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作业(湖北专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2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作业(湖北专用)

‎2021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 作业 (湖北专用)‎ ‎1.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工的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与细胞膜在功能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无选择透过性 B.物质通过主动运输、协助扩散、胞吞和胞吐的方式进出生物膜均需要消耗能量 C.洋葱不同部位的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相同浓度的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低温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但是不会影响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速率 解析 两者均有选择透过性,它们的主要区别应该是前者只是有一定的滤过作用,由于没有生物活性,因此通透性大、选择性差,无主动转运功能,A错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无论是同一个洋葱还是不同的洋葱,不同部位的细胞内液渗透压可能不同,C正确;低温既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也影响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速率,前者可以影响酶活性,从而影响呼吸速率;后者是影响水分子的运动速率,D错误。‎ 答案 C ‎2.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被细胞胞吐的一定是像胰岛素一样的大分子物质 B.血浆中的氧进入红细胞需穿过两层生物膜 C.胞吐过程一定会有分泌泡与细胞膜的融合过程 D.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属于胞吐作用 解析 小分子物质如神经递质也是通过胞吐分泌的;血浆中的氧进入红细胞只需穿过红细胞膜一层生物膜;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细胞质,不属于胞吐过程。‎ 答案 C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基础是其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小 B.体验制备细胞膜时,破裂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利用的是渗透作用的原理 C.生物膜选择透过性是指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选择性的允许物质通过 D.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是由细胞壁、细胞膜和液泡膜共同组成的 解析 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有外因和内因,外因是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把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放在清水里,由于渗透作用,水会进入细胞,使细胞涨破,从而得到纯净的细胞膜;生物膜选择透过性就是让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自由扩散),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通过;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是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共同组成的。‎ 答案 B ‎4.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葡萄糖分子可以进入细胞;如果细胞需要,它们也可以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只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细胞 B.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 C.葡萄糖只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 D.被动运输能顺浓度梯度和逆浓度梯度进行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葡萄糖既可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也可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说明葡萄糖既可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也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主动运输需载体且消耗能量;被动运输只能顺浓度梯度进行。‎ 答案 B ‎5.科研人员将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培养在适宜条件下,检测到物质X被不断地运输到细胞外,且该过程是一个耗能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低温和缺氧必定会影响物质X的运输速率 B.物质X的运输必定需要相应载体的协助 C.细胞外物质X的浓度不一定大于细胞内 D.细胞膜上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相对运动为X的顺利运输提供了保障 解析 ‎ 低温影响酶的活性和细胞膜的流动性,缺氧影响细胞的有氧呼吸,能量的生成减少,故低温和缺氧都会影响物质X的运输速率;由于该过程是一个耗能过程,可能是主动运输或胞吐,物质X若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被运输到细胞外则需要载体的协助,若通过胞吐的方式被运输到细胞外则不需要载体的协助;物质X在细胞内合成,运送到细胞外,细胞外物质X的浓度不一定大于细胞内;主动运输主要依赖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胞吐方式需要细胞膜上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参与,故它们的相对运动为X的顺利运输提供了保障。