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ww.ks5u.com ‎2020年春四川省叙州区第二中学高一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6.考试时间:150分钟;历史政治地理同堂分卷考试,每科100分,共300分 第I卷 选择题(6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15个小题,共60分)‎ ‎1.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决定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和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同市场的强烈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上述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 B.日本、西欧、美国三足鼎立 C.日本、西欧、美国的市场竞争 D.西欧、日本经济崛起,联合抵制美国的经济控制 ‎2.“北欧平衡”是指冷战时期的北欧地区以执行武装中立的瑞典为中轴,分别存在受苏联影响和支配的芬兰,及加入北约的挪威、丹麦和冰岛。北欧平衡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北欧平衡”理解正确的是 A.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 B.是美苏冷战政策的恶果 C.是苏联国力衰弱的表现 D.客观上推动了冷战升级 ‎3.“井田废,田非耕者之所有,而有田者不耕也。耕者之田资于富民,富民之家地大业广……是以田者日累其半,以至于富强;耕者日食其半,以至于穷饿而无告。”苏轼认为废井田 A.促使土地数量增加 B.有效遏制土地兼并 C.有利社会合理分工 D.加大社会贫富差距 ‎4.据记载,明朝“山西大同一带虽然寒冷,但陆驮水航之物,藏山隐海之珍,靡不辐辏而至者,而转贩之力也”。这段材料突出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明朝山西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B.明朝山西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C.明朝长途区域性贸易发展迅速 D.明朝政府改变了对商业的政策 ‎5.下列不属于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是 A.都推动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发生重大变化 ‎ B.都促使交通工具和动力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C.都促进中国出现新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D.自然科学的成果都促进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6.晚晴状元张謇,倡导“实业救国”,他的商业帝国在十几年间迅速发展壮大,但“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迅速扼紧了中国民族资本的喉咙,张謇一手创立的商业帝国最终轰然倒地。这一现象说明了 A.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 B.先天不足导致了民族工业艰难发展 C.实现民族独立是发展近代化的前提 D.思想解放是开始近代化的先决条件 ‎7.清朝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不仅阻碍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也使中国进一步失去了走向工业文明的契机。“闭关锁国”政策的准确含义是 A.禁绝一切海外贸易 B.禁绝一切对外交往 C.严格限制海外贸易 D.严格限制与英国的交往 ‎8.1843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1855年,颁布了《有害物质去除法》;1876年又出台《河流防污法》。这一系列法律文件颁布的主要背景是 A.英国政府重视社会立法 B.工厂发展规模需要限制 C.工业革命造成严重污染 D.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9.据国民政府经济部1942年的统计,国统区共有工厂3758家,其中四川一省即达1654家,占全部工厂总数的44%.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民族资本企业增长迅速 B.四川人办实业风气盛行 C.欧洲加大对四川的投资 D.抗战爆发,大量工厂内迁 ‎10.“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的社会风貌的变化,始于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1.1945年抗战胜利后,出现“胜利爆竹一响,工厂陆续关门”的景象,人们是“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资本侵入 B.民族资本经营不善 C.官僚资本的重压 D.资本家不支持政府 ‎12.下表为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情况统计表(单位:人次)数据的变化说明 年份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马 脚踏车 机器脚踏车 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 ‎1889‎ ‎6894‎ ‎544‎ ‎9‎ ‎11‎ ‎0‎ ‎0‎ ‎0‎ ‎0‎ ‎1926‎ ‎14600‎ ‎0‎ ‎0‎ ‎0‎ ‎3459‎ ‎194‎ ‎172‎ ‎922‎ A.等级观念的根本变化 B.上海半殖民地程度加深 C.交通工具的进步显著 D.政治民主化的程度提高 ‎13.1912年2月16日,已经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才悄悄地剪去辫子。下图为1912年3月3日法国最具影响力的画报《LePetit Journal》刊登的版画《袁世凯剪下他的辫子》。要合理解读“袁世凯剪辫”行为,应注意 A.社会演进的曲折性与前进性统一 B.置于特定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 D.