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4.汉武帝元封五年,刺史“假印绶,有常治所”,由使臣性的监察官,变为常住性的中央派驻地方的监察机构。这一变化 A.扩大了刺史监察职权 B.有利于提高监察效率 C.废止了郡国并存制度 D.便于了刺史惩处贪官 25.周代通过分封,使姬姓周人的亲族迅速遍及天下,北起燕山,南至汉水,西起陕。甘,东到齐鲁,到处都楔入了姬姓人群。这说明,分封 A. 旨在抑制地方诸侯势力 B. 削弱了周王室统治力量 C. 萌发了宗族认同的意识 D. 奠定了地缘政治的基础 26.下表是不同文献对唐宋时期江南经济状况的记述。据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 记述 出处 “至于长安宝货药肆,咸丰衍于南方之物” 唐·高彦休《阙史》 “天下无江淮,不能以足用;江淮无天下,自可以为国” 宋·李觏《寄上富枢密书》 “大江之东南至五岭,……舟车日夜灌输京师者,居天下之十七” 比宋·沈括《扬州重修平山堂记》 A.长安地区物资严重缺乏 B.江淮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C.扬州成为最富庶的城市 D.江南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27.为解决边镇军事消费与供给的矛盾,明朝政府利用食盐专卖特权,吸引商人纳粟于边,官给引目,支盐于坐派之场,货卖于限定地方。山西商帮靠多种经营垄断了北方的军需贸易,其势力范围亦向两淮、河东等全国所有的盐产地扩张,达到了所谓“贸迁四方”的影响。这表明 A.明朝政府财政问题比较严重 B.此举解决了朝廷的军粮运输问题 C.山西商帮垄断明朝军需贸易 D.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官商的共赢 28.李大钊认为:“五四运动以后,学生团体发生俨然革新运动中之唯一团体。其实学生虽有几许热心侠气,究竟还是团体的训练不大充足,其中缺憾甚多。”这意在说明青年学生 A.尚未具备革命思想 B.社会革新作用有限 C.已是中共的重要基础 D.缺乏革命组织的引导 29.1939年,国民党政府开始推行所谓“新县制”。据川、康、滇、黔、桂、闽、浙、院、鄂、赣、湘、陕、豫、甘、宁、青16省1942年底的总计,调整县政府1119个,区署1853个,建立乡镇公所3470个,保办公处379681个,甲4118413个。这说明“新县制”意在 A.巩固国民大革命成果 B.加强对基层政权的控制 C.削弱共产党地方实力 D.抵制日本军事侵略扩张 30.下表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日关系的相关史实表: 时间 事件 1954年12月 中国确定了发展中日两国人民之间友好、 逐步实现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方针 1955年2月 鸠山内阁同意中国贸易代表团访问日本, 促进了中日第三次民间贸易协定的签订 万隆会议期间 周恩来秘密会见日本代表, 表达了中国对日建交的意愿 1955年 中国国内为建交而行动, 包括统一党内外及社会舆论的认识, 改善对日工作机制、 宽释战犯、 开展对日贸易等, 日方对此积极回应 根据上报表史实,可知当时 A.中国的三大改造需要日本的积极支持 B.中国改变了“一边倒”的方针 C.谋求经济发展是中日双方的共同需求 D.日本摆脱了美国的政治控制 31.古代雅典,执政者在阵亡将士的葬礼演说时,往往通过一系列非历史的方法,运用有意的遗漏和夸张虚构的手段,回顾祖先及父辈经历的辉煌战斗以及取得的赫赫战功,讲述阵亡战士们的英勇事迹及对死者的哀悼和亲属的抚慰。这一活动旨在 A.保护公民个人自由 B.扩大统治基础 C.培育为政者的素养 D.塑造城邦认同 32.俄国十月革命后,美国始终不承认苏俄(联)。但1930年,苏联成为世界各国购买美国机器设备的第二大买主。罗斯福执政后,国内要求与苏联改善关系的呼声日益强烈。1933年11月,美苏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由此可见,美苏建交 A.突破了经济民族主义的藩篱 B.基于共同解决经济危机的考量 C.迎合了世界经济整体化趋势 D.表明两国摒弃了意识形态对立 33.下表是明末清初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观念文化演变表。 时期 社会观念文化 明末清初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19世纪60年代 “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 19世纪90年代 “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20世纪初 “自由、平等、博爱” 1915年 “国人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1917年 “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之革命”“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表格说明 A.社会主义观念文化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B.观念文化的发展始终立足于社会实际 C.儒学受到冲击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D.观念文化伴随社会政治经济向近代转变 34..在欧洲,19世纪被誉为“历史学的世纪”,历史研究发生了很大变化。欧洲各国相继整理出版自己民族的大型史料集,编纂各自的国家通史,如普鲁士出版了《民族历史评论》。影响欧洲“历史学研究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17世纪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B.18世纪启蒙运动弘扬科学与理性 C.拿破仑战争引起欧洲史学界关注 D.德意志统一引起欧洲史学界关注 35.1948年3月,美国国务院政策研究室主任凯南在日本向麦克阿瑟传达了对日政策方针:“目前的占领政策是建立在波茨坦公告基础之上的,它只适用于日本投降后的初期”。