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会宁四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级中期考试 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说文解字》中说:“宗,尊祖庙也。”这说明维系宗法制的纽带是 A. 血缘关系 B. 财产制度 C. 宗教信仰 D. 地域联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祖庙”可知维系宗法制的纽带是血缘关系,故A正确;材料未体现财产、宗教信仰和地域联系,故BC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宗法制的特点。结合材料“宗,尊祖庙也”和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是利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大宗能帅小宗,小宗能帅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政治制度。依据所学,西周的时候实行宗法制,按宗法制的规定只有嫡长子才有继承权,故②③④一定能成为大宗享有直接继承权,①周王室正妻所生之子中只有嫡长子才可能成为大宗,其余诸子为小宗。所以应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度 【名师点睛】归纳宗法制:①一个核心:嫡长子继承制;②两个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③三个宗法形式:家谱、宗祠、族规、宗祠;④四个重要观念:“亲亲尊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男尊女卑”、“裙带风气,荫庇心态”。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至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它的影子。 3. 秦汉时期建立和健全了一套上下有序的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奏事制度、廷议制度和监察制度。其中廷议制度规定:“国家大事皆由廷议向皇帝提出意见,由皇帝裁度或由廷议作出决定”。此规定表明秦汉时期 A. 中央集权制完善 B. 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C. 绝对皇权已经形成 D. 议会制初步确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廷议在秦汉时期还拥有一定的决定权,这说明绝对皇权并未形成,皇权还受到廷议一定的制约,AC都与秦朝是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建立相矛盾;D与中国古代没有议会制史实不符。故答案是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4.据记载: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里的“封建”的含义是 A. 封建制度 B. 分封诸侯国 C. 王位世袭制 D. 封建生产关系产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中的“封建”指的是西周的封邦建国制度,是分封建邦的意思,“封建”并不是封建制度,也不是封建生产关系,更不是王位世袭制,故答案选择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封建”的含义 5. 有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史,是一部不断磨擦、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宰相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汉武帝重用侍从秘书 B. 唐朝相权一分为三 C. 宋代废除宰相制度 D. 元中书省长官行使相权 【答案】C 【解析】 【分析】 废除宰相制度是明代而非宋代,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而重用侍从秘书,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唐朝实行三省制度所以相权一分为三,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元中书省长官行使相权,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6.唐高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定《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律令条文,通行天下。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较完整的法典。《唐律疏议》颁布前的审批需要通过 ①尚书省 ②中书省 ③门下省 ④皇帝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材料中的审批自然是门下省和皇帝。因此③④。故选A。其他各项根据所学知识很容易看出明显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律疏议》颁布前的审批 【名师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同学们还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本题可以使用肯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 7.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是 A. 削藩 B. 郡国制 C. 分封制 D. 推恩令 【答案】D 【解析】 汉武帝为了解决王国问题而采取的措施是推恩令,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削藩是西汉文景时期削减诸侯封地和权力的措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郡国制导致了王国问题的出现,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分封制是周武王的措施,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8.北宋削弱相权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 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 B. 设枢密使分割宰相军权 C. 设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权 D. 设转运使掌管地方财政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北宋设转运使是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而非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也就是说设转运使掌管地方财政并不属于北宋削弱相权采取的措施。故D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北宋削弱相权采取的措施 【详解】 9.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 A. 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B. 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C. 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 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答案】D 【解析】 【详解】“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说的是皇帝负担重,原因在于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集君权、相权于一身,失去宰相的辅助必然政务负担很重。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故选D。他的劳累生活是因为他废除了丞相制度,权分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的结果,故排除A。明成祖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故B与材料无关,排除B。明宣宗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故C与材料无关,排除C。 10. 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是( ) A. 废除丞相制 B. 军机处的设立 C. 厂卫机构的设立 D. 严酷的文字狱的实行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军机处的设置,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而且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因此选择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军机处的设立 11.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 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C. 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D. 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答案】B 【解析】 【详解】 材料中体现的是宋朝之前君臣之间是一种平等关系,但是发展到明清时期君臣之间却变成主奴关系,体现的是君主专制不断强化,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君权和相权之间的关系,并未涉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A选项排除;内阁是在明成祖朱棣时期正式形成的,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丞相制度就已经被废除,D选项排除。 12. 直接民主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与这一特色形成有关的是 A. 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 B. 雅典人擅长会议辩论 C. 斯巴达的民主传统 D. 