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内蒙古通辽市2020届高三模拟(三)试题(解析版)
内蒙古通辽市2020届高三增分训练(三)文综历史试题 1.秦统一后,设置博士官,吸收各国士人参加政府,建立了博士制度。“博士,掌教弟子,国有疑事,掌承问对”(《续汉志》)。由此可知,该举措 A. 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 B. 旨在缓和与士人矛盾 C. 促进了太学教育发展 D. 有利于优化政治统治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博士主要职责是“承问对”,这可以使秦朝在政治统治上借鉴六国的经验和教训,从而起到优化政治统治的作用。故答案为D项。A项,中央集权体现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博士制度不涉及此方面内容,排除;B项,虽然吸收各国士人加入政府,有利于缓和与士人的矛盾,但这不是目的,而是客观作用,排除;C项,太学教育产生于汉代,秦朝还没有设太学,排除。 2.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这一记载可以用来研究 A. 古代官营手工业 B.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 C. 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D. 古代家庭结构的变迁 【答案】B 【解析】 根据“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可知,嘉兴的油坊雇佣劳动力生产,说明当时在这一行业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萌芽,B正确;这里的油坊是民营手工业,排除A;油坊雇佣劳动力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排除C;题干所述现象是民营手工业生产领域的变化,不属于家庭结构的变迁,排除D。 3.明清学术表现出一种宽广的文化视野。如史地学,以往只是王朝政治史中一个很小的附类,在此时独立的史地类著作开始大量出现,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和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即为其优秀代表。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实学思潮的发展 B. 阳明心学的推动 C. 加强专制的需要 D. 西学东渐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以二顾为代表的史地著作大量出现,是经世致用思想推动和实学思潮发展的重要成果,A项正确;阳明心学是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其强调性心修养而不是游历,大量史地著作的问题,对于加强皇权专制并无多大裨益,而明清时期以传教士为主的西学东渐对于史地著作的影响非常有限,BCD三项错误。 4.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十世纪),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可以说明 A. 唐代战争时使用突火枪 B. 唐末军事上已使用火药 C. 火药促进了地理大发现 D. 唐代火药已经传入欧洲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唐哀帝时(十世纪)……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在用文献证明唐朝末年火药已经开始应用在了军事上,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突火枪的相关特征描述,不是火药在欧洲的应用,也与新航路的开辟无关,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5.近期,交大某教授称在这段“充实而魔幻” 期间完成两篇关于鼠疫史的论文,对日军散布鼠疫杆菌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引发争议并重新引起人们对细菌战的关注。27万人,这是部分学者认为死于一场侵略军实施细菌战的中国民众数量,浙江是此次遭受细菌战毒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在侵略军的代号为“十八秋鲁西作战”中,中国军民42.75万人在战火和人为制造的疫情中丧生。这些严重违背国际公约的行径发生时间大致在 A. 1894年——1895年 B. 1900年——1901年 C. 1931年——1937年 D. 1938年——1945年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在侵华战争时期实行了细菌战,入侵浙江地区是在1937年,因此浙江民众遭受细菌战毒害的大致时间是1938年——1945年,D项正确;1894年——1895年是甲午战争时期,这时期并未进行细菌战,A项错误;1900年——1901年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战争主要在北方,并且没有进行细菌战,B项错误;1931年——1937年主要处于局部抗战时期,主要侵华地点在北方,C项错误。 6.学者贺麟认为,新文化运动并没有打倒孔孟的真精神及真学术,反而因其洗刷扫除之功而使孔孟程朱的真面目显露出来,推进了五四运动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A. 肯定西方思想的优越性 B. 带有急功近利的主观性 C. 有助于重估儒学的价值 D. 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答案】C 【解析】 根据这位学者的观点,新文化运动有“洗刷扫除之功”,将儒学重视社会责任和家国天下的特点展示在世人面前,“推进了五四运动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有助于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对儒学价值的再认识,C项正确;材料讨论的是新文化前后知识分子对儒学态度的变化,与西方思想的优越与否无关,也不是在指责新文化运动的急功近利,材料分析的是传统文化因新文化运动“现代化”,无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问题,ABD三项错误。 7.1993年底,“绝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和经营均已放开,原来的粮食定量配给转变为市场供应,城市居民的粮票粮本全部取消。……市场价格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由1991年前的50.3%上升到93.8%,从而确立了市场价格在价格体系中的主体地位。”这从本质上体现了 A.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稳步推进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C. 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增加 D.