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项4必考热点4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学案
必考热点四 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从近代中国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是人们长期关注的热点话题。近代中国面临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两大历史任务,现代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交相辉映。 高考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斗争的考查,侧重于列强侵华带来的影响,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救亡图存的探索;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全球化趋势,多侧重于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考查;对战后政治格局演变的考查,侧重于美苏冷战和世界多极化。 (对应学生用书第138页) 1.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时间 国际背景 阶段特征 侵略战争 结果与影响 抗争事件 19世纪40至60年代 工业革命后,工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以发动战争作为打开中国国门的主要手段;以商品输出作为主要侵略方式;侵略过程中列强间的关系以相互勾结为主;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和相对落后但侵略成性的俄国 两次鸦片战争 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广州人民和部分爱国清军的英勇抵抗 19 世纪末20世纪初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侵华的方式:政治上,由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到实行“以华制华”的政策;经济上,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侵华的主要格局:帝国主义共同支配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左宝贵、邓世昌与日军激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爆发 侵华的方式:从“以华制华”到独占中国。侵华的主要国家是美日两国,英法成为侵华活动的配角。 侵华的主要格局:先是由列强共同支配,后由日本独霸中国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百年反侵略斗争首次取得完全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正面战场的抗战;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2.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历程 (1)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基本上属于旧式农民战争的范畴,但它发生在鸦片战争以后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里,时代赋予它新的任务——在反对封建统治的同时,也反对列强侵略,因此太平天国运动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领导阶级:农民阶级。领导组织:拜上帝会。指导思想:将西方基督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相结合。革命纲领:空想性、革命性集于一体的《天朝田亩制度》。群众基础:农民阶级。革命策略:孤军奋战。 (2)资产阶级——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由资产阶级政党领导,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确立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标,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在中国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领导组织:同盟会。指导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学说。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群众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策略:不断暴动,孤军奋战。革命前途:资产阶级共和国。 (3)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时期,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阶段。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领导阶级:无产阶级。领导组织: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革命纲领:彻底反帝反封建。革命主力:无产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策略:统一战线(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革命道路:从城市中心论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前途: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预测押题] 38.以“家国情怀”隐性考查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石约翰对《清季外交史料》中的“主权”二字进行统计,发现从1875年至1894年间,“主权”二字仅在每百页出现“一次”,而从甲午之后的1895年起,“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这反映出( ) A.晚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思想 B.甲午战后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C.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分水岭 D.西方的“主权”思想已引入中国 B [如果晚清政府继续顽固地坚持“天朝上国”思想,就没有理由造成“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故A项错误;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致使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刺激了广大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爱国救亡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故 B项正确;近代中国的分水岭是中英鸦片战争而非中日甲午战争,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很容易推断,“主权”早已在材料中的第一阶段(1875年至1894年)就已被引入中国,而且这也不是材料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故D项错误。] 39.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后,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等命名的报刊,据不完全统计达500余家。1913年7月,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平均每10人就有一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士,但报纸发表之意见,由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这表明( ) 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民主政治体制保障了言论自由 C.全国人民的政治热情空前高涨起来 D.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达到顶峰 B [民主共和观念应该强调反对帝制的内容,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宣传民主思想的新报刊数量及发行量增多,普通百姓也接受报刊内容的宣传,这说明社会思想环境自由,联系史实可知B项符合题意;材料仅体现公众接受报刊内容的宣传,未体现全国人民的政治热情高涨,故C项错误;材料中无近代报刊业发展状况的比较,因而无法得出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达到顶峰的结论,故D项错误。] 40.以历史解释创新考查国民革命 1924年孙中山在新成立的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内,专门设立了工人部、农民部,负责指导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并亲自核准了《农民协会章程》《工会条例》。这一做法有利于( ) A.改组中国国民党 B.唤起民众投身国民革命 C.壮大中国共产党 D.提高工人农民经济地位 B [由材料“1924年孙中山在新成立的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内,专门设立了工人部、农民部”可知,该措施是在改组国民党之后实行的,故A项错误;材料中孙中山重视工人、农民,这一做法有利于唤起工人和农民参与革命,故B项正确;孙中山是国民党领导人, 故其做法不是为壮大共产党,故C项错误;从“负责指导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可知,材料中的措施不是为提高工人和农民的经济地位,故D项错误。] 41.以唯物史观引领考查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下表信息表明五四运动前夕,中国( ) 1894年 中国产业工人10万人 1871—1911年 有记载的罢工斗争达105次 1912—1919年 罢工斗争达130多次 至1919年 中国产业工人约200万人 中国还有1000万左右手工业工人和店员工人 1915—1920年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黄金时代” A.工人阶级政治觉悟程度有所提高 B.具备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 C.阶级矛盾逐步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初步进行了新型民主政治的尝试 B [材料中并没有对工人阶级政治觉悟的提及,故A项错误;从1894年至1920年,中国的无产阶级数量激增了100多倍,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涉及,故C项错误;工人阶级的数量剧增并不等于新型民主政治的初步尝试,故D项错误。] 42.以家园情怀隐性考查工农红军长征 下面是红军长征途中留下的一些遗存图片。当时有歌谣唱到:“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标语指方向。