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西南名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皖西南名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2019~2020 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庄子批评仁义礼,古今多数人遂以为他主张不仁不义。其实庄子的善恶观非常复杂, 非直线性思维所能把握。《庄子·养生主》里有“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以此为中心进 行深入分析,可以察见庄子的善恶观。而与儒家做比较研究,则可使我们深切认识到庄子的 主张。 ②儒家总体上是倾向于立名的。《论语》:“君子去仁,恶乎成名?”仁义成了成名的一 个必要条件。客观地讲,儒家对名的这种态度,如果把握不好,就容易倒向为求名而修德, 甚至把仁义当成博取名利的敲门砖。 ③庄子主张,“为善无近名”。显然与《老子》“善行无辙迹”相通。老子此语是说行 善非但不能求名,而且要不留痕迹。庄子认为善行的最高境界是行善而不自知,其次是自知 但不留痕迹,故不为人所知。怀持这样的思想,自然不会求名。朱熹批评道,为善固然不能 求名,但也不能为了避好名之嫌而不去为善。笔者以为,说庄子“畏名之累己”是合适的, 说他为了逃名而不为善并告诫他人不为善,则是误解。如前所述,庄子不是否定为善,而是 否定近名,崇尚为善而不知自己在为善之“上善”。行善若此之人,才是真正的圣贤。 ④“为恶无近刑”一语令古今学人困惑不已,因为它的言外之意似乎是,不犯刑之恶是 可以为的。其实庄子反对的是为大恶。但世人接受的是“勿以恶小而为之”,所以又批评庄 子鼓励人们避重就轻,没有诫人不为“小恶”。徐复观则辩护道,精神落到现实生活中总是 要打折扣的,“为恶无近刑”只是出于无可奈何,不是庄子本义的说法。对此,笔者并不认 同。实际上庄子认为,人就是人,没必要也不可以被要求成为圣贤;“小恶”只要对人对已 都没有实质性的伤害,就应该加以宽容。 ⑤儒者心中时刻盘旋着明确的善恶意识,总想以“善”去“恶”。庄子则认为,一个人 尤其不能自以为善而去指摘他人,《渔父》就将“好言人之恶”视为八疵之一,因为对“善” - 2 - 的过分强调,必使宽容精神渐次遗失,从而对他者造成一些伤害。相对地,庄子提出“虚而 待物”“不谴是非”,强调不责于人,因其所是而是之,正体现了那种“万物皆照”的包容 精神。 ⑥我们知道舂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如何重建社会秩序,成了先秦诸子共同面对的时代 问题。儒家认为,既然礼崩乐坏导致乱象,出路便是将礼乐制度重新扶植起来所以他们力推 仁义礼乐的教化,以使世人生德于心,最终治国平天下。庄子则认为,如果把仁义礼立为标 准来齐同天下,那就等于在宰割天下,因为这种做法没有顺物之自然,其实质是以善的名义 强制他者,使天下人沦为仁义礼的“辕下之驹”。在此意义上,所谓的善也就变成了恶。庄 子其实认为,个体之间只要不相为害,就不需要仁义礼的约束和严刑峻法的强制,便能形成 一种整体的和谐。 ⑦需要注意的是,庄子批评仁义,绝非怂恿世人向下沉沦,为不仁不义之举。我们需要 具体分析其善恶观:在善的问题上,庄子反对为求名利而行善,反对临人以德、以“善”去 “恶”的教化传统,倡导不自以为善之“上善”;在恶的问题上,他一方面诫人行恶,一方 面又主张宽容“小恶”。无论是践行“上善”,还是宽容“小恶”,都是玄德的体现。只有 这样,人伦才不至于紧张,人我之间才能变得和谐,每一个个体才能自在地生长发展。 (摘编自汪韶军《庄子善恶观探本》)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庄子批评过儒家的仁义礼,因此古今多数人认为他主张不仁不义,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B. 只有做到庄子的“为善无近名”,崇尚为善而不知自己在为善,才能说是真正的圣贤。 C. 朱熹批评庄子“否定为善”是恰当的,但批评庄子“否定近名”则背离了庄子的本义。 D. 庄子主张不拘泥于明确的善恶意识,强调因其所是而是之,体现了庄子的包容精神。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⑤段用《渔父》将“好言人之恶”视为八疵之一的事例,进一步 阐明庄子不责于人, 具有宽容精神的善恶观。 B. 文章主要运用对比论证,将庄子的主张和儒家的主张进行了比较分析,使我们能更准确理 解庄子的善恶观。 C. 第④段作者从大恶和小恶两个层面阐释了庄子“为恶无近刑”的内涵,即精神到现实中总 是要打折扣的。 D. 本文多次从古今学人对庄子主张的误解入手,辩证剖析,正本清源,深入探究了庄子善恶 观的应有之义。 - 3 -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儒家主张是倾向于立名的,容易引导人们以仁义之名去博取个人名利,作者对此持明确的 反对态度。 B. 在庄子看来,把仁义礼立为标准来治理天下,是有违自然之理的,是以善之名强制他人, 不利于和谐。 C. 庄子主张的“为恶无近刑”意思是说,只要不触犯刑法,就应该加以宽容,没必要所有人 都成为圣贤。 D. 庄子一方面诫人行恶 ,一方面又主张宽容“小恶”,这其实是自相矛盾的,会让世人产 生认识上的困惑。 【答案】1. C 2. C 3. B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 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C 项,“朱熹批评庄子‘否定为善’是恰当的,但批评庄子‘否定近名’则背离了庄子的本 义”错误,原文第三段“笔者以为,说庄子‘畏名之累己’是合适的,说他为了逃名而不为 善并告诫他人不为善,则是误解”,可知这一说法错误。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 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 项,“精神到现实中总是要打折扣的”错误,第四段“徐复观则辩护道,精神落到现实生活 中总是要打折扣的,‘为恶无近刑’只是出于无可奈何,不是庄子本义的说法。对此,笔者 并不认同”,可知这是徐复观的辩护之词,作者对此表示并不认同,因而此项说法错误。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 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 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 4 - A 项,“作者对此持明确的反对态度”错误,于文无据。相关信息第二段“客观地讲,儒家对 名的这种态度,如果把握不好,就容易倒向为求名而修德,甚至把仁义当成博取名利的敲门 砖”。 C 项,“只要不触犯刑法,就应该加以宽容,没必要所有人都成为圣贤”错误,原文第四段“实 际上庄子认为,人就是人,没必要也不可以被要求成为圣贤;‘小恶’只要对人对已都没有 实质性的伤害,就应该加以宽容”,可知还说“没有实质性的伤害”; D 项,“这其实是自相矛盾的,会让世人产生认识上的困惑”错误,第七段“无论是践行‘上 善’,还是宽容‘小恶’,都是玄德的体现。只有这样,人伦才不至于紧张,人我之间才能 变得和谐,每一个个体才能自在地生长发展”,可知这两方面是不矛盾的,都是“玄德”的 体现,都符合庄子自然无为的主张,目的是为了促进人我之间的和谐。 故选 B。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 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 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 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 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 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 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直播带货的队伍里,除了网红主播,还有越来越多的娱乐明星、企业家、农民甚至地方 官员。