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考试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2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吾国人没幻想又找不到人生。老杜抓住人生而无空际幻想,长吉(李贺)有幻想而无实际人生。幻想中若无实际人生则无必要,故鬼怪故事在故事中价值最低。《聊斋》之所以好,即以其有人情味,其鬼怪皆人化了。 长吉有幻想,而幻想与人生不能成为一个,不能一致,若能则真了不起。 杜牧说长吉诗“《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理”总合内容、感情、思想、智慧……《离骚》有幻想故怪奇,亦有理——感情、思想;贺之理不及《骚》,而幻想怪奇方面表现于文字者过之。杜牧所谓“《骚》有以激发人意”,此非刺激,乃引起人印象。《离骚》是引起人一种印象,李贺是给予。 “博罗老仙持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长吉《罗浮山人与葛篇》),他人绝无此等句。此为其幻想。诗人之幻想颇关紧要,《离骚》上天下地,鞭箠鸾凤,此屈原之幻想也。但诗人的幻想非与实际的人生联合起来不可,如能联合才能成永不磨灭的幻想,否则是空洞,是空中楼阁。德国歌德《浮士德》中之妖魔虽是其幻想,乃其人生哲学、人生经验;但丁《神曲》游地狱,上天堂,亦其人生哲学、人生经验,故能成为伟大的作品;鲁迅是写实派,《彷徨》尤其写实,此书以《离骚》中句置于书之前面而能得调和。 幻想是向上的,人生是向下的观点,不可只在表面上滑来滑去。而向下发展需以幻想为背景,向上发展亦需以观点为后盾。观点是实际人生,实者虚之,虚者实之。幻想说严肃一点便是理想。人生总是有缺陷的,而理想是完美的。诗人不满于现实,故要求理想之完美。 长吉诗幻想虽丰富,但偶见奇丽而无长味,必得根植于泥土中,所开幻想之花才能永久美丽。出淤泥而不染才可贵,豆芽菜根本不在泥土中,可怜淡而无味。极美丽的花朵其肥料是极污秽之物。 长吉幻想极丰富,可惜二十七岁卒,其幻想不能与屈原比,盖乃空中楼阁,内中空洞。不过长吉除幻想外尚有特点,即修辞之功夫:晦涩。晦,不易解;涩,不好念。诗本应该念着可口,听着适耳、和谐,表现易明了。但长吉诗可读,虽不可为饭,亦可为菜;虽不可常吃,亦可偶尔一用。晦,可医浅薄;涩,可医油滑。李贺诗进可以战,退可以守,决不致油滑腐败。 (节选自顾随《诗书生活·长吉诗的幻想》) 1.下列对于李贺诗作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李贺的诗虽富于幻想,但缺少对实际人生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诗作显得空洞。 B.李贺充满想象力的作品,表现了出淤泥而不染的可贵精神,是从极污秽之物中开出的 极美丽的花朵。 C.作者认为“理”总合内容、感情、思想、智慧等,而李贺诗缺少这方面的内涵和意蕴。 D.李贺诗在超现实的想象方面是超群绝伦的,但诗味不深,诗境不广,这也与其一味超 现实有关。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李贺的诗虽然因为晦涩而显得不易解,不好念,但既深刻又严肃,细读之下就觉得韵味十足。 B.歌德、但丁等伟大作家的创作都告诉我们,只有将诗人的幻想与实际的人生紧密 结合,幻想才有长久的生命力。 C.鲁迅把《离骚》中富于理想的句子置于《彷徨》一书的前面,说明鲁迅虽是在写实的作品中也寄托着自己的理想。 D.作者认为幻想不能脱离实际人生,才是有意义的幻想,同时,实际人生亦须有幻想的背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贺的幻想有甚于屈原,但其诗远不及屈原,因为他的幻想“乃空中楼阁,内中空洞”。 B.李贺诗歌创作中存在不足,这也可能与他的年龄有关,如果生命更长些,或许就不会有这个缺憾了。 C.诗中之幻想应该是虚而实的东西。杜牧说李贺诗“《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而辞或过之”,这见解是精辟的。 D.人生总是有缺陷的,而理想是完美的。李贺不满于现实,故他的诗歌中只有怪诞奇丽的幻想而没有实际人生。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母亲的中药铺 甘典江 (1)那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一是新华书店,一是母亲的中药铺。