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河南省豫西名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河南省豫西名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河南省豫西名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爵位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先秦时期,爵位往往是政治权力的标志:秦以后的爵位不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这一变化 A. 导致了皇帝与官员矛盾的激化 B. 表明宗法制已退出历史舞台 C. 促使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分离 D. 是适应新形势而调整的结果 ‎【答案】D ‎【解析】先秦时期,爵位往往是政治权力的标志,这是贵族政治的体现;而秦以后的爵位不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这说明当时已经不再是贵族政治,而是官僚政治了,上述的规定就是为了适应秦朝以来统一新形势而做的调整,故选D;上述材料只是在客观阐述其规则,所以不能体现A;秦朝以后皇位的继承制度依然体现了宗法制,故B的说法不符合史实;题干仅仅是爵位制度的变化,没法体现C,故排除。‎ ‎2. 秦朝,三公九卿的官署在禁宫之内。东汉,尚书台被置于禁宫之内,三公九卿的官署被归于外朝请出了宫城。唐长安大明宫内,门下中书二省分列宣政门左右,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明清官署除了军机处均被移到紫禁城之外。以上变化表明 A. 家事与国事逐渐分离 B. 官制变化影响城市布局 C. 中央行政机构的完善 D. 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加强 ‎【答案】B ‎【解析】A材料无法体现;材料表明随着中央官职的变化,中央官署分布也有所不同,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官署分布的变化,无法体现“中央行政机构的完善”“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加强”,排除C、D。‎ ‎3. 春秋初期发生过“周郑交质”,郑庄公姬寤生先把世子(继承人)送到周都城,周平王接着把太子送到了郑国居住,以证明双方互信。这反映出 A. 周王对诸侯的控制力不足 B. 嫡长子继承制度遭到破坏 C. 同姓诸侯国恪守分封义务 D. 周礼规范了贵族阶层道德 ‎【答案】A ‎【解析】春秋时期,分封制度逐渐走向崩溃,“周平王接着把太子送到了郑国居住,以证明双方互信”凸显诸侯与天子地位的逐渐平等,说明周王对于诸侯控制力的不足,故A正确;宗法制并没遭到破坏,故B错误;分封制遭到破坏,故C错误;D不符合材料主旨。‎ ‎4. 西周甚至春秋早期,不但各诸侯国与周王朝之间,就是一些相距遥远的诸侯国之间的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上都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不唯如此,铭文和文字制度等也随着器物本身与工艺技术流往分封各地。这说明分封制 A. 强化君主专制权力 B. 导致诸侯国不断发展威胁王室 C. 推动国家走向统一 D.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答案】D ‎【解析】“铭文和文字制度等也随着器物本身与工艺技术”属于文化交流一部分,这些东西随着分封制流往分封各地,说明该制度有利于文化交流,保证了文化上的认同性,故D正确;A不是出了体现主旨;B中威胁与材料表述无关;C中国家统一是秦朝时期。‎ ‎5. 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中央官制的演变情况。这些演变 秦朝 三公九卿制 西汉汉武帝 中(尚书、侍中等)外(三公九卿)朝制 隋唐 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宋 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 无 中书一省制 A. 起到监督皇权的作用 B. 体现了制度的传承性 C. 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D. 缘于皇帝个人的喜好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从秦朝到元朝中央官制的传承和发展,故B正确;当时的中央官制并不能起到监督皇权的作用,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不能说明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故C错误;材料内容也不能说明中央官制的变化缘于皇帝个人的喜好,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材料反映的秦朝到元朝中央官制的变化的特点,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央官制的传承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6. 在中国古代,秦以后的许多王朝在立国之初,其官员主要来自于功臣,即所谓的“功臣政治”,其儿子也往往能占据高位,称作“功臣子政治”。这一现象 A. 说明科举制度形同虚设 B. 导致贵族政治得以恢复 C. 影响国家治理模式转型 D. 