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解析)

‎【2019最新】精选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B. 同等级区域范围大小相同 C. 区域是主观任意划分的 D. 区域根据一定的指标划分的,既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采用综合指标 ‎【答案】D ‎【解析】‎ 区域的界限有些是明确的,有些是模糊的,故A项错误;区域范围大小与区域等级无关,故B项错误;区域划分都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故C项错误;区域根据一定的指标划分的,既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采用综合指标,故D项正确。‎ ‎【点睛】区域的划分 区域是以某种指标为依据划分的。既可以是单一指标,如通常以积温为指标将某个地域划分为不同的热量带;又可采用综合指标,如可以根据语言、宗教等指标将世界划分为东亚文化区、中东与北非文化区、欧美文化区等。‎ 19 / 19‎ 一般来说,区域既可以按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如根据自然条件差异,将我国划分为三大自然区;又可以按人文要素特征来划分,如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可以把区域划分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 ‎2. 决定我国三大自然区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 )‎ A. 土壤和植被 B. 气候和地貌 C. 水文和土壤 D. 植被和水文 ‎3. 图中①、④区域之间的分界线大致是 A. 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B.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 3000米等高线 D. 秦岭一淮河线 ‎【答案】2. B 3. B ‎【解析】‎ ‎【2题详解】‎ 根据区域地貌和气候条件,我国划分为三大自然地理环境,故B项正确。‎ ‎【3题详解】‎ ‎①是北方地区,④是西北地区,两个区域的界限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故B项正确。‎ ‎4.4.青藏高寒区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中,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 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 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C. 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 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答案】B ‎【解析】‎ 19 / 19‎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地势高,温度低;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所以温度较高,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大。‎ ‎5.5.既属于东部季风区,又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貌单元是 A. 塔里木盆地 B. 内蒙古高原 C. 黄土高原 D. 华北平原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塔里木盆地和内蒙古高原大部分位于非季风区;华北平原位于地势的第三级阶梯。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6.6.人地关系处于“利用、改造自然”的时候,对应着陆地环境影响人类活动的哪一个阶段 A. 采集和狩猎阶段 B. 农业社会阶段 C. 工业社会阶段 D. 后工业化阶段 ‎【答案】B ‎【解析】‎ 人地关系处于“利用、改造自然”的时候,对应着陆地环境影响人类活动的农业社会阶段,故B项正确。‎ 陕西省安塞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科学工作者对这一地区水土流失的研究发现,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到90.4%。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19 / 19‎ A. 水土流失 B. 风力强盛 C. 土质疏松 D. 高原地貌 ‎8. 现代黄土高原植被遭破坏的人为因素有(   )‎ ‎①营造宫殿、建御花园    ②修筑梯田、开石动土  ③开荒弃荒,轮荒作业    ‎ ‎④退耕还草    ⑤植树护坡、打坝建库    ⑥露天开矿,开挖原生地面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①②③ D. ②③⑥‎ ‎9. 人类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是(   )‎ A. 人类活动只能加速水土流失,不会引发水土流失 B. 人类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但不能治理水土流失 C. 人为因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人类也可以防治水土流失 D. 人类只能减轻或者减缓水土流失,但不能根治水土流失 ‎【答案】7. A 8. D 9. C ‎【解析】‎ ‎【7题详解】‎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率较小,夏季暴雨集中,地表缺乏植被的保护出现水土流失问题,导致地表沟壑纵横,故A项正确。‎ ‎【8题详解】‎ 营造宫殿、建御花园是古代植被遭破坏的人为因素,故①项错误;退耕还草还林,有助于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故④错误;结合选项D项正确。‎ ‎【9题详解】‎ 19 / 19‎ 人为因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人类也可以防治水土流失,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点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形成的原因 ‎1.自然原因:‎ ‎(1)降水:变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 ‎(2)地形:从平原向山地过渡,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 ‎(3)植被:从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 ‎(4)土壤:由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蚀能力低;‎ ‎2.人为原因:(1)毁林开荒(2)过度樵采(3)轮荒,不合理的耕作制度(4)开矿 读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0. 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 A. 草地、耕地、林地 B. 耕地、草地、林地 C. 草地、林地、耕地 D. 耕地、林地、草地 ‎11. 图示区域粮食商品率高于全国其他农业区,主要原因是 (   )‎ A. 土壤肥沃 B. 地形平坦 C. 水热条件好 D. 人均耕地多 ‎【答案】10. A 11. D ‎【解析】‎ 试题分析:‎ 19 / 19‎ ‎【10题详解】‎ 图中甲地位于我国的内蒙古高原,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乙地位于我国的东北平原,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丙地位于小兴安岭,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D正确。