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专题10 文化传承与创新(讲)-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
专题十 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考纲要求 1.掌握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2.区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 3.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 4.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5.掌握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6.掌握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7.理解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8.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根源, 9.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二)命题规律 考情分析:从考查内容上看,本专题的高频考点: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手段;传统文化的作用及特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文化创新的途径等。从考查形式上看,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 备考建议:2019年高考命题可能涉及的时政材料及考点有: 1、以具有较大影响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事例、我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为载体,考查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及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及文化创新与借鉴、融合 2、以“一带一路”建设为背景,考查尊重文化多样性及文化交流的意义 3、以我国传统医学和传统戏曲发展的典型案例为背景,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 【例1】(2018年高考全国1卷)2018年2月发布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话语在国外的认知度大幅提升,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春节”“气功”等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高铁”“支付宝”“网购”等新兴词汇、“中国梦”“一带一路”等新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关注。这说明( ) ①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 ③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发展 ④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例2】(2018年高考全国3卷)2018年春节,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节目形式新颖,“和诗以歌”,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山区孩子演唱《苔》的天籁之声感人至深,著名歌手演唱的《墨梅》获得网民广泛点赞……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 ) ①要以开发创新为目的和归宿 ②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 ③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 ④以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为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的知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①说法错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④表述错误。节目形式新颖,“和诗以歌”,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又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 【例3】(2018年高考天津卷政治7)近期,一档别具匠心的电视节目《信中国》在“央视”热播。节目中,一位位“信使”展读革命先辈尘封已久的书信,仿佛把人们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岁月。书信中袒露的一颗颗忠心赤胆让人震撼,一段段感人故事令观众动容,激发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由此可见( ) A.文化氛围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C.大众传媒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主要途径 D.书信承载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 【答案】A 【例4】(2018年高考海南卷)在该平台上,政府采用接地气的话语方式,制作亲民的领导人卡通形象,取得了很好效果。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文化传播方式对文化传播效果有重要影响 ②文化内容的大众化决定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③文化传播方式创新引导政治文明的发展创新 ④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课考查文化传承的知识。②说法错误;③夸大了材料做法的作用;①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文化传播方式对文化传播效果有影响;④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群群众的实践需要。答案选B。 【例5】(2018年高考海南卷)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的讲话中强调,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最高目标。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 ①意味着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减少与弱化 ②彰显了世界各国核心价值观的共同本质 ③是维护和发展人类共同价值的内在要求 ④有利于各国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①说法错误,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会弱化;②各国的核心价值观不可能一样,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利益和要求;③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例6】(2017年高考全国1卷)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世界一流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世界第一颗量子通讯卫星“墨子号”遨游太空,5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世界领先,“蛟龙号”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新的世界纪录,超级计算机排名稳居世界第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 ) ①凸显了科学素养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 ②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 ③强化文化的统一性、缩小文化的差异性 ④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例7】(2017年高考全国2卷)2016年9月,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演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这表明( ) 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②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 ③只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 ④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④入选: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表明优秀传统文化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也表明只有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②错:优秀传统文化并非只有赢得市场才有价值。③错: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推陈出新。 【例8】(2017年高考全国3卷)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的史诗,引起强烈反响。这表明( ) ①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 ③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 ④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例9】(2017·全国Ⅲ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走出去”,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 材料一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目前,中国建成了营业总里程达2.2万千米的高速铁路网,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中国加快高铁“走出去”步伐。2017年4月,中国企业经过激烈竞争,获得了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的建设合同。该铁路的开工建设,促进了中国高铁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向产品、服务、技术、品牌、管理和资本的全产业链输出的转变。 材料二 中国铁路项目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在埃塞俄比亚,中国企业近年来为当地培训了1.5万名铁路员工,满足了亚吉铁路建设运营需要。在肯尼亚,7年内将有超过3000名蒙内铁路的员工在当地和中国接受技术培训。中国企业负责人说,我们不仅要完成铁路工程硬件的良好建设,更注重铁路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软件的完整移交,实现“中国标准”真正为肯尼亚人所用。中国铁路“走出去”越来越成为中外经济往来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带,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文化意义。 