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理·河北省石家庄二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理科)+Word版含解析x
全*品*高*考*网, 用后离不了!2016-2017学年河北省石家庄二中高二(上)10月月考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点A(a,1)在椭圆的内部,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2,2) D.(﹣1,1) 2.方程mx2﹣my2=n中,若mn<0,则方程的曲线是( ) A.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 B.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 C.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 D.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 3.若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等于焦距的,则该双曲线的虚轴长是( ) A.2 B.1 C. D. 4.已知椭圆E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离心率为,E的右焦点与抛物线C:y2=8x的焦点重合,A,B是C的准线与E的两个交点,则|AB|=( ) A.3 B.6 C.9 D.12 5.若AB过椭圆 +=1中心的弦,F1为椭圆的焦点,则△F1AB面积的最大值为( ) A.6 B.12 C.24 D.48 6.已知点P在抛物线y2=4x上,定点M(2,3),则点P到点M的距离和到直线l:x=﹣1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 ) A. B. C. D.3 7.若椭圆=1与双曲线=1有相同的焦点F1、F2,P是这两条曲线的一个交点,则△F1PF2的面积是( ) A.4 B.2 C.1 D. 8.一动圆P过定点M(﹣4,0),且与已知圆N:(x﹣4)2+y2=16相切,则动圆圆心P的轨迹方程是( ) A. B. C. D. 9.已知c是椭圆的半焦距,则的取值范围是( ) A.(1,+∞) B. C.(1,) D.(1,] 10.已知抛物线C:y2=8x的焦点为F,准线为l,P是l上一点,Q是直线PF与C的一个交点,若=4,则|QF|=( ) A. B.3 C. D.2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 11.抛物线y=4x2的准线方程为 . 12.已知双曲线x2﹣=1(b>0)的焦距为4,则b= . 13.已知两定点M(﹣1,0),N(1,0),直线l:y=﹣2x+3,在l上满足|PM|+|PN|=4的点P有 个. 14.已知椭圆E: +=1(a>b>0)的右焦点为F.短轴的一个端点为M,直线l:3x﹣4y=0交椭圆E于A,B两点.若|AF|+|BF|=4,点M到直线l的距离不小于,则椭圆E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15.已知点P为双曲线﹣=1(a>0,b>0)右支上一点,F1,F2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I为△F1PF2的内心,若2(S﹣S)=S,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三、解答题(16题10分,17题15分,共25分) 16.是否存在同时满足下列两条件的直线l:(1)l与抛物线y2=8x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和B;(2)线段AB被直线l1:x+5y﹣5=0垂直平分.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若存在,求出直线l的方程. 17.如图,设点F1(﹣c,0)、F2(c,0)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P为椭圆C上任意一点,且最小值为0. (1)求椭圆C的方程; (2)若动直线l1,l2均与椭圆C相切,且l1∥l2,试探究在x轴上是否存在定点B,点B到l1,l2的距离之积恒为1?若存在,请求出点B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16-2017学年河北省石家庄二中高二(上)10月月考数学试卷(理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点A(a,1)在椭圆的内部,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2,2) D.(﹣1,1) 【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 【分析】将点A代入椭圆方程可得+<1,解不等式可得a的范围. 【解答】解:点A(a,1)在椭圆的内部, 即为+<1, 即有a2<2, 解得﹣<a<, 故选A. 2.方程mx2﹣my2=n中,若mn<0,则方程的曲线是( ) A.