‎ ‎【11题详解】‎ 图示区域商品粮率高于太湖平原,主要原因是人均耕地多,D正确;东北平原和太湖平原共同区位因素是土壤都肥沃、地形平坦;太湖平原因为纬度低,因此水热条件更好。‎ ‎【考点定位】农业区位因素 读西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题。‎ ‎12. 下列关于田纳西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田纳西河位于美国的西南部 B. 是密西西比河支流坎伯兰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支流 C. 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北坡 D. 注入俄亥俄河 ‎13. 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 A. 发电 B. 防洪 C. 养殖 D. 梯级开发 ‎14. 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分析正确的是( )‎ A. 田纳西河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较大,因此河流航运十分不便 B. 田纳西河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C. 田纳西河流域水系发达,支流众多,只有小部分可通航 19 / 19‎ D. 田纳西河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成为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 ‎【答案】12. D 13. D 14. D ‎【解析】‎ ‎【12题详解】‎ 田纳西河位于美国的东南部地区,故A项错误;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支流,故B项错误,D项正确;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故C项错误。‎ ‎【13题详解】‎ 田纳西河流域的梯级开发是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故D项正确。‎ ‎【14题详解】‎ 田纳西河流域可以进行航运,故A项错误;田纳西河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冬季降水较多,故B项错误;田纳西河流域水系发达,支流众多,大部分可通航,故C项错误;田纳西河流域具有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资源,成为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故D项正确。‎ ‎15.15.关于鲁尔区工业发展区位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B. 多瑙河航运便利,可直通海洋 C. 有十分丰富的铁矿资源 D. 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答案】A ‎【解析】‎ 19 / 19‎ 鲁尔区位于欧洲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位置,A对。鲁尔区位于莱茵河畔,B错。铁矿石来自洛林铁矿(法国),C错。鲁尔区经济发达,工资水平高,D错。故选A。‎ ‎16.16.德国 鲁尔区衰退的主要原因是 A. 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B. 煤炭资源枯竭,环境污染 C. 生产设备老化,生产效率太低 D. 煤炭、钢铁产量严重过剩,工业用地十分紧张 ‎【答案】A ‎【解析】‎ 鲁尔区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区,生产结构单一;随着新的能源被发现并逐步被利用,煤炭能源地位下降,导致鲁尔区衰退,故A项正确。‎ ‎17.17.下列属于我国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的是 ‎①南水北调工程      ②三北防护林工程     ③西电东送工程 ‎④退耕还湖还林工程    ⑤西气东输工程     ⑥晋煤外运工程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②④⑤⑥ D. ①③⑤⑥‎ ‎【答案】D ‎【解析】‎ 为了缓解区域之间能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西电东送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和晋煤外运工程,故D项正确。‎ 19 / 19‎ ‎18.18.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意义在于  (  )‎ A. 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 B. 加速新疆的经济开发 C. 减少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D. 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答案】AC ‎【解析】‎ 试题分析:西电东送的意义主要是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提供电力,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并且输电代替输煤,改善了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了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改善了东部地区的环境质量,可以把输出地的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但新疆不属于电力输出地故C正确。‎ 考点:考查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意义。‎ ‎19.19.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取水地位于 A. 长江上游 B. 长江中游 C. 长江下游 D. 淮河下游 ‎【答案】C ‎【解析】‎ 南水北调工程东线的取水地是长江下游的扬州江都水利枢纽,故C项正确。‎ ‎20.20.我国南水北调的主要目的是 A. 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 B. 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运 C. 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 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 19 / 19‎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我国实施南水北调主要为了缓解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改善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21. 图示地区属于我国的(  )‎ A. 黄土高原 B. 柴达木盆地 C. 天山 D. 内蒙古高原 ‎22. 为解决该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正确的措施是 A. 兴建小水电站 B. 利用风力发电C.营造速生薪炭林  D.修建核电站 ‎23. 造成该地区荒漠化的原因是(  )‎ A. 过度樵采 B. 过度放牧 C. 过度农垦 D. 水资源利用不当 ‎24. 防治该地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 扎设草方格沙障固沙 B. 消除地表疏松沙质沉积物 C. 恢复荒漠区自然植被 D. 改善荒漠区局部小气候 ‎【答案】21. D 22. B 23. B 24. C ‎【解析】‎ ‎【21题详解】‎ 根据图中景观图可知,图中的景观图为蒙古包,说明该地区属于我国的内蒙古高原地区,故D项正确。