【答案】商业贸易和人员交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中国铁路“走出去”,提高了中国制造的知名度,成为外国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扩大了中外人员交往,有利于中国民众了解外国文化;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1、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民族节日 ,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删除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文化遗产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坚持的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4)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3、为什么要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意义)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必要性) (3)文化是民族,又是世界的。(关系) 4、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2)文化传播的媒介: ①传媒的形式(略) ②标志 :印刷媒体的推广 ③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地位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集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文化交流的意义(为什么) ①从“走出去”角度讲,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②从“引进来”角度讲,有利于学习与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③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4)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措施(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A、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多种文化传播活动,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文化传播) B、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文化多样性) C、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既要有海纳百川,,又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化创新基本途径之二) D、正确处理坚持正确的原则,正确处理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 E、坚持正确的态度。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文化交流的态度) 5传统文化是什么? (1)含义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形式(继承性的表现)及 各种形式的影响: 传统习俗的继承: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 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艺术的继承: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思想的继承: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6传统文化(为什么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对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今天仍能激起人们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7、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1) 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 具体要求: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3) 要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 (4) 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 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5) 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与全盘肯定的守旧主义。 8、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1) 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发展(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 9、综合认识教育的作用 A、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展示文化的力量。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教育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 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 D、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重要的角色。 E、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10、为什么要创新? 必要性: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必然要求。 、 重要性: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11、如何进行文化的创新 (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这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必须不断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2如何进行文化的创新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这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既要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又要做到海纳百川。1为什么要创新 (4)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文化创造要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坚持正确方向,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闭主义”、“守旧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6)要推动文化内容、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12、四个关系 A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B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C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1)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继承与创新的关系D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2)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D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1) 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2)各民族间经济和政治的、历史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例1】2018年8月13日,在加拿大萨斯卡通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9届国际执行理事会公布了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中国的都江堰、灵渠、姜席堰和长渠4个项目全部申报成功。中国申遗成功有助于( ) ①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挖掘继承世界遗产的经济价值这一核心要求 ③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④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例2】从《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到《朗读者》,在即将过去的2018年中,这些有着独特民族文化气质的节目接连“火”遍电视网络,引发关注。创作者们从汉字、诗词、书信这些最习以为常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寻找承载节目风骨和精、气、神的支撑。这启示我们( ) 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②文化创新的源泉来自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④包容性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材料中优秀传统文化到今天仍被人们借鉴使用,这说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①正确;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②错误;汉字、诗词、书信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气质,到今天仍被使用,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③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C。 【例3】2018年11月7日,为让党风政风带动全社会风气的转变,某镇党委在全镇范围开展“革除婚嫁陋习、抵制天价彩礼”专项整治活动。“天价彩礼”不是一个新话题,但却是一个急需社会更多关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婚姻法》虽然规定了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等内容,但婚前给付彩礼钱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上述现象说明( ) ①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②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③我们要对传统文化加以改造,使其顺应社会发展 ④社会发展侵蚀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例4】2018年9月,第二十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大地飞歌·2018”晚会成功上演。晚会以“唱响新时代·民歌咏芳华”为主题,通过唯美画面展示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晚会的三大篇章中有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的全新演绎,也有中外文化的水乳交融,还有古典和现代音乐的激情碰撞。