保障功臣后代世袭特权 ‎【答案】C ‎【解析】秦以后的选官制度经历了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的变化,隋朝开始才实行科举制,故A的说法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A;贵族政治是世卿世禄制,题干中的功臣政治和功臣子政治没法体现功臣的儿子一定是世袭了父亲的职位,故BD的说法也不符合史实;由于功臣政治和功臣子政治只是对夺取皇位中功臣的一种奖励,而不一定有利于国家的统治,故这种现象会影响国家治理模式的转型,故选C。‎ ‎7. 某同学在上大学先修课中国古代文化时,在周振鹤的《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一书中看到下图,请问这幅行政区划图描述了哪个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 A. 西周 B. 秦朝 C. 汉初 D. 元朝 ‎【答案】C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该行政制度包括“郡”“ 县”“王国”“支郡”“侯国”等组成部分,可知是汉代的郡国并行制,是汉初的制度,故C项正确。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朝是郡县制,元朝是行省制,故排除ABD项。‎ ‎8. 唐代财赋之事,开元之前,事归尚书省;开元之后,权移他官。有转运使、租庸使、盐铁使、度支盐铁转运使、常平铸钱盐铁使、租庸青苗使、水陆运盐铁租庸使、两税使等,随事立名,沿革不一。这一变化表明了 A. 中央官制逐步完善 B. 赋役负担日益加重 C. 经济实力不断提高 D. 丞相权力逐渐削弱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宰相不是专门从事行政事务,而是随时被皇帝临时任派任务,表明宰相已失去了原来的本职要务,按皇帝的需要委派,体现君主专制加强,丞相权力逐渐削弱,故选D;A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没有反映赋役负担日益加重的信息,排除B;材料和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的信息,排除C。‎ ‎9. 西汉以前,以室中西南隅为族中尊长所居,故皇(王)宫多设在都城西南隅,坐西(南)朝东为尊;东汉以后,天子定在都城南郊祭天,表明“承天”而治理天下,故皇宫位于都城正中央,以坐北朝南为尊。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宗法族群观念受到重视 B. 统治疆域由东向南扩展 C. 君臣政治关系得到强化 D. 帝王宫殿模式基本定型 ‎【答案】C ‎【解析】由材料“西汉以前…..坐西(南)朝东为尊;东汉以后,天子定在都城南郊祭天,表明“承天”而治理天下,故皇宫位于都城正中央,以坐北朝南为尊。”说明东汉以前家族关系影响政治关系,东汉以来,君臣政治关系得到强化,故选B ‎;材料表明宗法族群观念的淡化,排除A;材料与疆域无关,排除C;材料体现的是皇宫朝向得以固定,无关宫殿模式,排除D。‎ ‎10. 下表为北宋名臣事迹 性格描述 结果 吕端 老成持重,宽厚多恕,识大体,以清简为务,对于各种争议和分歧,很少发表意见。‎ 被太宗称赞为“吕端大事不糊涂”,在宰相位置上退休。‎ 毕士安 张泊、毕士安候选翰林学士,最后毕士安胜出,理由是“但(张)履行(资厉)远在下尔”。‎ 官至宰相,病逝时宋真宗亲至其府邸哭吊,异常悲恸。‎ 寇准 书生气浓,对社会现实很敏锐,有胆略,有锐气,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似嫌不足。‎ 三次为相,三度被贬,终雷州司户参军,病逝于雷州。‎ 材料表明 A. 重文轻武,文官待遇较高 B. 政治相对保守,老成持重者受重视 C. 理学兴起,重视内心反省 D. 科举考试完善,所选人才各有所长 ‎【答案】B ‎【解析】题干反映了北宋统治者用人极重资历履行,老成持重者受到重视,这是对唐代以来“进士浮薄”风气的一种抑制,守成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保持政策稳定性的一种表现,故答案选B。题干没有体现重文轻武和待遇的高低,排除A;重视内心反省指的是陆王心学,出现在南宋,且题干没有涉及理学的兴起,排除C;宋代科举制与隋唐相比不断完善,但题干没有体现,排除D。‎ ‎11. 据统计,唐代宰相共计369名,出自98个家族;宋代宰相共有134名,出自126个家族。这说明宋代 A. 宗族性家族制度的形成 B. 理学对伦理的强化 C. 分散相权方式发生变化 D. 政治开放性的加强 ‎【答案】D ‎12.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汉代察举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是 ‎《汉书•武帝纪》‎ 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后汉书•左雄列传》‎ 雄又上言:“^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帝从之。‎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太祖(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年二十,举孝廉为郎。‎ A. 孝廉成为两汉时期选官的唯一标准 B. 增加选官的限制以保障贵族政治的稳定 C. 两汉到魏晋时期察举制度不断完善 D. 东汉末年选官实践与制度设计出现背离 ‎【答案】D ‎【解析】材料并不能说明孝廉成为两汉时期选官的唯一标准,故A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保障贵族政治的稳定,故B错误;三段材料不能说明两汉到魏晋时期察举制度不断完善,故C错误;第三段材料反映了“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与举孝廉的矛盾,说明当时选官实践与制度设计出现背离,故D正确。