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生物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单选题(本题共38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57分)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 B.抗体 C.性激素 D.尿素 2.下图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图,①—⑤相关内容正确的是 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 3.图Ⅰ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Ⅱ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 X、Y代表激素名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Ⅰ中,红细胞通过协助扩散吸收血糖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02 B.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图Ⅰ中A液增多 C.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与图Ⅱ中Y激素分泌过量有关 D.图Ⅱ中甲既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又能分泌激素,还能受激素调节 4.以下可以口服的是 A.胰岛素 B.生长激素 C.抗体 D.甲状腺激素 5.与运动时安静状态相比,马拉松运动员比赛结束时,机体内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 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pH由弱酸性变为强酸性 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糖 D.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机体散热量明显大于产热量 6.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环境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是多细胞生物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7.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 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2.5己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有关PM2.5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PM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B.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C.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 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8.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 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9.如果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受损,用针刺指尖,正确的是 A.能缩手,感觉疼痛 B.不能缩手,感觉疼痛 C.能缩手,无感觉 D.不能缩手,无感觉 10.神经递质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直接或间接调节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开启或关闭,造成对离子的通透性的改变进而改变细胞膜电位。假如某一神经递质会使细胞膜上的氯离子通道开启,使氯离子进入细胞内,由此会 A.使细胞膜电位变变正 B.使钠离子通道开放 C.使膜电位差维持不变 D.抑制细胞兴奋 11.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可使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脱水。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小肠上皮细胞是否被轮状病毒感染 B.病毒RMA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会有氧键的断裂和形成 C.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 D.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减少 12.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A.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 B.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 C.下丘脑、大脑皮层、下丘脑 D.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 13.下列几种生物学现象: ①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休克 ②当细菌进入人体后,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与之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繁殖 ③小狗听到主人“花花”叫声就奔向主人 ④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产生的机理依次属于 A.体液调节、过敏反应、反射、自身免疫病 B.体液调节、细胞免疫、激素调节、过敏反应 C.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反射、过敏反应 D.反射、自身免疫、体液调节、免疫缺陷病 14.下列有关人体中酶和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RNA聚合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 B.对于一个细胞来说,酶的种类和数量不会发生变化 C.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 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15.下列关于突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 B.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等通过一定方式形成突触 C.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 D.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和后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共同构成突触 16.下列有关神经信号的传导与传递,说法正确的是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不需要消耗ATP的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单向的 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局部电流完成的 17.下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神经递质和性激素的传输方式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① 18.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效应T细胞产生的抗体可消灭抗原 B.吞噬细胞可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 C.抗体和淋巴因子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D.浆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19.2014年西非地区爆发了埃溥拉疫情。埃博拉病衔(EBV)是一种RNA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EBV被吞噬细胞特异性识别,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B.EBV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 C.在EBV的刺激下,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D.细胞免疫产生的效应T细胞可识别并破坏被EBV侵染的细胞 20.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具有的特点是 ①调节速度快 ②调节速度慢 ③作用范围广 ④作用时间短 ⑤作用的部位准确 ⑥作用时间较长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③⑥ 21.下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不正确的分析是 A.下丘脑是内分泌的枢纽,又是神经中枢,但受大脑皮层控制 B.图中下丘脑、垂体也能分泌激素,如下丘脑分泌多种促激素 C.若图中内分泌是甲状腺,当它的分泌物增多时,可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 D.当人体饮水不足或食物过咸时,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22.某健康的哺乳动物在20℃的环境中产热速率为Q1,散热速率为Q1′;进入0℃环境30min后的产热速率为Q2,故热速率为Q2′,则 A.Q1=Q1′<Q2=Q2′ B.Q1=Q1′<Q2,Q2>Q2′ C.Q1>Q1′,Q2>Q2′ D.Q1<Q1′,Q2>Q2′ 23.下图为突触的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b点,be段膜外电流方向为b→c B.