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苏省盐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阶段性考试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 4月阶段性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卿的族属是商周政治建构的重要因素。下列商周异、同姓公卿的比例差异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家国同构 B. 等级森严 C. 君主专制 D. 官僚政治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从商到周,异姓公卿减少同姓公卿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出通过宗法制和分封制的配合,西周的政治管理加强,具有家国同构的特点,A选项符合题意;公卿比例中同姓和异姓数据的升降,没有体现出等级森严的特色,B选项错误;君主专制制度和官僚政治在西周时期尚未形成,CD两项错误。 2.《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 A. 实行察举制度 B. 独尊儒家学说 C. 实行郡国并行制 D. 全面推行郡县制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可知汉代出现了诸侯威胁中央的状况,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由于汉初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的,故选C项;察举制度属于选官制度,不会造成此类现象,故A项排除;独尊儒家学说有助于思想统一,加强中央集权,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B项;全面推行郡县制度不符合汉初的实际情况,故排除D项。 3.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说:“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罢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在此,他旨在强调科举制 A. 禁锢了知识分子思想 B. 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 C. 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D. 提高了官员文化素养 【答案】C 【解析】材料指出察举存在许多弊病,“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隋朝开始将人才选拔和官吏任命权集中于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正确;“禁锢了知识分子思想”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A错误;“扩大了官吏的人才来源”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B错误; “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D错误。 4.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 A. 加强中央对地方有效控制 B. 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 C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兼顾 D. 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 【答案】C 【解析】行省制度下长官会出现“泛滥咨禀”,后来实行““必合咨禀”主要目的是避免应决不决的现象,是为了加大地方权力,体现出行省制度下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的特点,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让地方决策权加大,不是加强对地方控制,故A项错误;材料不是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故B项错误;材料不是扩大地方自主权,是决策方式的问题,故D项错误。 5.据《明史》记载:朱元璋所设殿阁之职,对国家事务“鲜所参决”;“自正统后,始专命内阁条旨”;而“终天顺之世,李贤为首辅,吕原、彭时佐之”。这表明,明代内阁 A. 内阁首辅专权现象严重 B. 已成为法定中央行政机构 C. 内阁拥有参与决策的权力 D. 内阁取代六部掌管行政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内阁,材料“自正统后,始专命内阁条旨……终天顺之世,李贤为首辅,吕原、彭时佐之”反映了明代内阁逐渐参与决策,故C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内阁首辅专权现象严重,而是说明内阁逐渐参与决策,故A排除;内阁并不是法定中央行政机构,故B排除;明朝内阁并未取代六部掌管行政,故D排除。 6.鸦片战争后,两广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尤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 贫富不均 B. 莠民作乱 C. 吏治败坏 D. 民性懦弱 【答案】C 【解析】贫富不均与材料的内容“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不符,故A项错误;“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表明民众生活的水深火热之中,并不是莠民作乱,故B错误;材料说明官员把战争失败归为民性懦弱,是对战争失败的推卸责任,并不是鸦片战争战败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耆英认为不能御敌的原因是“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导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也就是吏治腐败是不能御敌的理由,故C项正确。 7.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列强主动表示愿意协助清政府剿灭太平天国。据图分析列强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 能让外国人到长江流域游历、经商和传教 B. 使战争中获得的部分权益能得以落实 C. 确保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航行 D. 扶植清政府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我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域和长江流域,而太平天国的主要活动区域也是在长江流域,天平天国的一系列活动就损害了列强的在华利益,为了维护其既得利益,所以列强要求清政府严厉镇压太平天国,使战争中获得的权益能得以落实,B符合题意;AC从属于B项,排除;《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扶植清政府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排除D。 