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高一化学 一、单选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乙醇属于易燃的液体,应选择易燃液体的标志; 答案选D。 2. 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胶体与溶液有明显不同的外观特征,胶体呈胶状 B. 胶体不稳定,静止后容易产生沉淀 C. 将Fe(OH)3胶体进行过滤,所得到的滤液与原来胶体的组成是不同的 D. 豆浆是胶体,因为豆浆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 【答案】D 【解析】 胶体与溶液的主要特征都是均一、透明、稳定的,A、B项错误;胶体的分散质粒子可以透过滤纸,所以将Fe(OH)3胶体进行过滤时,胶体的所有组成都会透过滤纸,滤液应与胶体的组成是一致的,C项错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在于其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D项正确。 3.下列对物质的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量是物质所含微粒的数目 B. 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C. 物质的量就是1mol物质的质量 D. 物质的量是一种基本物理量 【答案】D 【解析】 物质的量是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是一种基本物理量,是7个国际基本物理量之一,其单位是mol。物质的量,不是物质的质量,不是物质的数量,一字之差,但含义完全不同。故选D。 4.下列变化中,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Na2O→NaOH B. H2SO4→H2 C. CuO→CuSO4 D. SO2→SO3 【答案】B 【解析】 【详解】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说明本身为氧化剂。氧化剂得电子,所以应找得电子的过程,即化合价降低的过程。 A、Na和O化合价均无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H2SO4→H2过程中,氢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为0价,应加还原剂才能实现,故B符合题意; C、CuO→CuSO4中不变价,故C不符合题意; D、SO2→SO3中硫元素化合价由+4价升高至+6价,化合价升高,需加氧化剂实现,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B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是40 g B. 1 mol NaOH的质量是40 g/mol C. 1 g H2和1 g N2所含分子数相等 D. 等物质的量的N2、CH4、CO、H2O中,所含分子数一样多 【答案】D 【解析】 【分析】 A.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 B. 质量的单位是g; C. 1 g H2的物质的量为0.5mol ,1 g N2的物质的量为mol; D. N2、CH4、CO、H2O的物质的量相等,利用N=nNA进行计算。 【详解】A. 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是40 g/mol,A项错误; B. 1 mol NaOH的质量是40 g,B项错误; C. 1 g H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分子数为NA, 1 g N2的物质的量为mol,分子数为NA,所含分子数不相等,C项错误; D. N2、CH4、CO、H2O的物质的量相等,所含分子数一样多,D项正确; 答案选D。 6.已知3.2 g某气体中含有3.01×1022个分子,此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A 32 g /mol B. 64 C. 64 g/mol D. 4 g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进行计算。 【详解】根据公式可得M===64g/mol; 答案选C。 7.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相比较,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②它们所含的O原子数目之比为1∶2;③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④它们所含的C原子数目之比为1∶1;⑤它们的质量之比为7∶11 A. ①②③④ B. ②和③ C. ④和⑤ D. 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N=nNA,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分子数目之比为1∶1,正确; ②CO中含有1个氧原子, CO2中含有2个氧原子,当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所含的O原子数目之比为1∶2,正确; ③CO由2个原子构成, CO2由3个原子构成,当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正确; ④CO中含有1个碳原子, CO2中含有1个碳原子,它们所含的C原子数目之比为1∶1,正确; ⑤它们的质量之比====,正确; 故正确为①②③④⑤; 答案选D。 8.下列括号中的分离方法运用得当的是( ) A. 植物油和自来水(蒸馏) B. 水溶液中的食盐和碘(分液) C. MnO2和KCl (过滤) D. 自来水中的杂质离子(萃取) 【答案】C 【解析】 【分析】 A. 植物油和自来水不互溶,直接分层; B. 食盐和碘均能溶于水,但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在四氯化碳或苯等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大; C. MnO2不溶于水,KCl可溶于水; D. 自来水中的杂质离子用蒸馏的方法分离。 【详解】A. 植物油和自来水不互溶,直接分层,可用分液的方法直接分离,A项错误; B. 食盐和碘均能溶于水,但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在四氯化碳或苯等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可用四氯化碳或者苯萃取水中的碘,B项错误; C. MnO2不溶于水,KCl可溶于水,将混合物溶于水中过滤即可分离,C项正确; D. 自来水中的杂质离子用蒸馏的方法可直接分离,D项错误; 答案选C。 9.下列不能用胶体的性质来解释的是( ) A. 明矾净水 B. 由豆浆制豆腐 C. 一束平行光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看到光亮的 “通路” D. 