故选D。‎ ‎13. 中国古代秦汉地方行政区划主要有郡县两级,后来在郡之上又设置了州;唐代为道、州、县三级;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设置为路、州、县;元代确定了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的制度,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依次是路、府、州、县。这体现了 A. 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B. 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C. 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D. 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答案】C ‎【解析】地方行政机构的增多体现的是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经济区域化问题,也不涉及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信息,选项A、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地方权力体系日趋完备而非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4. 《元史·百官志》记载:“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有边陲军旅之事,则兼都元帅府,其次则止为元帅府。其在远服,又有招讨、安抚、宣抚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材料表明宣慰司属于 A. 行省属下分治军民的机构 B. 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 C. 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 D. 固定的地方最高官府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可以看出,宣慰司属于行省属下分治军民的机构,故A项正确,D项错误;B项错误,行中书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15. 北宋科举增加了取士数量,许多贫穷士人通过科举成功完成了身份的蜕变,这使后来者有理由相信,可以通过科举凭借自身实力获得光明前途,并跻身贵族。据《宋史》记载,在有传的1953人中,布衣入仕者占55.12%。这一现象有助于 A. 构建平等的政治管理体系 B. 大幅提升政府行政效率 C. 进—步完善科举选官程序 D. 改变传统政治结构 ‎【答案】D ‎【解析】布衣人仕者占55.12%强调了下层人也可以通过科举参与政权,说明了科举制使传统的政治结构发生改变,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在中国古代不存在平等的政治管理体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行政效率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选官“程序”,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考查的是科举制度使下层人也可以通过科举参与政权从而导致政治结构的改变。‎ ‎16. 有学者指出:“中国较早形成了一种早熟的政治体系,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其法律身份至少在名义上是平等的,这就使得国家能够通过某种标准化的规则来选拔官员。像日本这样等级森严、贵族势力强大的社会不可能引入科举制,引进了也无法运作。”该学者重在强调 A. 科举制让世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B. 日本缺乏科举制的经济基础 C. 科举制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D. 科举制与贵族政治极不相容有学者指出:“中国较早形成了一种早熟的政治体系,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其法律身 ‎【答案】D ‎【解析】“科举制让世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说法过于绝对,故A错误;材料说明的是日本缺乏科举制的政治与社会基础,故B错误;科举制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故C错误;“等级森严、贵族势力强大的社会不可能引入科举制”体现了科举制与贵族政治极不相容,故D正确。故选D。‎ ‎17. 钱穆在《中国传统政治》中说:“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史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A. 国家政治制度的创建体现了时代特征 B. 选官制度体现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博弈 C. 制度的设计要与社会经济水平相一致 D. 