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辽宁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历史试题 第 Ⅰ 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礼记·王制》规定:大诸侯国设三卿,都由天子任命,次一等的诸侯国也设三卿,其中二卿由天子任命,一卿由国君任命,小诸侯国设有两卿,都由国君任命。据此可知,西周分封制 A. 蕴含着中央集权的因素 B. 保证了周天子的专制统治 C. 宗法血缘色彩极其淡薄 D. 有效限制了地方诸侯权力 ‎【答案】A ‎【解析】‎ 材料“其中二卿由天子任命,一卿由国君任命,小诸侯国设有两卿,都由国君任命”体现的是周王控制着诸侯国部分大臣的任免权力,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A选项符合题意;西周时期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B选项排除;西周时期对权力和财产继承上十分重视血缘关系,C选项排除;事实证明分封制下诸侯最终成为对抗中央的重要力量,D选项排除。‎ ‎2.在秦代,官僚这种政治角色是从分封制下君主的家臣演变而来的,同时设置官府中掌管薄书案牍的吏胥,辅助官员履行政务。这表明秦代 A. 已出现了完整的官僚体系 B. 平民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 C. 官僚政治的模式已经形成 D. 中央文官的地位较为突出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官僚政治是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产物,官僚这种政治角色是从分封制下君主的家臣演变而来的,而在秦代时官僚政治的模式己经形成,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在秦代已出现了官僚体系,但不完整,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官僚政治在本质上仍然是贵族政治,平民政治并未取代贵族政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文官的地位的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3.汉初,东方各地特别是楚、齐、赵地的文化传统仍有很大势力,东西方各地文化习俗的差异和冲突明显。为此汉政府在东部分封诸侯王,从俗而治;在西部沿用郡县制。这表明郡国并行制 A. 加强了君主专制 B. 有利于边患问题的解决 C. 导致了国家分裂 D. 有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 ‎【答案】D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汉初的郡国并行制是在东西方各地文化习俗的差异和冲突明显的背景下实行的,郡国并行的本质是东西异治,是汉初给予东方社会的一种特殊政策。这种东西异制的政策缓解了文化冲突,有利于汉初统治的稳定,故选D项。材料涉及的是汉初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问题,故A项错误。郡国并行制是汉初的特殊政策,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中央集权加强,故B项错误。C项脱离材料的主旨,排除。‎ ‎4.南朝为解决财政困难而铸造不足值的“沈郎钱”另外还铸造“永光二铢”等虚价大钱,并且允许民间滥铸轻薄的鹅眼钱、誕环五铢钱等小钱。而北朝发行的货币,大小轻重不一,大型者多为政府铸造,小型者多为民间私铸。由此推知,南北朝时期 A. “大一统”的形势遭到削弱 B. 中央失去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C. 劣币泛滥加剧了社会动荡 D. 货币体系呈现出灵活多样性 ‎【答案】C ‎【解析】‎ 由南北朝时期民间存在政府和私人铸造钱币和多种钱币混乱等现象,可推断出当时劣币泛滥,这无疑会加剧社会动荡,C项正确;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动荡,A项与史实不符;南北朝时期政府在发行货币上的调整,不能说明中央无法控制地方政务,B项错误;南北朝时期虚价大钱和货币大小轻重不一,说明没有货币体系,D项错误。‎ ‎5.唐代科考之前,士子往往向达官贵人或者闻士名流投呈作品,称为“行卷”。同时也允许官员向主考推荐,称为“公荐”。这些现象说明当时 A. 科考中腐败现象较严重 B. 选官方式有察举的痕迹 C. 达官贵人操纵科举考试 D. 选官制度缺乏客观标准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中“士子往往向达官贵人或者闻士名流投呈作品”、“允许官员向主考推荐”等信息可知,这体现了以官举士的特征。结合所学可知,这种选官方式留有汉朝实行的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察举制的痕迹,因此B 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科考之前“行卷”、“公荐”等形式的存在,这不能说明科考中腐败现象严重;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科考之前“行卷”、“公荐”等形式的存在,不能说明达官贵人操纵科举考试;D选项错误,唐朝科举考试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明确的选拔人才标准。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6.随着唐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社会发生了重要转变,享有特权的世族贵族不存在了,奴婢、部曲等“贱民”和佃农都进入国家户籍管理,成为国家法律意义上平等的编户齐民,整个社会朝向“等齐化”发展。这一转变 A. 不利于封建国家赋税的征收 B. 促进了契约普遍化趋势的出现 C. 反映了社会等级制度的消除 D. 