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考点8大气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练习:考点8大气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人教版)

考点❽ 大气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 ‎ [2019山东烟台模拟]读城市中心与郊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分布图(图1)及城郊间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图2),回答1~2题。‎ ‎01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城郊之间正确的环流方向是(  )‎ A.E→F→H→G→E B.G→E→F→H→G C.G→E→H→F→G D.G→H→F→E→G ‎02关于城市与郊区大气状况的叙述,属实的是(  )‎ A.EF代表城市气压垂直变化规律 B.各点间的热力环流,昼夜方向相反 C.甲位于郊区高空,气流下沉 D.乙、丙间气流流动方向如箭头所示 答案:1.D 2.C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GE位于近地面,且气压E>G,郊区气温较低,气压较高,E为郊区;城市气温较高,气压较低,所以G为城市,近地面空气从E流向G;F为郊区的上空,为低压,H为城市的上空,为高压,所以高空气流从H流向F;垂直方向,城市受热,空气由G流向H,郊区空气下沉,空气从F流向E,由此判断环流的方向为G→H→F→E→G。第2题,由上题 分析可知,EF代表郊区气压垂直变化规律,A项错误;城市和郊区相比,昼夜温度都大于郊区,因此热力环流的方向没有昼夜的变化,B项错误;由图2中等压面分布可知,甲地的气压小于乙地气压,而郊区空气下沉,高空为低压,所以甲为郊区的高空,气流下沉,C项正确;乙、丙距离等压面远近相当,故两者之间气流不会沿等压面流动,D项错误。‎ ‎[2019湖南师大附中检测]读图,回答3~5题。‎ ‎03M地的年日照时数比N地多,主要原因是M地(  )‎ A.纬度较低 B.地势较高 C.气候干旱 D.白昼较长 ‎04N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M地丰富,主要原因是N地(  )‎ A.地势高,大气稀薄 B.海拔高,多冰雪 C.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 D.气候干旱,光照强 ‎05与M地相比,夏季N地的近地面气温特点及其最主要原因是(  )‎ A.较高 太阳辐射强 B.较高 距离太阳近 C.较低 大气保温作用弱 D.较低 冰雪融化吸热 答案:3.C 4.A 5.C 解析:第3题,根据海陆轮廓,推断M地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区,气候干旱,晴天较N地多,C项正确。两地纬度相差不大,A项错误;M地位于撒哈拉沙漠区,地势不高,B项错误;两地纬度相当,昼长相当,D项错误。第4题,N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M地丰富,主要是因为N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A项正确;多冰雪不是太阳辐射量大的原因,B项错误;两地纬度相当,正午太阳高度相当,C项错误;与M地相比,N地气候并不干旱,D项错误。第5题,与M地相比,夏季N地的近地面气温较低,主要原因是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C项正确。‎ ‎[2019河南安阳二模]纳木错,位于拉萨市区北偏西200多千米处,是西藏第二大湖泊。2007年8月,某科研小组在纳木错进行了为期12天的湖陆风观测(观测点位置如图a),但仅在12日、13日获得连续观测资料。图b为13日某时统计的风向随高度变化图。读图,回答6~8题。‎ a         b ‎06影响该科研小组进行湖陆风观测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不便 B.地质灾害多发 C.天气多变 D.牧业活动干扰 ‎07统计图风向随高度变化情况的大致时间可能是(  )‎ A.2:00 B.8:00 ‎ C.14:00 D.17:00‎ ‎08纳木错湖区湖陆风环流的高、低空风过渡地带大致位于相对高度(  )‎ A.1 000米左右 B.2 000米左右 C.3 000米左右 D.4 000米左右 答案:6.C 7.A 8.B 解析:第6题,本题考查湖陆风观测的影响因素。如果是交通不便的原因,那么就不会有此次观测,A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明确指出此地地质灾害多发,并且此处并非山区或者地质灾害多发区,B项错误;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升温、降温较快,尤其在湖陆交界地区,湖泊和陆地比热容不同,升温和降温幅度不同,因此天气多变可能导致缺乏风向资料,C项正确;没有明确材料信息可以判断牧业活动干扰,D项错误。