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实验班)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实验班)

张家口一中2019—2020学年度11月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选考实验班)‎ 一.单项选择题 ‎1.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 A. 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 以满足个人欲望目标 C. 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 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答案】D ‎【解析】‎ 孔子提出的“仁”是“克己复礼”,而朱熹是从“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角度阐述的,显然与孔子的原本思想不完全一致,故D项正确。朱熹是压抑人性,故A项和B项错误;C中“完全”的说法过于绝对。‎ ‎【考点定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孔子思想和朱熹思想比较 点睛: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北宋时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他特别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并指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2.公孙弘擅长“习文法吏事,缘饰以儒术”,被汉武帝欣赏重用,成为史上第一位封侯拜相的儒生。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公孙弘最先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汉代儒学继承了先秦儒学传统 C. 武帝时期儒学定于一尊成为士人晋升之阶 D. 汉武帝宏图大略不拘一格选才 ‎【答案】C ‎【解析】‎ A选项错误,最早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人是董仲舒;B选项不够准确,汉代儒学不仅仅是继承而是另有发展;C选项说法正确,符合材料;D选项不是材料的主要内容,故排除。‎ ‎3. 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 ‎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 ‎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墨子针对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的局面,提出 “兼爱”“非攻”“尚贤”,表达了小手工业者反对战争、提高社会地位的诉求;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智者学派主张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所以①③都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针对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宣扬理性和科学,反对迷信和专制。王阳明心学的主旨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体现了哲理思辨的倾向。‎ ‎4.《宋书·天文志》载:“晋康帝建元二年闰月乙酉,太白犯南斗,九月康帝崩,太子立,大赦。”此记载体现了(  )‎ A. 以民为本 B. 皇权至上 C. 君权神授 D. 天人感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这反映的是大自然的相关活动与统治者的政治活动的关系。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了天人感应的思想,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以民为本的思想;B选项错误,皇权至上反映的是皇帝的权威,与题意不符;C选项错误,君权神授指的是君主权力来源于神,与题意不符。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5.董仲舒在评论一件寡妇改嫁的案例时指出,依《春秋》大义,“夫死无男,有更嫁之道也”,故寡妇改嫁“皆无罪名,不当坐”。这折射出汉代 A. 司法判案“重情轻法”‎ B. 妇女整体社会地位较高 C. 婚姻受礼教束缚相对较小 D. 妇女拥有婚姻自主的权利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C项,董仲舒援引《春秋》,认为寡妇再嫁是可以的,这就比后世“设男女之大防”“一女不事二夫”不允许寡妇再嫁的程朱理学思想要宽松得多,显示汉代婚姻受礼教束缚相对较小。故C项正确。A、B、D项,题干中董仲舒是在“评论”这件寡妇改嫁案,并不是司法官,不能体现汉代司法判案原则;题干中“寡妇再嫁”仅为一个个例案件,并不能说明妇女的整体社会地位较高;题干中没有体现妇女拥有婚姻自主权利的相关信息。故A、B、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对婚姻的影响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6.西汉文景时期《淮南子》认为法能诛杀不孝的人,但不能使人人成为孔子曾子;法能处罚窃盗者,但不能使人人拥有伯夷那样高尚的道德。由此可见,在当时 A. 先秦儒学的教化作用备受质疑 B. 法家治国学说被统治者所摒弃 C. 学术文化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 D. 儒家学说成为王朝的正统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淮南子》的观点可知,汉初认为法律有一定作用,但是并不能通过法治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可见其主张德治和法治并举,体现了学术文化融合趋势,C正确;材料中认为通过法治不能使每个人成为孔子和曾子,可见其对于先秦儒学的教化作用持肯定态度,A排除;材料认为法治有一定作用,排除B;汉武帝时期儒家成为正统思想,材料时间是汉景帝时期,排除D。‎ ‎【点睛】解题关键是从解读出材料主旨信息,即认为光依赖法治不能达到社会和谐,应当法治和德治并举。‎ ‎7.在修养论方面,明代王守仁提出:“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下列观点,实质上与其相同的是 A. 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 二程:灭私欲则天理明矣 C. 王夫之:天地之化日新 D. 张载: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度。根据材料可知,王守仁强调致良知,这与二程强调灭私欲则天理明矣的实质是一致的,故B正确。‎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8.理学家朱熹说:“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据此可知,朱熹 A. 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格物致知 B. 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正心诚意 C. 重申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D. 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答案】A ‎【解析】‎ 材料反映朱熹的主张是通过格物、达到“穷理”,实现“致知”,即材料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格物致知,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涉及“正心诚意”,排除B项;材料并非强调天理是万物的本源,而是探讨如何感知天理,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天理”和“人欲”的关系,排除D项。