疫情防控期间,线上产业快速发展,直播带货作为一种网络消费新业态成为潮流。 在 2020 年 4 月,央视就为推荐湖北产品开展了三场直播卖货活动:前有朱广权和李佳琦 打破“次元壁”的“小朱配琦”组合,卖出了总价值 4014 万元的产品;后有欧阳夏丹与王祖 蓝“谁也无法阻拦(祖蓝)我下单(夏丹)”、朱迅搭档李梓萌的“央视 girls”组合,相继卖出 6100 万元、8012 万元的产品。这些直播不仅收到了实打实的效果,也获得了网友的认可。 “主流媒体直播带货促进了网络直播经济的发展。主流媒体长期以来沉淀了品牌认知, 通过品牌为直播带货进行信任背书,更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主流媒体通过搭建符合社会主 流价值观取向的主导框架,通过议程设置,起到了良好的带货动员效果。”中国传媒大学文 - 5 - 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如是说。 不过,繁荣背后存在的隐忧也不容忽视。 中国消费者协会梳理消费者投诉情况时发现,一些主播带货时存在夸大宣传、引导消费 者绕开平台私下交易等现象,部分消费者遭遇假冒伪劣商品、售后服务难保障等情况。卖家 与平台之间、直播平台与电商交易平台之间的关系复杂,导致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 和合理堆权诉求大打折扣。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37.2%的受访者在直播购物中曾经遇到过 消费问题,“担心商品质量没有保障”和“担心售后问题”是消费者的两大主要顾虑。 (摘编自刘小雪(疫期直播带货逆势突围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存隐忧)) 材料二: 2019 年“双 11”落下帷幕,和以往不同的是,“直播带背”火了。开场仅 1 小时 03 分, 直播引导的成交额就超过 2018 年“双 11”全天直播引导的成交额。 虽然打着互联网的旗号,赶上了直播的时髦,但直播带货其实并不能算是新鲜事物。在 互联网大面积普及之前,很多人应该有电视直播的印象,那时候打开电视机,简直被各种电 视直播频道绑架。 直播带货的成功离不开两点:一是通过夸张刺激的宣传形成眼球效应;二是激发跟风消 费的懒人效应。而这两种效应都有着一种挣快钱的味道,由此也可以理解,为什么直播带货 在风生水起的同时也是风声鹤唳。 现在直播带货正处在风口浪尖,作为一种新业态,对其抱有越大的期望,越要把问题想 在前面、防止可能的翻船。在这方面,电视直播可谓提供了前车之鉴。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 从长期来看,都要靠内涵支撑。而内涵,是包括商品质量、诚实守信的一套完整体系。不要 看直播带货现在势头很猛,其实根基发虚,一旦问题发生始终不能得到解决,当消费者感受 到自己被愚弄和欺骗时,就很有可能甩袖而去。 在这样的背景下,更需要平台承担起把关责任,遇制买粉丝、买评论、虚构成交量、为 劣质商品代言等现象,确保直播带货在阳光下运行,能够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乔杉《直播带货别走电视购物老路)) 材料三: 中国消费者协会 2020 年 3 月 31 日发布《直播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调查报告》。报 告显示,有 37.3%的受访消费者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消费者满意程度最低的是宣传 环节,受访消费者对于“主播是否就是经营者”的问题认知较为模糊,主播夸大和虚假宣传、 有不能说明商品特性的链接在直播间售卖这两个问题反馈较多。 - 6 - 直播电商的本质属于商业广告,带货主播往往扮演着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 言人等多重角色。《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明确规定,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 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 范围内消除影响,处以相应罚款;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 还要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此外,有的主播本身经营网店,直播带货的商品由其网店销售,其 同时又具备经营者身份,还应为此向消费者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但在现实中,直播翻车常有,追责处理不常有。主播群体只要人气、只获收益、不担责 任,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带货主播的侥幸心理,在宣传时往往有意无意夸大其词,吸引眼球。 应畅通投诉渠道,简化处理流程,通过引入举证责任倒置等方式,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 提高维权热忱。各级消协组织应积极履行消费监督公益性职责,充分运用消费公益诉讼,帮 助广大消费者维权,倒通带货主播珍惜羽毛。 (摘编自张淳艺《直播带货应带上责任》)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朱迅搭档李梓萌的“央视 girls”组合在央视为推荐湖北产品开展的三场直播卖货活动中 勇夺成交额冠军。 B. 主流媒体直播带货更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这是因为主流媒体具有品牌效应,消费者对主 流媒体的信任度高。 C. 2019 年“双 11”中“直播带货”火了,开场仅 1 小时 03 分,直播引导的成交额就超过 2018 年“双 11”全天成交额。 D. 当前直播带货行业还存在买粉丝、买评论、虚构成交量、为劣质商品代言等不良现象,这 影响着直播带货行业健康发展。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 通过夸张刺激的宣传形成眼球效应与激发跟风消费的懒人效应是直播带货成功的关键,这 也使得直播带货受到人们的质疑。 B. 通过(直播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调查报告》,我们可以了解到直播中存在“主播夸大 和虚假宜传”“有不能说明商品特性的链接”的现象。 C. 直播带货行业中,带货主播往往具有多种身份,有时扮演着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 告代言人的角色,有时还可能是网店的经营者。 D. 如果能引入举证责任倒置的方式,就能让主播珍惜声誉,消除主播直播带货只要人气、只 获收益、不担责任的状况。 - 7 - 6. 请结合材料二、三,简要分析如何保证“直播带货”行业健康发展。 【答案】4. C 5. D 6. ①直播带货行业自身建立一套包括商品质量、诚实守信在内的完整体系,确保行业健康有 序发展。②直播平台必须承担起把关责任,确保直播带货在阳光下运行。③市场监督管理部 门加强监管,帮助广大消费者维权。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 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 位,然后仔细分析。 C 项,“超过 2018 年‘双 11’全天成交额”错。