8.某次战争结束之际,《泰晤土报》驻巴黎通讯员称:“清国现今已完全颓废老朽……因而今日乃是结束处理清国最恰当之好时机,使之尽快归于欧洲各国共同占领。”这场战争的影响是 A. 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 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C.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 清廷受到外国军队严密监控 【答案】C 【解析】根据“使之尽快归于欧洲各国共同占领”可知,材料体现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故选C;A是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内容的影响,B是鸦片战争的影响,D是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辛丑条约》的影响,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9.据《申报》载:“鄂垣祸起仓卒。呜呼,川乱未已,鄂乱又起,何今日祸变之多耶?夫春间粤乱犹在沿海,此次川乱偏于西隅,今则革命党势力已蔓延于长江流域矣,其情形之危更非川粤乱可比。”这一记载反映了 A.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B. 武昌起义的爆发 C. 北伐战争进展迅速 D. 南昌起义的成功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川乱”指四川保路运动,“鄂乱”指武昌起义,材料主要揭示四川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提供了契机,所以选B。因为《申报》晚于太平天国运动,故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和题意无关,排除;北伐战争从长江流域打到珠江流域,是反帝反封建的人民大革命,排除C;南昌起义发生在赣省南昌,本身没有成功,排除D。 10.法国公使在目睹了中国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后说:“我们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最令人惊异的重要现象,即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也说:“中国人民从……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其影响是 A.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 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D. 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答案】C 【解析】据材料“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 “中国人民从……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等信息可判断,这是五四运动。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全国掀起了一次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C正确;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与材料“中国人民从……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等信息不符,A错误;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与材料“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信息不符,B错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与材料信息不符,D错误。 11.1927年12月瞿秋白在《武装暴动问题》一文中指出:“中国革命现时的阶段,显然到了工农武装暴动的时期……中国革命在斗争方式与发展形式方面,有极可注意的特点。”符合材料中“特点”的是 A 建立工农联盟,推翻北洋军阀 B. 发动秋收起义,建立红色政权 C. 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 D. 纠正“左”倾错误,迎接革命高潮 【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中时间“1927年”,1927年在发动秋收起义(9月)失败后,10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在斗争方式——进行武装斗争与发展形式——开展土地革命,符合材料中信息“工农武装暴动的时期”特点,故选C。建立工农联盟,推翻北洋军阀属于国民革命时期的任务,而题干时间为“1927年12月”,故A项错误;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纠正“左”倾错误是1935年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故D项错误。 12.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A.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陕甘宁边区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中央所在地和抗日根据地,再根据材料“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可见有利于团结全民族一切力量抗战,显然这一举措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B正确;土地革命发生在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A错误;国民革命发生在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属于国内革命战争而非民族战争,C错误;当时的首要任务是打败全民族共同敌人——日本侵略者,而不是反抗国民党政府,排除D。 13.国民政府军委会曾制订了如下作战指导方针:国军以各一部守备华南海岸及华东、华北现阵地,并积极发展游击战,妨害长江下游之航运,牵制消耗敌人。国军主力利用鄱阳湖、大别山地障及长江两岸丘陵、湖沼,施行战略持久。该作战方针指导的是 A. 淞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徐州会战 D. 武汉会战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国军主力利用鄱阳湖、大别山地障及长江两岸丘陵、湖沼,施行战略持久”中可知,该作战主要在华中地区进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C项是华东地区,排除;B项是华北地区,排除;D项是华中地区,符合题意。 14.