向Fe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答案】D 【解析】 【分析】 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可以发生聚沉,有电泳的现象,可以发生布朗运动,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 胶体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杂质而起到净水作用,可以用胶体的性质来解释,A项错误; B. 由豆浆制豆腐,利用的是胶体的聚沉的性质,可以用胶体的性质来解释,B项错误; C. 一束平行光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看到光亮的 “通路”,说明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可以用胶体的性质来解释,C项错误; D. 向Fe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与胶体的性质无关,不能用胶体的性质来解释,D项正确; 答案选D。 10.下列对物质分类的归纳中,错误的是 ( ) A. 空气属于化合物 B. 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 C. 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不一定为酸 D. 水属于氧化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A. 空气属于混合物,A项错误; B. 由金属离子、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B项正确; C. 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不一定为酸,如NaHSO4,C项正确 D.水是氢元素的氧化物,D项正确; 答案选A。 11.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 ) A. Ba2+、Na+、NO3-、SO42- B. Mg2+、Cl-、Al3+、SO42- C. K+、Cl-、HCO3-、NO3- D. Ca2+、Na+、Fe3+、NO3- 【答案】B 【解析】 【分析】 强酸性溶液中存在H+且无色透明的溶液中有色离子不能存在,据此分析。 【详解】A. Ba2+与SO42-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不能共存,A项错误; B. Mg2+、Cl-、Al3+、SO42-与H+均能大量共存,B项正确; C. HCO3-与H+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CO2和H2O,不能共存,C项错误; D. Fe3+为棕黄色,在无色溶液中不能共存,D项错误; 答案选B。 【点睛】判断多种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归纳起来就是:一色(有色离子在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二性(①在强酸性溶液中,OH-及弱酸根阴离子不能大量存在;②在强碱性溶液中,H+及弱碱阳离子不能大量存在)、三特殊(①AlO与HCO不能大量共存:②“NO+H+”组合具有强氧化性,与S2-、Fe2+、I-、SO等还原性的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③NH与CH3COO-、CO,Mg2+与HCO等组合中,虽然两种离子都能水解且水解相互促进,但总的水解程度仍很小,它们在溶液中仍能大量共存)、四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常见类型有复分解反应型、氧化还原反应型、水解相互促进型和络合反应型4种)。 12.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CuCl2 = Cu + Cl2 ↑ B. HI = H++I- C. H2SO4 = 2H++SO4-2 D. NaHCO3 = Na++H++CO32- 【答案】B 【解析】 【详解】A. CuCl2 电离生成铜离子和铝离子,电离方程式为CuCl2 = Cu2++2Cl- ,A项错误; B. HI 电离生成H+和I-,电离方程式为HI = H++I-,B项正确; C. H2SO4电离生成H+和SO42-,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C项错误; D. NaHCO3电离生成Na+和HCO3-,电离方程式为NaHCO3 = Na++HCO3-,D项错误; 答案选B。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将NaHCO3 电离为Na+、H+和CO32-,要注意强酸的酸式盐,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弱酸的酸式盐,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 二、填空题(40分) 13.根据有关概念回答下列问题 (1)稀硫酸 (2)氨水 (3)铝 (4)熔融氯化钠 (5)石墨 (6)氢氧化钡溶液 (7)二氧化硫 (8)水 (9)液氨 (10)乙醇 (11)蔗糖 (12)氯气 判断上述物质:能够导电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2)、(3)、(4)、(5)、(6)、(8) (2). (4)、(8) (3). (7)、(9)、(10)、(11) 【解析】 【分析】 (1)稀硫酸为混合物,能导电,但不是电解质; (2)氨水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能导电; (3)铝能导电,属于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4)熔融氯化钠,可以导电,属于电解质; (5)石墨能导电,但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6)氢氧化钡溶液属于混合物,能导电,但不是电解质; (7)二氧化硫,本身不导电,溶于水后形成H2SO3,能导电,H2SO3属于电解质,二氧化硫属于非电解质; (8)水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9)液氨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10)乙醇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11)蔗糖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12)氯气不导电,属于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能够导电的是(1)、(2)、(3)、(4)、(5)、(6)、(8); 属于电解质的是(4)、(8);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7)、(9)、(10)、(11) 【点睛】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判断物质是否是电解质时,严格按照定义判断。 