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 B.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 C.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 D.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 【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 【分析】将方程的右边化成等于1的形式,得到,再根据mn<0对照两个分母的符号,化成即得双曲线的标准形式,得到本题答案. 【解答】解:∵mx2﹣my2=n中,∴两边都除以n,得 ∵mn<0,得<0,可得曲线的标准方程形式是,(﹣>0) ∴方程mx2﹣my2=n表示的曲线是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 故选:D 3.若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等于焦距的,则该双曲线的虚轴长是( ) A.2 B.1 C. D. 【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 【分析】由题设知b=,b==,由此可求出双曲线的虚轴长. 【解答】解: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等于=b, ∵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等于焦距的, ∴b=, ∴b==, ∴b=1, ∴该双曲线的虚轴长是2. 故选A. 4.已知椭圆E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离心率为,E的右焦点与抛物线C:y2=8x的焦点重合,A,B是C的准线与E的两个交点,则|AB|=( ) A.3 B.6 C.9 D.12 【考点】圆锥曲线的综合;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 【分析】利用椭圆的离心率以及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求出椭圆的半长轴,然后求解抛物线的准线方程,求出A,B坐标,即可求解所求结果. 【解答】解:椭圆E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离心率为,E的右焦点(c,0)与抛物线C:y2=8x的焦点(2,0)重合, 可得c=2,a=4,b2=12,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x=﹣2, 由,解得y=±3,所以a(﹣2,3),B(﹣2,﹣3). |AB|=6. 故选:B. 5.若AB过椭圆 +=1中心的弦,F1为椭圆的焦点,则△F1AB面积的最大值为( ) A.6 B.12 C.24 D.48 【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 【分析】先设A的坐标(x,y)则根据对称性得:B(﹣x,﹣y),再表示出△F1AB面积,由图知,当A点在椭圆的顶点时,其△F1AB面积最大,最后结合椭圆的标准方程即可求出△F1AB面积的最大值. 【解答】解:设A的坐标(x,y)则根据对称性得:B(﹣x,﹣y), 则△F1AB面积S=OF×|2y|=c|y|. ∴当|y|最大时,△F1AB面积最大, 由图知,当A点在椭圆的顶点时,其△F1AB面积最大, 则△F1AB面积的最大值为:cb=×4=12. 故选B. 6.已知点P在抛物线y2=4x上,定点M(2,3),则点P到点M的距离和到直线l:x=﹣1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 ) A. B. C. D.3 【考点】抛物线的简单性质. 【分析】先根据抛物线方程求出准线方程与焦点坐标,根据点A在抛物线外可得到|PAM+d的最小值为|MF|,再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答案. 【解答】解:∵抛物线y2=4x的准线方程为x=﹣1,焦点F坐标(1,0) 因为点M(2,3),在抛物线外,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得 |PM|+d的最小值为|MF|== 故选C. 7.若椭圆=1与双曲线=1有相同的焦点F1、F2,P是这两条曲线的一个交点,则△F1PF2的面积是( ) A.4 B.2 C.1 D. 【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椭圆的简单性质. 【分析】不妨设P为双曲线右支上的点,由椭圆的定义可得,PF1+PF2=4,由双曲线的定义,可得,PF1﹣PF2=2,解方程,再判断三角形PF1F2为直角三角形,由面积公式即可得到. 【解答】解:不妨设P为双曲线右支上的点, 由椭圆的定义可得,PF1+PF2=4, 由双曲线的定义,可得,PF1﹣PF2=2, 解得PF1=2+,PF2=2﹣, F1F2=2, 由于(2)2+(2﹣)2=(2)2, 则三角形PF1F2为直角三角形, 则面积为: =1, 故选C. 8.一动圆P过定点M(﹣4,0),且与已知圆N:(x﹣4)2+y2=16相切,则动圆圆心P的轨迹方程是( ) A. B. C. D. 