‎ 19 / 19‎ ‎【22题详解】‎ 该地区河流较少,故A项错误;地形起伏较小,且接近风源地,适宜风力发电,故B项正确;该地区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草原,故C项错误;该地经济较落后,对能源的需求量较小,市场狭小,故D项错误。‎ ‎【23题详解】‎ 在半干旱地区,造成荒漠化的原因是过度的放牧,故B项正确。‎ ‎【24题详解】‎ 治理荒漠化的措施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但是防治该地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是恢复荒漠区自然植被,故C项正确。‎ 读我国西北地区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近50年来我国土地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A. 降水量减少,蒸发旺盛 B. 人类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不当 C. 字母A处的荒漠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D. 全球气温升高,地面植被死亡 ‎26. 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 地表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 B. 降雨量小,持续干旱促进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C.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动力条件 D. 人类活动中的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 ‎【答案】25. A 26. D ‎【解析】‎ ‎【25题详解】‎ 19 / 19‎ 近50年来,由于全球变暖,蒸发旺盛,降水量减少,荒漠化较严重,故A项正确;B、C项均为人为因素,故均可排除;气温升高但并没有导致植被的死亡,故D项错误。‎ ‎【26题详解】‎ 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自然因素起到次要的作用,人类活动中的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故D项正确。‎ 江苏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它东临黄海,西接安徽,南连上海,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27. 在江苏省内,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是 A. 北部地区 B. 中部地区 C. 南部地区 D. 北部和中部地区 ‎28. 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 A. 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B. 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C. 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D. 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答案】27. C 28. C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化。‎ ‎【27题详解】‎ 19 / 19‎ 苏南的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故城市化水平最高 ‎【28题详解】‎ A项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符合珠三角模式;B项小商品 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符合浙江模式;C.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 业化→城市化;符合江苏模式;D项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业化→城市化;符合西 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模式。故选C项。‎ ‎29.29.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其有利影响是( )‎ A. 加快本国和本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 B. 延长产业升级时间 C. 转移和扩散污染 D. 减少就业机会 ‎【答案】A ‎【解析】‎ 发达国家把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有助于发展中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本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故A项正确。‎ ‎30.30.下列不属于影响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因素的是(   )‎ A. 劳动力因素 B. 内部交易成本 C. 市场 D. 国际间的友好援助 ‎【答案】D ‎【解析】‎ 19 / 19‎ 试题分析:影响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因素有:劳动力因素,包括劳动力的素质与数量;内部交易成本;市场等;与国际间友好援助无关。选D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31.读“中国三大自然区分布图”(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自然区名称写在下面相应空格里。 ‎ 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 ‎ ‎(2)三大自然区之间的界线分别为:c与b之间大致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界,a与c之间大致以____________为界,b与a之间以________________为界。‎ ‎(3)图中a、b、c三地区相比,夏季气温最低的是__________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b两地区相比,降水量较少的是______________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c地区的植被自东向西依次为__________、荒漠草原、__________。‎ ‎(5)a区内部南北差异明显,其中北方适宜种植的糖料作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其中南方适宜种植的糖料作物是____________。‎ ‎【答案】(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东部季风区 19 / 19‎ ‎(2)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400mm等降水量线 3000米等高线 ‎(3)b 地势最高 c 深居内陆,且四周多山,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 (4)草原 荒漠 (5)甜菜 甘蔗 ‎【解析】‎ 本题以中国三大自然区分布图为背景,考查自然区的分布位置,考查三大自然区之间的界线,考查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考查自然区的分布位置。据图可知,a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b为青藏高寒区,c为东部季风区。‎ ‎(2)考查三大自然区之间的界线。