民的担当。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身上那种气质之美,为浮躁的社会打开了另一个审美维度,理应引领时代潮流。 而当下,受商业炒作等影响,社会上渐渐刮起一股“阴柔之风”。一些“小鲜肉”“花美男”充斥屏幕,他们看起来弱不禁风而妆容精致,说起话来有气无力且矫揉造作,没有一丝阳刚之气,却被扭曲的“眼球经济”推波助澜。不少人担心,这种反常现象的泛滥,容易影响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进而销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追求。 一个健康的社会,一个向上的民族,应该有昂扬雄健之气概,有敢于开拓之勇力,有青春勃发之精神。如果放任“阴柔之风”劲吹,让不良文化侵蚀人们的思想,血性阳刚之气和尚武精神就会消退。改变病态审美,扭转矫揉造作,不妨给社会多注入军人气质,把优秀文化品格灌入以青少年为主的大众群体。唯此,方能塑造刚健勇毅的时代气质和自信自强的社会风尚。这一点,也应该永远是公共传播中的主流。 (摘编自王宁《用军人气质激扬民族雄风》, 《解放军报》2018年10月4日) - 15 - 材料四 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过美学和美育高潮后,学校美育越来越被分工细密的现有课程体系边缘化了,我们看到的常常只是偏重技能、缺失审美内蕴的“艺术课”或者仅剩知识、脱离现实生活和主体精神世界的所谓“美学课”,而少见品位高雅、内涵丰富、陶冶学生身心的“美育课”。社会转型期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有损美育实施的生态。转型过程中,整个社会难免产生许多浮躁、趋利、庸俗等负面情绪,使得校园文化生态异化,更使得青少年人格发育趋向“空心化”,即愈来愈缺失崇高、阳刚与雄壮的美感元素。不少学生更多沾染的是经济意识、“小我”考量和感官愉悦,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的自觉精神日趋稀薄。“走偏”的文化消费与“病态”的审美创造互为因果,值得忧思。 (摘编自潘涌《美育为何难落实》, 《光明日报》2017年1月17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偶像具有时代差异性是正常社会现象,青少年经历倾慕偶像的心理体验也属正常。 B.病态审美现象由多种因素导致,有的与“颜值消费”和“眼球经济”跑偏存在密切联系。 C.病态审美现象引发公众反感的原因是,这种病态的文化对青少年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D.新时代军人身上独特的气质之美,可以作为当前社会的另一个审美维度,引领时代潮流。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项,说法片面。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还因为这种病态的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可知,令公众反感还有其他原因。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青少年在开放多元的社会中可以拥有不同审美选择,但不能变审美为“审丑”。 B.放任“阴柔之风”劲吹,会导致血性阳刚之气和尚武精神的消退,不利于大众群体文化品格的提升。 C.社会转型期难免出现负面情绪,影响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美育要积极应对,充分发挥自身教育优势。 D.崇高、阳刚与雄壮等美感元素的缺失,容易造成青少年人格发育“空心化”,使得校园文化生态异化。 答案 D 解析 - 15 -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四中“整个社会难免产生许多浮躁、趋利、庸俗等负面情绪,使得校园文化生态异化,更使得青少年人格发育趋向‘空心化’,即愈来愈缺失崇高、阳刚与雄壮的美感元素”可知,“崇高、阳刚与雄壮等美感元素的缺失”是“青少年人格发育‘空心化’”的具体表现而不是原因,且其“使得校园文化生态异化”也错误,“使得校园文化生态异化”的是“整个社会产生的负面情绪”。 6.如何更好地发挥审美文化对青少年的引领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从偶像与榜样来说,应注重发挥自身艺术才华,爱岗敬业,展现良好公众形象;②从社会来说,要抵制不良文化侵蚀,以优秀文化滋养青少年;③从公共传播来说,应以军人气质激扬民族雄风,塑造刚健勇毅的时代气质、自信自强的社会风尚;④从学校来说,应打造品位高雅、内涵丰富、陶冶学生身心的“美育课”。(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满分)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本题,要阅读原材料,从四则材料中筛选信息,然后从偶像、社会、公共传播、学校四个方面分析。