九品中正制有利于各地区人才的选拔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既体现了中央的意志,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方的舆论,在本质上体现了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博弈,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本身是正确的,但材料不涉及“时代特征”方面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本身是正确的,但材料不涉及“社会经济水平”方面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九品中正制也是中央的选拔官吏的制度,是有利于中央而非各地区人才的选拔,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名师点睛】文字型材料选择题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这些材料包括历史文献、历史人物的言论、诗词等,它的选择方法和其他材料性试题一样,必须首先读懂材料,即理解材料的本来意思,然后将材料所涉及到的知识与课本“挂钩”,借助课本知识进行选择。‎ ‎18. 下图为明朝初年中央和省级地方官府行政关系示意图。以下各项对于示意图的分析,正确并且全面的是 A. 皇帝专制权力强化 B. 具有近代三权分立特征 C. 地方行政效率低下 D.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故选D;具有近代三权分立特征与史实不符,排除B;A,C项说法片面,排除。‎ ‎19. 密折是奏折的一种,是指专受皇帝指令的官员单独向皇帝密报?由皇帝直接批谕再直接发给上奏人的文书。创建于康熙年间,雍正帝即位后,进一步发展并完善了密折制度,使用密折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逐渐扩大到地方的防驻将军、总督、提督、巡抚等军政负责人,使地方官吏能及时将地方情况以最快的速度送到皇帝手中。这反映了 A. 雍正时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 B. 密折制度有效防止了地方分裂 C. 地方官员的权力正逐渐扩大 D. 行政程序繁杂降低了行政效率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使用密折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逐渐扩大到地方的防驻将军、总督、提督、巡抚等军政负责人”中可以看出,密折制度的发展使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进一步加强,也就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故A项正确;B项错误,错在“有效”;C 项与材料的意思相反;密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故D项错误。‎ ‎20. 《清会典》记载:“每日钦奉上谕,由军机处承旨,其应发钞者,皆下于阁。内外陈奏事伴有折奏,有题本,折奏或奉朱笔,或由军机处拟写随旨题本,或票拟钦定,或奉旨改签,下阁后,谕旨及奏折则传知各衙门钞录遵行。”这说明 A. 军机大臣获得部分决策权 B. 内阁变成军机处下属机构 C. 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 D. 内阁变为承递文件的机关 ‎【答案】D ‎【解析】清朝军机大臣没有决策权,故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内阁变成军机处下属机构,故B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故C错误;“军机处承旨,其应发钞者,皆下于阁……下阁后,谕旨及奏折则传知各衙门钞录遵行”说明内阁变为承递文件的机关,故D正确。故选D。‎ ‎21. 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且被陚予“公”“保”虚衔,获得“票拟”职权;同时,皇帝也打破了“不许宦官识字”的惯例,并且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奏章除“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宦官掌握了部分“批红”职权。这表明 A. 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 B. 监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 C. 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 D. 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 ‎【答案】B ‎........................‎ ‎22. 1577年,大学生张居正的父亲去世,按照祖制,张居正应回原籍丁忧守制。年已十五岁的万历皇帝需要张居正的辅佐以便推行新政,决定以“夺情”而不以守制的先例予以慰留。虽然翰林院几十名官员以有悖伦理为由向张居正提出劝告,但张居正始终没有回家丁优。这件事本质上反映了 A. 皇帝软弱无能使皇权衰落 B. 相权过大而威胁皇权 C. 专制皇权高度强化 D. 君主专制与传统伦理相冲突 ‎【答案】C ‎【解析】万历皇帝以“夺情”而不以守制的先例予以慰留,张居正始终没有回家丁忧,这说明专制皇权高度强化,可以打破丁忧制度,故C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皇帝软弱无能使皇权衰落,故A错误;当时没有宰相,无法体现相权过大而威胁皇权,故B错误;传统伦理为君主专制服务,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皇帝不以守制的先例予以慰留,张居正始终没有回家丁忧”,学生应该抓住题干关键词“本质上反映了”,即可结合所学知识从君主专制制度的角度出发,得出正确答案。