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侥幸∕角色 车辙∕折戟沉沙 瞠目∕交口称赞 B. 蹩脚∕别扭 干涸∕曲高和寡 徜徉∕逢场作戏 C. 怆然∕创伤 蛊惑∕余勇可贾 诘问∕开花结果 D. 盘踞∕拮据 癖好∕否极泰来 摒弃∕敛声屏息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识能力,需要考生平时注意对一些字音进行仔细识记,也可总结一些易读错的字音进行强化识记;答题时可以根据词义来辨别,也可以根据词性来辨别。 A项,jiǎo/jué;zhé/ zhé;chēng/chēng。 B项,bié/biè ;hé/hè;cháng/chǎng。 C项,chuàng/chuāng;gǔ/gǔ;jié/jiē。 D项,jù/ jū;pǐ/ pǐ;bìng /bǐng 故选B。 【点睛】 高考对字音的考查主要以形声字和多音字为主,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采用以点连线的方法来复习形声字。所谓的“点”,指的是形声字的声旁,“线”就是指声旁相同的形声字。我们以声旁为点向外扩散,就可以将很多形声字连成一条线,组成一个整体,大大的提高了记忆积累的效率。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批览 装潢 共商国是 心心相印 B. 掣肘 启事 出奇不意 倍尝艰辛 C. 招徕 冒然 既往不究 飞黄腾达 D. 遴选 邦交 掎角之势 平心而论 【答案】D 【解析】 - 26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需要考生平时注意对一些字形进行仔细识记,也可总结一些易读错的字形进行强化识记;答题时可以根据词义来辨别,也可以根据词性来辨别。 A项,批览,应改为“披览”;共商国事,应改为“共商国是”。 B项,出奇不意,应改为“出其不意”;倍尝艰辛,应改为“备尝艰辛”。 C项,冒然,应改为“贸然”;既往不究,应改为“既往不咎”。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类题可以用结构辨析法。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还有一部分就只能依靠我们平时的积累了。总之,可以多使用结构分析法:一是字形本身结构,二是词语结构。辨析字形要注意把字的音、形、义结合在一起来考虑。看词语不宜太长久,要善于回想什么时候在课本或课堂上接触到这个字的。如无把握,可放放再说,但必须用记号来提示自己。 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风电属于绿色清洁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不能墨守成规,应该把握机遇,发挥我国幅原辽阔、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风电。 B. 许多造诣不能与他媲美的人早已飞声海外,他却仍然不急不躁,保持着艺术家应有的淡泊与执着,相信自己终究会跻身真正的大师行列。 C. 为了抑制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快速膨胀,某市实施限牌新政,规定参与摇号竞价的申请人必须持有驾照,这一门槛绊住了7万多人。 D. 活根吸水与花茎泡水养出来的花,乍看似无二致,但一段时间后命运迥异:一个让你忍不住精心浇灌,另一个新鲜过后被弃若蔽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需要考生平时注意对一些字形进行仔细识记,也可总结一些易读错的字形进行强化识记;答题时可以根据词义来辨别,也可以根据词性来辨别。 A项,幅原,应改为“幅员”。 B项,飞声海外,应改为“蜚声海外”。 D项,弃若蔽屣,应改为“弃若敝屣”。 故选C。 - 26 -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一致认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侵略政策和侵略行径,严重________了世界和平。 ②屈原披头散发,形容枯槁,神情悲怆,他 于汨罗江畔,放不下故国热土和自己永远挚爱的人民。 ③针对这个反腐倡廉的报告内容,纪检书记说,鲁迅先生那副著名的对联,请允许我大胆地_____一下,叫“舒眉傲对贪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A. 妨害 留恋 窜改 B. 妨害 留连 窜改 C. 妨碍 留连 篡改 D. 妨碍 留连 窜改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解答词语题,一般从以下地方思考: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三、要注意词语使范围,搭配的对象;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①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妨害,有害于。依据语境,句子想表达有碍和平发展,应选“妨碍”。 ②留连,滞留,流离、流浪,舍不得离去;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句中表达屈原流浪徘徊在汨罗江畔,应选“留连”。 ③窜改,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句中表达纪检书记改动对联含义,应选“窜改”。 故选D。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B. 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 C. 随着全社会对宏观经济增长目标的深入解读,“幸福感”“幸福指数”毋庸置疑地成为民生改善和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话题,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 D. - 26 - 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的能力。成语的正确运用可以从如下角度考虑:①从语境角度,用逻辑关系与词语对应解题;②从词义角度,用提取语素与词义轻重解题;③从用法角度,用适用对象与感情色彩解题。另外,还要看看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 A项,振振有词,形容自以为理由充分,说个没完,贬义词。句中用于表达老师上课,感情色彩不当。 B项,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句中修饰中华典籍之多,使用正确。 C项,毋庸置疑,不必怀疑,一般不作状语,多作谓语。句中用来作状语,使用错误,可改为“理所当然”。 