“一年来敌我悬殊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敌人的力量还是很大的。这就决定了我们战略进攻的方式不是逐城推进,而是跳跃式的。我们大胆地把敌人甩在后面,长驱直入地跃进敌人的深远后方去。……就可以东胁南京,西逼武汉,南抵长江。”这里的“战略进攻”是指 A. 开展百团大战 B. 挺进大别山 C. 组织淮海战役 D. 发动渡江战役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6月,刘邓大军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捣国民党军统治腹地大别山区,创建了大块革命根据地,威胁其首都南京和武汉两大重镇,为转入全国性的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是发生于华北地区的敌后抗日斗争,排除;CD选项都不是跳跃式的深入敌人后方的作战,排除。故选B。 15.“这部宪法明确地规定了我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和道路,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这部宪法” A. 初步建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 正式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保障了改革开放顺利进行 D. 开启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历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新中国1954年宪法。初步建立政协制度的是1949年第一届政协的召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开始于1953年,都在1954年宪法颁布之前,故排除A、D项;改革开放开始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与1954年宪法无关,故排除C项。1954年颁布的宪法确立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选B。 16.1979年1月,邓小平几次接见萨姆·努恩率领的美国参议院代表团都说道:“中国不排除使用武力收复台湾,否则就等于捆住自己的手脚,使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变得不可能”;“如果台湾回归大陆,他可以保留自己的社会制度一百年不变。”这些谈话 A. 否定了《告台湾同胞书》的主要精神 B. 标志着“一国两制”思想的正式形成 C. 明确表达了“九二共识”的基本内涵 D. 表明中国维护主权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1979年1月,邓小平说:中国不排除使用武力收复台湾……如果台湾回归大陆,他可以保留自己的社会制度已百年不变”可知,材料认为收复台湾以和平统一为主,不排除使用武力,因此,材料表明了中国维护主权的原则性与灵活性,故D项正确。材料中的谈话没有否定《告台湾同胞书》的主要精神,即和平统一,故A项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5月,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故B项时间与题干不符,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九二共识”是1992年形成的,故C项时间与题干不符,排除。 17. 1950年,中国政府规定,外轮一般不准驶入中国内河,经中国政府特批而驶入的外轮须悬挂中国国旗,并在指定的码头停泊。这种措施所体现出的外交政策是 A.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 “另起炉灶” C. 求同存异 D. “一边倒”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即“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其中“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材料禁止外国轮船驶入中国内河正是清除外国在华特权的体现,所以A符合题意。B项强调的是重新与外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C项主张在外交方面搁置争议追求共同利益; D项强调在外交上与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统一战线。所以应选A。 18.根据7月17日周恩来同志一天的行程安排表,推断当时周恩来等主要是为了 时间 外交活动 上午10点 会见柬埔寨王国外交大臣狄普芳 中午11:40 访晤英国外交大臣艾登 下午1点起 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越南代外长范文同会谈 下午4:50 访晤法国总理兼外长弗朗斯 A. 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举行中印、中缅会谈 B. 争取各国支持理解第26届联合国大会提案 C. 以“求同存异”推动万隆会议的顺利召开 D. 解决朝鲜半岛、“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答案】D 【解析】根据题中会见柬埔寨王国外交大臣、英国外交大臣、苏联外长、越南代外长、法国总理兼外长,可以看出其中柬埔寨和越南属于印度支那,英国、法国、苏联属于世界五大国中的三个,由此可知是解決朝鲜半岛、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日内瓦会议是中国第一次与五大国身份参加会议,在会议中周恩来与苏、美、英、法以及朝鲜半岛、印度支那相关国家针对朝鲜半岛、印度支那问题开展会谈,故D选项正确;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举行中印、中缅会谈主要是在中国与印度、缅甸三个国家,与苏联、美国、英国、法国无关,A错误;中国争取第26届联合国大会提案的对象主要是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发展中国家,中国依靠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成功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国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提案并未争取苏联、美国支持,故B选项错误;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在万隆会议中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并未参与,故C选项错误。 19.有学者认为,它的建立使亚太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组织,这对美国在该地区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政策是一个挑战,或者是说这是建立起一个通向多极世界的途径。这里的“它”应是 A. 华沙条约组织 B. 上海合作组织 C. 亚太经合组织 D. 