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20届 一轮复习 浙科版 细胞的增殖 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0届 一轮复习 浙科版 细胞的增殖 作业

‎2020届 一轮复习 浙科版 细胞的增殖 作业 A组 基础过关 ‎1.某二倍体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的观察结果如图所示,其中①~④是分裂期的四个不同时期的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处于分裂后期,该时期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 B.②处于分裂末期,该时期细胞中央会形成细胞板 C.③处于分裂前期,该时期细胞内中心体发出纺锤丝 D.④处于分裂中期,该时期细胞可用于制作染色体组型 答案 C 据题意,该二倍体植物为高等植物,细胞中无中心体,故C错误。‎ ‎2.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 B.G2期时细胞中已有一对中心体 C.胞质分裂只发生在有丝分裂末期 D.在分裂间期,细胞内发生着活跃的代谢变化 答案 C 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A正确;G2期时,细胞中已经完成了中心体的复制,所以已有一对中心体,B正确;有丝分裂后期或末期都可能进行胞质分裂,C错误;在分裂间期,细胞内发生着活跃的代谢变化,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 ‎3.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间期结束时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都加倍 B.前期两组中心粒和姐妹染色单体都发生分离 C.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在一个平面上 D.末期细胞板向内凹陷将细胞缢裂成两个部分 答案 C 有丝分裂间期结束时,DNA分子数量加倍,而染色体数目不变,A错误;两组中心体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而姐妹染色单体在后期才发生分离,B 错误;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C正确;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细胞板,D错误。‎ ‎4.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G2期中心体完成复制并移向两极 B.前期核膜与细胞壁解体,形成分散的小泡 C.中期所有染色体都缩短到最小程度 D.细胞核分裂与质分裂同时开始,同时结束 答案 C 中心体在间期复制,在分裂前期移向两极,A错误;前期核仁与核膜解体,核膜形成分散的小泡,B错误;中期所有染色体都缩短到最小程度,并排列在赤道面上,C正确;细胞核分裂先于细胞质分裂,D错误。‎ ‎5.下图是某生物体(2n=4)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中①~④为染色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 A.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若①中有基因A,则④中一定有等位基因a C.若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可能为Y染色体 D.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导致基因数量加倍 答案 C 根据题意分析,该生物的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而图示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且含有同源染色体,说明该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若①中有基因A,则④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a,B错误;若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可能为Y染色体,C正确;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而基因含量不变,D错误。‎ ‎6.高等运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模式图如下(图中只画出部分结构)。该时期发生 (  )‎ A.核糖体增生 B.中心体复制 C.核膜的解体 D.着丝粒分裂 答案 C 图中出现染色体且散乱分布,核膜解体形成小泡,推测为有丝分裂前期,C正确。‎ ‎7.细胞增殖严格有序地进行与细胞内的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简称CDK)密切相关,CDK的活性受周期蛋白(简称cyclin)的调节。CDK在连续分裂的细胞中一直存在,cyclin的含量在细胞周期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细胞分裂间期积累,分裂期消失。下图表示cyclinB与CDK1活性调节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yclinB在G2期开始合成 B.CDK1可能具有促进染色质凝缩的作用 C.CDK1持续保持较高活性的细胞,细胞周期会缩短 D.CDK1的活性下降是因为cyclinB在M期不能合成所致 答案 B 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cyclinB在S期开始合成,A错误;CDK1的活性在S期开始升高,在M(分裂期)逐渐下降,可能具有促进染色质凝缩的作用,B正确;CDK1持续保持较高活性的细胞,其细胞周期可能会一直处于分裂期,C错误;CDK1活性下降是cyclinB在M期含量逐渐减少所致,D错误。‎ ‎8.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可以作为除草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可可碱对鬼针草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和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探究,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可可碱浓度 ‎(mmol·L-1)‎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种子发芽率 ‎(%)‎ 有丝分裂指数 ‎(%)‎ 分裂期细胞占比(%)‎ 前期和中期 后期和末期 ‎0‎ ‎3.73‎ ‎3.04‎ ‎0.69‎ ‎81.5‎ ‎0.1‎ ‎2.90‎ ‎2.16‎ ‎0.74‎ ‎68.1‎ ‎0.5‎ ‎2.10‎ ‎1.72‎ ‎0.38‎ ‎18.6‎ ‎1.0‎ ‎1.96‎ ‎1.72‎ ‎0.24‎ ‎2.3‎ 注: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的总数×100%‎ ‎(1)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片过程中根尖解离需要用到的试剂是    。