前者,是因为我爱看爱买连环画;后者,是因为我喜欢嗅闻那些中药的味道,特别是咀嚼几片苦甜苦甜的甘草。 (2)母亲当过赤脚医生。八十年代初,母亲参加医疗培训后,加入了城关镇合作医疗站。 (3)医疗站在我读书的中学附近,临街两间旧木房。一间开处方和打针,另一间,是药铺。和母亲一起在守药铺的,还有三个阿姨。一天到晚,她们就做三件事:抓药,打针,织毛衣。除此之外,便是无休无止的聊天。我注意到,她们抓药非常麻利,瞟一眼处方,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抽屉。仅凭手抓,就基本准确,最后还是放进小秤称一称,添点或减点。然后,把药倒入毛边纸或废报纸,包好扎紧,写几个字交待几句,递给别人。 (4)只要一走进药铺,我就被一股浓重的药香包裹得严严实实,有点喘不过气来,但一习惯就好了。我望着那些神秘莫测的抽屉,瞅着那些贴着标签的药名,兴奋不已:什么“半夏,黄精”,什么“益母草、白芨”,都是曼妙的植物。当然,也有的是矿物和其他异类,比如“朱砂、雄黄、海马”,不由得使我产生了相关的联想:这朱砂,肯定就是国画中传统的红色颜料吧?李可染曾用顶级朱砂绘过四张毛主席诗意图《万山红遍》,已成画史上的经典。至于雄黄,不就是许仙意气用事的东西吗?所谓的海马,只是相当于一条小鱼而已。 (5)其中,我最喜欢的药草,是甘草。首先,是因为它的名字,甘草,望文生义,不就是“甘甜之草”吗?昔时,神农氏遍尝百草,解毒靠的就是这宝贝。再加上,我自己就姓“甘”,与这甘草,是家门,五百劫前,应是同根而生之族。最早,是母亲教我嚼的甘草,一是因为它的药理,二是可以变相地替代水果糖,八十年代,任何甜味都是奢侈品。就这样,我嚼着甘草成长着,自以为嚼出了甘草的本真之味,破解了甘草的一切密码。 (6)母亲还爱用党参来炖乌骨鸡和猪肚,补血。她营养不足,严重贫血。人参太贵,吃不起。还有金银花和枸杞,母亲他们都用来泡茶喝。自然,我也跟着全部享受到了。 (7)在自家的院子墙角,母亲还栽了几株三七。蔓延的藤叶牵上墙,覆盖成了一面翠绿的毯子,像青绿山水画的设色,极其养眼。可惜,后来拆迁,毁于一旦,使我失去了这一片翠绿。母亲只好把三七块茎挖出,收藏好。她说,三七可以治妇科恶疾,以及跌打损伤。 (8)九十年代的某一天,这个合作医疗站被撤销了。回到家,母亲专职做她的家庭主妇。赚钱的任务,彻底由父亲负责。那个中药铺,被别人买去,改作了服装店。从此,街上流行的药店,大多是连琐的西药店。在我的印象中,传统的中药是文化,望闻问切的中医大夫,近似于等同于诗人。相反,我害怕西药西医,因为这些东西是实验室配制合成出来的化学组织,成分复杂而可疑,至少没有一个在阳光之下生长的过程,没有温度、湿度,更无个性与灵魂。我实在难以想象,“阿莫西林”比母亲的“金银花” 会更让我亲近与信赖。甚至,当我感冒受寒,母亲亲手煎熬的一罐红糖姜开水,也会比最昂贵的感冒灵帮我发热而痊愈,至少,我心已暖。 (9)现在,父亲走了,去了天国。母亲一个人守着我们,在空旷的屋顶上栽花种菜。母亲身子瘦弱,时有病痛,我很是担忧,同时,我又安慰自己:生病不正常吗?不正证明了人在活着?何况,这世上,还有那么多栩栩如生的药在陪护呢。一根草是药,一撇叶是药,一线阳光,一滴水,也都是,甚至,一个人可以是另一个人的灵芝。母亲多年与草木为伴,沉浸于无边无际的药香之中。于我而言,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为我清热解毒,可以抵御这世间的种种伤害。 (本文有删节) 4.对文章的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第三段运用细描手法,通过“瞟”“抓”“称”“添”“减”“包”“扎”等一系列动作,表现了人物娴熟的抓药技艺、细致的工作态度。 B.本文用较多的笔墨写甘草,“我”嚼着甘草长大,对甘草有特殊的感情,“我”的姓氏关联着甘草,与甘草有渊源。 C.如同中药的药理,母亲的爱与美德,慰藉“我”的心灵,成为“我”无价的精神财富。 D.甘草具有甜味,是处于那个年代的“我”充实、幸福的写照,作者在对中药铺的回忆中表达了对母亲的真挚感情。 5.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6.第四段中作者写由药名引发的联想,有何用意?(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3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先母邹孺人灵表 汪 中 母讳维贞,先世无锡人,明末迁江都凡七支,其六皆绝,故亡其谱系。父处士君鼐,母张孺人。处士授学于家,母暇日于屏后听之,由是塾中诸书皆成诵。张孺人蚤没,处士衰耗,母尽心奉养,抚二弟有恩,家事以治。 及归于汪,汪故贫。