‎ 点睛:由于程朱理学认为理在心外,因此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去认识和体验“天理”的存在,最终贯通明“理”。陆王心学认为理在心中,不必外求,因此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9.有学者认为,儒家对现实经验层面的君臣父子、夫妇长幼理所当然的伦理道德规范,是适应社会需要的,有不可变易的价值。这说明,儒学长盛不衰是由于 A. 以血缘关系规范君臣关系 B. 以血缘关系规范社会秩序 C. 其观念植根于社会生活中 D. 宣扬要绝对服从君主要求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伦理道德规范”并非都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君臣”“社会”关系也并一定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故AB项排除;由材料中“伦理道德规范”“是适应社会需要的,有不可变易的价值”等信息可得出儒家思想是以血缘关系而根植于民众的生活之中,从而是儒学长盛不衰,故C项正确;材料中强调了伦理关系规范君臣关系,但无法说明要绝对服从君主的要求,故D项排除。‎ ‎10.顾炎武曾说:“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已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由此可见顾炎武 A. 批判理学家空谈义理,脱离现实 B. 指责理学家抛弃先秦时期孔孟之说 C. 深刻地揭示出了明朝灭亡的根源 D. 认识到明清儒学已不适应时代需要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顾炎武认为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理学空谈误国,脱离实际,主张经世致用。故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批判思潮 ‎11.葛兆光先生指出:“尽管这些对于旧时政治的激烈批判……被描绘成类似西方的‘启蒙思潮’,但……这些思想表达的全部合理性,却建筑在民族命运的激愤和故国哀思的感情上,本身未必是理性的思索和冷静的分析。”作者评价的是 A. 宋明时期的理学 B. 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C. 启蒙运动的思想 D. 维新派的“托古改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尽管这些对于旧时政治的激烈批判……被描绘成类似西方的‘启蒙思潮’”以及“建筑在民族命运的激愤和故国哀思的感情上”可知,这一评价符合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选项B正确;宋明理学并未对旧政治进行批判,排除A;材料评价的是东方的思想,而非西方的启蒙思想,排除C;维新运动时期并不存在“故国哀思”,排除D。‎ ‎12.嘉靖元年,政府对王阳明的著作不满,世宗下诏:“不许妄为叛道之经私自传刻,以误正学(程朱理学)。”当时政府批判王阳明,可能因为王阳明心学 A. 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 离经叛道追求个性解放 C. 否定了封建纲常伦理 D. 主张提升人的主体地位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王阳明的心学认为人人都可以“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只要通过内心反省就可以成为圣人,体现了以个体为中心,突出人的主体地位,这与倡导“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不一样,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理学和心学都属于儒家文化,二者都是对儒家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都巩固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离经叛道追求个性解放”属于李贽的思想,与王阳明无关;C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王阳明的心学也是儒学的一支,所以根本上也是维护封建纲常和维护社会统治秩序。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3. 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A. 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 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 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 D. 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 ‎【答案】D ‎【解析】‎ 题中多次出现“雕印”一词,说明当时雕版印刷术比较普及,由此可排除A项;再由题中信息主要涉及宋人“议论时政之言”,并不足以说明当时北宋与契丹的关系,C项亦可排除。B项有较强的迷惑性,但由“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可知当时宋朝政府并未对书籍出版业进行有效的管理;而由“大于朝廷不便”的信息,可知如当时“议论时政之言”广为流传的话,则对宋朝政府的统治会带来不利影响。故D项为正确答案。‎ ‎14. 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 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 B. 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 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 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答案】D ‎【解析】‎ 本题要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突出题中材料所含的“自由”“正义”诉求,这正是宋代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的前景下市民文化生活中反映的价值取向。ABC三项都只是就事论事的浅层次归纳,没有涉及本质问题。‎ ‎15. 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 A. 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 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 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 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答案】C ‎【解析】‎ 考查古代中国的小说。结合材料“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呼唤出一个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判断C项正确。A项“宗教传播载体”,D项“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是对材料的误解。B项材料无法体现。‎ ‎【考点定位】必修三·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明清小说的人情世界 ‎16. “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更新,思想要旧。”这一主流思想体现在( )‎ A. 魏源的《海国图志》 B. 张之洞的《劝学篇》‎ C.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 D. 