如①从偶像的角度分析,偶像要展现自己良好的公众形象;②从社会的角度分析,就是要抵制不良文化,传播优秀文化;③从公共传播的角度分析,要给社会注入军人气质,塑造自信自强的社会风尚;④从学校来说,要开设陶冶学生身心的“美育课”。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漆树的眼泪 我家在大山深处,离家不远有一个叫苜蓿坝的地方,那里长着一种叫作漆树的树木。大大小小的漆树长在半是石块半是泥土的混合土壤中,有碗口那么粗的,也有手腕那么粗的。黑黝黝的皮很厚实地趴在树干上,一旦把皮剥开,就会渗出乳白色的汁液,这就是能咬人的漆液。好多对漆树过敏的人,一看到这乳白色汁液就心里发麻。 大滴大滴的汁液从树皮破裂处渗出来,像是谁被打疼似的无法忍住便溢出泪水,又像是一个遇到伤心事的人泪盈满眶。这种哭是慢慢打开的,是一种很钝的流泪方式。 我亲眼看见漆树哭泣,是在苜蓿坝放牧的时候。几个外乡人不知何时来到我们村子,村里人很亲近地与他们搭讪。他们在各山各岭转悠着,那天到了苜蓿坝,突然大动干戈,对漆树动起手术来。我看见漆树冒出浓浓的汁液,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受在我心里翻腾,刺激着我,呼唤着我,使我真切地感受到漆树的疼痛。植物一旦遇到伤害,无法喊出声音,只能用自己的本能做着力所能及的弥补。在渗出汁液的那一瞬间,漆树迅速做出选择,集聚力量开始修复被割裂的皮肤。那些外乡人拿出大塑料桶,让汁液慢慢地流到桶里,割了一棵又一棵,直到桶盛得满满的才罢休。 “为什么只割漆树,其他树不割呢?”我满含着对漆树的同情问那些外乡人。“漆树的汁液是宝贝呀!”我眼睁睁地看着,心里怅然若失。一棵棵伤痕累累的漆树无声地抗议着,一个郁郁葱葱的坝子几天工夫便失去了往日的勃勃生机。漆树身上布满了刀伤,从树根开始,一直延伸到细小的枝干,几乎所有的皮肤都被割破了,一个个伤痕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我在心里嘀咕:“漆树会不会死?那些外乡人要漆树的汁液做什么?” - 15 - 我后来知道那些外乡人来自四川,他们把漆树的汁液收集起来,经过几道程序,提炼出纯度很高的漆。这种漆不添加其他成分,又叫土漆、生漆。用这种漆漆过的家具,油光可鉴,而且不褪色,表面还耐高温。漆树的眼泪映射在家具上,成为家具的眼睛。 漆树的眼泪被提取后,却在家具的表面重生。每当我看见用土漆漆得光亮无比的家具时,总会想到苜蓿坝那一坝漆树的命运。人类为了撷取自身需要的东西,完全不顾植物的感受。 再次去苜蓿坝放牧时,原本以为死亡的漆树会大煞风景。但当我们纵着骡马来到苜蓿坝时,却看见了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漆树,原来的伤痕处长出了厚厚的痂。我抚摸着伤痕,想象着漆树被割伤后,是如何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其中又有多少艰难。 俗话说:“人活脸,树活皮。”可是漆树被割破树皮提取汁液后还能生存下来。对割破树皮这件事,漆树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接受自己的命运。 漆树的眼泪,不是哭泣后的残余物,而是新生命的一种见证。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交代漆树的生长环境和状态,其中“趴”写出漆树树皮紧紧裹着树干的情态,“咬人”用拟人手法写出漆液的毒性之大。 B.“漆树的眼泪映射在家具上,成为家具的眼睛”“在家具的表面重生”,形象地写出了家具被漆过生漆后的光亮,突出了漆树的价值。 C.看到外乡人割破漆树树皮收集漆液,“我”怅然若失,因为漆树不仅是“我”的朋友,也是故乡的财产,是属于家乡人的。 D.全文围绕着“漆树的眼泪”来组织内容,先后写了漆树的眼泪咬人、漆树流泪、漆树流泪后结痂重生,体现出漆树顽强的生命力。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综合鉴赏作品的能力。C项,漆树“也是故乡的财产,是属于家乡人的”错误,“我”“怅然若失”是因为看到漆树受到伤害而感伤,并没有“财产”的想法。 8.请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段落。(6分) 大滴大滴的汁液从树皮破裂处渗出来,像是谁被打疼似的无法忍住便溢出泪水,又像是一个遇到伤心事的人泪盈满眶。这种哭是慢慢打开的,是一种很钝的流泪方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段通过比喻手法,写出了漆树的树皮被割开后,汁液慢慢渗出的状态;通过比拟手法,写出了漆树受到伤害的程度之深、痛苦之大、时间之长。表达了作者对漆树受到伤害的同情以及对人们伤害漆树这一行为的愤怒之情。 解析 - 15 -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回答问题时,要注重把握三个方面的内容:表现手法、具体内容和表达的情感。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漆树树皮被割开后汁液渗出的情景,“汁液……像……泪水”,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树流出的“汁液”是“哭”,这是使用比拟的修辞手法。