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辽宁省营口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辽宁省营口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辽宁省协作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命题人: ‎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8分)‎ ‎1.卫国为殷商故地,周初分封卫国时,周公命始封君康叔对卫地的周人犯酗酒罪即“予其杀”,而对殷商遗民,则“毋庸杀之,姑惟教之”。据此可知,周初(  )‎ A.形成德主刑辅的治国理念                    B.对殷商遗民实施怀柔政策 C.采用儒法并施的治理策略                    D.承袭殷商的地方治理模式 ‎2.著史书记载,西周宣王即位以后,改变了“公田”和“私田”之分,逐渐实行了“履亩而税”,即“按民不肯尽力于公田,故履践案行,择其善亩谷最好者税取之”。由此推断,西周晚期(  )‎ A.君主专制已进一步强化                        B.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革 C.宗法分封制度逐渐瓦解                        D.土地国有制度有所动摇 ‎3.著战国时代实行任命制和俸禄制,文学、游谈、军功、游侠成为官吏选拔的四大途径,君主对任命官吏亦多酬以禄米或赐以金银。各国还形成了对官僚监督、考核与赏罚的年终考绩办法——“上计”。这些史实可以说明当时(  )‎ A.世族世官制的形成                                B.中央集权制的加强 C.监察制度的理性化                                D.政治设计的制度化 ‎4.韩非子认为:“赏罚者,邦之利器也,在君则制臣,在臣则胜君”。这一主张(  )‎ A.说明了君臣矛盾的激化                        B.体现了严刑峻法的思想 C.反映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D.迎合了专制集权的需要 ‎5.秦朝郡治的分布按现今省区计,北方省区共34地,南方省区共13地。汉平帝时各郡国治所分布按今省区计,北方省区共71地,南方省区共26地。这表明当时(  )‎ A.北方经济发展程度更高                        B.北方郡国并行制的实行 C.南方经济开发更早                                D.南方交通设施完善 ‎6.“云梦秦简”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文字)其中,《为吏之道》说:“以此为人君则鬼(读为怀,和柔的意思),为人臣则忠;为人父则茲(慈),为人子则孝……君鬼臣忠,父茲(慈)子孝,政之本(也)”材料可以证明秦朝(  )‎ A.“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B.并没有完全排斥儒家思想 C.官吏注重修身养性                                D.主要是竹简与毛笔书写文字 ‎7.汉朝时期,国家建立了以察举为主的选官制度,由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曹魏时,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这种变化(  )‎ A.加强了中央权力                                    B.保障了公平公正 C.迎合了豪强地主                                    D.催生了门阀士族 ‎8.“王天下” 是儒家对王朝兴替的解释和概括。从早期经典到先秦儒家再到西汉诸儒,“王天下”的解释经历了从“天命”到“人事”再回归“天命”的历程。这一历程体现了儒家(  )‎ A.正统地位不断加强                                B.哲学体系日益完整 C.神学色彩逐渐浓厚                                D.因时而变创新突破 ‎9.下表为《史记》和《汉书》中一些文章对当时社会的一些记述。据此可知西汉时期(  ) ‎ 出处 ‎ 记述 ‎ ‎《论贵粟疏》 ‎ ‎……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 ‎《贡禹传》 ‎ 臣禹……有田百三十亩,陛下过意征臣,臣卖田百亩,以供车马 ‎ ‎《司马相如列传》 ‎ 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 ‎《张禹传》 ‎ 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顷,皆泾渭溉灌,极膏腴上贾 ‎ A.大地主势力日益强大                            B.商品经济十分发达 C.土地私有权更加巩固                            D.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10.汉末以来许多世族聚族而居,形成“坞堡”。南北朝时北方农民为维持生计大量依附于“坞堡”中,仅关中就有“坞堡”三千多个,这种耕战兼备的生产模式被史家称作“坞壁经济”。南北朝“坞壁经济”的出现(  )‎ A.导致了农耕经济的衰落                        B.遏制了士族门阀政治的发展 C.不利于大一统局面形成                        D.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 ‎11.