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黑龙江省部分重点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解析版)
黑龙江省部分重点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 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5、6、8、12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其它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是牛顿首先建立起来的 C. 自然界的四个基本相互作用是:强相互作用、万有引力、弹力、电磁相互作用 D. 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极短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物理的极限法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等效思想方法,故A错误; B.我们所学的概念,诸如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等,是伽利略首先建立起来的,故B错误; C.四个基本相互作用是: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万有引力、和电磁相互作用,故C错误; D.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极短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物理的极限法,故D正确; 故选D。 2.图中各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图中画出了小球A所受弹力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一般来讲轻质杆对物体的弹力不一定沿着杆的方向,选项A中小球只受重力和杆的弹力且处于静止状态,由二力平衡可得小球受到的弹力应竖直向上,所以A错.选项B中因为绳竖直向上,如果 左边的绳有拉力的话,竖直向上的那根绳就会发生倾斜,所以左边的绳没有拉力,故B错.对于球与面接触的弹力方向,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即在接触点与球心的连线上),即D中大半圆对小球的支持力应是沿过小球与圆接接触点的半径,且指向圆心的弹力,所以D错.球与球相接触的弹力方向,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即在两球心的连线上),而指向受力物体,由上可知C正确.所以选C. 3.小球以v1=3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墙壁后经△t=0.01s后以v2=2m/s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向弹回,如图所示。小球在这0.01s内的平均加速度是 A. 500m/s2,方向向左端 B. 500m/s2,方向向右端 C. 100m/s2,方向向右端 D. 100m/s2,方向向左端 【答案】A 【解析】 【详解】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小球平均加速度为: 即加速度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左,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物体b在力F作用下将物体a向光滑竖直墙壁挤压,如图所示,a、b均处于静止状态,则 A. a受到的摩擦力有两个 B. 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随F变化 C. 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随F的增大而增大 D. a对b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答案】B 【解析】 【详解】A.对于,由于墙壁光滑,只受到对的摩擦力;故A错误; BCD.对a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物体a受重力、对的压力、墙壁的弹力、对的静摩擦力处于平衡,则对的摩擦力等于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上,根据牛顿第三定律,a对b的摩擦力方向竖直竖直向下;增大,摩擦力大小不变,始终等于的重力;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5.如图是用频闪周期为的相机拍摄的一张真空中羽毛与苹果自由下落的局部频闪照片.关于提供的信息及相关数据处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一定满足关系vC= B. 一定满足关系x1∶x2∶x3=1∶3∶5 C. 苹果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 D. 羽毛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 【答案】AC 【解析】 【详解】A.因为C点的速度等于BD之间的平均速度,则,,选项A正确; B.由于这是局部照片,A点并不一定是起点,故不能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规律求解;故B错误; CD.由△x=at2可得:,故C正确,D错误; 6.一观察者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当列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速度之比是 B. 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时间之比是1∶3∶5∶……∶n C. 每节车厢经过观察者所用时间之比是 D. 在连续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数之比是1∶3∶5∶……:(2n-1) 【答案】ACD 【解析】 【详解】ABC.根据运动学公式,则有当列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通过相同位移所需时间之比为,则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时间之比是,根据可知,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速度之比是 ,故AC正确,B错误; D.通过相同时间的位移之比为可知,在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数之比是,故D正确; 故选ACD。 