凯南回国后,在给国务卿的报告中说:“整肃军国主义分子会阻碍日本经济的复兴,应予修改。”这反映出 A.中国国民政府岌岌可危 B.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C.东亚局势紧张 D.美国扶植日本恢复经济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清初沿用明朝“一条鞭法”,商品交换频繁,但弊病日益突出:满清入关后疯狂圈占汉人土地,农民因土地被圈占变成无业游民,社会治安恶劣。“丁额无定,丁银难收”造成钱粮亏空。1701 年,宁波府“黯民倡照地派丁之说,与巨室相持”。为缓和矛盾,康熙年间提出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即位后,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1723 年,全国推行“摊丁入亩”,具体做法是废除人头税,把一县的丁役银钱总额分别摊入每亩土地,从土地田赋中征收。此法目的在于抑制土地兼并,控制人口流动,增加财政收入。 但由于放松了对人口的控制,使得人口急剧增长,生产力发展受阻,生产资料的增长无法满足人口激增,定额的赋税使农民的隐形负担加重。而大量自耕农得以生存下来,对封建制度有很大适应力,忙于生活资料的生产,导致社会商品率的降低,且手工业处于服从地位,对资本主义关系有较大排斥性。本质仍然是加强封建王朝统治的工具,无法达到质变。它摆脱不了以往税制改革偏离初始方向的怪圈,实施过 程中人民的负担根本没有得到任何减轻,甚至是增加。 ——摘编自王人骏、曲伟叶《清朝“摊丁入亩”制度探微》等 材料二 1853 年,清政府按惯例允许地方带兵大员自筹军饷,厘金制度应运而生。它最初只是一种地方劝商捐助经费的临时筹饷方法,对镇压各地起义发挥了一定作用。半年中厘金一项收款达 2 万贯,缓解了当时的燃眉之急。1862 年演变成全国性具有商税性质的制度,虽有税的性质,但实质是一种费。其缺陷主要表现为名目繁多、抽厘行为不规范。同时,地方各自为政, 自定章程,致使征收率不一,越来越高,泛滥成灾,直接影响了民间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由于厘金税征收对象多为日用百货,征收方法采取过一卡征一税的方法,1931 年因“对于贸易是巨大的障碍”被裁撤。 ——摘编自郑备军、顾健耀《中国近代裁撤厘金与当前税费改革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述清朝实施“摊丁入亩”政策的背景。(1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晚清厘金制度产生的原因,并比较与“摊丁入亩”的相同之处。(10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年份 法律法规 1978年 首次将环境保护写入宪法 1979年 通过《环境保护法(试行)》 1983年 正式确立了环境倸护的基本国策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的三大环保政策 1989年 正式颁布《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1990年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进一步提出了环境保护的“八项制度” 1993年 《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1994年 《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以及“九五”计划纲要中,我国明确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和指导方针 1995年 《大气污染防治法》《国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996年 明确提出“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的环境保护思路,颁布《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嗓声污染防治法》 1997年 《节约能源法》 1998年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2000年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根据《新中国70年环境规制政策变迁与取向观察》编制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紧扣材料,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世纪以前,英国警察事务长期由地方教区和城镇管辖。1829年,当时任内务大臣的皮尔提出《都市警察法》,建立都市警察。由内阁大臣负责管理主管全国治安的内务部。1838年王室委员会开始调查在各郡如何建立一支有效的警察力量。1839年在宪章运动高潮时,内务部授权四季法庭法官在郡以下的各区建立一支临时警察,但是临时警察的首领需要内务大臣任命,从各郡征收的地方税中支付临时警察的开支。1869年到1870年,部分选区把警察力量和郡的警察力量统一起来。在在工人阶级的运动威胁政权时,当局甚至曾运用刚刚出现铁路网、无线电报等方式毫不留情地加以镇压。 ——摘编自沈汉、刘新成《英国议会政治史》 (1)根据材料及所学,概括英国警察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及所学,试评价英国警察制度改革 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21年11月16日,北洋政府在华盛顿会议上提出“十点原则”:一、尊重中国领土及行政的完整;二、赞成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三、各国如不预先通知中国,不得缔结关系中国的条约;四、各国在华所得特殊利益,均当宣布,否则概认为无效;五、撤废各国对华政治上所加的各种限制;六、中国现有条约,须附以期限;七、凡解释让与权时,须以有利于让与者严格解释之;八、尊重战时中国的中立国权利;九、订立一解决太平洋及远东问题国际争端的和平条文;十、设立一讨论太平洋及远东问题的会议。