先君子始为赘婿,世父将鬻其宅,先主无所置。母曰:“ 焉有为人妇不事舅姑者?”请于处士君,割别室奉焉。已而世叔父数人皆来同爨,先君子羸病不治生。母生子女各二,室无童婢,饮食衣屦,咸取具一身,月中不寝者过半。 先君子下世,世叔父益贫,久之散去。母教女弟子数人,且缉屦以为食,犹思与子女相保。直岁大饥,乃荡然无所托命矣。再徙北城,所居止三席地,其左无壁,覆之以苫。日常使姊守舍,携中及妹,傫然丐于亲故,率日不得一食。归则藉藁於地,每冬夜号寒,母子相拥,不自意全济,比见晨光,则欣然有生望焉。迨中入学宫,游艺四方,稍致甘旨之养。母百病交攻,绵历岁月,竟致不起。呜呼痛哉! 母忠质慈祥,生平无妄言,接下以恩,多所顾念。方中幼时,三族无见恤者,母九死流离,抚其遗孤,至于成立。母禀气素强,不近医药。计母生七十有六年,少苦操劳,中苦饥乏,老苦疾疢;重以天属之乖,人事之湮郁,盖终其身鲜一日之欢焉。论其摧剥,金石可销,况于血气?故吾母虽以中寿告终,不得谓其天年之止于是也。呜呼!生我之恩,送死之戚,人所同也;家获再造,而积苦以陨身,行路伤之,况在人子,呜呼痛哉!以乾隆五十二年七月辛丑朔卒,明年三月戊寅合葬于先君子之墓,其哀子中泣血为之表曰: 呜呼!汪氏节母,此焉其墓。更百苦以保其后,后之人尚保其封树。 【注】①汪中(1745--1794)清代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 ②疾疢(chèn):恶病。③天属:父子、兄弟、姊妹等有血缘关系之亲属。 7.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君子始/为赘婿世父/将鬻其宅/先主无所置/母曰/焉有为人妇不事舅姑者/请于处士君/割别室奉焉 B.先君子始为赘婿/世父将鬻其宅/先主无所置/母曰/焉有为人妇不事舅姑者/请于处士君/割别室奉焉 C.先君子始为赘婿/世父将鬻其/宅先主无所置/母曰/焉有为人妇不事舅姑者/请于处士君/割别室奉焉 D.先君子始/为赘婿世父/将鬻其宅先主/无所置母曰/焉有为人妇不事/舅姑者请于处士君/割别室奉焉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且缉屦以为食 缉:缝 B.稍致甘旨之养 甘旨:美好的食物,后特指奉养父母的食品 C.人事之湮郁 湮:堵塞 D.直岁大饥 直:一直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母祖籍无锡,明朝末年迁到江都,出生于书香门第,小时聪慧,空闲时偷听她父亲 讲课,能背私塾中的书。 B.因为伯父要卖掉祖屋,汪中的祖父无处居住,先母非常不忍心,就请求自己的父亲另 安排房子奉养他。 C.先母由于年轻时操劳辛苦,中年饱受饥困,晚年遭遇疾病,在作者稍有成就时,母亲 却饱受疾病折磨。 D.先母虽然过世,但作者一想到母亲一生的辛劳,悲痛不已,写下这篇灵表希望汪氏后 人能够永远记住母亲。 10.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日常使姐守舍,携中及妹,傫然丐于亲故,率日不得一食。(5分) (2)论其摧剥,金石可销,况于血气?(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 吴宫怀古 陆龟蒙 香径①长洲②尽棘丛, 奢云艳雨只悲风。 吴王事事堪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注】①香径:指春秋时吴国馆娃宫美人采香处。故址在今苏州西南香山旁。②长洲:即长洲苑,吴王游猎之处。在今苏州西南、太湖北。 11.诗人眼中,吴宫景色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认为吴王亡国的原因是什么?对于国家兴亡, 作者表明了什么观点?(5分) 12.这首诗歌,诗人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13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慨叹的句子是 , 。 (2)《琵琶行》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是: , 。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 。 (4)《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5)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情抒景,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7)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意或思念之情。