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4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历史第8章日本明治维新章末分层突破学案北师大版选修1
第 8 章 日本明治维新章末分层突破 [自我校对] A.幕府 B.明治政权 C.尊王攘夷 D.明治维新 主题一 明治维新前后日本发生的重大变化 [核心整合] 维新前 维新后 政治 幕府统治下的封建国家;天皇没有实权;封建身份制度 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废藩置县,中央集权加强;实现形式上的“四民平等” 经济 工场手工业发展;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实现工业化;土地地主私有,统一征收地税 军事 武士是职业军人 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文化 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西方文化刚刚传入 推行文明开化,发展近代教育 对外 西方列强入侵,沦为半殖民地 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即时演练] 1.日本明治维新后较之明治维新前的变化有( ) ①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②由半割据状态转变为中央集权国家 ③封建等级 制度被形式上的身份平等所取代 ④资本主义文明完全取代了封建文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日本明治维新期间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如保留天皇制,所以④认为“完全 取代”不正确,故选 B 项。 【答案】 B 主题二 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异同 [核心整合] 1.相同点 (1)背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都面临着统治危机而被迫进行改革。 (2)性质:都是统治者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影响:①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②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③都在改革后走上对 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2.不同点 (1)领导者:日本在武装倒幕推翻幕府统治后由明治政府实行改革;俄国完全自上而下, 由沙皇签署废奴法令而进行。 (2)内容:日本以各种法令,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废除禁止买卖土地法令等方式进 行;俄国则以解放农奴、赎买份地方式进行。 [即时演练] 2.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是( ) A.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 B.优先进行经济改革 C.改变了旧的政治体制 D.开始发展资本主义 【解析】 日本明治维新首先进行的是政治改革,即改革旧有的政治体制;俄国农奴制 改革以维护沙皇的专制统治为目的,没有改变旧的体制;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之 前,两国的资本主义都已经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因此,B、C、D 三项不是两者的共同之处, 故选 A 项。 【答案】 A 章末综合测评(七) (时间:60 分钟 分值:90 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得我国无用之物,而失我国有用之宝,导致奢侈淫逸,失我国有用之货,缺衣 食品店之资,器用之本。 ——《日本政治史》 材料二 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 文明带入国内。 ——《外国历史大事集》 材料三 1871 年 10 月 16 日,日本派出使团,任务是:一、借政体更新,为笃友亲善而 修聘门礼。二、借修改条约,向各国政府阐明并洽商我国政府之目的与期望。三、实地考察 欧美各国最开化、昌盛之体制……以求行之于我国国民之略……一日本使员记载:此次出使 欧美,就其实地,察其形势……深深悟出,欲宇内建立不羁之国,必富国强兵自不待言,而 欲富国强兵,务从殖产兴业入手,切实谋求进步发展。 ——《日本政治史》 材料四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 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 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 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1)材料一、二在对待外来文明的态度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 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派团出使欧美的目的。(6 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采取了哪些如材料四所说的“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 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经济、政治改革措施?(6 分) (4)综上所述,我们从中获得的重要启示是什么?(2 分) 【解析】 第(1)问,分别从材料中概括其态度,然后比较其不同,即由排斥到学习。第 (2)问,材料三非常清楚地说明了其原因,注意总结。第(3)问,从矛盾和不符合的角度回答, 其实就是回答日本学习西方过程中保留的自己的一些东西。第(4)问,结合前面三问的答案总 结启示。 【答案】 (1)由排斥到引进(学习)。 (2)修改不平等条约,建立平等关系;学习欧美先进制度;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富国强兵。 (3)经济:国家扶植和发展国营企业、私人企业。 政治: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加强天皇制。 (4)学习外来文明要和本国国情相结合(或创新发展与继承传统相结合)。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治维新后,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急速发展,国内统一市场的初步形成和资本 主义的发展,要求把全国的农业也纳入资本主义发展的轨道。因此,新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 之一就是必须解决土地问题……明治政府在农民斗争的压力下,担心丧失“民心”,可又害 怕真正彻底的土地革命,终于采取了自上而下实行改革的办法。 ——伊文成等著《明治维新史》 材料二 在东方后进国的日本,资本原始积累这一历史过程,与英国和其他西欧先进国 家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日本地主制度下的资本原始积累,其主要特点不是农民生产手段的 被完全剥夺,而是农民剩余产品(剩余劳动)的被剥夺。其剥夺的主要方式,是国家征收地税。 ——万峰《日本资本主义史研究》 材料三 改革中获益最多的是地主阶级,地主的地租直接来自佃农的剩余劳动以及部分 必要劳动,而不是来自农业资本家的超额利润,这种地租显然带有封建地租的色彩。而地税 改革给广大佃农带来的却只有苦难……地税改革后的日本农村,每年都有大批农户丧失土地, 或沦为佃户,或加入城市产业后备军的队伍。 ——穆良平《日本地税改革探讨》 (1)根据材料一,归纳明治维新后日本农业改革的背景。(6 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地税改革的作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在土地 和地税改革方面的相关内容。(5 分)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评价明治维新期间的农业改革。(4 分) 【解析】 第(1)问,可依据“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急速发展,国内统一市场的初步形成 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把全国的农业也纳入资本主义发展的轨道”“农民斗争”等信息回 答。第(2)问,第一小问,可从材料二中“日本地主制度下的资本原始积累”入手回答;第二 小问联系教材知识回答。第(3)问,从农业改革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和局限性等角度辩证分析回 答。 【答案】 (1)商品货币经济的急速发展;国内统一市场的初步形成;资本主义的发展; 农民斗争的推动。 (2)作用:促进了日本的资本原始积累。内容:土地: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 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地税:按地价 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新土地税以货币支付。 (3)评价:保留浓厚封建色彩;给农民带来灾难;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佩里率美国军舰在 1853 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 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与西方打交道的唯一途径,是 采用西方本身的军事技术装备。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 ——[美]帕尔默·科尔顿《近代世界史》 材料二 外国商人检验日本出口的生丝 萨摩藩建立的机械工场旧址 (1)材料一中的“盟友”指哪些人?(3 分) (2)材料二中两幅图反映了日本当时怎样的社会状态?(8 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4 分) 【解析】 第(1)问,结合 19 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状况分析出对幕府统治不满的力量和 阶层。第(2)问,观察图片得出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日本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第(3)问,从 民族危机和经济发展的角度概括出日本社会变革的条件。 【答案】 (1)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工场主、大商人;不满幕府统治的中下级武士;受幕 府排挤的西南诸藩。 (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生丝和茶叶等生 产部门,出口的大量增加刺激了生产的发展;在长期受幕府排挤的长州、萨摩等西南诸藩, 大名们看到了幕府的软弱无能,开始采取自强的改革措施,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3)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一方面加剧了日本的社会危机;另一方面刺激了日本资 本主义的发展,为日本的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 4. “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给日本社会带来了震撼和反思。阅读下列 材料: 材料一 1872 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 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 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府时代禁食的牛 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食 牛肉为不开化”,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 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 ——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 材料二 (1888 年日本某学者认为)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 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然而,我国开国以来只是眩晕于滔滔 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 结果,便产生了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此风潮破坏了作为国民独立之根基的国民性格,虚饰 了一国之文明。 ——松本三之介《政教社文学集》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文明开化的特征。(4 分) (2)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明的态度上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 别指出前后态度产生的原因。(9 分) (3)据上述材料,指出有些日本人“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这一错误的实质。(2 分)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太政官发布……布告”“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 贫富……”等概括。第(2)问从材料一“趋之若鹜”地追求所谓时尚到材料二对西方文明的理 性对待,可以总结出态度上的变化,而这一变化的原因要结合近代日本的国际、国内形势作 答。第(3)问这一错误的实质即是只学习西方文明之虚表,而未学习西方文明之内涵。 【答案】 (1)特征:自上而下推行;涉及范围广泛;国民竞相效仿;学习西方表面化。 (2)变化:由模仿虚饰变为理性对待。前因:摆脱民族危机;改变落后状况。后因:全盘 西化的现实危害;传统文明的社会价值。 (3)实质:片面理解西方文明(不了解西方文明的内涵)。 5.向西方学习是日本明治维新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1 年日本明治政府派使节团考察西方。实地接触西方世界后,对成员们的思 想引起了巨大的冲击,使之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正如随行的福田德兰所说的,在西方文明 面前,他们“简直像乡下姑娘来到了上野火车站,看到行走着的时髦女郎时,愈觉得自己土 里土气,恨不得钻进地洞里去”。大久保利通也发出了“深感我们不适应这个世界”的感 慨……因而最终他们“无所畏惧地放弃了自己的喜好,吸纳了外国的文明”。 ——吴廷谬《日本史》 材料二 由于日本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世界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 世纪在 同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少。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 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 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使节团成员接触西方后的感受。分析他们有此感受的主要原因。 (6 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时代的西化给日本带来的重要影响。(3 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日本西化取得成功的原因。