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材料,材料中体现的观点是“中体西用”,这是洋务派的主张,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故选B。魏源等人只是主张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故A错误。C和D涉及到了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故错误。综上,本题选B。‎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中体西用·表现 ‎17.1912年《申报》载:“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于共和同之组织,若选举,若会议,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种种应尽应享之权利义务成不谙熟。”这说明当时中国 A. 共和革命不可能成功 B. 只能实行君主立宪 C. 人民不支持革命 D. 实行思想文化启蒙的紧迫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认为当时的国人风俗习惯比较落后,对选举、议会等属于国民的权利和义务都不熟悉,这就说明需要开启民智,对人民进行广泛的思想启蒙,故选择D项;材料反映当时中国人民思想需要启蒙,而并非说明共和革命不可能成功,故A错;国民对选举、议会等属于国民的权利和义务都不熟悉,不代表只能实行君主立宪,故B错;而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综上所述答案选择D项。‎ ‎18. 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田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A. 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 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C. 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 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答案】A ‎【解析】‎ 从“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可以看出该思想家主张“善变”,对中国能否适应世界环境感到担忧,由此可以看出他主张抛弃旧文化,崇尚新文化,以适应世界的发展,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在“重建儒家信仰”上;C选项没有注意到时间:20世纪初,这个时期康梁变法已经结束;D选项错在材料体现不出这种思想。‎ ‎19.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 A. 主张国家至上 B. 批判封建伦理 C. 反对西方民主 D. 传播马克思主义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陈独秀认为封建社会儒家伦理道德压制中国人的人格发展,进而不利于国家巩固,因此材料批判的是儒家伦理道德,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国家至上的说法,A选项排除。陈独秀肯定西方的民主、科学,C选项说法错误。材料与传播马克思主义无关,D选项排除。‎ ‎20.新文化运动前期,各种西方思潮纷至沓来,相互角逐,马克思主义被淹没在其中。在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从众多学说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这一变化 A. 提升了向西方学习的水平 B. 改变了救亡图存运动的路径 C. 扩大了民主与科学的影响 D. 促使民众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答案】B ‎【解析】‎ ‎【详解】五四运动把反帝和救国结合起来,并且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改变了救亡图存运动的路径,故B正确;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五四运动后传播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学习西方思想,无法体现提升了向西方学习的水平,排除A;新文化运动前期宣传民主与科学,而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主流,排除C;甲午战后民众民族意识开始觉醒,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21.‎ 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A. 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 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 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 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答案】C ‎【解析】‎ 解题时要重点理解材料关键信息的含义。“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即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五四运动后,关于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的争论,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两条路线。通过这场争论,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大多数人得到幸福,从而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故C项正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开辟于20世纪20年代末,故A项错误;这场争论没有涉及欧美的社会制度,故B项错误;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仍有分歧,“消除”一说太绝对,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唯物史观和周年问题,2019年是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今年考查也是意料之中。马克思主义成为2018年高考历史试题的“鲜亮底色”,突出了高考历史命题的政治性。本题切入了时代政治生活中的“四个自信”中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得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历史结论。‎ ‎22.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 A. 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 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 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 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答案】C ‎【解析】‎ 由“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可知孙中山认为国民党之所以在革命之后十二年还没有成功,而俄国革命六年就成功了,是因为俄国有团结而强有力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所以选C;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所以不可能走苏俄革命道路,也没有放弃实现资本主义民主,所以排除A、B;孙中山把原因归结为领导核心不够好,而没有改变斗争目标,故排除D。