刺激b点,c、d同时兴奋 C.刺激b点,a、c均会兴奋 D.刺激b点,必定会引起B神经元的兴奋 24.T细胞的作用叙述最完整的一组是 ①处理抗原 ②呈递抗原 ③识別抗原 ④分化为记忆细胞 ⑤分化为效应细胞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 25.下列两种激素属于协同作用的是 A.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B.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 C.肾上腺素与胰岛素 D.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26.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 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27.大多数有机磷农药、蝎毒都属于神经毒素。其中有机磷能使分解神经递质的酶活性受抑制,蝎毒的作用是能破坏膜钠离子通道,从而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据图回答,如果分别使用有机磷或者蝎毒,引起的后果正确的是 A.使用有机磷,在a点给予刺激,b点释放神经递质 B.使用有机磷,在a点给予刺激,c点保持静息电位 C.使用蝎毒,在a点给予刺激,b点释放神经递质 D.使用蝎毒,在a点给予刺激,c点产生动作电位 28.据图示分析a、b、c、d四个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正确的结论是 A.a>b>c B.c>b>d C.b>a>c D.a=b<d 29.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有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乙稀 B.摘除植株的顶芽,可降低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并促进其发育 C.香蕉体内合成的乙烯利,可使青香蕉快速成熟 D.植物体内的生长素都是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30.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只能单向进行的是 A.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 B.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 C.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 D.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 31.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从根本上说是植物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B.在形成无子番茄的过程中生长素改全了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 C.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多种组织中,主要作用最促进果实的发育 D.赤霉素引起植株增高的主要原因是促进细胞的分裂 32.燕麦幼苗胚芽鞘产生生长素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部位、弯曲生长部位依次是 A.尖端下面的一段、尖端、基部 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C.尖端、尖端与基部的中间、基部 D.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基部 33.如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A.④⑤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34.甲、乙、丙及NAA等植物激素和植物激素类似物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 B.乙、丙最可能代表赤霉素和生长素 C.用NAA形成的无子果实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D.甲、乙、丙在细胞中大量合成后去调节生命活动 35.下列哪一项是通过减少生长素产生量而发生的 A.修剪树篱,降低其高度,可以使其枝繁叶茂 B.稻农将水稻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水中一段时间,促其早发芽 C.将未成熟果实密封一段时间,果实成熟时间缩短 D.移栽树苗之前,将部分叶片摘除,树苗更容易成活 36.下列“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叙述中,错误的是 A.本实验的结果能够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的特点 B.实验中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时,浓度梯度要小,组别要多 C.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可用浸泡法,浸泡法就是将播条浸泡在配宣好中让其生根 D.探究过程中预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而在预实验基础上再次卖验可不设置空白对照 37.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下列正确的是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 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38.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的演替速度比乙的慢、历时长 B.甲可表示在火灾过后的草原上进行的演替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不一定相同 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 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43分) 39.(每空1分,共5分)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现代观点认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机制下维持的,据此回答问题: (1)环境改变时,人会作出相应的调节。例如人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此时体内血糖浓度 ,细胞产热不足,为了维持正常体温,机体一方面通过 的方式加速热量产生,全身颤抖;另一方面通过 的方式减少热量散失,所以脸色苍白。 (2)免疫调节在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但有时会“敌我不分”。小明接触了某植物的花粉引起了皮肤荨麻疹,小明的表现叫做 反应,引发该反应的物质叫 。 40.(每空2分,共14分)下图是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过程,英文字母表示细胞),据此回答问题: (1)参与②过程的细胞除了T细胞外,还有 ,其作用是 。 (2)由图可知,b和c细胞均是由a细胞分化而来的,但它们成熟的部位不同,其中c细胞是在 中发育成熟的。 (3)e和f都是 细胞,发生③过程后,分别产生 细胞和 细胞。 (4)若图中所平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则该免疫过择产生的物质可攻击心脏瓣膜,使人患上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 病。 41.(每空2分,共12分)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图。 (1)比较曲线1、2、3与4可知 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起作用的主要激素是 ,而且 (激素)能解除这种激素的抑制作用。 (2)比较曲线4与5,可知赤霉素能明显促进 。而在完整豌豆植株中,赤霉素产生于 (部位)。 (3)分析上图,推测侧芽生长速度不同的原因是侧芽内 浓度或比例的改变。 42.(每空2分,共12分)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植被演替过程见下图。 据图回答: (1)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 演替。与①相比,③中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因其具有更复杂的 结构。 (2)火烧15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均为 ,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乔木竞争时获得的 。 (3)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火烧后若补栽乔木树种,最好种植 ,以加快氮磷循环。 (4)用样方法调查群落前,需通过逐步扩大面积统计物种数绘制“种—面积”曲线,作为选取样方面积的依据。右图是该林区草本、灌木、乔木的相应曲线。据图分析,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 。 郏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月考答案 1—5ABADC 6—10DBDBD 11—15BBCDB 16—20CDCDA 21—25BACCB 26—30BABBB 31—35ABDDA 36—38CBA 39.(1)降低 骨骼肌战栗 皮肤血管收缩 (2)过敏反应 过敏原 40.(1)吞噬细胞 吞噬并处理病原体,暴露出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 (2)骨髓 (3)记忆 效应T 浆(效应B) (4)自身免疫 41.(1)顶芽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2)侧芽的伸长 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幼芽 (3)植物激素 42. (1)次生 垂直 (2)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 光逐渐减少 (3)阔叶树 (4)S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