(6 分)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看到行走着的时髦女郎时,愈觉得自己土里 土气”可得出羡慕西方文明,从材料“对成员们的思想引起了巨大的冲击,使之产生了强烈 的自卑感”可得出有强烈自卑感;第二小问,结合当时日本是封建主义国家,受外国侵略的 史实总结即可。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其产生的影响。第(3)问,结合古代日本与中国 的关系可知,日本有吸纳先进文明的传统;从两则材料可知,日本学习西方不是盲目的,并 且是全面的,这些因素有利于日本西化的成功。 【答案】 (1)感受:羡慕西方文明,具有强烈的自卑感。原因:当时的日本远远落后于 西方,落后于世界。 (2)影响:促进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改变了落后的状态,成为亚洲强国,为对外扩张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3)原因:日本向他国学习,吸纳先进文明的传统;根据国情有选择地学习西方文明;进 行经济、政治等全方位改革。 6.日本经由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道路,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明治维新的 性格规定着近代以来日本的性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1 年闰 4 月 27 日公布了《政体书》。这是明治政府的政治体制和组织法令。 它根据《五条誓文》原则,参考了《令义解》《西洋事情》(福泽谕吉著)等。规定:“天下权 力皆归太政官,使政令无出二途之患”,以谋求政令统一,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太政官(相当 于总理大臣)之下,设议政(立法)、行政、刑法(司法)三官(权)。…… 体现君主和官僚构成的中央集权统一国家原则。 ——吴廷谬《日本史》 材料二 在统治人民方面,在公布《五条御誓文》(即《五条誓文》)的同时,对一般平 民公布了《五榜揭示》。此文规定:要遵守“五伦之道”:严禁结党、强诉(指人民的团结和 向政府提出要求);基督教被作为邪教而加以禁止等等。 ——[日]依田憙家《简明日本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治政府为建立近代政治体制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这些措施对日本政治体制的走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 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在变革社会关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 施对日本平民的政治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双重影响?(6 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治维新存在怎样的“性格”?(3 分)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中的“以谋求政令统一,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和 教材中明治维新的内容三权分立,废藩置县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的转型 所起的作用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教材明治维新在政治改革中的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 废除封建身份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保留封建统治原则;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回答即可。 第(3)问结合第(1)问和第(2)问,参考明治维新改革的局限性,可以得出性格为开放性与封闭 性并存。 【答案】 (1)措施:政令统一(中央集权);三权分立;废藩置县。 影响: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 (2)措施:废除封建身份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保留封建统治原则。 影响:平民享有政治权利的同时,也受到了严格限制。 (3)性格:开放性与封闭(保守)性并存。 第一节 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学习目标: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 主张。 1.重点:维新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及维新变 法运动的兴起过程。 2.难点:分析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实质及 作用。 教材整理 1 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和新阶级力量的出现 1.政治上: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1)列强各国索取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列强向清政府强加政治借款,投资设厂,开采矿藏、修筑铁路等形式,不断增加资本 输出,进行经济掠夺。 2.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1)原因 ①列强的侵略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②甲午战争后,爱国的民族工商界人士发出了“实业救国”的呼声。 ③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结果: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思想上:维新思想成熟。 (1)早期维新思想并未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 (2)康有为写成《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为维新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深度点拨]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提出什么时代要求? 民族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经济力量的增长,不仅要求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求 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制度,建立一个符合自己阶级利益的政权,在中国迅速发展资 本主义,挽救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教材整理 2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1.开始:1895 年“公车上书”。 2.发展 (1)创办报刊 ①1895 年北京的《万国公报》。 ②上海的《强学报》和《时务报》。 ③湖南的《湘报》。 ④在天津,严复译述《天演论》。 (2)设立学会 ①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 ②湖南的南学会。 [深度点拨] 公车上书有何意义? 公车上书打破了几百年来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显示了知识分子的群体力量,揭开了维 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教材整理 3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1.双方:维新派与守旧派。 2.内容 (1)该不该进行维新变法。 (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3)要不要改革科举制度和提倡西学。 3.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力量与没落的封建地主阶级势力在思想上的交锋。 4.作用:维新变法思想的进步性为更多的人所认识,从而推动着维新变法运动进一步向 纵深发展。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制度,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挽救空前严重 的民族危机,已成为 19 世纪末的时代要求。 2.维新派的活动传播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启发了民智,为维新运动作 了舆论准备。 探究点 戊戌变法的时代背景 史 料 解 读 史料一 《时局图》是近代爱国者谢赞泰所作,1898 年 在香港发表,图中“不言而喻,一目了然”的对联,生动形象地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抓住“1898 年”“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等信 息对史料一进行理解。 史料二 《马关条约》规定的赔款数额之大是空前的,相当于清政府三年的财政收入,必须在三年内还上,于是清政府大借 外债,甲午战争后一年内就借了 3.7 亿两白银。 “赔款”“借外债”等是主要信息。 【史料应用】 (1)谢赞泰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出这幅漫画的?结合史料一概括帝国主义侵华方 式的变化。 【提示】 背景: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 严重。变化:经济上,由商品输出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政治上,分而治之,掀起瓜 分中国的狂潮。 (2)史料二说明清政府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统治危机 的表现。 【提示】 原因:清政府战争赔款和大借外债。表现:财政困难,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 尖锐。 【史论拓展】 戊戌变法的时代背景 (1)时势条件:甲午战争后,欧美列强趁机扩大对中国的政治侵略与经济掠夺,并掀起瓜 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积极寻求救亡之策。 (2)思想渊源:19 世纪七八十年代,脱胎于洋务派,痛感洋务运动弊端的早期维新派产 生。他们要求抵抗列强侵略,要求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为维新 变法运动的兴起作了思想准备。 (3)经济基础: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是其产生的经济基础。 (4)阶级基础:随着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 登上历史舞台,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提供了阶级基础。 (5)社会根源:甲午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此后清王朝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而大肆 出卖国家和民族权益,统治更加专制腐朽,这就促使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探寻新的、反映资 产阶级意愿和要求的救亡图存道路。 (6)国际因素: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和日本的迅速强大,促使资产阶级维新派决心以日本 为榜样,通过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维新,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2016·襄阳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书达于督察院,督 察院不代奏,达于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不代奏。当时会试举人集毂下者将及万人,皆与八股 性命相依,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梁启超全集》 材料二 史称“公车上书”的这件事,大多是根据康自己的《公车上书记》一文为本的。 考证当时皇上以及都察院全天的工作流水账,证明 5 月 2 日那天肯定没有出现过一千三百名 公车到都察院游行示威并且被拒的事情。当时先是大批现职官员从 4 月 14 日就开始接连上奏, 4 月 30 日起,都察院每天都有大批举人上书,到 5 月 8 日才结束,上书总量 31 件,签名者 1555 人,其中梁启超领衔广东举人 80 人上书,只是诸多上书中的一件。 ——摘编自姜鸣《天公不语对枯棋》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对待变法的两种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归纳材料二“上书”(上奏)的特点。概括这一事件的历史地位。 【规范解答】 第(1)问的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 八股取士之制”“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等信息进行归纳判断。第二小问可 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第(2)问的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二中“大批现职官员”“每 天都有大批举人上书”“从 4 月 14 日……到 5 月 8 日才结束”“梁启超领衔广东举人 80 人 上书”等信息归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 (1)态度一:支持变法。他们认识到变法是挽救民族危机的重要手段。 态度二:反对变法。废除八股取士危害到他们的个人前途和利益。 (2)特点:上书人员有官员和举人;上书时间长,次数多;有组织,但没有统一的领导人。 地位: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或维新运动开始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 1.19 世纪末,清政府危机加深的主要原因是( )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 B.清政府卖官鬻爵 C.各地严重的洪涝灾害 D.债务剧增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可用排除法。自然灾害与外来侵略相比, 显然是次要的,排除 C 项;B 项只是政治腐败的一方面;D 项是清政府为了缴付对日巨额赔款 的后果。 【答案】 A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对中国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是( ) A.使中国出现了近代工业 B.造就了新兴的阶级力量 C.阻止了外国经济侵略 D.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民族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掀起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运动,而无产阶级则在此 后又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答案】 B 3.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的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 B.强学会成立 C. 创办《万国公报》 D.