‎ 名师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综合理解材料意思的能力。题干材料中外关联,综合性较强,孙中山的话涉及俄国、法国、美国革命成功的历史经验,而又对俄国与法美存在不同的态度,需要考生综合中外历史知识全面考量,才能深刻理解孙中山讲话的内在含义,一定程度上考查到了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 ‎23.毛泽东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这一观点提出的相关背景是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 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C. 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可知,这一观点应出自《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这时,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故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 ‎24.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就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创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民主革命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人类思想文明角度思考,上述四位政治家有共同之处,表明 A.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没有优劣之分 B.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相互学习借鉴 C. 历史发展主要是由历史巨人推动 D. 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具有世界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所学知识可知,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罗斯福新政和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体现的是政策制定同国情相结合,说明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具有世界性,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比较问题,A选项排除;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相互学习借鉴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历史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历史人物不起决定作用,C选项排除。‎ ‎25.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和创造性的源泉。下方为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理论成果示意图,空白处应填入 A.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 《论人民民主专政》‎ C. 《新民主主义论》‎ D.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论人民民主专政》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決定性的胜利全国性政权即将建立的时刻,‎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八周年而写的一篇论文,属于解放战争时期。故B正确;《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是毛泽东1928年10月在井冈山为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写的决议。属于国共对峙时期。故A错误;1940年1月《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属于抗日战争时期。故C错误;‎1927年3月5日,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属于国民革命时期。故D错误。‎ ‎26.邓小平同志在一次重要会议上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该讲话的意义在于 A.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B. 标志着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完全形成 C. 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 D. 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出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这次讲话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C选项符合题意。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正式提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成为我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开端,A选项排除。中共十四大和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完全形成,B选项排除。中国共产党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D选项排除。‎ ‎27. 相关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开始用极大力气模仿苏联教育制度,特别强调训练实用科目中的自然科学人员;同时改组了基督教会大学和国立大学的文理科系统,取而代之的是创办了20个新的科技院校和26个新的工程研究所。这种教育变革的主要目的是( )‎ A. 与旧中国的教育彻底决裂 B. 为国家工业建设培养人才 C. 实现文理科系统均衡发展 D. 与苏联联合对抗资本主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开始用极大力气模仿苏联教育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一五计划推行,工业建设开展,这种教育变革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工业建设培养人才。因此选B。ACD都不符合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新中国初期的教育 ‎28.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 A. “百家争鸣”的方针 B. “百花齐放”的主张 C. “文化革命”的观点 D.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答案】A ‎【解析】‎ 从题干中“笔墨官司,有比无好”的信息可知,毛泽东主张学术方面的“百家争鸣”,故答案为B项。