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5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金版教程》(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课件:2-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第 2 讲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2015· 权威预测 ] 2015 年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可能以某一交通工程建设为切入点或以某一城市交通发展为命题背景,通过交通图判断交通网络及特点,并分析问题,提出措施。 01 教材基础夯实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 . 交通方式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方式 ,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① 发生变化 交通方式的变化 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典例 新的交通方式发展 带来聚落 ___________________ 嘉兴的城市形态随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 某种交通方式的衰落 影响聚落 ___________________ 京杭运河沿岸城市因运河淤塞,加之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而发展缓慢,保持沿河伸展的空间形态 ② 空间形态的变化 ③ 空间形态的演变 2. 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的影响 表现 实例 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 _______________ 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株洲就是沿铁路线发展起来的典型的 “ __________ 拉来的城市 ” 武汉市位于汉江与长江汇合处,城市空间形态呈现 方向上沿江分布的特点 ④ 交通干线 ⑤ 火车 ⑥ 三个 [ 特别提醒 ] 一个地区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交通线的变化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1. 在帆船运输、驿道运输时代,我国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的区位有什么不同? 提示: 我国南方的城市大都在河流的交汇处,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会合处。例如,我国古代邯郸城就是在两条驿道的交点上发展起来的。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 . 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区域 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商业网点密度 山区 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 ,交通运输方式 ________ 小 平原 交通便利,商业网点沿 密集分布 大 ⑦ 稀少 ⑧ 单一 ⑨ 交通线 2. 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1) 原因: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 ,这样才能吸引大量购物者,即 原则。 (2) 表现 ① 很多商业网点建立在 或 的高速公路沿线。 ② 大城市中商业中心的 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⑩ 便捷的交通 ⑪ 交通最优 ⑫ 市区环路边缘 ⑬ 市区边缘 ⑭ 形成 ⑮ 交通要道 ⑯ 繁荣 ⑰ 衰落 [ 特别提醒 ] 交通运输方式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 私人小汽车普及;商业中心趋于分散;商业中心辐射范围扩展。 (2) 高速公路建设,城郊快速道路网形成;发达国家的传统中心商业区衰落,新的商业网点配置于城市边缘交通位置优越的地方。 (3) 城市郊区交通运输布局改变;城市郊区形成新的商业中心。 2. 形成商业中心应具备哪两个条件? 提示: (1) 有比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和销售区,也就是服务区。 (2) 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商品的集散。 3 . 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有什么区别? 提示: 广义的商业中心是指行使商业职能的城市;狭义的商业中心是指市中心商业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商业中心之下有许多商业网点,商业网点由若干个商店组成。 02 核心要点研究 考点一 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知识必备 交通条件不但影响聚落的空间形态,其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发展变化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1 .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影响聚落发展速度 内河航运与城市的分布 观察世界地图可以发现,世界上一些河流的两岸,常常布满大大小小的城市,越向下游,河流越开阔,城市也越密集。 河流功能 城市区位 区位优势 举例 运输 沿河设城 河运的起点或终点 河流上游水道太窄或有瀑布、急流等水运障碍的地方,货物在此转运 江西省赣州市 河流汇 合处 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有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散、中转 宜宾、重庆、武汉 河口处 上可与河流相通,下可转向海外,河海联运便利 上海、广州、加尔各答 过河点 位置 水陆交通便利,人流、物流集中 伦敦、布达佩斯、金边 落实体验 1 . [2013· 广东文综, 8] 近年来,以高铁站为依托的高铁新城在我国逐渐兴起。高铁站选址与高铁新城建设的一般规律是 ( ) A .在小城市,高铁站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城市 CBD 发展 B .在中等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会带来城市空心化 C .在大城市,高铁站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会迅速演变为城市 CBD D .在特大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促进郊区城市化 【 解析 】 本题以高铁建设这一热点为切入点,考查城市及交通运输。高铁站主要位于大中城市,且小城市有商业区但不会形成 CBD ,故 A 项错误。城市空心化是逆城市化现象导致的,故 B 项错误。大城市的中心商务区 (CBD) 应位于交通通达度高的市中心,故 C 项错误。在特大城市,为减轻过境运输对城市的影响,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市中心,同时以高铁站为依托的高铁新城的建设,有利于促进特大城市郊区城市化,在郊区形成卫星城,故 D 项正确。 【 答案 】 D 考点二 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知识必备 1 . 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 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运输的影响至关重要。山区和平原的商业网点密度不同,原因如下表所示: 区域 山区 平原 网点密度 小 大 成因 地势起伏 → 交通运输线路稀少,方式单一 → 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难以建立和发展 → 商业网难以伸展 平原地区 → 交通运输便利 → 区际商品流通便利、居民点多 → 商店众多,尤其是道路交叉路口和居民点较集中的地区商店密度更大 2. 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商业网点遵循市场最优原则,为接近最大消费人群,多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其次是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图示如下: 技法点拨 1 .