D项,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文中是“几家”,用错对象,可改为“旗鼓相当”。 故选B。 【点睛】 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6.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在反腐败的斗争中,公众的监督一旦缺失,往往导致腐败势力不可收拾,使反腐败的成本变得异常巨大。 B. 我终于登上了魂牵梦绕的黄山,奇松怪石、流云飞瀑宛然在目,令人赞叹不已。 C. 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 D. 张老师的家离学校较远,足足有七八华里,但他每天上下班却都是安步当车,健步如飞,也倒练就了一身好筋骨。 【答案】C 【解析】 - 26 -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能力。成语的正确运用可以从如下角度考虑:①从语境角度,用逻辑关系与词语对应解题;②从词义角度,用提取语素与词义轻重解题;③从用法角度,用适用对象与感情色彩解题。另外,还要看看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 A项,不可收拾,适用对象应是某件事情。句中用于表达腐败势力越来越强,用错对象。 B项,宛然在目,仿佛在眼前。“奇松怪石、流云飞瀑”已在作者眼前,故“宛然在目”使用错误。 C项,风姿绰约,形容气质优雅,体态柔美,多用于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句中形容梅兰芳舞台上体态柔美,使用正确,因为他扮演的是旦角。 D项,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作坐车。“安步当车”与句中“健步如飞”自相矛盾。 故选C。 【点睛】作答成语类题目,考生需对成语本身含义、使用范围、情感色彩特别重视。成语应用需要结合语境,不能一味强记。归纳解答成语题的几个注意点,褒贬失当、望文生义、对象误用、轻重不当、谦敬错位、修饰失当等,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突出易导致误用的因素。 7.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记者从天津市合作交流办获悉,本市积极搭建招商平台,按照园区定位进行精准招商,吸引了一大批好项目大项目。 B. 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C. 此次《环境保护法》修订,历时两年,前后经过了多次审议,如今终于定稿,对环境先于经济的原则上已达成一致并写入法律。 D. 照片拍得好,诗歌写得有味,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认识、艺术修养的高低决定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解答语病类题目,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等。 B项,“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句式杂糅,应改为“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或“它主要是由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C项,偷换主语,“已达成一致”与“写入法律”主语不一致,应改为“在环境优于经济的原则问题上已达成一致并将其写入法律”。 - 26 - D项,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照片拍得好,诗歌写得有味”和“一个人的思想认识、艺术修养的高低”一面对两面,应改为“照片拍得好坏,诗歌写得是否有味”。 故选A。 【点睛】高考对病句的类型明确界定为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平时应把握考查要点并切实领会实质,有针对性地进行考点复习。辨析病句方法:1、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注意分析比较,明辨原因。2、紧缩法。去掉句子的枝叶部分(定、状、补)紧缩出主干,看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无问题,再检查枝叶部分。3、造句类比法。仿照原句的结构造日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有无问题便清楚了。4、逻辑意义分析法。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得当,看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女性学者被称为“美女学者”,我还听过“美女主持”“美女政治家”的说法,估计没被我漏举的还有不少。 B. 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生活用品以及床上用品都应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 C. 当前某些引起轰动的影视作品,也许在两年以后,甚至五年以后就会被人遗忘得一干二净。 D. 俄罗斯有发展远东的计划,中国有振兴东北的战略,如果有效对接,可能实现双赢,不过目前还只是一种期待。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时可运用紧缩法,先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主语、谓语、宾语),检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语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的搭配有无毛病,修饰语内部是否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要仔细琢磨,推敲。 A项,否定不当,“没被我漏举的还有不少”即“被我漏举的很少”之意,但是根据前后句意,应该是“被我漏举的很多”的意思,造成前后不合逻辑,应该删去“没”。A错误。 B项,并列不当,“生活用品”中包含了“床上用品”,所以“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不能并列。B错误。 C项,语序不当,“甚至”表递进关系,因为“被人遗忘得一干二净”应该 - 26 - “两年”比“五年”更加递进一层,所以应该改为“五年以后,甚至两年以后就会被人遗忘得一干二净”。C错误。 D项,正确。 故选D。