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人口的空间变化和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课件(28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人口的空间变化和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课件(28张)

第二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和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考点导航 思维导图 考点一 人口的迁移 考点二 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 考点三 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1.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 , 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①  人口迁移     。 2.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1)概念:人口迁移就是一段时间内人的②  居住地     在国际或本国范 围内发生改变。 (2)分类 A.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跨③  国界     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 年)的迁移活动。 考点一 人口的迁移 时间 19世纪前 “二战”后 特点 以④  集团性     、大批的移民为主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⑤  短期流动     人员增多 方向 欧洲向⑥  美洲     、大洋洲迁移 迁入地:欧洲,⑦  北美     ,西亚、北非产油国;迁出地: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 B.国内人口迁移 a.古代:受脆弱的⑧  农业     经济、战争、自然灾害等影响而迁移。 b.新中国成立以来 1.当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新形式 形式 科技移民 劳务输出 国际难民迁移 迁移人 口类型 高素质人才 廉价劳动力 战争难民、政治难民 原因 寻求更好的学习、生活、工作条件 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 发达国家和地区劳动力不足 战乱、种族冲突、政治迫害 方向 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 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或部分富裕的石油输出国 流向和平国家,或者能给难民提供避难条件的国家 影响 发展中国家在人才、经济上蒙受双重损失 缓解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力不足状况,同时缓解流出国的就业压力,利于流出国赚取外汇 给移入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带来影响 2.中国的人口迁移 (1)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及意义 (2)中国城乡间人口迁移条件 人口迁移最重要的原因是经济原因。影响人口迁移的各种因素可以分 为两类: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在我国现阶段,向城市迁移是主要的人 口迁移形式。 命题视角一 世界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率指人口迁移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正值表示迁入,负值表示 迁出。读下图回答下题。 1.(2016北京平谷一模)图中甲、乙、丙、丁各代表一个国家,依次是 (  ) A.苏丹、沙特阿拉伯、波兰、德国 B.巴西、印度、德国、美国 C.印度、中国、日本、德国 D.尼日利亚、印度、德国、英国 答案     A 读图可知,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迁移率为负值,应 该是人口迁出区,应该为人口迁出的发展中国家,可能是苏丹;乙国人口 自然增长率高,为人口迁入区,应该为人口迁入的发展中国家,符合条件 的是沙特阿拉伯;丙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为人口迁出国;丁国人口负增 长,为人口迁入国。综合衡量可知,A项正确。 A 命题视角二 我国的人口迁移 下图为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的“城市牵挂”示意图。由于迁出人口比例较高,甲地网购收货量中,从异地下订单的寄达商品所占比例最高,从而成为2014年全国最受异地牵挂的城市。读图,回答下题。 2.(2015北京文综,11,4分)据图可推断,甲地人口迁出比例   (  ) A.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高 B.直辖市比省级行政中心高 C.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 D.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高 答案     C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由题意可知,“城市牵挂”程度越高,人 口迁出比例越大。读图可知,甲地受南方牵挂远大于北方,说明人口迁 出比例南方比北方高,A项错误;北京、上海和深圳附近的广州(省级行 政中心)相比,甲地向其迁出的人口比例都较高,B项错误;珠江三角洲样 本城市数量比四川盆地多,且牵挂程度高,故甲地向珠江三角洲人口迁 出比例比向四川盆地人口迁出比例高,C项正确;同样,从样本城市数量 及分布、牵挂程度分析,甲地向内陆城市的人口迁出比例比向沿海地区 人口迁出比例低,D项错误。 C 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主要有①  气候     、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因素,有 时②  自然灾害     也会起作用。 (2)经济因素:主要包括③  经济发展     、交通和通信等因素。 (3)社会因素:政策、④  社会变革     、战争和宗教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考点二 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迁入地 为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的⑤  劳动力     ;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大量人口迁入,增加了⑥  公共设施     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等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迁出地 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⑦  科技     、文化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出可缓解当地⑧  人地矛盾     ;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人口迁出导致当地⑨  人才     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人口迁移对迁入地与迁出地产生的影响 人口迁移对迁出地、迁入地产生的影响,可列如下表格: 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两个变化”“三个 因素”。 (1)“两个变化” ①个人动机的变化:个人对生活和职业需求的变化。 ②生存环境的变化: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 (2)“ 三个因素” 一般认为 , 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 的因素的综合反映。