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高考政治人教版总复习课时训练: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时训练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题号 难易度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1、13 中 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1、2、3 中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4、5、13 易、中、中 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 3、7、8、9、10、 11、13、14、15 中、中、中、难、 中、中、中、中、难 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6、12、 14、15 难、中、 中、难 一、选择题 1.2018年11月28日,在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3届常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藏医药浴法”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文化对经济有促进作用,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更有利于对藏医药浴法的保护 ②藏医药浴法入遗对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藏医药浴法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④ 藏医药浴法是我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藏医药浴法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说明文化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对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也具有独特作用,②③正确;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能促进经济发展,①错误;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④错误。 2.汉语,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当那些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肤色的人们说着流利的汉语时,当那些来自遥远国度的人们在言语之中表达着对中华文化的喜爱时,人们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汉语,不仅仅属于中国!这一感叹体现了( )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民族文化的特点正逐步消失 ③中华文化正在走向世界 ④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B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说着流利的汉语,表达对中华文化的喜爱,这体现了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同时也表明中华文化正在走向世界,①③符合题意;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自己的特征,“民族文化的特点正逐步消失”说法错误,排除②;“主流”表述不科学,夸大了中华文化的地位,④错误。 3.(2018·安徽合肥一模)在一项由“一带一路” 沿线20国青年参与的评选中,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被称作中国“新四大发明”。曾以古代“四大发明”推动世界进步的中国,正再次以科技创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发展理念。“新四大发明”向外传播,体现了( )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③文化发展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大众传媒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文化传播。“新四大发明”向外传播,体现了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也说明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①②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发展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③排除;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手段,而非途径,④ 错误。 4.(2018·山东烟台一模)2018年3月9日,以“梅花汇聚戏码头”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华优秀戏曲文化艺术节正式拉开帷幕。23位获得中国戏曲梅花奖的戏曲艺术家,给武汉戏迷带来了京剧、徽剧、昆剧、越剧等十余个剧种的精彩演出。参演者表示,武汉戏曲文化底蕴深厚,戏曲节将各大剧种汇聚一堂,有助于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举办优秀戏曲文化艺术节( ) ①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②主要是为了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③满足了人们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④有利于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繁荣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多样性、文化创新。举办优秀戏曲文化艺术节,将各大剧种汇聚一堂,有助于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这表明优秀戏曲文化艺术节尊重了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繁荣发展,①④正确;举办优秀戏曲文化艺术节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但这不是举办该艺术节的目的,②错误;人们的文化需求是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而非多元化,③错误。 5.(2019·北京石景山统测)2018年春节前夕英国首相特雷莎·梅与丈夫访问上海豫园并学习剪纸。有英国媒体报道称:“很不幸,这对夫妻把‘福’字拿倒了,让周围的人都会尴尬。”孰不知在中国的“倒”和“到”谐音,有些人会选择将“福”字倒贴,以表达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祝愿。这一事件表明( ) ①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②中华文化独具魅力,其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③人们社会交往的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 ④应加强交流,增进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文化的多样性。中国人将福“倒”谐音为福“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民族特色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①符合题意;英国媒体对倒“福”字的不理解说明应加强文化交流,增进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和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②③与题意不符。 6.(2019· 河南六市联考)作为中国在海外创建的第一家文化中心,毛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成立已30年,培养了一大批热爱中国文化的当地人。该中心主任认为“让当地人来讲中国故事,比我们自己讲,发散范围大得多,效果好得多。”当地人讲中国故事( ) ①有利于当地文化融入中国文化,提升了两国文化交流的效果 ②借鉴一切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促进了中华文化创新 ③实现了中华文化的本土化表达,推动了中华文化传播 ④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文化交流。