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话儿暖心肠!”对中国共产党而言,这类刻画在当时起到的作用是( ) A.介绍了当时的革命形势 B.播撒了持续革命的火种 C.彻底摆脱“左”倾思想影响 D.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 B [图片只是宣传标语,没有介绍当时的革命形势,故A项错误;“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标语指方向。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话儿暖心肠!”可得出红军的宣传拉近了和百姓的关系,传播了革命的火种,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左”倾思想,故C项错误;长征是战略转移,不是工作重心的转移,故D项错误。] (对应学生用书第140页) 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可分为三个阶段: (1)1949—195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又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国家政权的巩固时期(1949—1952年);二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时期(1953—1956年)。其中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一五”计划、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等。 (2)1957—1976年,主要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也是中国现代化曲折发展的阶段。又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全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1957—1966年),这一探索阶段中既有成功也有失误,既有经验也有教训,但党和国家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年),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探索历程中最严重的失误阶段,党和国家的工作以阶级斗争为中心,偏离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轨道,导致国民经济发展严重受损。其中主要的历史事件有: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周恩来调整国民经济、1975年邓小平的全面整顿等。 (3)1978年至今,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伟大战略的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又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的探索时期(1978—1992年),主要是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二是改革开放的深化时期(1992年至今), 主要是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其中主要的历史事件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发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等。 [预测押题] 43.以史料实证考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 这是1958年流行的一首诗歌,这首诗反映出( ) A.当时人们对人民公社的衷心拥护和赞美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直线发展历程 C.小农经济是阻碍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的落后生产方式 D.生产关系的变革逐渐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脱离 D [材料中提到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三大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这些史实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超越了当时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A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故B项错误;小农经济是阻碍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的落后生产方式,这要看具体的历史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小农经济就有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故C项错误;从小农经济到农业合作化再到人民公社化,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逐渐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脱离,故D项正确。] 2.近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政策、经济思想和经济模式 近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经济思想和经济模式,与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处于不断的发展和调整中。 工场手工业时期,实行重商主义政策,依靠国家力量,致力于对外贸易和扩张。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经济运作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反对国家干预经济,这一政策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时期,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被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所取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带来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滞胀”局面的出现,西方国家普遍放松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由此可以看出,西方国家在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徘徊,力图在两者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 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和实践 十月革命胜利后,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战胜国内外敌人,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放弃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实施新经济政策,这是列宁对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进一步探索,其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经过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特征的斯大林模式形成,这种模式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成为后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 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多次进行改革。赫鲁晓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农业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工业方面,二者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限制。戈尔巴乔夫制定“加速发展战略”,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由于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加上其未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最终使经济改革未达到预期效果。在这一情况下,戈尔巴乔夫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 [预测押题] 44.以时空观念迁移考查罗斯福新政 1936年,美国国会通过《土壤保持和作物调配法》,该法规定给土地休耕的农场主休耕补贴,换得他们放弃种植,削减粮食生产。该立法主要是为了( ) A.加强土壤保持以维护生态平衡 B.减少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C.通过补贴促进国内货币的流通 D.取得农场主对政府政策的支持 B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罗斯福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削减粮食生产,以控制市场价格。题干材料美国国会通过《土壤保持和作物调配法》主要也是为了减少农业产量以稳定农产品价格,故A项错误,B项正确;C、D两项不符合题意。] 45.以历史解释创新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下图是西方部分国家公共社会开支和GDP增长的情况图。此图表明( ) A.西欧国家的社会发展状况好于美国 B.公共社会开支和经济增长率呈现负相关 C.这些国家的公共社会开支持续稳定 D.经济总量与公共社会开支呈现正相关 C [根据题干图中数据信息可知,各国都是起伏波动的,无法得出西欧国家的社会发展状况好于美国的结论,故A项错误;在1985年以前GDP增长时,公共社会开支也在增长,是呈正相关,故B项错误;1980—2005年间四个国家公共社会开支在GDP所占的比例基本稳定,故C项正确;2000—2005年GDP增长放缓,但是公共社会开支并未出现下滑的趋势,故D项错误。] 46.以时空观念迁移考查新经济政策 1925年苏共十四次代表大会前后,苏共中央在农村取消了大部分对出租土地、雇工及资本积累的限制,并降低了农业税和工业品的价格。这表明( ) A.新经济政策走向了废止 B.农民的利益得到了保护 C.工业化资金的积累加速 D.农村阶级分化日益加剧 B [新经济政策走向了废止是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故A项错误;题干信息表明农民可以自主决定生产、减少税收和工业品支出,体现了维护农民利益,故B项正确;材料与工业化积累资金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农村的阶级分化,故D项错误。] 47.以历史解释创新考查斯大林模式 下图是1940—1985年苏联国民经济增长状况,导致图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 B.经济体制模式固化影响 C.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D.