A项是文学艺术方面的主张,C、D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 点睛:“双百”方针是指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即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即科学研究上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双百”方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双百”方针允许和鼓励不同观点、不同流派的文化形态自由发展,提倡在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提倡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学术论争;同时,文学艺术和科学工作者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作为我们各项事业,包括科学和文化事业的指导。‎ ‎29.孔子反对盲从,提倡“当仁不让与师”;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二者思想的一致性表现在 A. 提倡民本 B. 强调理性 C. 呼唤仁爱 D. 倡导美德 ‎【答案】B ‎【解析】‎ ‎【详解】苏格拉底的“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无关民本思想,排除A;苏格拉底的“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无关仁爱和美德思想,排除CD;“当仁不让与师”体现了反对盲从权威,而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即强调正确的思考,都体现了理性的重要性,故选B。‎ ‎30.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控诉不敬城邦认可的神灵而判处死刑;哲学家普罗泰戈拉因在《论神》中说“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其著作被公焚;悲剧家欧里庇得斯也因“不敬神”被起诉,被迫离开雅典,客死异乡。对此理解表述最准确的是 A. 人文精神并非是雅典主流思想 B. 雅典城邦精神排斥多神崇拜 C. 城邦政治中王权和神权相结合 D. 神在雅典人心中的地位提高 ‎【答案】A ‎【解析】‎ 苏格拉底、普罗塔哥拉、欧里庇得斯皆“不敬神”被起诉,遭到城邦不公平的待遇,说明雅典民主权利滥用,故B错误;雅典城邦普遍信仰神的存在,但是不能说明城邦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故C错误;D的“提高”一词表示一开始神的地位不高,后来才提高,而题目中表现的是,神的地位一直很高,错误;人文精神指以人为上,重视人,而题中几位被处死的人,都是因为对神不敬,由此可以看出,雅典此时还是神明至上,神的地位是高于人的,所以“人文精神并非是雅典主流思想”,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雅典民主政治是建立在法治基础之上的国家政治,其产生、发展、繁荣的过程中无不充满法的精神。‎ ‎31.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宋明理学家提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他们共同强调的是 A. 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B. 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C. 人的主观感受的重要性 D. 人的客观存在的重要性 ‎【答案】C ‎【解析】‎ 智者学派的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一方面强调了人的价值,另外一方面过分夸大人的主观作用,导致社会道德的沦丧;而陆王心学则认为“心是世界的本原”,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也强调人的主观感受,故C选项为正确答案。A选项主要针对的是理学;B选项不符合心学思想;D选项错误,两者主要强调的是主观体验。‎ ‎32. 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A. 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 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C. 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 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思想源头,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理解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中“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可知,题干强调的是新的学说要建立在对汲取原有思想营养的基础之上。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在汲取意大利的古典文化基础上兴起的,C项符合题意。其余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33.文艺复兴并不是对古希腊文化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欧洲社会转型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场大地震。此处的“创新”体现在 A. 否定了古代希腊城邦的直接民主 B. 将解放欲求注入人文主义复兴 C. 文学艺术作品与宗教的融会贯通 D. 借人文主义否定了宗教信仰自由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欧洲社会转型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场大地震”表明,材料中的“创新”体现在人文主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反对封建神学对人的束缚,反对禁欲主义,提供人的追求与享受,将解放欲求注入人文主义复兴,故B项正确;文艺复兴只把矛头指向了封建神学,未牵涉到政治层面,也未批判否定古雅典的民主政治,故A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与古希腊的对比,C与题意不符,故C排除;文艺复兴并没有否定宗教信仰,故D排除。‎ ‎34.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 A. 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 B. 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C. 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 D. 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等谚语是16世纪德国社会流行的,这反映出宗教改革前德国民众对基督教会腐败的痛恨,但人们还是信仰上帝的,故A项错误,C项正确;欧洲首次思想解放是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故B项错误;法国启蒙运动是在18世纪,故D项错误。‎ ‎35.‎ ‎1516年,法兰西斯一世同罗马教皇利奥十世签订了《波伦亚条约》。根据这个条约,国王有权任命教会的高级教职,有权向圣职界征税。1539年,法兰西斯一世下令国家法令使用法语,不得使用教会惯用的拉丁文。上述举措 A. 引发了基督教改革运动 B. 否定了西欧封建专制制度 C. 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D. 基本解决了王权与教权之争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王有权任命教会的高级教职,有权向圣职界征税”“法兰西斯一世下令国家法令使用法语”等举措扩大了世俗国王权力,有利于民族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故C正确;1517年,教皇派人兜售赎罪券引发了基督教改革运动,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信息说明扩大了世俗国王权力,无法体现否定了西欧封建专制制度,排除B;1516年宗教改革还没有开始,“基本解决了王权与教权之争”说法错误,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国王有权任命教会的高级教职,有权向圣职界征税”“法兰西斯一世下令国家法令使用法语”,联系所学宗教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分析解答。