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在建立国家政权后,纷纷秉承传统的“华夷同族”观念,主动将本族先世祖源“续接”于以黄帝为首的中华圣王之后。这种行为客观上(  )‎ A.消除了民族文化的差异                        B.促进了对华夏文明的认同 C.加速了儒家思想的传播                        D.解释了政权建立的合法性 ‎12.武则天以皇帝的名义把《氏族志》改为《姓氏录》,规定凡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可入谱,只以官位定尊卑。同时,增加“殿试”,把初唐每年4—7个进士的录取名额增至20人,然后让这些人去巡视各地,并负责选拔推荐人才。这些做法的相同目的是(  )‎ A.打击门阀贵族,加强皇权统治            B.削弱李氏家族,抬高武姓势力 C.提高官员地位,弱化宗法观念            D.扩大科举范围,笼络天下英才 ‎13.唐中期以来,手工业领域出现了产权结构明晰化的趋势,如铜铁业没有广泛实施官营,各地铁矿在一定条件下听任百姓开采,设盐铁使收税。在其他手工业领域中,这种情况同样存在。这有助于(  )‎ A.经济效益的提升                                    B.社会经济近代化的演进 C.经济体制的转型                                    D.手工业官营制度的改革 ‎14.下图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多宝塔碑(部分)》,对该作品艺术风格的描述最为恰当的是(  ) ‎ A.阆风游云千万朵,惊龙蹴踏飞欲堕 B.劲健而不失飘逸,舒展而不失沉稳 C.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 D.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15.唐德宗曾颁发赦书,规定“王公百官,既处荣班,宜知廉慎。如闻坊市之内置邸铺贩鬻,与人争利,并宜禁断。仍委御史台及京兆尹纠察。”据此可知,当时(  )‎ A.坊内存在商业活动                                B.政府垄断商业贸易 C.富商大贾势力削弱                                D.市民阶层受到打压 ‎16.枢密使一职在五代被武臣所掌握,为适应连年战争的局面,枢密使把军政大权握于一已之手以便宜从事,职掌范围达到极限;但到了宋代,枢密使制又发生了变化,其任职者由武将渐转为文官,职权范围逐步缩小。材料反映了宋代君主(  )‎ A.防止武将专权                                        B.重视分宰相之权 C.强调监察地方                                        D.掌握国家经济命脉 ‎17.宋高宗时,叶梦得上奏随,“朝廷见收买木棉、虔布万数不少”;南宋后期的谢维新说:“今世俗所谓布者,乃用木棉或细葛、麻苎、花卉等物为之。”此后,我国中原地区衣被原料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材料表明在南宋时期(  )‎ A.中原地区是棉花主产区域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棉花已经取代丝麻成为衣被原料        D.衣被原料的种植结构逐渐发生变化 ‎18.从汉朝到唐朝,土地兼并被视为国之大害,千方百计加以抑制。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但农作物产量倍增,工商业盛况空前,市民阶层壮大。这说明(  )‎ A.土地兼并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B.租佃经营方式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 C.不抑兼并政策导致了贫富分化严重    D.放任土地兼并会导致政府税源锐减 ‎19.法国学者、国际宋史研究开创者埃狄纳·巴拉兹明确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到宋代已发育成熟;而近代中国的新因素,到宋代已显著呈现。”日本学者内藤湖南认为“唐代是中国中世纪的结束,宋代则是中国近代的开始。”下列宋代社会发展的史实与这一观点无关的是(  )‎ A.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瓷器大量出口并广受赞誉 C.城市从封闭的结构走向开放                D.土地私有制得到进一步发展 ‎20.北宋理学家孙复(992—1057年)在研究《春秋》时,把其中的“尊王攘夷”之说凸显出来,并且更突出地强调“尊王”。这可以用来说明理学(  )‎ A.具有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                    B.曲解传统典籍 C.已经成为正统的官方哲学                    D.倡导复古思想 ‎21.吕思勉说:“在商业兴起,广大的分工合作日日在扩充,每一个地方自给自足的规模,业已破坏净尽,含有自给自足性质的大家族,亦不复存在之时,宋儒还要根据这一个时代的道德、伦理和政治制度,略加修改,制成一种方案,而强人以实行,岂非削足适屦?”作者是在强调(  )‎ A.理学不适应经济发展                            B.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 C.自然经济已不复存在                            D.理学不能满足统治需要 ‎22.元朝政府在各港口设置市舶司,并出资设立“官本船”。其做法是由官府建造海船,发给本钱,“选人入番贸易诸货”,赢利朝廷得七成,商人得三成。