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中“价格和经营均已放开,原来的粮食定量配给转变为市场供应”“市场价格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由1991年前的50.3%上升到93.8%,从而确立了市场价格在价格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分析数据可得出:市场在价格中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看不出计划经济,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与材料中的时间“1993年底”不符,排除;C项,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增加只是材料表面现象,不是本质特征,排除。 8.一五计划关于普通教育方面的指标是:发展重点中学,特别是高中。1957年在校高中学生将比1952年增长180%;在校初中学生将增长78.6%。这一指标的完成 A. 改变了建设人才紧缺的现状 B. 提供了充足的工业化劳动力 C. 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D. 落实了“科教兴国”战略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受教育学生的数量大幅度增加,这样有利于改变建设人才紧缺的现状,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故A项正确。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缺乏人才,而不是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国民教育体系的信息,无法推断出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C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199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点睛】抓住材料时间“一五计划”、紧扣材料信息“1957年在校高中学生将比1952年增长180%;在校初中学生将增长78.6%”,结合经济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正确答案。 9.“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教条开始怀疑的缘由主要有两大发现:一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一下子就发生了信仰危机。”材料阐述了 A. 启蒙运动原因 B. 文艺复兴运动的原因 C. 宗教改革的原因 D.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答案】A 【解析】 根据关键信息“对基督教神学教条开始怀疑”、“《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的原因和新航路开辟得原因不符合题干所描述的时代特征(即新航路开辟之后),排除BD;宗教改革,主张信奉的经典仍然是《圣经》,而材料对《圣经》持“否定怀疑”态度,排除C;根据材料,由于新航路的开辟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引发了信仰危机,继而引发了启蒙运动,宣扬理性,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对基督教神学教条开始怀疑”、“《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联系所学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分析解答。 10. 德意志帝国的中产阶级认为,“为了在这个社会中维护和巩固内部和平,无偏见地解决由于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所引起的暴力问题,一个强大的、超越社会对立之上的王权对我们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这表明当时德国 A. 君主政体得到各阶层拥护 B. 资产阶级放弃了民主诉求 C 王权中立消除了阶级冲突 D. 威权统治有其时代合理性 【答案】D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为了巩固内部和平,“一个强大的、超越社会对立之上的王权对我们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这说明了威权统治有合理性,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产阶级的认识,不能得出君主政体得到各阶层拥护,该表述过于绝对;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资产阶级放弃了民主诉求;C选项错误,阶级冲突不能完全被消除,该表述过于绝对。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1.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反对十月革命。他认为“如果一国的资本主义尚未达到阻碍本国生产力发展的那个高级阶段,那么号召城乡工人和最贫苦的农民推翻资本主义就是荒谬的”。他强调,俄国作为资本主义发育滞后的封建专制国家,这个社会还没有磨出烤制社会主义面包的面粉。该观点 A. 意在说明俄国的生产力水平非常落后 B. 没有全面分析俄国国情与历史复杂性 C. 认识到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偶然性 D. 说明俄国是资本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答案】B 【解析】 俄国当时是帝国主义国家,相对于西欧,属于比较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排除A;材料反对十月革命,认为十月革命在俄国不具备相应的条件,故排除CD;普列汉诺夫没有认识到俄国当时是资本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各种矛盾尖锐,而俄国无产阶级觉悟高,有先进的革命政党和科学指导思想,故选B。 12.1961年,肯尼迪就任总统后,提出了“新边疆”的口号,推行包括减税、增加失业津贴等一系列社会经济改革方案。结果年收入100万美元的富人,收入增加134%。年收入4 000美元的工人,收入增加5.6%,通货膨胀和失业率有所下降。这一措施旨在 A. 清除社会中的贫富差距 B. 实践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C. 促进经济繁荣争霸全球 D. 应对经济“滞胀”的问题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年收入100万美元的富人,收入增加134%。年收入4 000美元的工人,收入增加5.6%,通货膨胀和失业率有所下降”等信息可知,肯尼迪“新边疆”的口号是为促进美国经济繁荣而提出的,美国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率都有所下降,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以争霸全球,C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富人的收入增加远远高于普通工人的收入增长水平,并没有清除社会贫富差距,A项错误;国家干预政策早在罗斯福新政时期得到了实施,B项错误;经济“滞胀”的问题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初,与材料时间不符,D项错误。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除西周礼制影响外,汉代朝野格外践行“长幼有序、事亲至孝、敬老崇文”的理念。汉朝规定:60岁以上者,免除赋税;70岁以上的老人“虽有罪,不加刑焉”。