【考点】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分析】动圆圆心为P,半径为r,已知圆圆心为N,半径为4 由题意知:PM=r,PN=r+4,所以|PN﹣PM|=4,即动点P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差为常数4,P在以M、C为焦点的双曲线上,且2a=4,2c=8,从而可得动圆圆心P的轨迹方程. 【解答】解:动圆圆心为P,半径为r,已知圆圆心为N,半径为4 由题意知:PM=r,PN=r+4, 所以|PN﹣PM|=4, 即动点P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差为常数4,P在以M、C为焦点的双曲线上,且2a=4,2c=8, ∴b=2, ∴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为:. 故选:C. 9.已知c是椭圆的半焦距,则的取值范围是( ) A.(1,+∞) B. C.(1,) D.(1,] 【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 【分析】利用椭圆的中心、一个短轴的顶点、一个焦点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基本不等式,直角三角形的2个直角边之和大于斜边,便可以求出式子的范围. 【解答】解:椭圆的中心、一个短轴的顶点、一个焦点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 b、c,斜边为a, 由直角三角形的2个直角边之和大于斜边得:b+c>a, ∴>1, 又∵=≤=2, ∴1<≤, 故选D. 10.已知抛物线C:y2=8x的焦点为F,准线为l,P是l上一点,Q是直线PF与C的一个交点,若=4,则|QF|=( ) A. B.3 C. D.2 【考点】抛物线的简单性质. 【分析】求得直线PF的方程,与y2=8x联立可得x=1,利用|QF|=d可求. 【解答】解:设Q到l的距离为d,则|QF|=d, ∵=4, ∴|PQ|=3d, ∴不妨设直线PF的斜率为﹣=﹣2, ∵F(2,0), ∴直线PF的方程为y=﹣2(x﹣2), 与y2=8x联立可得x=1, ∴|QF|=d=1+2=3, 故选:B.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 11.抛物线y=4x2的准线方程为 . 【考点】抛物线的简单性质. 【分析】先把抛物线方程整理成标准方程,进而求得p,再根据抛物线性质得出准线方程. 【解答】解:整理抛物线方程得x2=y,∴p= ∵抛物线方程开口向上, ∴准线方程是y=﹣ 故答案为:. 12.已知双曲线x2﹣=1(b>0)的焦距为4,则b= . 【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 【分析】根据双曲线的方程和焦距求出a、c,由c2=a2+b2求出b的值. 【解答】解:由得,a=1, 因焦距为4,则c=2,所以b==, 故答案为:. 13.已知两定点M(﹣1,0),N(1,0),直线l:y=﹣2x+3,在l上满足|PM|+|PN|=4的点P有 2 个. 【考点】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分析】运用椭圆的定义可得,点P的轨迹方程是=1,把=﹣2x+3代入=1,由判别式大于0,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由椭圆的定义可知,点P的轨迹是以M,N为焦点的椭圆,其方程是=1, 把y=﹣2x+3代入=1,并整理得,19x2﹣48x+24=0,由△=(﹣48)2﹣4×19×24>0, ∴在l上满足|PM|+|PN|=4的点P有2个. 故答案为:2. 14.已知椭圆E: +=1(a>b>0)的右焦点为F.短轴的一个端点为M,直线l:3x﹣4y=0交椭圆E于A,B两点.若|AF|+|BF|=4,点M到直线l的距离不小于,则椭圆E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 【分析】如图所示,设F′为椭圆的左焦点,连接AF′,BF′,则四边形AFBF′是平行四边形,可得4=|AF|+|BF|=|AF′|+|BF|=2a.取M(0,b),由点M到直线l的距离不小于,得到关于b的不等式,求出b的范围.再利用离心率计算公式e=即可得出. 【解答】解:如图所示, 设F′为椭圆的左焦点,连接AF′,BF′,则四边形AFBF′是平行四边形, ∴4=|AF|+|BF|=|AF′|+|AF|=2a,∴a=2. 取M(0,b),∵点M到直线l的距离不小于, ∴≥,解得b≥1. ∴e==≤=. ∴椭圆E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0,]. 故答案为:. 15.已知点P为双曲线﹣=1(a>0,b>0)右支上一点,F1,F2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I为△F1PF2的内心,若2(S﹣S)=S,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2 . 