第7题,本题考查湖陆风中风向的变化。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观测研究站观测到的近地面(海拔50~100米)风向为180°左右,对应图a可以看出180°左右风向对应的是偏南风,即该地风是从陆地吹向湖泊,两地存在热力性质差异,此时陆地气温低,为夜晚,选A项。第8题,本题考查风向的变化。读图可知,纳木错湖区的低空风是从陆地吹向湖泊(90°~180°),高空风是从湖泊吹向陆地(270°~360°),因此,高、低空风过渡地带大致位于相对高度2 000米左右(180°~270°),B项正确。‎ ‎[2019吉林延边二中月考二]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 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下图是巢湖流域各县(市)大雾频率和水系分布图。读图,回答9~10题。‎ ‎09巢湖市大雾频率明显小于周边县(市)的原因是(  )‎ A.夜间湖面温度高,水汽不易凝结 B.湖面风力作用小,雾不容易形成 C.湖区水汽浓度低,雾不容易形成 D.湖陆风使湖区水汽扩散到周边地区 ‎10近年来,巢湖地区的大雾频率明显增加,其原因可能是(  )‎ A.气候变暖 B.植被覆盖率下降 C.湖泊面积减小 D.大气污染加重 答案:9.A 10.D 解析:第9题,本题考查浓雾形成的大气环流条件。雾的形成需要充足的水汽、降温、无风(或微风)等条件。巢湖市靠近巢湖,夜晚湖区温度较高,水汽不易凝结,这是靠近湖区的巢湖市大雾频率反而较低的原因之一,故A项正确;风力作用小有利于雾的形成,B项错误;湖区水汽浓度较高,C项错误;夜晚湖区温度较高,气流上升,风由四周吹向湖区,D项错误。故选A项。‎ 第10题,本题考查浓雾形成的大气环流条件。气候变暖不利于水汽凝结,不易增加大雾频率,A项错误;植被覆盖率下降,则蒸腾作用减弱,空气中水汽减少,大雾频率减少,B项错误;湖泊面积缩小导致空气中水汽含量减少,会降低大雾频率,C项错误;由于大气污染加重,空气的粉尘颗粒增多,粉尘成为雾形成的凝结核,可能导致大雾频率增加,D项正确。故选D项。‎ ‎[2019四川双流中学月考]“冷湖”是丘陵地区山谷中冬、春季节微风晴夜因近地面空气的长波辐射冷却而形成的近地面逆温现象。我国江南丘陵山谷中出现的“冷湖”经常给当地种植的柑橘带来冻害。下图a为江南某地地形图,图b为2017年1月图a中山谷在微风晴夜条件下,一次超强寒潮过境时测得的不同地形部位气温变化过程曲线图。读图,回答11~13题。‎ a b ‎11根据图文信息推测,图中的河谷、山谷地区柑橘分布的主要 地段是(  )‎ A.坡底部 B.坡中部 C.阴坡底部 D.阳坡顶部 ‎12柑橘受冻害的临界低温是-9 ℃。图中,若按“冷湖”逆温垂直递增率1 ℃/10米计算,则该山谷种植柑橘的地方与谷底的相对高度至少为(  )‎ A.42米 B.25米 ‎ C.8米 D.80米 ‎13深秋的清晨图中A地雾比B地多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迎风坡,降水多,水汽足 B.气温较低,降雪丰富,水汽足 C.地形比较封闭,水汽不易扩散 D.气温较高,蒸发量大,水汽足 答案:11.B 12.B 13.C 解析:第11题,由图b可知,坡中部气温相对其他部位高,因此是河谷、山谷地区柑橘分布的主要地段。第12题,由图可知,谷底部的最低气温大约是-11 ℃,而柑橘受冻害的临界低温是-9 ℃,根据逆温垂直递减率1 ℃/10米来计算,种植柑橘的地方与谷底的相对高度至少要超过20米,但不会超过30米。第13题,图中A地所处的山谷比较狭窄,地形比较封闭,水汽不易扩散。‎ ‎[2019山东济南模拟二]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气候的最重要特征之一,一般将城乡间地面气温的差值定义为城市热岛强度。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市区和郊区年平均小时气温日变化曲线。读图,回答14~16题。‎ ‎14根据图文材料判断(  )‎ ‎①甲——市区 ②甲——郊区 ③乙——市区 ④乙——郊区 A.①③ B.①④ ‎ C.②③ D.②④‎ ‎15该市可能位于(  )‎ A.黑龙江 B.台湾 C.云南 D.新疆 ‎16关于该市热岛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白天较夜晚市区气流上升旺盛 B.夜晚较白天近地面的风力减弱 C.市区加强绿化利于热岛强度降低 D.郊区发展工业促使热岛强度增强 答案:14.B 15.D 16.C 解析:第14题,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及知识迁移能力。由于市区工业发达,人口密集,产生大量人为热,所以市区较郊区的温度要高,‎ 读图可知,图中甲气温在任何时段都较乙高,所以甲为市区,乙为郊区,故选B项。第15题,读图可知,该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北京时间16时,一般情况某地的最高温出现在当地时间的14时,所以该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2小时,说明该地位于北京西面,大约在90°E附近,结合选项,应为新疆,故选D项。