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北省唐山市遵化一中高考模拟历史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河北省唐山市遵化一中高考模拟历史

2018 年河北省唐山市遵化一中高考模拟历史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 1.《后汉书》的仪礼志中记载,冬至日来临之前夜,京城百官都于夜漏未尽五刻时(约等于 现在晨六时)穿黑衣服,迎气于“黑郊”行礼毕,改穿红色袍。这反映出( ) A.推崇承天理物、天人合一 B.阴阳五行思想的盛行 C.先黑后红寓意“以汉代秦” D.上层社会贺冬成风俗 解析:根据“冬至日来临之前夜,京城百官都于夜漏未尽五刻时(约等于现在晨六时)穿黑 衣服,迎气于‘黑郊’行礼毕,改穿红色袍”,结合所学,因为冬至那天昼最短夜最长,以 后白昼渐长,黑夜趋短,也就是阴去阳来,朝廷也要集体的相时而动,才能“承天理物”, 符合天人合一的思想,A 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冬至日来临的仪礼,无法体现阴阳五行思想的 盛行,排除 B;C 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京城百官在 冬至日来临的仪礼,不能体现成风俗,排除 D。 答案:A 2.据《宋书•周朗传》对江南社会风气的概括,“今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 七矣。庶人父子殊产,亦八家而五矣。”以上现象对南朝经济的影响是( ) A.铁犁牛耕的普及 B.精耕细作的深化 C.租佃制迅速推广 D.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题干中“今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矣。庶人父子殊产,亦八家而五矣” 说明当时的大部分家庭都是以小家庭的方式存在,从根源上来说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精耕细 作的深化,使得以小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得以出现,故 B 正确;铁犁牛耕的普及,精耕细 作的深化,推动了南朝以小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出现,A 因果关系颠倒,排除;C 是宋朝 时期,排除;小家庭主要和小农经济相关,与商品经济发展关系不大,排除 D。 答案:B 3.在“穷理”方法上,程颢“主静”,强调“正心诚意”;程颐“主敬”,强调“格物致和”。 两人在学术上所提出的最重要的命题是“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这说明两位思想家( ) A.在对“理”的看法上观点迥异 B.把“理”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 C.具有典型主观唯心主义特征 D.对外部认识方法上大体一致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两人在学术上所提出的最重要的命题是‘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说 明两位思想家都是把“理”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故答案为 B 项。A 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两位思想家具有客观唯心主义特征,C 项说法错误,排除;在“穷理”的方法上,两位思想 家的主张不一样,排除 D 项。 答案:B 4.清代,皇子被封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爵位,按等第发予粮银俸禄、赐田土牧场及庄 丁,有领兵打仗、参与国政之权,但均建藩于北京,命令“亲王无故出京师六十里,罪与百 官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统治阶级内部等级森严 B.庄园经济威胁政府的财政 C.封土授爵违背历史潮流 D.顺应强化君主专制的需要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亲王无故出京师六十里,罪与百官同”是指严禁亲王离开京城,这 一措施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D 项正确;材料强调严格限制亲王权力,A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 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庄园经济威胁政府的财政,排除 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封土授爵违 背历史潮流,排除 C。 答案:D 5.鸦片战争前,清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是地丁、钱漕、盐课等,其中地丁几占全部岁收的三分 之二;鸦片战争后(至辛亥革命前),关税、厘金和官业收入几占岁入的一半。从鸦片战争 前后财政收入的变化可以看出( ) A.西方列强的掠夺 B.财政收入的减少 C.自然经济的解体 D.中外贸易的扩大 解析:材料主要讲述了鸦片战争前后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变化,无法看出西方列强掠夺 的因素,故 A 项错误;材料只是探讨了财政收入的构成,没有具体说明财政收入的大小, 故 B 项错误;材料谈到鸦片战争后,其它收入所占比重增加,但没有具体数据说明原来农业 收入的减少,无法判断农业的发展状况,故 C 项错误;鸦片战争后,关税、厘金收入的增长 与对外贸易的增长紧密相联,故 D 项正确。 答案:D 6.晚清某大臣给清帝的一份奏折中写道:“近来学堂新进之士,蔑先正而喜新奇.急功利而 忘道谊……至有议请废罢四书五经者,有中小学堂并无读经讲经功课者,甚至有师范学堂改 订章程,声明不列读经专科者。”