原文是“超过 2018 年‘双 11’全天直播引 导的成交额”,选项属扩大范围。 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 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D 项,“如果……,就能……”说法绝对。原文结尾处只说“通过引入举证责任倒置等方式, 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提高维权热忱”,本选项说“就能让主播珍惜声誉,消除主播直播带 货只要人气、只获收益、不担责任的状况”太绝对;另外,“让主播珍惜声誉,消除主播直 播带货只要人气、只获收益、不担责任的状况”因素有很多,其中还离不开各级消协组织应 积极履行消费监督公益性职责等因素。 故选 D。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 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 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于段落的划分,筛选文 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从长期来看,都要靠内涵支撑。而内涵,是包括商品质量、诚实守 信的一套完整体系”,直播带货行业自身应该建立一套包括商品质量、诚实守信在内的完整 体系,确保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 8 - “在这样的背景下,更需要平台承担起把关责任,遇制买粉丝、买评论、虚构成交量、为劣 质商品代言等现象,确保直播带货在阳光下运行,能够可持续发展。”直播平台应该承担起 把关责任,确保直播带货在阳光下运行,能够可持续发展。 “应畅通投诉渠道,简化处理流程,通过引入举证责任倒置等方式,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 提高维权热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加强监管,帮助广大消费者维权,保证消费者的权益。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 1、在内容上,多文本。非连续性文本大多由多种材料组成,除了文字之外,还有数据表格、 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 具有直观、简明、醒目、信息量大、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生活实用性突出,在现代 社会中运用广泛。 2、在文体上,跨文体。非连续性文本不同于议论文、说明文等一般文章体裁,它强调各种文 体的综合应用,把连续的线性思维和零散的点状、碎片思维有机结合起来,让我们在众多跳 跃的信息中感知文本内容。 3、角度多元,但问题聚焦,主题具有集中性。 4、内容具有时代性。材料一般都散发着时代的温热,亟需考生了解关注的问题,体现阅读与 生活日益紧密的特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卖书的 仵从巨 这小镇只有一家书店。书店只有一个人,镇上人称呼为“卖书的”,就是她。 她很忙。书店里的事全由地一个人办理,她忙得过来吗?不知道。也没有人认真想过。 反正她是忙过来了,几十年如一日地忙过来了。 岁月无情,我们的主人公看上去 50 岁上下了,额际和眼角已隐隐刻上细细的皱纹。可她 那双眸子却如秋日潭水般清明。那传神的眸子中有的是单纯、真诚。看她一眼,像看一座平 原:一目收尽,一览无余,坦坦荡荡。大概也正因此,那些素来拘谨,甚至怯懦的卖鸡蛋的 老婆婆们敢于不买书走进店来,坐在店堂歇乏,拉家常,向她讨水喝。当然,她们也一反生 活拮据的家庭主的锱铢必较,大把大把地掏出鲜枣、红果,强留在柜面上。她们以自己的直 觉信任了她:她虽是个挣钱的女人,但从不傲世欺民,她是个好人。 有一天,小书店里来了一位年轻的客人。 - 9 - 正是冷清时刻,她正倚靠在柜台上看报纸,见有客人,她站起来:“您要买书?” “不,看看,先看看……”年轻人有一股文气。光那一副眼镜也足以证明他读了不少的 书。“请您取一下那本书。”他指着书架正中的一册 36 开本的小书。那是一本诗集,装帧精 美,雅致。书名是《孩子和书》。 “您,认识我吗?”他突然一问,两眼盯住了她。 她愣了。仔细观察他,希望能记得起来。可是回忆带给地的是一片空白。 客人笑了,笑得很轻,很动人。“您真好……说着,他放下手中的诗集,从身边的提包 里取出一本书,送到她的面前,“这是我送给您的……”她茫然,甚至有点不知所措。“为 什么送我书?” 他见她不接,就把那书放在柜面上,凝视着她:“您还记得十五年前一个偷书的孩子 吗?”他顿了一下,似乎为了唤起她的记忆。“他偷了您的书,您没有打……您自己付了书 钱把书送給……还给他取了两块点心,是白皮的,一杯水,放了糖……那时他很饿,很可怜…… 他的爸爸、妈妈都死了……他受人欺……”他的话终于使她渐渐记起了一件往事。是的,十 五六年前,对,那时,书遭殃了,她店里的书被封,只留下些红皮书。不少封存的书放在柜 台后面,贴上了封条。有一天,她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声,先以为是老鼠,但老鼠不 会有那么大的声音。她走过去,啊!一个孩子,蓬头垢面,一脸汗珠,他正从一个书捆里掏出 一本书匆匆往怀里塞。她咳嗽了一声。他静止了,一动不动,尔后又抬起头。于是她看到一 双慌张中带着倔强,倔强中带着粗野的眼睛……后来,像他所说的,她没有训他,送了那本 书给他,自己付了钱,她记得那本书好像是《牛虻》。他被感动了,哭了,告诉地,他的父母 不久前都死了……他无依无靠,四处流浪,没有钱,没有吃的,可是他爱读书……她听了, 爱怜地为他擦去汗珠,挑了几本书送给他,还给了他一点钱和吃食。为了这件事,她后来也 吃了点苦头。从那以后,他就失踪了。她虽然不时想到,但十几年过去了,已渐渐淡志,难 道眼前的他就是当年的他? 当她从回忆中醒来,发现那年轻人不知什么时候走了。地赶紧走出店门,想把他找回来, 问问他现在的情况,可是,一眼可以望尽的小街上,没有他的影子。她走回来,翻看年轻人 留给她的那本书,惊讶地发现,那是同样的一本诗集:《孩子和书》。 她打开靡页,上有几行秀气的字。 阿姨: 您也许还记得一个偷书的孩子?送这本书给您——是我写的——一个关于您、我、书的 故事。我,是一个诗人了。但,没有您,就只是一个偷书的孩子。您教我成了一个人。也许 - 10 - 您早已忘记我了,那证明您的崇高:崇高的人不记得自己的善举,那正是她的伟大。 偷书、爱书、写书的人 X 年 X 月 她惊诧了。“天哪,他是诗人了!”诗人在她、在小镇人的心目中如同古希腊人心目中的 太阳神阿波罗。而且,使人惊异的是,这诗人的成就竟和她有关,她不敢相信。 “我要买书……一声喁喁细语从柜面下发出,惊醒了她。 她弯下高大的身体,看到一个不盈三尺的小女孩,一只胖胖的小手中攥着几枚分币,另 一只手隔玻璃指着一本小人书。她急忙招呼这位小客人,“兴许,她将来也会成为诗人的。 不写诗,能成为有文化、有学识的人也好嘛!”她心里好高兴。 她的客人中出了诗人,而且和她相关,她感到荣耀,感到欣慰,就像自己当了诗人一样。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情节前勾后连,相互照应,如开头写她“单纯、真诚”“从不傲世欺民”,为后文她 处理小孩偷书埋下伏笔。 B. 小说善于通过人物语言推动情节发展,如年轻人“您还记得十五年前个偷书的孩子吗?” 等话语引出她的回忆。 C. 当她从回忆中醒来,发现年轻人已不见踪影,可见年轻人对当年之事仍心存芥蒂,并不想 与她再有过多交往。 D. 小说塑造了一个吃苦耐劳、敬岗爱业、童叟无欺、热情善良、怜悯弱者的底层人物形象, 赞颂普通人的人性美。 8. 小说为什么叙述十五年前的一段往事?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小说结尾画线句子“她心里好高兴”有什么意蕴?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①用补叙手法,追忆这段往事,既交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又充实了文 本内容。