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结构混乱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唐代狂草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一个巅峰, 。唐朝狂草书风的出现,其原因是多元的,随着狂草书势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不断被发掘,狂草书势的内涵会更为丰富迷人。 ①如果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 ②是最具抒情性最能体现中国艺术精神的艺术样式 ③也是中国写意艺术发展的一个巅峰 ④是世界造型艺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⑤张旭、怀素的狂草可说是书法向自由表现方向发展的一个极致 ⑥那么狂草就是这个核心的金字塔尖,是“王冠上的明珠” A. ③④①⑥⑤② B. ③⑤④①⑥② C. ④③⑤②①⑥ D. ②④⑤③①⑥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意表达连贯的能力。作答时,考虑以下几点:①抓中心,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②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③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等。 文段主要是介绍评价唐代狂草,表明狂草书势的内涵会更为丰富迷人。③的“也是一个巅峰”紧承空格前文句,⑤“张旭、怀素的狂草”举例,④承接“极致”,①⑥“如果”“那么”两句连接,②“最具抒情性最能体现”,承接“王冠上的明珠”。故正确排序为③⑤④①⑥②。 - 26 - 故选B。 10.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作为立国之本的教育是需要有理想主义色彩的。 , , , , , 。一旦失去独立与自由的精神,教育绝不可能成为立国之本,在一个教育普及的时代里,我们到底要什么样的教育,尤其值得深思。 ①这样的教育才是令人向往的,也是现实中所匮乏的。 ②学生同样要凭着独立、自由之精神,在知识和精神世界里求索。 ③教师要凭着独立、自由之精神,在知识和精神世界里驰骋。 ④通过教育每个人的思想天空进一步拓宽,每个人精神的翅膀进一步展开。 ⑤老师与学生,老师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他们的生命相互碰撞,相互连接,在课堂内外彼此启迪,彼此建造,彼此成全。 ⑥无论追溯孔子的传统,还是古希腊的传统,从本质上说,教育的真谛都蕴含在独立和自由当中。 A. ①③②⑤⑥④ B. ⑥③②⑤④① C. ③②⑥①⑤④ D. ④⑥③②①⑤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句子排序的能力。考生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句子的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可以运用排除法。 明确段意是分析教育的真谛都蕴含在独立和自由当中,所以作答本题首先找出中心句“教育的真谛都蕴含在独立和自由当中”,然后理清句间关系。③的“教师要凭着独立、自由之精神”承接⑥“独立和自由”,故⑥③连在一起,排除AC;②的“学生同样要凭着独立、自由之精神”承接③的“教师要凭着独立、自由之精神”,⑤对③和②进行总结,“老师与学生……彼此建造,彼此成全”,排除D。 故选B。 11.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26 - A.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景象是立足于行舟上的所见。 B. ““天镜”与“海楼”分别指的是水中明月和海市蜃楼。 C. 这首五言律诗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诗人送别友人。 D.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留恋。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内容和表达技巧等能力。做题时,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一般要考虑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C项,“诗人送友人”理解错误,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所以本诗中乘舟而行的是诗人自己。 故选C。 12.以“长乐钟声花外尽”为上联,能与它相对的最恰当的下联是 A. 水碧沙明两岸苔 B. 龙池榭色雨中深 C. 池中春蒲也入袋 D. 榆柳萧疏楼阁困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对联的能力。写对联应该注意几点:第一,字数相等,指上下联相对应的词组字数相等;第二,内容相关,对联上下联内容应有关联;第三,词性相当,上下联相对应的每个字、词的词性应属于同一类别;第四,平仄相谐,是指声调相互协调,以便读起来琅琅上口,有音韵感。 “长乐钟声花外尽”一句中,“长乐钟声”是名词性短语,是偏正结构,而A项“水碧沙明”是并列结构,D项“榆柳萧疏”是主谓结构,以此可以排除AD。上句末字是仄声,下句末字则用平声,而C项尾字“袋”是仄声,对仗不工整,可以排除。 故选B。 1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张溥,字天如,号西铭,读之书必手抄六七遍,因此他命名自己的书房为“七录斋”。他组织了爱国社团复社,成为复社的领袖。在文学上,他提出“兴复古学”的主张。著有《七录斋集》。 B. - 26 - 杜甫一生坎坷,忧国忧民,诗风沉郁顿挫,《登高》为其现实主义代表作。李白一生壮游天下,特立独行,诗风豪放飘逸,《蜀道难》为其浪漫主义代表作。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源头分别是诗歌总集《诗经》和屈原的《楚辞》。 C. 鲁迅原名周树人,青年时代先去日本留学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故事新编》。 D. 曹禺的主要作品有《雷雨》、《日出》、《称心如意》等,《雷雨》通过两个家庭前后30年的纠葛,表现旧家庭的罪恶。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对于课文中出现的名家名篇,学生一定要多读多记,重点对文章作者、文体、作品出处、文学流派以及里面的经典名句做仔细识记。 B项,《楚辞》由西汉刘向所编,《楚辞》中的作品作者有屈原、宋玉等人。 C项,《故事新编》不是散文集,而是小说集。 