让当地人讲中国故事,实现了中华文化的本土化表达,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③正确;让当地人讲中国故事,有利于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④正确;当地人讲中国故事并不是为了使当地文化融入中国文化,①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促进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而非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创新,②排除。 7.(2018·河南洛阳二模)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如图),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既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又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代表举办地的山峦、赛场、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也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BEIJING2022”印鉴汲取了中国书法与剪纸的特点。会徽“冬梦”的文化价值在于( ) ①呈现新时代中国的新形象、新梦想 ② 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时代改造和剔除 ③传播中华文化和奥运精神,繁荣世界文化 ④将中国传统文化巧妙演绎为奥林匹克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文化传播。冬奥会会徽“冬梦”造型独特,中间舞动的线条代表举办地的山峦、赛场、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呈现了新时代中国的新形象、新梦想,①正确;冬奥会会徽“冬梦”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BEIJING2022”印鉴汲取了中国书法与剪纸的特点,这有利于传播中华文化和奥运精神,繁荣世界文化,③正确;我们要对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进行改造或剔除,②错误;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不能说将中国传统文化演绎为奥林匹克精神,④错误。 8.(2018·河南郑州一模)纪录片《海上丝绸之路》已在境外10多家媒体播出,覆盖海外收视人群约3亿,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文化的海外影响力。提升中华文化的海外影响力需要( ) ①依托商业贸易,在商贸活动中吸收外来先进文化 ②发展国际教育,通过国家互派留学生传播中华文化 ③创作文化精品,让国外观众在潜移默化中认可中华文化 ④尊重文化差异,坚持把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放在首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对人的影响。提升中华文化的海外影响力,需要发展国际教育,通过国家互派留学生传播中华文化,② 正确;也需要创造文化精品,让国外观众受到中华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③正确;①强调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不属于中华文化“走出去”,排除;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认同和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④错误。 9.以手机等电子终端为载体的“碎片化阅读”被批评为“浅阅读”。随着社会越来越重视全民阅读,对于如何实现“碎片化阅读”由浅到深的转化,有学者提出可以顺应读者阅读方式的变化,将“浅阅读”和“深阅读”有机结合,以碎片化方式为读者提供有价值有营养的内容。这说明( ) ①文化传播方式决定阅读内容的性质和作用 ②阅读内容取舍受到文化传播载体的影响 ③文化传播要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 ④只有“深阅读”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C 以手机等电子终端为载体的“碎片化阅读”被批评为“浅阅读”,专家提出要“顺应读者阅读方式的变化,将‘浅阅读’和‘深阅读’有机结合,以碎片化方式为读者提供有价值有营养的内容”,说明阅读内容取舍受到文化传播载体的影响,文化传播要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②③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文化传播方式影响而不能决定阅读内容的性质和作用;④说法错误,阅读优秀文化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10.(2018· 河北衡水质检)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带领13亿中国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故事。在央视播出后,在国内外引发观看热潮和强烈共鸣。该纪录片的成功( ) ①显示出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②得益于文化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的日渐多样 ③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交流、传播与创新 ④有利于促进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文化传播的手段。电视属于大众传媒。《将改革进行到底》在央视播出后,在国内外引发观看热潮和强烈共鸣,显示出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交流、传播与创新,①③符合题意;材料只体现了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没有体现其他传播方式和多样化的传播途径,以及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排除②④。 11.(2018·湖北武汉武昌5月调研)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在荧屏和网络热播。该节目以一种青春、活泼甚至“潮”的方式来诠释马克思的理论和思想,在颠覆以往“刻板”式说教的同时,亦让人获益匪浅。这说明传播马克思主义需要( ) ①尊重和贴近广大人民群众 ②丰富传播形式和传播手段 ③诠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④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文化传播、文化创新。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以一种青春、活泼甚至“潮” 的方式诠释马克思的理论和思想,让人获益匪浅,说明传播马克思主义需要尊重和贴近人民群众,并丰富传播形式和传播手段,①②正确;材料不是强调马克思内容的科学性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③④排除。 12.(2018·广东广州一模)我国曾向世卫组织赠送中医针灸铜人,向联合国赠送和平尊,向英国女王赠送苏州刺绣,也曾收到过卢旺达的非洲手鼓、印度泰姬陵的仿真石质模型等国礼。赠送国礼有利于( ) ①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共通共荣 ②以独特民族文化促进外交关系的发展 ③展示本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④提高本国文化产品的市场利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国礼承载的是民族文化,赠送国礼有利于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共通共荣,①符合题意;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赠送国礼有利于促进外交关系的发展,②符合题意;赠送国礼有利于展示民族文化,③说的是民族精神的作用,排除;赠送国礼对本国文化产品的利润没有直接影响,排除④。 二、非选择题 13.(2018·广西桂林等三市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贵州黔东南分会场惊艳亮相,独具民族特色的元素与新时代贵州新风貌融为一体,3 000多名侗族、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演员身着民族盛装纵情欢歌,《蝉之歌》带来浓郁的民族风情,侗族大歌《尽情欢歌》再现了贵州少数民族热热闹闹过新年的氛围,非物质文化遗产“舞龙嘘花”绚丽舞动,苗族歌曲《对歌对到日落坡》展示了苗族民俗文化和传统技艺。