‎ ‎36.启蒙运动时期,盂德斯鸠批判中国专制,以此力证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伏尔泰则把中国描绘成宗教宽容、君主开明的理想国度,将其作为法国政治改革蓝图的现实依据。这表明启蒙思想家 A. 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发展 B. 通过解读中国推动社会启蒙 C. 准确塑造了彼时中国的形象 D. 认为中国落后世界发展潮流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盂德斯鸠批判中国专制,以此力证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 将其作为法国政治改革蓝图的现实依据”可知,盂德斯鸠和伏尔泰都对中国进行解读,以论证启蒙思想的合理性,为社会发展提供指导,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故A项错误。二者都只是对中国进行局部解读,并没有进行全面准确的解读,故C项错误。启蒙思想家并没有对中国是否跟上世界发展潮流进行评价,故D项错误。‎ ‎37. 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离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绝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体现他主张:( )‎ A. 官吏行政权力需接受人民监督 B. 个人意志凌驾于公权之上 C. 反对用暴力手段解决官民对立 D. 制定契约限制官吏滥用职权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项只符合社会契约论的观点,不符合题意;B项正好与人民主权的观点相反,排除;C项与题干材料提供的信息无关,不符合题意;D项体现了人民对官吏的监督,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启蒙运动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观点。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资产阶级性质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主张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宣扬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反对君主专制,等级制度,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的准备。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也需要掌握。‎ ‎38.康德在哲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主要是因为 A. 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B. 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 其自由平等思想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D. 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使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是法国科学家、哲学家笛卡尔,所以A错误;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的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所以B错误;以“自由平等思想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不符合康德的思想特征,所以C错误;故选D,康德思想的突出特点即为理性。‎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康德的思想 ‎39.‎ 有学者描述说: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为突出。极富玄想天分的法国人很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此描述旨在强调 A. 牛顿科学精神影响社会科学进步 B. 宗教改革推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 C. 进化论与“神创论”有巨大冲突 D. 法国启蒙运动带来了思想大解放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18世纪后半期”、“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个统一的规律指的是牛顿的力学体系,根据“人类社会也绝不会例外”可知此描述旨在强调牛顿科学精神对社会科学进步的影响,故选A项;宗教改革发生于16、17世纪,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B项;进化论出现于19世纪,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启蒙运动的影响和作用,排除D项。‎ ‎40.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划时代的巨著《物种的起源》,建立起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严密的生物进化理论,这一理论的社会影响是 A. 发展了生物科学理论 B. 冲击了教会学说体系 C. 动摇了封建专制政体 D. 人类科学时代开始了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强调的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冲击了上帝造人的理论,B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属于科学理论贡献,不属于社会影响,排除。动摇了封建专制体制是资产阶级革命,C选项排除。牛顿力学的创立,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到来,D选项排除。‎ 二.材料解析题 ‎41.材料 历史示意图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工具。‎ 根据示意图,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论据充分,史实准确,逻辑严密,表达清楚。)‎ ‎【答案】示例:‎ 论题: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论题明确、合理即可)‎ 说明:甲午战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面对民族危亡,康有为、梁启超等宣传维新思想,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动戊戌变法。这场运动成为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尝试。