此举(  )‎ A.禁止了民间贸易的发展                        B.催生了新的经济因素 C.开启了“海禁”政策之先河                D.促进了中外经济交流 ‎23.2017年4月1日,中央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其“副首都”的城市定位使京津冀一体化取得重大进展。追溯历史,元明清三代都对京津冀实行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元代河北为腹里之地,明清此地区为北直隶辖地,承担了首都的部分政治和社会管理职能。该历史现象表明(  )‎ A.历史发展具有区域差异                        B.城市发展受制于行政因素 C.地方行政区划一脉相承                        D.地理环境决定城市的发展 ‎24.宋元之际的讲史话本《大宋宣和遗事》是《水浒传》的一个早期故事底本,后来被说书艺人不断阐发,就形成了小说。《三国演义》实际上也是《三国志》里的故事被市井艺人不断演化,内容越来越丰富的。这主要说明当时(  )‎ A.文学重心出现下移趋势                        B.工商市民阶层兴起 C.文学呈现全面繁荣景象                        D.通俗文化成为主导 二、材料阅读(3题,共52分)‎ ‎25.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成为当下中国的国家战略和外交战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5分)‎ 材料一 “丝绸之路”始通于西汉张骞“凿空”、在西域设置行政管理机构之时。当时的道路由东而西:自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经这条路运往西方的商品有蚕丝、丝织品、铁器等,从西方输进中国的商品有良马、葡萄、石榴等。汉代丝绸之路引发了各国互相接触的强烈愿望。 ‎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卷2》 ‎ 材料二 唐朝丝绸之路畅通,“伊吾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的局面形成后,丝绸大量输往许多国家,外来物品也纷纷涌入。丝绸是唐朝赋税的重要来源,也是政治外交的主要礼物,唐初赠帛与彩缎予突厥,稳定边疆形势。“秦汉以来,唐马最盛”,“绢马贸易”满足了西域各国渴望得到的丝绸,西域骏马也极大地改善了唐朝的军队装备,成为中西交通的重要工具。外来物品如金银带把杯、彩釉玻璃等器皿传入中原,激发了唐朝工匠的仿制兴趣和创新热情,工艺技术的模仿和审美情趣的启示,最终使唐代手工业品的制作风格发生了改变。 ‎ 商贸活动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西域音乐、舞蹈、绘画,给传统文化注入清新的气息,以外来乐舞为参照,中国古代“功成作乐”‎ 的礼仪制度进行了更新改造。敦煌壁画描绘出只交纳商税、不承担政府义务、定居唐朝境内创业的外国商旅,莫高窟珍藏的大量佛门经文,以及融合西方艺术创造出崭新东方美的造像,将人类共同的美、共同的人性经过潜移默化的整合后以艺术形式再现出来。在不同文明的碰撞过程中,唐朝文化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和发展,并汇集为开创新时代的动力,最终形成了以唐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文化圈。 ‎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卷3》 ‎ ‎(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汉、唐丝绸之路的变化。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唐朝丝绸之路对中外文明发展的影响。(15分) ‎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唐丝绸之路绵延不衰的原因。(1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中国古代的部分历史现象 ‎ 社会人群 ‎ 政治现象 ‎ 经济现象 ‎ 文化现象 ‎ 皇帝、诸侯、贵族、官吏、农民、流民、工匠、地主、士人、商人、士兵、豪强、市民、宦官、外戚、将领、僧侣、民族 ‎ 统一、分裂、集权、专制、盛世、乱世、争霸、叛乱、戍边、安内、变法、起义、改朝、暴政、篡权 ‎ 集体农耕、土地私有、小农经济、田庄经济、土地兼并、限田均田、对外贸易、手工生产、雇佣劳动、区域贸易、城市经济、徭役赋税、海禁闭关、人口迁移、重农抑商 ‎ 百家争鸣、思想统一、民本思想、仁政思想、天人感应、理学、心学、文化传播、文化交流、三教合流、唐诗宋词 ‎ ‎——据《中国大通史》概括整理 ‎ 请在任意三类历史现象中选取相互关联的现象,据此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具体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关联史事)(12分)‎ ‎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分)‎ 材料 ‎ 西晋灭亡后,中原地区陷入战乱,大量流民随东晋政权的建立而南迁,流移过程中多数依附于一个较有威望的大官僚。南渡的士族不愿失去高贵门第,庶民也担心在当地入户籍后要承担税役。东晋初设置了地方流亡政府——侨州郡县,仿照中原地区州名,设置了徐、兖、豫、幽、冀、青、并、司等侨州郡县。起初只是没有实际地盘安置流民的临时所住,后逐渐有了实土。侨州郡县建立后,东晋政府逐渐开始将南渡侨民入籍编户,但赋徭要比南方原住民要低。