康有为上书光绪帝 【解析】 1895 年 4 月的“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社 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答案】 A 4.19 世纪末,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论战的核心问题是( ) A.要不要提倡西学 B.要不要改革科举制度 C.该不该维新变法 D.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维新派的核心主张是进行政治改革,故 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论战的核心是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答案】 D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 ——谭嗣同《仁学》 材料二 天演者,西国格物家言也……以为天不可独任,要贵人以持天……使人治日即 乎新,而后其国永存,而种族赖以不坠,是之谓与天争胜。而人之争天而胜天者,又皆天事 之所苞,是故天行人治,同归天演。 ——吴汝纶《天演论·序》 材料三 图一 《孔子改制考》封面 图二 北京强学会旧址 图三 《时务报》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谭嗣同、严复的维新变法主张的异同。 (2)结合材料三中三幅图片和所学知识,归纳维新派宣传变法的方式并举例说明。 【解析】 第(1)问,由材料一中的“君臣一伦”及“黑暗”、材料二中的“天不可独任” 等关键信息就容易回答。第(2)问由三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 【答案】 (1)相同点: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主张维新变法。不同点:谭嗣 同侧重抨击“君为臣纲”,具有民主革命的思想色彩;严复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 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2)方式:著书立说,组织学会,创办报刊。著书如康有为著《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 考》,组织学会如维新派成立强学会,创办报刊如维新派创办《时务报》《中外纪闻》等。还 有上书、办学堂、讲学等方式。 学业分层测评(二十三) (建议用时:35 分钟) [学业达标] 1.1896 年签订的“英德借款”合同第七款规定:“此次借款未还时,中国总理海关事 务应照现今办理之法办理。”这反映出( ) A.列强对华的资本输出有一定的进步作用 B.清政府的借款建立在出卖主权基础上 C.列强通过借款控制了清政府的内政外交 D.清政府向列强大举借款完全是被迫的 【解析】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人一直在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一职。把借款同海 关管理结合起来,这是列强借款具有很强政治奴役性的反映,也是清政府出卖主权的表现。 【答案】 B 2.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 ) ①迫切要求发展民族工商业 ②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制度 ③领导农民暴 动起义 ④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民族资产阶级的主要活动。③表述不符合史实,民族资产阶级的本 质决定了其不可能依靠农民,更不会领导农民暴动起义。 【答案】 C 3.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成为一场政治运动的关键是( ) A.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B.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C.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D.维新变法得到了光绪帝的支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本题可以从“公车上书”的性质是一场 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判断出答案为 A 项。 【答案】 A 4.梁启超的“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 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培养实用人才 B.创办新式学堂 C.变革科举制度 D.实行政治民主化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所有问题诸如变法、 育人才、开学校、变科举等,要想成功,基本落脚点就在于“变官制”,即改变当时的上层 建筑政治体制,实际上提出了反对专制统治,主张政治民主化的要求。 【答案】 D 5.借用达尔文进化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家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天津,严复译述《天演论》,借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阐 明自己的维新变法主张。 【答案】 D 6.维新派与封建顽固派势力论战的实质是( ) A.资产阶级与洋务派的正面交锋 B.资本主义思想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 C.资产阶级思想与农民阶级思想的交锋 D.清政府内部对西方科技态度不同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维新派代表资本主义思想,他们主张兴民权, 发展资本主义,封建顽固派包括洋务派在思想上仍主张维护封建专制,因此双方之间的论战 是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 【答案】 B [能力提升]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政矿务宜筹也,不变则彼富而我贫;考工制器宜精也,不变则彼巧而我拙; 火轮、舟车、电报宜兴也,不变则彼捷而我迟;约章之利病,使才之优绌,兵制阵法之变也, 不变则彼协而我孤,彼坚而我脆。 ——薛福成《筹洋务议·变法》 材料二 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 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立考课,使人尽其才……育才于学校,议政于议院,君民一体, 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材料三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 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 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群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1)归纳材料一的基本主张,并分析其意图。 (2)材料二比材料一的思想有哪些突破?其根本要求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维新派的哪些思想主张? (4)根据材料归纳这一时期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而探究的特色及成因。 【解析】 本题考查洋务派、早期维新派及维新派的主张及其实践。第(1)问要注意依据 材料一归纳其主张,薛福成是洋务派的代表,后来分化成早期维新派。第(2)问关键是概括出 “突破”的表现,比较早期维新派与洋务派的不同即可。第(3)问与第(4)问依据材料并结合 基础史实回答即可。 【答案】 (1)主张:开矿山,建工厂,造船,练新军。意图:师夷长技以自强。 (2)突破:材料二不仅认识到西方的船坚炮利,更认识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 根本要求: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3)三权分立,设议院,开国会,制宪法,实行君主立宪。 (4)特色:材料一代表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材料二、三代表维新派, 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经济技术,也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成因:前者是中国地主阶级中先进 知识分子的代表;后者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 第二节 百日维新 学习目标: 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1.重点:维新变法的基本内容。 2.难点:维新变法的推行条件、特点及 对其评价。 教材整理 1 变法救亡呼声再度高涨 1.导火线:1897 年冬,德国出兵强占胶州湾。 2.表现 (1)康有为向光绪帝上万言书,呼吁及时变法,革旧图新。 (2)1898 年 1 月,李鸿章、翁同龢、荣禄等五位大臣会见康有为,康有为指出变法的必 要性和紧迫性。 (3)康有为上书《应诏统筹全局折》,并提出了具体变法措施。 (4)康有为进呈《俄彼得变政记》和《日本变政考》两书,为光绪帝提供实施“变政”的 样板。 (5)1898 年 4 月,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保国会。在其影响下,保滇会、保浙会、保川 会相继成立,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 [深度点拨] 康梁等人依靠光绪帝进行变法反映的实质是什么? 以康梁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进行自上而下的变法,这充分反映 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教材整理 2 百日维新 1.开始:1898 年 6 月 11 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正式宣布实行维新变法。 2.内容 (1)政治方面 ①取消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删订则例。 ②开放言路,准许官民上书言事。 ③废除旗人靠国家供养特权,允许他们自谋生计。 ④整顿和澄清吏治。 (2)经济方面 ①设立专门管理机构,保护和促进农工商等各业的发展。 ②改革财政,编制预算方案等。 (3)军事方面 ①用新法精练陆军。 ②添置兵舰,扩建海军。 ③裁汰旧式军队。 (4)文教方面 ①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 ②设立大学堂和各级中小学堂,派遣留学生,实行新式教育。 ③设立译书局,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④奖励创新性著述。 3.评价 (1)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 (2)没有触动清朝的统治基础,改革不彻底。 (3)在维新派的推动和光绪帝的督导下,有些新政得以实行。 (4)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文化的传播。 [深度点拨] 如何看待光绪帝支持变法这一事实? 光绪帝支持变法除了救亡图存外,还有另一个目的,即巩固封建统治,利用变法从慈禧 太后手中夺取最高统治权,因此在涉及改革的根本问题时,光绪帝的阶级本质暴露无遗。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戊戌变法是在 19 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的形势下,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 主义而掀起的一场政治活动。救亡图存是其首要的历史使命。 2.维新变法是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产物与要求,是先进的中国人从学习西方器物递进到学习西 方政治制度的发展与深化。 探究点 百日维新的特点 史 料 解 读 史料一 在“百日维新”短短的 103 天内,光绪帝发布各种谕旨 100 多条。 光绪帝谕令合并衙门,裁汰冗员,“将现在各局所中冗员一律裁撤净尽……限一月办竣”。由于裁撤面较宽,在裁撤 中又采取了一些强行封查的办法,使一些中下层人士猝然失业,难以度日。 光绪帝下令裁撤绿营,同时让旗人自谋生计。这些人多达 100 万,被突然中止生计后没能妥善安置,以致他们对新政 怨声载道。 9 月 5 日,康有为连上两折,提出剪发辫,改穿西装,改元迁都,许多人认为这是改朝换代之举,难以接受。 抓住史料一中第二、三、四自然段开头的信息,这 些是史料主旨。 史料二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胡绳说:“认为光绪皇帝是一个维新派的皇帝,也就是说,这个皇帝是代表软弱的民族资 产阶级利益,企图实行一种民族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路线,只是遭到了惨败,这种看法不符合历史事实。” 提炼胡绳的观点,即“光绪皇帝……代表……民族 资产阶级……政治路线……不符合历史事实”。 【史料应用】 (1)概括史料一中戊戌变法法令中的除旧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与弊 端,说明了什么? 【提示】 (1)措施:精简机构、裁汰冗员;裁撒绿营;剪发辫。积极作用:打击了封建 守旧势力,动摇了封建统治。弊端:改革操之过急,分不清轻重缓急,措施失当,未能稳步 进行。说明:维新派在政治上还不够成熟。 (2)请你结合百日维新的改革措施,说明史料二中胡绳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提示】 从改革措施可以看出,光绪帝虽然采纳了维新派提出的许多主张,但根本没 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也没有提出实行君主立宪这一要害问题。这说 明光绪帝仍然是封建皇帝,在国家政治体制这一根本性问题上,他不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 益。 【史论拓展】 百日维新的特点 (1)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下至经济基础,上至上层建筑(政治、军事、思想文化),体现 了除旧布新的新气象,但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即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 (2)从推行范围来看,仅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到广大民众中,因而没有形成变革的巨 大力量。 (3)从推行来看,由没有实权的皇帝来推行,显示出维新力量的薄弱。 (4)从性质上看,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从目的上看,变法图强,救亡图存。 (6)从作用上看,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7)从过程来看,变法措施过于急躁,分不清轻重缓急。 (2016·无锡高二检测)戊戌变法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特定的背景下兴起的一场救亡图 存的运动,整顿吏治是其突出的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曾指出:清朝“握枢密之任者,惟军机处数人。此外,则诸部只见纸册, 千官皆同闲人”。……“以级尊卑任官”,以“族任官”。即扬满抑汉的中央政府“官缺制” 和地方各级官员的“捐纳制”。致使大批德才皆无之人为官一世,“国未尝资其少益也,而 害若丘山”。 ——摘选自《康南海官制议》 材料二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 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 材料三 著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王大臣会同妥速议奏,所有翰林院编检、各部院司 员、大门侍卫、候补候选道府州县以下官、大员子弟、八旗世职、各省武职后裔,其愿入学 堂者,均准入学肄业,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 ——1898 年 6 月 11 日光绪皇帝发布《定国是诏》 材料四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各种变法诏令 184 条,包括政治、经济、文 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 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官制存在的弊端。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期间整顿吏治的措施。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派变法的失误之处,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规范解答】 第(1)问根据材料一“握枢密之任者,惟军机处数人”“千官皆同闲 人”“扬满抑汉的中央政府‘官缺制’和地方各级官员的‘捐纳制’”“致使大批德才皆无 之人为官一世”等信息归纳。第(2)问根据材料二“戊戌变政,首在裁官”及材料三“其愿入 学堂者,均准入学肄业,以期人才辈出”即可得出答案。第(3)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四“光 绪皇帝共计发布各种变法诏令 184 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他们把足 够几年吃的东西……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要结合意义、 失败原因和教训来思考。 【答案】 (1)弊端:官僚机构臃肿,人员冗繁(冗官);选用官员的方式落后(扬满抑汉); 官员的素质低下。 (2)措施:精简机构,裁减冗员;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兴办学堂,培养人才;举荐 新政人才。 (3)失误:树敌太多,遭到顽固派反对;变法内容贪大求全;变法过程急于求成等。 启示:改革不能急于求成,要逐步推进;改革要讲究政治策略,尽量减少对立面等等。(言 之有理即可) 1.1898 年 1 月的一天,在总理衙门西花厅,总理大臣李鸿章、翁同龢、荣禄等对康有 为进行问话。康有为把荣禄驳得哑口无言,气得荣禄中途退场。这种现象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 ) A.变法图强是大势所趋 B.顽固派势力势单力孤 C.设立议院,召开国会 D.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康有为把荣禄驳得哑口无言表明,在民族危 机的紧要关头,要救亡图存必须进行变法,变法图强是大势所趋。 【答案】 A 2.保国会成立后,维新变法浪潮激荡全国,因为它( ) A.以救亡图存为号召,符合时代要求 B.在全国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扩大了影响 C.促使光绪帝下决心实行变法,大快人心 D.力图扶植清朝统治,得到上下广泛支持 【解析】 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保国会的宗旨符合时代要求,维新变法浪潮激荡全国。 【答案】 A 3.改革政治体制是戊戌变法的主题之一,百日维新期间,在这方面的举措有( ) A.制定宪法 B.裁撤闲散重叠机构 C.设立农工商总局 D.设议院 【解析】 考查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可采用排除法。A、D 两项在维新措施中都 没有涉及,C 项是经济措施,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4.下列哪一项内容符合维新派的主张,却不在戊戌变法的政令之内( ) A.实行君主立宪制 B.改革政府机构 C.改革科举制度 D.发展民族工商业 【解析】 对照变法措施可知实行君主立宪制并不在变法政令之内。 【答案】 A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材料二 大学士刚毅曾于慈禧面前“伏地痛哭”,指责维新变法。当戊戌五、六月间, 皇上言改革,举朝言改革,民间言改革,而彼独悍然曰:“吾誓不改革。”表示“痛心疾首 于新政,必尽罢之而后快。”大学士徐桐甚至无耻宣称:“宁可亡国,不可变法。” ——朱贤枚《慈禧扼杀戊戌变法的前后》 (1)有学者认为,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变法手段很高明,根据材料一指出其“高明”手 段是指什么?分析当时采取这种宣传手段的主要原因。 (2)从材料一、二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有益的启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和归纳概括的能力。第(1)问,结合康有为维新变法思 想的特点回答。第(2)问,可围绕变法的策略、思想宣传等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借助传统文化宣传维新思想。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 力量弱小;封建正统思想根深蒂固,占据统治地位;减少变法的阻力。 (2)改革要成功,必须符合国情,讲究策略和方法。 学业分层测评(二十四) (建议用时:45 分钟) [学业达标] 1.下列各项对光绪帝坚定变法信心有利的因素是( ) ①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②康有为的多次上书 ③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 ④《定国是诏》的颁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 【解析】 《定国是诏》的颁布标志着维新变法的开始,故④不符合题意,①②③均正 确。 【答案】 B 2.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它( ) A.提出了各方面具体的变法建议 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 C.系统论证了维新变法的理论 D.明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 【解析】 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具体提出变法建议,成为戊戌变法的纲领性 文件。 【答案】 A 3. 19 世纪末,梁启超呼吁中国应“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下 列维新派在维新变法时期的活动中,体现了此观点的是( ) A.发起“公车上书” B.改革旧的官僚制度 C.组建强学会 D.成立保国会 【解析】 “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是保国。其余各项不符合材 料信息。 【答案】 D 4.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打击了封建守旧势力的措施是( ) A.精简机构,裁减冗员 B.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 C.向海外派遣留学生 D.提倡私人开办工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A 项措施使一部分旧官僚失去了官职与 权力,直接打击了封建守旧势力,因而遭到他们的反对。 【答案】 A 5.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洋务派同维新派的真正差异不过在于:前者只布新而不除 旧,后者布新同时除旧。”其中,维新派的“布新”措施不包括( ) A.允准旗人自谋生计 B.鼓励官民上书言事 C.编制国家预算决算 D.普遍设立中小学堂 【解析】 考查对戊戌变法内容的理解。四个选项都是维新派的改革措施,A 项是“除 旧”的体现,B、C、D 三项是“布新”的体现。 【答案】 A 6.在百日维新期间,山东烟台牟平的学子张子昭得知变法的消息后痛哭流涕,当即手写 血书,痛骂康、梁。在维新变法的措施中,最令他反感的应是( ) A.设立京师大学堂 B.废除八股 C.派留学生出国留学 D.在各地设立中小学堂 【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材料中的“学子”。当时的读书人,读的是四书五经,期 望通过八股取士取得功名,以光宗耀祖。戊戌变法的法令中,明确规定废除八股,这就断了 其当官之路。 【答案】 B [能力提升]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后,维新人士认为:“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 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 ——《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 ——梁启超 (1)概括材料一、二的主要思想主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日维新中体现上述思想主张的措施及意义。 【解析】 第(1)问,“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 体现全民教育和重视女学的思想。第(2)问,与百日维新教育上的举措相联系。 【答案】 (1)主张全民教育;重视女学。 (2)措施:普遍设立中小学堂,设立京师大学堂;兴办女学堂;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取士。意义:培养了具有新意识的近代知识分子;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民族意识 的觉醒;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8 年,康有为在上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 “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 行。 ——摘自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上书的主要目的。 (2)材料二中康有为的主张有何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解析】 第(1)问从材料一中“国会议行”“定宪法公私之分”可以归纳出“开国会, 定宪法”;联系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作答。第(2)问的第一小问从材料二“惟有 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来概括答案;第二小问从维新派自身力量弱小、顽固派力量强 大、传统思想影响以及借鉴日本体制失败等角度分析概括。 【答案】 (1)目的: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 (2)新变化:皇权独断。 原因: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顽固势力强大;传统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借鉴日本近代 天皇制。(答出任何两条即可)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 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 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 一曰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而采天下之舆论,取万国之良法;二曰开制度局于 宫中,征天下通才二十人为参与,将一切政事制度重新商定;三曰设待诏所,许天下人上书。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 到日本与中国的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 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 ——《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1)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的观点有何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一变化? (2)材料三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解析】 第(1)问,材料一康有为主张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材料二 1898 年变法时则没有提政治制度的变革,只提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然后结合史实分析原因。第(2) 问材料三认为中日改革结果不同是由于国情、国际环境不同,结合史实可知,观点正确,用 所学知识从国情、国际环境不同分析原因。 【答案】 (1)变化:不再提兴民权、设议院、开国会,主张以君权变法。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不敢与封建势力彻底决 裂;康有为变法方法改变,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变革。 (2)正确。日本明治维新是在推翻封建幕府统治的基础上发展资本主义的变革;而康有为 等人则是依靠无权的皇帝对现有政权进行的一次改良。 第三节 戊戌变法的失败 学习目标: 1.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 2.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1.重点:新旧势力的交锋。 2.难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历 史意义。 教材整理 1 新旧势力的交锋 1.旧势力 (1)大肆攻击保国会,组织“非保国会”与之对抗。 (2)百日维新期间,变本加厉地对抗新政。 (3)加紧制造反对新政的舆论,对康有为的攻击毁谤不遗余力。 (4)对光绪帝颁布的新政上谕,采取敷衍搪塞甚至公然抵制。 2.新势力 (1)与旧势力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 (2)光绪帝也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抗争。 (3)策动袁世凯杀掉荣禄,甚至还想策动兵变围困慈禧太后的居所。 教材整理 2 戊戌变法的失败 1.戊戌政变:9 月 21 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囚禁光绪帝,杀害“戊 戌六君子”。 2.废除新政,旧制得到恢复。 3.失败原因 (1)根本:维新派力量不够壮大。 (2)主观 ①维新派的领袖人物不是掌权者。 ②仅借助于一些官员和光绪帝的认同和支持。 ③忽视了宣传和发动下层民众。 [深度点拨] 如何认识戊戌政变的发生? 戊戌政变的发生是必然的,这主要取决于守旧势力对自身根本利益的维护。戊戌变法的 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主要目的是通过变法在中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君主立宪 制度,这是封建地主势力的代表慈禧太后所无法容忍的。 教材整理 3 戊戌变法的影响 1.历史意义 (1)戊戌变法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它要逐步变革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 度,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进步趋势。 (2)戊戌变法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它直接激发于列强侵略造成的民族危机,启发和张扬 了国人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 (3)戊戌变法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批判封建思想文化,宣传和张扬西学,促进国 人的思想解放。 2.经验教训 (1)维新派幻想在不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前提下,进行政治改革的道路行不通。 (2)戊戌变法比过去的洋务运动有了质的进步。 (3)为以后更加进步的社会势力丢掉改良幻想,运用暴力手段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斗争,提 供了历史依据。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维新派试图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是进步的。 2.维新派表现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其为变法而甘愿牺牲的精神可歌可泣,戊戌变法是 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为中华文明发展史提供了宝贵财富。 探究点 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史 料 解 读 史料一 (康有为)不但没有时时提醒光绪帝注意争取太后的支持,反倒时时鼓励光绪帝学习俄国彼得大帝“乾纲独断”,这就远离了当时的政 治现实……康有为等维新派和光绪,从和平变法开始,却逐步走向武装政变之路,铤而走险,最后归于失败也就无可避免了……改革必然会损 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就要求改革者不能没有周全的设计。康有为、光绪对此几乎是全然不顾,因此很多改革措施都遭到强力反对,反对者并 非都是上层的顽固分子,也有中下层官员、士子和民众。 ——《回顾戊戌 重温历史》 省略号将史料一意思分为 三层,抓住每一层的关键 词,如第二层的“铤而走 险”等。 史料二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 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 重温历史》 注意史料二前两句话的主 旨,它们与最后一句话是因 果关系。 【史料应用】 (1)据史料一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提示】 缺乏斗争策略(或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紧急关头铤而走险,企图武装政变; 对改革缺乏周全设计;缺乏群众基础。 (2)据史料二,史学界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提示】 触动了传统中国的政治体制,影响其后历次革命运动。 【史论拓展】 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1)失败原因 ①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而封建顽 固势力过于强大。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生存,力量薄弱, 这就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而新势力的主要阶级来源就是民族资产阶级。旧势力 的阶级根基封建势力在中国有千年历史,力量雄厚。 ②重要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改革的策略不当。 a.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b.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光绪帝和少数官僚。 c.对袁世凯和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d.变法策略比较激进,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 e.某些措施也缺乏可操作性。 (2)历史意义 ①爱国性:从时代背景分析,变法运动是在甲午战争失败于邻国日本后,中华民族遭遇 空前危机的情况下开始的,所以救亡图存是变法的直接目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变法是爱国 的,是进步的。 ②进步性:从变法的内容看,政治上要求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经济上要求发展 资本主义,这些要求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③启蒙性:从变法运动的过程看,上书、演讲、办团体、宣传变祖宗之法,乃至掀起百 日维新,这些使民众接触到了资产阶级思想,认识到封建思想的弊端,从而起到了思想解放 的作用。 (2016·滨州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戊戌时期维新派思想家所建构的新的思想理论体系,不仅“参中西之新理”, 而且“合经子之奥言,采儒佛之微旨”…… ——张锡勤《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稿》 材料二 中国倡民权者,以先生为首,然其言实施政策,则注重君权。以为中国积数千 年之习惯,且民智未开,骤予以权,固自不易。况以君权积久如许之势力,苟得贤君相,因 而用之,风行雷厉,以治百事,必有事半而功倍者。……先生之议,谓当以君主之法,行民 权之意。 ——《南海康先生传》 (1)指出材料一中维新派所建构理论体系的特点及作用。 (2)材料二中“先生”实施变法的策略是什么?这与变法最终的结果有什么关系? 【规范解答】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参中西之新理”“合经子之奥言,采儒 佛之微旨”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注 重君权……谓当以君主之法,行民权之意”“苟得贤君相,因而用之……必有事半而功倍者” 归纳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1)特点:兼顾中西,托古改制。 作用:变法从传统中找到理论依据,利于维新思想的传播。 (2)策略:注重君权,以君权促民权;不发动群众而是借助皇帝推行变法。 关系:该策略的实施成为改革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 1.为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慈禧太后采取的破坏新政的措施不包括 ( ) A.解除了支持新政的翁同龢的军机大臣职务 B.任命她的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 C.将人事任免权和军权牢牢控制在手中 D.指使袁世凯出卖维新派 【解析】 袁世凯出卖维新派是由他个人的反动本质和做人原则决定的,并非是受慈禧 太后的指使。 【答案】 D 2.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没有触动清朝统治基础,主要是因为变法( ) A.由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 B.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C.没有得到地方官有效支持 D.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 【解析】 注意题干中“没有触动清朝统治基础”,应从其核心措施分析,变法没有涉 及资产阶级性质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所以没有触动清朝统治基础, 故选 D 项。 【答案】 D 3.戊戌变法才 103 天就归于失败,这主要是因为( ) ①光绪帝无权 ②康有为、梁启超缺乏政治斗争经验 ③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封建势力强大 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光绪帝与康、梁既无实权又缺乏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在以慈禧为代表的强 大的封建势力的反扑下,变法运动昙花一现,终归失败,而这一切又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 在中国行不通。 【答案】 C 4.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对我国近代思想领域的影响的表述中最具概括性的是 ( ) A.猛烈抨击了封建思想文化 B.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 C.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D.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抓住限定语“最 具概括性”。上述四个选项都是戊戌变法在思想领域的影响,但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不一样。 A、B、C 三项属于同一个层级,是并列关系,三者共同说明一个问题,即“戊戌变法是近代中 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因此 D 项和 A、B、C 三项之间应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最具 概括性的是 D 项。 【答案】 D 5.观察下列图片并阅读材料: 昙花一现的现代化 图一 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史学家胡绳语),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 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 “现代化”运动的先声。 图二 在《忧时七上皇帝书》的感召之下,年轻国君在颐和园行宫(而非紫禁城内正式议 政的勤政殿)与一位“秀才”共谋国是。 图三 但是,这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却在京城菜市口的刑场上画 上了“休止符”…… 请在上述图文启发下联系史实,完成下列问题: (1)具体解释“已成定局的悲剧”和图一暗喻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2)年轻国君与“秀才”共谋国是指的是什么事件?为什么说上述历史事件是一场“现 代化”运动? (3)这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失败的原因何在? (4)图三释文没有用“画上了‘句号’”,而是用“画上了‘休止符’”,这里的深层含 义何在? 【解析】 结合图文材料不难回答第(1)问和第(2)问中的前一小问。第(2)问中的后一小 问,要结合该事件的突出特征进行思考回答。第(3)(4)问实际上是要求回答戊戌变法运动的 深远历史影响。 【答案】 (1)历史事件: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影响:“公车上书”推动了 当时维新运动的兴起。 (2)事件:光绪帝召见康有为讨论维新变法事宜。原因:戊戌变法是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初步发展、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发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试图通过实行君主立宪、发 展民族工商业来摆脱民族危机,光绪帝颁布的变法法令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维新派的主张。 因此,戊戌变法是一场通过变法而进行的现代化运动。 (3)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中国民族资产阶 级具有软弱性。 (4)戊戌变法使维新思想得以广泛传播,使“变革”成为不可遏止的思想潮流,中国的近 代化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止步。 学业分层测评(二十五) (建议用时:35 分钟) [学业达标] 1.新政的推行,遭到了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主要原因是( ) A.维新志士要推翻君主制 B.新政法令要推翻清政府统治 C.新政法令损害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 D.新政反映了人民的反帝要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A、B、D 三项不符合基本史实,故排除。新政之 所以遭到了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主要是由于新政法令损害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 【答案】 C 2.顽固派破坏百日维新的手段有( ) ①对变法诏令阳奉阴违、托词抗命 ②把京津地区的兵权都抓在手中 ③改总理衙门为 外务部讨好列强 ④慈禧太后直接控制人事任免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新政开始后,慈禧太后任命亲信荣禄 控制了京津地区,并千方百计地控制了人事任免权;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员大多对新政或明或 暗的抵制,拒绝推行新法,①②④正确;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属于《辛丑条约》的内容,③ 错误,本题选 C 项。 【答案】 C 3.在百日维新期间,谭嗣同自述:“京居既久,始知所愿皆虚, 一无可冀(期望)。慨 念横目,徒具深悲。平日所学,至此竟茫无可依。”这段话表明谭嗣同( ) A.放弃了变法维新救国救民的抱负 B.脱离群众,找不到变法的出路 C.悲观失望,准备向顽固派妥协 D.对维新派不满,开始转向革命 【解析】 谭嗣同热心于变法事业,最终也没有妥协。材料中“所愿皆虚,一无可冀”“茫 无可依”体现了他找不到变法出路的苦闷心情。 【答案】 B 4.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维新派企图通过“和平”“合法”的手段,进行自上而下的有限改革 B.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 C.没有广泛发动人民群众 D.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 【解析】 A、B、C 三项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在具体问题上的反映,D 项是根 本原因。 【答案】 D 5.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证明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但它给后来的奋斗者提供的最 重要的历史经验是( ) A.可以走日本明治维新之路 B.可以走俄国农奴制改革之路 C.丢掉改良幻想,运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朝 D.可以走法、美革命之路 【解析】 A、B 两项在中国行不通;C、D 两项相比较,符合题干“历史经验”的是 C 项。 【答案】 C 6.从促进近代化的角度看,戊戌变法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 A.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发展 B.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 C.确立了维新思想的主导地位 D.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 【解析】 A 项是辛亥革命的影响;B 项不符合题意;C 项是当时的积极影响,但不是最 深远的历史影响。戊戌变法最深远的历史影响应是思想启蒙,故选 D 项。 【答案】 D [能力提升] 7.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发起的改良运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戊戌变法初期,康有为认为“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 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少变而不全变,举其一而不改其二,连类并败,必至无功”。 戊戌政变后,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市民百姓围观(戊戌)六君子,纷纷叫骂:“乱 臣贼子,书生狂徒,割了他们的舌头!