如下图所示 :   方法技巧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的分析方法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 , 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 , 要注意以下原则 : (1) 抓主要 : 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 , 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 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2)重具体: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 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例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 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向成年儿 女居住地迁移。 (3)从三大要素: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影响。 2.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角度 (1)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的影响和对迁入地的影响。 (4) 从具体方面 : 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产业结 构、交通、社会治安、城市化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①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的布局 也随之发生调整,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进程。 ②人口迁移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则迁 入地应增加或加强师资力量。 ③人口迁移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影响人口和人种的分布 , 影响人口年龄结构 , 改变环境人口容量。 ④人口迁移对经济、文化的影响 影响经济、文化发展 , 改变世界产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和生产活动的发 展 , 促进文化扩散和新文化区的形成。 命题视角一 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2015年初,俄罗斯政府计划将无偿发放远东地区(乌拉尔山以东)的土地 给俄罗斯公民,主要用于农业生产。该项政策的实施,将刺激其欧洲部 分地区的人口向远东地区迁移。 1.(2017北师大附中调研)目前,影响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迁入的主导因 素和主要目的分别是   (  ) A.经济 矿产开发  B.环境 生态保护 C.政策 国土开发  D.军事 加强国防 答案     C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根据材料可知,目前影响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迁入的主导因素是政策;主要目的是国土开发,发展农业生产。故C对。 C 命题视角二 人口迁移的影响 2.“人口倒挂”是指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数量(户籍人口数)的 现象。近年来,位于我国沿海地区的甲城市外来流动人口明显增多,且 迁入人员以低学历青壮年为主。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2017北京朝阳期末)甲城市的人口倒挂区   (  ) A.主要为文化教育集中区 B.加工业与制造业发展迅速 C.主要为高新技术产业区 D.劳动力成本比中心城区高 B (2)(2017北京朝阳期末)人口倒挂现象导致甲城市   (  ) A.环境承载力逐渐增大 B.城市化水平提高 C.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D.人口老龄化加剧 答案  (1)B (2)B (1)由材料可知,甲城市人口倒挂区人员以低学历青 壮年为主,主要从事低端加工业和制造业,会促进甲城市人口倒挂区加 工业与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故B项正确。(2)由材料可知,人口倒挂现象 是指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数量(户籍人口数)的现象,即有大量人 口迁入,这会促进甲城市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故B项正确;人口的增多或 减少不会导致环境承载力的变化,故A项错误;人口迁入会使人口机械增 长率升高,一般不会影响当地人口自然增长率,故C项错误;迁入人口主 要为青壮年,会缓解当地人口老龄化问题,故D项错误。 B 文化差异 对人口的影响   初婚年龄 发展中国家早婚盛行,加快人口增长;发达国家晚婚、不婚、不育,①  降低     出生率 婚姻稳定程度 西方国家婚姻关系不稳定,离婚率高,会降低出生率 宗教 对人口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一般宗教不反对人口增殖,导致②  高     出生率 考点三 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1.婚俗、宗教对人口的影响 2.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表现 影响 传统文化观念及其成因 现代文化观念及其成因 生育 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 “早生贵子”“人丁兴旺”“成家立业”;在人口相对不足的古代农业社会,早婚早育有利于劳动力增殖 “先立业后成家”“晚婚晚育”;在人口压力十分沉重的当代中国,晚婚晚育逐渐成为一种婚育文化时尚;人们学习时间延长,就业压力增大 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家庭获取财富的手段主要依靠扩大人口规模,尤其是增加男性劳动力 “只生一个好”“男女都一样”;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完善 职业 选择 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 “士”“农”“工”“商”是传统农业社会人们所推崇的职业选择顺序 工业化、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从事工商业的人口越来越多,形成了“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观念 人口 流动 从③   安土重迁   到“四海为家” “父母在,不远游”的儒家孝道思想;定居是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婚姻和工作的地域范围空前广阔;现代交通和通信事业的发展 命题视角 地域文化及其对人口的影响 重男轻女指数是指希望生育男孩母亲人数与希望生育女孩母亲人数的 比值,下表是联合国人口机构2006年公布的部分国家“重男轻女指 数”。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部分国家“重男轻女指数”表 国家 巴基斯坦 尼泊尔 韩国 泰国 肯尼亚 哥伦比亚 菲律宾 委内瑞拉 指数 4.9 4.0 3.3 1.4 1.1 1.0 0.9 0.9 (1)人口生育意愿与中国传统观念相似的国家是   (  ) A.韩国、泰国、菲律宾 B.菲律宾、泰国、尼泊尔 C.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 D.哥伦比亚、肯尼亚、委内瑞拉 (2)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而表现出来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男孩偏好”的传统与“稻米文化”密切相关 B.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男性偏好”的传统思想,但重视子女的质量和注 重自我发展 C.发达国家受基督教的影响,没有性别偏好 D.“重男轻女指数”反映出发展中国家普遍渴望生育男孩 C A 答案     (1)C (2)A (1)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重男轻女指数高,说明 重男轻女思想严重,与中国传统观念相似。(2)“稻米文化”是指传统 农业中的水稻种植业,因劳动强度大,对男性劳动力的需求量大,逐渐演 变为“男孩偏好”,并形成传统;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男性偏好”的传 统思想,重视的是子女忠、孝、节、义等传统道德,对于子女的自我发 展往往以“大逆不道”扼杀;基督教虽然没有性别偏好,但发达国家并 不是都没有性别偏好;从表中可知发展中国家“重男轻女指数”并不是 都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