‎ 答案 B ‎6.用M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来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某同学绘制的显微镜下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示时刻浓度大小:外界溶液浓度等于细胞液浓度 B.实验初始浓度大小: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C.若该细胞用不同浓度M溶液处理,a/b值越小,则该细胞紫色越浅 D.若该细胞用不同浓度M溶液处理,a/b值越大,则M溶液浓度越高 解析 由于不知道图示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还是平衡过程中,因此无法判断外界溶液是大于还是等于细胞液浓度。‎ 答案 A ‎7.在“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甲、乙两个研究性兴趣小组分别利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和外表皮细胞进行实验。图1、图2是兴趣小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图2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所需的外界条件是    ,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    的分离,后者的结构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二者之间的           。‎ ‎(2)甲组将伊红(伊红是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加入到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进行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最可能的是图    (填图中数字),这体现了细胞膜的    的功能。‎ ‎(3)为了更好地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通常选择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作为材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组用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做该实验,发现在没有将尿素溶液置换成清水的情况下,质壁分离的细胞发生了自动复原现象。原因是细胞先因    作用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后由于    能进入细胞,使得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因吸水而自动复原。在此过程中,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            。‎ 解析  (1)植物细胞要发生质壁分离的外在条件是外界溶液浓度要大于细胞液浓度。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分离,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 ‎(2)甲组将伊红(伊红是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加入到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进行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最可能的是图1,因为此时液泡中是无色的,而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是红色的。这体现了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即不能让伊红进入到细胞内。‎ ‎(3)通常选择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作为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材料,是因为其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观察。‎ ‎(4)乙组用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做该实验,发现在没有将尿素溶液置换成清水的情况下,质壁分离的细胞发生了自动复原现象。原因是细胞先因渗透作用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后由于尿素分子能进入细胞,使得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因吸水而自动复原。在此过程中,水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而尿素进入细胞也是自由扩散。‎ 答案 (1)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原生质层 细胞质 ‎(2)1 控制物质进出 ‎(3)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观察 ‎(4)渗透 尿素 自由扩散 ‎8.下图为哺乳动物细胞膜结构及功能的示意图(图中膜两侧黑点的密集程度代表对应物质的相对浓度),请据图作答:‎ ‎(1)研究发现,采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更易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能量来源的不同,可将动物细胞膜上的主动运输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上图中K+进入细胞属于原发性主动转运,其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源于        ;葡萄糖进入细胞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这种方式中驱动葡萄糖进入细胞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源于        。