反映了国家对民众的控制削弱 ‎【答案】B ‎【解析】‎ 该措施有利于封建国家的收税,A项错误;奴婢、部曲等“贱民”和佃农都进入国家户籍管理,具有法律的地位,说明当时契约普遍化趋势的出现,B项正确;C项表述中“消除”之说绝对,排除。 材料中编户齐民有利于控制百姓,D项错误。‎ ‎7.下列图片反映的是宋明时期留下的历史遗迹 上列图片可以说明当时 A. 海外贸易非常发达 B. 海上丝绸之路兴盛 C. 中外交流不断发展 D. 伊斯兰教开始传入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宋泉州市市舶司遗址”“1489年的开封犹太会堂”可知,图片材料主要体现了宋朝海外贸易的发展,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管理,明朝设立的犹太会堂表明明朝时期中外之间的交流,因此材料可以说明当时中外交流不断发展,故C选项正确;海外贸易非常发达符合宋泉州市舶司的建立,不符合明朝的犹太会堂,并且明朝时期逐渐实行海禁政策,海外贸易没有非常发达,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上丝绸之路在唐宋时期逐渐兴盛,不符合明朝时期,故B选项不符合史实;材料内容没有涉及伊斯兰教开始传入的问题,故D选项与材料无关。‎ ‎8.永乐九年(1411年),明成祖正式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作为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军政机构,其主要官员初为流官,后为世袭。奴儿干都司的设立 A. 完善了地方监察体制 B. 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 C. 改变了中央行政体制 D. 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明成祖正式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作为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军政机构”、“其主要官员初为流官,后为世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两个信息所处时代特征是明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空前强化,尤其是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故选B项。奴儿干都司是地方最高军政机构,并非地方监察机构,排除A项。奴儿干都司是地方军政机构,非中央行政体制,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中央与地方对立才采取此措施,排除D项。‎ 点睛:材料“明成祖正式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作为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军政机构”、“其主要官员初为流官,后为世袭”表明中央政府要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9.明清时期,在滨江海湖泊之地进一步出现大量的围田、柜田、架田、涂田、沙田,在山地丘陵之域出现不少梯田。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 人口数量的激增 B. 农业技术的提高 C. 高产农作物引进 D. 生态环境的破坏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在滨江海湖泊之地进一步出现大量的围田、柜田、架田、涂田、沙田,在山地丘陵之域出现不少梯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随着人口的增多进一步出现了大量的围田、柜田、架田等现象,故A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出现大量围田、柜田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人口增多,可耕田亩减少而导致,而不是农业技术的提高,故B选项错误;高产农作物引进会缓和围田、柜田、架田、涂田的现象,而不是进一步加剧,故C选项错误;生态环境的破坏是这时期进一步出现大量的围田、柜田、架田现象的影响,而不是原因,故D选项错误。‎ ‎10.某条约签订后,清廷希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国公使驻京、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 A. 以关税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 B. 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 C. 对“贸易立国”有较为清醒的认识 D. 竭力保全华夷之间的藩篱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不希望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而且也不希望扩大中外人员之间的交流,说明清政府依然固守华夷观念,选项D正确;选项A不是其本质,排除;免除关税不利于国家主权维护,选项B排除;清政府认为免除关税不重要,可见其对贸易不重视,排除C。‎ ‎11.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877年,又开始新加坡等地设立领事馆;1901年,设立外务部。这可以说明清政府 A. 试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 B. 逐渐成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 C. 在外交上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D. 