据此可知当时( ) A.传统经学面临严峻挑战 B.学校教育风气日趋败坏 C.作者反对设立新式学堂 D.崇尚科学成为主流思想 解析:根据题目中“中小学堂并无读经讲经功课者”“声明不列读经专科者”可知,随着近 代化的加深,中国开始突破传统经学,谋求教育的近代化,故 A 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 这是近代中国在谋求教育近代化所面临的变化,并非教育风气的败坏,故 B 项错误;根据题 目中“近来学堂新进之士”,作者批判的新进之士的行为,并非反对新式学堂,故 C 项错误; 题目强调的是对中国传统经学的态度,并未提到对科学的崇尚,故 D 项错误。 答案:A 7.中国各区域港口进出口贸易值占全国的百分比(%)表 东北 华北 上海 长江流域 华南 1895 年 1.7 5.2 51.1 2.1 39.9 1931 年 17.0 17.1 34.2 13.7 17.9 能够说明表中数据变化的应是( ) A.日本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中国成为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均衡发展 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到中国 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东北、华北港口进出口贸易值占全国的百分比增长快,这和 1895-1931 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东北、华北有关,A 项正确;进出口贸易值占中国百分比不 能反映中国在世界市场的重要地位,排除 B;表格信息反映中国各区域港口进出口贸易值的 百分比变化,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均衡发展无关,排除 C;表格信息反映中国各区域港口 进出口贸易值的百分比变化,没有涉及经济危机的信息,排除 D。 答案:A 8.1979 年中国提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在中国搞起了“羞答答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国家政策从此变更。这里的“羞答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 ) A.严格意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B.将市场作为手段加以提倡 C.否定计划配置资源的影响 D.一定程度发挥市场的作用 解析:“羞答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认识到市场对于经济调节的作用,在维护计划经 济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发挥市场的作用。故答案为 D 项。1992 年中共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 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排除 A 项;从“羞答答”可以看出没有大力提倡, 排除 B 项;仍然是坚持计划经济为主,排除 C 项 答案:D 9.某学者认为:“过去确实有这样一个时期,把这仅仅是‘市民法’的一个卑贱的附属物的 ‘万民法’,认作为一切法律所应该尽可能依从的一个伟人的、虽然还没有发展的模式。这 个巨变是正当希腊的‘自然法’理论被适用于‘罗马所有国家共有的法律’的实践中的时期。 由此表明( ) A.万民法实际附属于“市民法” B.万民法成为一切法律的模式 C.自然法精神推动了罗马法演进 D.罗马法始终体现自然法精神 解析:材料信息“这个巨变是正当希腊的‘自然法’理论被适用于‘罗马所有国家共有的法 律’的实践中的时期”说明自然法理论推动了罗马法的巨变,故 C 项正确;万民法附属于市 民法只符合材料“过去确实有过这样一个时期,把这仅仅是‘市民法’的一个卑贱的附属物 的‘万民法’”信息,不符合材料的主旨信息,故 A 项错误;B 项不符合材料也不符合史实, 故错误;“罗马法始终体现自然法精神”说法太过于绝对,故 D 项错误。 答案:C 10.马克思•书伯认为,传统的天主教鄙视世俗劳动……但在新教那里,世俗生活中职业具有 神圣的意义……是侍奉上帝的手段和荣誉……与此同时,新教徒拒绝享受他们创造的财 富……这样在新教徒那里,狂热的劳动态度和谋利冒险精神与节俭精神结合起来……导致资 本的积累。作者旨在强调( ) A.新教理论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B.新教废除禁欲主张任意享乐 C.新教教义尊奉上帝的至高无上 D.新教信仰必须借助特定仪式 解析:根据“新教徒拒绝享受他们创造的财富……这样在新教徒那里,狂热的劳动态度和谋 利冒险精神与节俭精神结合起来……导致资本的积累”,结合所学,把新教与传统的天主教 作一个对比,反对繁琐的宗教仪式,提倡节俭,必然导致资本的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A 正确,B 错误;C 表述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新教主张因信称义,D 错误。 答案:A 11.某学者这样评论英国的一个时期:“这时候,一个人的统治已经过去,多数人的统治还没 有到来,少数贵族把持政权,民众并没有参政的权利……经济取得了划时代的突破”。据此 判断英国当时( ) A.开始确立议会制度 B.君主立宪制逐步确立 C.盛行自由经济政策 D.