《唐律》规定“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南北朝的“孤独园”到了宋代发展出多种官办养老机构。明洪武十三年下诏:“文武官年六十者听致仕(告老还乡),给以全俸诰敕。”六十岁退休遂成官场惯例。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同时,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保险局…… ——美《社会保险法》(1935年8月) 材料三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 ——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 (1)根据材料一,简要指出我国汉代至明朝养老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罗斯福时期与里根时代美国社会保障方面的主要差异。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社会保障体系的影响。 【答案】 (1)特点:受宗法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汉朝从经济和法律方面优待老人;唐朝以法律明确养老义务;南北朝到宋代政府承担一定的养老职责;明代制定官员60岁退休的政策。 (2)差异:罗斯福主张社会保障的基金完全来自国家财政收入,里根主张由政府、企业主和雇工共同承担。 评价:低收入阶层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导致政府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会带来“福利腐败”问题。(每点,要求答案包含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评价) 【解析】 (1)特点: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回答。由材料一中的“西周礼制影响”“长幼有序、事亲至孝、敬老崇文”可得出受宗法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60岁以上者,免除赋税”“虽有罪,不加刑焉”可以得出汉朝从经济和法律方面优待老人;由“《唐律》规定‘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可以得出唐朝以法律明确养老义务;由“南北朝的“孤独园”到了宋代发展出多种官办养老机构”得出南北朝到宋代政府承担一定的养老职责;由“文武官年六十者听致仕(告老还乡),给以全俸诰敕”可以得出明代制定官员60岁退休的政策。 (2)差异:题目要去“根据材料二、三”回答,阅读两则材料可知,两者在社会保障金方面存在差异。罗斯福:由材料二中的“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可知社会保障的基金完全来自国家财政收入。 里根:由材料三中的“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可以得出由政府、企业主和雇工共同承担。 评价:题目要求“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价,社会保障制度的评价需要一分为二来辩证分析。积极:从材料一、二等可以看出低收入阶层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根据所学知识还可以得出扩大了社会消费,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消极:由材料二、三比较可以得出,社会保障制度导致政府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结合所学还可以得出会带来“福利腐败”问题。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 时间 政策 内涵 西周 井田制 由氏族社会土地公有制演变而来,公田由村社成员共同耕种,收获归国家,私田的使用权归村社成员。 北魏 均田制 将国家土地分给无地少地农民使用,确保国家财政收入。 宋代 “不抑兼并” 法律保障土地自由买卖,鼓励民众垦荒作为私产。 明代 鱼鳞图册 州县详细记录土地面积、土质、田主、税则高低。 20世纪初 “平均地权” 核定地价,将来地价上涨,现价归地主,上涨部分归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农业合作化 以合作社将分散的小农组织起来,土地归合作社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土地公有的前提下,将经营权分给农民个体使用,允许农民有一定的分配自主权。 ——根据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等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关联信息,就它们的内在关系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1 论题:防范严重贫富分化是近现代土地政策的重要特征。 论述: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思想,是为避免出现在西方日益明显化的贫富分化现象,他主张在保留地主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由国家参与土地收益的分配,从而避免社会革命。新中国的土地改革,实质上培育了大批的小农,但由于农民阶级的特性,中国很快再次出现土地兼并,进而造成贫富分化。1953年起,中国以合作社的形式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土地转变为集体所有,消除了土地兼并的前提,从而有利于贫富分化问题的解决。 综上,在中国这样的农业与人口大国,土地政策需要考量现实经济状况和民众需求,避免导致严重的贫富分化,这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要求,也符合社会治理发展的潮流。 示例2 论题:古代“抑制兼并”与“不抑兼并”的土地制度均是特定的历史条件的产物。 论述:北魏时期,由于长期战乱,大批土地荒芜,同时由于豪强控制、隐匿了大量人口,政府的财政收入受到严重限制。北魏颁布“均田令”,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使用,要求他们为国家提供赋役。到了宋代,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市场观念相对较为普及,而宋代人地矛盾又比较突出,前代的均田制早已瓦解,再加上宋代统治者对官僚士大夫较为温和,在这一时期不可能恢复“均田令”之类的限制土地交易的措施。于是宋代统治者顺应本时期的“国情”,提出“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综上,“抑制兼并”或“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都是与特定时期的国情相吻合的,政府政策不能抱残守缺,必须与时俱进,同时必须从社会治理的实效性来评价政策,而不是对它进行简单的道德判断。 【解析】 紧扣设问中“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关联信息,就它们的内在关系拟定一个论题”。首先提取两条关联的信息。作为此题来讲,从表头“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并结合表格中“不抑兼并”,很容易选取“抑制兼并”与“不抑兼并”这组相关联的信息。其次,拟定论题。根据表格中文字会发现,中国古代有的时期“抑制兼并”,有的时期“不抑兼并”,概括得出论题:中国古代“抑制兼并”与“不抑兼并”的土地制度是由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的。