逐步适应近代外交发展的需要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开始在新加坡等地设立领事馆”“设立外务部”等信息可知,反映了近代中国从传统的“宗藩体制”到近代外交的转变过程,设立领事馆是清廷向近代外交转变的一个表现,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设立领事馆并非摆脱不平等条约,尽管中国设立了领事馆,但列强还是通过种种不平等条约掠取了许多在华利益,故A选项错误;设立外事机构并不能说明清政府逐渐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B选项错误;清政府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是总理衙门的设立,故C选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内容。‎ ‎12.1863年,在筹备江南制造局时,容闳提出建议:“江南制造局当有制造机器之机器,以立一切制造厂之基础也。”曾国藩采纳了其建议,该局成立后除了制造武器、弹药,还制造机器设备,并设有炼钢厂。这表明当时 A. 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B. 中体西用思想已经成熟 C. 已有初步工业化策略 D. 独立工业体系初步建成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在洋务运动时期,曾国藩、容闳等人在筹备江南制造局时就明确不仅要购买机器,还要制造机器之机器。此点可看出,当时洋务人士已经具有独立工业体系初步布局思想或策略,故选C项。材料无法表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故A项错误。材料与中体西用思想无关也无法看出其是否成熟,故B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五计划才形成较为独立的工业体系,故D项错误。‎ ‎13.下图列出了1645年1725年1843年1865年四个年份上海道台职能的变化情况。此图主要反映了上海道台 A. 官员出身逐渐发生变化 B. 职务管辖范围越来越大 C. 在时代驱动下的被动转型 D. 逐渐具备近代洋务思想 ‎【答案】C ‎【解析】‎ 材料没有反映上海道台出身的变化,排除A;上海道台职务管辖范围的变化只是表面现象,排除B;清代上海道台的职能不断扩大和变化,是国内外形势不断变化的产物,反映出在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清政府的被动应付和无奈,部分措施客观上也推动中国的近代化,故选C;上海的道台的变化并不能说逐渐具备近代洋务思想,排除D。‎ ‎14.下表为国民政府开展的一系列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活动 时间 活动 结局 ‎1928年 中国与比、意、丹、葡、西签订废除领事裁判权的条约 执行 ‎1941年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宣布废除与德日意的不平等条约 执行 ‎1942年 多次提出取消列强在华不平等条约的要求,并进行谈判 未果 ‎1943年 中国与美英多国签订新约,废除列强在华的领事裁判权、沿海贸易权、内河航运权、驻兵权等和(辛丑条约》‎ 执行 A. 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 B. 从法理上结束了列强在华特权 C. 通过法律手段抗击外国侵略 D. 积极以外交途径维护国家权益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废除领事裁判权的条约”“宣布废除与德日意的不平等条约”“取消列强在华不平等条约的要求”“废除列强在华的领事裁判权、沿海贸易权……”等信息可知,国民政府开展的一系列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活动体现了国民政府积极以有效途径维护国家主权,故D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近代国民政府开展的一系列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活动,是维护国家主权的活动,不能极大提高中国的国际声誉,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国民政府挽回利权、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活动,无法得出结束列强在华特权的结论,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国民政府以外交途径废除不平等条约而维护国家主权的活动,无法体现抗击外国侵略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 ‎15.下表为1928—1935年中国轮船统计表。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中国轮船统计 年份 船只 吨位 其中千吨以上轮船 船只 吨位 ‎1928‎ ‎1352‎ ‎290791‎ ‎117‎ ‎213482‎ ‎1930‎ ‎2792‎ ‎415447‎ ‎138‎ ‎247969‎ ‎1932‎ ‎3456‎ ‎577257‎ ‎178‎ ‎342211‎ ‎1935‎ ‎3895‎ ‎675173‎ ‎208‎ ‎461812‎ A. 国民政府日益重视发展海洋经济 B. 表明外国侵略由沿海转向内陆 C. 国家经济建设促进轮船业的发展 D. 表明工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化 ‎【答案】C ‎【解析】‎ 材料信息体现了1928年一1935年中国轮船船只数量、吨位尤其是千吨位以上的轮船增长的数据,说明轮船制造业有了较快的发展。1927年后南京政府通过与声名显赫的资本家合作来促进工业发展,推动了中国轮船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海洋经济一般指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产业活动,轮船船只数量及吨位数的增长可以从侧面说明内河或沿海航运繁荣,但不能说明政府重视海洋经济,故A项错误。