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地壳的运动规律(81张ppt)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地壳的运动规律(81张ppt)

地壳的运动规律 【 必备知识 】 1.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固结成岩 变质 重熔再生 冷却凝固 2. 地形倒置 ——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挤压 山岭 向斜 张力 谷地 背斜 3. 不同河段外力作用及形成的地貌: 侵蚀 减弱 沉积 侵蚀 4. 两类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 山口 洪(冲)积扇 顶托 三角洲 考点一 流水、风力作用与地貌 【 典题探究 】 命题角度 1  流水作用与地貌 【 典例 1】 (2016· 全国卷 Ⅰ)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 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 ❶ , 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 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 ❷ 。下图示意渤海 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 据此完成 (1) ~ (3) 题。 (1) 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    ) A. 向陆地方向推进 B. 向海洋方向推进 C. 位置稳定 D. 反复进退 (2) 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    ) A. 形成新的贝壳堤 B. 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 形成河口三角洲 D. 迫使河流改道 (3) 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    ) A. 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 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 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 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 解题模板 】 第一步:获取信息 —— 找什么? (1) 材料信息。 信息❶:贝壳堤是由贝类生物遗体堆积而成。 信息❷:海岸线位置变化与 ___________ 的形成有关。 多条贝壳堤 (2) 图像信息。 信息❸: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两条贝壳堤之间有一定 的距离,且贝壳堤不断向 _____ 方向延伸。 海洋 第二步:推理论证 —— 想什么? 题号 关键词 思维过程 (1) 海岸线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 带 _____ 而成→任一条贝壳堤的形 成过程,都会有大量死亡的贝类 生物在海岸带堆积→需要持续一 定的时间→海岸线位置 _____ 堆积 稳定 题号 关键词 思维过程 (2) 在贝壳堤外堆积 泥沙是谁搬来的?→ _____ ;从哪里搬 来?→ ___________ ;搬到哪里?→搬 到 _________ 堆积下来。在贝壳堤外填 海造陆, _____ 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3) 入海口位置   随着时间推移贝壳堤逐渐向海洋推移, 三条贝壳堤之间有大量泥沙堆积,→ “ 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 质来源 ” →泥沙来源丰富,沉积量加 大,入海口位置 _________ 海水 河流入海口 贝壳堤外 加大 不断变动 答案: (1) C , (2) B , (3) D 。 【 解题技法 】 1. 主要外力作用类型的判断方法: (1) 依据地貌形态判断。 ①高山上的破碎岩石显示为风化侵蚀作用; ②山谷中的碎石堆积指示为流水的搬运、沉积作用; ③坡面的沟壑纵横指示为流水的侵蚀作用; ④峰林和溶洞等显示为流水的侵蚀作用; ⑤ 沙丘指示为风力的搬运、沉积作用; ⑥海边的嶙峋岩石指示为海浪的侵蚀作用等。 (2) 依据区域环境判断。 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 ②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 ③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 U” 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 ④ 沿海地区多海浪侵蚀、沉积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海滩等地貌。 2. 