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统一 ‎14.近代中国的问题千头万绪,但论其主题,就是中国能否从农业文明中走出,从传统中走出,重建合乎世界潮流趋势的现代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近代化开始于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5.甘蔗种植需要猛烈的阳光和长时间的密集劳动,且甘蔗园往往疟疾肆虐,因此,蔗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难得的奢侈品。15世纪,英国人年均糖摄取量接近于零;到19世纪初,这一数字已上升至8公斤,蔗糖不再是奢侈品。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大幅提升民众的消费能力 B.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的兴盛 C.新航路开辟使东西方贸易更加便捷 D.人口增长与医疗水平的提高 二、材料分析题(40分)‎ ‎16.明清时期中国棉纺织技术领先,“南京布”一度畅销海外。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南京布”得名于明清时期来华经商的西方人,产地是以松江为中心的广大江南地区。南京布曾是中国重要的外销货物,在大宗出口商品中输出量居于前列。南京布的热销适逢古代丝绸之路的衰落,两者之间大致承接,堪称丝绸之路的续篇。只是材质从丝绸变为棉花,消费者从达官贵人改易为普通民众。1819年是南京布出口的高点,也是由盛转衰的拐点。南京布的衰退,原因之一在于中国传统棉纺织业的抱残守旧、缺乏进取,业者墨守成法,不知改良。‎ ‎——摘编自郭卫东《丝绸之路续篇:“南京布”的外销》‎ 材料二 早在明代之前,棉纺织生产就已经发展成为经济领域中最大的产业之一,供养着数以百万计的耕种者、纺织匠和织布匠。棉是纳税的媒介,是比丝绸、苎麻和其他纺织纤维更常见的织物。在18世纪末工业革命之前,印度和中国就曾经是主要的经济区域,它们的棉纺织品生产技术远超欧洲各地。然而,在1750年之后,欧洲的经济发生了巨变:它进入了工业化进程,纺织行业率先进入了机械化。到19世纪初,印度、中国和奥斯曼帝国,从全球的生产国转变为欧洲棉纺织品的购买国,而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当中,它们也一直未能摆脱这种地位。‎ ‎——摘编自乔吉奥·列略《棉的全球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二,概括“南京布”畅销海外的原因及其影响。‎ ‎(2)据材料一、二,指出“南京布”由盛转衰的原因以及中西方经济地位的转换。‎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南京布”盛衰变化的认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简表 ‎ ① ‎ 发现新大陆,世界联成一体 世界市场 ② ‎ 殖民扩张 殖民争霸战争 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展 工业革命 人类进入 ③ ‎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 ④ ‎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世界市场 ⑤ ‎ 材料二 机器创造出的工业文明挟列强坚船利炮向世界各地扩张。固守古老文明的中国在列强军事打击、商品倾销的巨大冲击下,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衰败、解体,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同时,中国的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面对内忧外患的困境,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开展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军用和民用企业,这场运动虽以失败而告终,但在洋务运动的直接刺激和诱导下,中国的民族工业开始起步。 ——摘编自岳麓版历史必修二教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相关内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18.各国工业化的道路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 ‎ 1733年,机械师约翰·凯伊首先发明飞梭,提高织布效率一倍,英国工业革命的前奏曲开始了。织布革新以后,造成织与纺的矛盾,从而出现了长期的“纱荒”……马克思指出:“正是由于创造了工具机,才使蒸汽机的革命成为必要。”‎ ‎——百度百科《英国工业革命》‎ 材料二 1860年前后,英国经济达到鼎盛时期,其生铁产量占世界的53%,煤和褐煤的产量占世界的50%……占世界人口2%和欧洲人口10%联合王国,其现代工业生产能力相当于世界工业潜能的40~45%,欧洲工业生产潜能的55~60%‎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出现“纱荒”的直接原因,并概述棉纺织业技术创新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工业生产、国际金融贸易、殖民体系的角度分别指出19世纪中期英国的世界地位并分析形成这一地位的主要原因。‎ ‎2020年春四川省叙州区第二中学高一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D 2.A 3.D 4.C 5.D 6.C 7.C 8.C 9.D 10.C 11.C ‎12.C 13.B 14.B 15.B ‎16.(1)原因:来华商人的积极贩运;填补了中西方贸易的空白;适用普通民众,市场需求旺盛;棉纺织技术世界领先;影响:推动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推动就业和纳税;丰富欧洲民众服饰与衣料。‎ ‎(2)原因:思想守旧,缺乏技术创新;欧美工业革命的开展。转换:中国从全球的生产国转变为欧洲棉纺织品的购买国;西方从全球手工棉纺织品的消费者转变成机械化生产者。‎ ‎(3)认识:开放交流;服务民生;积极进取;技术创新。‎ ‎17.(1)①新航路的开辟;②开始形成(雏形出现、初步形成);③蒸汽时代;④第二次工业革命;⑤最终形成。‎ ‎(2)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洋务企业的创办;民族工业的兴起。‎ ‎18.省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