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博文学校 2019-2020 学年高二上学 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 1.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这里的“百家”的含义是 A. 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不同学派 B. 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 C. 每个不同学派都创办了一百家以上的私学 D. 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著名的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是泛指,意为数 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故 B 正确。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不同 学派,含义不准确,故 A 错误。每个不同学派都创办了一百家以上的私学,不符合史实, 故 C 错误。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著名的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也不符合准确含义, 故 D 排除。 2.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为政以德,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这体现了孔子的儒家学说 的核心思想是 A. 以德服人 B. “仁” C. 克己复礼 D. 仁政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为政以德,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可以看出,这是孔子“仁” 的思想,B 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以德服人”,A 与材料无关;“克己复礼”是恢复周礼,即 周的等级秩序,材料没有体现,C 错误;“仁政”是孟子的思想,D 错误。 3.史书载:“汉初萧何、曹参为相,镇以无为。”它反映的汉初的统治思想是 A. 法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儒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汉初”、“无为”等信息可知,汉初的统治思想是道家思想,B 正确;法 家思想是秦朝的治国思想,A 错误;儒家思想上升为统治思想是汉武帝时期,C 错误;墨家 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不是统治思想,D 错误。 4.《淮南子》载:“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 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其寓意主要体现了 A. 道家的“无为”思想 B. 儒家的“礼制”要求 C. 墨家的“节用”倡议 D. 法家的“变革”主张 【答案】D 【解析】道家的“无为”思想指主张清净自守,反对任意妄为,排除 A;儒家的“礼制”要 求遵守社会规范,不符合题意,排除 B;墨家的“节用”倡议节约用度,反对铺张浪费,排 除 C;材料讲述了“郑人买履”的故事,讽刺了只知依照陈规旧俗,而不懂得变通的人。这 与法家的“变革”主张是相符合的,故选 D。 5.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 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 制天命而用之 B. “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 兼相爱、交相利 D.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答案】B 【解析】秦朝短命而亡,从反面体现孟子“民贵君轻”的正确性,告诫统治者要施行“仁 政”,故 B 符合题意;A 是荀子的观点,C 是墨子的思想,D 是法家的思想,均与孟子无关, 故 ACD 不符合题意。 6.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力”“节葬”“节用”,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 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墨家是战国时期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派,秦汉时期却走向式微。这一 变化 A. 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逐渐落后 B. 反映了统治政策影响文化走向 C. 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D. 证明了佛道思想对儒学的冲击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墨家是战国时期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派,秦汉时期却走向式微”并结合所学 可知,秦朝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文化专制政策,使得一些 不受统治者重视的思想学派走向式微,体现了统治政策影响文化走向,B 正确;据所学可知, 中国古代科技在唐宋元时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因此秦汉以后中国古代科技没有走向渐落后, A 错误;秦汉以后,中国社会的生产力是不断提高的,生产力的发展应推动了思想文化的繁 荣,而不是导致其衰落,C 错误;据所学可知,佛教思想是西汉时期才传入中国,道教是东 汉时期形成的本土宗教,与材料不符,D 错误。 7.黄玉顺先生在《咏董仲舒》中写道:“天人合一见天志,天人感应威人主。抑人扬天似尚 同,奉天法古可建功。”由此可见,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学说客观上的进步作用是 A. 有利于神话皇帝的权威 B. 有利于抑制君主的暴政 C. 有利于思想文化的专制 D. 有利于儒家文化的传播 【答案】B 【解析】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 这一主张客观上有利于抑制君主的暴政。故答案为 B 项。A、C 项不是进步作用,均排除;D 项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排除。 8.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 三纲五常 B. 经世致用 C. 万物本原 D. 抗衡佛教 【答案】C 【解析】宋代理学形成,朱熹把天理的高度论证了三纲五常,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思 想,天理是万物的本源,故 C 项正确;三纲五常是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A 错误;经世致用 是明末清初顾炎武的思想,B 错误;宋代理学是吸收佛教的思想,D 错误。 9.朱熹《朱子语类》中讲:“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未 有这事,先有这理,如未有君臣先已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直待有了 君臣父子,却旋将这道理入在里面”。以下解释忠实于材料原意的是 A. 理是万物之源,存在于人的心中 B.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与天地同理 C. 格物致知是认识天理的必由之路 D. 天理与人心本质上没有根本区别 【答案】B 【解析】朱熹把三纲五常上升到“天理”的高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材料中 正是把三纲五常融入到天理中去的主张,故 B 项正确;朱熹认为理是外在东西,不是内心反 省,故 A 项错误;格物致知是朱熹求理之路,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故 C 项错误;材料论述是 三纲五常与天理的关系,天理与人心本质上没有根本区别不符合材料主旨,故 D 项错误。 10.宋元之际 理学家许衡曾于途中饥渴难当,遇一棵结满果实的梨树,同伴争相摘食,许 衡不为所动。有人劝他取食,他却答曰:“非吾之所有,取之不义。”同伴进而劝解道:四 周房倒屋塌,梨主已不复存在。许衡则说:“梨虽无主,难道我自己的心也没有主吗?”这 反映了 A. 不容动摇的道德信念 B. 理学制约了人的追求 C. 理学家追求孔颜之乐 D. 心学激励人积极上进 【答案】A 【解析】材料中许衡心中认为有梨主人的存在,不经主人同意不吃梨,体现了许衡以自律之 心坚守内心道德准则,故 A 项正确;B 和 C 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均排除;材料体现的不是 心学激励人积极上进,而是一种道德信仰,故 D 项排除。 11.