北美自由贸易区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的叙述:“它的建立使亚太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组织”,所以这个组织是亚太地区的,故排除A、D选项。此外“这对美国在该地区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政策是一个挑战,或者是说这是建立起一个通向多极世界的途径”,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是上海合作组织,故本题选择B选项。 20.“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将以英国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这个宣言” A. 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B. 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C. 使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 D. 使得工业资产阶级开始主导议会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是英国国王威廉三世与其妻玛丽对《权利法案》的接受,它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确立起来,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是“光荣革命”的意义,排除;《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国王还有独立的行政权等权力,C选项错误;1832年议会改革使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代表首次获得进入议会的权利,D选项错误。故选B。 21.19世纪6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了3条宪法修正案,禁止各州实行奴隶制和强制服役,合众国的所有合法居住者都是美国公民,各州不得剥夺公民生命、自由和财产的权利。这些修正案 A. 取消了各州的立法权力 B. 赋予了国会修改联邦宪法权力 C. 破坏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D. 反映出《1787年宪法》存在缺陷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美国用“批准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对本国的宪法进行修改或补充,甚至是对原有条款的否定。这反映出1787年宪法并不完善,存在缺陷,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这些修正案并未取消各州的立法权;B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根据宪法规定,美国国会可以通过宪法修正案,美国2/3以上的州可以联合提出修改宪法的议案。这些修正案并未赋予国会修改联邦宪法的权力;C选项错误,这些修正案是对各州的限制,与联邦政府实行的三权分立原则无关。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2.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 A. 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 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C. 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 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 【答案】C 【解析】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作为政府首脑有权任免内阁成员,因此材料中的事件是总统行使职权的表现,故C项正确;亚当斯此举并不是加强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故A项错误;美国总统任命内阁,并不是权限不明,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美国政党的斗争信息,故D项错误。 23.下图漫画中,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蒙着双眼,手提一个天平,天平的一侧放着“美国宪法”,另一侧坐着杜鲁门总统,载有宪法的一端显然更有分量。该漫画反映出美国 A. 司法权高于行政权 B. 总统对最高法院负责 C. 总统与最高法院相互制衡 D. 最高法院拥有司法解释权 【答案】D 【解析】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行政,实行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根据“天平的一侧放着‘美国宪法’,另一侧坐着杜鲁门总统,载有宪法的一端显然更有分量”,说明总统的权力受到法院的制约,最高法院拥有司法解释权,D正确;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立法、司法、行政权力的相互制约与平衡,A错误;总统对宪法负责,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总统对法院的制约,C中“相互制衡”表述错误。 24.“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文中所说的“目的”是。 A. 推翻剥削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 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C. 改造落后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 建立全世界无产阶级联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共产党宣言》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这里的使命就是“目的”,A错误,B正确。CD两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25.1917年11月,由英、法留学生主办的《太平洋杂志》曾发表《革命后之俄罗斯政变》一文载:“兵士工人代表会者出焉,渐与临时政府相轧轹,几有不可驾驭之势”,“据昨日报端之所传,则俄都之暴动复起……主动者即为极端派首领之雷林(列宁)。”下列描述与“政变”之后情形相符的是 A. 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B. 列宁策划革命和平发展 C. 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 D. 诞生了首个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中“1917年11月”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该“政变”指的是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之后,诞生了首个社会主义国家,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出现于二月革命之后,结束于七月事件,排除;B选项是在七月事件之前,排除;C选项是在二月革命后,排除。