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图像,箭号所指的细胞处于分裂期的    期。 ‎ ‎(2)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可可碱浓度达到1.0 mmol·L-1时,在分裂期的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     。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 ‎ ‎(3)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    。为探究可可碱影响种子发芽率的可能原因,某同学提出假设:可可碱会降低种子中赤霉素的水平。现欲通过实验检验上述假设,请写出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  ‎ ‎ ‎ ‎          。 ‎ 答案 (1)盐酸(或盐酸和酒精) 中 ‎(2)减少 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3)降低 用不同浓度的可可碱处理鬼针草种子,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分析可可碱浓度与赤霉素含量的关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以及实验设计的相关知识。(1)‎ 根尖的解离需要使用盐酸或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箭头所指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处于分裂期的中期。(2)由实验结果可知,当可可碱浓度达到1.0 mmol·L-1时,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减少,可能的原因是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3)由实验结果可知,随着可可碱浓度升高,种子发芽率降低。在“可可碱会降低种子中赤霉素的水平”的假设中,自变量为不同浓度的可可碱溶液,因变量为赤霉素的含量,因此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为:用不同浓度的可可碱处理该种子,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最后分析可可碱与赤霉素含量的关系。‎ B组 能力提升 ‎1.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分裂进入前期时,最明显的变化是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出现 B.植物细胞在分裂中期,各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面上 C.动物细胞在分裂后期,分离的染色体以相同的速率被纺锤丝拉向两极 D.动物细胞在分裂末期,在两个新细胞间会出现许多囊泡 答案 D 植物细胞分裂前期,细胞核内会出现染色体,A正确。在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一个整齐的平面上,B正确。动物细胞在分裂后期,分离的染色体以相同的速率被纺锤丝拉向两极,C正确。动物细胞在分裂末期,细胞膜会向内凹陷,将细胞缢裂成两个细胞,在植物细胞分裂末期两个新细胞间会出现许多囊泡,是高尔基体形成细胞壁的过程,D错误。‎ ‎2.如图是某同学实验时拍摄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图,①~⑤表示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胞质分裂可在①所处的时期开始进行 B.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顺序是⑤→④→②→①→③‎ C.间隙期主要的变化是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D.①中DNA与染色体数量之比大于1‎ 答案 C 结合题意分析图像可知,图中①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处于中期,③‎ 处于末期,④处于前期,⑤处于间期,因此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顺序是⑤→④→②→①→③,B正确;有丝分裂后期细胞质开始分裂,A正确;有丝分裂间隙期的主要变化是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错误;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消失,细胞内染色体数∶核DNA数=1∶1,但细胞质中还有DNA存在,因此此时细胞内DNA与染色体数量之比大于1,D正确。‎ ‎3.下列关于高等动物体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动物性腺中进行分裂的细胞可以存在细胞周期 B.根据不同DNA含量的细胞数目,可推测M期在细胞周期中的大致比例 C.在缺乏营养物质的培养液中培养细胞技术为制备大量的G1期细胞提供支持 D.抑制DNA复制的抗癌药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的技术为得到都处于G1期与S期交界的细胞提供支持 答案 B 在动物性腺中存在有丝分裂的细胞,所以存在细胞周期,A正确;由于G2期和M期的DNA数相同,所以根据不同DNA含量的细胞数目可推测出的是G2期和M期在细胞周期中的大致比例,B错误;抑制DNA复制的抗癌药物用适当的时间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就可得到都处于G1期与S期交界的细胞,D正确。‎ ‎4.细胞分裂间期依次划分为G1期、S期和G2期,研究者将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进行融合,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灰色的部分是细胞核,黑点代表中心体。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引发中心体复制的物质持续存在到G2期 B.中心体和DNA复制可能同时进行 C.S期细胞中存在使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物质 D.