苏格拉底的民主思想 【答案】A 【解析】 可从雅典的地理环境思考,小国寡民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故选A符合题意。 13. 梭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赋予各等级不同权利和义务。此项措施的积极意义在于( ) A. 违背了自然界的很多法则,如理性、自由、平等、正义等 B. 打破了贵族强调出身的世袭原则 C. 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导致贵族与平民矛盾激化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按财产多少划分权利和义务,这就打破了贵族的世袭原则,因此B项正确。A项与题意无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梭伦改革保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不包括奴隶,C项错误。“赋予各等级不同的权利和义务”不会激化矛盾,D项错误。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梭伦改革 14.之所以说《十二铜表法》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 A. 这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 B. 规定了极为严厉的债务奴隶制 C. 法律内容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 D. 按律量刑,限制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此后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民利益得到保护,故答案为D项;A项与“平民的胜利”无关,排除;《十二铜表法》没有规定极为严厉的债务奴隶制,排除B项;《十二铜表法》仍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但不能说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排除C项。 【点睛】 罗马共和国早期采用习惯法,贵族垄断着立法和司法大权。由于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界限,贵族为保护自己常常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损害平民利益。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罗马共和国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该法内容广泛,条文明晰,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从而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受到限制,平民利益得到保护。 15.对下图所示法律文献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这部法律文献是由梭伦颁布的 B. 它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的所有人 C. 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D. 它促使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十二铜表法》不是是由梭伦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时还没有罗马帝国,促使雅典的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期”是伯利克里改革而非《十二铜表法》,但是《十二铜表法》的确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16. 伯利克里说,“在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在公共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精神使我们信服”。雅典每个官员在任职以前要宣誓:“他们将公正和依法从政,绝不以他们的职务接受礼物。”这说明古代希腊崇尚( ) A. 法律至上 B. 直接民主 C. 公民意识 D. 权利制衡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但在公家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精神深使我们信服"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伯利克里强调了法律在雅典政治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故此题应选A项。BCD三项也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都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 【名师点睛】全面认识雅典民主制的特征: (1)主权在民。雅典民主制是城邦民主制,是小国寡民的民主制。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政权在全国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这体现主权在民这一特征。 (2)权力制约。这种权力制约主要是城邦的公民集体对官吏的监督和制约。议事会这一具有立法行政和司法职能的权力机构,受到公民大会,也受到由人民直接广泛参与的陪审法庭的制约。 (3)法律至上。雅典严格实行法治,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雅典人视宪法为最高法律,神圣不可侵犯。 (4)公民意识。由于任用官职不再受财产和门第的限制,人人皆可以为政,贵族和平民的对立状态终于消逝了,统一的公民集体形成了。关心雅典、参与政治、轮番理政,是雅典人心目中神圣的事。城邦至上、政治为本,成为雅典人的共识。 17.先秦时期,中国产生了分封制,同时期古希腊却实行公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民主制度。与中国相比,古希腊所具有的特殊条件不包括 A. 山多地少,三面环海,岛屿众多的海洋地理环境 B. 形成了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 C. 工商业经济和海外贸易发达 D. 国家统一,疆域辽阔 【答案】D 【解析】 当时古希腊出现两百多个小国,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符合古希腊的特殊条件,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 点睛:古希腊奴隶社会城邦时期同中国不一样,表现出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的特点,不存在中国历史上的夏或商作为盟主统治着众多方国的情况。这是需要注意的知识点。 18.雅典民主“黄金时代”的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是( ) A. 公民大会 B. 五百人议事会 C. 陪审法庭 D. 十将军委员会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并主持大会;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将军委员会为最高执行机关,由各部落首领担任,并推选一人轮流担任首席将军。综上所述,答案选C,排除其他选项。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9. 英国《权利法案》的意义在于( ) A. 保障了资产阶级独掌共和国的大权 B. 使民众获得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利 C. 正式宣告君主制的废除 D. 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权利法案》,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所学,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为君主立宪制奠定了法律基础,符合题意的是D项,A项中“独掌共和国”表述错误,英国国王是世袭的,排除B项;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没有废除君主制,排除C项。 20.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A. 筹集税款 B. 干预立法 C. 招募军队 D. 任命大臣 【答案】D 【解析】 【详解】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国王还保留了行政权,“任命大臣”包含在行政权当中,即国王还保留这一权力,故答案为D项;《权利法案》规定“征税权属于议会”,排除A项;《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不得干预立法,排除B项;《权利法案》规定“和平时期不得招募或维持常备军”,排除C项。 21. 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是( ) A. 美国不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府 B. 政府权力不能受任何力量的控制 C. 美国应建立开明的君主制国家 D. 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 【答案】D 【解析】 【详解】麦迪逊的意思是人非天使,需要政府进行管理,政府非天使,也需要对政府进行约束控制,这体现了美国分权制衡的思想,对权力进行牵制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政权的出现,故选D;A、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与题干意思相反,排除。 22.下图所示两部法律文献的关系是 A. 后者是前者的组成部分 B. 后者中的某些原则和做法源于前者 C. 两者没有继承和发展关系 D. 前者是后者的组成部分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幅图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它标志着罗马法形成完善的体系;而第二幅图是1787年美国宪法,它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吸收和借鉴了罗马法。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影响 23. “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2/3的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上述条文所体现的是( ) A. 联邦制原则和民主原则 B. 分权制衡原则和民主原则 C. 