故选D。 26.在一份国际文件中有如下表述:“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通过实行最终包括共同防务政策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该文件的签署 A. 遏制了苏联向西欧的扩张 B. 推动了欧洲政治一体化 C. 促进了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D. 冲击了美苏对峙的格局 【答案】B 【解析】目前实现货币统一联盟是欧盟,欧盟同时实行“共同防务政策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显然说明欧洲经济一体化推动了政治一体化,故B项正确。苏联此时已经解体,材料中货币一体化签署应该是欧盟成立之后,故A项和D项错误。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是1967年,故C项错误。 27.“这是一项举世无双的奇怪工程,它预定长度达164公里,蜿蜒于街道、住宅区、花园、树林、河流之间,行经之处,除了留下过境站的出口外,其他地方一律要封住。”材料中“它”的建成 A. 形成了朝鲜半岛的敌对状态 B. 导致了德国开始走向分裂 C. 标志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形成 D. 预示着世界局势紧张加剧 【答案】D 【解析】材料中论述的是柏林墙的修建,柏林墙是美苏冷战对峙的产物,说明世界局势紧张加剧,D正确;A是朝鲜战争;B是德国分裂;C是华约建立,均不符合题意。 28.有学者认为,世界格局进入了一个无领导者的“碎片化”时代。自二战结束以来,首次没有任何单个国家或国家集团能够推动国际议程。这里的“碎片化” A. 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B. 有利于国际政治关系的民主化 C. 表明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D. 使欧洲长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 【答案】B 【解析】由材料“没有任何单个国家或国家集团能够推动国际议程”这有利于国际政治关系的民主化,故选B;材料反映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而AC发生在两极格局期间,排除;材料没有反映欧洲的信息,排除D。 二、材料解析题 29.英国是世界史上最早开始现代化的国家,形成了独特的政治现代化模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二元制的君主立宪。《权利法案》只是对王权加以限制,国王的权力依然很大,在某种程度上君主仍是权力的中心。到18世纪初,国王手中的特权越来越少,议会逐渐成为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在辉格党人长期把持政权、托利党人退居乡间时期,形成了内阁对议会下院负责的制度,君主“统而不治”的时代渐渐拉开了序幕。但议会下院的这种“中心”地位在事实上是虚假的,因为下院受上院控制,政权牢牢地控制在贵族手中,所以18世纪也被称作是“贵族的世纪”。 材料二 在18世纪早期的农业社会中,土地是英国主要的财产形式,由土地贵族集体掌握政权,因而克服了专制的王权,显然具有某种合理性。但这种贵族政治自工业革命开始后就越来越不合理了,由此而引发了议会改革运动。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扩大选举权,增加选民人数。伦敦和北部工业区的大中城市议席席位得以增加。改革法消灭了衰败选邑,贵族操控下院议员选举的影响力减少,1832年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标志着英国从贵族制向民主制迈出第一步。这以后,改革就在不断进行,直至20世纪完全确立现代民主制度。 ——以上材料摘编自钱乘旦主编《英国通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权利法案》确立的权力机制,指出推动英国进入君主“统而不治”时代的主要因素。 (2)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为什么说工业革命导致英国贵族政治越来越不合理?据材料二,归纳1832年议会改革解决的英国议会制度的问题。 (3)据材料一、二,说明英国政治现代化转型的演变趋势及其成功经验。 【答案】(1)权力机制:国王和议会共享政治权力。 主要因素:颁布《权利法案》等法律限制王权;政党政治的兴起;责任内阁制的完善。 (2)解释:工业革命造就工业财富,工业资本家崛起;新的工人阶级人数众多,没有政治权利。 问题:选举权狭小;议席分布不合理;贵族操控下院议员选举(选举方式腐败)。 (3)演变趋势:从君主政治向民主政治转变;权力重心不断下移。 成功经验:和平、渐进;立法改革。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英国政治体制的发展。从《权利法案》、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政治发展等方面来分析。 (1)从材料““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国王的权力依然很大,在某种程度上君主仍是权力的中心”中可以分析出英国《权利法案》确立的权力机制是国王和议会共享政治权力。从材料“《权利法案》只是对王权加以限制”“在辉格党人长期把持政权、托利党人退居乡间时期,形成了内阁对议会下院负责的制度”中可以概括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2)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资产阶级的崛起、工人阶级数量的增多等方面来分析得出第一小问的答案。从材料“扩大选举权,增加选民人数。伦敦和北部工业区的大中城市议席席位得以增加。改革法消灭了衰败选邑,贵族操控下院议员选举的影响力减少”中可以分析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3)从材料“在某种程度上君主仍是权力的中心”“议会逐渐成为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1832年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标志着英国从贵族制向民主制迈出第一步。这以后,改革就在不断进行,直至20世纪完全确立现代民主制度”中可以概括出第一小问的答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政治现代化转型的演变的过程是和平、渐进;立法改革。 30.免役法和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中推行全国、贯彻始终的法令。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王安石的一些变法令上,往往有“皆以为民”,“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的言论。在他秉政期间,发布的第一道免役令规定,开封府的乡村四、五等户不纳役钱。可是在向全国推行时,乡村下户被变法派很普遍地强加了役钱负担。待到役钱收入固定下来,宋廷又变相恢复了差役。