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位置的影响 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 许多商业聚集在高速公路与城市结合部 集装箱运输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出现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超市、连锁店等 城市交通的改善、私人小汽车的普及 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应运而生 发达国家的城市郊区化,城市中心交通拥挤,郊区交通发达 大型综合商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等,多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位置优越的地方;城市中心区不再是最便捷的购物场所 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发展 使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发生显著变化,网上购物、电子商务、无人自动售货机成为潮流 2 .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商业中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在它的周围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 ( 前者决定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后者决定于人口密度、数量和消费水平 ) ;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商品的集散。如图所示: 落实体验 2 . [2012· 广东文综, 10] 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 ( 下图 ) , 完成下题。 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 ( ) A .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B .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C .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 D .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 【 解析 】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的影响。读图可知,甲模式高速公路穿越城市建成区,乙模式高速公路不通过城市建成区,故 A 、 B 两项错误;甲模式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直接联系,乙模式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通过连接线联系,高速公路对城市的影响甲比乙大,故 C 项正确。 【 答案 】 C 03 经典考题研究 例 — 交通运输的影响 【 典型例题 】 [2012· 全国卷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 下图示意灵渠位置。 说明灵渠的开凿对当时区域间联系的意义。 【 了解意图 】 给出灵渠位置图,让考生分析灵渠对当时区域联系有什么意义。考查考生运用地理知识、基本原理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及文字组织能力。 【 获取信息 】 [ 提示 ] 1. 湘 漓 长江 珠江 2. 丘陵 落后 经济 文化 [ 答案 ] ( 南岭为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 灵渠连接湘江和漓江,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扩大了水路交通运输的范围;促进了岭南地区与长江流域以至北方地区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有利于岭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04 学科素能培优 论证和探讨问题就是用已知原理和规律来说明尚不明确的、未知的、高层次的地理问题。这类问题在高考命题中多以开放性题目呈现。论证和探讨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观点明确。即在回答这类问题时必须亮明自己的观点,不能含糊其辞。 基本技能系列 2——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2) 表述清晰,逻辑严密。在论证观点时要表达清晰,逻辑性要强,切不可出现与观点相背的论据或前后矛盾的论证。 (3) 论证观点、表述和内容有机结合。论证时做到论点论据相统一,与所学地理知识有机结合,不能以原理代替答案,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作答。 【 热考秀 】 [2013· 课标全国卷 Ⅱ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域中, M 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 H 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 分析 M 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2) 分析 H 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3)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 M 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 A : M 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 B : M 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 答案 ] (1)(M 处附近的 ) 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 ( 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 ) 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 (2) 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 ( 偏北风 ) ;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 H 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 ( 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 。 (3) 观点 A : (M 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 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 M 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 观点 B : (M 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 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 ( 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 ;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 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 ) ;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 【 角度说 】 1. 获取和解读信息 题干信息: (1) 沙丘群分布地区及其特点;沙丘群形成的主要条件。 (2)M 处沙丘群形成有关的信息: M 西北有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大,可为沙丘群形成提供动力;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流水搬运作用强,输沙能力强。 设问信息: (1)M 处沙丘的成因,要考虑风力、流水作用。 (2)H 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要考虑大气环流和地形特点。 2. 调动和运用知识 (1) 风力和流水搬运、沉积作用发生原理。 (2) 不同区域、不同季节风的特点及成因。 3.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 M 处附近沙源丰富要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出山口流水沉积作用方面分析。风力大小要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形、植被分布等方面分析。 4.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选择支持哪一种观点均可,但所持论据必须足以支撑论点,论据和论点不能有相互矛盾的情况出现。选择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要从持续的大风和流水产生输沙和沉沙方面考虑。选择沙丘规模不会扩大,则从抑制风力和流水以及大风、流水经过地区地表植被保护方面考虑;出山口处提供沙丘发展空间的大小也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05 随堂对点练习 06 限时规范特训 谢谢观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