11月21日,美国代表提出“四点原则”,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尊重中国主权与独立暨领土与行政之完整;各国在中国门户开放、机会均等。最终,“四点原则”以条约形式被“法典化”,为列强所认同,成为国际协定。 ——摘编自李祥麟《门户开放与中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洋政府提出“十点原则”的意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四点原则”法典化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武曌以一女流称帝,是史无前创的事。这固然由于她本人具有非常的才力和野心,同时又有兵权的凭借,但除此以外,她还遇到一个特殊的时会。假如在以儒家思想盛行蔚成风气的时代中,武曌的称帝野心是难以实现的。此外武曌又在政治上扶起一个新兴阶级,用以代替唐初的功臣集团。唐初的功臣集团分子,大半是西魏、北周和隋的统治阶级的后裔,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因此唐初关东江左的人士,在政治上甚受屏抑。武曌乃扶持他们,以与旧功臣集团对抗,作为发展她的政治野心的资本。她以皇后握政后,便以“进士科”的考试吸收新进人物,渐而造成一种新兴的统治阶级。 ——摘编自傅乐成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武曌称帝得以实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武曌的历史贡献。 历史参考答案 24-28:BDDDD 29-33:BCDCD 34-35:CC 41:(1)背景:清初沿用“一条鞭法“造成土地兼并加剧;流民间题严重;赋役征收影响政府收入;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化;连锁反应危及清政府的统治:;商品经济发展(赋役征银);雍正之前皇帝的探索经验。 (2)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清朝财政状况恶化。维护清王朝统治;镇压太平军起义的需要。 相同之处背景:都立足于工商业的发展。 目的:都是为了增加政府收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而制定。 特征:制度本身存在不能治愈的弊病;制度实施之初曾发挥一定作用,后期问题日益暴露。 结果:后期都因发展与时代要求不符,赋役沉重,终被淘汰;都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42:示例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环境保护价值取向的增强。 1978—1992年,环境保护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主;形成宪法、法律、细则、制度为载体的环境保护、污染防治体系。1992-2000年,以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为环保思路,将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发展规划,以法律、法规、条例、对策规范落实环保工作,标本并重。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环境保护的价值取向由预防、防治结合向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过渡。 示例2:改革开放以来环保体系的构成。 理念:预防、防治结合到防治、生态保护并重。 法律、法则:从宪法到具体法律、法规的补充完善。 政府:国务院、计划、规划、对策到具体法律、法规、制度的落实。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环保由不完善到形成较为严密的理念、法律、法规体系。 45:(1)与工人阶级斗争密切相关;通过立法的方式推进;运用了工业革命的最新成果;权力由地方逐渐收归中央;充分调研,逐步推进。 (2)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维护社会治安;有助于工业化的纵深发展;本质上强化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镇压工人运动,具有一定的反动性。 46:(1)意图: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平息民众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而引起的反帝怒潮;维护北洋政府的统治;在华盛顿会议上赢得美国等国的支持。 (2)表现:《九国公约》的签订。 影响:强化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局面;又使中国恢复到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47:(1)原因:武则天个人才能出众,并具备称帝野心;掌握了兵权;初唐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严重冲击;政治上扶持并利用关东江左的新兴官僚集团;通过进士科考试笼络人才,培养亲信;唐高宗政治能力较弱,优柔寡断。 (2)贡献:延续贞观之治,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顺应历史潮流,彻底打击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把政权向一般庶人开放;改革科举,开创武举等制度,促进科举制的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