D项,《称心如意》是杨绛的作品。 故选A。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容膝 贾大山 东门里有个大觉寺,寺内有一方青石,上刻两个大字:“容膝”;又刻一行小字:“晦翁书”。原来这块石刻放在一个大殿的角落里,尘封垢染,无人问津。到了八十年代,寺内的工作人员把它拓片装裱,先是文人墨客喜爱,后来平常百姓也争着买。于是“容膝”拓片除了在寺内零卖,也批发到“四宝斋”。 “四宝斋”就在大觉寺的对面,卖文房四宝、名人字画。主人是一对年轻夫妇,一个叫文霄,一个叫玉素,一个能写,一个爱画。 “四宝斋”的顾客并不多,卖绿萝卜的老甘却是这里的常客。老甘是个种田人,认不得几个字,但是非常喜欢“四宝斋”。他说全城里的买卖,哪一家也不如“四宝斋”的买卖做得文雅,买的文雅,卖的也文雅。每天,他把放着半笸箩绿萝卜的小车儿朝“四宝斋”门口一撂,就钻到店堂里去了,一边取暖,一边瞅摊,一边看文霄夫妇做买卖。 老甘望着装裱精致的“容膝”拓片,问了一句:“那个黑片子,卖多少钱?” “七十。”文霄告诉他。 - 26 - “呀,好贵也!”老甘吐吐舌头,悄悄说。 “写字的人贵。”文霄也很喜欢老甘,生意不忙了,爱和老甘聊天。他说“晦翁”不是别人,就是朱熹,南宋的大哲学家。 “老朱有两下子!”老甘说,“这两个字,写得是不赖!” “其实,‘容膝’是陶渊明的话。”老甘正赞叹着,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走进来。玉素在后面的小屋里说:“对,是陶渊明的话。” “‘倚南窗以寄傲……’”眼镜背诵道。 “‘审容膝之易安。①’”玉素在屋里接了下句。文霄一拍手说:“对,是有这么两句!” 柜台里面一句,柜台外面一句,屋里一句,三个人津津有味地谈论着。他们越谈越投机。 眼镜问到“容膝”拓片的价钱时,文霄十分友好地说: “别人买七十,你买……” “我买一幅,也优惠优惠吧!”文霄还没说完,走进来一个胖老头,淡淡的眉毛,疏疏的胡子,披一件细毛羊皮袄,玩两个健身球儿。他说他最喜欢名人字画,客厅里挂了一幅“难得糊涂”,卧室里挂了一幅“吃亏是福”,书房里想挂一幅“容膝”…… “三间房屋?”眼镜问。 “四间,吃饭屋里就不挂什么了。” “几口人?” “两口,我和老伴。孩子们,我谁也不跟,他们那里人来人往,又有电话,麻烦!” 说完笑了,笑得十分得意。 文霄正要取货,“没货了。”——玉素从屋里走出来,似笑非笑地打量着胖老头说。 玉素指着一幅国画说: “我看你不如买了这幅《八骏图》吧,你看这八匹马,奋蹄扬鬃,一匹一个模样儿,多么精神!” “多少钱?” “一百。” “行,它更名贵!” 胖老头买了《八骏图》,刚刚走出店门,玉素就把嘴儿一撇,说: “哼,两口人四间房屋,好大的膝盖儿呀!” “他买《八骏图》最合适了!”眼镜忍不住,哧哧笑了,“他那屋里可以跑马!” - 26 - 笑了一回,玉素望着眼镜说: “您在哪儿工作?” “县政府。” “什么机关?” “小机关。” “机关再小也有名字。” “地名办公室。” “噢——”玉素看看文霄,“还有这么个办公室?” “无权无势,清水衙门!”眼镜的脸红了,通红通红。 “住哪儿?”玉素又问。 “梁家胡同。”眼镜的脸又白了,寡白寡白,“一家三代五口人,住在两间平房里,一间不到九平方米……” “看看看。”老甘两手一摊。 “这就叫苦乐不均!”眼镜嚷了一声。然后对玉素说,他也想买一幅朱子珍迹。玉素笑了笑说: “真的没货了。” “这一幅……”眼镜指指挂着的拓片。 “那是样品,不卖。” 眼镜望着那拓片,待了一会儿,只好走了。 老甘看看文霄,看看玉素,奇怪地问:“怎么,两位都不卖给?” “一位有贪心,一位有怨心,都不适合挂‘容膝’。”玉素说。 “谁挂才适合呢?” “你挂最适合了。”玉素笑笑说,“你们老两口,两间小茅屋,屋前一棵垂柳,屋后一片菜畦,无忧无虑无争无求地过日子,多么安闲快活?‘审容膝之易安’,最不容易做到的是那个‘安’字,你做到了。” “不也不也,我也没做到!”老甘摇摇手,咧着大嘴笑了,“天一暖和,我也要盖新房了,不要那么大,也不能那么小,客厅、书房用不着,只能‘容膝’也不行。老伴嚷着买洗衣机哩,买了放在哪儿?人生在世,贪心不可有,怨心不可有,但是哪能无所求呢?你看我现在就有所求了——” 外面过来一群红男绿女,老甘慌慌走出,野着嗓子吆喝起来: - 26 - “绿萝卜!又甜又脆的绿萝卜!” 文霄和玉素,听着那洪亮的叫卖声,相对无语。听了一会儿,两人一齐说: “老甘,大觉人也!” (选自《1992年全国短篇小说佳作选》,有删节) 14. 小说的情节紧紧围绕“容膝”拓片展开,请简要概括。 15. 简要分析老甘的人物形象特点。 16. 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线的两处句子。 (1)玉素从屋里走出来,似笑非笑地打量着胖老头说。 (2)眼镜的脸又白了,寡白寡白。 17. 小说中的人物对“容膝”的态度和认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答案】14. 介绍“容膝”拓片的来历;胖老头买“容膝”拓片被拒;眼镜买“容膝”拓片被拒;老甘拒挂“容膝”拓片。 15. ①勤劳质朴;②喜欢文化人的雅言雅行;③心态平和,安闲自足;④对生活有所追求。 16. (1)动作(神态)描写。形象地写出了玉素对胖老头贪婪之心的不屑之情。 (2)神态描写。通过脸色的变化表现了眼镜对自己居住条件与胖老头有巨大差异的怨愤之情。 17. ①胖老头不懂得“容膝”的来历和意思,只是看重“容膝”的名贵。启示我们不要做附庸风雅之事,否则只会落得被人嘲弄的结果。 ②戴眼镜的中年人虽然知道“容膝”的来历,却不明白容膝的要义。启示我们要放宽心胸,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如意。 ③玉素懂得“容膝”的要义,并以此确定买画人是否适合挂“容膝”拓片。启示我们要敬畏传统文化,又不能苑囿于传统文化。 ④老甘不了解“容膝”的含义,却有着“容膝”所包含的生活态度。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又要不失对生活的追求。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情节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这道题考的是简要概括小说的情节,考生可以围绕“容膝”拓片概括相关情节内容。阅读小说,梳理小说的情节脉络。小说以“容膝”拓片为线索,先介绍“容膝”拓片的来历,接着写了胖老头和眼镜要买“容膝”拓片被店家拒绝,最后写老甘拒绝挂“容膝”拓片。小说用“容膝”拓片串起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回答时用有条理有序分点。 - 26 -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小说的人物形象。阅读小说,找出文中有关老甘的之间描写的语句或段落,还要关注侧面描写的语句与段落。找到这些有效的答题区间,在分析概括老甘的形象特点。如:“卖绿萝卜的老甘却是这里的常客。老甘是个种田人,认不得几个字,但是非常喜欢“四宝斋”。……每天,他把放着半笸箩绿萝卜的小车儿朝“四宝斋”门口一撂,就钻到店堂里去了,一边取暖,一边瞅摊,一边看文霄夫妇做买卖。”