贵族掌握了一切权利 解析:根据“这时候,一个人的统治已经过去,多数人的统治还没有到来,少数贵族把持政 权,民众并没有参政的权利”,结合所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 治,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是国王和贵族依然有相当大的权力,形成了典型的贵族政治制度, B 正确;英国 13 世纪即已确立议会制度,“一个人的统治已经过去”指 1688 年英国资产阶 级革命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A 错误;“一个人的统治已经过去”指 1688 年英国资 产阶级革命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18 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后盛行自由经济政策,时 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C;D 不符合 1688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排除。 答案:B 12.苏联崩溃的最后几年……俄罗斯共和国政府领导开始认为“中央政府”即莫斯科的苏联 当局阻碍了俄罗斯的发展,坚持要实现俄罗斯人的“自治”,甚至“主权”,并支持其他共和 国的类似行为。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A.民旅主义促使了苏联的解体 B.大多数加盟共和国要求自治 C.俄罗斯领导了自治运动 D.斯大林模式阻碍了俄罗斯的发展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俄罗斯共和国政府领导主张俄罗斯民族“自治”、“主权”、独立,说 明民族主义促使了苏联的解体,A 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大多数加盟共和国要求自治”“俄 罗斯领到了自治运动”,排除 BC;材料没有涉及斯大林模式,排除 D。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人类太空技术的发展和对太空资源的开发应用,太空己成为继陆地、海洋、天空之后的 第四个生存空间,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 时间 国家 重大航天成果 1957.10.4 苏联 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58.1.31 美国 成功发射了第一颗“探险者”-1 号人造卫星。 1961.4.12 苏联 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一号”飞船上天,成为世界航天第一人。 1961.5.5 美国 宇航员谢泼德乘水星 3 号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美国人 1965.11.26 法国 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试验卫星”-1(A-I)号人造卫星 1967.4.23-24 苏联 宇航员科马洛夫乘联盟 1 号遇难,第一次航天飞行事故 1969.7.16-24 美国 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阿波罗Ⅱ号,实现第一次载人登月 1970.4.24 中国 设计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1971.4.19 苏联 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礼炮一号” 1972.12.6-19 美国 阿波罗 17 号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载人登月任务 1975.7.17 美国 阿波罗号飞船与苏联联盟号飞船在太空对接 1975.7.15-24 美国 苏联 阿波罗 18 号/联盟 19 号第一次国家合作性的对接任务 1981.4.12 美国 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 1986.2.20 苏联 “和平号”空间站第一个舱发射成功 1986.1.28 美国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七名航天员全部罹难,包括一名女 教师。这是迄今最惨重的航天事故。 1999.11.20 中国 第一艘载人航天实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行成功 材料二:美国著名空间科学家玛•布劳思在一次访谈中指出:“阿波罗计划促进了计算机工业 的迅速发展,该产业的收益从 1969 年的 10 亿美元,增加到 1972 年的 80 亿美元。”“阿波 罗计划对于美国社会的推动作用是值得历史学家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曾任美国航 空航天局埃姆斯研究中心总指挥的汉斯•马克这样评价阿波罗计划。“肯尼迪总统的愿望实现 了,只是代价过高、可以说,阿波罗计划是一份难以继承的遗产。”……由于登月竞赛美国 的最终胜利,对苏联内部的自信心产生了瓦解作用,也对苏联的最终解体产生了间接影响,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强调“和平演变‘的作用,却忘了”堡垒总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冷战中的美苏载人登月竞赛》张弛 (1)根据材料,概括 20 世纪世界航天科技发展历程的特点,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形 成以上特点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世界航天事业的发展。 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信息,可从美苏主导领先、国家组织支持、曲折发展、技术成就不断突 破、军事战略需要为主、由各国独立研发走向国际合作等方面分析回答。 主要因素:根据所学,可从国际形势的变化、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空间科技水平的发 展、经济发展状况、杰出历史人物的贡献等方面组织回答。 (2)评价:可从进步性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分析回答,进步性:可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高科技的研发、人类对外太空的研究、加速两级割据的解体和促进各国科技研究领域的合作 等角度回答。消极:可从加剧国际局势的紧张、动荡和增加了国家的经济负担等角度分析总 结。 答案: (1)美苏主导领先、国家组织支持、曲折发展、技术成就不断突破、军事战略需要为主、由 各国独立研发走向国际合作。 国际形势的变化、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空间科技水平的发展、经济发展状况、杰出历 史人物的贡献 (2)进步性:有力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高科技的研发;推动了人类对外太空的研究; 加速两极格局的解体,缓和国际局势;促进各国科技研究领域的合作。 消极:加剧国际局势的紧张、动荡;巨大开支增加了国家的经济负担。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到东方去!到西方去!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许多中国人恍然大悟,梁启超谴责西方帝国主义和盲目崇拜科学是冲突的 根源,并且认为中国重精神的思想可以矫正这种不平衡现象。《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作者 梁漱溟宣称:牺牲中国自己的精神而支持外国的道德准则和体制是自损其命。二梁贬抑西方 的物质文明,也相应地颂扬中国的精神文明;两人都督促国人:“到东方去!” 相反,胡适和其它一些人喊道:‘到西方去!”胡适宣布,中国不但是在科学与科技方面落后 于西方,而且在每一方面——政治、文学、音乐、艺术、精神面貌,甚至是体形。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材料所述现象。(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观点明确,史论 结合。)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题,依据材料信息从“梁启超、梁漱溟贬抑西方,颂扬中国文化,认为中国文 化可以挽救中国并拯救世界。胡适则认为中国文化等一切落后,主张西化”的信息提取观点, 论证结合所学从民族危机深重下知识分子的思想追求,从中梁启超、梁漱溟和胡适对于中国 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态度分析回答。 答案: 评分标准: 一等:①观点明确,密切结合评析对象。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评析充分,逻辑严密, 表述清楚。 二等:①观点明确,基本结合评析对象。②史实基本准确,尚能支持现点。③阐述较完整, 表述清楚。 三等:①无观点或偏离解析对象。②史实不准确或未引用史实。③表述不清。 示例: 材料中梁启超、梁漱溟贬抑西方,颂扬中国文化,认为中国文化可以挽救中国并拯救世界。 胡适则认为中国文化等一切落后,主张西化。 在近代中国民族危亡的局势下,随着一战爆发和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及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中国知识分子重新审视中西文化,体现了知识分子对中国命运的思考与探索。 胡适主张学习西方,鼓吹民主与科学,推动了思想解放,彻底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 位。但存在片面肯定西方文化,一概否定中国文化的局限。 (如果学生仅就二梁或胡适的观点进行评析,亦可酌情赋分。) 1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中国盐法,白宋代实行钞引制度以来,历元、明、清而积弊日深,清末筹议改革,尚 未实行,辛亥革命爆发了。北洋政府的盐法改革是在中国盐政主权进一步殖民地化的背景下 展开的,是凭借帝国主义债权地位推动的。……南京国民政府的许多有识之士深深地感到: “财权与立法,实乃国权实质与精神之命脉。”1929 年 9 月 19 日,财政部公布《盐运使公 署章程》,财政部在产盐区域内设置盐运使;同日还公布了《榷运局章程》,规定:如果销盐 的省份不在产盐区域以内,时政部设榷运局管理盐务行政事宜。……1930 年 4 月颁布的《销 盐考成章程》,对盐务官员盐运使、运副、榷运局长的考核作了明确的规定。……12 月国民 政府颁布了《检查精盐章程》从事精盐生产者的国籍也提出了要求:“凡为精盐业者,以有 中华民国国籍者为限,如系公司组织者,公司之创办人及其股东亦同。”……南京国民政府 在制定了有关的法律文件、规章制度以后,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耍或其它各种客观原因,在盐 税改革中,似乎有“重聚敛轻建设,加强控制”的习惯性偏好。 ——摘编自夏国祥《近代盐政改革初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进行盐政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盐政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盐政改革的影响 解析: (1)背景:根据“北洋政府的盐法改革是在中国盐政主权进一步殖民地化的背景下展开的” 得出国家盐政主权遭受侵害;根据“中国盐法,白宋代实行钞引制度以来,历元、明、清而 积弊日深”得出传统盐务管理体制的弊端;根据所学可知,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根据 “财权与立法,实乃国权实质与精神之命脉”得出解决国民政府财政困难的需要;根据“凭 借帝国主义债权地位推动的”得出西方盐政思想的传入。 (2)特点:根据“《盐运使公署章程》”“《销盐考成章程》”“《检查精盐章程》”得出立法推进, 措施全面,措施因地制宜,灵活。 