1928一1935年,外国侵略者加紧了对中国从沿海到内陆的侵略,但不能说明由沿海转向内陆,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显示轻工业的信息,因此不能判断工业结构的变化,更不能说明工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化,故D项错误。‎ ‎16.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发行的货币,称为“抗币”或“边币”。在与法币、伪币和土杂钞共存交错的斗争环境下不断壮大,并逐步树立起信誉。这些“抗币”或“边币”的发行 A. 阻止了日本的经济掠夺 B. 有利于敌后根据地斗争 C. 稳定了大后方金融市场 D. 奠定了抗战的物质基础 ‎【答案】B ‎【解析】‎ 抗战时期,“抗币”或“边币”的发行为发展根据地的工农业生产、活跃农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稳定根据地的金融,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故B正确;A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不能看出“抗币”或“边币”的发行稳定了大后方金融市场,排除C;“抗币”“边币”属于金融,不能为抗战奠定物质基础,排除D。‎ ‎17.如图是中国近代发生于华北地区的一次著名战役的示意图。这一战役是 A. 百团大战,主要参战部队是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 B. 台儿庄战役,属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正面战场作战 C. 平型关大捷,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 D. 淮海战役,刘邓率晋冀鲁豫解放军拉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中“华北地区”和图片中的“晋西北”“晋绥”“晋冀豫”可知,该图片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一场战役,从图片可以得知,我军的主要目标是敌人的铁路,由此可知,该战役是百团大战,结合所学可知,百团大战的主要参战部队是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八路军,故A正确;台儿庄战役与华北地区不符,排除B;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C错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千里跃进大别山不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D错误。‎ ‎18.中共中央在某宣言中指出:“中共中央再郑重向全国宣言:(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公布该宣言,旨在 A. 主张国共合作,打败日军 B. 高举三民主义,推动国民大革命 C. 推翻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D. 创建中共军队,掌握革命领导权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中“为三民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取消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取消苏维埃政府”“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中共的革命方针进行了调整,其目的是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抵御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故A项符合题意;B项,国民大革命发生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排除;C项,题干中并未主张推翻国民党统治,排除;D项,中共军队创建并掌握革命领导权是在国民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中共发动南昌起义,排除。‎ ‎19.阅读下表可知,某一阶段《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语态变化最大,其主要原因是《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不同语态所占比例 ‎1960年1月至3月 ‎1975年1月至3月 ‎1985年1月至3月 积极报道 ‎0(0%)‎ ‎2(2%)‎ ‎51(14%)‎ 消极报道 ‎323(95%)‎ ‎81(87%)‎ ‎88(24%)‎ 中性报道 ‎16(5%)‎ ‎10(11%)‎ ‎224(62%)‎ A. 尼克松访华开启中美关系正常化 B. 新闻媒体的文字风格发生了重大改变 C. 全面对外开放推动中美关系改善 D. 国策调整促使对美认识趋向理性客观 ‎【答案】D ‎【解析】‎ 根据表格中的数字对比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美国的积极和中性报道越来越多,而消极报道越来越少,这是由中美关系的发展决定的。建国初期到六十年代,中国关系僵化,美国敌视中国,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1979年以后,两国关系正常化,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多,D正确。1979年中美建交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A错误。新闻媒体的文字风格也是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而变化的,排除B。全面对外开放与表格中时间不符,C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中美关系的变化。中美关系的变化与发展是两国国家利益共同决定的,是两国国家政策调整的结果。学生需抓住两国关系变化的实质,选择能全面反映表格变化的信息。