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载: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变乱,终 无长进。这一主张: A. 完全否定内心自省 认知途径 B. 强调以实践促进良知的发展 C. 片面强调用良知指导实践 D. 强调实践是实现良知的唯一途径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分析可知,王阳明强调以实践促进良知 的发展,选项符合题意,故 B 正确。由材料“若只好静,遇事便乱”,可知王阳明反对的是 单凭内心自省的认知途径,但并非完全否定内心自省。故 A 错误。王阳明强调“在事上磨炼 做功夫”,意在突出实践的作用,但是并非片面强调用良知指导实践,故 C 错误。王阳明虽 强调“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但未否定其他认知途径,故 D 错误。 12.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学派对商人抱有强烈的偏见,认为商人“轻义”,以致商人总是被排 在四民(士农工商)之末。在儒家学派看来,主要是因为商人 A. 不读儒学,文化浅薄 B. 忙于经商,行为粗疏 的 的 C. 自由平等意识强烈对君主统治构成威胁 D. 行为有违“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 【答案】C 【解析】本题中,儒家学派认为商人“轻义”以致商人总是被排在四民(士农工商)之末, 反映出封建统治者对社会各个阶层的划分和规范,重农抑商、重义轻利是主流学说,而儒家 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有力工具,其理论学说从根本上是从君主统治的角度出发的,因此选 C。 13.明清时期以“异端”自居,自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事之至论”的进步思想家是 A. 李贽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 “明清时期”这个时间再结合所学可知是李贽,他以“异端”自居,而且批判儒家经典,所 以 A 正确。 14. 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 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 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B. 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C. 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 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答案】A 【解析】材料中“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就 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主张主要反映的是对人的社会责任感的一种重申。故此题应 选 A 项。CD 项错误,明清进步思想家虽然提出了新的思想观点,但是影响力有限,并未上 升到动摇传统思想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B 项错误,只能说对以后的革命有一定的影响。 15.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内在的灵魂”。为了扩充人的 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 王道和民主政治 B. 仁政和道德教育 C. 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 实行人治和法治 【答案】B 【解析】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提出“仁政”思想;伦理观上主张“性本 善”,要用仁政来扩充人的善性,即“性善论”。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强调道德的重 要性,故选 B。荀子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故 A 不符合题意,排除 A。加强专制是法家思想,不符合孟子的主张,故排除 C。D 项法治不符合孟子和苏格拉底的 主张,故排除 D。 16. 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 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 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A. 宗教意识淡薄 B. 反对神灵崇拜 C. 注重物质生活 D. 强调人的价值 【答案】D 【解析】在古希腊雅典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出现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 调人的价值。古希腊雅典并没有宗教,崇拜的古希腊神话诸神。排除 AB.注重物质生活材料 并没有体现。排除 C。 17.“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两者反天主教会腐败、特权的主要目标虽基本一致,但内涵和影 响有别,两者互有促进,有先后之序。”可见两者的主要历史作用在于 A. 改变了西方社会的宗教信仰 B. 强化天主教会 世俗权威 C. 在不同领域打破旧的精神枷锁 D. 构想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架构 【答案】C 【解析】文艺复兴主要是在文学和艺术领域进行反对封建,宗教改革从宗教领域打击封建主 义,故 C 正确;二者都没有改变西方宗教信仰,故 A 错误;宗教改革是弱化了教会的世俗权 威,故 B 错误;D 是启蒙运动的意义。 18.对于 16 世纪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 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 的 场宗教改革 A. 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 否定信仰上帝 C. 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 挑战天主教会权威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经过宗教改革后,教徒和上帝之间的联系没有教会这个中介存在。宗教 改革后教徒可以直接与上帝对话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教会作为中介的作用,因此是对教会权威 的挑战。故 D 项符合题意;教阶制度并未被废除,宗教仪式仍然存在,只是略有简化,故 A 项不符合题意;宗教改革后教徒“直拨上帝的热线”说明他们与上帝直接对话,他们仍然信 仰上帝,故 B 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提到《圣经》,故 C 项不符合题意。 19.“他的大多数主张并不具有革命性,但他的确表明,上帝之语并不在教会的说教里,而 在《圣经》里,这就大大地削弱了教会的权威。”由此可知材料中的“他”削弱教会权威的 方式是 A. 否认上帝存在 B. 改变灵魂救赎 C. 揭露教皇腐败 D. 简化宗教仪式 【答案】B 【解析】“上帝之语不再教会的说教里,而在《圣经》里”,说明“他”主张人们通过自行 阅读《圣经》以得到救赎,即改变了灵魂救赎的方式,故选 B 项;“他”主张人们自行阅读 《圣经》,并没有否认上帝存在,故排除 A 项;“他”通过主张人们自行阅读《圣经》削弱 了教皇权威,并不是通过揭露教皇腐败和简化宗教仪式,故排除 CD 项。 20.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被称为西方思想史上三大思想解放运动,对三者共同点 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②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 ③反对封建束缚 ④促进人性的解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比较分析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只是启蒙运动的 思想,③不适应于智者运动,排除含①、③的选项。所以答案选 C。 21.“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 和财富。”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 出强调了 A. 批判神权统治 B. 鼓吹人性解放 C. 倡导思想自由 D. 构建民权政府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的“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 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来看,启蒙运动中的社会契约和主权在民思想符合这一主张,因此 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突出强调了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主张构建民权政 府。