与协助扩散相比较,主动运输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中,“信息分子”与“受体”的结合表明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若该“信息分子”为促甲状腺激素,则含有该激素受体的细胞为      ;肝细胞膜上不存在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也就没有除细胞膜外的其他膜结构,易制得纯净的细胞膜。‎ ‎(2) K+和葡萄糖都是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需要消耗能量,二者的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但K+的主动转运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源于ATP(ATP的水解), 葡萄糖的主动转运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源于膜两侧Na+浓度梯度。协助扩散是物质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需要消耗能量。可见,与协助扩散相比较,主动运输具有的特点是:一般为逆浓度梯度运输,且需要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 ‎(3)图示中的“信息分子”与“受体”的结合表明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若该“信息分子”为促甲状腺激素,则含有该激素受体的细胞为甲状腺细胞;肝细胞膜上不存在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其根本原因是:肝细胞中该受体基因不表达。‎ 答案 (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除细胞膜外的其他膜结构 ‎(2)ATP(ATP的水解) 膜两侧Na+浓度梯度 一般为逆浓度梯度运输,且需要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 ‎(3)信息交流 甲状腺细胞 肝细胞中该受体基因不表达 ‎9.骨骼肌细胞在舒张状态时,膜上的钙泵能将Ca2+‎ 泵出细胞或者泵入内质网腔中,以维持细胞质中低浓度的Ca2+。当神经兴奋传到骨骼肌时,内质网腔中的Ca2+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进而导致肌肉收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骨骼肌细胞中运输Ca2+的钙泵只存在于细胞膜上 B.肌细胞内质网中的Ca2+释放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C.钙泵将Ca2+运出肌细胞的过程中会发生能量转化 D.钙泵与神经递质结合后才能启动Ca2+的跨膜运输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骨骼肌细胞膜和内质网膜上都有运输Ca2+的钙泵,A错误;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骨骼肌细胞在舒张状态时,细胞质中浓度Ca2+低于内质网,所以兴奋时内质网腔中的Ca2+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的,属于协助扩散,B错误;钙泵将Ca2+泵出细胞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的运输,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神经递质不能与细胞内的内质网上的钙泵结合,D错误。‎ 答案 C ‎10.科研人员将人的红细胞分别置于蒸馏水及4种等渗溶液中,测定红细胞溶血(红细胞破裂)所需的时间,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不同物质的运输速率取决于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 B.与乙醇溶液相比,处在丙酮溶液中的红细胞吸水更快 C.红细胞对各种物质的吸收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处于氯化铵溶液中的红细胞溶血时间最长可能与红细胞无法吸收Cl-和NH有关 解析 甘油、乙醇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A错误;红细胞吸收各种物质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错误;处于氯化铵溶液中的红细胞溶血时间最长,可能是红细胞吸收Cl-和NH最慢,D错误。‎ 答案 B ‎11.如图为某细胞内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过程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并消耗能量 B.②过程为脱水缩合,发生在核糖体上 C.该细胞为胰岛B细胞,③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引起胰岛素分泌的信号分子只有神经递质 解析 ①过程表示氨基酸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的过程,需要载体的协助,还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②过程表示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胰岛素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B正确;胰岛素基因只能在胰岛B细胞中选择性表达,因此该细胞为胰岛B细胞;③过程为胰岛素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引起胰岛素分泌的信号分子有神经递质、血糖浓度升高、胰高血糖素,D错误。‎ 答案 D ‎12.人的某些细胞膜上的GFTR蛋白与Na+和Cl-的跨膜运输有关,当CFTR蛋白结构异常时,导致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多,肺部感染,引发囊性纤维病。下图为一个人体细胞内外不同的离子相对浓度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FTR蛋白是一种激素,调节Na+和Cl-的跨膜运输 B.Na+排出成熟红细胞属于主动运输,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线粒体 C.