文段表现了作者对漆树受到伤害的同情;另外,还可以从作者对割漆树这种行为的愤怒情感入手分析。 9.作者从漆树树皮被人割开流出汁液这件事得到哪些感悟?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受到伤害时,应该力所能及地弥补,要积聚所有力量修复伤口。②无论受到多少伤害,都要积极生活下去。③受到伤害后流泪不是软弱的表现,只要生命力足够强大,就能焕发出新的生机。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地解读的能力。回答问题,注意把握文本中描写漆树受到伤害后的具体语句,然后根据作者的表述从人生的角度加以概括和升华:比如“植物一旦遇到伤害……积聚力量开始修复被割裂的皮肤”表明漆树没有因为受到伤害而自怨自艾,而是努力修复自己;“却看见了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漆树,原来的伤痕处长出了厚厚的痂”说明漆树的顽强,受到伤害后依然积极地生活下去;“漆树的眼泪,不是哭泣后的残余物,而是新生命的一种见证”表现了漆树生命力的强大,将代表软弱的眼泪变成对新的生命力的见证。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齐履谦,字伯恒,父义,善算术。履谦生六岁,从父至京师;七岁读书,一过即能记忆;年十一,教以推步星历,尽晓其法;十三,从师,闻圣贤之学。自是以穷理为务,非洙、泗、伊、洛之书不读。至元十六年,初立太史局,改治新历,履谦补星历生。同辈皆司天台官子,太史王恂问以算数,莫能对,履谦独随问随答,恂大奇之。新历既成,复预修《历经》《历议》。二十九年,授星历教授。大德二年,迁保章正,始专历官之政。三年八月朔,时加巳,依历,日蚀二分有奇,至其时不蚀众皆惧履谦曰当蚀不蚀在古有之矧时近午阳盛阴微宜当蚀不蚀遂考唐开元以来当蚀不蚀者凡十事以闻。六年六月朔,时加戌,依历,日蚀五十七秒。众以涉交既浅,且复近浊,欲匿不报。履谦曰:“吾所掌者,常数也,其食与否,则系于天。”独以状闻,及其时,果食。众服其议。至大四年,仁宗即位,嘉尚儒术。台臣言履谦有学行,可教国学子弟,擢国子监丞,改授奉直大夫、国子司业,与吴澄并命,时号得人。每五鼓入学,风雨寒暑,未尝少怠,其教养有法,诸生皆畏服。至治元年,拜太史院使。泰定二年九月,以本官奉使宣抚江西、福建,黜罢官吏之贪污者四百余人,蠲免括地虚加粮数万石,州县有以先贤子孙充房夫诸役者悉罢遣之。福建宪司职田,每亩岁输米三石,民不胜苦。履谦命准令输之,由是召怨,及还京,宪司果诬以他事。 - 15 - 未几,诬履谦者皆坐事免,履谦始得直,复为太史院使。天历二年九月卒。 (选自《元史·齐履谦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至其时/不蚀/众皆惧履谦/曰/当蚀不蚀/在古有之/矧时近午/阳盛阴微/宜当蚀不蚀/ B.至其时/不蚀/众皆惧/履谦曰/当蚀不蚀/在古有之/矧时近午/阳盛阴微/宜当蚀/不蚀/ C.至其时/不蚀/众皆惧履谦/曰/当蚀不蚀/在古有之/矧时近午/阳盛阴微/宜当蚀/不蚀/ D.至其时/不蚀/众皆惧/履谦曰/当蚀不蚀/在古有之/矧时近午/阳盛阴微/宜当蚀不蚀/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根据上下文分析,众人害怕的不是履谦,而是“当蚀不蚀”的情况,所以“众皆惧”和“履谦”之间要断开,据此排除A、C两项。“宜当蚀不蚀”意为理应出现日蚀却没有出现,句意完整,且与前文照应,中间不可断开,据此排除B项,选D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洙、泗、伊、洛皆为水名,本是孔子和程颢、程颐聚徒讲学之地,文中代指儒家学术源流。 B.朔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晦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如“朝菌不知晦朔”。 C.日蚀即日食,古人习惯于将这种天象解释为上天对帝王“失德”的“警告”。 D.国子监又称国子学、国子寺,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朔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晦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齐履谦早慧博学,悟解超人。他小小年纪就追随父亲学习,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通晓天文历算后,从师向学,笃志于儒家的圣贤义理。 B.齐履谦深究天文,实事求是。他参修新历及《历经》《历议》,被授任星历教授,继而专管历事,对待自然现象有理性态度,能把预测到的天象如实上报。 C.齐履谦品学兼优,教育有方。仁宗即位后崇尚儒术,齐履谦被任命为国子监丞,与吴澄一同接受任命,诲人不倦,学生都对他敬畏佩服。 D.齐履谦正直清廉,不畏权势。他奉诏任江西、福建宣抚使时,罢黜贪官污吏,免征粮食,解除劳役,以百姓利益为重,不惧别人的怨恨报复。 答案 D 解析 - 15 -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免征粮食,解除劳役”扩大范围。