②进一步表现人物的善良品德,使人物形象更丰满。③与前文所写卖书时间之长久 及后文对待小顾客之热情等情节相互照应,使小说情节结构更完整。 9. ①“高兴”,是指她为人们从小就爱读书感到高兴,更为她的顾客中出现了诗人而高兴, 她为自己的工作有了意义与价值而高兴。②表现人物热爱工作、童叟无欺的职业精神,突出 人物心地善良的传统美德,深化了赞美普通人的人性光辉的主题。 【解析】 【7 题详解】 - 11 - 本题考查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小说 中语言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小说中情节、人物形象、写作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 是: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事件理清小说情节;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全文思想主旨; 找出描写人物的段落和语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征及心理;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 词揣摩挖掘内涵;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 C 项,“可见年轻人对当年之事仍心存芥蒂,并不想与她再有过多交往”错。从年轻人给卖书 阿姨的信可以看出,年轻人对卖书阿姨一直心怀感激,悄悄走掉只是不愿过多打扰卖书阿姨 平静的生活。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重要情节的作用。这类题可以从两个大的角度考虑:一是内容上,二是结构上。 内容上是指情节与环境、人物、主题、读者之间的作用;结构上是指情节本身的作用。答题 前需要熟读文本,根据文本内容具体作答。 从手法上来讲,文章中间部分叙述十五年前的一段往事,运用了补叙手法,文章通过年轻的 客人追忆十五年前偷书这段往事,既交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又充实了文本内容,使读者易 于理解,引人入胜。 从内容上来讲,通过年轻客人的追忆,向人们展示了卖书阿姨的人物形象,进一步表现卖书 阿姨的善良品格,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从结构上来讲,这部分情节与前文所写卖书阿姨卖书时间之长久及后文对待小顾客的热情等 情节相互照应,使小说情节结构更加完整,效果更好。 【9 题详解】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解答时一般需要联系前后文,分析文句的 字面含意和深层含意,还应适当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她心里好高兴”中,“高兴”是需要重点理解的词语,指的是卖书阿姨为人们从小就爱读 书感到高兴,更为她的顾客中出现了像小男孩一样的诗人而感到高兴,她为自己的工作有了 意义与价值而高兴,为能帮助更多的人实现价值而高兴。从主题上来讲,“她心里好高兴” 表现了主人公卖书阿姨热爱工作、童叟无欺的职业精神,突出阿姨心地善良的性格特点,深 化了本文赞美普通人的人性光辉的主旨,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点睛】解答小说类选择题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 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首先将题干与选项进行对比, - 12 - 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看看是不是考查答非所问类试题。如果题干中出现 “不属于”“不能说明”这类词,考查的就是这类题;如果题干中仅出现“不符合原文意思 (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则可以不考虑此步骤。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 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 选项。最后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选出错误或者最恰当的一项。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黄福,字如锡,昌邑人。洪武中,由太学生...历金吾前卫经历。永乐三年,陈瑛劾福不恤 工匠,改北京行部尚书。明年坐事,逮下诏狱,谪充为事官。已,复职,督安南军饷。 安南既平,郡县其地,命福以尚书掌布政、按察二司事。时远方初定,军旅未息,庶务 繁剧。福随事制宜,咸有条理。上疏言:“交阯赋税轻重不一,请酌定,务从轻省。”皆报 可。于是编氓籍,定赋税,兴学校,置官师。数召父老宣谕德意戒属吏毋苛扰一切镇之以静 上下帖然时群臣以细故谪交阯者众福咸加拯恤甄其贤者与共事由是至者如归镇守中官马骐怙 宠虐民,福数裁抑之。骐诬福有异志。帝察其妄,不问。仁宗即位,召还,命兼詹事,辅太 子。福在交阯凡十九年。及还,交人扶携走送,号泣不忍别。 宣德四年与平江伯董漕事,议令江西、湖广、浙江及江南北诸郡民,量地远近,转粟于 淮、徐、临清,而令军士接运至北京,民大称便。五年陈足兵食省役之要。谓:“永乐间虽 营建北京,南讨交阯,北征沙漠,资用未尝乏。比国无大费,而岁用仅给。即不幸有水旱, 征调将何以济?请役操备营缮军士十万人,于济宁以北,卫辉、真定以东,缘河屯种。”帝 善之。命吏部郎中赵新等经理屯田..,福总其事。既而有言军民各有常业,若复分田,役益劳 扰,事竟不行。改户部尚书....。 七年,帝于宫中览福《漕事便宜疏》,出以示杨士奇曰:“福言智虑深远,六卿中谁伦比 者?”对曰:“福受知太祖,正直明果,一志国家,诚六卿所不及。”又曰:“南京根本重 地,先帝以储宫..监国。福老成忠直,缓急可倚。”帝曰:“然。”明日改福官南京。正统五 年正月卒,年七十八。 (选自《明史•黄福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数召父老宣谕/德意戒属吏毋苛扰/一切镇之以静/上下帖然/时群臣以细故谪交阯者众/福 咸加拯恤/甄其贤者与共事/由是至者如归/ - 13 - B. 数召父老宣谕/德意戒属吏毋苛扰/一切镇之以静/上下帖然时/群臣以细故谪交阯者众/福 咸加拯恤/甄其贤者与共事/由是至者如归/ C. 数召父老宣谕德意/戒属吏毋苛扰/一切镇之以静/上下帖然/时群臣以细故谪交阯者众/福 咸加拯恤/甄其贤者与共事/由是至者如归/ D. 数召父老宣谕德意/戒属吏毋苛扰/一切镇之以静/上下帖然时/群臣以细故谪交阯者众/福 咸加拯恤/甄其贤者与共事/由是至者如归/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学生,明、清时期称在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生员为太学生。 B. 屯田,古代政府组织劳动者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给养和税粮的一种措施。 C. 户部尚书,户部最高行政长官,主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财政收支等事务。 D. 储宫,古代皇帝有时会让皇后协理一些政务,因而称皇后为“储宫”。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福主政边疆,理政有方。黄福掌管边疆安南布政、按察二司的事务,他根据需要制定相 宜的政策,并且编排民籍,确定赋税,兴办学校,设置百官。 B. 黄福为民办事,百姓受益。