通过“侨州郡县”的实施,使大量中原流民和士族逐渐安顿下来,为了安定人心,东晋政权以此为基础,颁布了一系列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有效促进了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 ‎——据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等 ‎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晋初年侨州郡县改革的目的及背景。(9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晋初年侨州郡县改革的积极作用。(6分)‎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周公命康叔对卫地的周人犯酗酒罪即“予其杀”,而对殷商遗民,则“毋庸杀之,姑惟教之”,这说明周初对殷商遗民实施了怀柔政策,以巩固统治,故选B项;材料信息的主旨不是强调德主刑辅的治国理念,排除A项;周初还没有儒法思想,排除C项;材料强调周初对殷商遗民实施怀柔政策,不涉及承袭殷商的地方治理模式,排除D项。‎ ‎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改变了‘公田’和‘私田’之分,逐渐实行了‘履亩而税’”可知,周宣王采用了按亩征收税的措施,改变了井田制之下贡赋征收方式,有利于土地私有制的形成,从而冲击了井田制(土地国有制),故选D项;结合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西周没有实现权力集中,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标志生产力的飞跃,促使封建土地私有制、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发展,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周宣王改变了传统的贡赋征收方式,不涉及宗法分封制度,排除C项。‎ ‎3.【答案】D 【解析】材料“实行任命制和俸禄制……各国还形成了对官僚监督、考核与赏罚的年终考绩办法”说明春秋时期政治出现制度化趋向,故选 D项;世族世官制在夏商周已经形成不是战国,排除A项;材料涉及选官和考核是政府与官吏的关系不是中央与地方,排除B项;材料只是反映形成考核制度不是考核的效果因此无法说明理性化,排除C项。‎ ‎4.【答案】D 【解析】题干中“赏罚者,邦之利器也。”说明韩非子比较看重君主赏罚的权力,如果赏罚权在君主手中,就能够控御臣下,如果赏罚权在臣下手中,君主的权威会大大削弱,据此可知,韩非子主张君主应该专制和集权,故选D项;题干中韩非子的原文着重在于论述赏罚权力归属的重要性,而不是说君臣之间矛盾的激化,排除A项;题干着重论述韩非子所重视的权力归属问题,没有涉及其刑法的思想,排除B项;题干中仅是述及了韩非子一个人的思想主张,没有涉及其他人,就不能推断为“百家争鸣”局面,排除C项。‎ ‎5.【答案】A 【解析】秦汉两代,北方省区数量都远远高于南方,另据所学北方地区是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中心,可知这与北方地区开发时间早、开发程度高等因素密切相关,故选A项;郡国并行制只存在于西汉初年,排除B项;南方经济开发晚于北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秦汉时期南方交通设施有所发展,但仍滞后于北方,排除D项。‎ ‎6.【答案】B 【解析】材料关键信息“忠”“孝”‎ 体现出儒家的思想主张,A项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与材料主旨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竹简内容反映出秦朝为吏之道仍然强调儒家的伦理关系,并没有完全排斥儒家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忠”“孝”处理的是人际关系,而非个人的修身养性,故C项错误;材料只能推断出用竹简书写文字,与毛笔书写无关,故D项错误。‎ ‎7.【答案】A 【解析】材料“汉朝时期……由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曹魏时,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说明中央对选官的控制加强,故选A项;据所学,曹魏九品中正制的标准是门第,不能体现公平,排除B项;材料“中央委任中正官”说明是中央集权不是迎合豪强,排除C项;据所学,察举制带来了门阀士族不是九品中正制,排除D项。‎ ‎8.【答案】D 【解析】据材料从早期经典到先秦儒家再到西汉诸儒,“王天下”的解释经历了从“天命”到“人事”再回归“天命”的历程。这一历程体现了儒家因时而变创新突破,故选D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确立儒学正统地位,排除A项;宋明理学是儒家哲学化的表现,排除B项;儒家主张积极入世,与神学无关,排除C项。‎ ‎9.【答案】C 【解析】材料中四篇文章分别提到“卖田宅”“卖田”“买田宅”“买田”,可知西汉时期土地买卖现象盛行,而土地买卖是建立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之上的,其盛行反映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说明土地私有权更加巩固,故选C项;材料并未提及大地主的状况,无法看出其势力是否日益强大,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土地买卖的信息,并未提及商品贸易,无法反映商品经济的发达,且西汉时期商品经济并非十分发达,排除B项;土地兼并指的是土地日益集中到少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农民则日益丧失土地,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10.