自由平等原则和民主原则 D. 联邦集权原则和分权原则[来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总统由民选产生”体现了民主原则;“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法律”“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故选B。联邦制涉及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排除AD;C项自由平等原则说法不对,排除。 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美国1787年宪法·特点 【名师点睛】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项目 美国 英国 国家 元首 名称 总统 国王 产生方式 选举 世袭 任期 四年任期制 终身制 政府 首脑 总统 首相 内阁 对总统负责 对议会负责 政体 总统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权力中心 总统 议会 24.鸦片战争后“中国与洋人通商……从此反客为主,洋人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毫厘不能主持。”下列对这种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 广大农村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B. 传统农业手和工业遭到严重破坏 C. 外国商品倾销内地拥有免税优势 D.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鸦片战争后洋人控制了中国的丝绸和茶叶贸易,在结合鸦片战争的影响即可的出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所以选D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鸦片战争的影响 25.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副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勇夺魑魅之心。”此馆纪念的应是 A. 邓世昌 B. 林则徐 C. 关天培 D. 陈化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材料中“挥旗抗敌寇”以及“焚毒”的内容来看,这一楹联表赞的是禁烟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壮举,B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不满足禁烟一项,邓世昌参与的是黄海海战,与禁烟无关,排除;C、D选项不满足禁烟一项,两者参与的是对英战争没有参与禁烟运动,排除。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代废除丞相以前的著名丞相及其权力 时期 代表人物 拥有的权力 秦国 吕不韦 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 东汉末年 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 材料二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 时期 职位 所享有权力范围 明代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不是合法的宰相,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以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 清代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 请回答: (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发生的变化是什么?指出变化的主要原因。 (2)为解决材料一、二所反映的矛盾,概述秦朝以后各朝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 (3)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历程中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这两对矛盾的演变趋势是什么 【答案】(1)自秦朝开始设立的丞相一职在明朝被废除;明朝以后相当于丞相的地位、权力降低。主要原因相权成为皇权专制加强的阻碍。 (2)西汉设“中朝”,限制三公权力;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宋代设枢密使、参知政事、三司分割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明朝废丞相,设六部;清朝增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听命于皇帝。 (3)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一是明代废除丞相以前,材料二是明代废除丞相以后,所以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发生的变化是丞相的废除。而丞相的废除的原因则是由于加强皇权的需要才废除的。材料一、二所反映的矛盾是指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所以秦朝以后各朝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西汉的内外朝制度、唐朝的三省制度、宋朝的三司制度以及明朝的废除丞相制度等。 (2)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历程中两对 基本矛盾是指皇帝和宰相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这两对矛盾的演变趋势是指加强皇帝的权力、削弱宰相的权力,加强中央的权力、削弱地方的权力。这一问是对历史主干知识的考查,这一问和材料的关系不大,主要是按照教材的基本知识点进行回答即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废除丞相前后发生的变化、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历程中两对 基本矛盾及两对矛盾的演变趋势 【名师点睛】解答材料题也是需要讲究技巧。在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实际过程中,绝大部分的学生可能会选择先读材料,再读问题,然后再带着问题重读材料,其实这是不可取的。更明智的方法应该是:先阅读材料解析题的设问,后带着问题读材料。这样做使得考生们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目的性。 2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英国首相为政府首脑,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议会可以罢免首相,二者互相牵制,只要能保住议会多数党的地位,首相可以连任。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材料三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示反映了英国内阁跟国王的关系如何?材料二中内阁与议会的关系又如何? (2)材料三中的笼子是指什么?用“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来回答美国是怎样实现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 【答案】(1)内阁跟国王的关系:内阁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国王形式上任命内阁,但内阁不对国王负责,只是形式上向国王汇报。(4分)内阁与议会的关系:内阁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议会可以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内阁可以解散议会。(4分) (2)“笼子”是指三权分立制度。(2分)美国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总统由民间间接选举产生,要对国民负责,同时对宪法负责。总统有任期,一般不超过两届。总统必须执行国会通过的多项法案,并接受国会和司法部门的监督(8分)。 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强调加强国家权力,在权力结 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不足:妇女地位低下、种族问题、奴隶制度。宪法修正案不断弥补其不足(7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从材料一的图示不难发现内阁负责组阁,并且负责选举,所以内阁是掌握实际权力的。而国王则仅仅在形式上任命上院,所以是统而不治的,是不掌握实权的。在做材料二中内阁与议会的关系时一定要注意材料二中的“二者互相牵制”即主要突出二者是相互牵制即可,例如,内阁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等。 (2)材料三是关于美国的政治体制,所以材料三中的笼子只能是指三权分立制度。“分权”原则是指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把权力分散,不能让一个部门掌握,防止集权。“制衡”原则则是指总统、国会、法院三个部门之间的权力相互牵制、相互制约以达到政局稳定的目的。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一定要坚持两点论,既要看到积极之处,又要看到消极之处,但主要还是突出这部宪法的积极之处。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内阁跟国王的关系、内阁与议会的关系;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分权与制衡”的原则、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 【名师点睛】在做材料解析题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阅读完全部材料后,根据设问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并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时要特别注意材料的开头和结尾、材料的出处、材料的注释或说明。但是组织答案时还一定要注意注意:1.要注意按问作答;克服思维定式,坚持论从史出。2.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的,要充分运用历史术语,将教材中的话应用于答案中;要求根据材料回答的,切忌简单罗列材料观点,要注意归纳概括。 查看更多