第16题,白天与夜晚上升气流的强弱与气温及地形等多重因素有关,图中反映的为该地气温日变化,不能代表白天与夜晚的上升气流强弱,A项错误。由于夜晚的城郊温差大,所以近地面风力强,B项错误。市区加强绿化有利于缩小城郊之间的温差,降低热岛强度,C项正确。郊区发展工业会使得城郊热量差异减小,使热岛强度降低,D项错误。故选C项。‎ ‎17[2019湖南长沙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圣安娜风”——南加州“焚风”的通称,是指秋冬季节来自美国内陆高原(内华达山脉与落基山脉之间)大盆地的荒漠地带,并出现在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山谷中的季风,具有风速强劲、干燥、炎热的特征,被当地人称作“魔鬼风”。‎ ‎2016年冬季,南加州经历了“最湿润的冬天”,2017年夏季又经历了“最炎热的夏天”。2017年9~12月,南加州爆发多场山火,造成多人伤亡,几千处建筑物被毁,多条道路中断。‎ ‎(1)分析“圣安娜风”对沿海地区气候的影响。‎ ‎(2)用热力作用分析“圣安娜风”的形成原因。‎ ‎(3)分析地形对“圣安娜风”的影响。‎ ‎(4)从气候角度分析2017年秋季南加州地区山火凶猛的原因。‎ 答案:(1)使沿海地区秋冬季节的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增加干燥度;风速加快。(2)秋冬季节,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内陆高原的大盆地较沿海地区气温下降快,形成高气压区;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形的影响,干燥的大陆气团吹向沿海地区。(3)受内华达山脉的影响,“圣安娜风”翻越山脉后,在背风坡下沉增温;受谷地地形(狭管效应)的影响,风力增强。(4)2016年冬季较常年降水多,导致2017年春季植被生长旺盛,植被覆盖率提高;2017年夏季较常年炎热干燥,大量植被枯萎甚至死亡,地表枯枝落叶较多;秋季,“圣安娜风”加剧了空气及可燃物的干燥程度,同时强风使火势蔓延快。‎ 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圣安娜风”具有干燥、风速大的特点,加上地形的影响,对沿海地区的气温、湿度、风速影响较大。第(2)题,从热力作用、地形对温度、湿度(焚风)和风速(狭管效应)等角度进行分析。第(3)题,主要结合背风坡、峡谷地形进行分析。第(4)题,主要结合材料先结合冬季气候及春季植被生长状况,再结合夏季气候对植被的影响,秋季“圣安娜风”对可燃物干燥度和燃烧范围增大等方面进行分析。‎ ‎                  ‎ ‎[2019河北邯郸一模]0 ℃大气层高度是大气探测的一个重要特性层,较少受到测场环境的影响,研究其变化能更准确地反映当地区域气候变化特征。下图为天山山区夏季0 ℃大气层高度的10年平均曲线与天山山区河流径流量10年平均曲线的组合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与冬季相比,天山山区夏季0 ℃大气层高度(  )‎ A.较低 B.较高 C.两者相等 D.无法判别 ‎191970~1990年,天山山区夏季平均气温约(  )‎ A.上升了0.33 ℃ B.下降了0.33 ℃‎ C.上升了0.22 ℃ D.下降了0.22 ℃‎ 答案:18.B 19.A 解析:第18题,本题考查气温随高度的变化。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因此,对流层大气垂直温度的变化规律是“海拔每升高100 m,气温下降0.6 ℃”,则0 ℃大气层的高度与近地面气温呈正比(近地面气温越高,垂直方向上气温为0 ℃的大气层高度就越高),夏季气温高于冬季,因此夏季0 ℃大气层的高度比冬季高。选B项。第19题,本题考查气温的计算。由 图可知,1970~1990年,夏季天山山区0 ℃大气层的高度增加了约55 m,按照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变规律(理论上海拔每升高100 m,气温下降0.6 ℃),故天山山区平均气温约上升了0.33 ℃,故A项正确。‎ ‎[2019江西六校联考]近年日光温室鲜切花产业发展较快,但反季节栽培郁金香、百合等鲜切花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下图为冬季我国某地日光温室晴天、雨天、多云、雪天四种天气条件下,室内外温度的日变化。读图,回答20~22题。‎ ‎①‎ ‎②‎ ‎③‎ ‎④‎ ‎20该日光温室可能位于(  )‎ A.江苏 B.福建 C.海南 D.黑龙江 ‎21图中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分别对应的天气为(  )‎ A.晴天 多云 雨天 雪天 B.多云 雨天 雪天 晴天 C.雪天 晴天 多云 雨天 D.雨天 雪天 晴天 多云 ‎22研究表明(  )‎ A.温度条件直接影响温室郁金香的质量和花期 B.晴天和雨天温室外温度下降幅度较温室内小 C.