《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社会两大主要矛盾合流,孙中山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宣传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共和思想,领导辛亥革命运动,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这场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北洋政府建立后,美日加紧侵华,袁世凯尊孔复古,陈独秀、李大钊等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发动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示例仅供参考,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其他论题:如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运动等,只要论题明确、合理即可得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概括图片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在总体上具有一定难度,属于观点评析题,解答本题,要做到:一、要对图片所表述的史实进行准确归纳、概括,二、对提炼出来的相关观点,要结合所学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说明,做到有理有据,论证说明要充分;第三,论证说明的过程,要符合史实,言之有理,言之成文。第一.‎ 根据图示信息“维新思潮、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等可知可归纳观点为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第二根据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以三大思想为核心“维新思潮、三民主义、民主与科学”,分析其原因和影响,说明其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42.17世纪,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把欧洲启蒙运动推向高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 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 ‎——卢梭 材料三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段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指出两者的相同之处。这两者在政治、经济方面有何相似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并说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拿出了怎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有何意义 ‎【答案】(1)观点:材料一,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材料二,社会契约论。‎ 相同:都反对君主专制,具有民主性。‎ 时代背景:封建社会日趋衰落或专制统治强化;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或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2)根本原因: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伏尔泰:主张建立英国式的开明君主制;孟德斯鸠:主张建立一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相互牵制的政府;卢梭:主张创立民主共和国。意义: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想,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 ‎【解析】‎ ‎【详解】(1)观点:依据材料一中“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中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依据材料二中“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中卢梭主张社会契约论。‎ 相同: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即可概括得出,黄宗羲和卢梭两者都反对君主专制,具有民主性。‎ 时代背景:结合黄宗羲和卢梭所处的时代背景相关所学从专制统治的强化、经济的发展等方面指出两者相似的时代背景。‎ ‎(2)依据材料三中“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信息结合所学即可概括得出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 蓝图:结合所学可知,伏尔泰主张建立英国式开明君主制;孟德斯鸠主张建立一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相互牵制的政府;卢梭主张创立民主共和国。‎ 意义:结合启蒙运动的影响相关所学可从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想、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等方面说明其意义。‎ ‎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狄德罗说:“自然法和国家法乃是臣民服从政府或者必须服从政府的条件。这些条件中的一个条件就是:只是凭着臣民的选择和同意,才有支配他们的权柄和权威,君主决不能运用这种权威来破坏那个使他获得权威的法规或契约,只要一破坏这种契约,他就会对自己不利,因为他的权威只有凭着树立权威的那种资格才能继续存在。”‎ ‎——北京大学哲学系编《十八世纪法国哲学》‎ 材料二 伏尔泰说:“当君主是一个哲学家时,对人们来说是最大的幸福”。“仁慈的国王是上天能给予大地的最好的礼物”。……狄德罗说:“开明君主的专制统治总是坏的。它的优点是最危险、最有害的诱惑”;“公正、温和、开明然而专制的统治者连续几朝的统治,对人民来说也许是最大的不幸,因为巧妙的统治会使人民完全忘记自己的特权、陷于彻底被奴役的境地。”‎ ‎——摘自《世界通史》第二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狄德罗的基本思想,并分析这些思想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比较伏尔泰和狄德罗观点的不同之处。‎ ‎【答案】(1)基本思想:自然法(自然权利或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人民主权。‎ 原因:欧洲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不断加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突飞猛进地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推动了人文主义的进步。‎ ‎(2)伏尔泰赞成英国式的“开明君主制”;认为开明君主统治,能够实现自由、权利与幸福。‎ 狄德罗反对“开明君主制”;认为开明的专制君主导致人民愚昧、被奴役,形成专制,不利于人权、民主。‎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一中“自然法和国家法乃是臣民服从政府或者必须服从政府的条件”、“只是凭着臣民的选择和同意,才有支配他们的权柄和权威”、“只要一破坏这种契约,他就会对自己不利,因为他的权威只有凭着树立权威的那种资格才能继续存在。”等信息可从自然法、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等角度概括狄德罗的基本思想。‎ 原因:依据材料一中信息结合狄德罗的时代背景相关所学从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发展和人文主义思想的进步等方面分析这些思想产生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中“当君主是一个哲学家时,对人们来说是最大的幸福”、“仁慈的国王是上天能给予大地的最好的礼物”及“开明君主的专制统治总是坏的。它的优点是最危险、最有害的诱惑”等信息结合所学可比较得出伏尔泰和狄德罗观点的不同之处。‎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