故答案为 D 项。A 项在宗教改革时期就已经提出,B 项是三者的相同点,C 项是文艺复 兴时期的主张,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A、B、C 项。 22.由古代中国传到欧洲,使得反天主教会、反封建的书籍大大流传,从而为资本主义制度 的建立提供思想基础的发明是 A. 造纸术和印刷术 B. 印刷术和指南针 C. 火药与造纸术 D. 火药与指南针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入欧洲后,使得反天主教会、反封建的书籍 大大流传,从而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提供思想基础,故 A 项正确;指南针的传入,为欧洲 人开辟新航路,打开世界市场,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火药传入欧洲,使欧洲在武器制 造方面逐渐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因此 BCD 项排除。 23.某同学参加历史知识竞赛,遇到一道关于四大发明的题,难以确定,向你求助,你认为 下列正确的选项是 A. “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B. 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C. 活字印刷书籍出现于唐朝 D. “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答案】B 【解析】据所学可知,火药在唐末代开始应用于军事,B 正确;中国古代最早的纸是西汉时 期的纸,而“蔡侯纸”是东汉时期,A 错误;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昇发明的,故活字印刷书 籍最早出现于北宋,而不是唐朝,C 错误;“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D 错误。 24.马克思认为:“……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把 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 却 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 大的推动力。”“ ”上面横线依次应填入的是 A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B. 指南针、印刷术、火药 C. 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D. 火药、印刷术、指南针 【答案】A 【解析】据所学可知,马克思认为预兆资产阶级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是:“火药”把骑士阶 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 因此 A 正确;B、C、D 错误。 25.唐代传奇、北宋风俗画、宋词、元曲出现的社会条件相同的是 A. 长安、东京、大都的繁荣 B. 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C.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 固有的文化传统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戏曲、宋词、风俗画以及明清小说主要是为了适应市民文化生 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故 B 项正确;A 项表述不准确,无法体现这几个朝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倾向于市民生活;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人民生活水平,故 C 项排除;材料中的文学体裁并非强 调文学底蕴高,而是贴近民众生活,故 D 项错误。 26.唐代有一位诗人,被称为“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 张和奇特想象”。根据描述,你觉得位诗人应该是 A. 杜甫 B. 李白 C. 白居易 D. 孟浩然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描述“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 特想象”可知,这是对浪漫主义是人的描述。杜甫、白居易和孟浩然都不是浪漫主义诗人, 只有李白才属于浪漫主义诗人。故排除 ACD,选 B。 27.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 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明代出现 A. 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 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向上的思想 C. 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 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孙悟空不受天地约束,反对紧箍儿束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 明代出现了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A 项正确;“注重气节,自我节制”与材 料中反天斗地的说法不符,B 项错误;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与追求“成佛”的信息 不符,C 项错误;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 项错误。 28.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 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人是万物的尺度” B. 启蒙运动——理性主义——“人非工具” C.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D. 资本主义萌芽——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理性主义——“人非工具”是一次 递进的,选 B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A 错在“人是万物的尺度”不符合题意,排除;选 项 C 错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不是递进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 D 是各自独立的事件,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B。 29.在郭守敬的建议下,元世祖派了 14 位天文学家,在国内 27 个地点进行天文观测,其观 测结果为编制《授时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由此推断 A. 专制统治的强化阻碍了科技的发展 B. 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天文学发展 C. 劳动人民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 D. 国家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展 【答案】D 【解析】元朝时疆域非常辽阔,这为郭守敬进行广泛的天文观察提供了便利条件。材料中元 世祖对天文观测的支持为《授时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说明国家的扶持有利于古代科技的 发展,故选 D。材料无法体现专制统治的强化阻碍了科技的发展,排除 A;B 中“历来”太 绝对,排除 B; 郭守敬并非劳动人民阶层,排除 C 。 30.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 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 的是 ①《清明上河图》 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 ④小说 ⑤汉赋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市民文化”是指反映城市居民生活的文化,是社会底层文化的代表。《清 明上河图》属于风俗画、元曲和小说都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不断扩大,为适应 市民生活需要的条件下而产生的,均属于“市民文化”形态,故①、③、④项符合题意。程 朱理学是南宋以后的官方哲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不是社会底层文化的反映,故②项 不符合题意。