【答案】C 【解析】“坞壁经济”可以“耕战兼备”,相当于独立于中央集权的封建割据,不利于大一统,故选C项;材料可知“坞堡”是“南北朝时北方农民为维持生计”的选择,次经济形势是内部相对稳定,利于农耕经济发展,需注意此选项中是“农耕经济”而非“小农经济”,排除A项;大量农民依附其中会壮大士族门阀的经济力量,推动士族门阀政治发展,排除B项;材料中说北方农民依附于“坞堡”中,未提及南移趋向,排除D项。‎ ‎11.【答案】B 【解析】“华夷同族”观念认为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拥有共同的祖先,据材料“秉承传统的‘华夷同族’观念”可知促进了对华夏文明的认同,故选B项;“消除”说法绝对,排除A项;材料“华夷同族”观念不等同于儒家思想,排除C项;政权建立的合法性不会因为“华夷同族”观念而改变,排除D项。‎ ‎1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大意可知武则天把《氏族志》改为《姓氏录》,扩大入谱官员的范围,提高下层地主社会地位;增加进士录取名额,并让新晋进士进一步推荐人才,从而扩大了下层地主规模。培植新兴地主阶级,改变王朝的权力构成就是为了打击门阀氏族势力,加强皇权,故选A项;武则天将《氏族志》改为《姓氏录》,规定以官位尊卑定等级,培植新兴地主阶级,削弱了所有的门阀世族而不针对具体姓氏,排除B项;提高官员地位,弱化宗法观念,是打击门阀贵族,加强皇权统治的措施,不是目的,排除C项;选项表述未能包含提高新兴地主社会地位,以偏概全,排除D项。‎ ‎13.【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唐朝手工业领域出现允许百姓私人发展铜铁业,可知有利于调动民间资金和力量发展铜铁业,促进经济发展,从而为国家提供更好的经济效益,故选A项;经济近代化是指以雇佣关系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唐朝时期没有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了唐朝在手工业领域出现了产权结构明晰化的趋势,没有体现整个经济领域的变革,不能得出经济体制的转型,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在铜铁业允许私人经营的现象,没有体现国家控制的官营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故不能得出手工业官营制度的改革,排除D项。‎ ‎14.【答案】C 【解析】作为楷书颜体具有“气势恢宏,骨力遒劲”的特点,故选C项;“千万朵……飞欲堕”体现草书特点,排除A项; “劲健……舒展”是隶书的特点,排除B项;“轻云、流风”体现行书的特点,排除D项。‎ ‎15.【答案】A 【解析】材料“如闻坊市之内置邸铺贩鬻”,说明当时坊内存在商业活动,故选A项;材料强调“仍委御史台及京兆尹纠察”,规范市场交易,没有体现出政府垄断商业贸易,排除B项;材料的规定意在规范市场交易,并非削弱富商大贾势力,排除C项;材料的规定意在规范市场交易,并非打压市民阶层,排除D项。‎ ‎16.【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枢密使由五代被武臣被掌握,且职掌范围达到极限到宋代转为文官,职权范围逐步缩小可以推断出防止武将专权,故A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枢密使的执掌者主体变化和职权缩小,没有提及要限制宰相权力,故B项错误;枢密使在北宋是中央官员,且管理军事,故C项错误;枢密使的职权在北宋是军事方面,不掌握经济权力,故D项错误。‎ ‎17.【答案】D 【解析】材料并未提及棉花主产区域,只是说了我国中原地区衣被原料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故A项错误;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故B项错误;据材料“我国中原地区衣被原料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 ‎,不能说明棉花已经取代丝麻成为衣被原料,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细信息,可以得出南宋时期衣被原料的种植结构逐渐发生变化,故D项正确。‎ ‎18.【答案】B 【解析】宋朝“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推动了土地的高度集中,带动了租佃制的发展,而租佃制释放了地主土地私有制的活力,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进而带动了经济与社会发展,说明租佃经营方式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故选B项;土地兼并加重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而非减轻,排除A项;材料“‘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但农作物产量倍增,工商业盛况空前,市民阶层壮大”强调的是不抑兼并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并未提及贫富分化,排除C项;材料也并未提及不抑兼并对税收的影响,无法看出是否导致政府税源锐减,排除D项。‎ ‎19.