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________________”一句就表达思念之情。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2014年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决赛中,我省选手周洋以其兔起鹘落的超越,最后时刻超过韩国选手沈石溪,成功卫冕。 B.席远丘为人孝友恬淡,通达时务。他在任三年,致力整顿吏治,发硎新试,百姓深获其利。 C.李老师不辞辛劳地教授学生知识,没日没夜地加班批改作业,每天都过着飧饔不继的生活。他不求回报,只为了教育好每个学生。 D.英国金融时报网19日报道说,乌克兰与克里米亚分居异爨,标志着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完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首次对另一个欧洲国家领土的吞并。 15.下列各句中划横线处应填上的成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从街头混混到仙界仙人,从外门废材到宗门希望,从 到富甲天下,少年李明的故事被很多人说起。 ②仿制古画还有一种情形,就是不署姓名,以假乱真, ,骗取黑钱。 ③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 ,应有尽有。 A.不名一文 鱼龙混杂 浩如烟海 B.不值一钱 鱼目混珠 林林总总 C.不名一文 鱼目混珠 林林总总 D.不值一钱 鱼龙混杂 浩如烟海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马来西亚内政部长艾哈迈德·扎希德·哈米迪19日调查说,发现马航失联航班机长家中飞行模拟器一些近期数据已被删除,马方正组织力量努力恢复,以期为解开飞机失联谜团找到一些线索。 B.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那是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C.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邀请,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今起访华。此次米歇尔及其家人来访,拓展“夫人外交”,是中美两国第一家庭友好交往的创新,也是两国元首交流的有力补充。 D.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由于没有很好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凭主观想象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这其实也正是一切高贵者的通病。 是啊,只有宽容大度才能成就大事。 ①项羽不懂这个道理,他的失败便是理所当然了 ②由于高贵,他们往往不能容人 ③胸中容不得尘埃 ④然而他们不知道,海洋之所以博大,恰在能容 ⑤而且还自诩为眼里容不得沙子 A.①②④③⑤ B.②③⑤①④ C.②⑤③④① D.①④②⑤③ 1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以地事秦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B.驼业种树 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C.智勇多困于所溺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 D.不知始何名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19.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项羽)部下有骑马跟从的壮士八百多人,当夜突围从南面冲出,驰马逃跑。 B.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百姓)早早地煮蚕茧就能抽取蚕丝,早早地纺织就能得到线,用文字来(教)小孩,使鸡和猪快点长成。 