在乡役方面既出免役钱,又服差役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南宋末。青苗法公布时宣称“公家无所利其入”,“依陕西青苗例钱”不收利息。在各地推行时,有的收息,有的收息,而且城廓户和乡村上户都被抑配青苗钱。农民在纳苗、役钱时大量支付钱币,使得“钱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大臣孙傅后来对宋钦宗说:“祖宗法惠民,熙丰(宋神宗年号)法惠国。” ——摘编自王曾瑜《王安石变法简论》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的动机,分析免役法和青苗法实施的实际效果。 (2)据材料归纳免役法和青苗法推行过程中的共同问题,据此谈谈王安石变法给你的启示。 【答案】(1)动机:富国强兵;保护农民利益。 实际效果: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农民的劳动时间并未得到保证;造成钱荒,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2)共同问题:强行摊派;失信于民。 启示:改革要充分保障人民的利益:改革要坚持顶层设计与有效执行相结合。 【解析】 (1)结合所学,针对北宋积贫积弱的现实,王安石着手变法。所以王安石变法的动机可以答为:富国强兵;保护农民利益。由材料“强加了役钱负担”“钱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结合所学,可见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但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农民的劳动时间并未得到保证,但造成钱荒,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2)免役法和青苗法推行过程中的共同问题是无法真正贯彻,强行摊派,结果失信于民。从而得出的启示是:改革要充分保障人民的利益;改革要坚持顶层设计与有效执行相结合。 31.明治政府推行的地制改革是日本近代化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呈现出与西方不同的个性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地制改革始于1869年,明治政府将各藩领主所辖版图(土地)和“户籍”(人民)收归中央。伴随着地制改革,政府着手税制革新,新地税的税率固定为地价的百分之三,一律交纳货币,保证了政府财政收入的稳定。由于地税改革,农民有了人身、移居、职业的自由,不再被紧紧地束缚在土地上了 ——摘编自汤晓黎《日本明治政府地税改革探析》 材料二 明治政府地制改革大大增加了只收佃租不事经营的寄生地主的剥削收入。剥削佃租的半封建寄生地主在日本百般受到扶植,拥有强大的势力,对军国主义的一切举措坚决拥护。包括佃雇农在内的上千万农民的生活仍然十分贫困,直接造成了国内市场的极端狭小和资金匮乏,改革后农民的抗争反而更加高涨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实行的地制改革举措,分析这些举措对日本经济近代化的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明治政府的地制改革对日本社会长期发展的不利因素。据此,请你谈谈从中得到的农业改革启示。 【答案】(1)举措: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地税改革。积极影响:农村商品经济得到发展;为国家工业化提供资本保障;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2)不利因素:农村阶级矛盾尖锐;导致军国主义基础深厚;日本对外扩张的欲望强烈。 启示:改革要兼顾农民利益;改革要扫除落后生产关系。 【解析】 (1)举措可结合材料“将各藩领主所辖版图(土地)和‘户籍’(人民)收归中央。伴随着地制改革,政府着手税制革新,新地税的税率固定为地价的百分之三,一律交纳货币”进行概括。积极影响则结合材料“保证了政府财政收入的稳定。由于地税改革,农民有了人身、移居、职业的自由,不再被紧紧地束缚在土地上了”进行分析。 (2)不利因素可结合材料“剥削佃租的半封建寄生地主在日本百般受到扶植,拥有强大的势力,对军国主义的一切举措坚决拥护。包括佃雇农在内的上千万农民的生活仍然十分贫困,直接造成了国内市场的极端狭小和资金匮乏。改革后农民的抗争反而更加高涨”进行概括。启示则结合所学从兼顾两方利益、生产关系等角度进行回答。 3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拿破仑曾预言:在人类的记忆里,他的文治将比武功更为光辉灿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789年大革命以来,法国人民已被无休止的动荡弄得筋疲力尽,法兰西需要力量。这个时候,雾月政变发生了。拿破仑执政不久,指定四位法律专家负责起草民法。1804年拿破仑颁布了《法国人的民法典》。该法典处处为资产阶级利益设想,首先关心的是确保其财产所有权。这部法典成为法国革命的象征,不论传到什么地方,都提供了现代社会的基本准则。 ——摘编自李宏图《拿破仑帝国》 材料二反法联盟各国都称呼拿破仑为“革命之子”,因为他一如往日排斥波旁皇族。在拿破仑所征服的土地上,他结束了封建制度,终止了教会对人们生活的控制,引进了法典及几丝启蒙运动的光芒。然而,他把嫁妆送给了这些国家以后,随后又送入了他任命的新王。 ——摘编自【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拿破仑得以上台的有利因素。据材料一,分析《法国人的民法典》颁布的历史影响。 (2)据材料二,归纳拿破仑作为“革命之子”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为称霸欧洲采取的主要军事行动。 (3)拿破仑对他的文治武功作了自我评价。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评价拿破仑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答案】(1)有利因素:社会动荡的法国需要强有力的政权;拿破仑的军事声望。 历史影响: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制定民法的蓝本。 (2)贡献:打击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行动:与反法同盟作战;远征俄国。 (3)原则:结合时代背景加以评价;一分为二,客观公正。 【解析】 (1)由材料“法国人民已被无休止的动荡弄得筋疲力尽,法兰西需要力量。”,可见社会动荡的法国需要强有力的政权和拿破仑的军事声望是拿破仑上台的重要原因。结合材料“该法典处处为资产阶级利益设想,首先关心的是确保其财产所有权。这部法典成为法国革命的象征……. 提供了现代社会的基本准则。”,可见《法国人的民法典》颁布的历史影响: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制定民法的蓝本。 (2)由材料“他一如往日排斥波旁皇族。在拿破仑所征服的土地上,他结束了封建制度,终止了教会对人们生活的控制,引进了法典及几丝启蒙运动的光芒。” ,可见,作为“革命之子”的拿破仑打击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结合所学,其军事行动有:与反法同盟作战;远征俄国。 (3)关于人物的评价,一定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标准,结合时代背景加以评价;一分为二,客观公正。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