汉赋是统治阶级上层的文化代表,反映的是当时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不属于“市民文化”形态,故⑤项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①③④正确,②⑤错误,故排除 ABC,选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材料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 政,焉用杀?子欲善用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师异道,人 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以为诸不在六 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 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 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宫便殿奏礼》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 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明·李贽《藏书卷》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出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指出两种主张不同结局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李贽在当时能够提出这样的观点, 说明了什么问题?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答案】(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上的“大 一统”。孔子的主张在当时诸侯争霸、连年战乱的背景下不可能实现,因而没有人采纳;董 仲舒的主张由于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这一主张被采纳。 (2)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更改;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 标准,认为时代不同了,是非观念也应变化。说明儒家思想受到了怀疑和挑战,统治地位开 始动摇。 (3)儒家思想在初期不断丰富和完善,逐渐确立起统治地位;它对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后来僵化保守,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进步。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归纳出孔子“以德治民, 反对苛政和刑杀”思想,依据材料二中“春秋大一统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归纳董仲 舒思想;第二小问分析结局与原因应当从思想内涵与客观环境两方面去概括。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归纳朱熹思想观点是儒家思想是不可改 变;依据材料四“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归纳出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思想 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第二小问依据李贽生活时代从政治制度衰落以及商品经济发展和思想 观念变化等角度思考回答。 (3)本题属于开放题型,要综合儒家思想在不同阶段的思想变化和社会地位去谈认识,依 据所学从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其表现出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同分析回答即可。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 督教神学。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 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同样,文艺复兴时期新创办的寄 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全部课程强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 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一般认为,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 时期的主要思潮和指导思想,是早期资产阶级在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二 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来,是欧洲思想文化人士复兴希腊、罗马的运动。在 他们心目中,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历史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代欧洲文化达到高度繁荣和 高度完美的境界,但是在中世纪却衰弱下来甚至湮灭了,中世纪的欧洲几乎成了文化的沙漠。 因此他们怀有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求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这 是“文艺复兴”一词的由来 ——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三 若是把他们看成乌托邦分子或者集权主义者,这是在哲学上是错误的,从历 史而言则是谬论。事实上,他们实事求是地看待世界,试图以求实际、讲原则的方式解决问 题……启蒙运动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种榜样供当代知识分子奋力追赶.也展示了一种与压迫 性的制度、不公正的特权和不合时宜的文化实践做斗争的样板。 ——斯蒂芬.埃里克.布隆纳《重申启蒙:论一种积极参与的政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文艺复兴的性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与古希腊人文思想之间的关系。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在欧洲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继文艺复兴之后又一场 怎样的思想解放运动?并举出三位著名的思想家?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判断问题的标准结合所学并概括他们针 对“压迫性制度”提出的政治主张。 【答案】(1)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 (2)继承和发展关系 (3)启蒙运动;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 (4)理性;主张: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人民主权、民主制 【解析】 (1)据材料“一般认为,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和指导思想,是早期资 产阶级在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解放运动。”可知,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思想解 放运动 (2)据材料“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来,是欧洲思想文化人士复兴希腊、罗马的运动”并 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运动与古希腊人文思想之间的关系是继承和发展关系 (3)运动:据所学可知,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的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 启蒙运动;思想家:据所学可知,启蒙运动时期法国著名的思想家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 梭。 (4)标准:据材料“事实上,他们实事求是地看待世界,试图以求实际、讲原则的方式解决 问题……”可知,启蒙思想家能够“理性”判断问题。主张:结合所学可知他们针对“压迫 性制度”提出的政治主张有: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人民主权、民主制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