原文是“蠲免括地虚加粮数万石,州县有以先贤子孙充房夫诸役者悉罢遣之”,意为免除了在丈量田亩时虚报数目加征的数万石粮食,州县中有用前代贤人的子孙充当家庭仆役的,全部免役放归。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所掌者,常数也,其食与否,则系于天。(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几,诬履谦者皆坐事免,履谦始得直,复为太史院使。(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我所能掌握的,是一般的规律,日蚀是否出现,则取决于上天。(得分点:“掌”“常数”“系”各1分,大意2分) (2)不久,诬告履谦的人都因事获罪被免职,履谦才得以申冤,恢复了太史院使的职务。(得分点:“未几”“坐”“直”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 15 - 齐履谦,字伯恒,父亲齐义,精于算术之学。履谦长到六岁,随父亲到京城;七岁读书,读一遍就能记住;十一岁,父亲教他推算星象历法,他完全理解其中的道理法则;十三岁,跟随老师学习,听到了圣贤的学说。从此把穷究义理作为自己的要务,不是洙、泗、伊、洛这类儒家学术源流的书就不去阅读。至元十六年,朝廷初设太史局,修改研究新历法,履谦补为星历生员。同辈中的人都是司天台官员的孩子,太史王恂用算数问题考问他们,没有人能回答,只有履谦对答如流,王恂对此感到十分惊奇。新历制成后,(履谦)又参与修订《历经》《历议》。二十九年,(他)被授任星历教授。大德二年,升任保章正,开始专事历官的政务。三年八月初一,过了巳时,依照历法,这天应有日蚀二分有余的现象,到了那时候,并没有出现日蚀,众人都很害怕,履谦说:“应当有日蚀却没有出现日蚀的情况,在古代也有过这种现象,何况时间接近午时,阳气旺盛,阴气微弱,理应出现这种当蚀不蚀的现象。”于是考证自唐开元以来该出现日蚀却不出现的一共十次(并将其)上报。六年六月初一,过了戌时,依照历法,会出现日蚀五十七秒。众人认为日蚀的程度轻浅,并且靠近毕宿,想隐瞒住这件事不上报。履谦说:“我所能掌握的,是一般的规律,日蚀是否出现,则取决于上天。”他独自把将要发生的日蚀情状报了上去,到了那个时候,果然有日蚀出现。大家都佩服他的意见。至大四年,仁宗即位,赞赏崇尚儒家学术。台臣说履谦有学问品行,可以教授国子监的学子,于是提拔(履谦)为国子监丞,改授奉直大夫、国子司业,与吴澄一同接受任命,当时号称用人得当。他们每日五更入学宫,无论风雨寒暑,从不稍有懈怠,他教育有方,学生们都敬畏佩服。至治元年,拜任太史院使。泰定二年九月,以原官职奉诏任江西、福建宣抚使,罢黜贪官污吏四百余人,免除了在丈量田亩时虚报数目加征的数万石粮食,州县中有用前代贤人的子孙充当家庭仆役的,全部免役放归。福建宪司的职田,每亩每年交纳三石米,人民不堪其苦。履谦要求按照法令标准交纳粮食,因而招人怨恨,等他回到京城后,宪司果然拿其他事诬告他。不久,诬告履谦的人都因事获罪被免职,履谦才得以申冤,恢复了太史院使的职务。天历二年九月逝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 司马光 汉家五尺道①,置吏抚南夷。欲使文翁②教,兼令孟获知。 盘馐蒟酱③实,歌杂竹枝辞。取酒须勤醉,乡关不可思。 [注] ①五尺道:富顺在四川南部,与云南邻近。历代王朝很早就注意这一地域的开发,秦代李冰等先后修筑从四川通往云南的路,长约两千余里,宽约五尺,史称“五尺道”。②文翁:西汉文翁在汉景帝末期任蜀郡太守,在成都设立学校,入学得免徭役,学徒众多。③蒟酱:一作“枸酱”,南中风味饮食之一。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概括历代王朝对富顺开发的史实,“南夷”本指屈原流放所经之地,此处表达朝廷对教化当地百姓的期待。 B.颔联化用典故,意谓朝廷欲将文翁的教化施于孟获之辈,可见诸葛亮南征,恩威并施,然而教化尚未顾及。 C.颈联说明富顺风物美。既有以“蒟酱”为代表的风味美食,也有以《竹枝词》为代表的优美歌舞。 D.该诗是诗人为送别朋友所作,偏于议论,语言质朴,而又情感动人,内涵丰富。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内容、分析概括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此处表达朝廷对教化当地百姓的期待”有误,诗中只是点出地理位置。 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赞美之情。(1分)富顺物产丰饶,民风淳朴,表达了对富顺的赞美。(1分)②对西南地区的关注之情。(1分)化用典故,写出朝廷欲将文翁的教化施于富顺,表现了他对西南地区的深切关注。(1分)③对朋友的期待之情。(1分)劝朋友莫思家乡,希望朋友有所作为。(1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诗歌的思想感情题,要抓住题目、作者、时代、意象、关键词句、典故和注解。审题时,要关注考查的是整首诗歌还是局部。本题考查的是对整首诗的理解,需要分成几个层次来看,结合标题、作者和注解,这首诗有诗人对友人所去之地的赞美,也有对西南地区的关注,更有对朋友勉励和期待的情感。 - 15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刘裕曾两度挥戈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故土的历史事实,被形象地概括为 , 。 (2)《琵琶行》中,作者在展现琵琶女高超演技之后,通过侧面烘托突出演奏虽已结束,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的诗句是 , 。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 , ”两句包含了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 答案 (1)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2)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3)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陶瓷艺术是一种具有标志性的中国文化符号,作为全世界 的一种艺术语言,似乎总是以优雅的姿态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制作瓷器需要极度的细心和耐心,否则,不可能制造出 的瓷器。中国陶瓷上有“中国故事”,在表达人物故事或戏曲故事时,工匠们惯于使用“减法”,抓住其中最具爆发力的瞬间,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来概括整个故事的内容,而( )。通过这种以图代文的方式,实现理念与思想的教化和普及。随着瓷器的大量出口,中国传统故事画也传到了异国他乡。中国瓷器所蕴藏的“中国风”,令西方人赞不绝口,但因为文化传统的隔阂,国外文博学界在解读中国瓷器故事画时经常 。当前,国家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古丝绸之路有了新的时代内涵,这使中国陶瓷焕发生机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各方力量应该 ,把陶瓷上的中国故事讲得精准、透彻、动听。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耳熟能详 美轮美奂 张冠李戴 同舟共济 B.如数家珍 精美绝伦 指鹿为马 齐心协力 C.耳熟能详 精美绝伦 张冠李戴 齐心协力 D.如数家珍 美轮美奂 指鹿为马 同舟共济 答案 C 解析 - 15 -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如数家珍:像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句中对象是“全世界”,此处选用“耳熟能详”更恰当。②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精美绝伦:精致巧妙到了极点,没有可以相比的。此处修饰的对象是“瓷器”,所以选用“精美绝伦”更恰当。③张冠李戴: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指鹿为马:比喻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语境说的是文化传统的隔阂会使国外文博学界在解读中国瓷器故事画时经常弄错对象,并非有意为之,故此处选用“张冠李戴”更恰当。④齐心协力:思想认识一致,共同努力。同舟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语境未说“难关”,此处用“齐心协力”更合适。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这些故事通常取材于当时流行的话本小说,容易被理解 B.这些故事又通常取材于容易被理解的话本小说,当时很流行 C.这些故事通常取材于容易被理解的话本小说,当时很流行 D.这些故事又通常取材于当时流行的话本小说,容易被理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由下文的“实现理念与思想的教化和普及”可知,“容易被理解的”应是指取材于话本小说的“这些故事”,而不是“话本小说”,所以可排除B、C两项。比较A、D两项,这两项都在指出上文提到的“故事”的特点。D项中用“又”承接上文,更明确地表明是对上文的补充说明,与上文衔接更紧密。所以应选D项。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国家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古丝绸之路有了新的时代内涵,这给中国陶瓷焕发生机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B.国家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赋予了古丝绸之路新的时代内涵,这使中国陶瓷焕发生机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C.