不好好读圣贤之书,跑出来祸乱人心!” (1)据材料概括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2)综合上述内容,你能得出怎样的启示?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少变而不全变,举其一而不改其二,连类并败,必 至无功”得出强求“速变”“全变”;材料中的“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得出封建 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材料中的“市民百姓围观(戊戌)六君子,纷纷叫骂”得出没有发动 广大人民群众。第(2)问,由变法失败的原因可以得出改革应循序渐进,改革必须取得人民群 众的支持等。 【答案】 (1)原因:强求“速变”“全变”;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没有发动广 大人民群众。 (2)启示:改革阻力大,应循序渐进;改革必须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 章末分层突破(教师用书独具) [自我校对] A.民族危机 B.民族资本主义 C.维新思想 D.公车上书 E.定国是诏 F.戊戌政变 G.思想启蒙 主题一 全面认识戊戌变法 [核心整合] 1.从变法背景来看:戊戌变法是在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 发生的,其首要目标是救亡图存,戊戌变法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2.从变法内容来看:变法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对旧制度进行 的改革,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 科学技术的传播,戊戌变法又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这符合当时历史 发展的潮流,也是其最本质的意义。 3.从变法过程来看:维新派通过报刊、学会和论战等方式和途径,猛烈抨击封建专制, 大力提倡西学,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因此,戊戌变法又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4.从各种政治力量的斗争来看:戊戌变法还是一次争夺政权的斗争,既有资产阶级维新 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权力斗争,又有“帝党”与“后党”的宫廷斗争。 [即时演练] 1.对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历史学家认为:“光绪的悲剧,是在他的周围没有形成一个足 以制服慈禧一伙的力量。”对这一观点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保守派力量强于改革派 B.光绪帝对变法优柔寡断 C.力量对比对改革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D.慈禧太后反对戊戌变法 【解析】 A、C、D 三项均是从改革派与保守派力量对比的角度上分析的。B 项在题干缺 乏必要信息支持,另外与历史事实不符。 【答案】 B 主题二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 [核心整合] 1.社会背景 日本:人民的反抗;新兴地主、商人不满;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幕府成为众矢之的。 中国:封建危机严重;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封建反动势力较强大。 2.领导力量 日本: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等联合力量强大。 中国:资产阶级把希望寄托在无实权的皇帝身上,不敢发动群众,顽固派力量强大。 3.具体措施 日本:发布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强制大力推行。 中国:变法诏书如一纸空文,无法推行。 4.国际环境 日本: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列强入侵中国。 中国:帝国主义时期;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5.思想文化 日本:知识分子容易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西方学说普及早。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根深蒂固,比较难以接受新鲜事物。 [即时演练] 2.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一成一败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 的内部条件而言,主要是由于( ) ①中国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 ②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从旧营垒中分化出一支革新力量 ③中国的维新变法缺乏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配合 ④中国的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而进行的,未发生权力中心的转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当时以光绪帝为首的“帝党”支持变法,只不过力量不如日本的改革力量强 大,②所述不正确;从康有为上光绪帝书中提到的“揭竿斩木,已可忧危”可以看出,当时 中国并不缺乏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只不过维新派因其自身的局限性没有发动和利用,③错 误。故选 C 项。 【答案】 C 章末综合测评(八) (时间:45 分钟,分值:90 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欲求御外之术,唯有力图自治,修明前圣制度,勿使有名无实;而于外人 所长,亦勿设藩篱以自隘,斯乃道器兼备,不难合四海为一家。 ——《李鸿章》 材料二 严复说:“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 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 ——《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日本明治维新政治家、革新家大久保利通说:“英、美、法等国的开化,高我 数层,(日本无论如何模仿)也望尘莫及,我认为德、俄两国必有很多东西可以成为我们的准 绳。” ——《明治维新史》 材料四 康有为说:“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1898 年 6 月 16 日,光绪皇帝召见康有为,康有为向皇帝提出改革方案:政治方面要求“假日本为向导,以 日本为图样”。 ——《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鸿章提出“道器兼备”的含义是什么。实践的结果 又如何?(4 分) (2)材料二中严复提出的“治标”和“治本”的含义各是什么?与李鸿章提出的“道器 兼备”有什么不同?(4 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日本政治家主张效法德、俄,而康有为主张中国应“以日 本为图样”?(7 分) 【解析】 解答本题要准确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结合时代背景及所学知识回答,注意语 言要准确,有条理。第(1)问,准确理解“道器兼备”的含义,指出洋务运动即可;第(2)问, 从严复的阶级属性及其主张进行理解。第(3)问,从日本与中国当时的国情出发分析。 【答案】 (1)含义:利用西方先进的技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结果:19 世纪 60~90 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但甲午战败宣告其破产。 (2)“治标”指学习西方的技术,“治本”指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不同:两者性质不同, 严复主张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 (3)德、俄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且保留了专制主义的传统,日本是在天皇的领导下进 行的自上而下的变革。康有为认为日本因变革而强盛,并且是在君主的领导下进行的,中国 也应该向日本学习,在君主的领导下进行变革。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当时很闭塞,严家弄又在乡下,像“戊戌政变”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 道,可是皇帝和皇太后“驾崩”就不同了,“地保”打着小锣挨家挨户地通知。 (注:严家弄,作者故居所在地,原为杭州城郊) ——夏衍《懒寻旧梦录》 材料二 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皇 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 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 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材料一中“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反映了戊戌变法运动的什么情况?(6 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皇帝的方向”是什么,分析为什么说维新派“是以好 心肠扼杀了‘进步’”。(9 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这一历史改革。第(1)问解答时注意提取材料中的关键 信息“乡下”“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皇帝和皇太后‘驾崩’……通知”等。“乡 下”意指农村,联系史实可知,戊戌变法对当时的农村影响较小,从而得出:戊戌变法未得 到广大群众支持等信息,由此组织答案。第(2)问应注意材料二中最后一段文字“他们把足够 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意指戊戌变法中 维新派存在激进的、操之过急的心态,对变法结果及当时的情形估计不足。由此结合所学知 识,理解“皇帝的主向”以及分析维新派扼杀了“进步”的原因。 【答案】 (1)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严重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2)救亡图存,变法图强。维新派缺乏经验,计划轻率,急于求成,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 的皇帝,结果适得其反。 3.在 1898 年的晚清时期,以康有为为首的一批官员进行了一系列以维新为目的的变法, 内容包括对当时传统教育制度进行大幅改造,并涉及对具有上千年历史的科举制度的调整以 及新式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方列强在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中一次次地向晚清帝国展示着他们的 坚船利炮、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康有为透过这些表面现象看到了背后的本质。他认为,西 方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能有坚船利炮、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是因为他们重视教育、重视人 才培养,而且“立科以励智学”。“才智之民多则强国,才智之士少则弱国”,而当时的中 国依然以科举八股评判知识分子才智之高下,导致各种专业人才非常匮乏。因此,“欲任天 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中国要走富强之路,必须从教育入手,积极培养 一大批具有变通求新的素质与能力的人才。这是康有为变通求新思想的根本所在。 ——李永贤《康有为变通求新思想中的教 育创新之智慧》 (1)在康有为看来,当时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近代教育具有怎样的重大差距?(6 分) (2)结合材料回答,在光绪帝颁布的《定国是诏》中,是怎样体现康有为教育改革思想的? (9 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对中国教育的改革。第(1)问,要注意找到中西教育比 较的角度。第(2)问,实际上要求答出百日维新在文教方面的改革措施。 【答案】 (1)在学习内容上:中国主要是四书五经;西方主要是近代科技与民主思想。 在教育作用上:中国教育培养不出实际有用的人才;西方教育推动了军事、科技以及物质文 明的发展。 (2)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在各地成立中小学堂,在京师设立大学堂,筹设铁路、矿 务和医科等专门学堂;鼓励私人办学,选派学生到海外留学;准许民间创办报馆、学会;设 立译书局,组织翻译外国书刊。 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1898 年,(一系列)挫折激发了雄心勃勃但过早夭折的百日维新。这场运动的领导 人是学者康有为和梁启超,他们印刷了一系列小册子,重新解释了儒家思想,为帝国体系下 发生的巨变进行辩护。康有为和梁启超并不追求保持中国的农业化社会和文化传统,而是寻 求再造中国并使之转变为强有力的现代化工业社会。 ——据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康、梁为“寻求再造中国并使之转变为强有力的现 代化工业社会”而追求的核心。(6 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康有为通过“重新解释……儒家思想”,为实现近 代中国“巨变进行辩护”的原因。其做法与百日维新“过早夭折”有何内在联系?(9 分) 【解析】 第(1)问,“寻求再造中国并使之转变为强有力的现代化工业社会”而追求的 核心,实际上就是维新思想的核心,即要求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第(2) 问的第一小问,一方面注意其策略性,意图减少阻力,另一方面还要看到其阶级局限性;第 二小问要求分析这种做法和变法失败的联系,维新派未能与封建因素(势力)彻底决裂,是导 致其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从中总结即可。 【答案】 (1)核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2)原因: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减少变法阻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民族资产阶级具 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联系:维新派未能与封建因素(势力)彻底决裂,是导致其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 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戊戌变法》 材料二 材料三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 (6 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康有为维新思想有什么特点?这种宣传方法有什么利弊得失? (6 分) (3)有人认为,百日维新颁布的一切法令,除京师大学堂和中小学堂得以保留外,其余全 部被废除,是失败的;也有人认为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戊戌变法有特别的意义,为中国近代 化奠定了基础,功不可没。你同意哪种观点?简要说明你的理由。(3 分) 【解析】 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背景、维新思想的特点及评价。