如果大量Cl-进入神经细胞,将不利于兴奋(神经冲动)的形成 D.CFTR蛋白与Na+和Cl-两种离子的跨膜运输有关,说明载体蛋白不具有特异性 解析 据题意“人的某些细胞膜上的GFTR蛋白与Na+和Cl-的跨膜运输有关”说明GFTR蛋白属于载体蛋白,调节Na+和Cl-‎ 等离子的跨膜运输,A错误;人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因此Na+排出成熟红细胞所需能量由红细胞的无氧呼吸提供,能量来自细胞质基质,B错误;如果大量Cl-进入神经细胞,会使静息电位值加大,从而使细胞不容易产生兴奋(动作电位),即抑制突触后膜的兴奋,不利于兴奋(神经冲动)的形成,C正确;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与特定物质的运输有关,是生物膜具有选择性的基础。一种载体蛋白通常只能转运一类分子或离子,Na+和Cl-属于一类离子,因此CFTR蛋白与Na+和Cl-两种离子的跨膜运输有关,说明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D错误。‎ 答案 C ‎13.(科学探究)南通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小液流法”估测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 实验步骤:‎ ‎①配制具有一定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 ‎②取12支干燥洁净的带塞试管,分成甲、乙两组,每组试管依次编为1~6号。向甲、乙两组相同编号的试管中加入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4 mL,迅速塞紧试管,备用。‎ ‎③取大小相似的黑藻叶片60片,随机均分为6组,分别加入甲组的6支试管中,并塞紧试管。放置20 min,期间多次摇动试管。再向甲组每支试管中均加入微量甲晞蓝粉末(忽略对蔗糖浓度的影响),充分摇匀。‎ ‎④将乙组蔗糖溶液摇匀,用弯头毛细吸管从甲组试管中吸取少量蓝色溶液,插入乙组相同编号试管内的溶液中部,从毛细吸管一端轻轻挤出1小滴蓝色溶液(如下图)。观察蓝色小滴的升降情况,并做好记录。‎ 实验结果:‎ 乙组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加入的蔗糖溶液浓度/(mol·L-1)‎ 蓝色小滴升降情况 ‎↓‎ ‎↓‎ ‎↓‎ ‎↑‎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装有不同浓度蔗糖溶液的试管要及时塞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③不同试管中加入的黑藻叶片的大小和数量要相同,这属于对实验    变量的控制。‎ ‎(2)乙组试管1、2、3中蓝色小滴均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下降最慢的是试管    中的蓝色小滴。‎ ‎(3)取出甲组6支试管中的黑藻叶片进行显微观察,可发现试管    中的黑藻叶片细胞内叶绿体分布最密集。‎ ‎(4)根据实验结果可估测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介于    之间。若要使估测结果更准确,则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本实验的目的是透过渗透失水或吸水估测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因此要控制好无关变量对溶液浓度的影响,因此装有不同浓度蔗糖溶液的试管要及时塞紧的目的是防止因水分蒸发而导致蔗糖溶液浓度发生改变。步骤③不同试管中加入的黑藻叶片的大小和数量要相同,这属于对实验无关变量的控制。‎ ‎(2)蓝色小滴下降或上升与液滴浓度与蔗糖溶液浓度的大小有关,当蓝色小滴的浓度大于蔗糖溶液的溶度时,蓝色小滴下降,反之蓝色小滴就上升。因此乙组试管1、2、3中蓝色小滴均下降,原因是甲组1、2、3试管中黑藻叶片的细胞液浓度大于蔗糖溶液浓度,细胞吸水,导致试管中蔗糖溶液浓度上升,蓝色小滴密度大于乙组相同编号试管内溶液的密度,且溶解度相差越小,下降越慢,故3号下降最慢。‎ ‎(‎ ‎3)由于乙组4、5、6号试管中的蓝色小滴上升,说明其密度小于乙试管内的蔗糖溶液浓度,进一步可知甲组的4、5、6号试管的黑藻叶片细胞发生了渗透失水,导致蔗糖溶液浓度降低,进而蓝色小滴的密度也降低。由于乙组6号的蔗糖溶液浓度最大,因此对应的甲组刚开始的蔗糖溶液浓度最大,导致其中的黑藻叶片细胞失水最多,其中的叶绿体分布最密集。‎ ‎(4)分析表格可知,在0.15(mol·L-1)时,蓝色小滴下降,说明黑藻叶片吸水,此时黑藻叶片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浓度;而在0.20(mol·L-1)时,蓝色小滴上升,说明黑藻叶片失水,此时黑藻叶片的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的蔗糖溶液浓度,因此可估测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介于0.15~0.20(mol·L-1 )之间。若要使估测结果更准确,则实验思路是在0.15~0.20(mol·L-1)之间缩小浓度梯度,继续进行上述实验,蓝色小滴不移动时试管中的蔗糖溶液浓度与黑藻叶片细胞液浓度相当。‎ 答案 (1)防止因水分蒸发而导致蔗糖溶液浓度发生改变 无关 ‎(2)甲组1、2、3试管中黑藻叶片的细胞液浓度大于蔗糖溶液浓度,细胞吸水,导致试管中蔗糖溶液浓度上升,蓝色小滴密度大于乙组相同编号试管内溶液的密度 3‎ ‎(3)6‎ ‎(4)0.15~0.20(mol·L-1 ) 在0.15~0.20(mol·L-1)之间缩小浓度梯度,继续进行上述实验,蓝色小滴不移动时试管中的蔗糖溶液浓度与黑藻叶片细胞液浓度相当 亮剑高考2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时间:15分钟)‎ ‎ [规律方法]‎ ‎[方法体验]‎ ‎1.(2018·北京卷,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  )‎ A.Na+ B.二氧化碳 C.RNA D.胰岛素 解析 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不消耗ATP,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物质有水、气体、脂溶性物质等,B项符合题意;Na+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有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A项不符合题意;RNA是生物大分子,一般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C项不符合题意;胰岛素是蛋白质,以胞吐的方式运出细胞,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2.