黄福与平江伯一起主管漕运事务时,商议命令江西、湖广、浙 江等各府县百姓根据住地的远近转运粮食,百姓大称便利。 C. 黄福建言献策,为国分忧。黄福担心国家费用紧张,请求朝廷驱使一部分军队士兵沿河屯 田,但遭到了军队士兵们的反对,事情竟没有能够实行。 D. 黄福公正无私,忠诚正直。杨士奇认为黄福公正无私、明察果断,一心为了国家,是六卿 无人能比的,并且为人忠诚正直,是情势急迫时可以倚重的大臣。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年坐事,逮下诏狱,谪充为事官。 (2)镇守中官马骐怙宠虐民,福数裁抑之。骐诬福有异志。 【答案】10. C 11. D 12. C 13. (1)第二年因事获罪,被捕关进诏狱,贬任为办事官员。 (2)镇守的宦官马骐凭恃恩宠虐民,黄福多次制裁抑止他。马骐诬告黄福怀有二心。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 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 - 14 - 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 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等。本题中,“数召父老宣谕德意”,“德意”是一个词,意思 是德治之意,作“宣谕”的宾语,不能断开,排除 AB;“时群臣以细故谪交阯者众”,“时”, 当时,作状语,一般用于句首,排除 D。 本句译为:多次召见当地父老宣谕圣上德治之意,告诫下属官吏不要苛刻、侵扰人民。一切 治之以静,上下安然。当时群臣因为细小而不值得计较的事情被贬谪到交阯的有很多,黄福 (对他们)都加以拯救和抚恤,选出贤明者与他们共事。因此贬谪者有到了这里就像回家的 感觉。 故选 C。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 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 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 D 项,“储宫,古代皇帝有时会让皇后协理一些政务,因而称皇后为‘储宫’”说法错误。“储 宫”犹储君,指太子。 故选 D。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 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 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 C 项,“黄福建言献策,为国分忧。黄福担心国家费用紧张,请求朝廷驱使一部分军队士兵沿 河屯田,但遭到了军队士兵们的反对,事情竟没有能够实行”说法错误。“但遭到了军队士 兵们的反对”与原文不符,原文“既而有言军民各有常业,若复分田,役益劳扰,事竟不行”。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 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 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 落实。 第一句得分点:“坐”,因……获罪;“逮下诏狱”,被动句,意义上的被动;“谪”,贬 - 15 - 谪; 第二句得分点:“怙”,凭恃;“数”,多次;“抑”,抑止。 【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一般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 变。“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 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 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 的基础上,灵活译出有关文字。翻译标准:信达雅。答好此题,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要兼 顾上下文分析把握关键词、注意特殊句式,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一般是通假字、古今 异义词、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敲断定解释即可。 译文: 黄福,字如锡,昌邑人。洪武年间,由太学生历任金吾前卫经历。永乐三年,陈瑛弹劾 黄福不体恤工匠,他被改为北京行部的尚书。第二年因事获罪,被逮捕并被关押到牢狱中, 被贬谪充当为事官。不久,他得以官复原职,督运安南军饷。 安南平定后,在那个地方设置郡县,皇帝命黄福以尚书衔掌管交阯布政司、按察司的事 务。当时边远的地方刚刚平定,军队尚未歇息,事务多而繁杂。黄福因事制宜,处理地都很 有条理。他上疏说:“交阯赋税轻重不一,请斟酌制定标准,务必从轻省方面考虑。”这些 建议都被批准了。于是他编制户籍、制定赋税、兴办学校、设置驻军。多次召见当地父老宣 谕圣上德治之意,告诫下属官吏不要苛刻、侵扰人民。一切治之以静,上下安然。当时群臣 因为细小而不值得计较的事情被贬谪到交阯的有很多,黄福(对他们)都加以拯救和抚恤, 选出贤明者与他们共事。因此贬谪者有到了这里就像回家的感觉。镇守宦官马骐依仗受宠侵 害百姓,黄福多次压制他。马骐诬陷黄福有谋反异志。皇上觉察出这并不真实,不追究。仁 宗即位后,黄福被召回,命他兼任詹事,辅导太子。黄福在交趾共十九年,到他回来时,交 阯人民搀扶着他一路相送,哭号泣涕不忍分别。 宣德四年与平江伯一起主管漕运事务,商议命令江西、湖广、浙江以及江南、江北各府县 百姓,根据住地的远近,转运粮食到淮安、徐州、临清,而命令军队士兵接运到北京,百姓大 称便利。宣德五年陈述充足军队粮食节省工役的要点。说:“永乐年间虽然营建北京,往南征 讨交,往北征讨沙漠,物资钱财从未缺乏过。等到国家不需花费大的费用了,而每年的财产收 入仅够供给。假如不幸发生水旱灾害,征用调拨将用什么来周济?请求驱使那些专事操练修建 的军士十万人,在济宁以北,卫辉、真定以东,沿河屯田种植。”皇帝认为这一办法很好。命 令吏部郎中赵新等人经营管理屯田事务,黄福总管这件事。不久有人说军士百姓各有日常生 - 16 - 产劳动的本业,如若再分田开垦,劳役将更加骚扰百姓,事情竟没有能够实行。(黄福)改任 户部尚书。 宣德七年,皇帝在宫中阅览黄福的《漕事便宜疏》,取出给杨士奇看,说:“黄福所说见 识思虑深远,六卿中有谁能与他相比?”杨士奇回答说:“黄福受太祖知遇之恩,公正无私 明察果断,一心为了国家,实在是六卿所不能及的。”又说:“南京是国家的根本重地,先帝 曾以太子身份在那里代理国事。黄福持重老成,忠诚正直,情势急迫时可以倚重。”皇帝 说:“对。”次日改黄福任官南京。正统五年正月去世,享年七十八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蝶恋花·先发看红梅 王安中 青玉一枝红类吐。粉颊愁寒,浓与胭脂傅。辨杏猜桃君莫误。天姿不到风尘处。 云破月来花下住。要伴佳人,弄影参差舞。只有暗香穿绣户。昭华【注】一曲惊吹去。 [注]昭华,古代管乐器名。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中,“青玉”比喻美丽的梅枝,“红类”借代红梅花朵,“吐”字描写梅苞的怒放。 B. “粉颊……,浓与……”俩句运用了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描写梅花的色彩和神态。 C. “辨杏……,天姿……”两句告诫人们不要只看到杏花、桃花的天姿,梅花比它们朴素。 D. “只有……,昭华……”两句,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淋漓尽致写出梅花清香袭人。 15. “云破月来花下住,要伴佳人,弄影参差舞”三句描写云散月出时的梅花,请从情景交 融的角度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运用拟人手法,不说月光照耀梅枝,却说月亮这位嫦娥仙子要下来与 梅花这位美人住在一起,一起婆娑起舞。