勤劳质朴是老甘作为农民的最本质的特点。此外,他关注“文霄夫妇做买卖”,表明他喜欢文化人的雅言雅行。色面描写,文中通过玉素的话了解到老甘是一个心态平和,安闲自足的人。借玉素之口介绍老甘:“你们老两口,两间小茅屋,屋前一棵垂柳,屋后一片菜畦,无忧无虑无争无求地过日子,多么安闲快活?‘审容膝之易安’,最不容易做到的是那个‘安’字,你做到了。”“老甘,大觉人也!”但是老甘拒挂“容膝”拓片,用他自己的话说:“天一暖和,我也要盖新房了,不要那么大,也不能那么小,客厅、书房用不着,只能‘容膝’也不行。老伴嚷着买洗衣机哩,买了放在哪儿?人生在世,贪心不可有,怨心不可有,但是哪能无所求呢?你看我现在就有所求了——”他并不是安于生活的现状,他对生活有所追求。 点睛:鉴赏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基本要点包括人物的性格和思想特征,人物的精神风貌,人物形象的社会或时代意义等。方法一般有:在把握文章背景和作者情感倾向的基础上,依据文章中的重要句子,分析人物的语言和行为,将人物置于文中的具体事件和特写中去把握。善于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①从表达方式角度分析:叙述人称的选择及作用;叙述顺序的安排;各种描写的特点及作用。②从选材剪裁角度分析: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③从表现手法角度分析:是否运用了象征法、对比法、衬托法、先抑后扬法、托物言志法、借景抒情法等手法。 1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第(1)句“文霄、眼镜都笑了,玉素也笑了。”这句话的前面介绍了胖老头说他甲有三间房,每间房都要挂名人字画,客厅里挂了一幅“难得糊涂”,卧室里挂了一幅“吃亏是福”,书房里想挂一幅“容膝”……但是文霄夫妇拒绝卖“容膝”拓片给胖老头。此处是动作或神态描写,形象地写出了玉素对胖老头贪婪之心的不屑之情。 第(2)句“眼镜的脸红了,通红通红。”结合相关情节、人物描写来分析这句话。眼镜在说自己的工作单位是“清水衙门” - 26 - 时,脸是红的,之后又说自己:“梁家胡同。”眼镜的脸又白了,寡白寡白。“一家三代五口人,住在两间平房里,一间不到九平方米……”“这就叫苦乐不均!”眼镜嚷了一声,然后对玉素说,去年儿子考上大学,闺女当了文艺兵,老太太也去世了,才得松快松快。他也想买一幅朱子珍迹,在屋里挂一挂,冲冲晦气。通过这些对“眼镜”的正面描写,加之侧面描写:老甘两手一摊,“读‘归去来兮’不如读《麻衣相法》!” 此处是神态描写,通过“眼镜”的脸色的变化表现了眼镜对自己居住条件与胖老头有巨大差异的怨愤之情。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这是一道探究题。分析该题时应首先抓住“小说中的人物对‘容膝’的态度和认识”,再挖掘文本给自己的启示。小说中的人物有玉素夫妇、胖老头、戴眼镜的中年人、老甘,他们身份、职业、地位都不相同,对“容膝”的态度和认识自然不相同,这要结合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的语言来分析。玉素懂得“容膝”的要义,并以此确定买画人是否适合挂“容膝”拓片。启示我们要敬畏传统文化,又不能苑囿于传统文化。胖老头不懂得“容膝”的来历和意思,只是看重“容膝”的名贵。启示我们不要做附庸风雅之事,否则只会落得被人嘲弄的结果。戴眼镜的中年人虽然知道“容膝”的来历,却不明白容膝的要义。启示我们要放宽心胸,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如意。老甘不了解“容膝”的含义,却有着“容膝”所包含的生活态度。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又要不失对生活的追求。不同人物对“容膝”的含义的理解,表明了他们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追求。这都给考生以深刻的人生启发,本题要分点有条理作答。 三、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唐介,字子方,江陵人。知莫州任丘县,当辽使往来道,驿吏以诛索破家为苦。介坐驿门,令曰:“非法所应给,一切勿与。稍毁吾什器者,必执之。”皆帖伏以去。沿边塘水岁溢,害民田,中人杨怀敏主之,欲割邑西十一村地猪①涨潦,介筑堤阑之,民以为利。通判德州,转运使崔峄取库绢配民而重其估。介留牒不下,且移安抚司责数之。峄怒,数驰檄按诘,介不为动。既而果不能行。 入为监察御史里行,转殿中侍御史。张尧佐骤除宣徽、节度、景灵、群牧四使,介与包拯、吴奎等力争之,又请中丞王举正留百官班庭论,夺其二使。无何,复除宣徽使、知河阳。介谓同列曰:"是欲与宣徽,而假河阳为名耳,不可但已也。"而同列依违,介独抗言之。仁宗谓曰:“除拟本出中书。”介遂劾宰相文彦博守蜀日造间金奇锦,缘阉侍通宫掖以得执政今显用尧佐益自固结请罢之而相富弼又言谏官吴奎表里观望语甚切直 - 26 - 。帝怒,却其奏不视,且言将远窜。介徐读毕,曰:“臣忠愤所激,鼎镬不避,何辞于谪?”帝急召执政示之曰:“介论事是其职。至谓彦博由妃嫔致宰相,此何言也?进用冢司,岂应得预?”时彦博在前,介责之曰:“彦博宜自省,即有之,不可隐。”彦博拜谢不已,帝怒益甚。梁适斥介使下殿,修起居注蔡襄趋进救之。贬春州别驾,王举正言以为太重,帝旋悟,明日取其疏入,改置英州,而罢彦博相,吴奎亦出。又虑介或道死,有杀直臣名,命中使护之。梅尧臣、李师中皆赋诗激美,由是直声动天下,士大夫称真御史,必曰唐子方而不敢名。 【注】:①猪,同“瀦”,水停聚处。 18. 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皆帖伏以去 帖伏:顺从。伏,通“服”。 B. 峄怒,数驰檄按诘 按诘:诘责质问。 C. 而同列依违 依违:犹豫不决,模棱两可。 D. 岂应得预 预:预先 1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驿吏以诛索破家为苦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B. 改置英州,而罢彦博相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C. 介论事是其职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D. 却其奏不视,且言将远窜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20. 下面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知莫州任丘县。 B. 介筑堤阑之,民以为利。 C. 入为监察御史里行,转殿中侍御史。 D. 驿吏以诛索破家为苦。 2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文中可以看出,统治集团内部不乏种种卑劣行径,有的人明哲保身,不敢直言,有的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谋一己之利,相比之下,唐介的精神更显得可贵。 