c与b之间大致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a与c之间大致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b与a之间以3000米等高线为界。‎ ‎(3)考查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图中a、b、c三地区相比,夏季气温最低的是b,原因是地势最高;c、b两地区相比,降水量较少的是c,原因是深居内陆,且四周多山,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4)考查植被的分布规律。c地区的植被自东向西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5)考查农作物的分布规律。a区内部南北差异明显,其中北方适宜种植的糖料作物主要是甜菜;其中南方适宜种植的糖料作物是甘蔗。‎ 19 / 19‎ ‎32.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关于黄土高原形成的学说有多种。目前,“风成说”得到科学界最为广泛的支持。“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主要是盛行风从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的沙漠和戈壁搬运来的黄土堆积而成的,被称为“风神捏就的土地”。‎ 材料二 黄土高原景观图。‎ ‎(1)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到乌鞘岭,北起____________,南至____________ ,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请你说出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其中两点)‎ 人为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其中两点)。‎ ‎(3)如何解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西部大开发中,黄土高原地区必须坚持( ) ‎ A.跨流域调水 B.修建水库 C.退耕还林还草 D.大力发展交通 ‎【答案】(1)长城 秦岭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土质疏松 夏季(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 开发历史悠久 人口增长过快 ‎(3)把植树造林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 19 / 19‎ ‎(4)C ‎【解析】‎ 本题以黄土高原景观图为背景,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考查黄土高原的位置。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到乌鞘岭,北起长城,南至秦岭,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请你说出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有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人为原因有开发历史悠久和人口增长过快。‎ ‎(3)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治理黄土高原的措施主要包括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具体来说把植树造林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 ‎(4)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故A项错误;修建水库是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问题,故B项错误;退耕还林还草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缓解水土流失的问题,故C项正确。‎ ‎【点睛】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 ‎1.退耕还林、还草: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因地制宜营造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用材林;‎ ‎2.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19 / 19‎ ‎3.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工程措施—打坝淤地,平整土地,修筑梯田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农业技术措施—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 ‎4.开矿时要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大力开发复垦工作 。‎ ‎33.33.读图并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区域是著名的_________工业区,位于德国的_________。‎ ‎(2) 20世纪50年代该工业区的主要工业部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且企业数量众多。‎ ‎(3)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该区的_________工业首先趋于衰落,原因之一是_________逐渐代替煤炭,成为世界上的主要能源。‎ ‎(4)该工业区衰落后,为促进可持续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世纪70年代,该区的钢铁工业也开始衰落,原因之一是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当时,该区钢铁产品在亚洲的主要竞争对手来自(   )  ‎ A.印度    B.中国       C.韩国      D.日本 ‎【答案】(1)鲁尔 西南部 ‎(2)煤炭 钢铁 机械 (3)煤炭 石油 ‎(4)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依托科研机构大力发展科技;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大力开展保护环境 ‎(5) D ‎【解析】‎ 19 / 19‎ 本题以德国鲁尔区为背景,考查鲁尔区的工业部门,考查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治理措施,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根据图中的相关信息可知,该地区为德国的鲁尔区,位于德国的西南部。‎ ‎(2)考查工业的主要部门。20世纪50年代该工业区的主要工业部门主要是煤炭、钢铁和机械,三大类且企业数量众多。‎ ‎(3)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该区的煤炭工业首先趋于衰落,原因之一是石油逐渐代替煤炭,成为世界上的主要能源。‎ ‎(4)考查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治理措施。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或者借鉴成功的经验进行分析。例如,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依托科研机构大力发展科技;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大力开展保护环境。‎ ‎(5)20世纪70年代,该区的钢铁工业也开始衰落,原因之一是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当时,该区钢铁产品在亚洲的主要竞争对手来自日本,故D项正确。‎ 19 / 19‎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