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解析版)

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6.考试时间:150分钟;历史政治地理同堂分卷考试,每科100分,共300分。‎ 第I卷 选择题(6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15个小题,共60分)‎ 读甲、乙两座山峰南坡与北坡植被垂直带谱,完成下列各题。‎ ‎1. 甲、乙两座山峰可能分别位于(  )‎ A. 阿尔卑斯山脉、天山山脉 B. 喜马拉雅山脉、天山山脉 C. 阿尔卑斯山脉、秦岭山脉 D. 喜马拉雅山脉、秦岭山脉 ‎2. 甲山峰雪线低于乙山峰雪线的主要原因为(  )‎ A. 纬度高,气温低 B. 距海近,降水多 C. 山峰坡度较缓 D. 位于迎风坡,降水多 ‎【答案】1. A 2.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影响雪线的因素。‎ ‎【1题详解】‎ 甲山山麓基带为常绿硬叶林,应位于地中海气候区;乙山南山麓基带为荒漠石山,北坡山麓基带为草原。结合选项甲山应为阿尔卑斯山,乙山脉为天山山脉。A选项正确。‎ ‎【2题详解】‎ 由上题可知甲乙山脉分别是阿尔卑斯山脉、天山山脉,两者纬度相差不大,对两座山峰的雪线的高低影响不大,A错误。甲山离地中海近,降水较多,雪线较低;而乙山脉深居内陆降水稀少,雪线较高,B正确。坡度对雪线的影响较小,但甲乙两山的雪线差异较大,因此甲山地坡度较缓会导致雪线降低,但不至于导致两山雪线相差一千米以上,C错误。迎风坡导致降水增多,雪线会比背风坡低,它比较的是同一座山的不同坡向,而此处是不同山峰的雪线比较,D错误。‎ 下表为我国部分年份出生人口性别比和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人口为100对应的男性人口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数据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 ‎3. 下列选项中,对表1解读正确的是(  )‎ ‎①1982-2004年间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与计划生育政策有关 ‎②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推测老龄人口中男性人口比重较大 ‎③“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对表中时段内性别比影响明显 ‎④我国经济水平快速发展是导致总人口性别比上升的重要原因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4. 目前,解决性别比失调最切实可行的措施是(  )‎ ‎①提倡计划生育,少生优生 ‎②改变传统的农业社会生产方式 ‎③加强各地区之间的交流 ‎④严禁医疗机构非医学上的胎儿性别鉴定 ‎⑤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 ⑥树立“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的新风尚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④⑥ D. ②③⑤‎ ‎【答案】3. A 4. B ‎【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数量变化。‎ ‎【3题详解】‎ ‎1982 -2004年间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与计划生育政策有关,“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对表中时段内性别比影响明显。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出口人口性别比总人口性别比明显要高,可推测老龄人口中男性人口比重可能较小。我国经济水平快速发展,可能使“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发生转变,导致总人口性别比下降。①③正确。故选A。‎ ‎【4题详解】‎ 严禁医疗机构非医学上的胎儿性别鉴定,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树立“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的新风尚是最切实可行的措施。提倡计划生育,受传统观念影响,易造成性别比失调。改变传统的农业社会生产方式、加强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传统观念影响小。④⑤⑥正确。故选B。‎ 读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5. 甲、乙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 真阔叶混交林高山草甸 B. 山地针叶林、温带荒漠 C. 山地针叶林、荒漠草原 D. 高山草甸、温带草原 ‎6. 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水分 B. 热量 C. 海拔 D. 土壤 ‎7. 该山地森林植被遭破坏后(  )‎ ‎①降水量减少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量减少  ④地下径流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5. C 6. A 7. B ‎【解析】‎ ‎【5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甲地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根据垂直自然带递变规律,甲为山地针叶林,而乙位于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气候干旱,由于位于山地草原下部,更加干旱,应为荒漠草原,故选C。‎ ‎【6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山地的东坡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东西两坡的差异主要为水分差异。故选A。‎ ‎【7题详解】‎ 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森林植被破坏后,地表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下渗和地下径流减少,降水多数转化为地表径流,且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加快,雨季快速汇入河流,导致河流径流量大增,降水量与大气环流有关,故选B。