美苏争霸经济消耗过多 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该期间苏联的经济体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1940—1985年”和图示内容,反映了斯大林模式下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故B项正确;材料叙述了苏联国民经济增长状况,与西方封锁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苏联国内经济结构失衡,故D项错误。]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金融方面,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体系;在国际贸易方面,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在工业方面,美国拥有强大的工业力量,成为世界工厂;在科技方面,战时美国经济的繁荣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美国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加强了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向主要出现在欧洲。第二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末,一方面,欧洲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集团也纷纷出现,经济区域集团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种现象。第三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掀起了新的浪潮,进入了较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时期。 (3)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1995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成为当今世界唯一能处理国家、地区之间贸易关系的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国际贸易顺利、自由地进行,以创造一个有序、安全的全球经济环境。世贸组织成立后,进一步促进了世界贸易的自由化和一体化,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 [预测押题] 48.以历史解释创新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思想构建者、后来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的金德尔伯格认为,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的原因,是全球公共品的缺失。为改变这一状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美国( ) A.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国家 B.倡导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C.发起冷战,确立起世界霸主地位 D.政府大力干预经济的发展 B [根据题干中“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的原因,是全球公共品的缺失”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迫切需要解决这个问题。A项表述与题意无关,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经济大危机是因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下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需要建立一个相对规范的世界经济秩序,故B项正确;冷战是美苏两国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政府干预经济在罗斯福新政后就出现了,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49.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002年,中国大幅调低了5 300多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关税总水平由2001年的15.3%降低至12%;2010年,给予最不发达国家4 762个税目商品零关税待遇。此税收政策对中国的影响是( ) A.大幅减少关税收入 B.扩大出口增加外汇 C.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D.扩大就业发展民生 C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贸易保护和关税壁垒阻碍国与国之间经济、技术的交流,不利于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A项不是国家税收政策的目的,排除;降低关税有利于进口,故B项错误;关税百分比的下调,目的是增加竞争、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促进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故C项正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会提高对劳动者的质量和素质的要求,故D项错误。] 50.以唯物史观引领考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段话说明全球化( ) A.对各国的损益在不同时期有差异 B.给现代中国带来巨大利益 C.是大英帝国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D.对当今美国来说弊大于利 A [材料反映中国、英国、美国在不同时期既受益于全球化,又受全球化危害的影响,说明全球化对各国的损益在不同时期有差异,故A项正确;B项非材料主旨,排除;尽管英国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但不能说是全球化导致英国衰落,故C项错误;根据“虽然一直是全球化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可知,当今美国也受到全球化危害的影响,但不能由此说明全球化对美国弊大于利,故D项错误。] (对应学生用书第142页) 1.战后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格局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和苏联成为主宰世界的两大主要力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矛盾,导致美苏同盟关系破裂,“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相继出笼。1949年北约成立,1955年华约成立,两极格局形成。 (2)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欧共体建立,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振兴,多极化趋势出现,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 (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处于新旧交替时期,“一超多强”是当今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世界局势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预测押题] 51.以历史解释创新考查两极格局的形成 1991年12月,随着苏联分崩离析,统治世界四十余年的国际秩序正在走向终结。各国决策者们突然发现,沿用近半个世纪的外交和国防基本战略,正在迅速变成一堆历史垃圾。这里的“历史垃圾”是指( ) A.热战对峙,局部战争 B.经济封锁,区域联合 C.军事遏制,政治对抗 D.和平演变,意识渗透 C [两极格局下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故A项错误;区域联合不是两极格局的特征, 故B项错误;两极格局下的对抗形式主要是军事遏制和政治对抗,故C项正确;和平演变、意识渗透是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阵营的政策,故D项错误。] 52.以历史唯物主义引领考查世界格局多极化 有学者指出,21世纪的世界政治道路进入一个新阶段……除了“中国崛起”“非洲崛起”和“俄罗斯民族主义”外,还有“印度崛起”,这些世界大国正自信的重新排队。该学者意在说明( ) A.美国已经丧失了世界霸权的地位 B.国际体系正朝着多元多体的方向发展 C.争夺世界控制权的斗争日趋激烈 D.新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作用日益重要 B [材料中没有关于美国世界霸权的任何信息,故A项错误;据材料“有学者指出,21世纪的世界政治道路进入一个新阶段……除了‘中国崛起’、‘非洲崛起’和‘俄罗斯民族主义’外,还有‘印度崛起’,这些世界大国正自信的重新排队”可知,该学者意在说明国际体系正朝着多元多体的方向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这些国家在争夺世界控制权,故 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新经济体和世界经济,故D项错误。]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一个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两次会议:日内瓦会议和亚非国际会议。 三大政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另起炉灶、一边倒。 四个外交成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第一年里与苏联等17国建交,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在亚非国际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五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3)新时期的外交 新时期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 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并开展新型区域合作。 [预测押题] 53.以唯物史观引领考查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下面是新时期中国的“三环准联盟外交”示意图,据此可知( ) A.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赢得国际认可 B.中国外交注重观念更新与机制创新 C.中国外交政策由“不结盟”回归“结盟” D.冷战时的外交烙印被世界各国遗弃 B [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赢得国际认可”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图片中“多边外交”“准联盟外交”“传统国家”信息说明中国外交观念的变化,故B项正确;新时期中国是不结盟,故C项错误;被世界各国遗弃的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