沟谷的发育过程: 命题角度 2  风力作用与地貌 【 典例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 年降水量 40 ~ 80 mm ,蒸发量超过 3 000 mm ❶ 。沙漠东南部有湖泊群 和高大沙山(平均海拔 200 ~ 300 米)集中分布(下图 所示)。研究发现, 湖泊水由深部断裂带的地下水补给,湖泊及附近出现钙华(含碳酸氢钙的地热水接近和出露于地表时,因二氧化碳大量逸出而形成碳酸钙的化学沉淀物)及钙质胶结层 ❷ 。沙山底部以钙华及钙质胶结层为 “ 内核 ” ,且沙山内部较潮湿。 (1) 判断该地的主导风向,并说明理由。 (2) 分析该地湖泊附近形成高大沙山的原因。 【 解题模板 】 第一步:获取信息 —— 找什么? (1) 材料信息。 信息❶:降水量远 _____( 大于或小于 ) 蒸发量,说明 气候较 _____ ,主要外力作用以 _____ 作用为主。 信息❷:可知湖泊周围的钙华和钙质胶结层会使沙丘 趋于固定。沙丘内部水汽会吸附风沙。 小于 干旱 风力 (2) 图像信息。 信息❸:沙山位于湖泊的 _____ 方向,呈 __________ 延伸。 信息❹:图中沙山 _____ 坡坡度较缓, _____ 坡坡度较 陡。 东南 东北 - 西南 西北 东南 第二步:推理论证 —— 想什么? 题号 关键词 思维过程 (1) 主导 风向 一般沙丘迎风坡一侧坡度缓→图中西北 侧坡度缓→因此主导风向为 _______ (2) 形成高 大沙山 的原因 该地以风力作用为主→周围多沙地,沙 源 _____→ 钙华及钙质胶结层会阻挡风 沙,沙山内部水及水汽对沙有吸附作 用,从而使沙固定 西北风 丰富 答案: (1) 西北风 ( 偏西风 ) ;理由:沙山 ( 链 ) 东北 - 西南延伸;沙山西北坡缓,受风力侵蚀,应为迎风坡。 (2) 风力强盛,沙源丰富;钙华及钙质胶结层对风沙的阻挡,风沙在此沉积;水及水汽对沙的吸附 ( 沙山内部湿润 ) ,使风力对沙山的侵蚀减弱,沙山不断长高。 【 解题技法 】 根据沙丘形状和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的方法 (1) 根据沙丘形状判断风向。 (2) 根据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 【 新题预测 】   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 1 、 2 题。 1. 该沙丘位于 (    ) A. 冲积扇 B. 洪积平原 C. 三角洲 D. 河漫滩 2. 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 解析 】 1 选 D , 2 选 C 。第 1 题,冲积扇一般位于河流出山口处,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不可能分布在河流中游;洪积平原是指干旱地区山前地带由一系列洪积扇不断扩大伸展组合而成的平原,与图示信息不符;三角洲分布在河流入海口处;河漫滩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洪水发生时被淹没,枯水期露出,是河流 洪水期淹没的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图中沙丘就分布在河漫滩上。第 2 题,由材料可知该沙丘为爬升沙丘,方向应向上,排除②、④。结合沙丘迎风坡坡度缓,背风坡坡度陡,可判定为③图。 【 加固训练 】 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区域河流示意图。据此完成 (1) ~ (3) 题。 (1) 该河流 (    ) A. 水流湍急 B. 水量季节变化小 C. 右岸陡峭 D. 虚线为枯水期河岸 (2) 支流含沙量较大,但支流汇入干流处没有形成三角洲,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 A. 支流流速慢 B. 位于干流凹岸 C. 侵蚀作用强 D. 汇入处落差大 (3) 近年来河漫滩形成的速度减慢,其原因是 (    ) A. 下游新建防洪大堤 B. 上游种植业发展迅速 C. 上游建大型水库 D. 下游河道不断疏通 【 解析 】 (1) 选 D , (2) 选 A , (3) 选 C 。第 (1) 题,读图可知,该河流泥沙沉积形成了河漫滩,说明河水流速较慢;我国西南地区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夏季降水多,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河流右岸为沉积岸,所以河床平坦;河漫滩通常是枯水季节露出水面,所以图中虚线为枯水期河岸。第 (2) 题,如果支流流速慢, 携带泥沙的能力下降, 泥沙就会沉积,故 A 项最不可能;河流干流的凹岸,易被侵蚀,不易形成三角洲;汇入处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流水侵蚀作用强,泥沙不易沉积,故支流汇入干流处,没有形成三角洲。第 (3) 题,河漫滩形成的速度减慢,最可能的原因有上游泥沙减少,而修建大型水库,可以使泥沙在库区沉 积,导致水库下游泥沙减少;上游种植业发展迅速,可能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增加;河漫滩下游新建防洪大堤和河道不断疏通对河漫滩的发育影响不大。 