C.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原来庄宗得到天下的原因,与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这个道理)了。 D.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 所以我(只是)不妨害它生长罢了,不是(树木)有能力变硕大和茂盛。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今天为什么还要读中国古代的经典?主要是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你不想完全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 。其意义又不止于此。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受传统文化熏陶比较多的人和受熏陶比较少的人, 。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在个人,可以改变气质;对社会而言, 。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B 2.A 3.D 4.A 5.①用“灵芝”设喻,化平淡为生动,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 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升华为不可或缺的依存关系。②运用排比修辞,内容集中,增强 气势,感情表达强烈,增强语言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③世间万物皆可入药,丰富了 “中药”的含义,深化了文章的主旨。(答对两点给满分) 6. ①点明药名与传统文化的联系,表现“我”对中药的好奇心与亲近感,丰富文章内容。 ②引出下文对干草的介绍,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密、紧凑,过渡自然。 7. 8.(直:遇到、面对) 9. B 10.(1)白天常常叫姐姐看守房屋,先母带领我和妹妹,颓丧(疲困)地到亲戚故旧处乞讨,大抵(一般)整天得不到一顿饭食。(“傫”、“匄”、“率”、介词结构,各1分,句意1分) (2)说到她受的挫折和伤害,就是金石也可以被销毁,更何况对于血肉之躯(生命)呢?(“论”、“摧剥”、“销”、“血气”各1分,被动句式1分,句意1分) 11.①残败凄凉。(1分) ②夫差亡国的根本原因是他骄奢淫侈,无道,并非因为西施生得格外美丽,比六宫 后妃更能蛊惑夫差而导致亡国。亡国的罪魁祸首是帝王,后妃仅推波助澜而已。 而不应归罪西施。(2分) ③这首诗蕴含着诗人一个哲理性的见解:一个王朝的没落是诸种因素的合力使然,诗人否定了女祸亡国的观点。(2分) 12.①运用鲜明的对比手法(2分) ②昔日“香径”、“长洲”如今满眼“棘丛”, 吴王宫中当日穷奢极欲、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现在只化做一股凄惨的悲风在吹拂。(2分)(答虚实结合、比喻、借古讽今,只要言之合理,分析正确也可) 13.(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5)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6)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7)杨花落尽子规啼 14. A 兔起鹘落:打猎用的鹰一类的猛禽。兔子刚跳起来,鹘就飞扑下去。比喻作书画、写文章时下笔果断迅速。也形容动作敏捷快速。 发硎新试:(新硎初试、新发于硎)比喻初次施展才能和本领。 飧饔不继:饔:早饭;飧:晚饭。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形容生活十分穷困 分居异爨:指兄弟分家过日子。 15. 16.C 17.C( A语序不当,“19日说,调查发现”; B关联词语使用不当;D缺少主语,且强加转折) 18. C 19. D 20. A 21.①是承继传统的一种必要方式②其气质风度是截然不同的③可以转变风气 22.审题指导: 蜗牛最后死了,但死并不可悲,所有人最后都要死的;问题是蜗牛最后死在了“草丛中”,它生前没有任何行动,这才是可悲之处。