(2018·海南卷,7)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在糊粉层的细胞中合成,在胚乳中分解淀粉。该酶从糊粉层细胞排到细胞外的方式是(  )‎ A.顺浓度梯度经自由扩散排出 B.逆浓度梯度经协助扩散排出 C.通过离子通道排出 D.含该酶的囊泡与质膜融合排出 解析 α-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大分子蛋白质,从糊粉层细胞排到细胞外的方式是胞吐,D正确。‎ 答案 D ‎3.(2018·湖南长沙铁路一中二模)某细胞对氨基酸、钠离子、葡萄糖和氧气的吸收方式的比较结果,如图所示,其中细胞膜内外浓度情况未标出。已知细胞膜上的“○、◇”为载体蛋白,氨基酸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该细胞。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同一载体蛋白运输的物质可能不止一种 B.葡萄糖进入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C.氧气进入该细胞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 D.氨基酸可逆浓度进入该细胞且不消耗能量 解析 图中氨基酸和钠离子共用同一载体蛋白进入细胞,A正确;葡萄糖进入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和载体蛋白,所以葡萄糖进入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B正确;氧气跨膜运输的方式为自由扩散,所以氧气进入该细胞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C正确;由题干信息知氨基酸进入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逆浓度进行,且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答案 D ‎4.(2018·山西太原五中一模)如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内甘油、脂肪酸通过方式a被吸收 B.动作电位产生时Na+的跨膜运输方式可用b表示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可能与载体蛋白的数量有关 D.受温度影响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是b 解析 图中a曲线代表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图中b曲线代表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人体内甘油、脂肪酸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被吸收,A正确;动作电位产生时Na+内流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B正确;若b为主动运输,制约其最大转运速率的因素是能量和载体蛋白的数量,若b为协助扩散,制约其最大转运速率的因素是载体蛋白的数量,C正确;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速率都受温度影响,D错误。‎ 答案 D ‎5.(2018·安徽安庆联考)将某哺乳动物的两种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Q溶液中,测定不同情况下吸收Q的速率,结果如表所示:‎ 细胞类型 未通入空气组的吸收速率 通过空气组的吸收速率 胚胎干细胞 ‎3 mmol/min ‎5 mmol/min 成熟红细胞 ‎3 mmol/min ‎3 mmol/min 由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 A.两种细胞吸收Q均取决于浓度差 B.两种细胞吸收Q均不需载体蛋白的参与 C.胚胎干细胞吸收Q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成熟红细胞吸收Q的方式为被动运输 解析 通入空气(O2)组胚胎干细胞吸收Q的速率加快,说明胚胎干细胞吸收物质Q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对Q的吸收与O2的多少无关,C正确,B、D错误;被动运输的速率取决于浓度差,A错误。‎ 答案 C ‎6.(2018·宁夏银川质量检测)柽柳能够在盐碱环境中正常生长。研究发现柽柳能积累土壤中的无机盐离子,使其细胞液中的无机盐离子浓度高于土壤溶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柽柳积累无机盐离子的过程不消耗ATP B.柽柳耐盐性的形成与环境因素有关,与遗传因素无关 C.柽柳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和吸收水分子的过程相同 D.冬季气温较低时,柽柳吸收无机盐离子的能力会下降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使其细胞液中的无机盐离子浓度高于土壤溶液”可推断,柽柳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A错误;柽柳耐盐性的形成与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等有关,B错误;柽柳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吸收水分子的方式是自由扩散,C错误;冬季气温较低影响酶的活性,使有氧呼吸强度降低,进而导致柽柳吸收无机盐离子的能力下降,D正确。‎ 答案 D ‎7.(2019·山东青岛一模)健康人原尿中葡萄糖的浓度与血浆中的基本相同,而终尿中几乎不含葡萄糖。原尿中的葡萄糖是借助于Na+‎ 的转运被肾小管主动重吸收的,葡萄糖由肾小管上皮细胞进入血液不消耗ATP,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 B.细胞膜上相关载体蛋白的数量和Na+的吸收量会限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重吸收 C.驱动葡萄糖由肾小管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动力来自葡萄糖的浓度差 D.