鼓楼,风雨桥,大银角;芦笙,木鼓舞……最具贵州代表性的民族文化元素、历史文化、红色文化首次在央视大舞台集中呈现,构成了一幅民族团结、进步、和谐、发展的大美黔东南画卷。让世界看到了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成就,分享了贵州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展现了新时代多彩贵州各族人民努力奋斗的精神风貌和砥砺奋进的崭新画卷,这必将为贵州省、黔东南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贵州黔东南春晚分会场的设立将会给当地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2)某学校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教育系列活动,请你为该校设计两项活动,并简要说明活动的目的。 解析:第(1)问要求分析分会场的设立对当地发展的影响。材料主要涉及展示民族文化、推动地方发展等,启示我们从促进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传播、提高文化自信、文化的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需要围绕“民族文化进校园”主题,设计两项活动并说明目的。 答案:(1)①不同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通过不同的文化形式,展示侗族、苗族、瑶族等各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②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决定的,文化对经济有一定的反作用。春节晚会上多姿多彩的各民族文化,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体现,也将给贵州经济带来新的推动力。③ 借助大众传媒手段展示贵州黔东南的少数民族文化活动,有助于贵州黔东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④激发少数民族群众的自豪感与自信心,增强精神力量,丰富精神世界,起到鼓舞激励作用。 (2)示例:①开展关于“说家乡”的活动。目的:激发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自信。②组织开展一项健康有益的传统文化民俗活动。目的:感受节日喜庆,学习了解本地过节传统和风俗习惯。 14.(2018·吉林实验中学四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加快旅游发展的精神动力;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是提升文化魅力的重要依托。中国有句古话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反映了中国古人对文化旅游的价值认同和精神生活需求。根据披露的数据显示,旅游文化产业已经成了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50.01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2.8%;出入境旅游总人数2.7亿人次,同比增长3.7%;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40万亿元,增长15.1%。初步测算,全年全国旅游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的11.04%。旅游直接就业2 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 99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8%。文化和旅游部组建成立,有望实现现有资源的最佳配置与有效管理,为旅游产业注入全新的丰厚文化底蕴,为文化事业的发展传承塑造鲜活的产业形态。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意义。 (2)请你以“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为内容撰写两条宣传标语。(要求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每条不超过20字) 解析:第(1)问要求分析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意义。材料主要说明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产业、旅游人数、出入境旅游等信息,这说明二者融合有利于发挥文化对人的意义,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播,有利于发挥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第(2)问需要围绕“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主题,从宣传角度进行解答,注意字数限制。 答案:(1)①优秀的旅游文化具有教育塑造人的功能,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②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途径,通过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推动旅游目的地文化的交流和价值的实现,促进文化和经济的交融。③促进外域文化的传入,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发展和进步,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扩大文化影响力,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2)示例:①赏山水风情 品自然文化。②寻找自然野趣 探寻文化 遗迹。 15.(2018·福建永春等四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1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携夫人开启其任内首次访华之旅,他的第一站,是北京故宫。在宝蕴楼,习近平主席向特朗普介绍了故宫的历史。随后,两国元首夫妇依次参观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体会这三大殿中文名称中蕴含的“和” 的中国文化传统。特朗普对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深表赞叹。两国元首夫妇还参观了故宫文物医院,观赏了钟表、木器、金属器、陶瓷、纺织品、书画等文物修复技艺展示,最后两国元首夫妇共同欣赏了京剧《梨园春苗》《美猴王》《贵妃醉酒》三个精彩剧目。特朗普总统游览完后,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几张在故宫博物院参观时的照片并发文感谢中国的盛大欢迎,引起全球关注。 人民网有评论指出,此次国事访问,让美国总统先到故宫参观、茶叙、看戏的安排颇有深意,它彰显了中国充分的文化自信、主动的开放心态和灵活的外交风格。 与过去不同,当今世界各国已成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对中美两国而言,零和博弈、寻求对抗的陈旧思维已不可取。9日,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同特朗普举行会谈。双方一致认为,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选择,共赢才能通向更好未来。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特朗普故宫之行的意义。 (2)习近平主席指出,人文交流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长期事业,请你就如何促进中美人文交流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解析:第(1)问要求分析特朗普故宫之行的文化生活意义。材料主要涉及故宫文化的具体内容、文化自信、开放心态、外交等信息,启示我们从文化与政治的关系、文化传播、文化自信等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只要围绕促进中美人文交流主题、从“建议”角度入手回答即可。 答案:(1)①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在外交中更加注重融入人文元素,有助于增强政治互信,推动中美关系发展。②借助外交平台和大众传媒,可以促进两国文化交流,更好展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③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示例:①促进中美双向留学,推动教育机构间的交流合作。②举办文化论坛、艺术节,加深对双方文化的了解。③支持艺术机构、博物馆、图书馆之间的交流。④举办中国文化名人讲座,向美国民众介绍中国文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