雪天融雪过程释放热量,导致室外温度不断下降 D.同一天气条件下,靠近地表处地温变化幅度较大 答案:20.A 21.A 22.D 解析:第20题,根据图中冬季四种天气的温度值可知,该处最有可能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带,故A项正确;图示季节是冬季,福建和海南分别位于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冬季气温偏高,一般不会出现-8 ℃的天气,故B、C项错误;黑龙江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会明显低于图示气温,故D项错误。第21题,云量少,云层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大气逆辐射也弱,昼夜温差就大。①图昼夜温差最大,应该代表晴天;②图昼夜温差较①图小,应该代表多云天气;③图昼夜温差最小,应该是雨天;④图气温持续下降,应该是雪天,故选A项。第22题,依据材料信息看不出温度条件会影响温室郁金香的质量和花期,故A项错误;晴天条件下,温室外温度下降幅度较温室内大,故B项错误;融雪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故C项错误;地表温度的变化主要受地表接收的太阳辐射量的变化影响,同一天气条件下,受地面吸热和散热影响,靠近地表处温度变化幅度较大,故D项正确。‎ ‎[2019山东烟台一模]太阳辐射强度受纬度、大气透明度、地形地势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图示意我国某地某日的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读图,回答23~25题。‎ ‎23该地可能位于(  )‎ A.阴山山区 B.长白山区 C.横断山区 D.天山山区 ‎24当天的日期和天气状况可能是(  )‎ A.2月1日、晴天 B.4月1日、晴天 C.9月14日、多云 D.12月1日、多云 ‎25当地日落时刻的太阳辐射强度,理论和实测数值均大于日出,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土壤 C.气候 D.纬度 答案:23.D 24.C 25.A 解析:第23题,本题考查太阳辐射的应用。各地太阳辐射强度在地方时12时最强,该地在北京时间14时太阳辐射最强,根据“地方时差2小时,经度差30°”计算得出,该地经度是90°E,可能位于天山山区,D项正确。第24题,本题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该日的太阳辐射实际数值小于理论数值,可能是云层削弱了太阳辐射,天气状况可能是多云,A、B项错误;根 据日出、日落时间计算,当天的昼长约11.5小时,接近昼夜平分,说明接近二分日,日期可能是9月14日,C项正确,D项错误。第25题,本题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当地日落时刻的太阳辐射强度理论和实测数值均大于日出,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地形,A项正确;同一地区的同一日期,土壤、气候、纬度不变,不是日出、日落时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B、C、D项错误。‎ ‎[2019北京四中一模]地冰花也称“霜柱”,它从泥土慢慢长出来,顶部总会带点泥土。地冰花向上伸长,形成的枝条有粗有细,像金针菇一样,十分喜人。读图,回答26~28题。‎ ‎26产生地冰花的土壤(  )‎ A.土质疏松,孔隙一定要大 B.土质松散,含水量较大 C.温度高,水汽含量少 D.温度低,水汽含量少 ‎27最有利于形成地冰花的天气条件是(  )‎ A.持续低温降水 B.多云而微风的夜晚 C.地表温度高于0 ℃ D.晴朗而无风的夜晚 ‎28地冰花最有可能分布在(  )‎ A.闽南地区 B.华北平原 C.三江平原 D.宁夏平原 答案:26.B 27.D 28.A 解析:第26题,本题考查地冰花形成的土壤条件。地冰花是从泥土慢慢长出来,产生地冰花的土壤土质松散,地冰花是气温0 ℃以下时,土壤中的水汽凝结而成,说明土壤的含水量较大,B项正确,D项错误;从材料中“从泥土慢慢长出来,顶部总会带点泥土”可以判断地冰花并不是从土壤孔隙中长出来的,A项错误;温度高,土壤水汽不易结冰,C项错误。故选B项。第27题,本题考查大气对形成地冰花的影响。最有利于形成地冰花的天气条件是晴朗而无风的夜晚,地面降温快,无风,水汽易凝结成冰,D项正确;持续低温降水,地面水太多,易结成冻土,A项错误;多云而微风的夜晚,降温慢,水汽不易凝结,B项错误;地表温度高于0 ℃时水汽不能凝结,C项错误。故选D项。第28题,本题考查地冰花分布区域。从材料中关于地冰花的介绍可知,土壤中的水逐渐结冰,然后地冰花从松散的泥土中慢慢长出来。华北地区和宁夏地区土壤中水分过少,达不到让冰“逐渐长出来”的程度;三江平原冻土广布,则其缺乏土壤中的水“由水变冰”逐渐变化的过程,且冻土阻碍冰从土壤中长出。故选A项。‎ ‎[2019湖南怀化质检]影响风力大小的主要直接因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而水平气压梯度力是由地表热量分布不均造成的。