【答案】B 【解析】据材料“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到宋代已发育成熟;而近代中国的新因素,到宋代已显著呈现”,可知有学者认为宋代是中国近代的开始,设问为与这一点无关,而瓷器大量出口并广受赞誉在之前就已经存在,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纸币出现说明商品贸易非常频繁,可以作为宋代进入近代的特征,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城市由封闭走向开放,说明城市化进程加快属于近代化的特征,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土地私有制得到进一步发展说明宋代土地制度的变化,也可以作为近代的特征,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0.【答案】A 【解析】据材料“北宋理学家孙复(992—1057年)在研究《春秋》时,把其中的‘尊王攘夷’之说凸显出来,并且更突出地强调‘尊王’”,可知孙复强调尊王,凸显了对君权的尊崇,符合当时加强君权的诉求,体现了理学经世致用的价取向,故选A项;材料只提到凸显尊王,并不是曲解经典,排除B项;理学在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排除C项;材料只提到孙复强调尊王,与复古思想关系不大,排除D项。‎ ‎21.【答案】A 【解析】据材料“在商业兴起,广大的分工合作日日在扩充,每一个地方自给自足的规模,业已破坏净尽,含有自给自足性质的大家族,亦不复存在之时,宋儒还要根据这一个时代的道德、伦理和政治制度,略加修改,制成一种方案,而强人以实行,岂非削足适屦?”得出作者是在强调理学不适应经济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说的经济发展和思想观念的关系,北宋商品经济繁荣符合史实,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B项错误;作者在材料中说的含有自给自足性质的大家族不复存在,而不是说自然经济已不复存在,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说理学不适应经济发展,而不是说理学不能满足统治需要,故D项错误。‎ ‎22.【答案】D 【解析】“元朝政府在各港口设置市舶司,并出资设立‘官本船’”‎ ‎,这些措施促进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故选D项;元朝政府采取的措施,促进了民间贸易的发展,排除A项;新的经济因素是在明朝的产生的,排除B项;元朝政府的政策和“海禁”政策相反,排除C项。‎ ‎2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以得出城市发展受制于行政因素,材料并没有涉及历史发展的区域差异,故A项错误;故B项正确;从题干信息中可以看出历史上虽然元明清三代都对京津冀实行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但具体的管辖归属是有差异的,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地理环境与城市的发展的关系,故D项错误。‎ ‎24.【答案】A 【解析】《水浒传》和《三国演义》都被说书艺人和市井艺人不断阐发演化,说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文学呈现世俗化趋势,故选A项;工商市民阶层兴起是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排除B项;文学重心下移并不能证明文学全面繁荣,排除C项;从材料我们只能得出文学世俗化趋势,“主导”说法既看不出又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25.【答案】(1)变化:①从地域(范围)上看,汉朝丝路从中国出发,主要通向中亚;唐朝丝路覆盖了西亚、南亚乃至非洲东海岸。②从内容上看,汉代以商业贸易为主;唐代从商业贸易扩展到文化、民俗、政治、军事、手工业工艺等领域。③从对象上看,汉代以西域和中亚地区国家为主;唐朝扩大到南亚、西亚等国。 ‎ 影响:①稳定了唐朝西北边疆形势;壮大了唐军实力;②增加国家财政收入;③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④推动了唐朝手工业工艺的创新与发展;⑤引领了周边国家地区的发展,形成了中华文化圈。 ‎ ‎(2)原因:①国家统一,国力强盛;②国家重视发展对外(丝路)贸易;③古代中华文明的先进性与开放包容特性对周边国家地区具有较大的吸引力;④中外商人对丝路贸易的推动;⑤海陆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 ‎【解析】(1)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一“当时的道路由东而西:自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经这条路运往西方的商品有蚕丝、丝织品、铁器等,从西方输进中国的商品有良马、葡萄、石榴等”可知汉代丝绸之路的范围是中国至中亚,内容以汉代的物品向西传播为主,贸易的对象则为西亚和中亚国家,材料二 伊吾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丝绸是唐朝赋税的重要来源,也是政治外交的主要礼物,唐初赠帛与彩缎予突厥,稳定边疆形势”可得出唐朝丝绸之路的范围已经突破西亚、中亚,包含了印度洋周边,非洲东岸等地区,交易的内容除了商贸,还涉及到了政治、外交的内容,交往的对象变得更宽广,南亚、东非也受其影响;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二“稳定边疆形势”可知对唐朝边疆的稳定有作用,“‎ 丝绸是唐朝赋税的重要来源,也是政治外交的主要礼物”可见能增加财政收入,“外来物品如金银带把杯、彩釉玻璃等器皿传入中原,激发了唐朝工匠的仿制兴趣和创新热情,工艺技术的模仿和审美情趣的启示,最终使唐代手工业品的制作风格发生了改变”可得出推动了唐朝手工业的进步,“在不同文明的碰撞过程中,唐朝文化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和发展,并汇集为开创新时代的动力,最终形成了以唐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文化圈”可得出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融,形成了中华文化圈等。 ‎ ‎(2)对于汉唐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联系所学汉唐时期的社会状况来分析,一般来说从政治、政策、开明程度、经济水平与商人的贡献展开叙述即可。‎ ‎26.【答案】示例一:选取现象:皇帝、专制、思想统一 ‎ 观点:皇帝通过思想统一加强了君主专制。 ‎ 论述: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国家强盛,黄老之学无法满足加强君权和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则提出新儒学思想,宣扬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大一统思想。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通过教育和选官制度,使儒学确立统治地位,实现思想上的统一,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巩固国家统一。 ‎ 示例二:选取现象:农民、起义、土地兼并 ‎ 观点:土地兼并加剧容易引发农民起义。 ‎ 论述:战国以后实行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地主阶级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农民土地,加重了农民的困难,激化社会矛盾,进而引发农民起义。东汉后期,田庄经济发展,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终于引发黄巾起义。起义虽遭镇压,但东汉王朝也名存实亡。‎ ‎【解析】首先,分析材料信息,提炼观点,如由材料中的现象“皇帝、诸侯、贵族”、“集权、专制”、“天人感应、理学、心学”得出皇帝通过思想统一加强了君主专制,或者由材料中的现象“集体农耕、土地私有、小农经济、田庄经济、土地兼并”、“乱世、争霸、叛乱、戍边、安内、变法、起义、改朝、暴政、篡权”得出土地兼并加剧容易引发农民起义;其次,从材料中提取互相关联的历史信息并结合史实论证观点,如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君主专制的角度,或者从古代社会由于土地兼并引发的农民起义的角度进行分析论述;最后,总结观点,表述成文。‎ ‎27.【答案】(1)目的:安置大量南迁流民及士族;恢复经济生产发展;巩固新生政权。(3分)背景:北方少数民族入侵,战乱不断;人口大量南迁;南方新生政权薄弱。(每点2分,回答3点得6分) ‎ ‎(2)积极作用:稳定社会秩序,巩固东晋新政权;改善地方管理;保障赋税收入;促进南方经济发展,推动经济重心南移;保障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民族融合,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每点2分,回答3点得6分)‎ ‎【解析】(1)第一小问目的,根据材料“西晋灭亡后,中原地区陷入战乱,大量流民随东晋政权的建立而南迁……通过‘侨州郡县’的实施,使大量中原流民和士族逐渐安顿下来,为了安定人心”可知,为了安置南迁人员、稳定人心、巩固政权;根据材料“庶民也担心在当地入户籍后要承担税役……东晋政府逐渐开始将南渡侨民入籍编户,但赋徭要比南方原住民要低……东晋政权以此为基础,颁布了一系列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有效促进了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可知,为了恢复经济。第二小问背景,根据材料“西晋灭亡后,中原地区陷入战乱,大量流民随东晋政权的建立而南迁”可知,中原战乱、大量人口南迁;根据材料“东晋初设置了地方流亡政府……起初只是没有实际地盘安置流民的临时所住”可知,东晋建立之初,政权不稳,急需稳定南迁人员人心。 ‎ ‎(2)根据材料“通过‘侨州郡县’的实施,使大量中原流民和士族逐渐安顿下来,为了安定人心,东晋政权以此为基础,颁布了一系列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可知,有利于巩固新生政权、稳定民心;根据材料“有效促进了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可知,有利于南方的开发,促进南方经济发展,为以后的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根据材料“起初只是没有实际地盘安置流民的临时所住,后逐渐有了实土。侨州郡县建立后,东晋政府逐渐开始将南渡侨民入籍编户,但赋徭要比南方原住民要低”可知,有利于东晋对地方的管理,同时也能获得一定的赋税收入;结合所学知识,大量北民南迁,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产力,且南迁人员与南方原住民杂处,有利于南北方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