胰岛B细胞受损的糖尿病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对Na+的转运少于正常人 解析 终尿中几乎不含葡萄糖,说明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A正确;原尿中的葡萄糖是借助于Na+的转运被肾小管主动重吸收的,说明葡萄糖的重吸收与运输葡萄糖的载体蛋白有关,同时与Na+的吸收量有关,B正确;葡萄糖由肾小管上皮细胞进入血液不消耗ATP,说明该过程是被动运输,运输动力来自葡萄糖的浓度差,C正确;胰岛B细胞受损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过高,原尿中的葡萄糖浓度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肾小管上皮细胞对Na+的转运多于正常人,D错误。‎ 答案 D ‎8.(2018·山东济南一模)科学研究发现,某植物细胞利用ATP酶和质子泵把细胞内的H+泵出,导致细胞外H+浓度较高,形成细胞内外的H+浓度差;“H+蔗糖载体”能够依靠H+浓度差把H+和蔗糖分子运入细胞。以上两个过程如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断出(  )‎ A.该植物细胞在蔗糖溶液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B.质子泵的化学本质是一种蛋白质 C.H+从细胞内运出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D.该植物细胞吸收蔗糖分子的速率不受氧气浓度的影响 解析 植物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先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然后“H+蔗糖载体”能够依靠H+浓度差把H+‎ 和蔗糖分子运入细胞,导致细胞液浓度升高,使得细胞质壁分离复原,A错误;质子泵位于细胞膜上,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正确;H+从细胞内运出细胞,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的,属于主动运输,C错误;该植物细胞吸收蔗糖分子的速率受H+浓度差的影响,而H+运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H+浓度差受氧气浓度的影响,D错误。‎ 答案 B ‎[技能必备]‎ ‎1.七类物质鉴定和提取类实验归纳 实验名称 试剂 颜色 生物材料 备注 淀粉的鉴定 碘液 蓝色 脱色的叶片 还原糖的鉴定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苹果或梨匀浆等 现配现用、水浴加热 脂肪的鉴定 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橘黄(或红)色 花生种子切片 需用高倍镜观察 蛋白质的鉴定 双缩脲试剂 紫色 豆浆、稀蛋清等 先加A液,后加B液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提取液:无水乙醇;‎ 分离液:层析液 ‎①胡萝卜素:橙黄色 ‎②叶黄素:黄色 ‎③叶绿素a:蓝绿色 ‎④叶绿素b:黄绿色 新鲜的绿叶(如菠菜叶)‎ 加入二氧化硅是为了研磨得更充分;加入碳酸钙可防止在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酒精的鉴定 重铬酸钾溶液 灰绿色 酸性条件 无氧环境中的酵母菌 鉴定CO2‎ 澄清石灰水 变混浊 有氧或无氧环境中的酵母菌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由蓝变绿再变黄 ‎2.物质鉴定类实验应注意的四个问题 ‎(1)在显色实验(如物质鉴定)中,材料最好不带颜色或颜色较浅,或实验时对有色材料进行脱色处理。‎ ‎(2)物质鉴定实验一般不设立对照实验,若需设立对照实验,对照组应加入成分已知的物质,如验证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对照组可加入稀释的鸡蛋清。鸡蛋清作为鉴定蛋白质的材料时,因其较黏稠,故使用时需稀释。‎ ‎(3)可溶性还原(性)糖鉴定中不宜选择甜菜、甘蔗等作为实验材料,因它们几乎不含还原(性)糖。‎ ‎(4)颜色深浅与所鉴定的物质的含量有关,含量越多,颜色越明显。‎ ‎3.显微观察类实验的染色剂与材料选择 实验名称 细胞状态 装片制作 生物材料 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活细胞 直接制片 藓类叶片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直接制片 洋葱表皮细胞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死细胞 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染液染色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染色 蝗虫精母细胞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直接制片 相关细胞 生物组织中脂肪鉴定 活细胞或死细胞 需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染色 浸泡后的花生米 ‎4.常用试剂的种类与作用的归纳 试剂 体积分数(或质量浓度)‎ 作用原理 相关实验 酒精 ‎50%‎ 洗去浮色(溶剂)‎ 脂肪的鉴定 ‎95%‎ 与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混合用于解离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00%‎ 溶解、提取色素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盐酸 ‎5%‎ 营造酸性环境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5%‎ 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按1∶1混合成解离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NaOH ‎0.1 g/mL 斐林试剂的甲液、双缩脲试剂的A液 检测还原糖、蛋白质 ‎5%‎ 营造碱性环境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CuSO4‎ ‎0.05 (g·mL-1)‎ 斐林试剂的乙液 检测还原糖 ‎0.01 (g·mL-1)‎ 双缩脲试剂的B液 检测蛋白质 ‎[技能展示]‎ ‎1.