‎ ‎20.公元前406年,雅典公民大会通过处决6位将军的决议,但冤案不久获得平反;按照法律规定,提出处决动议的卡里克塞诺斯等人须对此负责,因此被法庭收押审判。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 A. 实行权力制衡原则 B. 维护政治精英利益 C. 确保公民人身安全 D. 崇尚法律至上精神 ‎【答案】D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按照法律规定,提出处决动议的卡里克塞诺斯等人须对此负责,因此被法庭收押审判”说明雅典崇尚法律至上的精神,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机构的权力制衡,故A项错误;卡里克塞诺斯等人也是政治精英,故B项错误;卡里克塞诺斯等人被收押审判,体现不出确保公民的人身安全,故C项错误。‎ ‎21.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B. 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C. 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D. 工业革命在英国已经展开 ‎【答案】C ‎【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该时期英国价格指数不断提高,说明物价上涨。紧扣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主要原因是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涉及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的信息,排除A项;贵族奢侈享受与物价普遍上涨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B项;工业革命在英国已经展开是在18世纪下半叶,排除D项。‎ ‎【点睛】其备考启示如下:其一,精准简约提炼材料核心信息前提;其二,据此推导其原因或影响是关键。‎ ‎22.1818年,普鲁士颁布了新的关税法。关税法废除了王国内部的所有关税,实行低进口税、免出口税和征收高额过境税的统一税制。此法规 A. 消除了各邦国间的经济隔阂 B. 形成了德意志统一的国内市场 C. 客观上有利于德意志的统一 D. 巩固了普鲁士王国的首席地位 ‎【答案】C ‎【解析】‎ 由普鲁士颁布新关税法,实行统一税制等促进经济联系的措施可知,这客观上有利于德意志的统一,C项正确;新税制可以促进经济联系,但不能消除各邦国的隔阂,A项说法绝对;法规虽然可以促进市场的统一,但有了统一的税制不能说明已经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B项错误;1818年德意志没有统一,普鲁士的首席地位尚未确立,D项错误。‎ ‎23.1893-1895年,法国与瑞士陷入关税纠纷,相互提高关税,致使由法国输出到瑞士的商品减少了43%,瑞士输出到法国的商品减少了27%。该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已经抬头 C. 欧洲国家间的经济联系密切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竞争激烈 ‎【答案】D ‎【解析】‎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A时间不符合材料,排除;材料只是反映了法国与瑞士的关税纠纷,无法体现“欧洲国家间的经济联系密切”“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已经抬头”,排除B、C;法国与瑞士的关税纠纷本质上反映了两国对市场的争夺,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竞争激烈,D正确。‎ ‎24.二战后初期,在柏林市中心的分界地带,出现了70多家边界线电影院,这里播放的都是美苏双方精心拍摄的电影。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 银幕上美苏文化较量 B. 东西柏林间的文化共建 C. 冷战波及到文化领域 D. 传媒领域中的文化认同 ‎【答案】C ‎【解析】‎ 由二战后初期,美苏在柏林中心分界地带,建立众多影院并播放精心拍摄的电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在本质上体现了美苏冷战发展到了文化领域里,C项正确;美苏文化较量只是表象,A项不符合题意;二战后初期,东西柏林间是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紧张对抗的最前线,没有“文化共建”的基础,B项错误;冷战的大背景下,没有传媒领域的文化认同,只有意识形态的对立,D项错误。‎ 第 Ⅱ 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25、26、27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 《唐律》规定刑罚定罪,不以小过而滥行诛杀;其用刑,在教人以善,非逞强权之威。犯罪时幼小,事发时长大依幼小论。赦前断罪不当者,若处轻为重,宜改从轻,而处重为轻者,则从轻法毋须改判。循“礼之三本”……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十恶”条款的立法,在于宣示礼敬“天地君亲师”的立法要旨,宣示传统中国的核心价值理念。规定在一些特定情境下,当他人财产或人身遭遇困境、险境时,见知者要施以援手,否则,构成法律责任。对诬告和匿名书信告人实行严厉的惩罚。严格禁止“亲属相告”。为“不诚信”行为开辟专篇《诈伪》27条,《杂律》篇以刑罚惩罚民事行为中的违约、欺诈行为。《唐律》由正文、注释、疏议三部分组成,成为中国古代法成熟的标志和中华法系的代表,成为古代中国基本的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影响后世。‎ ‎——摘编自读《唐律》如见古君子 材料二 1911年初,清政府颁布了由沈家本主持修订的《大清新刑律》,是中国刑法近现代化的起点,是第一部与当代刑法有直接历史渊源关系的刑法典,体现了近代刑法精神。