蜗牛没有行动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大目标自知做不了,便不做;二是小目标根本不屑做,最终什么也不做。究其根源,蜗牛的悲哀在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能正确定位自己。此则含蓄类材料告诉世人一个普遍道理,一切成功者都有这样的共性:有适宜自己的理想,有实现理想的坚定行动。反之,生活中的一切失败者,失意者,也常有这样的共性:不能正确自识自我,目标不切实际,懒于行动。 可以这样表述立意: (1) 目标要合适 (2) 不能好高骛远 (3) 清醒认识自我,努力实现自我 (4) 做好小事,就是大事 (5) 做永远比想重要 附【参考译文】附【参考译文】 先母名维贞,祖先是无锡县人,明末迁居江都县,同宗共七支,其中六支都绝了后代,因此家谱亡失。外祖父名鼐,是个不曾作官的儒生,外祖母姓张。外祖父当年在家中设私塾教学生,先母空暇时就在屏风后听课,因此私塾中所教的书都能背诵。外祖母早死,外祖父衰老虚弱,母亲尽心奉养,抚育两个弟弟有恩,家事料理得很有条理。 等到嫁给汪家,汪家本就贫穷。先父原是入赘的。伯父要卖掉住宅,祖宗神主没地方安置,先母说:“哪有做媳妇而不奉祀公婆的?”就请求外祖父拨另外的房间供奉。后来伯父、叔父几人,都来一起生活,先父体弱多病,无力谋生。先母生了两男两女,家中没有男仆婢女,喝的吃的穿的,都由先母一人供应,一个月里有大半日子不能安睡。 先君子过世,伯叔父们更贫困,日子久了就离开各自谋生去了。先母教几个女学生,同时帮人做鞋子维持生计,还希望保得住孩子们。碰上大饥荒,穷到一无所有无凭藉可活命。 迁移到北城,住的只有三席地方,左面没墙壁,用草席来遮蔽。白天叫姊姊看著家,先母带领我和妹妹,颓丧地到亲戚家乞讨,常整天吃不到一顿饭。回来就在地上铺著稻秆睡觉,冬天夜里冷得叫出声来,母子相拥,想不到能安全度过,等到看见早晨阳光,就高兴地有活下去的指望。到我中了秀才,到各处游学讲艺,稍能准备些鲜美食物奉养母亲,而母亲已得了各种疾病,缠绵岁年,竟然去世。唉,真是悲痛啊! 先母天性忠诚、质朴、慈爱、祥和,一生没有诳言妄语,对待晚辈有恩惠,多方照顾体念。当我小时,同族亲戚没有怜恤的。母亲九死一生,流离转徙,抚养孤儿,以至於成家立业。先母体质本来强健,一向不看病吃药。总计先母活了七十六岁,少时苦於操作劳累,中年饱受饥荒贫乏之苦,老年苦於疾病缠绵折磨。加上天伦的乖离,人事的不顺利,她的一生,很少有过一天的欢乐。说到她受的挫折和伤害,就是金石也可以被销毁,更何况血肉之躯呢?所以母亲虽是中等之寿去世,绝不能说她天赋的寿数就只有这些。唉!母亲生养我的恩情,初丧母亲的哀痛,本是人人一样的;家庭得以重新兴起,可是母亲却被累积的劳苦折磨死了,不相识的路人都会伤感,何况儿女呢?真是悲痛啊!先母在乾隆五十二年七月辛丑初一日逝世,合葬在先父墓里,她的哀子汪中泣血立此石碑,写此墓表,说: 唉!这是汪氏节母的坟墓。她经历千辛万苦抚育后嗣,希望后人保护这坟墓与树木。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试题答案 1.B 2.A 3.D 4.A 5.①用“灵芝”设喻,化平淡为生动,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 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升华为不可或缺的依存关系。②运用排比修辞,内容集中,增强 气势,感情表达强烈,增强语言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③世间万物皆可入药,丰富了 “中药”的含义,深化了文章的主旨。(答对两点给满分) 6. ①点明药名与传统文化的联系,表现“我”对中药的好奇心与亲近感,丰富文章内容。 ②引出下文对干草的介绍,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密、紧凑,过渡自然。 7. 8.(直:遇到、面对) 9. B 10.(1)白天常常叫姐姐看守房屋,先母带领我和妹妹,颓丧(疲困)地到亲戚故旧处乞讨,大抵(一般)整天得不到一顿饭食。(“傫”、“匄”、“率”、介词结构,各1分,句意1分) (2)说到她受的挫折和伤害,就是金石也可以被销毁,更何况对于血肉之躯(生命)呢?(“论”、“摧剥”、“销”、“血气”各1分,被动句式1分,句意1分) 11.①残败凄凉。(1分) ②夫差亡国的根本原因是他骄奢淫侈,无道,并非因为西施生得格外美丽,比六宫 后妃更能蛊惑夫差而导致亡国。亡国的罪魁祸首是帝王,后妃仅推波助澜而已。 而不应归罪西施。(2分) ③这首诗蕴含着诗人一个哲理性的见解:一个王朝的没落是诸种因素的合力使然,诗人否定了女祸亡国的观点。