B. 唐介是刚直不阿,不畏权势的谏官,他对张尧佐为笼络同党突然任命四个地方官的行为据理力争,毫不考虑个人的安危。 C. 皇帝虽几次发怒,但在理智上不能不承认唐介是尽到了职守,还是接受了谏议,直臣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D. 唐介的时代,朝庭里仍有些秉公无私的官吏,他们或据理力争,或揄扬直臣,表现了正气,这也是皇帝最终肯定了唐介的原因之一。 22. 用“/”给文章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缘 阉 侍 通 宫 掖 以 得 执 政 今 显 用 尧 佐 益 自 固 结 请 罢 之 而 相 富 弼 又 言 谏 官 吴 奎 表 里 观 望 语 甚 切 直 - 26 - 2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介留牒不下,且移安抚司责数之。 ⑵又虑介或道死,有杀直臣名,命中使护之。 【答案】18. D 19. A 20. D 21. B 22. 缘阉侍通宫掖/以得执政/今显用尧佐/益自固结/请罢之而相富弼/又言谏官吴奎表里观望/语甚切直。 23. (1)唐介扣留文牒不下发,而且交给安抚司指责崔峄。 (2)(皇上)又担心唐介可能在路上死去,而使自己担了杀害忠直大臣的名声。就叫近侍大臣护送唐介到任所。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考生需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含义,同时要能够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字词的含义。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语法现象。 D项,预,参与、干预;“岂应得预”译为:(她们)怎么可参预呢?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考生需熟练掌握常见虚词的用法,同时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注意有些虚词有时也用作实词。最重要的是加强课内外阅读,培养在语境中推断的能力。 A项,介词,把;连词,才。 B项,连词,表顺承; C项,代词,他的; D项,连词,而且。 故选A。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特殊句式运用的能力。所谓特殊句式,就是句子的结构与平常的结构组成存在着区别和不同。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其中,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等。 A项,省略主语“唐介”,应为(唐介)知莫州任丘县,译为:(唐介)任莫州任丘县知县。 B项,省略谓语“主持”,应为介(主持)筑堤阑之,民以为利,译为:唐介(主持)筑了堤来拦住洪水,百姓都认为办得好。 - 26 - C项,省略主语“唐介”,应为(唐介)入为监察御史里行,转殿中侍御史,译为:(唐介)入朝担任监察御史里行,又转任殿中待御史。 D项,被动句,“驿吏以诛索破家为苦”译为:驿吏被辽使诛杀勒索以致家破人亡苦不堪言。 故选D。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 B项,“张尧佐为笼络同党突然任命四个地方官”说法错误,原文说“张尧佐骤除宣徽、节度、景灵、群牧四使,介与包拯、吴奎等力争之,又请中丞王举正留百官班庭论,夺其二使” ,意思是张尧佐骤然之间被任为宣徽使、节度使、景灵使、群牧使四使,唐介与包拯、吴奎等极力争谏,又请中丞王举正纠合百官集体在朝廷上向皇上论争,削去了他的两个使职。 故选B。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还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前提下,抓住其中的某些标志词,必要时可以直接凭意思和修辞等断句。 这段话的大意是:通过宦官打通后宫,而得到执政要职;现在重用张尧佐,是用来加强自己的势力,请求皇上罢免文彦博的宰相职务而任命富弼为宰相。又说谏官吴奎表里不一,看风行事。唐介的话都诚恳正直。 “以得执政”是表目的的句子,意思是得到执政要职;前面的“缘阉侍通宫掖”是达到这种目的的方式;“显用”是谓语,“尧佐”作为人称代词,作“显用”的宾语;“请罢之而相富弼”是唐介的劝谏内容;“表里观望”是说谏官吴奎表里不一,所以“表里观望”与前面的“谏官吴奎”连在一起,“又言谏官吴奎表里观望”是唐介劝谏的第二层内容;“语甚切直”是说唐介的话都诚恳正直。断句如下:缘阉侍通宫掖/以得执政/今显用尧佐/益自固结/请罢之而相富弼/又言谏官吴奎表里观望/语甚切直。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照翻译六字诀:换、调、补、刪、留、变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第一句得分点:留,扣留;下,下发;移,移交;责数,指责,责备。 - 26 - 译为:唐介扣留文牒不下发,而且交给安抚司指责崔峄。 第二句得分点:或,或许,可能;中使,近侍大臣;之,指代唐介。 译为:又担心唐介可能在路上死去,而使自己担了杀害忠直大臣的名声。就叫近侍大臣护送唐介到任所。 【点睛】文言文翻译的标准是信达雅,要想翻译得通顺正确,平时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做题时要兼顾上下文分析把握关键词、注意特殊句式,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一般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敲断定解释即可。 译文: 唐介,字子方,是江陵人。(唐介)任莫州任丘县知县,当时辽使往来干道上,驿吏被辽使诛杀勒索以致家破人亡苦不堪言。唐介坐在驿站门口,下令说;“不是规定所应该给的,一切都不给。(只要)谁稍微毁坏我们的东西,就把他抓起来。”(辽使)都顺从地离开了。靠近边界的池塘每年泛滥,毁坏了民田,宦官杨怀敏负责处理这件事,想要划城西十一村的田地作为积水的地方,唐介(主持)筑了堤来拦住洪水,百姓都认为办得好。在德州当通判时,转运使崔峄拿府库里的绢配给百姓,但提高了价钱。唐介扣留文牒不下发,而且交给安抚司指责崔峄。崔峄发怒,屡次发公文责问唐介,唐介不为所动。不久果然不能实行。 (唐介)入朝担任监察御史里行,又转任殿中待御史。张尧佐骤然之间被任为宣徽使、节度使、景灵使、群牧使四使,唐介与包拯、吴奎等极力争谏,又请中丞王举正纠合百官集体在朝廷上向皇上论争,削去了他的两个使职。没多久,又任命张尧往为宣徽使,兼任河阳知府。唐介对同僚说:“这是皇上要给张尧佐宣徽使这一职位,而借何阳知府这个虚名罢了,我们不能就此罢休啊。”同僚们都模棱两可,只有唐介上言抗争。仁宗对他说:“任命的提议出自于中书省。”