14.写出①③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和②的化学方程式: ①碳酸钠溶液与过量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 ②H+ + OH- = H2O_____________ ③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 ④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O32-+2H+=H2O+CO2↑ (2). NaOH+HCl=NaCl+H2O (3). Ba2+ +2OH-+2H++SO42-=BaSO4↓+2H2O (4). Ag+ +Cl- =AgCl↓ 【解析】 【分析】 依据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步骤(写、拆、删、查),写出正确的离子方程式。 【详解】①碳酸钠溶液与过量盐酸反应,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水和气体不能拆成离子,离子方程式为:CO32-+2H+=H2O+CO2↑; ②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 + OH- = H2O,可写成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③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沉淀和水不能拆成离子,因而离子方程式为:Ba2+ +2OH-+2H++SO42-=BaSO4↓+2H2O; ④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沉淀不能拆成离子,因而离子方程式:Ag+ +Cl- =AgCl↓。 【点睛】书写离子方程式时,氧化物、弱电解质、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沉淀、气体、非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均不能拆分,易电离的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可溶性盐)拆成离子形式。 15.指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Zn+H2SO4=ZnSO4+H2↑ 氧化剂___________;转移___________个电子; (2)MnO2+4HCl(浓)=MnCl2+Cl2+2H2O 氧化剂___________;转移___________个电子; (3)2H2SO4(浓)+Cu=CuSO4+2H2O+SO2↑ 氧化剂___________;转移___________个电子; 【答案】 (1). H2SO4 (2). 2 (3). MnO2 (4). 2 (5). 浓H2SO4 (6). 2 【解析】 【分析】 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失去电子的物质作还原剂,得到电子的物质作氧化剂,据此分析。 【详解】(1)反应中Zn元素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2价,失去电子,H元素化合价从+1价降低到0价,得到电子,H2SO4作氧化剂,电子转移2个; (2) 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从+4价降低到+2价,得到电子,Cl元素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失去电子,MnO2作氧化剂,电子转移2个; (3) 反应中Cu元素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2价,失去电子,S元素化合价从+6价降低到+4价,得到电子,浓H2SO4作氧化剂,电子转移2个; 三、实验题 16.现用18.4 mol/L的浓H2SO4来配制500 mL 0.2 mol/L的稀H2SO4。可供选择的仪器有:①玻璃棒 ②烧瓶 ③烧杯 ④胶头滴管 ⑤量筒 ⑥托盘天平 ⑦药匙。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仪器中,在配制稀H2SO4时不需要使用的有___________(填代号),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计算,需浓H2SO4的体积为___________,量取浓硫酸时应选用___________(选填①10 mL、②50 mL、③100 mL三种规格)的量筒。 (3)将所配制的稀H2SO4进行测定,发现浓度大于0.2 mol/L。请你分析配制过程中可能引起浓度偏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选题) A.定容时液面低于刻度线 B.未冷却到室温就定容 C.定容时液面高于刻度线 D.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 【答案】 (1). ②⑥⑦ (2). 500 mL容量瓶 (3). 5.4 mL (4). ① (5). AB 【解析】 【分析】 浓硫酸稀释时,用量筒量取浓硫酸置于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冷却后沿玻璃棒转移到500 mL 的容量瓶中,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将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中,向容量瓶中加水至距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水,直至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盖上塞子,摇匀,溶液配制完成,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1)由分析可知,在配制稀H2SO4时,需要量筒、烧杯、玻璃棒、5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不需使用的仪器是烧瓶、托盘天平和药匙; (2)由稀释定律有V浓===0.0054L=5.4mL,量取浓硫酸时应选用10mL的量筒; (3)A.定容时液面低于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导致浓度偏高,A项正确; B.未冷却到室温就定容,导致溶液体积偏小,导致浓度偏高,B项正确; C.定容时液面高于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导致浓度偏低,C项错误; D.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等,使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导致浓度偏低,D项错误; 答案选AB。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