第(1)(2)问根据材料并 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即可。第(3)问属于开放性的问题,可任选一种观点,阐述理由言 之有理即可。 【答案】 (1)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康有为希望通过变法,独立自强,尽快摆脱被瓜分的命运。 (2)特点:“托古改制”,把传统的儒家思想和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相结合。利:有利 于减少改革阻力;弊:暴露了康有为等维新派的软弱性。 (3)第一种:没有实现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初衷。第二种: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冲击了中国传统政治体制。 6.戊戌变法是以康梁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刺激下所展开的一场救亡图存 运动。它力图通过中国社会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使国家步入世界发展的轨道,走上现代化的 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维新党在各个部门都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工作,举世都为之震动。比起这个青 年的中国来,就是日本的明治维新也瞠乎其后。 ——《字林西报》 材料二 百日之间,维新之诏,联翩而下,变法神速,几有一日千里之势。 ——黄鸿寿《清史记事本末》 材料三 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 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李喜所《略谈戊戌变法的“保守”与“激进”》 材料四 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 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 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1)据材料一、二,指出时人对变法的“节奏”持怎样的看法?你如何看待这样的改革 “节奏”?(5 分) (2)你认为材料三中对于变法失败根本原因的认识,是否正确?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4 分)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戊戌变法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的历史 依据。(6 分)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抓住材料中关键的词语“变法神速”“一日千里之势”即 可回答。第二小问应结合戊戌变法兴起的背景,维新派大刀阔斧的改革,正好反映了维新派 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迫切愿望;同时也要看到他们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不利影响, 为以后改革的失败埋下了隐患。第(2)问,材料三的观点是正确的。“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 的整体的社会环境”是指戊戌变法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强大的促进改革的 政治和经济力量”是指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这些原因正是戊 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所以观点正确。第(3)问,关键是对“现代化”的理解,其包括政治 的民主化、经济的工业化、思想文化的现代化,从这三方面回答即可。 【答案】 (1)看法:节奏很快。评价:一方面反映了维新派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 义的迫切愿望;另一面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为改革失败埋下隐患。 (2)正确;说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 阶级力量软弱。 (3)历史依据:倡导开国会、定宪法、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宣 传西方民主思想;促进民族意识觉醒。 模块综合测评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梭伦在诗中曾写道:“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利,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 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这表明梭伦 改革( ) ①着眼点在于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②恰好满足了平民阶层的需求 ③没有触动贵族 利益 ④过多地扮演了“调停人”的角色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通过材料可知梭伦给了平民一定的权利,但又没触动贵族的根本利益,这就 缓和了阶级矛盾,体现了梭伦“中庸”的政策,故①④正确;③不符合材料,②不符合史实, 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并未完全消除,排除。 【答案】 B 2.王安石曾写诗道:“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 政必行。”这主要说明( ) A.取信于民是商鞅新法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 B.物质奖励是商鞅推行新法的重要手段 C.奖励军功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举措 D.奖励耕织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解析】 材料中王安石的诗描述的是商鞅变法中“南门徙木”的典故,这一做法是商 鞅变法取信于民、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 【答案】 A 3.下列改革中,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的是( ) A.商鞅变法 B.汉武帝改革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富国强兵”“雄诸侯”进行分析。汉武帝改革 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大一统,排除 B 项。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是为了革除鲜卑族 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巩固统治,排除 C 项。王安石变法是北宋时期的变法运动,主要 是为了摆脱危机,巩固封建统治,排除 D 项。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和军队战斗力 的加强,使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故选 A 项。 【答案】 A 4.《悲平城》诗云:“悲平城,驱马人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童谣曰:“纥 于山头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诗歌和童谣说明了( ) ①平城地理位置偏远、环境恶劣 ②平城是鲜卑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十分强大 ③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必要性 ④北方常受强敌柔然的骚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诗歌和童谣都反映了平城环境的恶劣,这也是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原因之 一。 【答案】 C 5.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 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 【解析】 均田制下仍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所以是个体农耕这一形式。 【答案】 C 6.北宋中期,“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 如某人为“吏部郎中、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吏部郎中”是官,“龙图阁学土”是职, “知开封府”才是实际工作。宋代这样做的影响是( )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完善了宋朝的科举制度 C.加重了财政负担 D.解决了藩镇割据的威胁 【解析】 A 项说法错误,宋代官制的设置不利于行政效率提高;B 项材料所述是官制, 与科举制度无关;D 项与史实不符。故选 C 项。 【答案】 C 7.王安石认为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本在于生产少,生产少而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为 根本上解决问题他颁行了( ) A.募役法和保甲法 B.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 C.将兵法和均输法 D.方田均税法和科举新法 【解析】 根据题中信息“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本在于生产少”,重点在于解决生产问题, 募役法和保甲法不是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故 A 项错误;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促进了农业生 产,故 B 项正确;将兵法和均输法,前者是加强军事,后者是调节物资供需关系、平抑物价 以打击大商人的政策,故 C 项错误;方田均税法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科举新法是为 了选拔人才,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8.教皇英诺森三世说:“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 的。”这反映了( ) A.封建君主的权力是从教皇的权力中分化出来的 B.天主教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皇,取得政治上的神权统治 C.罗马教会在思想上统治一切,影响世俗社会的每一个方面 D.人们既是国家的臣民,也是教会的子民 【解析】 题干材料论述的是教皇与国王之间的关系,“光是向太阳借来的”,言外之 意是王权要依附于教皇的权力,故选 B 项。 【答案】 B 9.1693 年的一天,沙皇彼得一世面对浩瀚的海洋心潮澎湃,立志要使俄国面向西方, 成为海上强国。之后,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有( ) A.鼓励商品进口 B.推广平民教育 C.废除农奴制度 D.建立新式海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彼得一世改革在经济方面实行重商主义,限制 商品进口,鼓励出口,教育方面推行贵族教育,并且改革加强了农奴制,故 A、B、C 三项均 错误。在军事上,彼得一世重视发展海军,建立起一支庞大的海军,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10.1856 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 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农民敌对情绪的 措施是( ) A.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 B.农民只有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获得土地 C.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 D.宣布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自由 【解析】 “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指的是农奴制下农民深受奴役和剥削,阶 级矛盾异常尖锐,所以亚历山大二世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给农奴人身自 由。 【答案】 D 11.魏源说:“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 能反映出上述观点的是( ) ①消灭马木路克势力,促进国家统一 ②向西方学习 ③按照西欧国家特别是英国军队 的模式训练新式军队 ④积极进行对外扩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 ①反映了“灭弄权之骁骑”;从“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中可得 出②的结论;③的错误在于“英国军队”,应是“法国军队”;④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 【答案】 A 12.19 世纪上半叶,日本曾有人这样写道:“武士中不论大小,一般都是贫困……穷武 士中,甚至于出卖祖上传下来的武器……至于家中其他贵重物品,更是毫不介意地随手变 卖。”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 A.日本武士经济地位下降 B.封建的等级制度遭到冲击 C.幕府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 D.幕府的统治基础坚如磐石 【解析】 19 世纪上半叶的日本,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及封建领主经济的瓦解, 中下级武士的处境日益恶化,逐渐产生了反抗思想,表明日本幕府统治基础已经开始动摇, 中下级武士成为反对幕府的一支重要力量。故 D 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 D 13.19 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今 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 的商人以维持生计。”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日本的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 B.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 C.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富商地位与实力有所上升 D.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的阶级基础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材料反映了 19 世纪上半叶日本商人地位 的提高,但商人仍属被统治阶级。 【答案】 C 14.从根本上看,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的戊戌变法运动( ) A.能够彻底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 B.能够彻底动摇中国的封建思想 C.不能完成挽救民族危亡的任务 D.