本台晚会的成功启示我们文化创新( ) ①离不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需将传统文化赋予时代精神 ③基础是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 ④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材料强调了晚会的成功,是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又体现了时代精神;是古典和现代音乐的 碰撞,①②符合题意,入选;③说法错误,文化创新的基础是社会实践;④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涉及人民 群众的作用。所以本题选A。 【例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文化创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应有之义。然而面对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不少文化企业所创作的文化产品却难以取得理想的经济、文化与社会效益,更不用说走出国门了。究其原因大多在于对历史的过度娱乐化、同质化以及一味抄袭国外产品而缺乏创新,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去甚远。反观众多的结合本土文化元素与外国文化元素的好莱坞大片却能引领潮流、风靡全球,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为文化企业打造文化精品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①立足于社会实践,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作用,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对待传统文化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汲取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反对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上的“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1、怎样对待传统文化(答题模板) 答题要素:批判继承+发展创新+反对错误倾向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③反对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倾向。 2、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答题模板) 答题要素:根本途径+基本途径+基本要求+人民群众+反对错误倾向+内容形式 ①根本途径:社会实践。 ②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基本要求: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④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⑤克服错误倾向: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以及“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倾向。 ⑥内容形式: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创新。 【例1】(2019届东北育才中学)国务院要求各地严格保护历史建筑,严禁随意拆除和破坏已确定为历史建筑的老房子、近现代建筑和工业遗产,不得拆真遗存、建假古董;要在保持历史建筑外观、风貌等特征基础上,合理利用,丰富业态,活化功能,实现保护与利用的统一。这一要求( ) ①旨在展示城市历史风貌,留住城市文化特色 ②旨在丰富传统建筑内涵,展现传统文化魅力 ③有利于彰显城市文化底蕴,提升城市品质形象 ④有利于承袭传统建筑文化,维护城市历史格局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例2】(2019届江西临川中学)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8分钟”表演惊艳亮相。既有中国结、龙、风凰、长城等充满中国元素的图案,还有国家大剧院、“天眼”望远镜等体现当代中国建筑和发展成就的造型:既有传统的味,又有现代特色。表演充满科技元素,堪称一场视听盛宴。这表明( ) 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②文化创新源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③实现文化创新需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④与现代科技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D 【解析】“北京8分钟”既有传统韵味,又有现代特色,表明实现文化创新需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故①③符合题意;②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④错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的社会实践,而非与现代科技融合。故本题答案为D。 【例3】(2019届安徽黄山高级中学)由吴京执导并主演的《战狼Ⅱ》不仅打破多项华语票房记录,还创造了国产片在海外影院爆满的上座状态。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在自我发展中不断走向世界 ②发展文化事业保障了公民的文化权益 ③文化创新应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④不同民族文化间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例4】(2019届辽宁重点高中联考)央视大型音乐文化节目《记住经典——中国经典民歌100首音乐会》,围绕经典民歌将老歌新编,让经典焕发新时代的气息;将老歌新唱,老中青混搭演唱让传统文化年轻化;将故事重讲,品味歌曲背后所承载的人文情怀。经典民歌的新演绎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②传播手段与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保证 ③融合现代流行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必经路径 ④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富有强大生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将老歌新编,让经典焕发新时代的气息;将老歌新唱,老中青混搭演唱让传统文化年轻化;将故事重讲,品味歌曲背后所承载的人文情怀。这表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的传承和发展,①正确;经典民歌的新演绎满足了人民大众的文化需求,赋予了经典民歌新的生命力,这表明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富有强大生命力,④正确;②中的“保证”、③中的“必经路径”说法错误,均排除。故本题选B。 【例5】(2019届衡河北水中学)“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借助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节目,这首孤寂了三百年的小诗——《苔》,一经由曾经的支教老师和大山里的孩子传唱出来,就骤然走进了亿万国民的心里,成为狗年第一励志歌曲。这表明( ) ①借助现代传媒可以增强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②创新解读传统文化内涵能够激发其新活力 ③积极向上的传统文化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④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在于鲜明的民族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例6】(2019届广西桂林中学)“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讲话指出:“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一切有抱负、有追求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追随人民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这是因为( ) ①人民群众原汁原味的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 ②文艺的发展取决于文艺创作方法的与时俱进 ③文艺工作者的创作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④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人民群众的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所以要“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①正确;文艺的发展取决于社会实践的发展,②不选;文艺工作者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创作才会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③不选;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所以要“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 【例7】(2019届广西桂林中学)2018年11月7日至9日,以“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会议认为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民间机构、科研院校、公民个人等各个主体应积极作为,共同推动互联网“共享、共治”。全球互联网治理应 ①充分发挥互联网作为文化传播主要途径的作用 ②充分发挥我国在全球互联网治理中的主导作用 ③加强各国文化交流以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④全面提升社会公众参与互联网建设的文化素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C 【例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9月19日至21日,以“语言多样性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作用:语言资源保护、应用与推广”为主题的首届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在长沙召开,形成《岳麓宣言》。 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推广普通话是国家最重要的语言政策,但不少大城市的孩子只习惯于说普通话,有学者提出,积极推普的同时亟需提高方言保护意识。 方言是中华民族语言体系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使用方言,不仅是对地方语言的保护、传承,也是对中华民族地方语言文化特色的弘扬和贡献。留住方言,就是留住乡愁。没有乡音,何处遗乡愁?一句句方言,连缀着一份份情感,也连缀着太多人关于故乡的记忆,保护方言,最好的方式是自豪地说出自己的家乡话,甚至以方言为根基进行艺术创作。因为继续用,方言就会继续“活着”,“活着”总比“活化石”好。“因为继续用,方言就会继续‘活着’,‘活着总比“活化石’好。”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述让方言继续“活着”的文化价值。 【答案】①保护方言就是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②方言是中华民族语言体系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保护方言有利于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③方言继续“活着”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④让方言继续“活着”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