唐介趁机弹劾宰相文彦博在蜀州做郡守时制造了一种镶金的绸缎,用这种绸缎通过宦官打通后宫,而得到执政要职;现在重用张尧佐,是用来加强自己的势力,请求皇上罢免文彦博的宰相职务而任命富弼为宰相。又说谏官吴奎表里不一,看风行事。唐介的话都诚恳正直。 - 26 - 皇上大怒,推开他的奏疏不看,而且说要把他贬谪远方。唐介慢慢地把他的奏疏读完,说:“我受忠愤所激,即使对我处以烹刑我也不回避,贬谪远方又有什么可推脱的?”皇上连忙召来执政给他们看奏文说:“唐介上疏谈论大事是他的责任。至于说文彦博靠嫔妃的力量做了宰相,这是什么话呢?任用官员,她们怎么可参预呢?”当时文彦博在面前,唐介责问他说:“文彦博应当自己反省一下,如果有这回事,就不能隐瞒。”文彦博拜倒在地,不住地谢罪,皇上更加愤怒。梁适呵斥唐介叫他下殿,修起居注蔡襄连忙向前替唐介开脱。结果,唐介被贬到春州。王举正向皇上说这种处罚太重,皇上马上有所醒悟,第二天收回疏文,改贬英州,同时罢免了文彦博的宰相之职,吴奎也被贬京外。皇上又担心唐介可能在路上死去而使自己担了杀忠直大臣的名声,就叫近侍大臣护送唐介到任所。梅尧臣、李师中都写诗赞美唐介,从此他的忠直声誉传遍天下,士大夫都称他是真正的御史,称呼他时一定称他唐子方而不敢直呼他的名。 2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乡思 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1)“天涯”一词在前两句中反复出现,请说出两个“天涯”各指什么。 (2)古诗中有“无理而妙”的评论语,请结合三、四两句作简析。 【答案】(1)首句的“天涯”即落日的地方;第二句的“天涯”则是游子寻望故乡的方向 (2)“碧山”的阻隔,“暮云”的遮拦,都是自然的景物,无辜的景物,却招来诗人的怨恨,从理性看,这是无理的;但正是因为这种无理,却能更加真切的流露出诗人非常强烈的思乡之情,恰是本诗的妙处。 【解析】 (1)试题分析:诗前两句写望,但从望的感受上落笔,不具体写望见些什么。诗人远望时正当黄昏,夕阳西坠,他遥望故乡,故乡不见,远在天涯。这时候,他看到了落日,又想到落日之处就是天涯,然而明明白白地看得见落日,却仍然望不到故乡。这两句,把思家的愁苦表现得很深刻。诗先以落日处即天涯作衬,使后句望不见故乡的失望更重更深,在表现时却不直说,而是通过两个“天涯”的反复吟咏比较,让人从中体会出来。以落日喻天涯,是从《世说新语·夙惠》中得到启发。《世说新语》载:晋元帝曾问明帝:“长安与太阳谁远。”明帝起先回答太阳远,因为没见过有人从太阳那儿来。后来又改口说太阳近,因为“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后来人们常用这典故,以天涯太阳比喻远。如唐岑参《忆长安曲》云:“东望望长安,正值日初出。长安不可见,喜见长安日。”就是在所忆之处与太阳上做文章。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 26 - (2)试题分析:落日终于西沉了,暮色从天际酒来,把诗人的视野压迫到近前碧山。三四句即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已恨”句转折巧妙,既承接上句,补充说明“不见家”之由,又“暗度陈仓”,由前二句着眼于空间的距离转到着眼于空间的阻隔。故乡不可见,不仅因为距离遥远,还因为路途阻隔,所以通出一个“恨”字来。第三句用“已恨”二字领起,无限感慨已在其中。第四句再递进一层,故乡为碧山阻隔,已令人恨恨不已,何况眼下碧山又被暮云遮掩。诗用“还被”二字唤起,障碍重重,恨重重。再说,山本可用青、绿形容,用青更符合诗的平仄要求,可是诗人却用碧字,大约是因为青、绿较为轻、明,碧较为重、暗,不仅更符合等色苍茫中山的色彩,而且能唤起凝童情绪。而当苍茫的暮色遮掩住碧山,凝重压抑感也就更加强烈。诗至结尾,随着时间的冉冉推移,诗人的视野由远而近、由大而小的逐步收缩,色调的由明而暗的变化,结构上的层层递进,那乡思也就愈来愈浓郁,以致浓得化不开。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诗文名句默写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诗经·卫风·氓》) (4)______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答案】 (1).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2). 羽化而登仙 (3). 廊腰缦回 (4). 檐牙高啄 (5). 尔卜尔筮 (6). 体无咎言 (7). 谨庠序之教 (8).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9). 百步九折萦岩峦 (10). 扪参历井仰胁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识记的能力。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解答此类试题时,如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词:冯虚,御,廊,缦,檐牙,啄,筮,咎,谨,庠序,颁,萦,岩峦,扪,胁。 四、作文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不久前,微信朋友圈流行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在玩耍。小男孩收集了很多石头,小女孩有很多的糖果。 - 26 - 小男孩想用所有的石头与小女孩的糖果做个交换,小女孩同意了。小男孩偷偷地把最大和最好看的石头藏了起来,把剩下的给了小女孩。而小女孩则如她允诺的那样,把所有的糖果都给了小男孩。 那天晚上,小女孩睡得很香,而小男孩却彻夜难眠。他始终在想:小女孩是不是也跟自己一样,藏起了很多糖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例文: 良知的叩问 在人们的价值观中,所有的交换都是等价的,那些付出最多的人,也理应得到最好的回报,但现实却往往与之相悖。因为个人私心恣意地在世间胡作非为,个人利益又不可一世地在世间横行霸道,所以只有世人的良知踽踽独行。 有这样的一则小故事:小女孩用自己所有的糖果与小男孩所有的石头交换,但小男孩却偷偷藏起了最大、最好看的石头,而把剩下的给了小女孩。那天晚上,小女孩睡得很甜,小男孩却彻夜难眠,一直在想小女孩是否也藏起了最好的糖果。 孩童最是天真无邪的,“良知”一词之于他们,恐怕是过重了吧。小女孩的真挚和善良让她的小世界单纯快乐,而小男孩的谎言却使他难逃内心的煎熬和痛楚,那是良知在起作用。我想我更愿意相信这则故事并未结束,它真正的结尾应该是小男孩在第二天一早便找到了小女孩,将他私藏的石头悉数送给她,并向她诚恳地道歉。加上这个结尾之后,人性便会归于完整,倘若不加,我们看到的只是残缺破碎的人性。毕竟邪恶也好,后悔也罢,只是世间一隅,难以囊括万象。 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这小小一隅就有可能被人无限放大。