必将遭到顽固势力的强烈反对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康、梁维新思想把西方资产 阶级政治思想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这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 阶级的软弱性。 因此,在它指导下的戊戌变法运动不可能完成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任务。 【答案】 C 15.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 184 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 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 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可见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 A.变法过程过分急于求成 B.变法内容涉及领域过宽 C.变法没有推动社会进步 D.变法主持属于封建皇帝 【解析】 本题考查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戊戌变法前后历时仅 103 天,从材料中“诏 令 184 条”可知政令颁发之多,改革者改革之心切。赫德的“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进 一步佐证改革进度过快,故选 A 项;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 历史发展与社会进步,故排除 C 项;B、D 两项与题干意思不符。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6 小题,第 16 题 12 分,第 17 题 10 分,第 18 题 10 分,第 19 题 14 分,第 20 题 12 分,第 21 题 12 分,共 70 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贫民本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事实上都成为富人的奴隶,他们被称为保护民和 六一汉,如果他们交不起地租,那么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被捕,所有借款都用债务人 的人身为担保,这样的习惯一直流行到梭伦的时候才改变。……当梭伦成为政事的领导者的 时候,一举而永远地解放了人民。 ——亚里士多德关于梭伦改革的论述 材料二 废除农奴制度,农民有人身自由和一般公民权,地主不能买卖和交换农民,农 民有拥有财产、担任公职、进行诉讼和从事工商业的权利。在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的前提下, 农民可以使用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向地主交纳赎金(这种赎金大大超过了土地的实际价 格)。农民在签订赎买契约之前还要为地主服劳役或缴纳代役租。……为管理改革后的农民, 设置了地方贵族控制的村社和乡组织,并建立了监督农民的连环保制度。 ——摘自《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 的农民的一般法令》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永远地解放了人民”的举措。据材料二概括法令实 施后所带来的变化。(4 分) (2)据材料一、二,指出两次改革的不同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分析两次改革产 生的积极影响。(8 分)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从“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的角度来回答;第二小问从农 奴获得人身自由以及获得份地的角度回答。第(2)问的第一小问从针对对象、改革性质、改革 的结果来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俄国农奴 制改革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答案】 (1)举措: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 变化:农奴变成农民,获得人身自由和基本的公民权;农民可以拥有份地。 (2)不同:梭伦改革针对的是债务平民,而俄国农奴制改革针对的是农奴;梭伦改革是奴 隶制性质的改革,而俄国农奴制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梭伦改革中废除债务奴隶的措 施比较彻底,而俄国农奴制改革较不彻底。(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影响:梭伦改革扩大了公民的群体,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俄国农奴制改革为资本 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有军功者, 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孥。燔诗 书而明法令,刑其傅公予虔,黥其师公孙贾。为田开阡陌封疆。 材料二 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 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曰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1)据材料一概述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并概括其措施对后世产生的消极影响?(6 分) (2)材料二中康有为的政治主张是什么?其理论依据是什么?(4 分)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民为什伍”“军功”“本业末业”“燔诗 书而明法令”“为田开阡陌封疆”反映的变法措施,从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概述变法的 历史意义;第二小问注意限定词“消极”,结合变法措施回答即可。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 材料信息“皇上则为元首”概括主张;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信息“皆言三权”回答其理论依据。 【答案】 (1)意义: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使秦国逐渐强 大起来,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影响:严刑峻法;文化高压政策;重农抑商。 (2)主张:君主立宪。依据:三权分立学说。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熙宁二年,罢诗赋明经诸科,以经义论策试进士。熙宁四年,以锡庆院朝集院 为大学讲舍,其所教者,以经为主。熙宁五年,又建武学于武成王庙,教以诸家兵法。熙宁 六年,又于大学置律学教授四员,凡命官学人,皆得自占入学。又于大学置医学教授,有方 脉科、针科等。 ——摘编自《中外名人传记百部·王安石传》 材料二 光绪帝谕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 由梁启超参考日本和西方学制,起草了《京师大学堂章程》,共分八章五十二条。课程分普通 学和专门学两类。正式科目包括政治、文学、格致、农业、工艺、商务、医术七大类 35 门学 科,此外,还有预备科的另设一些科目。 ——摘编自郭齐家《中国教育史》 (1)概括材料一、二中有关科举、教育改革措施的共同点。(4 分) (2)分析材料二的改革内容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6 分)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中“罢诗赋明经诸科”“以经义论策试进士” 和材料二中“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概括;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一“以经为主”“教 以诸家兵法”“又于大学置律学教授四员”“又于大学置医学教授”和材料二“正式科目包 括政治、文学、格致、农业、工艺、商务、医术七大类 35 门学科”概括。第(2)问结合第(1) 问有关科举、教育改革措施共同点的答案,分别从知识分子、思想解放、人才培养和教育的 近代化进程来作答。 【答案】 (1)科举:改革科举考试内容(或废除死记硬背的考试科目);改试策论。教育: 大学设置的学科门类较多;重视实用知识(或思想教育与实用知识并重)。 (2)使知识分子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关注世界;有利于培养近代建设的实用人才;推动了 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加速了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拿破仑在他出征埃及的短暂时间里,还粉碎了埃及原有的统治阶级的权力。这 为天才的阿尔巴尼亚冒险家穆罕默德·阿里当政铺平了道路。穆罕默德·阿里的历史意义在 于他是第一个意识到西方技术的意义并有效地利用西方技术来为自己的目的服务的中东统治 者。 材料二 (阿里)取得的成就很多,都是革命的。他开始兴修近代的灌溉系统;引进棉花 的栽培,棉花迅速地成为国家最大的资源;重新开辟亚历山大港;鼓励对外贸易;派学生到 国外去学习;开办各种学校……建立一所翻译学校,将大约 2 000 本欧洲的著作译成阿拉伯 语。穆罕默德·阿里还聘请外国专家帮助他建立中东第一支新式的陆海军,他甚至勇敢地试 图在埃及建立一个近代化的工业结构,而且他的确在开罗和亚历山大兴建了大量的工厂。不 过,这些企业最后由于国内的不足之处和欧洲诸强国的反对而失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是怎样粉碎“埃及原有的统治阶级的权力”的? 产生了什么影响?(6 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取得了哪些成就?(4 分)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最终结果及其原因。(不得照抄)(4 分) 【解析】 本题考查阿里改革的背景措施及评价。依据所学基础史实回答第(1)问和第(2) 问时,要注意将课本史实与材料所反映的史实相结合。第(3)问属于再认、再现基础知识,依 据教材表述直接归纳概括即可。 【答案】 (1)措施:拿破仑占领埃及后,政治上,打击马木路克武装力量,建立各级行 政机构;经济上,没收马木路克的土地和财产,废除包税制。 影响: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创造了条件。 (2)发展农业;鼓励对外贸易;派学生到国外去学习、开办各种学校、翻译欧洲著作以学 习西方先进文化;聘请外国专家帮助建立新式的陆海军;在埃及建立近代化的工业结构。 (3)结果:失败。原因:阿里政权的封建性和专制性加剧了人民的痛苦,扩张战争激化了 国内矛盾;欧洲诸强国的反对。 20.女性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体现,是近代社会变革不可回避的话题,并成为衡量 社会变革程度的标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传播本教派的教义,扩大新教影响,争夺更多的信徒,路德极其重视教育, 他强调国家兴办学校,教育应在所有等级的儿童中得到普及。他认为,开展学校教育不仅有 利于教会,也有利于国家。因此,他要求国家应强迫所有儿童不分男女与贫富都要入校学习, 父母要对自己的子女受教育负责,而教会更应积极地办好学校教育。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路德希望成立女子学校,女孩子在学校里可以每天用德语或拉丁语读一个小时的圣经。 路德的教育计划的实施者菲利波·梅兰托内曾下令建立由女教师任教的女子学校,女学生在 那里学习 1—2 个小时,学习期限为 1—2 年。 ——《宗教改革时期的女性》 材料二 维新派兴办女学是基于他们思想深处的人权观念和平等观念。更突出的是,他 们不止把兴办女学停留在理论探讨上,还把它变成实际行动……维新派在 19 世纪后期所掀起 的创设女学堂活动,可谓轰轰烈烈,其规模、影响都是前所未有的……连封建统治集团中的 洋务派和开明派也参加进来。 ——陈文联《近代中国男女平等思想的历史考察》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马丁·路德的教育观及该教育观所产生的影响。(6 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价维新派关于兴办女学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6 分)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马丁·路德“要求国家应强迫所有儿童…… 入校学习,父母要对自己的子女受教育负责,而教会更应积极地办好学校教育”、学校教育 “不仅有利于教会,也有利于国家”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应从教育和思想方面回答。第(2) 问,材料二中维新派基于思想深处的人权观念和平等观念兴办女学,有利于女性的解放;从 长远看,推动了社会习俗的变革,思想的启蒙有助于政治运动的开展。 【答案】 (1)教育观:教育是利国利教的事情,国家、家庭、教会应当使所有儿童(不 论男女和贫富贵贱)入校接受教育。 目的:宣传新教、发展教徒、扩大新教的影响。 影响:有利于新教的传播,促进了思想的解放;有利于义务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2)评价:以人权观念和平等观念为指导,兴办女学,宣传变革,有助于促进女性的觉醒 和解放,为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其解放思想、变革观念、兴办学 堂、提倡女学、移风易俗等思想与实践,成为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 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 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 1812 年对拿破仑的 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 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 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 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中国崛起第十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 看日本的崛起》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4 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你对日本明治维新期间“一个奇特现象”的理解。(8 分) 【解析】 第(1)问,材料一中“西方的脚步”是工业革命后的西方国家的工业文明;“旧 制度”是指沙俄政治上的专制制度,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这一制度的腐败和落后。第(2) 问,“一个奇特现象”是指日本在明治维新期间全面学习西方,如废藩置县、置产兴业,直 到生活习惯的西化;但同时也保留了本国的传统文化,如天皇制、武士道精神。 【答案】 (1)“西方的脚步”:近代资本主义文明(或工业革命的影响)。 “旧制度”:沙皇专制制度(或农奴制)。 (2)理解:可以从明治维新特点角度回答,也可以从明治维新具体内容方面回答,还可以 直接对材料进行解释和举例。(其它表述,言之成理,酌情给分)如:经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与政治民主化的严重滞后;又如:全面西化的同时还保留自身民族传统和文化;再比如:明 治维新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等方面全面学习西方,但也“融入了大 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如形成近代天皇制、武士道精神、神道崇拜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