影响: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助于收回盐政主权,推动了盐 政的近代化,客观上推动了法制的近代化,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分析积极影响; 根据“重聚敛轻建设,加强控制”得出后期聚敛过度忽视民生。 答案: (1)国家盐政上权遭受侵害;传统盐务管理体制的弊端;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解决国 民政府财政困难的需要(增加财政收入的需要)西方盐政思想的传入。 (2)特点:立法推进;措施全面;措施因地制宜,灵活; 影响: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助于收回盐政主权;推动了盐政的近代化;客观上推动了 法制的近代化;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后期聚敛过度忽视民生。 16.【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39 年 5 月,日本关东军首先发起进攻,试图占领诺门坎(位于中国内蒙古呼伦贝 尔市西南部的新巴尔虎右旗)东部领土,作为下步侵略苏联远东地区的跳板,进而实现蓄谋 已久的“北进计划”。日“满”骑兵部队在坦克、装甲车、炮兵、航空兵配合下,向外蒙第 24 国境警备队发起进攻。日本陆航的 5 架轻型轰炸机向蒙军投下 64 颗炸弹,并用机枪低空 扫射,造成蒙军约 50 人伤亡。在日“满”军协同进攻下,蒙军被迫放弃哈拉哈河西岸。…… 5 月 21 日,蒙军发动反攻.共调集了骑兵 4 个团、装甲汽车 2 个营、炮兵 2 个连。驻扎在 乌兰巴托的苏联红军第 5 特别司令部在得到日军出动了飞机、装甲车辆参战的情报后,也派 出了包括工兵、坦克部队在内的苏军帮助蒙军作战。苏蒙军紧密配合,很快便夺回了此前被 日军占领的阵地。……双方最终于 9 月 16 日停火,苏蒙军以 6 千人就歼灭 6 万日军。诺门 坎战役虽然只是在亚洲爆发的局部战争,但该战役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巨大。 ——摘编自《诺门坎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诺门坎战役的特点,并简析其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诺门坎战役的影响。 解析: (1)特点:根据“在坦克、装甲车、炮兵、航空兵配合下”得出机械化、立体化(多兵种协 同作战)。背景:根据“进而实现蓄谋已久的‘北进计划’”得出日本的北进计划;根据“1939 年 5 月,日本关东军首先发起进攻,……作为下步侵略苏联远东地区的跳板”得出九一八事 变后,日本在东北不断扩张,日俄矛盾由来己久;根据“日‘满’骑兵部队在坦克、装甲车、 炮兵、航空兵配合下”得出伪满洲国建立。 (2)影响:根据“苏蒙军紧密配合,很快便夺回了此前被日军占领的阵地”“但该战役对第二 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巨大”得出迫使日军放弃北进计划,进而发动珍珠港事件;结合所学可知, 日本北进计划的失败,客观上支援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使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 答案: (1)特点:机械化、立体化(多兵种协同作战) 背景:日本的北进计划;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东北不断扩张;伪满洲国建立;日俄矛盾由 来己久。 (2)影响:迫使日军放弃北进计划,进而发动珍珠港事件;客观上支援了中国的抗日战争; 使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 1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柳宗元(公元 773 年一公元 819 年),杰出文学家、政治家、哲学家、思想家,还是 中国园林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元和五年 柳宗元在愚溪东南畔构筑居所,自号愚堂。新居位于西山脚下,背依苍翠山峦,前有潺潺流 水,溪上还有钻姆潭、小丘、小石潭诸景。柳宗元加高潭岸平台,延长旁边栏杆,疏导高处 泉水落入潭中,发出悦耳之声,成为中秋之夜赏月时的美好景致。……元和十年 柳宗元奉诏离开永州,奔赴柳州任刺史,柳宗元不仅在自己居住的庭院植树种花,还在柳州 城西北隅“手种黄甘二百株”;带领柳州人民整修街道,在柳江河畔广种柳树,不仅防止了 水患,还绿化了沿江堤岸,利于人民生产生活,休息观瞻。 ——摘编自张绪伯《柳宗元园林文化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柳宗元园林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绘合所学知识评价柳宗元园林活动的贡献。 解析: (1)特点:根据“带领柳州人民整修街道,在柳江河畔广种柳树,不仅防止了水患,还绿化 了沿江堤岸,利于人民生产生活”得出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注民生(改善环境 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2)贡献:根据“不仅防止了水患,还绿化了沿江堤岸,利于人民生产生活”得出有利于当 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根据“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位承前启后 的重要人物”得出推动中国古代园林思想的发展。 答案: (1)特点: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注民生(改善环境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2)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推动中国古代园林思想 的发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