7.将一小球从足够高的塔顶以某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经时间t=2s小球的速度大小为v=5m/s,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初速度大小一定为15m/s,2s末小球在抛出点上方10m处 B. 初速度大小一定为15m/s,2s末小球在抛出点下方10m处 C. 初速度大小可能为25m/s,2s末小球在抛出点上方30m处 D. 初速度大小可能为25m/s,2s末小球在抛出点下方30m处 【答案】C 【解析】 【详解】经时间小球的速度大小为,速度方向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取向上为正;当小球的速度为,则由可得:,此时小球在在抛出点上方;当小球的速度为,则由 可得:,此时小球在抛出点上方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8.如果将指针分别固定在图示A点上方的B处和A点下方的C处,作出钩码质量m和指针刻度l的关系图象,由图象进一步得出的弹簧各点的劲度系数kB、kC与k相比,下列说法正确是 A. kB大于k B. kB等于k C. kC小于k D. kC等于k 【答案】AD 【解析】 【详解】AB.无论指针的位置位于何处,弹簧的受到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如果将指针固定在点的上方处,由于选用的弹簧长度变短,形变量也变短,根据胡克定律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变大,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与相比,要大于,故A正确,B错误; CD.如果将指针固定在点的下方处,弹簧的长度不变;故劲度系数不变,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仍等于,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9.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0s时并排行驶,则( ) A. 在t=10 s时,甲车在乙车后 B. 在t=0时,乙车在甲车前100m C. 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有可能是t=5s D. 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之间沿两车的最大距离为200m 【答案】B 【解析】 【详解】因图像与坐标轴围成面积等于位移,由图像可知,10s-30s,两车的位移相等,因为两车在t=30 s时并排行驶,可知在t=10 s时,两车也是并排行驶,选项AC错误;由图像可知0-10s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两车的位移之差为,而在t=10 s时,两车也是并排行驶,可知在t=0时,乙车在甲车前100m,选项B正确;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距离最大,可知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之间沿两车的最大距离为,选项D错误;故选B. 10.如图所示,物体P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左边用一根轻弹簧与竖直墙相连,物体静止时弹簧的长度大于原长。若再用一个从0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向右拉P,直到拉动,那么在P被拉动之前的过程中,弹簧对P的弹力的大小和地面对P的摩擦力f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A. 始终增大,f始终减小 B. 保持不变,f先减小后增大 C. 保持不变,f始终增大 D. 先不变后增大,f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放在粗糙水平面上,静止时弹簧的长度大于原长,则弹簧对的拉力向左,由于粗糙水平面,因此同时受到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当再用一个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力向右拉,直到把拉动前过程中,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从向右变为水平向左。所以其大小先减小后增大。在物体被拉动之前,弹簧的长度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弹簧的弹力保持不变。故B正确,ACD错误; 11.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一点光源,在点光源和右侧墙壁的正中间有一小球自水平面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小球竖直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关于小球的影子在竖直墙壁上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影子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B. 影子做初速度为2v0,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C. 影子做初速度为2v0,加速度为2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D. 影子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2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如图所示,设经过时间t影子的位移为x,根据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有:, 解得:x=2v0t−gt2,故影子做初速度为2v0,加速度为2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A. 影子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 影子做初速度为2v0,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 影子做初速度为2v0,加速度为2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 D. 影子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2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1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M)g B.