‎ ‎23. 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对户籍政策进行了变革,通过“客籍”“商籍”“卫籍”等户籍形式的设置而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人户占籍,进而解决流动人口的科举考试资格问题。明朝户籍政策的调整反映出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君主专制的强化 C. 阶级矛盾的尖锐 D. 考试内容的变更 ‎【答案】A ‎【解析】明代中期以后商品经济发展,流动人口增加,政府户籍政策的调整反映出经济的发展的需要,故A正确;材料与君主专制的强化无关,故B错误;流动人口增加与阶级矛盾的尖锐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故C错误;材料未涉及考试内容的变更,故D错误。故选A。‎ ‎24. 《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起居注》的历史变迁最能说明 A. 皇帝越来越轻视文化修养 B. 《起居注》的史料价值越来越小 C. 皇帝越来越关注自身形象 D. 君主专制呈现出不断强化的趋势 ‎【答案】D ‎【解析】从材料看出,《起居注》的历史变迁反映出皇权越来越强大,君主专制呈现出不断强化的趋势,故D项正确;A、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材料无法得出,排除。‎ 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共5题,其中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计52分)‎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代一切诏令皆出皇帝亲旨,大学士只替皇帝私人帮忙,全部责任在皇帝。最初是皇帝亲自在内阁:后来有些皇帝不常到内阁,由内阁条旨、票拟送进去批。甚至有几个皇帝则长久不管事,就变成怕见大臣了;于是经年累月,不再到内阁,一切公事都要送进宫里去,于是皇帝和内阁中间的接触,就多出一重太监上下其手的机会。皇帝有事交付与太监,再由太监交给内阁。内阁有事,也同样送太监,再由太监上呈与皇帝。‎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南京临时政府在行政上采取的是总统制,后为制约袁世凯,《临时约法》规定采取责任内阁制。1912年6月,袁世凯在任命王芝祥的问题上,违背法律规定,剥夺总理的副署权,破坏责任内阁制,导致内阁总理唐绍仪辞职。但从另一角度看,唐的辞职也表明了为维护责任内阁制而进行的斗争。此后在1917年的府院之争中,段祺瑞向黎元洪频频发难所祭起的主要法宝,实际上也是责任内阁制。虽然段祺瑞之后北京政府的历届弱势总理往往受制于大军阀,但责任内阁制之实虽亡,而其名尚存。应当说发端于辛亥革命的责任内阁制,仍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上一种重要的政治模式和权力运作方式。‎ ‎——摘编自马烈《简论辛亥革命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的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内阁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南京临时政府对行政体制做出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变化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比较明代内阁制与南京临时政府责任内阁制的相同点。‎ ‎【答案】(1)特点:不断演化;从属于君权;内阁与皇帝间沟通不畅。‎ 原因:强化君主专制的需要;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君主自身对政事懈怠。‎ ‎(2)变化: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 影响:并未真正限制袁世凯权力;造成了政局不稳;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 ‎(3)相同:是政府内部权力的分割;创新性的成果;存在弊端。‎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明代内阁制的特点按照材料一分层次概括即可,例如,明代内阁制是不断的演化的、内阁没有实际权力是从属于君主的、内阁与皇帝间还需要通过太监来沟通等均是可以作为答案的。产生这一特点的原因主要从内阁毕竟是加强皇权的产物、内阁不是法定的机构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即可。‎ ‎(2)材料二反映了南京临时政府原来是总统制后来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而变成了责任内阁制,所以南京临时政府对行政体制做出的变化也就容易解答了。这一变化的影响主要从一没有限制住袁世凯的权力,二反而造成了中国政局的不稳定,但是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的确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 ‎(3)明代内阁制与南京临时政府责任内阁制的相同点主要从积极方面二者均属于中国政治体制创新的成果,消极方面二者自身均存在弊端、均为中国的政局带来不利影响,在本质上其实均是政府内部权力分配、权力分割的产物等多方面分析即可。‎ ‎【名师点睛】在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实际过程中,绝大部分的学生可能会选择先读材料,再读问题,然后再带着问题重读材料,其实这是不可取的。