下图为浙江某沿海气象观测站在8月中某两天测定的风力大小统计图。读图,回答29~31题。‎ ‎29关于该气象站M、N两日的判断,合理的是(  )‎ A.M日正午气温相比更低 B.M日次日为晴天 C.N日正午气温相比更高 D.N日次日风和日丽 ‎30乙时刻大约是(  )‎ A.6:00 B.15:00 ‎ C.19:00 D.24:00‎ ‎31N曲线丁时刻该地风向最可能为(  )‎ A.东南风 B.西南风 ‎ C.西北风 D.东北风 答案:29.B 30.B 31.C 解析:第29题,本题主要考查沿海地区风的类型及风力大小的原因。图中N曲线丁时刻风力接近10级,不可能是海陆风,由材料可知,此时为北半球8月,该气象站位于浙江沿海,最可能是台风,次日受台风影响,不可能风和日丽,D项错误;M曲线表示的是海陆风,午后2时陆地气温最高,海洋和陆地温差最大,风力最大,乙时刻为14时,M曲线乙时该风力比N曲线大,说明M日正午气温较N日气温高,A、C项错误;M日夜间风力也较大,夜间气温较低,大气逆辐射作用弱,次日可能为晴天,B项正确。第30题,本题主要考查风力强弱的时间分布。由上题可知,白天陆地升温快,14:00左右陆地气温达到最大,海陆温差达最大,海陆风风力达最强,则图中乙时刻为14:00左右,故选B项。第31题,本题考查风向判读。N曲线丁时刻该地风力接近10级,这不可能是海陆风,又因是浙江某沿海气象观测站在8月测得,所以最可能为台风,该市风力由小变大,台风从海上来,此时该市位于台风的西 侧,吹西北风,选C项。‎ ‎[2019贵州遵义航天高级中学月考]下图为我国某地局部降水(雪)分布图。读图,回答32~33题。‎ ‎32导致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大气环流 C.纬度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33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 ②甲地小雪,乙地小雨 ③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 ④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 A.①③ B.①④ ‎ C.②③ D.②④‎ 答案:32.A 33.B 解析:第32题,根据经纬度可以判定甲为四川盆地、乙为巫山,地形的变化导致气温的变化,进而影响降雨(雪)的分布。甲地位于四川盆地,地势低,气温高,使得降雨(雪)偏北;乙地附近为巫山,地势高,气温低,使得降雪偏南。第33题,甲地位于四川盆地,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所以降雨,而乙地海拔较高,‎ 气温较低,所以降雪;风向可以根据等压线的数值变化规律确定,故①④正确,选B项。‎ ‎34[2019攀枝花市12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在炎热的夏季,太阳高挂,不需要空调同样取得了纳凉的效果。‎ 材料二 图1为四川某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民居坐北朝南,房前一般为水泥或石子院坝,屋后种植林木;图2为该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图1‎ ‎ ‎ 图2‎ ‎(1)民居屋前铺设石子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加以解释。‎ ‎(2)冬季,白天人们紧闭屋后窗户,开启前门。从气候角度分析 此举的目的。‎ ‎(3)从采光条件分析,该民居建为“坐北朝南”的原因。‎ 答案:(1)石子地面增温较快,林木增温较慢,(房前石子地面房后林木)增强了房前房后的温差,从而增强了房前房后的水平气压梯度力。(2)(冬季)紧闭屋后窗户,可以阻挡北方冷空气,同时切断穿堂风;开启前门,利于屋内与院坝之间保持对流,从而保持室内温度,同时使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疾病发生。(3)四川大多位于北半球中纬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全年正午时太阳位于其正南,大门朝南(“坐北朝南”)的设计,利于获得较多的光照。‎ 解析:第(1)题,石子地面比热容小,升温快;林地比热容大,升温慢,不同地表使屋前屋后的温差增大,加强了屋前屋后的气压差,加大了空气流动。第(2)题,四川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季风,紧闭屋后窗户,可以阻挡北方冷空气,同时切断穿堂风;开启前门,利于屋内与院坝之间保持对流,从而保持室内温度,同时使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疾病发生。第(3)题,从采光角度分析,四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全年正午太阳位于其正南,“坐北朝南”的设计,利于获得较多的光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