传统刑法中礼是刑法的重要原则,新刑律删去了以家天下和宗法制为根据的“八议”、“十恶”等具有礼教色彩的法律内容,引进了故意、过失、正当防卫等近代刑法理论。规定:“法律无正条者,不问何种行为,不为罪”。在原清律中,君臣、官民、士庶、良贱、男女、旗人及汉人之间犯罪在法律程序和定罪量刑上都有着极大区别。而新刑律则取消了特权的存在,基本上确立了法律平等原则。新刑律还反对酷刑,废除肉刑,特别是将凌迟、枭首、戮尸等酷刑废除,确立了文明的刑法体系。‎ ‎——据《大清新刑律》改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唐律》体现的法律理念并指出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大清新刑律》相对于过去旧刑律的可取之处并简析其成因。‎ ‎【答案】(1)理念;法律原则——慎刑慎杀;刑罚强调教化和宽仁;刑罚“有利于被告人”原则;立法符合传统中国的核心价值观;鼓励见义勇为或见能必救入律;严格防范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伤害;提倡诚信理念。‎ 影响:有利子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有利于社会良风美俗的形成;对后世立法产生积极影响。 ‎ ‎(2)可取之处:确立礼法分离原则;引进近代刑法理论;规定罪行法定;确立法律平等原则;废除酷刑;确立文明的刑法体系。 ‎ 成因:有识之土的推动;受西方刑法的影响;清政府党挽救统治危机的需要;缓和社会矛盾的需要。‎ ‎【解析】‎ ‎(1)‎ 理念,根据材料“不以小过而滥行诛杀”可知,体现了慎刑慎杀的原则;根据材料“其用刑,在教人以善,非逞强权之威”可知,体现了刑罚强调教化和宽仁;根据材料“赦前断罪不当者,若处轻为重,宜改从轻,而处重为轻者,则从轻法毋须改判”可知,体现了刑罚“有利于被告人”原则;根据材料“礼之三本”“天地君亲师”可知,体现了立法符合传统中国的核心价值观;根据材料“当他人财产或人身遭遇困境、险境时,见知者要施以援手,否则,构成法律责任”可知,法律鼓励见义勇为或见能必救入律;根据材料“对诬告和匿名书信告人实行严厉的惩罚”“严格禁止‘亲属相告’”可知,严格防范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伤害。影响,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唐律》体现了慎刑慎杀、强调教化和宽仁、鼓励见义勇为等原则,这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根据材料“成为中国古代法成熟的标志和中华法系的代表,成为古代中国基本的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影响后世”可知,《唐律》对后世立法产生积极影响。‎ ‎ (2)可取之处,根据材料“新刑律删去了以家天下和宗法制为根据的“八议”、“十恶”等具有礼教色彩的法律内容”可知,确立礼法分离原则;根据材料“引进了故意、过失、正当防卫等近代刑法理论”可知,引进近代刑法理论;根据材料“法律无正条者,不问何种行为,不为罪”可知,规定罪行法定;根据材料“新刑律则取消了特权的存在,基本上确立了法律平等原则”可知,确立法律平等原则;根据材料“新刑律还反对酷刑,废除肉刑,特别是将凌迟、枭首、戮尸等酷刑废除,确立了文明的刑法体系”可知,新律废除酷刑,确立文明的刑法体系。原因,根据材料“由沈家本主持修订的《大清新刑律》”可知,有识之土的推动;根据材料“引进了故意、过失、正当防卫等近代刑法理论”可知,新律的制定受西方刑法的影响;根据材料“1911年初,清政府颁布了……”结合时代背景联系可知,这时期正值清末新政时期,因此新律的制定适应了清政府党挽救统治危机的需要;根据材料“新刑律还反对酷刑,废除肉刑,特别是将凌迟、枭首、戮尸等酷刑废除,确立了文明的刑法体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律的制定为缓和社会矛盾的需要。‎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 国别 历史大事记 德国 ‎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国成立,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1913年,德国 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6%,英国为14%。1945年5月德国战败,被盟军分区占领;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1951年,联邦德国加入欧洲煤钢共同体;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1993年,德国加入欧盟;2010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幅达3.7%,在欧盟中一枝独秀。‎ 中国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1953—1957年,社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7%;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发布;1982年1月,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2005年3月,中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201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 请根据材料信息,提炼出一个历史发展特点或规律,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阐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例: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 论述: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够真正得到发展的保障。