借描写月光,从侧面衬托出梅花、梅影的美丽迷人, 蕴含着诗人对月下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 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 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 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 - 17 - 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C 项,作者将梅花与杏花、桃花做比较是突出“梅花比它们朴素”说法错误,“辨杏猜桃君莫 误。天姿不到风尘处”意为不要只看到杏花、桃花的美丽,梅花天姿国色不在普通地方绽放, 此句意在赞美梅花天姿国色,以及具有不同于世俗的品格。 故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査学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把握能力。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也 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内容涉及对诗歌的表达技技巧和思想感情的鉴 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并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思考 诗歌中运用的表现手法,最后有条理的按照题目要求整理出答案即可。本题明确了从情景交 融的角度鉴赏云散月出时的梅花三句。答题时先从景物的角度看写景有什么特色,然后体会 景物特点以及蕴含的情感。修辞角度,诗句中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月亮拟人化,不说月光照 耀梅枝,却说月亮这位嫦娥仙子要下来与梅花这位美人住在一起,一起婆娑起舞,可见梅花 的风姿与可爱,突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表现手法角度,作者本词写梅花,但是此 三句却写月光,嫦娥仙子要下来与梅花这位美人住在一起,一起婆娑起舞,是从侧面衬托出 梅花、梅影的美丽迷人,蕴含着诗人对月下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点睛】诗歌鉴赏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 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 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 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 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描写宫中的歌唱、奏乐带来春天般感觉的两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2)李煜(虞美人)一词中用人、物对比,反衬出人生无常的两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3)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句从空间角度极写漂泊异乡之愁,“__________”一句则 - 18 - 从时间角度写尽年老体衰之苦。 【答案】 (1). 歌台暖响 (2). 春光融融 (3). 雕栏玉砌应犹在 (4). 只是朱 颜改 (5). 万里悲秋常作客 (6). 百年多病独登台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 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 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 别字形。 答题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融”“雕”“作客”。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 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 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 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 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交通大学西迁,是一次响应祖国号召、跨越大半个中国的“行军”。1956 年,面对“交 大西迁”的战略部署,师生们 登上列车,从繁华的黄浦江畔奔赴千里之外的黄土 地。仅一年多,新校园从麦田中拔地而起。此后,扎根在三秦大地上的西安交大成为祖国西 部的科技高地,培养累计大学生 23.6 万余名,投身西部建设人数将近达 10 万人以上。 (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力尚弱、百废待兴,面对困难重重的内外部形势, 进行布局调整与边疆开发 。 为“备战备荒”,数以千万计的建设者奔赴“三线” 地区;为开垦戍边,百万“知青”向人迹罕至的东北荒原进发;为研发“两弹一星”,一大 批科技精英隐姓埋名扎根茫茫戈壁,“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军人农民、知识青年、 科学家,他们的身份或许不同,但都投身时代洪流,去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用青春 了中国人那段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的奋斗史。 他们的人生选择,明显不是一笔用物质公式可以算清的账。在中华民族的价值谱系中, 从来尊崇“兼济天下”,而非“独善其身”,从来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讲“好儿女志 在四方”。中国人自小 的诗文、敬仰崇拜的英雄,无不有深入骨髓的家国情怀。在 深厚的文化土壤和社会主义体制下,把个人得失放在国家利益后面,把个人选择融于国家需 - 19 - 要之中,其实是一种自主选择。这种选择,鉴照着对祖国的深情大爱、对时代的如火热忱, 永远在民族的精神星空中熠熠生辉。 17.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义无反顾 迫不及待 抒写 耳濡目染 B. 义无反顾 迫在眉睫 书写 耳濡目染 C. 义不容辞 迫在眉睫 抒写 耳闻目睹 D. 义不容辞 迫不及待 书写 耳闻目睹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扎根在三秦大地上的西安交大成为祖国西部的科技高地,累计培养大学生 23.6 万余名, 其中投身西部建设人数达 10 万人 B. 扎根在三秦大地上的西安交大成为祖国西部的科技高地,培养累计大学生 23. 6 万余名, 其中投身西部建设人数将近 10 万人 C. 扎根在三秦大地上的西安交大成为祖国西部的科技高地,培养大学生累计 23.6 万余名, 其中投身西部建设人数达 10 万 D. 扎根在三秦大地上的西安交大成为祖国西部的科技高地,累计培养大学生 23.6 万余名, 其中投身西部建设人数将近 10 万以上 19. 