中心体的复制始于G1期,在G2期复制完毕 答案 D 据图可知,G1期的细胞含有1个中心体,S期和G2期的细胞含有两个中心体,G1期的细胞和G2期的细胞融合,G1期细胞可以完成中心体的复制,推测引发中心体复制的物质持续存在到G2期,A项正确;G1期和S期的细胞融合,G1期细胞可以发育到S期,同时完成中心体的复制,B项正确;根据B项推测S 期细胞中存在使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物质,C项正确;中心体在S期即复制完毕,D项错误。‎ ‎5.(2018全国Ⅰ卷,4,6分)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答案 C 根据图示,相同时间内,乙和丙两组中的细胞数目都大于甲组,由于甲组未加药物,且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所以甲组为对照组,乙组和丙组为加入药物组X组,丙组后半段的细胞数目低于乙组,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说明丙组培养一段时间后又加入了药物D,因此乙组加入了药物X,丙组先加入药物X,后加入药物D,故AB正确,C错误;若药物X为蛋白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因此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使得药物X失去活性,D正确。‎ ‎6.如图甲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变化曲线图,图乙是细胞分裂图像,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乙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图乙所示细胞对应图甲中DE段 C.图甲中实线表示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D.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均发生在AB段时期 答案 B 图乙所示细胞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含有四个染色体组,A 错误;图乙所示细胞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甲中DE段,B正确;图甲中实线表示DNA的数量变化,虚线表示染色体的数量变化,C错误;DNA分子数目的加倍发生在AB段时期,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DE段时期,D错误。‎ ‎7.如图是紫色洋葱植株示意图,它可以是很多实验的材料,下列实验与图中材料标号组合恰当的是(  )‎ 实验 A B C D 检测组织中还原糖 ‎①‎ ‎③‎ ‎④‎ ‎②‎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③‎ ‎②‎ ‎⑤‎ ‎④‎ 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 ‎②‎ ‎②‎ ‎③‎ ‎①‎ 观察有丝分裂 ‎①‎ ‎③‎ ‎①‎ ‎⑤‎ 答案 C 检测组织中还原糖需要选择富含还原性糖,没有颜色的材料,故应选④洋葱鳞片叶肉细胞;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要选择叶绿素含量丰富的材料,故应选⑤洋葱叶细胞;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应选择成熟的植物细胞,可选用③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其有颜色,便于观察;观察有丝分裂应选用分裂旺盛的细胞,故选①洋葱根尖细胞。‎ ‎8.在高等动物Z细胞的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经历的时间依次为G1期8 h、S期6 h、G2期5 h、M期1 h。HU(羟基脲)是一种DNA合成抑制剂,对S期以外的细胞无影响,但可以阻止细胞进入S期而停留在G1/S交界(看作G1期细胞)。科学家利用Z细胞和HU做了如下实验,每组设置多个重复样品。‎ ‎①A组:培养液+Z细胞+HU(用生理盐水配制);B组:培养液+Z细胞+生理盐水 ‎②培养14 h后,检测统计A、B两组各时期细胞数所占百分比(第一次检测)。‎ ‎③将A组中的HU全部洗脱,更换新鲜培养液培养10 h,再向A组中加入HU。‎ ‎④培养12 h后,检测统计A、B两组各时期细胞数所占百分比(第二次检测)。‎ 请回答:‎ ‎(1)A组培养液中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处于   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 ‎ ‎(2)G1期细胞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S期的启动需要一种蛋白质分子作为启动信号,这种蛋白质在S期之前合成并存在于S期全过程中。若将S期和G1期细胞融合,则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时间将   (填“不变”“提前”或“延后”)。 ‎ ‎(3)①设计一张表格,并将A、B两组第一次检测统计的预测结果填入表中。‎ ‎②A组的第二次检测统计结果是                。 ‎ 答案 (1)S (2)合成DNA所需蛋白质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增生 提前 (3)①A、B两组第一次统计结果的记录表 ‎ 时期 各期细胞 所占比例%组别 ‎ G1‎ S G2‎ M A组 ‎70%‎ ‎30%‎ ‎0%‎ ‎0%‎ B组 ‎40%‎ ‎30%‎ ‎25%‎ ‎5%‎ ‎②细胞都处于G1期(或细胞都处于G1/S交界)‎ 解析 (1)DNA复制的时期是分裂间期的S期,所以向A组培养液中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2)G1期细胞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合成DNA所需蛋白质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增生。S期的细胞中含有作为S期启动信号的蛋白质,将S期和G1期细胞融合后,可使G1期的细胞比正常培养的细胞提前进入S期。(3)①A组培养液中加入了HU,而HU能抑制DNA合成,阻止细胞进入S期而停留在G1/S交界(看作G1期细胞),因此培养14 h后,S期细胞占细胞周期的比例为30%,其余细胞均处于G1期,即比例为70%。B组培养液中没有加入HU,细胞正常分裂,因此培养14 h后,G1期细胞比例为40%、S期细胞比例为30%、G2期细胞比例为25%、M期细胞比例为5%。据此绘制表格。②将A组中的HU全部洗脱,更换新鲜培养液培养10 h,所有细胞均离开S期,再向A组中加入HU,培养12 h后,所有细胞均进入G1期,因此A组的第二次检测统计结果是细胞都处于G1期(或细胞都处于G1/S交界)。‎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