从历史上看,长期四分五裂的政治严重阻碍了德国的发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实现统一后,德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强国;1990年两德统一后德国国家实力大增,在欧盟里居于重要地位。近代中国长期民族侵略、分裂割据,人民生活十分困苦。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基本实现了统一,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发展,但港、澳、台问题尚未解决。在改革开放后,中共提出“一国两制”方针,两岸达成“九二共识”,港澳的回归,大大推动了中国的统一大业,也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提高,201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居全球第二。‎ 综上,统一稳定的国内环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提升,国家统一才能实现民族振兴。我们要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势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从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再调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德国和中国发展历程,材料内容强调了德国从1871年统一后德国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国强调了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的建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解答时选择自己熟悉的角度,可以选择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角度,德国和中国统一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结合材料内容论述观点。要求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一 ‎ 蔗糖是糖的一种,公元11世纪还很少有欧洲人知道蔗糖的存在。当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前往大西洋属岛建立制糖业时,蔗糖在西欧还是一种奢侈品。到17世纪中,英格兰的贵族和富翁们变得嗜糖成癖。最迟到19世纪,每一个英格兰人的日常生活里,蔗糖已经成为一种必需品——尽管价格昂贵。19世纪中期,随着自由贸易运动的巨大成功,糖价急降。到20世纪初,蔗糖在英国人的日常饮食中提供了近1/5的热量。 ‎ ‎——摘编自西敏司《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 ‎ 材料二 1948年,一位名叫盖尔·哈佛森的美国飞行员,开始在每次飞越柏林时,将巧克力棒、糖果盒口香糖绑在手帕做成的小降落伞上从机窗投下,因而成为柏林儿童心目中的英雄。超过3吨来自美国的糖果被空投到柏林。事实上,供应给西柏林的粮食,被用来当作对抗共产党的武器。 ‎ ‎——摘自汤姆·斯坦迪奇《舌尖上的历史》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蔗糖在英国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该趋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飞行员向柏林空投糖果的政治背景,分析美国与“共产党”对抗对世界整体化发展的影响 ‎【答案】(1)趋势:从奢侈品到必需品。原因:新航路的开辟,蔗糖随欧洲移民进入美洲,种植面积扩大;17世纪中期以后英国迅速崛起,并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控制了蔗糖主产区;两次工业革命中,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兴起、发展,扩大了蔗糖的市场;国际经济交流频繁有利于蔗糖的普及。‎ ‎(2)政治背景:战后德国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美苏冷战加剧。影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斗争中又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两极对峙格局下,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发动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二战后逐渐建立起以美苏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世界市场,推动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和制度化。‎ ‎【解析】‎ ‎(1)趋势:依据材料一“蔗糖在西欧还是一种奢侈品”“每一个英格兰人的日常生活里,蔗糖已经成为一种必需品”可知从奢侈品到必需品。原因:依据材料一“当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前往大西洋属岛建立制糖业时”的信息和所学从新航路的开辟后蔗糖在美洲种植面积扩大、17世纪中期以后英国迅速崛起、两次工业革命中,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兴起以及国际经济交流频繁有利于蔗糖的普及等回答。‎ ‎(2)政治背景:依据材料二“1948年,一位名叫盖尔·哈佛森的美国飞行员,开始在每次飞越柏林时”和所学可知战后德国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以及美苏冷战加剧。影响:依据所学从冷战的积极影响回答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