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当时一代人的集体选择是“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类似交大这 样的迁徙故事绝非个例 B. 在当时是一代人的集体选择,类似交大这样的迁徙故事绝非个例,“到农村去,到边疆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C.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类似交大这样的迁徙故事绝非个例, 在当时是一代人的集体选择 D. 类似交大这样的迁徙故事绝非个例,“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在当时是一代人的集体选择 【答案】17. B 18. C 19. D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 - 20 - 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 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 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义无反顾: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容徘徊退缩。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容推辞。指理应接受。 结合“面对‘交大西迁’的战略部署”“师生们”“登上列车”分析,主要突出师生们的勇 往直前精神,应用“义无反顾”。 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已到眼前,非常紧迫。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十分急切。 结合“新中国成立之初”“进行布局调整与边疆开发”分析,应用“迫在眉睫”。 书写:侧重写,指写。抒写:表达与描写。根据语境“用青春”“中国人那段筚路蓝缕、艰 苦卓绝的奋斗史”,应用“书写”。 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受到影响。耳闻目睹:亲耳听到,亲眼 看到。根据语境“中国人自小”“诗文、敬仰崇拜的英雄,无不有深入骨髓的家国情怀”, 此处侧重强调受到影响,应用“耳濡目染”。 故选 B。 【18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 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 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 A 项,“人数达 10 万人”语意重复,删除后面的“人”。 B 项,“培养累计”语序不当,应该“累计”在前。 D 项,“将近 10 万人以上”不合逻辑,改为“将近 10 万”。 故选 C。 【19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 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 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 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 结合前后内容“扎根在三秦大地上的西安交大成为祖国西部的科技高地,培养累计大学生 23.6 万余名,投身西部建设人数将近达 10 万人以上”“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力尚弱、百废待 兴,面对困难重重的内外部形势,进行布局调整与边疆开发”等分析,此处需要一个承上启 - 21 - 下的语句,分析选项内容,只有 D 项能够与上下文衔接,前面承接上文的交大的迁徙事件, 后句与当代人的选择衔接。 故选 D。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提取金属的过程是环环相扣的。金属开采上来后,_____________ ;然后将破碎的矿石送到 选矿厂,磨到几十微米大小,并用水调成矿浆;_________________, 即加一些选择性的药 剂到矿浆里搅拌充气,充气后产生气泡,目标金属粘到泡沫上浮在表面,晾干后得到金属矿 粉;最后便是冶炼阶段,冶炼阶段_____________,火法冶炼就是用火烧,让金属矿粉变成熔 融状态,湿法冶炼则通过药剂把金属离子分层以后再提取出来。 【答案】 (1). 先把矿石破碎 (2). 再进入选矿工序 (3). 采用火法与湿法两种冶 炼方法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 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需要补写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逻辑严密, 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第一个空根据“然后将破碎的矿石送到选矿厂,磨到几十微米大小, 并用水调成矿浆”,填入矿石破碎情况,即“先把矿石破碎”;第二个空根据“即加一些选 择性的药剂到矿浆里搅拌充气,充气后产生气泡,目标金属粘到泡沫上浮在表面,晾干后得 到金属矿粉”,填入概括第二阶段情况,“再进入选矿工序”;第三个空根据“火法冶炼就 是用火烧,让金属矿粉变成熔融状态,湿法冶炼则通过药剂把金属离子分层以后再提取出 来”,填入两种冶炼方法,即“采用火法与湿法两种冶炼方法”。注意字数限制。 【点睛】做这类题目要认真阅读语段,明确语段讨论的话题,然后认真推敲每一处空白处与 上下文的关系,做到填写每一处空白处,既要做到前瞻又要后顾,这样即可根据上下文的内 容填写上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连贯通顺,另外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中的隐性要求,按要求 作答。 21.最近,某校发起在家庭中实施分餐的倡议。请你拟写一则微信消息,发布在家庭群中,劝 说长辈接受该倡议。要求:有理有据,语言得体,不超过 90 个字。 【答案】尊敬的各位长辈,医生说过,要学会习惯分餐,适当分隔才是更理性的爱。所谓病 从口入,分餐不光能有效减少病菌传播,还能减少食物浪费。分餐不分爱,永远爱你们。 【解析】 - 22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基本能力。解答各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题目的主要 意思,把握题目的主要内容。学生需要充分放开思路,展开想象,进行合理的创造,按题干 要求描述规定情境。答题时要结合题干要求,劝说长辈接受分餐制度的倡议。“推广分餐” 的倡议书,要谈论分餐制的优点,比如分餐制的优点有很多,能够预防经口传播疾病;定量 取餐、按需进食,保证营养平衡;节约粮食,减少浪费。倡议时在正文部分要写清发倡议原 因和目的,具体要求,否则响应者无所适从,会造成盲目的行动。比如我们倡议“家庭分餐, 从我做起”。除了在外用餐保证分餐以外,在家中吃饭也要时时注意。家庭用餐时也要必备 公勺公筷,不要随便用自己的筷子夹取公共食物,而且最好在将菜盛出的时候就分到每个家 庭成员的盘子中,确保分餐制实施,保护彼此的健康。因为是发给家中长辈,语言要亲昵, 不要生硬,让人难以接受。本题无署名和时间,可以忽略不写。 【点睛】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1.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目的。2.写给 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3.