(2019·山东济南模拟)下列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导致实验失败的操作是(  )‎ ‎①脂肪鉴定时,花生子叶染色后,没有用酒精洗去浮色 ②蛋白质鉴定时,把A、B液混合后再加入蛋白质样液中 ③还原糖鉴定时,用60 ℃水浴加热 ④淀粉鉴定时,直接把碘液滴加到淀粉样液中 ⑤鉴定酵母菌是否产生酒精的实验中,直接把重铬酸钾加入到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中 A.①②⑤ B.②④⑤ ‎ C.③④⑤ D.①②④‎ 解析 脂肪鉴定时,花生子叶染色后,没有用酒精洗去浮色,染液本身颜色会影响结果,故①错。蛋白质鉴定时,先加A液,后加B液,故②‎ 错。还原糖鉴定时,可用60℃水浴加热,故③正确。淀粉鉴定时,直接把碘液滴加到淀粉样液中,碘液与淀粉溶液反应呈蓝色,故④正确。要将重铬酸钾与硫酸配制为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才能检测酒精,故⑤错。‎ 答案 A ‎2.(2019·北京东城模拟)下列是关于酒精的鉴定及酒精在相关实验中运用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酒精(1∶1)混合液对洋葱根尖进行解离 B.在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可用无水酒精作为提取剂提取色素 C.在碱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酒精,溶液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D.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时,需要用酒精洗去浮色 解析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1∶1)混合液对洋葱根尖进行解离,A正确;叶绿体中的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在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可用无水酒精作为提取剂提取色素,B正确;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酒精,溶液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C错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时,需要用酒精洗去浮色,D正确。‎ 答案 C ‎3.观察藓类叶片细胞叶绿体的形态与分布、观察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质流动、观察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对花生子叶中脂肪的鉴定,四个实验的共同点是(  )‎ A.实验全过程都要使实验对象保持生活状态 B.都必须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C.适当提高温度将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 D.都需要对材料进行染色 解析 ‎ 实验全过程都要使实验对象保持生活状态的是:观察藓类叶片细胞叶绿体的形态与分布、观察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质流动,而观察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对花生子叶中脂肪的鉴定,没有保持生活状态;适当提高温度对观察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对花生子叶中脂肪的鉴定影响不大;观察藓类叶片细胞叶绿体的形态与分布、观察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质流动对材料不进行染色;而以上几个实验都必须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答案 B ‎4.(2019·山东青岛模拟)下列是生物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  )‎ A.研究细胞器结构和种类,采用差速离心法和显微观察法 B.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采用研磨过滤法和纸层析法 C.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采用对比实验法和产物检测法 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采用活体染色法和持续的显微观察法 解析 用差速离心法能分离各种细胞器,用显微镜能观察到叶绿体、线粒体和液泡,A正确;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采用研磨过滤法,而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B正确;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时,设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组对比实验,用澄清石灰水和酸性重铬酸钾对产物进行鉴定,C正确;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经过解离步骤后,细胞已经死亡,所以不能进行活体染色,也不能观察到细胞分裂的动态过程,D错误。‎ 答案 D ‎5.(原创)对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②指的是细胞质基质,且③的浓度大于①‎ B.图乙中葡萄糖进入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同一载体可以转移不同物质 C.图丙所示曲线表示主动运输的情况,原点处运输速率大于零,说明主动运输可以不需要能量 D.图丁中,倒置漏斗内的液面会先上升后稳定不变,稳定时达到渗透平衡,膀胱膜两侧液体的浓度差为零 解析 图甲中,①指的是细胞膜与细胞壁间隙中的外界溶液,②指的是细胞膜与液泡膜之间的部分,③指的是细胞液,此时细胞可能处于渗透平衡,可能正在失水,也可能正在吸水,因此无法判断③处和①处浓度的大小;图乙中,葡萄糖以逆浓度梯度的方向进行转运,所以葡萄糖进入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图中转运葡萄糖和钠离子的载体是同一载体;图丙所示曲线表示主动运输的情况,原点处运输速率大于零,此时主动运输所需能量来自无氧呼吸;图丁中,倒置漏斗内的液面会先上升后稳定不变,稳定时达到渗透平衡,由于漏斗内外存在液面差,膀胱膜两侧液体的浓度差不为零。‎ 答案 B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