世人惶惶,唯恐自己便是下一个直接或间接的受害者,毕竟生活并非出自安徒生之手,也无人有此等情趣为每一个恶都加上一个完美的结局。很多的恶都是终于良知的,良知的叩问已是当今社会完成自我救赎的最佳手段。“摧花狂魔”王书金现已归案,他潜逃了十多年,内心不安,无以成眠,而在之后的庭审过程中,更是坚持认罪。由此可见,在很多时候良知的作用甚至大于法律,没有人能够逃过良知的叩问。曾经“红极一时”的“毒奶粉”“毒豆芽”等毒物必有一日会在“江湖”上销声匿迹,那些出卖良知的人必会受到无尽的谴责。 社会弊端层见错出,这里有罪恶和鲜血,这里有悲悯和血泪,这里有无尽的潘多拉魔盒等待开启抑或永世封闭。我们用一己之力似乎难以驱退黑暗,但是我们的良知却如同火炬,薪火相传,便可铸成太阳一般的光亮。这个世界更像是来自卡夫卡的臆想,而非《一千零一夜》,我们需要良知,良知的叩问有着巨大而不可比拟的力量。 - 26 - 良知来自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是人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造物主的天才在于每个人的人性都是完整的。没有一个人可以彻底摆脱良知,在迈上通向万劫不复的独木桥时,良知必将是能使他悬崖勒马的最为有力的缰绳。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在狄更斯预言的这个时代里,我们应该庆幸,还有良知与我们同行于纷繁复杂的尘世间。 【解析】 【详解】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这道题的材料是一个小故事,两个小孩玩一次石头交换糖果的游戏,小男孩有私心,把最大最好看的石头藏了起来,而小女孩则毫无保留地交出了所有的糖果。事情的结果变得很有意思:小男孩彻夜难眠,小女孩睡得很香。为什么会这样?最直接的原因是小男孩怀疑小女孩也跟他一样藏起了最好吃的糖果,而小女孩却相信自己换来了最好看的石头。这样自然可以引出“怀疑与信任”的话题,这也是本材料中最核心的立意方向。顺着这个立意方向继续追问:为什么小男孩会怀疑,而小女孩却充满信任?因为小男孩有私心,或者说很有“心计”,小女孩却保持着淳朴的童真,这又引出了另一个话题“心计与童真”。这则材料还可以这样追问:交换中明明是小男孩占了便宜,小女孩吃了亏,可得到的结果却恰恰相反,这样我们又可以把它和“得到与失去”话题联系起来。 立意: 1.怀疑与信任; 2.心计与童真; 3.得到与失去; 4.良知才是心安的解药。 素材: 1.鲁迅先生,他刚去日本留学时的志愿是学医救国。医治国人的虚弱的身体,使他们强健起来,不再是“东亚病夫”。然而,当他发现,国人最大的病症并不在于身体,而在于思想的麻木时,他毅然弃医从文,用笔作为疗救国人的武器。他失去了做医生的机会,然而他成为了中国最伟大的文豪,得到了世人的敬仰。 2. - 26 -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反映。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他的推荐语是: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3.在华盛顿父亲的农场里,有一颗小樱桃树,那是父亲为纪念华盛顿的诞生而栽种的。小乔治一天天长大,小樱桃树也一年比一年高了。华盛顿一心想长大做一名威武的军人。有一次,他打算做一把小木枪,把自己武装起来。他本想让父亲帮帮忙,可看到父亲成天忙于自己的工作,没有时间,于是决定自己动手。小华盛顿拿起锯子、斧子,找了一棵容易砍倒的小树,把它锯倒了。哪知道这棵树,就是父亲最心爱的那棵樱桃树。这下可闯了大祸。父亲回来,知道了这件事,大发脾气,质问是谁干的。华盛顿躲在屋子里,非常害怕。他想了想,还是勇敢地出来,走到面前,带着惭愧的神色说:“爸爸,是我干的。”“小家伙,你把我喜爱的樱桃树砍倒了,你不知道我会揍你吗?”华盛顿见父亲气未消,回答说:“爸爸,您不是说,要想当一个军人,首先就得有诚实的品质吗?我刚才告诉您的是一个事实呀。我没有撒谎。”听儿子这么一说,父亲很有感触。他意识到孩子身上的优良品质,要比自己心爱的樱桃树还要珍贵。他一把抱住华盛顿,说:“爸爸原谅你,孩子。承认错误是英雄行为,要比一千棵樱桃树还有价值。” 4.资华筠读小学时并不用功,但是妈妈对华筠的要求一向严格,并且向来是说一不二,对于自觉性差的孩子,只有在妈妈的督促之下才能乖乖地投入学习中。大概这种方法能高度地调动人神经细胞的兴奋感,资华筠在妈妈的督促下做作业的效率很高,常常毫不费力地达到母亲的要求,并且正确率很高。渐渐地,她也养成了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面对如此严厉、不留情面的妈妈,资华筠心里也有些怕她。一次,资华筠做错了数学题,老师用红笔打了个叉。其实并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情,但是一想到对自己如此严格的母亲,她就有些犹豫,因为她怕妈妈的批评。想来想去,还是自己偷偷把那个叉子改掉了。但是事后她心里很不安,觉得这样做有悖于妈妈平日里的教诲。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终于还是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并且乖乖地等待妈妈更加严厉的批评。可是出乎资华筠的意料,妈妈听了她的话之后没有发火,而首先微笑着表扬她能主动承认错误,接着又指出:“撒谎最可耻,什么坏事情都是因为不诚实引起的。”最后,妈妈,才带着她分析错题的原因。妈妈这样做,既能很好地教育孩子,又顾全了资华筠的自尊心。 结构层次: - 26 - 《良知的叩问》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文章开端鲜明地提出了一个问题:个人利益不可一世地在世间横行霸道,世人的良知踽踽独行。之后文章引用并分析材料,论证了良知的巨大作用。文章由小孩子的良知说到成年人的良知、社会的良知,并列举“摧花狂魔”王书金的事例和“红极一时”的“毒奶粉”“毒豆芽”的事例,告诉大家人类需要良知,良知的叩问有着巨大而不可比拟的力量。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中心突出,紧紧围绕中心来展开论证,逻辑流畅,结构清晰。 【点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1.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2.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3.从材料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4.从辨明关系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主次关系、取舍关系和条件关系等。 - 26 - - 2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