(2分) 12.①运用鲜明的对比手法(2分) ②昔日“香径”、“长洲”如今满眼“棘丛”, 吴王宫中当日穷奢极欲、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现在只化做一股凄惨的悲风在吹拂。(2分)(答虚实结合、比喻、借古讽今,只要言之合理,分析正确也可) 13.(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5)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6)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7)杨花落尽子规啼 14. A 兔起鹘落:打猎用的鹰一类的猛禽。兔子刚跳起来,鹘就飞扑下去。比喻作书画、写文章时下笔果断迅速。也形容动作敏捷快速。 发硎新试:(新硎初试、新发于硎)比喻初次施展才能和本领。 飧饔不继:饔:早饭;飧:晚饭。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形容生活十分穷困 分居异爨:指兄弟分家过日子。 15. 16.C 17.C( A语序不当,“19日说,调查发现”; B关联词语使用不当;D缺少主语,且强加转折) 18. C 19. D 20. A 21.①是承继传统的一种必要方式②其气质风度是截然不同的③可以转变风气 22.审题指导: 蜗牛最后死了,但死并不可悲,所有人最后都要死的;问题是蜗牛最后死在了“草丛中”,它生前没有任何行动,这才是可悲之处。蜗牛没有行动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大目标自知做不了,便不做;二是小目标根本不屑做,最终什么也不做。究其根源,蜗牛的悲哀在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能正确定位自己。此则含蓄类材料告诉世人一个普遍道理,一切成功者都有这样的共性:有适宜自己的理想,有实现理想的坚定行动。反之,生活中的一切失败者,失意者,也常有这样的共性:不能正确自识自我,目标不切实际,懒于行动。 可以这样表述立意: (1) 目标要合适 (2) 不能好高骛远 (3) 清醒认识自我,努力实现自我 (4) 做好小事,就是大事 (5) 做永远比想重要 附【参考译文】附【参考译文】 先母名维贞,祖先是无锡县人,明末迁居江都县,同宗共七支,其中六支都绝了后代,因此家谱亡失。外祖父名鼐,是个不曾作官的儒生,外祖母姓张。外祖父当年在家中设私塾教学生,先母空暇时就在屏风后听课,因此私塾中所教的书都能背诵。外祖母早死,外祖父衰老虚弱,母亲尽心奉养,抚育两个弟弟有恩,家事料理得很有条理。 等到嫁给汪家,汪家本就贫穷。先父原是入赘的。伯父要卖掉住宅,祖宗神主没地方安置,先母说:“哪有做媳妇而不奉祀公婆的?”就请求外祖父拨另外的房间供奉。后来伯父、叔父几人,都来一起生活,先父体弱多病,无力谋生。先母生了两男两女,家中没有男仆婢女,喝的吃的穿的,都由先母一人供应,一个月里有大半日子不能安睡。 先君子过世,伯叔父们更贫困,日子久了就离开各自谋生去了。先母教几个女学生,同时帮人做鞋子维持生计,还希望保得住孩子们。碰上大饥荒,穷到一无所有无凭藉可活命。 迁移到北城,住的只有三席地方,左面没墙壁,用草席来遮蔽。白天叫姊姊看著家,先母带领我和妹妹,颓丧地到亲戚家乞讨,常整天吃不到一顿饭。回来就在地上铺著稻秆睡觉,冬天夜里冷得叫出声来,母子相拥,想不到能安全度过,等到看见早晨阳光,就高兴地有活下去的指望。到我中了秀才,到各处游学讲艺,稍能准备些鲜美食物奉养母亲,而母亲已得了各种疾病,缠绵岁年,竟然去世。唉,真是悲痛啊! 先母天性忠诚、质朴、慈爱、祥和,一生没有诳言妄语,对待晚辈有恩惠,多方照顾体念。当我小时,同族亲戚没有怜恤的。母亲九死一生,流离转徙,抚养孤儿,以至於成家立业。先母体质本来强健,一向不看病吃药。总计先母活了七十六岁,少时苦於操作劳累,中年饱受饥荒贫乏之苦,老年苦於疾病缠绵折磨。加上天伦的乖离,人事的不顺利,她的一生,很少有过一天的欢乐。说到她受的挫折和伤害,就是金石也可以被销毁,更何况血肉之躯呢?所以母亲虽是中等之寿去世,绝不能说她天赋的寿数就只有这些。唉!母亲生养我的恩情,初丧母亲的哀痛,本是人人一样的;家庭得以重新兴起,可是母亲却被累积的劳苦折磨死了,不相识的路人都会伤感,何况儿女呢?真是悲痛啊!先母在乾隆五十二年七月辛丑初一日逝世,合葬在先父墓里,她的哀子汪中泣血立此石碑,写此墓表,说: 唉!这是汪氏节母的坟墓。她经历千辛万苦抚育后嗣,希望后人保护这坟墓与树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