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4.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 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有人说,年青的陆游正是不了解世事的艰难困 苦,才有“中原北望气如山”的志气与抱负,才有这样的气魄,也有人说,“艰难困苦,玉 汝于成”,年轻人应该早知世事艰。 针对以上两种说法,学校拟举办场辩题为“早岁无须知世事艰/早岁须知世事艰”的辩论 会。 请你选择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内容联系现实,写一篇辩论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范文: 早岁须知世事艰 尊敬的各位评委以及对方辩友: 你们好,我方认为“早岁须知世事艰”,现在陈述一下我方观点。 伟大的诗人陆游在《书愤》中的写道“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是呀,人 在年轻的时候总是不能清楚这世间还存在各种各样的世事。少年不知愁滋味应该是好事,但 是我们终究要离开父母这个参天大树,迟早要在社会立足下去,所以说早岁须知世事艰,懂 - 23 - 得生活的不如意才知道怎么去生活。 这世间有太多人年少不知生活的艰辛,在现如今安定的时代里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琢 磨着缠绵悱恻而心灵相知的爱情,自以为年少不必忧虑于生计琐事,还时常矫揉造作地以一 些幼稚的无病呻吟卖弄自己,以哗众取宠的那种小把戏来自恃与众不同。 早岁须知世事艰。正是因为其家长的过分溺爱,造成了现在很多独生子女的脆弱易折, 在面对猛烈来袭的暴风雨时不堪一击,没有足够的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一些小事便可以委 屈上许久,面对什么大挫折更是一蹶不振甚至寻死觅活。 这不过是空虚的心灵叫嚣着内心的渴望,难不成非要不劳而获才会感到满足?这确实如 精神的世界缺乏了某种养分,故而如同什么病变。 但也有一些人在年少时便早岁已知世事艰,从小便遭遇坎坷,饱受磨难,毕竟家家都有 本难念的经,也又有谁能一辈子都不知愁滋味呢。 有些人我自犹怜,认为不幸凄惨的人那么少,为何偏偏自己便是其中之一呢。但实际并 非如此,幸运永远不会无端施舍予谁,幸福终只应是靠自己争取来的,哪怕前路艰难险阻重 重,我也想一路披荆斩棘,撷取胜利之花。 早岁须知世事艰,不抱以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亦不懈怠于每一刻光阴的努力, 即便失去所有的信念,我也不会放弃继续走下去。 我之所以说出这么一番话绝不是因自命不凡,也不是仅在说空话煲一锅不知天高地厚的 心灵鸡汤。我也曾在残酷的现实中被打击得体无完肤,在痛苦中艰难地努力着,却被毁去了 最后一丝相信,亲眼见证自己构筑而成的信念,与理想交织成的观念被毁于一旦。 沙漠是最难生存的环境,但是在沙漠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植物,例如依米花,它的花 期很短,但是却要准备很久,但是它的花却是那么的美丽。所以我们当早早的知道这个世界 并没有我们想象之中那么美好,这样我们便可以不断地充实自己,努力学习,成就自己! 所以我方坚持:早岁须知世事艰。谢谢大家! 【解析】 【详解】审题: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写作文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作文任务十分明确:选 择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内容联系现实,写一篇辩论稿。任务驱动型作文隶属于材料作文,对于 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 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这是一道典型的情境代入型材料作文,考生要认真审题, 完成具体的写作任务。写作时首先选择一个观点,如选择“早岁无须知世事艰”,写作时要 - 24 - 注意从世事的艰难困苦对年轻人成长的阻碍这一角度立意;选择“早岁须知世事艰”,写作 时要注意从世事的艰难困苦对年轻人成长的磨砺这一角度立意。同时注意辩论稿这一文体的 特点,使文章具有说服力。 参考立意: (1)早岁无须知世事艰,世事的艰难困苦对年轻人的成长会造成阻碍。 (2)早岁须知世事艰,世事的艰难困苦对年轻人成长是一种磨砺,促使我们不断地充实自己, 努力学习,成就自己! 可用素材: (1)曾国藩曾说人生有三境界:“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 我十分赞同他的说法。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舞台,只需尽情展现自我,发出璀璨的光芒,就实 现了人生价值的最大化。所以,我认为少年只有经历了艰难困苦,才能成就非凡的自我。 (2)早岁须知世事艰,磨练意志少年行。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寄希望于少年:少年强 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他的谆谆教诲仍历历在目。少年正是一个人长知识长身体学习读书 的大好时机,经过不断磨练和捶打,磨砺意志,“淬炼你的骨血,成就你的锋芒”,方能担 当大任。每个人的成长都不会一帆风顺,不能因外界的物欲而迷失方向。因为太过顺利会让 “三观”未立的少年冲昏头脑,“沉醉不知归路”,没有坚定意志,将来怎能成就大业? (3)早岁须知世事艰,砥砺品质少年始。《三字经》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 义。”少年品质须经过不断“打磨”与“锤炼”,才能成为成器的“美玉”,经得起人生的 风浪。那么,假设在少年沉湎于玩乐或在光环中,安于世事,不敢面对挑战与人性砥砺,必 定黯淡无光,更别说以后要肩负家庭,乃至社会责任。曾把坚强传递给大家的汶川抗震少年 英雄雷楚年,成为救人英雄后,在各种光环金钱诱惑中,最后成为诈骗犯入狱 11 年,人生还 能有假如吗? 参考结构: 文章题目“早岁须知世事艰”,精准切合题意,旗帜鲜明地揭示文章的话题,拟题简短有力。 文章从所给材料写起,细致阐述为什么要“早岁须知世事艰”,观点是非分明,说服力强。 结尾综合全文的论述,归纳总结,照应开头,表达言简意赅,语句富有气势。文章语言表达 铿锵有力,节奏舒缓有致,给人以美感,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符合 辩论稿的要求。 【点睛】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 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 - 25 - 示的中心来写作。 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 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 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 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 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 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 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 视角度。 - 26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