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 C. 当F>μ2(m+M)g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 D. 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答案】BD 【解析】 【详解】AB.对木板:水平方向受到木块向右的滑动摩擦力f1和地面的向左的静摩擦力f2,则有:,由平衡条件得:,由于木板相对于地面是否刚滑动不清楚,地面的静摩擦力不一定达到最大,则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不一定是,A错误,B正确; CD.由题,分析可知,木块对木板的摩擦力f1不大于地面对木板的最大静摩擦力,当F改变时,f1不变,则木板不可能运动,C错误,D正确。故选BD。 二、实验题(共13分,其中13题5分,14题8分) 13.利用研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用一测力计水平拉一端固定的弹簧,测出的几组弹力F与弹簧长度L对应的数据如表格所示: (1)在坐标图中作出此弹簧的F-L图线_________; (2)F-L图线与L轴的交点表示____________,其值为________cm; (3)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见解析 (2). 弹簧原长 21.2(21.0-21.5) (3). 143(130-150) 【解析】 【详解】(1)利用描点法得出图象如下所示: (2)根据胡克定律得: 可知图线与轴的交点表,即横轴截距表示弹簧原长的大小,故由图象可求出 ; (3)根据胡克定律得: 可知图线的斜率大小等于弹簧的劲度系数大小,故由图解得:。 14.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1)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两相邻计数点_______和_______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2)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_m/s2。 【答案】 (1). 6 7 (2). 1.00 1.20 (3). 2.00 【解析】 【详解】(1)从纸带上的数据分析得知:在点计数点6之前,两点之间的位移逐渐增大,是加速运动,在计数点7之后,两点之间的位移逐渐减小,是减速运动,所以物块在相邻计数点6和7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2)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中时刻速度,则有: 且有: ; (3)由纸带可知,计数点7往后做减速运动,根据作差法得: 所以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三、计算题(共39分,其中15题6分,16题8分,17题12分,18题13分) 15.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为200N,物体和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求下列情况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1)当给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F1=10 N的拉力时; (2)当给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F2=30 N的拉力时. 【答案】(1)10N 方向向右. (2) 20N 方向向左 【解析】 【详解】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μN=0.1×200 N=20 N=f静m; (1)当F1=10 N<20 N时,物体保持静止不动. 物体所受摩擦力为:f1=F1=10 N;方向水平向右; (2)当F2=30 N>20 N时,物体向左滑动. 则物体所受摩擦力为 滑动摩擦力:f2=f=20 N; 方向水平向右 16.如下图所示,直杆长L1=0.5m,圆筒高为L2=3.7m。直杆位于圆筒正上方H=0.8m处。直杆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并能竖直穿越圆筒。试求(取g=10m/s2) (1)由释放到直杆下端刚好开始进入圆筒时经历的时间t1; (2)直杆穿越圆筒所用时间t。 【答案】(1);(2)。 【解析】 【详解】(1)根据自由落体运动有: 解得: ; (2)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 计算得出: 则直杆穿越圆筒所用的时间 。 17.用两轻质弹簧与三个质量分别为m1、m2、m3的物体A、B、C相连,置于水平地面上。A、B间弹簧1的劲度系数为k1,B、C间弹簧2的劲度系数为k2,如图所示,现用外力F缓慢拉动物体A,重力加速度为g,则: (1)C刚好和地面脱离时F多大? (2)C刚好和地面脱离时,A上升的高度多大? 【答案】(1);(2)。 【解析】 【详解】(1)取三个物体当作整体,当C刚好和地面脱离时,三者合外力为零,则有: ; (2)开始时:设上面弹簧压缩的长度下面弹簧压缩的长度,则有 , 解得: , 当上面的木块刚离开上面弹簧时,设弹簧压缩的长度,则有 解得: 当下面的木块刚离开上面弹簧时,设弹簧压缩的长度,则有: 得到: 所以在刚好和地面脱离时,上升的高度 。 18.一只小松鼠由于受到惊吓,总水平地面上P点的正上方树杈A处掉下,可看成自由落体运动,与此同时,在P点左侧的狼从B处由静止开始向右跑来,该情况可简化为如图甲所示的模型,狼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A处高h=1.8m且小松鼠和狼均可看做质点,g取10m/s2。 (1)求小松鼠下落至地面所需的时间t。 (2)要使狼在小松鼠落地的同时达到P点,求狼的初始位置与P点之间的距离。 (3)如果狼运动规律没有变,开始时与P点之间的距离为10m,小松鼠落地瞬间水平方向上从静止开始以a2=10m/s2的加速度与狼同向逃跑,通过计算说明狼能否追上小松鼠? 【答案】(1);(2);(3)不能。 【解析】 【详解】(1)小松鼠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 解得: ; (2)由题图乙可知狼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则狼的初始位置与点之间的距离 ; (3)如果狼开始时与点之间的距离,由(2)问知小松鼠落地瞬间,狼未到达点。设小松鼠落地后经过时间,二者速度相同,即 解得: 狼跑过的位移 小松鼠跑过的位移 所以狼不能追上小松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