在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古丝绸之路有了新的时代内涵,这使中国陶瓷焕发生机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D.在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古丝绸之路有了新的时代内涵,这给中国陶瓷焕发生机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介词“在”应放在“国家”前,故排除A、B两项;二是使动句不当,“使中国陶瓷焕发生机提供了更大的舞台”错误,可将“使”改为“给”或“为”,故排除C项。综上,D项修改最恰当。 2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在许多人的记忆中,剪纸是世代相传、沿袭至今的一门艺术,并贯串于生活、生产各个重要的场合。 ① 。比如,每到养蚕季节,人们往往会把红纸剪成蚕猫,贴在窗户或大门上,祈求蚕茧丰收;每逢过年,就贴上“福”“鲤鱼”等剪纸作品,期盼来年大吉大利,不仅给节日增添了一份喜庆, ② 。 ③ ,乡邻们就会自己动手,用剪刀剪出变化多端、花样繁多的“喜”字,给予最诚挚的祝福。 - 15 -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①剪纸和岁时节令有着密切的关系 ②而且展示了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③如果哪户人家要结婚(每点2分)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①处,由“比如”可知,后文内容是对横线处内容的具体阐释。后文说的是在养蚕的时令剪蚕猫,在新年时剪“福”“鲤鱼”等,可见剪纸和岁时节令有关,由此可推断出横线处可填写“剪纸和岁时节令有着密切的关系”相关内容。②处,前文说“不仅给节日增添了一份喜庆”,可见横线处应填以“而且”开头的句子,由前文“期盼来年大吉大利”可知,剪纸展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③处,由民俗常识可知,剪“喜”字一般是在结婚时,故此处可填“如果哪户人家要结婚”之类的语句。 21.归谬法是一种论证方法,是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从而证明这个观点的荒谬性。请找出下面这个语段中的两处逻辑错误,并仿照示例运用归谬法进行反驳。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与示例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5分) 俗话说“黄荆棍下出人才”,这意味着经历苦难可以让人成才。古有“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等无数刻苦之人的例子;今有俞敏洪两次高考落榜终入北大,凭借一股不服输的力量成功创办了“新东方”的事例。一时的痛苦与挫折是不必介意的,在困境与逆境中也要怀有梦想,只要心中不丧失梦想,就一定能实现。那时,你回首,那些受过的苦原来都是甜的。 示例:如果说“不上大学就成不了才”,那么瓦特、高尔基、爱迪生、富兰克林等就都是没出息的人了!因为他们都没有上过大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如果说“经历苦难可以让人成才”,那么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个个都是人才了,因为他们每天都在受苦受难。 (示例二)如果说“只要心中不丧失梦想,就一定能实现”,那么我们每天只需要躺在床上做梦就好了,因为梦想照样会实现。 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和逻辑推断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找出文段中的两处逻辑错误,即“经历苦难可以让人成才”与“只要心中不丧失梦想,就一定能实现”。这是进行推理分析的大前提,先假设大前提正确,然后找出特例进行论证,得出荒谬的结论,进而否定大前提。另外,答题时要根据示例仿写句子,注意句式要一致。 四、写作(60分) - 15 -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12岁的小翠每天踩着凳子做饭、独自送弟弟妹妹上学。她梦想着去县城看看,看看山的那边究竟有什么。那时,她并没想到自己能走出大山。 19岁的小翠独自到省城打拼。她卖过衣服、当过服务员。面对城市的繁华和忙碌,她感到茫然,但她知道,要凭本事吃饭,要靠力气挣钱。那时,她并没想到能在城里立足。 23岁的小翠偶然接下了第一单保洁生意。凭着山里人骨子里的淳朴与坚强,她在这个行业坚持了下来。那时,她并没想到能从做保洁的小时工变为一家叫“美洁”的家政公司的总经理。 她也没想到,美洁公司的从业人员从38人发展到2000余人,年营业额超过2300万元。她更没想到,自己能带领万余人走出大山,帮助几千人考取了家政服务员职业资格证书。如今,成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省人大代表的小翠回顾自己“没想到”的人生,她发现,其实在每一段经历中,都有“想得到”的。 