考点二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 典题探究 】 【 典例 3】 (2017· 苏锡常镇四市联考“玉中之王” 和田玉是中元古代晚期古海洋中的白云岩(镁含量较高的碳酸岩)在高温高压特殊环境下重结晶形成的 ❶ 。下图是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 “甲→戊”表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 ❷ 。据此回答 (1) 、 (2) 题。 (1) 和田玉属于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和田玉形成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 (    ) A.(b1+b2)→a B.(e1+e2)→d C.e1 D.e2 【 解题模板 】 第一步:获取信息 —— 找什么? (1) 材料信息。 信息❶:可知白云岩形成于古海洋,因此属于 _____ 岩;和田玉是在高温高压特殊环境下重结晶形成,故 为 _____ 岩。 信息❷:可知“甲→戊”表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五 个序号,因此岩浆岩中要分喷出型和侵入型两类。 沉积 变质 (2) 图像信息。 信息❸:图中甲、乙经 b1 、 b2 变成风化物。风化物经 a 变成戊岩石,即风化物经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后,形成沉积岩。故戊岩石为 _______ 。 信息❹:图中丙经 c1 、 c2 变成甲、乙两类岩石,说明 丙为 _____ ,甲、乙为两类 _______ 。 沉积岩 岩浆 岩浆岩 第二步:推理论证 —— 想什么? 题号 关键词 思维过程 (1) 和田玉 和田玉属于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各类岩石都会发生变质变成变质岩→图中 e1 、 e2 、 e3 都指向丁,可判断为变质岩 (2) 形成 过程 和田玉是由沉积岩变成的变质岩,故图中由戊经 e1( 变质作用 ) 变成丁岩石 答案: (1 ) D , (2) C 。 【 解题技法 】 岩石圈物质循环图中箭头的判断方法 ① 指向岩浆岩的箭头 —— 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 ②指向沉积岩的箭头 ——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 ③指向变质岩的箭头 —— 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④指向岩浆的箭头 —— 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 【 新题预测 】     科学家在中国安徽发现一具 23 亿年前陆上胎生鱼龙化石,下图为鱼龙化石照片和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 1 、 2 题。 1. 鱼龙化石所属的岩石类型是 (    ) A. 岩浆岩 B. 变质岩 C. 沉积岩 D. 花岗岩 2. 鱼龙化石所属岩石形成过程中所受地质作用对应于图中的 (    ) A.① B.② C.③ D.④ 【 解析 】 1 选 C , 2 选 B 。第 1 题,生物化石都属于沉积岩。第 2 题,图中沉积物经过箭头②指向甲,即沉积物经固结成岩作用变成沉积岩。丙符合“三进一出”特征,即为岩浆,进而可判断丁为岩浆岩,乙为变质岩,①为变质作用,③为重熔再生,④为上升冷却凝固。 四 地质构造与岩层新老关系 【 知识串联 】 【 典题探究 】 (2017· 浙江十校联考 )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完成 (1) 、 (2) 题。 (1) 甲处地质构造及地貌的成因是 (    ) A. 背斜,顶部岩层下降,凹陷成谷地 B. 背斜,顶部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 C. 向斜,槽部岩层下弯,凹陷成谷地 D.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形成谷地 (2) 关于图示地质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 该地后期以外力作用为主 B. 甲地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C. 乙处是明显的地垒构造 D. 丙地最适合建造隧道 【 解题模板 】 第一步获取信息 —— 找什么? 图像信息。 信息❶:岩层向上拱起,地质构造为 _____ ,地貌形 态为 _____ 。 信息❷:岩层向下弯曲,地质构造为 _____ ,地貌形 态为 _____ 。 背斜 谷地 向斜 山岭 信息❸:图中标注信息,为断裂带,岩体运动方向可以判断右侧向上运动,左侧乙处向下运动。 第二步推理论证 —— 想什么? 题号 关键词 思维过程 (1) 地质构造及地貌 甲处地质、地貌→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 (2) 图示地质 先:岩层发生弯曲→内力作用→后:表面岩层不完整→外力侵蚀为主。甲:背斜→储油气构造,乙:岩层向下运动为 地堑 ;丙为向斜→易积水→不宜修建隧道 答案: (1) B , (2) A 。 【 解题技法 】 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 (1) 看问题指向。 ①问地质构造,主要包括:背斜、向斜、断层 ( 地垒、地堑 ) 。 ②问地貌,主要包括山岭、谷地。 (2) 具体方法。 图示 说明 看 新 老 关 系 a 河谷到 b 、 c 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即中心老,两翼新→背斜→ a 为河谷→背斜谷 图示 说明 看 岩 层 弯 曲 甲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地貌为山岭。乙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地貌为谷地 图示 说明 看 相 关 数 据 ABC 海拔→中部高,两侧低→山岭;岩层埋藏深度→海拔减埋藏深度即为岩层的高度→同一岩层 B 处高, A 、 C 处低→向上拱起→背斜 【 新题预测 】   考古界人士常说:“汉墓十室九空。”“沉海昏,立吴城”在鄱阳湖边流传了 1 600 多年。近年来,鄱阳湖出现了史上少有的低水位,让海昏侯墓呈现在人们面前。下图为鄱阳湖周边地区地质剖面图。完成 1 、 2 题。 1. 关于图示区域的地质活动描述正确的是 (    ) A. 图示范围内的岩石均是沉积岩 B. 庐山的隆起主要是断裂抬升 C. 图示地质过程中,鄱阳湖湖心西移 D.P 地的地质地貌是背斜谷 2. 结合材料判断,海昏侯墓保存完好主要得益于 (    ) A. 地壳运动,沉入湖底久 B. 地质稳定,环境变迁小 C. 加强保护,人为破坏少 D. 岩性坚硬,外力侵蚀弱 【 解析 】 1 选 B , 2 选 A 。第 1 题,读图,根据图例判断,图示范围内的岩石有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庐山的隆起主要是断裂抬升,形成的是断块山。根据图示指向标,图示地质过程中,鄱阳湖湖心向东南移。图示 P 地的地形开阔,不是谷地。第 2 题,根据材料可知,海昏侯墓保存完好主要得益于地壳运动,沉入湖底久,没有受到人为破坏。图示区域地质不稳定,环境变迁较大。   “巨人之路”位于北爱尔兰大西洋海岸,由数万根大小均匀的玄武岩石柱聚集成一条绵延数千米的堤道,被视为世界自然奇迹。据此完成 3 、 4 题。 3. 图示石柱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    ) A. 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地壳抬升、海浪侵蚀 B. 固结成岩、断裂抬升、海浪侵蚀、风化作用 C. 岩浆喷发、冷却凝固、流水搬运、风力侵蚀 D. 岩浆喷发、冷却凝固、海浪侵蚀、风化作用 4. 该地区 (    ) A. 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B. 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C. 岩石层理构造明显,多含有化石 D. 地壳比较稳定,气象灾害多发 【 解析 】 3 选 D , 4 选 B 。第 3 题,材料显示石柱是由玄武岩组成,玄武岩属于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后经海浪侵蚀、风化等作用形成。第 4 题,北爱尔兰位于大西洋,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沉积岩层理构造明显,多含有化石;该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动活跃。 【 加固训练 】 大瓦山位于我国四川省,横断山东侧,为世 界第二大桌状山。桌状山常发育在近于水平 或倾斜平缓的软硬相间的岩层分布区,受流水的强烈侵蚀切割,顶部覆有坚硬的岩层时,就会形成顶平坡陡的桌状山。大瓦山是地形倒置的向斜山,山体分两 层:下部是构成山体基底的石灰岩,上部是层层堆叠的玄武岩。完成 (1) 、 (2) 题。 (1) 大瓦山桌状地貌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    ) A. 沉积作用 —— 板块挤压 —— 褶皱断层 —— 岩浆喷出活动 —— 断块抬升 B. 板块挤压 —— 岩浆侵入活动 —— 地壳抬升 —— 周边岩层被侵蚀、搬运 C. 板块挤压 —— 褶皱断层 —— 地壳下陷 —— 沉积作用 —— 地壳抬升 D. 褶皱断层 —— 岩浆喷出活动 —— 断块下沉 —— 外力沉积形成石灰岩 (2) 在大瓦山形成过程中,假若玄武岩层和石灰岩层的上下位置颠倒一下,呈现的地貌最可能是 (    )         A. 桌状山 B. 丹霞地貌 C. 雅丹地貌 D. 喀斯特地貌 【 解析 】 (1) 选 A , (2) 选 D 。第 (1) 题,大瓦山下部石灰岩是沉积作用形成;是向斜山,说明有板块水平挤压;板块挤压产生断层,岩浆沿断层喷出地表形成玄武岩;断块上升,并且覆盖上层的玄武岩不易被侵蚀,形成桌状山。第 (2) 题,石灰岩是易溶岩石,如果位于上层,又处于水热丰富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域,溶蚀作用强烈,易形成峰林、峰丛等喀斯特地貌;雅丹地貌由风力作用形成,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丹霞地貌是红色砂砾岩经过长期的风化剥离以及流水的侵蚀作用而形成的山峰和奇岩怪石的特殊地貌。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