‎ 雾是恶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品。据統计,重庆年均雾日37.2天(1973—2010年),自20世纪90年代起,重庆主城区日天数呈减少趋势。图示为平均气温增加1℃,重庆各站雾日变化国(单位: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重庆大雾形成后持久不散,与之直接相关的是(  )‎ A. 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强 B. 白天地面辐射强 C. 位于盆地,大气比较稳定 D. 植被茂密,空气洁净 ‎9. 20世纪90年代起,重庆主城区雾日天数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城市规模扩大,热岛效应增强 B. 城市规模扩大,河湖减少 C. 城市绿地增多,环境污染减少 D. 全球气候变暖,气温上升 ‎【答案】8. C 9. A ‎【解析】‎ ‎【8题详解】‎ 大雾指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地表水充足,有利于空中水滴的形成;重庆位于四川盆地,风速小,大气稳定,空气流动性差,不利于雾的扩散,雾的形成后持久不散,C正确;白天地面辐射强、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植被茂密,空气洁净对雾的形成影响较小,ABD错。选C正确。‎ ‎【9题详解】‎ 大雾指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城市规模扩大,热岛效应增强,城市温度升高,凝结核增加,利于水汽蒸发和凝结,利于雾的消散,A正确;重庆是山城市,地处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城市向高处扩展并没有使河湖减少,B错;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绿地在减少增多,环境污染增加,C错;全球气候变暖,气温上升,是全球化现象,不是重庆雾日减少的原因,D错。选A正确。‎ ‎2013年5月5日,北京市地铁10号线贯通,成为京城地铁第二环,其站点周边住宅区、大型商场等不断涌现。地铁已成为北京市民出行的重要方式。据此完成下题。‎ ‎10. 与乘坐公交车相比,市民选择地铁出行是因为地铁(  )‎ A. 准时且速度较快 B. 通达度更高 C. 受天气影响较大 D. 灵活性更强 ‎11. 北京地铁建设导致(  )‎ A. 地铁沿线住宅价格降低 B. 城市形态呈现条带状 C. 地铁沿线商业网点增多 D. 城市人口向市中心迁移 ‎12. 资料所述北京市的变化体现出(  )‎ A. 交通方式的变化,直接影响城市的兴衰 B. 能否成为特大城市,关键是交通的发展 C. 交通通达性的变化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方式 D. 商业中心的兴衰只与交通的布局关系密切 ‎【答案】10. A 11. C 12. C ‎【解析】‎ ‎【10题详解】‎ 与乘坐公交车相比,市民选择地铁出行是因为地铁准时且速度较快,A对。地铁站点少,通达度较差,B错。不受天气影响,C错。沿轨道运行,灵活性差,D错。‎ ‎【11题详解】‎ 北京地铁建设导致地铁沿线站点住宅价格上涨,A错。不影响城市形态,B错。地铁沿线站点附近商业网点增多 ,C对。交通便利,城市人口向郊区迁移,D错。‎ ‎【12题详解】‎ 资料所述北京市的变化,导致站点附近商业中心出现,体现出交通通达性的变化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方式,C对。交通方式的变化,不能直接影响城市的兴衰,A错。能否成为特大城市,关键是经济的发展,B错。商业中心的兴衰与交通的布局关系密切,但不只是交通因素,D错。‎ 读下图“澳大利亚、中国局部区域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3. 图中①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 混合农业 B. 大牧场放牧业 ‎ C. 乳畜业 D. 商品谷物农业 ‎14. 图中②地所属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A. 劳动力投入少 B. 小农经营 ‎ C. 科技水平高 D. 机械化程度高 ‎15. 图中②地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  )‎ A. 降水量不足 B. 地形崎岖 ‎ C. 多旱涝灾害 D. 土壤贫瘠 ‎【答案】13. A 14. B 15. C ‎【解析】‎ ‎【13题详解】‎ 图中①地为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中的小麦-牧羊带,为混合农业。所以选A。‎ ‎【14题详解】‎ 图中②地所属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其特点是劳动力投入多;小农经营;水利工程量大;单位面积产量高;科技水平低;机械化程度低。所以选B。‎ ‎【15题详解】‎ 图中②地的气候为季风气候,由于季风的不稳定性,所以该地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降水不稳定而导致的旱涝灾害频繁。所以选C。‎ 二、综合题(40分)‎ ‎16.根据下表数据和我国城乡人口迁移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市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高,说明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是由 引起的。 ‎ ‎(2)乙省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低,说明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是由 引起的。 ‎ ‎(3)说明人口迁移对甲市地理环境的影响。‎ ‎(4)简述乙省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其原因。‎ ‎【答案】(1)人口迁入。 (2)人口迁出。‎ ‎(3)有利影响:提供劳动力;引进人才;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 不利影响: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4)农村迁往城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速度慢,就业机会少,收入低。