【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 【分析】由I为△F1PF2的内心,可知I到三角形三边距离都相等,由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2(丨PF1丨•r﹣丨PF2丨•r)=丨F1F2丨•r,求得2(丨PF1丨﹣丨PF2丨)=丨F1F2丨,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可得:丨PF1丨﹣丨PF2丨=2a,丨F1F2丨=2c,则c=2a,利用离心率公式e=即可求得双曲线的离心率. 【解答】解:∵I为△F1PF2的内心, ∴I到三角形三边距离都相等,设内切圆半径r, ∴2(﹣)=, ∴2(丨PF1丨•r﹣丨PF2丨•r)=丨F1F2丨•r, 2(丨PF1丨﹣丨PF2丨)=丨F1F2丨, ∵丨PF1丨﹣丨PF2丨=2a,丨F1F2丨=2c, ∴2a=c,即c=2a, ∴离心率e==2, 故答案为:2. 三、解答题(16题10分,17题15分,共25分) 16.是否存在同时满足下列两条件的直线l:(1)l与抛物线y2=8x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和B;(2)线段AB被直线l1:x+5y﹣5=0垂直平分.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若存在,求出直线l的方程. 【考点】抛物线的简单性质. 【分析】假设存在,设出点的坐标,联立方程可表示出AB的斜率,根据已知条件确定直线AB的斜率,进而求得y1+y2的值,则AB的中点的纵坐标可求,带入直线求得x,进而求得直线AB的方程. 【解答】解:假定在抛物线y2=8x上存在这样的两点A(x1,y1),B(x2,y2). 则有: ∵线段AB被直线l1:x+5y﹣5=0垂直平分,且, ∴kAB=5,即. 设线段AB的中点为. 代入x+5y﹣5=0得x=1. ∴AB中点为.故存在符合题设条件的直线,其方程为:. 17.如图,设点F1(﹣c,0)、F2(c,0)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P为椭圆C上任意一点,且最小值为0. (1)求椭圆C的方程; (2)若动直线l1,l2均与椭圆C相切,且l1∥l2,试探究在x轴上是否存在定点B,点B到l1,l2的距离之积恒为1?若存在,请求出点B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考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椭圆的标准方程. 【分析】(1)设P(x,y),可得向量坐标关于x、y的形式,从而得到,结合点P为椭圆C上的点,化简得,说明最小值为1﹣c2=0,从而解出a2=2且b2=1,得到椭圆C的方程. (2)当直线l1,l2斜率存在时,设它们的方程为y=kx+m与y=kx+n,与椭圆方程联解并利用根的判别式列式,化简得m2=1+2k2且n2=1+2k2,从而得到m=﹣n.再假设x轴上存在B(t,0),使点B到直线l1,l2的距离之积为1,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列式,并化简去绝对值整理得k2(t2﹣3)=2或k2(t2﹣1)=0,再经讨论可得t=±1,得B(1,0)或B(﹣1,0).最后检验当直线l1,l2斜率不存在时,(1,0)或(﹣1,0)到直线l1,l2的距离之积与等于1,从而得到存在点B(1,0)或B(﹣1,0),满足点B到l1,l2的距离之积恒为1. 【解答】解:(1)设P(x,y),则有,﹣﹣﹣﹣﹣﹣﹣﹣﹣﹣﹣﹣﹣ ∴ ∵点P在椭圆C上,可得,可得y2=x2, ∴﹣﹣﹣﹣﹣﹣﹣﹣﹣﹣﹣﹣﹣ 因此,最小值为1﹣c2=0,解之得c=1,可得a2=2,﹣﹣﹣﹣﹣﹣﹣﹣﹣﹣﹣﹣﹣﹣﹣﹣﹣﹣﹣ ∴椭圆C的方程为.﹣﹣﹣﹣﹣﹣﹣﹣﹣﹣﹣﹣﹣﹣﹣﹣﹣﹣﹣﹣﹣﹣﹣﹣﹣﹣﹣﹣﹣﹣﹣﹣﹣﹣﹣﹣﹣﹣﹣﹣﹣﹣﹣﹣﹣ (2)①当直线l1,l2斜率存在时,设其方程为y=kx+m,y=kx+n﹣﹣﹣﹣﹣﹣﹣﹣﹣﹣﹣﹣﹣﹣﹣﹣﹣﹣﹣﹣ 把l1的方程代入椭圆方程,得(1+2k2)x2+4mkx+2m2﹣2=0 ∵直线l1与椭圆C相切, ∴△=16k2m2﹣4(1+2k2)(2m2﹣2)=0,化简得m2=1+2k2﹣﹣﹣﹣﹣﹣﹣﹣﹣﹣﹣﹣﹣﹣﹣﹣﹣﹣﹣﹣﹣﹣﹣﹣﹣﹣﹣﹣ 同理可得n2=1+2k2﹣﹣﹣﹣﹣﹣﹣﹣﹣﹣﹣﹣﹣﹣﹣﹣﹣﹣﹣﹣﹣﹣﹣﹣﹣﹣﹣﹣﹣﹣﹣﹣﹣﹣﹣﹣﹣﹣﹣﹣﹣﹣﹣﹣﹣﹣﹣﹣﹣﹣﹣﹣﹣﹣﹣﹣﹣﹣﹣﹣ ∴m2=n2,而若m=n则l1,l2重合,不合题意,因此m=﹣n﹣﹣﹣﹣﹣﹣﹣﹣﹣﹣﹣﹣﹣﹣﹣﹣﹣﹣﹣﹣﹣﹣﹣ 设在x轴上存在点B(t,0),点B到直线l1,l2的距离之积为1, 则,即|k2t2﹣m2|=k2+1,﹣﹣﹣﹣﹣﹣﹣﹣﹣﹣﹣﹣﹣﹣﹣﹣﹣﹣﹣﹣﹣﹣﹣﹣﹣﹣﹣﹣﹣﹣﹣﹣﹣ 把1+2k2=m2代入,并去绝对值整理,可得k2(t2﹣3)=2或k2(t2﹣1)=0,而前式显然不能恒成立; 因而要使得后式对任意的k∈R恒成立 必须t2﹣1=0,解之得t=±1,得B(1,0)或B(﹣1,0);﹣﹣﹣﹣﹣﹣﹣﹣﹣﹣﹣﹣﹣﹣﹣﹣﹣﹣﹣﹣﹣﹣﹣﹣﹣﹣﹣﹣ ②当直线l1,l2斜率不存在时,其方程为和,﹣﹣﹣﹣﹣﹣﹣﹣﹣﹣﹣﹣﹣﹣﹣﹣﹣﹣﹣﹣﹣﹣﹣﹣﹣﹣﹣ 定点(﹣1,0)到直线l1,l2的距离之积为;定点(1,0)到直线l1,l2的距离之积为,也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满足题意的定点B为(﹣1,0)或(1,0)﹣﹣﹣﹣﹣﹣﹣﹣﹣﹣﹣﹣﹣﹣﹣﹣﹣﹣﹣﹣﹣﹣﹣﹣﹣﹣﹣﹣﹣﹣﹣﹣﹣﹣﹣﹣﹣﹣﹣﹣﹣﹣﹣﹣ 2016年11月22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