第三进行论述。要结合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抑制兼并”或“不抑兼并”的具体史实进行,做到有理、有据,史论结合,语言简练而学科化,避免长篇大论和大白话。最后进行总结、升华,主要强调“抑制兼并”与“不抑兼并”是时代的产物,政府的土地政策要根据国情来进行不断的调节,不可固守传统,要与时俱进。 15.材料 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益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及其演变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原因。 【答案】(1)功能:征发民力;控制人民(或维护地方治安);征收赋税、徭役;统计人丁。 特点: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户籍对人身的控制由紧到松(或答户籍制度下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与土地和赋税制度逐渐分离;传统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 (2)原因: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统治者的改革;农民的反抗斗争;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和租佃关系的演变;财政危机;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 【解析】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为本题主要考查点。 (1)根据材料信息“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可以总结出第一小问答案。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信息“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可以总结出答案。 (2)根据材料信息商朝到明清户籍制度的演变和材料信息“唐安史之乱后……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可以总结出本题答案。 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从其功能、演变的特点和原因等方面考查了对古代户籍制度的认识。本题难点在于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考试时考生需要平心静气,细致分析,对考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注重对材料解析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请此输入详解! 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苏联趁美国陷入越南战争之机,向埃及提供资金和军事物資,还向叙利亚、伊位克派遣了军事顾问。美国则向以色列运交了新式坦克和飞机,从空军现役部队中抽调1000名所谓“志愿人员“充实以色列空军。美国总统约翰逊和以色列人都承认,“六·五”战争的计划早在美国国防部制定好了。1967年5月26日,美国将以色列捏造的埃及将发动进攻的假情报转告苏联。苏联闻讯十分惊慌,劝告纳赛尔不要“先开第一枪”。埃及则在苏联的奉劝中陷入了麻痹。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向埃及、叙利亚、约旦等阿拉伯国家发动了突然袭击,占领西奈半岛、戈兰高地和约旦河西岸的全部土地,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苏联在整个战争中袖手旁观,美国直接支援了以色列的行动。6月6日,美苏代表联合炮制出一项要阿以双方立即停火的决议草案,当晚安理会通过。8日,以色列宣布接受停火。在苏联的诱迫下,埃及和叙利亚也接受了停火。 ——摘自孙吴《历次中东战争与大国关系述评》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60年代美苏冷战的特点。 (2)据材料概括美国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的作用。 【答案】【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推行代理人战争;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交替;争夺与妥协相结合;战略优势在美方。 (2)提供军事援助;制定战争计划;操纵战争进程。 【解析】 (1)从材料来看,美苏争霸中将越南、叙利亚和伊拉克卷入,体现出推行代理人战争;从战争的形势来看,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交替进行;从双方的态度来看,争夺与妥协相结合;从实力对比的角度来看,战略优势在美方。 (2)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扮演的角色是一种霸主形象,美国直接支援了以色列的行动,提供军事援助并制定战争计划,完整的操纵战争进程,这是一种争霸的表现,体现出其进攻的态势。 17.材料 永乐十五年(1417)十二月,郑和奉命护送前来朝贡的各国使者回国,并携有赠送各国国君的礼品,作第五次远航。这时的明朝,威震海外,它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发展起来,互市通商者,络绎不绝。明朝赠予和交换物品大多为丝绸、珠宝、瓷器等,换回大量的琥珀、珊瑚、珍珠、玛瑙、药材等,多数是供朝廷享用的奢侈品。十七年(1419)七月前来朝贡者中,有诸国的王子、王叔或王弟,所献礼品也为各国珍奇异兽,如狮子、金钱豹、大西马、麒麟、长角马哈兽、千里骆驼、驼鸡、麇里羔兽等等。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 【答案】(1)具有宣扬国威的目的性;维护朝贡贸易;规模大,航程远。 (2)中国和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促进中国和海外各国的友好交往;大规模的航海耗费了国力。 【解析】 (1)根据材料“郑和奉命护送前来朝贡的各国使者回国,并携有赠送各国国君的礼品”可知,体现了郑和下西洋维护朝贡贸易的特点;根据材料“有诸国的王子、王叔或王弟,所献礼品也为各国珍奇异兽,如狮子、金钱豹”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郑和下西洋的持续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达到范围广;结合所学可知,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位宣扬国威。 (2)根据材料“郑和奉命护送前来朝贡的各国使者回国,并携有赠送各国国君的礼品”结合所学可知,郑和下西洋与很多国家进行沟通交流,宣扬了明朝的威望,使明王朝在东南亚全面建立起华夷政治体系,也是中国和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促进了中国和海外各国的友好交往,同时向外国传递了中华文明,有利于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但郑和下西洋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浪费了国家的大量资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