更明智的方法应该是:先阅读材料解析题的设问,后带着问题读材料。这样做使得考生们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目的性。‎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赵宋王朝在30年前,备受贬损:“守内虚外,积贫积弱”;30年后,博得赞美:“空前绝后,登峰造极”。《国文明的反思》一书认为“国文明的顶峰不是唐朝而是宋朝”,宋代是“知识分子、官员士大夫以及广大民众的黄金时代”。为证明“宋朝达到国文明的顶峰”,作者提出了宋代农民欢乐说、宋代妇女幸福说、宋代官场廉洁说、宋代士大夫人格高尚说,并盛赞宋朝统治者所推行的高薪养廉、保障言论自由等政策,特别是君相互制制、党派互监制和中央集权加仁政的政治设计,比较有效地防止了专制的发生和腐败的蔓延。也有学者提出,不必美化赵宋王朝。‎ 评材料中关于宋朝地位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评分标准:一等 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合理引用史实,予以多角度论证;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达清楚。‎ 二等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未引用史实;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解析】本题据材料“宋朝达到中国文明的顶峰……不必美化赵宋王朝”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例如:宋朝达到中国文明的顶峰。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宋代妇女地位、宋代官制制度、宋代理学文化等方面评论该观点。注意史论结合。‎ ‎2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承天太后(953~1009年),名萧绰,辽景宗皇后,辽圣宗生母,自保宁元年景宗即位至圣宗统和二十七年,承天太后先后以皇后和太后的身份执掌朝政40年,多次击败试图夺位的宗室贵族,化解政权交接的危机。她重视人才的选拔,不但信任宗室、外戚和契丹诸部有才能的贵族,而且重视任用汉官,逐渐将科举取士作为选官方式之一,参考宋朝制度,确立了官员考核办法,奖励清勤自持者,惩治贪酷和阿顺迎合行为。承天太后多次以诏旨倡导忠、孝、节、义等封建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改变游牧民族中贵壮贱老、别籍异居、收母执嫂的传统,在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的深层次上,辽与中原已十分接近。承天太后多次遣使诸道劝农,视禾稼,禁止诸军官非时畋猎妨农,制定和推行了一些保护农田、奖励垦荒和减轻赋役负担的政策和措施。辽历代皇帝都有意夺取黄河以北之地,北宋亦想收回燕云之地,承天太后与北宋签定“澶渊之盟”,确立了兄弟之国的政治关系,划定双方边界,辽宋结束了军事对峙状态,开展互市贸易,和平友好交往,辽逐渐进入了全盛时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辽承天太后推进政权汉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辽承天太后在历史的影响。‎ ‎【答案】(1)措施:学习汉族先进制度,重视官员的选拔;对官员实行考核,避清吏治;学习儒家文化,确立儒家道德规范,改革契丹传统习俗;转变传统生产方式,鼓励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2)影响:巩固了统治,增强了国力,使辽逐渐进入全盛时期;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推进了辽的汉化进程;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和民族融合;与北宋保持长时间的和平局面,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 ‎【解析】由“重视人才的选拔,不但信任宗室、外戚和契丹诸部有才能的贵族,而且重视任用汉官,逐渐将科举取士作为选官方式之一,参考宋朝制度,确立了官员考核办法,奖励清勤自持者,惩治贪酷和阿顺迎合行为。”可以概括出学习汉族先进制度,重视官员的选拔;对官员实行考核,澄清吏治;由“承天太后多次以诏旨倡导忠、孝、节、义等封建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改变游牧民族中贵壮贱老、别籍异居、收母执嫂的传统,在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的深层次上,辽与中原已十分接近。”可以概括出学习儒家文化,确立儒家道德规范,改革契丹传统习俗;由“承天太后多次遣使诸道劝农,视禾稼,禁止诸军官非时畋猎妨农,制定和推行了一些保护农田、奖励垦荒和减轻赋役负担的政策和措施。”可以概括出转变传统生产方式,鼓励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结合辽太后改革内容和“辽逐渐进入了全盛时期”可以看出巩固了统治,增强了国力,使辽逐渐进入全盛时期;通过改革内容可以分析出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推进了辽的汉化进程;由“承天太后与北宋签定“澶渊之盟”,确立了兄弟之国的政治关系,划定双方边界,辽宋结束了军事对峙状态,开展互市贸易,和平友好交往”可以分析出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和民族融合;与北宋保持长时间的和平局面,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