‎ ‎【解析】(1)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取决于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甲市的人口总增长率为正值,自然增长率为负值,说明该市人口机械增长率高,也就是外来人口迁入引起的。‎ ‎(2)根据上题的分析,可知乙省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低,是由人口迁出引起的。‎ ‎(3)人口的迁移对迁入地地理环境的影响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要全面考虑。有利影响主要包括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分析。不利影响主要是大量人口迁入会导致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及就业困难等。‎ ‎(4)目前,我国人口迁移主要由农村迁往城市,其原因主要在经济层面。‎ ‎17.读下图和表,回答下列问题。‎ 冬去春来,乍暖还寒。每年二、三月,广东省内多地通常会出现浓雾天气,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到处湿漉漉的,墙壁、地面甚至都会“冒水”。‎ 广东省积极应用电子信息、物联网、智能制造等先进技术,促进高端新型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集聚,形成许多分工明确的专业镇。‎ ‎“湾区”指围绕沿海口岸分布的众多海港和城镇所构成的港口群和城镇群。2017国家明确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该城市群覆盖图中9个城市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1)说明图示区域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 ‎(2)概述图示区域河流对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 ‎(3)说明专业镇同一产业的相关企业集聚发展的优势。‎ ‎(4)简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的优势条件。‎ ‎【答案】(1)南临南海,位于亚热带季风区;2、3月受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此时,来自南海的暖湿气流冷却形成雾;空气中的水汽遇到温度低的墙壁和地面凝结成水滴。‎ ‎(2)有利:提供灌溉水源;河流堆积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利于耕作;河网纵横,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便利的水运为农业提供交通运输条件。(有利答出4点即可)不利:汛期洪水泛滥淹没农田;稠密的水系不利于机械化推广。(不利答出1点即可)‎ ‎(3)共用基础设施,便于企业间交流与协作,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同类企业的集中创造了激烈的竞争环境,利于创新。‎ ‎(4)地处我国南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陆地面积大,有充足的发展空间;劳动力充足;国家政策支持;港口众多,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潜力大。(答出5点即可)‎ ‎【解析】(1)图示区域出现的上述现象首先是浓雾天气,其次是浓雾遇冷的地面、墙壁后形成小水滴。雾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的大气中悬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雾形成的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图示区域南临南海,位于亚热带季风区,河网密布,空气中水汽充足;2、3月受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此时来自南海的暖湿气流冷却形成雾;空气中的水汽遇到温度低的墙壁和地面凝结成水滴。‎ ‎(2)图示区域河流对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有利条件主要从流水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水源、水运、水产养殖等方面分析;不利条件主要从汛期洪水,稠密的水系不利于机械化推广等方面分析。图示区域为珠江三角洲,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地形平坦,利于耕作;珠江及其支流为农业生产提供灌溉水源;河网纵横,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便利的水运为农业提供交通运输条件。珠江三角洲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夏秋季节河流形成明显汛期,汛期洪水泛滥淹没农田。图中河网密布,地表较破碎,不利于机械化推广。‎ ‎(3)该题解答应借鉴集聚的好处,并结合专业镇同一产业集聚的特点考虑。集聚的好处:①大规模和联合企业生产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②可共同利用基础设施,缩短交通运输线和工程管网,节省基建投资和降低生产成本;③能综合利用原料、能源和“三废”资源,生产更多的廉价产品和减少污染;④有利于专业化和协作化,便于生产经营管理;⑤便于组织各种服务性与辅助性企业统一服务,减少社会消耗。同一产业集聚会导致竞争加剧,竞争有利于创新。‎ ‎(4)城市群的优势条件可借鉴城市的区位条件,从位置优势、发展空间、劳动力数量与质量、国家政策、交通通达度、经济发展潜力等方面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毗邻港澳台地区,与东南亚相望,广东为我国著名桥乡,地理位置优越;粤港澳大湾区背靠泛珠三角地区(“泛珠三角”又叫“9+2”,“泛珠三角”计划是指沿珠江流域的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9个省(区),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在内的11个地区合作,共谋发展),陆地面积大,有充足的发展空间;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得到国家政策支持;珠江下游航运条件好,广州、香港为国际著名港口,珠三角地区铁路、公路线密集,广州、香港由国际著名机场,因此交通便利;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潜力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