小翠经历中的“没想到”和“想得到”,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解读] 材料叙述了偏僻山村女孩小翠顽强奋斗、不断超越、实现梦想的经历。小翠从小就很勤劳、坚强,走出大山后,更是顽强拼搏,终于成为家政公司的总经理,并带领万余人走出大山,自己也成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省人大代表。材料一再突出“没想到”,这里的“没想到”有不曾指望一定能够得到的意思,不是强调意外和偶然,而是突出对“得到”的满意和欣慰。小翠说自己在每一段经历中都有“想得到”的,这就告诉我们,小翠在每一个“得到”之前都“想”过能够“得到”。在这里,“没想到”代表现实,“想得到”代表梦想,题目要求就小翠经历中的“没想到”和“想得到”进行思考并作文,实际就是要求考生思考梦想如何才能变成现实,一个人怎样才能获得成功的相关内容。 作文立意:①幸福是奋斗出来的;②用双手赢得尊严;③要凭本事吃饭,要靠力气挣钱;④有梦想才能有行动,有行动才能成功;⑤勇于开拓,不断进取;⑥梦想不可无,幻想不可有;⑦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勤奋成就梦想;等等。 [佳作展台] 梦想加行动,前程无穷期 一个偏僻山村的小女孩并没想到自己能走出大山,长大后去省城打拼时并没想到能在城里立足,做保洁小时工时并没想到能成为一家家政公司的总经理,也没有想到能带领万余人走出大山,更没想到能成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省人大代表。小翠的人生经历说明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梦想加行动,前程无穷期。 - 15 - 人生有梦,动力无穷。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心已死,说明梦想没有了,动力自然也没有了。梦想立足行动,行动造就未来。只有我们心怀梦想,才会有动力,才会有希望。小翠回顾自己“没想到”的人生,发现其实每一段经历中都有“想得到”的,那“想得到”的正是她的梦想。人生活在现实之中,当然必须遵循现实原则,不能不切实际地凭空幻想;但是,现实和梦想又不能截然分开,它们是一枚铜币的两面。如果说现实是一栋大楼,那么梦想就是大楼的地基,有了梦想的地基,现实的大楼才能越建越高;如果说现实是一只苍鹰,那么梦想就是苍鹰的羽翼,有了梦想的羽翼,现实的苍鹰才能越飞越远。 梦想只是目标,还不是现实,把梦想变成现实的唯一推手就是行动。只有梦想,没有行动,梦想就成了空想。《道德经》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没有“毫末”之积,何来“合抱”之大?没有“累土”之积,哪来“九层”之高?没有“足下”之积,怎至“千里”之远?小翠从偏僻山村的小女孩到家政公司的总经理,再到带领万余人走出大山,她确实走得很远了,其间的辛苦和艰难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她没有因为辛苦和艰难而放弃自己的行动,而是在行动中克服困难,在行动中实现梦想。 梦想是“想得到”,是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设想,而不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今天的青年缺乏的不是梦想,而是脚踏实地的前行。王健林曾经告诫年轻人首先要确立“小目标”:“想做世界首富,这是对的,奋斗的方向嘛,但是最好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这一言论一经传出,舆论哗然。一个亿这样的“小目标”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完全是难以达到的“大目标”,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幻想总是幻想,是难以实现的。只有量体裁衣、量力而行,才不会产生不合自我的幻想。而梦想是双手可攀折到的花朵,是脚步可丈量到的高峰,是我们立足现实的目标。 幻想不能有,梦想不可无。带着梦想上路,千难万险无所惧,栉风沐雨永向前,我们就能前程无限,屡创辉煌。 [名师点评] 文章开篇先简述材料,通过小翠的人生经历引出中心论点“梦想加行动,前程无穷期”;然后围绕中心论点,分别从“梦想”和“行动”进行阐述,分析两者对于成功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再联系社会现实,分析梦想与幻想的关系,指出梦想不应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最后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文章紧扣材料,观点鲜明,关注现实,或引用,或举例,分析到位,说理充分,语言生动活泼,句式灵活多变,颇有感染力。 - 1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